人体机能学第
人体机能绪论

© 2007-2008
REN TI JI NENG XUE
怎么样才算健康? ----他健康吗?
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二等奖”的马加爵于2004年 在云南大学杀死4名同窗
《人体机能学》 教学课件 © 2007-2008
REN TI JI NENG XUE
怎样才算健康?
----她健康吗?
她健康吗?
《人体机能学》 教学课件
© 2007-2008
REN TI JI NENG XUE
二、疾病概述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人体机能学》 教学课件
© 2007-2008
REN TI JI NENG XUE
2.条件
《人体机能学》 教学课件
© 2007-2008
REN TI JI NENG XUE
《人体机能学》 教学课件
© 2007-2008
REN TI JI NENG XUE
第三节 内环境及其稳态
《人体机能学》 EN TI JI NENG XUE
一、内环境
体液和体液的分布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
• • • • •
分布:细胞内液:约2/3,约占体重40%。 细胞外液:约1/3,约占体重20%。 组织液:约3/4,约占体重15%。 血 浆:约1/4,约占体重5%。 淋巴液:少量 胸膜腔、脑脊腔及关节腔内液体
(二)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分期
《人体机能学》 教学课件
© 2007-2008
REN TI JI NENG XUE
死亡:
《人体机能学》 教学课件
© 2007-2008
REN TI JI NENG XUE
《人体机能学》 教学课件
《人体机能学实验一》

《人体机能学实验(一)》(供基础医学专业使用)教学大纲人体机能学实验室编写2017年6月前言人体机能学实验(一)这门课程是研究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它是涵盖了生理学的基本实验内容的一门基础医学主干课程。
人体的功能十分复杂,在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机制时,必然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
因此,人体机能学实验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器官、系统不同水平及人体整体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活动规律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和生理学理论教学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学生获得相关理论知识后,通过系统的机能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仪器介绍、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术、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和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等13个实验。
本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适当的讲解、引导,通过系统的介绍机能学的实验原理与方法,结合机能学相关的重要理论,进行系统的整体、离体器官的实验。
此外,通过示范性实验教学以及播放实验录象,向学生介绍难度较大而先进的机能学实验技术。
人体机能学实验(一)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悉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过程,并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并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建立科学研究的概念与思路,具备广泛查阅文献的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拟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提出科学严密的设计方案,正确可行的技术路线。
最终能够通过开放性实验,实施这一实验方案,真实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经科学分析、评估后,谨慎地得出小结和初步结论。
人体机能学实验(一)的实验项目类型主要包括:机能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经典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其中基础医学类专业实验项目类型主要为经典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本大纲按照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结合我校教学计划的安排和理论教学大纲而编制,总学时为72学时。
人体机能学练习题(第六章 循环系统)

第六章血液循环名词解释心动周期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最大舒张期电位期前收缩代偿间歇自律性窦性节律异长自身调节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血管中枢减压反射有效滤过压有效不应期二、填空题1.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更为显著。
2.心室收缩与射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时期。
3.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_________,半月瓣处于_________状态。
4.心输出量等于_________与_________的乘积。
左右两心室的输出量_________。
5.心室肌的前负荷是_________,后负荷是_________。
6.当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室充盈时间将明显_________,每搏输出量_________。
7.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_________mV,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个时期。
9.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外向离子流是由_________携带的,内向离子流主要是由_________携带的。
10.自律细胞产生自动节律兴奋的基础是_________。
11.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0期除极的内向电流是由_________负载的。
慢反应细胞动作电位0期除极的内向电流是由_________负载的。
12.心肌的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3.心室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发生的改变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额外的刺激落在心肌兴奋过程兴奋性变化的_________中,不会产生第二个兴奋和收缩。
14.心脏活动的正常起搏点在_________,其它部位的自律细胞为_________起搏点。
人体机能学练习题(第七章呼吸)题库

第五章呼吸系统一、名词解说1.肺通气2.潮肚量3.肺活量4.肺泡通肚量5.通气/血流比值6.缺氧二、填空题1.外呼吸包含_________和 _________。
2.肺回缩力来自_________和_________。
3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_________ 细胞分泌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
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肺泡表面张力,故有益于肺的_________,并能阻挡 _________液体滤入_________内。
4.肺通气的原动力是_________,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_________。
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肺回缩力_________ ,肺适应性 _________。
6.沉静吸气是一种_________过程,而沉静呼气则是_________过程。
7.胸内压是指_________内的压力。
沉静呼吸过程中,胸内压老是_________大气压。
8.胸内负压是由_________形成的。
其生理意义:①_________。
② _________。
9.一次最深吸气后全力呼出的最大肚量称为_________,其数值是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之和。
10.每分通肚量等于_________和 _________的乘积。
11.肺泡通肚量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
12.在气体互换的过程中,气体扩散的动力是气体的_________ ,02 和 C02 经过呼吸膜属于_________。
13.影响肺换气的主要要素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14.通气/血流比值是指_________和 _________之间的比值。
正常人寂静时,通气/血流比值为 _________,比值减小,说明_________增添;比值增大说明_________ 增大。
15. 02 和 C02 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人体机能学总论

(四)人体机能的自动调控系统
控制论
Machine Human
Norbert wiener (1894-1964)
《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与通信的科学》
1. 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开环系统,即受控 部分的活动不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控制方式:单向性
控制部分 指 令 受控部分 机能活动
控制部分 指 令
受控部分
机能活动
正 反 馈 信 息
控制特点:
①负反馈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 稳态 正反馈不是维持系统的平衡 或稳态,而是破坏原先的平衡 状态,完成特殊的生理过程 ②正常机体中有大量的负反馈 机制(压力感受性反射,体温 调节等) 正反馈机制很少
positive feedback
Childbirth
Textbook of Physiology (Yao Tai)
7
人体机能学总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人体机能的调节
第一节 概述
一、人体机能学的概念
人体机能学是研究人体功能活动规律 和机制的科学 二、人体机能学与医学的密切关系
三、生理学的概念
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 究生物体及各组成部分正常功 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Blood coagulation
(2)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是指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指 令的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通路向受控部分发 出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受控部分的活动。 控制部分 控制方式:双通路
指令 快捷通路前馈信息
受控部分
如条件反射就属于一种前馈控制。当食 物尚未入口,唾液就开始分泌,胃肠道出现 运动和分泌,为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作了准备。
控制特点:
①对受控部分的活动不起调节作用。 ②在人体机能调节中,该方式极少见的,仅在反馈机 制受到抑制时,机体的反应表现为非自动控制的方式。
学生人体机能学心得体会

学生人体机能学心得体会学生人体机能学心得体会在人体机能学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人体构造、器官功能和生理过程的知识。
通过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人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下面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对于理解其机能至关重要。
人体由许多层次的组织构成,从细胞到系统,每个层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间通过连接组成组织。
不同种类的组织形成器官,而各个器官又组成了系统。
只有通过了解这种层次结构,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机能。
其次,了解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人体的整体功能至关重要。
在学习人体机能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例如,呼吸系统通过提供氧气,使循环系统能够传递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细胞中。
而消化系统则提供营养物质,使身体能够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使得人体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
此外,学习人体机能学还让我认识到人体的适应性和调节能力。
人体通过各种调节机制来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例如,当体温过高时,我们会出汗来散热以保持体温恒定。
当我们运动时,心脏会增加收缩力和频率来满足肌肉的需求。
我深刻认识到,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和自适应的系统,可以以多种方式应对各种不同的压力和需求。
此外,在学习人体机能学的过程中,我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到,保持人体的健康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系统的调节和功能状态。
例如,良好的营养摄入、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对于身体的正常机能至关重要。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如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
这种了解使我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健康问题。
最后,学习人体机能学给我带来了对人体奇妙之处的敬畏和兴趣。
人体是一个精密的生物机器,每个系统和器官都在密切协作,以维持整体的正常功能。
通过学习人体机能学,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并深入思考人体的奥秘。
这种兴趣也激发了我对医学和科学研究的探索,希望能够为人体的健康做出一点贡献。
人体机能学练习题(第十三章 内分泌)

第十三章内分泌一、名词解释1.激素;2.应急; 3.应激4.下丘脑调节肽二、填空题1.内分泌腺所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称为,凡能被激素作用的细胞称为。
激素靶细胞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存在系统和系统。
下丘脑-腺垂体下丘脑-神经垂体3.幼年时期缺乏生长素将患;成年后生长素过多则出现。
侏儒症肢端肥大症4.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产生于下丘脑和的神经元。
视上核室旁核5.生长素的释放和分泌受下丘脑分泌的和的双重调节。
GHRH GHRIH6.GH的促进生长作用是由于它能促进、、和其它组织细胞分裂增殖,蛋白质合成增加。
它的这种作用是通过介导的。
骨软骨肌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7.生理浓度的生长素能蛋白质的合成,脂肪的分解,糖的利用。
促进促进抑制8.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基础代谢率,可促使蛋白质,血糖,血胆固醇。
增高分解升高偏低9.甲状腺机能主要受和的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自身调节机制10.甲状腺激素主要有和。
T3 T411.甲状腺激素主要影响和的生长和发育。
脑长骨12.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缺乏所引起;而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缺乏所致。
甲状腺激素生长素13.促进人体生长的激素有、、和。
甲状腺激素生长素胰岛素性激素14.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是。
球状带保钠排钾15.能够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耐受力的激素是。
肾上腺皮质激素16.胰岛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代谢,调节浓度。
合成血糖17.人体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胰岛素18.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
增多19.糖皮质激素能蛋白质的分解;并蛋白质合成。
促进抑制20.皮质醇主要影响代谢,而醛固酮则以影响代谢为主。
三大营养物质水盐21.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三大激素为糖皮质激素、和。
盐皮质激素性激素22.应急反应主要是由系统引起的,而应激反应则主要是由系统引起的。
交感-肾上腺髓质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23.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主要是调节,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其它作用可使血中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并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
人体机能学课件第四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二)体温的正常值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温度。临床上以口腔、直肠和 腋窝的温度代表体温。
腋下温度 < 口腔温度 < 直肠温度 直肠温度:36.9~37.9℃ 口腔温度: 36.7~37.7℃ 腋窝温度: 36.0~37.4℃
<34℃——意识丧失;<25℃——心跳停止或室颤 >42℃——细胞实质损害;>45℃——生命危险
能量代谢
异化作用(分解代谢)-- 放能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中伴随着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和 利用,称为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
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糖:机体的主要能源 70% 脂肪:提供大约 30%的能量 蛋白质(氨基酸):提供少量的能量
相差在±10%~±15%以内,仍属正常范围;相差值 在±20%以上则考虑为病态。
甲亢时基础代谢率可高于正常值的25%~80%; 甲状腺机能减退时比正常值低20%~40%。
此外,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和发热可使基础代谢率升高。 脑垂体性肥胖以及机体处于病理性饥饿时,基础代谢率则降低。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每 天 1000ml , 皮 肤 600800ml,呼吸道200 - 400ml。
特点: 持续不断进行 不受人体生理性体温调节机制的 控制
2) 发 汗(有感蒸发) 汗腺分泌的汗液形成可见的汗
滴后,从体表蒸发而带走热量的现 象。是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的机体 唯一有效的散热途径。
发汗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ΔH
食物热价-1g食物氧化时释放出来的能量,反映了一定量的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机能学第1-2章复习题来源:作者:俞朝阳发布时间:2010-04-20 04:11 阅读次数:1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反应2. 兴奋性3. 稳态4. 反射5. 负反馈6. 正反馈7. 内环境8. 神经调节9. 体液调节10. 阈电位11. 钠泵二、填空题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_________的科学,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个水平研究生命过程。
2.生理学本身是一门_________科学。
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______实验和_________ 实验。
3.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4.生物体不断分解自身成分,将分解产物排出体外,并将分解产物释放的能量供机体利用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5.生物体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_。
6.反应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
7.细胞或生物体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_________。
8.刺激引起某组织兴奋时,如果阈值较低,表明该组织的_________较高。
9.可兴奋组织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标志是_________。
10.神经纤维在单位时间内最多发生的兴奋次数,只取决于_________的长短,而与刺激的_________无关。
11.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_________要发生周期性变化。
在这个周期中的_________期,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引起细胞的反应。
12.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对_________起_________。
13.反射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个部分组成。
14.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机体进行的调节过程一般属于_________反馈过程。
是指机体具有的根据外环境情况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关系的功能。
1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结构基础是________,神经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三.判断题1. 体内大多数属于负反馈调节,它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
2. 阈刺激、阈上刺激作用于单一神经纤维上,所引起的动作电位幅度相同。
3. 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4. 组织细胞兴奋性增高时,引起反应所需的刺激阈值随之增大。
6. 生物节律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使生物对环境变化作出更好的前瞻性的适应。
7. 在离体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上,刺激神经引起肌肉的收缩过程属于反射活动.8. 神经轴突末梢的钙离子通道、终板膜上的离子通道均属于电压门控通道.四.单项选择题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 )A.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正反馈调节D.负反馈调节E.前馈2.生物体内环境稳态是指 ( )A. 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不变B. 细胞内液理化因素不变C.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E.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 )A. 动作电位B. 静息电位C. 刺激D. 反应E. 阈值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 反射B. 反应C. 神经冲动D. 正反馈调节E. 负反馈调节5.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较,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神经调节发生快B.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C. 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广D.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实现的E. 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6.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 排尿反射B. 减压反射C. 分娩D. 血液凝固E. 以上都不是7.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 )A. 减压反射B. 排尿反射C. 体温调节E. 心室异长自身调节8.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A. 收缩反应B. 分泌C. 神经冲动D. 电位变化E. 离子运动9.可兴奋细胞包括 ( )A. 神经细胞、肌细胞B. 神经细胞、腺细胞C. 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D. 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E 神经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10.关于负反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自动控制系统B. 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C.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D. 起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E. 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11.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 ( )A. 参考信息B. 偏差信息C. 干扰信息D. 控制信息E. 反馈信息12.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 )A. 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B. 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C. 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D. 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E. 炎热环境下出汗13、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什么状态?A. 固定不变B. 相对恒定C. 随机多变D. 绝对平衡E. 不可推测14、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什么? ( )A. 反射B. 兴奋C. 刺激D. 反应E. 阈下刺激15、下列各项生理功能活动中,哪个属于自身调节? ( )A. 平均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降低时,脑的血流量仍可保持相对恒定C. 人在过度通气后,往往可出现呼吸暂停D. 当每日摄入水量增加时,排出的尿量也将随之增多E. 牵张反射16、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什么? ( )A. 体液B. 细胞内液C. 细胞外液D. 组织液E. 血浆17、人体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过程中,在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的同时,还可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这种直接作用称为什么? ( )A. 自身调节B. 前馈调节C. 正反馈调节D. 负反馈调节E. 反射18、人类社会中每周工作5天的工作制度,给人体带来相应的生理功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物节律属于什么? ( )A. 日周期B. 月周期C. 周周期D. 年周期E. 时周期19、机体对适宜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称为什么? ( )A. 兴奋性反应B. 抑制性反应C. 双向性反应D. 适应性反应E. 反射20、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B. 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 维持机体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之为稳态D. 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E. 稳态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21、下列哪一项生物节律,属于低频生物节律? ( )A. 呼吸的周期变化B. 体温的周期变化C. 月经的周期变化D. 血压的周期变化E. 人体的生长发育22、下列有关反射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完成反射所必需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 反射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 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应当完全相同E. 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引起的收缩属于反射六、问答题1.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是什么?2.何谓神经调节?简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3.什么是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第二章细胞的功能一、名词解释1. 动作电位2. 主动转运3. 极化4. 阈强度5. 静息电位6. 局部电位7. 终板电位8. Na+—K+泵9. 兴奋—收缩耦联10. 最适初长度11. 后负荷12. 易化扩散二、填空题1.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如02和C02,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是_________·2.动作电位去极化过程中Na+的内流属膜转运方式中的_________。
3. 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跨膜转运属于___________的转运方式,脂蛋白进入内皮细胞的跨膜转运属于___________的转运方式.4.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常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_________的和逆_________梯度的转运过程。
6.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的传导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7.肌肉收缩是_________肌丝向_________肌丝滑行的结果。
8.在静息状态下,膜对_________有较大的通透性,所以静息电位又称_________的平衡电位。
9.骨骼肌细胞兴奋一收缩耦联的中介物质是_________。
10.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_________。
11.动作电位的除极过程主要是由于Na+的_________形成的。
12.在肌细胞收缩过程中,_________离子从终末池进入胞浆。
13.易化扩散包括_________中介的和__________________中介的两种形式。
14.主动转运是一种_________过程,它把物质从膜的_________浓度一侧转运至 _________浓度一侧。
15.当膜内外电位差变小或消失,即膜内负电位变小成为0的现象称为_________。
16.细胞去极后向原来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17.根据细胞膜结构的液态镶嵌模型学说,细胞膜的结构是以液态_________双层分子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_________。
18.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条件包括: (1)刺激强度-; (2)刺激_________; (3)刺激 ___________。
19.由神经干记录到的动作电位通常是复合动作电位,其幅度取决于兴奋的神经纤维的_________。
故当刺20.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去极过程的离子基础是_______内流,复极过程的离子基础是_______外流.21.在神经纤维上给予有效刺激,要产生一连串冲动,必须使两个刺激之间的间隔大于 _________,如果刺激之间的间隔恰好等于_________,则只能传送一次冲动。
22.骨骼肌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胞浆内Ca2+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Ca2+由_________中释放,而Ca2+浓度的降低,主要是由肌浆网结构中_________活动的结果。
23.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与初长度成_________,肌肉在某一初长度时收缩产生最大张力,此时的前负荷称为_________。
24. 在前负荷固定的情况下,后负荷越大,肌肉缩短前必须产生的张力也________,肌肉开始缩短的时间也_______.并且缩短的初速度和缩短的长度也______。
25. 以最适强度的连续脉冲刺激骨骼肌,随着频率的增加,肌肉将从一连串分离的_______,逐渐变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