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阿司匹林血药浓度测定(精)

合集下载

阿司匹林的合成、表征及含量测定

阿司匹林的合成、表征及含量测定

阿司匹林的合成、表征及含量测定一.摘要1. 中文摘要医药上阿司匹林(aspirin)即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又称水杨酸乙酸脂(salicylic acid acetate.), 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治疗感冒的药物, 有解热止痛的作用,同时还可软化血管.阿司匹林的历史最早追溯于18世纪。

首先发现柳树皮的提取物是一种强效的止痛退热及抗炎消肿药,不久就分离、鉴定了其中的有效成分为水杨酸,随后用化学方法大规模生产,供医用。

但后来发现它的酸性强,严重刺激口腔,食道及胃壁黏膜,故试图改进。

先制成水杨酸钠试用,发现虽然改善了它的酸性和刺激性,但却具有令人不愉快的甜味,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服用。

18世纪末,合成了乙酰水杨酸,既保持了水杨酸钠的药效,又降低了刺激性,口味好。

Bayer公司将它的这个新产品称作aspirin。

Aspirin的产生历史是目前使用的许多药品的典型,即开始都以植物的粗提取物或民间药物的出现,再由化学家分离出其中的活性成分,测定结构并加以改造,结果才变成比原来更好的药物。

为了对阿司匹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进行了阿司匹林的合成制备实验:在浓硫酸介质中,水杨酸和乙酸酐发生乙酰化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副产品可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以及乙酸乙酯重结晶除去.同时乙酰水杨酸又具有一系列特殊结构.在红外谱图中可出现多个特征振动频率.比较产品和标准的红外谱图,同时结合产品的熔点,可对合成的产品进行鉴定.除此之外,我们还用酸碱滴定测定产品的含量,并结合紫外分光度法对产品进行含量的分析.2.关键字阿司匹林, 合成,, 鉴定, 含量测定Abstract:This medicine aspirin (aspirin) or aspirin (acetylsalicylic acid), also known as salicylic acid acetate (salicylic acid acetate.), Is a very common treatment for cold medicines, hasantipyretic analgesic effect, but can also soften the blood vessels.The earliest history of aspirin back in the 18th century.First found in willow bark extract is a potent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swelling drug fever, and soon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the active ingredient of which is salicylic acid, followed by large-scale production by chemical methods for the medical.Acid but found it strong, severe irritation in the mouth, esophagus and gastric mucosa, it is trying to improve.Sodium salicylate into the first trial, found that while improved its acidic and pungent, but sweet with the unpleasant, most patients do not want to takeit.18th century, the synthesis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while maintaining the efficacy of sodium salicylate, but also reduce the irritation, taste good.Bayer, it's this new product called aspirin.Aspirin use the production history is typical of many drugs, which were started in the plant crude extract or the appearance of folk medicine, and then isolated by the chemis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o transform th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the results become more than justhad better drugs.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spirin. We were prepared the synthesis of aspirin experiment: in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salicylic acid and acetic anhydride acetylation reaction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can be saturatedby-products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washed and recrystallized ethyl acetate to remove.At the same time acetyl salicylic acid also has a special structure. In the infrared spectra may appear more characteristic vibrational frequencies. Comparison of the infrared spectrum of products and standards, combined with the melting point of products, synthetic products can be identified.In addition, we also used the content of acid-base titration products, combined with UV spectrophotometry analysis of content of the product. Keywords:Aspirin, synthesis, and identification, determination二.前言1.阿司匹林的简介中文名称:阿司匹林 (俗名:醋柳酸、东青等 )英文名称:Aspirin化学名称:乙酰水杨酸( acetylsalicylic acid )、2-(乙酰氧基)苯甲酸、(2-ethanoylhydroxybenzoic acid );分子式为:C9H8O4;分子相对质量:180.16;结构式:熔点:135℃~138℃ ;密度: 1.35g/cm3;性质:白色针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酸味。

紫外分光光度法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波长长(频率小)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频率大)的光线能量大。

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

描述物质分子对辐射吸收的程度随波长而变的函数关系曲线,称为吸收光谱或吸收曲线。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通常由一个或几个宽吸收谱带组成。

最大吸收波长(λmax)表示物质对辐射的特征吸收或选择吸收,它与分子中外层电子或价电子的结构(或成键、非键和反键电子)有关。

朗伯-比尔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的基础。

即物质在一定浓度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

A= lg1/T = εcl (Lambert-Beer定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5个部件组成:①辐射源。

必须具有稳定的、有足够输出功率的、能提供仪器使用波段的连续光谱,如钨灯、卤钨灯(波长范围350~2500纳米),氘灯或氢灯(180~460纳米),或可调谐染料激光光源等。

②单色器。

它由入射、出射狭缝、透镜系统和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组成,是用以产生高纯度单色光束的装置,其功能包括将光源产生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和分出所需的单色光束。

③试样容器,又称吸收池。

供盛放试液进行吸光度测量之用,分为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前者适用于紫外到可见区,后者只适用于可见区。

容器的光程一般为0.5~10厘米。

④检测器,又称光电转换器。

常用的有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后者较前者更灵敏,特别适用于检测较弱的辐射。

近年来还使用光导摄像管或光电二极管矩阵作检测器,具有快速扫描的特点。

⑤显示装置。

这部分装置发展较快。

较高级的光度计,常备有微处理机、荧光屏显示和记录仪等,可将图谱、数据和操作条件都显示出来。

仪器类型有:单波长单光束直读式分光光度计,单波长双光束自动记录式分光光度计和双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手段和含量测定方法

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手段和含量测定方法

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手段和含量测定方法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作为主要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牙痛、肌肉痛及神经痛等慢性疼痛,急、慢性风湿病及类风湿病等,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常用药物。

本品主要的副作用是引起幽门痉挛及刺激胃黏膜的胃肠道反应,长期服用导致胃肠出血。

随着现代药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片剂、肠溶片、肠溶胶囊、泡腾片和栓剂等多种剂型,以阿司匹林为主药的复方制剂也层出不穷,形成了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的各异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仪器设备、新方法也应用到了阿司匹林的质量检测中,本文对其作一综述。

1国内外药典中阿司匹林原料药的质量检测1.1鉴别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采用阿司匹林加水煮沸、水解生成的水杨酸能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紫堇色络合物进行鉴别。

美、英、日药典也用类似方法鉴别。

2)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采用阿司匹林加碳酸钠试液煮沸、水解生成水杨酸钠。

放冷后,加过量的稀硫酸析出水杨酸的白色沉淀并释放醋酸。

BP (1993年)用氢氧化钠代替碳酸钠,按上述操作生成的水杨酸经水洗、干燥后测定熔点。

JP规定在滤除水杨酸沉淀后,再加乙醇和硫酸,加热产生乙酸乙酯的香味。

3)红外光谱法鉴别。

1.2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阿司匹林应检查溶液的澄清度、游离水杨酸、易炭化物、炽灼残渣和重金属。

水杨酸是从原料带来的杂质或水解产生的杂质,加稀硫酸铁铵指示液显色后,用比色法检查,《中国药典》规定其限量为0.1%。

BP(1993年)规定水杨酸的限量为0.05%。

除上述检查项目外,BP(1993年)还检查有关物质,以控制酚类杂质的限量。

酚类是可能存在于水杨酸中的杂质。

BP在水杨酸的检查中未检查酚类,故在此处检查。

USP还根据国情检查氯化物(限量为0.014%)、硫酸盐(限量为0.04%)和有机挥发性杂质。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原料/制剂在体内外含量测定方法摘要:阿司匹林是应用最早,最广和最普通解热镇痛药。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发挥药效迅速,药效肯定,其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该文旨在分析阿司匹林原料药及阿司匹林为主药的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体内外药物分析。

关键词:含量测定正文1.1阿司匹林原料药在体外含量测定1.1.1 酸碱滴定法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游离羧基pKa 为3.49,可用标准碱直接滴定方法: 取本品0.4g ,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20ml ,溶解,加酚酞指示剂3滴,用NaOH 滴定液(0.1mol/L )滴定。

每1ml 滴定液相当于18.02mg 的C9H8O4计算:含量(%)(V ×T ×F/1000)/W ×100%V:滴定液体积(ML )T :滴定度 W :供试品称样量(g ) F :滴定度矫正因子 F=滴定液实际浓度/滴定液规定浓度1.1.2水解后剩余滴定法方法: 取本品约1.5g ,精密称定,准确加NaOH 液(0.5mol/L)50.0ml ,缓缓煮沸10min ,放冷,以O C O C H3 C O O H2 Na O H 2 O O H C O O N a C H 3 C O O N a 中性乙醇 C O O H O C O C H 3N a O H20摄氏度以下 C O O N aO C O C H 3 H 2 O酚酞为指示剂,用H2SO4液(0.25mol/L)滴定剩余的NaOH,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的NaOH液(0.5mol/L)相当于45.04mg的C9H9O4计算:阿司匹林的百分含量=(V0-V)×T×F/m×100%1.2 阿司匹林原料药在体内含量的测定1.2.1 反相高效波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血药浓度方法:仪器:Waters2690高效液相色谱仪,旋涡混合器,TGL-16高速离心机。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摘要: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解热镇痛药,现在也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由于其历史悠久,所以至今已经有许多对于阿司匹林含量的测定,例如酸碱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2010版中中国药典中主要记载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关键词:阿司匹林,含量,体内,体外正文:一. 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含量测定:1. 体外:1.1 直接滴定法:取阿司匹林原料药约0.4g,精密称定,加入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 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20ml振摇,完全溶解后,加3滴直接滴定。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的滴定度T为18.02mg/ml,即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滴定至溶液从无色变成淡粉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记录滴定液的消耗量V。

含量(%)=(V*T/W)*100%= (V*18.02/(0.4*1000))*100%1.2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1]取阿司匹林原料药约1.5g,精密称定,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50.0ml混合,缓缓煮沸10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剂,用硫酸滴定液(0.25mol/L)滴定,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相当于45.04mg的C9H8O4。

含量(%)=(V0—V)*F*T/W*100%=(V0—V)*F*18.02/(0.4*1000)*100% (V0为空白实验消耗的硫酸滴定液的体积(ml);V为样品测定时消耗硫酸滴定液的体积(ml);W为阿司匹林样品的取样量(g);F 为硫酸滴定液的浓度的校正因素;T为氢氧化钠滴定液的滴定度。

)1.3 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原料药含量以C18柱(150mm*4.6mm,5µm)为色谱柱,0.2%庚烷磺酸钠—乙腈(85:15)(用冰醋酸调PH至3.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30?;流速;1.0ml/min ;理论塔板数按阿司匹林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实验:阿司匹林血药浓度测定

实验:阿司匹林血药浓度测定

三、试 剂
• 1.混合试剂。(升汞+硝酸铁) • 2.水杨酸标准溶液(500μg/ml)
四、实验内容
• 1.血清水杨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 取刻度离心管5只,各加入空白血清0.5ml, 依次加入水盐酸标准液0.1、0.3、0.5、 0.7、0.9ml,各加蒸馏水至2.0ml,加入 混合试剂4.0ml,振摇混合,离心10min, 分离上清液。测定吸收度,并以2ml蒸馏水 加4ml混合试剂作空白对照。在λ540nm处 测定上清液的吸收度(A)
• 取血方法 :家兔耳静脉切口法
• 固定家兔,在兔耳静脉处剪毛,用酒精棉球擦 洗,并用手弹打耳根部,使局部充血,用手术 刀片在耳缘静脉远心端进行横切,滴血取血样 1.5~2ml。取血毕,用干棉球压住出血口数 分钟即可止血,下次取血时,可在原刀口出进 行。,出血太慢时,可用二甲苯涂擦兔耳,使 其充血。
(3)分离血清及测定
• 将血样置于室温下,10~30min凝血, 若室温在10℃以下,可将血样置于37℃水 浴中或孵箱内保持2h左右,加速血清渗出, 待血清渗出后,离心(2500转/min), 分离上清液(血清)。
• 吸取血清0.5ml置试管中,按实验内容 1……从各加蒸馏水至2.0ml起操作,在 λ540nm处测定上清液的吸收度A,并在 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水杨酸的浓度。
试管号 1
2
3
4
5
Hale Waihona Puke C (μg/ml) 99.5 298.5 497.5 696.5 895.5
A
0.135 0.282 0.443 0.643 0.787
(2)实验家兔取血时间和方法
• 取血时间:给药后,在0.25 0.5 1.0 1.5 2.0 2.5 3.0 4 5 7 9h分别取兔耳静脉 血2ml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大纲设计(2011.7.18)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大纲设计(2011.7.18)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大纲【概要】课程名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英文名称:biop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课程性质:专业课面向专业:药学本科、药物制剂本科、药学(营销方向)本科选用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四版),刘建平主编出版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总学时:72学时(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32学时)【前言】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

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人体内,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即ADME过程均存在“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对这一动态变化过程规律进行定量描述即为药物动力学的基本任务。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Biopharmacy)是研究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包括疗效、副作用和毒性)关系的一门科学。

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量变规律及影响这种量变规律的因素。

为剂型设计、制备工艺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以保证临床用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生物药剂学在保证药品质量、新药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大纲通过对药学本科生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验等方式进行教学。

根据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的特点,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具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基础知识踏实、专业知识雄厚技术能力精湛的全面发展的高质量药学人才。

为从事新药研究开发、合理制药、保证安全用药等工作,更好地为卫生保健事业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力求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培养学生具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而且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从事新药研究开发、合理制药、保证安全用药等工作,更好地为卫生保健事业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阿司匹林鉴别及含量测定综述

阿司匹林鉴别及含量测定综述

阿司匹林鉴别及含量测定综述药学3班袁源摘要:阿司匹林是应用最早,最广和最普通解热镇痛药。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还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发挥药效迅速,药效肯定,其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该文旨在通过对阿司匹林的结构推测与性质探究,分析阿司匹林原料药及阿司匹林为主药的制剂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关键词:阿司匹林鉴别含量测定1.阿司匹林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分子式:C9H8O4相对分子量:180.16官能团:苯环、羧基、酯基1.1性质描述: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粉末。

熔点135~140℃。

无气味,微带酸味。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潮湿空气中缓缓水解成水杨酸和乙酸。

在乙醇中易溶,在乙醚和氯仿溶解,微溶于水和无水乙醚,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能溶解,但同时分解。

(水溶性:3.3g/L(20℃)、熔点:136℃)1.2有关杂质:苯酚及其他合成副产物,如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酰水杨酸、水杨酸酐、乙酰水杨酸苯酯、乙酰水杨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酐及双水杨酯等。

特别是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杨酸对人体有毒性,其酚羟基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成一系列的有色醌型化合物而使阿司匹林成品变色,所以需要控制。

2. 阿司匹林原料药和制剂的鉴别原料药的特点是组分单一、结构明确,所以鉴别不易区分的同类药物时时要选用专属性强的鉴别方法。

制剂的鉴别一般需采取提取分离、经适当干燥后再压片绘制图谱。

提取时应选择适宜的溶剂,以尽可能减少辅料的干扰,并力求避免导致可能的晶型转变。

2.1.试剂鉴别法:阿匹林的水溶液加热放冷后水解成水杨酸,可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堇色。

阿司匹林的碳酸钠溶液加热放冷后,与稀硫酸反应,析出白色沉淀,并发出乙酸臭气。

2.2仪器鉴别:基于阿司匹林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用计算机等仪器,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的测量。

2.2.1红外光谱鉴别法是一种专属性强、应用较广(固、液、气样品)的鉴别方法,用于区别不易区分的同类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试 剂
• 1.混合试剂。(升汞+硝酸铁) • 2.水杨酸标准溶液(500μg/ml)
四、实验内容
• 1.血清水杨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 取刻度离心管5只,各加入空白血清0.5ml, 依次加入水盐酸标准液0.1、0.3、0.5、 0.7、0.9ml,各加蒸馏水至2.0ml,加入 混合试剂4.0ml,振摇混合,离心10min, 分离上清液。测定吸收度,并以2ml蒸馏水 加4ml混合试剂作空白对照。在λ540nm处 测定上清液的吸收度(A)
试管号
1
2
3
4
5
C
A
(μg/ml)
99.5

298.5 497.5 696.5 895.5
0.135 0.282 0.443 0.643 0.787
2.血药浓度测定
• (1)实验家兔的准备及给药方法 • 体重2.5~3kg,耳完整无缺,静脉清晰,血 流通畅无阻滞的健康家兔 ,提前12h禁食 • 口服片剂剂量为50~100mg/kg • 给药时,二人协作,一人坐好,将兔躯干体夹 于两腿之间,左手握住双耳,固定头部,右手 抓住前肢,另一人将开口器横放于兔口中,将 舌压在开口器下面,固定开口器,用镊子夹住 药片,从开口器洞孔送入咽部,用20ml水冲 服下。
(2)实验家兔取血时间和方法
• 取血时间:给药后,在0.25 0.5 1.0 1.5 2.0 2.5 3.0 4 5 7 9h分别取兔耳静脉 血2ml • 取血方法 :家兔耳静脉切口法 • 固定家兔,在兔耳静脉处剪毛,用酒精棉球擦 洗,并用手弹打耳根部,使局部充血,用手术 刀片在耳缘静脉远心端进行横切,滴血取血样 1.5~2ml。取血毕,用干棉球压住出血口数 分钟即可止血,下次取血时,可在原刀口出进 行。,出血太慢时,可用二甲苯涂擦兔耳,使 其充血。
五、实验数据处理
• 1.作图:在座标纸上以血药浓度-时间描点 作图。 • 2.用线性回归法法求出口服给药后的各药 物动力学参数(Cmax,tmax,K,Ka, t1/2,V,CL),同时计算AUC0~∞ (积分法或梯形法)。
(3)分离血清及测定
• 将血样置于室温下,10~30min凝血, 若室温在10℃以下,可将血样置于37℃水 浴中或孵箱内保持2h左右,加速血清渗出, 待血清渗出后,离心(2500转/min), 分离上清液(血清)。 • 吸取血清0.5ml置试管中,按实验内容 1……从各加蒸馏水至2.0ml起操作,在 λ540nm处测定上清液的吸收度A,并在 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水杨酸的浓度。
阿司匹林血药浓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阿司匹林血样的处理方法 2.掌握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测定方 法 3.掌握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药物动 力学参数的提取方法
二、实验原理
• 阿司匹林在体内转化为水杨酸盐。把混合 试剂加到家兔口服阿司匹林后采集不同时 间的血清样本中,升汞沉淀蛋白质,而铁 盐与水杨酸作用显紫色,在一定温度范围 内,显色强度与水杨酸的浓度成正比。在 λ540nm波长处测定紫色溶液的吸光度 (A),再根据标准曲线进行浓度换算,即 得到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值。采用 残数法求出Cmax,tmax,K,t1/2, V等有关药动学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