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h受体信号通路

合集下载

乙酰胆碱及受体的作用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乙酰胆碱及受体的作用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乙酰胆碱及受体的作用和人类健康王帅(09级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291303118)[ 摘要] 乙酰胆碱( acetylcho line, ACh) 是一种经典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通过结合特异受体, 在神经细胞之间或神经细胞与效应器细胞之间中起着信息传递作用。

ACh 及其受体存在于从细菌到人类、从神经细胞到其他多种非神经细胞中, 提示它是一类与系统发生相关的古老分子, 可能不仅仅具有作为生理性递质的传递功能。

多种人类疾病与ACh 及其受体相关, 尤其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Ch 及其受体在多种肿瘤中发挥自分泌和旁分泌因子作用, 参与细胞的生长调节, 甚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因此, ACh 涉及到神经系统外非胆碱能传递的作用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标。

[ 关键词] 受体;乙酰胆碱;人类健康;肿瘤1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简述乙酰胆碱( acetylcho line, ACh) 是一种经典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包括外周神经如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系统的节前纤维和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合成和释放这种神经递质。

ACh 由胆碱( choline) 和乙酰辅酶A 合成, 由胆碱乙酰化酶( choline acety lase, ChAT ) 催化,随后进入囊泡贮存。

当动作电位沿神经到达神经末梢时, 触发神经末梢Ca2+ 通道开放,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 ACh 释放入突触间隙或接头间隙, 作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细胞膜的乙酰胆碱受体( acet ylcholine recepto rs, AChRs) 引起生理效应。

其中位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的胆碱受体对以毒蕈碱为代表的拟胆碱药较为敏感, 故称为毒蕈碱型胆碱受体( muscar inic acet ylcho line receptor s, mAChRs) ; 位于神经节细胞膜和骨骼肌细胞膜的胆碱受体对烟碱比较敏感, 故称为烟碱型胆碱受体( nicot inic acety lcholine r ecepto rs,nAChRs) 。

各种传导通路汇总

各种传导通路汇总

各种传导通路汇总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传导通路是指生物体内用于传递信号和信息的分子或细胞机制。

这些通路可以包括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神经传导通路、电传导通路和生化传导通路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导通路的汇总:1.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与G蛋白结合,激活下游效应器分子,如磷脂酶C(PLC)、腺苷酸酰化酶(AC)等。

-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路: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过自身磷酸化,激活下游蛋白激酶,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

- 精氨酸磷酸化酶(PPA)通路:PPA通过磷酸化下游效应器蛋白,如磷酸酪氨酸酉激酶(Src)等。

2.神经传导通路:-突触传导通路:神经元通过突触间的化学信号传递,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递质受体通路:神经递质通过结合相应的受体,触发信号传导,如乙酰胆碱受体、谷氨酸受体等。

-非突触传导通路:神经元通过细胞间的直接电流传导或电化学信号传导,实现信息的传递。

3.电传导通路:-肌动电传导通路:心肌细胞通过特定通道中的离子流动,产生心脏的电活动,如心房肌、心室肌等。

-脑电传导通路:神经元在脑内产生的电活动通过特定通道传导,如脑电图中的α波、β波等。

4.生化传导通路:-糖代谢通路:包括糖酵解、糖异生、糖原合成等通路,用于维持细胞能量供应和新陈代谢的平衡。

-脂代谢通路:包括脂肪酸β氧化、胆固醇合成等通路,用于脂质的合成和分解。

-蛋白质合成通路:包括转录、转译和翻译等通路,用于合成特定的蛋白质。

除了以上提到的通路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传导通路,如细胞凋亡通路、细胞周期调控通路、免疫传导通路等。

这些通路通过特定的分子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实现了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和生物化学过程。

总结起来,传导通路是生物体内用于传递信号和信息的分子或细胞机制。

它们可以涉及细胞内信号传导、神经传导、电传导和生化传导等多个层面,通过特定的分子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实现了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和生物化学过程。

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质分子

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质分子

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质分子信号通路是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生化反应,用于传递细胞内外的信息。

关键蛋白质分子在信号通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调节着信号的传导和细胞的响应。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质分子,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酪氨酸激酶、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因子。

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膜受体,它们通过与G蛋白结合,介导细胞对外界信号的感知和响应。

G蛋白偶联受体分为三类:Gs、Gi和Gq。

Gs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第二信使cAMP,进而激活蛋白激酶A,调节细胞内的代谢和信号传导。

Gi 蛋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起到负调节的作用。

Gq蛋白则激活磷脂酶C,产生第二信使二酰甘油和肌醇三磷酸,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

酪氨酸激酶是一类重要的信号传导蛋白,它们通过磷酸化反应调节多种细胞过程。

酪氨酸激酶分为受体型和非受体型。

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它们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主要包括SRC 家族激酶和JAK家族激酶,它们参与免疫应答、细胞凋亡和细胞迁移等生物学过程。

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是信号通路中的另一类关键分子。

它们包括蛋白激酶C(PKC)、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等。

PKC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参与细胞增殖和分化等过程。

MAPK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它们通过磷酸化反应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等。

PI3K是一类磷脂酰肌醇激酶,它参与细胞的增殖、存活和迁移等过程。

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结合到DNA上调节基因转录的蛋白质。

它们在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转录因子包括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蛋白-1(AP-1)和CREB等。

NF-κB参与细胞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等过程。

AP-1是由c-Jun和c-Fos等蛋白质组成的转录因子复合物,参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等过程。

概述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概述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概述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1.引言1.1 概述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信号传导机制,它通过调控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理过程。

该信号通路的组成主要包括受体酪氨酸激酶、底物和下游的信号分子等。

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类能够磷酸化酪氨酸残基的酶,它能够通过与外界的信号分子结合,诱导其自身的激活,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物效应。

受体酪氨酸激酶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单体型和受体型。

单体型受体酪氨酸激酶主要包括一些细胞内酪氨酸激酶;受体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则包括一些质膜上的受体酪氨酸激酶。

这些受体酪氨酸激酶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功能上却可能有所差异。

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具有一些特点。

首先,它是一种高度调控的信号传导网络,可以根据不同的外界刺激改变其活性。

其次,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激活往往能够启动多条平行的信号通路,从而实现更为复杂的细胞反应。

此外,该信号通路具有信号传导速度快、反应机制多样等特点。

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例如,它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过程;调节了细胞的凋亡和存活等。

此外,该信号通路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癌症、炎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综上所述,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具有复杂的组成、多样的特点和重要的功能。

深入了解该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对于揭示细胞信号传导的机制,以及发展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结构部分应该介绍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述。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写作方式: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进行论述,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首先对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进行概述,包括其在细胞内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

接着,本部分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组成、特点和主要功能。

在2.1小节中,将介绍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组成成分,包括受体酪氨酸激酶本身和相关的配体和受体。

心血管系统中NO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

心血管系统中NO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

心血管系统中NO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它能够影响多种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心血管系统的调控。

在心血管系统中,NO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分子和细胞类型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探讨心血管系统中NO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

1. NO的生成和作用NO是一种气体信号分子,由内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类型通过NO合成酶(NOS)进行合成。

在内皮细胞中,胆碱能诱导乙酰胆碱(ACh)受体的激活,从而使得内皮细胞产生NO。

NO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调控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其中包括:(1)血管松弛作用。

NO能够通过激活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上的环磷酸鸟苷酸(cGMP)的形成,从而导致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

(2)抗凝作用。

NO能够调节血小板活性和凝血酶的活性,从而减轻凝血风险。

(3)抗粘附作用。

NO能够减少粘附分子的表达,降低血细胞在血管内膜上的黏附。

2. NO的信号传导通路NO的作用部分是通过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NO能够促进sGC上的cGMP形成,cGMP进一步激活PDE(cGMP-磷酸酶)从而降解cGMP,降低cGMP的含量。

cGMP的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其中包括:(1)激活蛋白激酶G(PKG)和蛋白激酶A(PKA)。

(2)激活cGMP-敏感的离子通道。

(3)调节Ca2+离子通道。

(4)调节内质网钙离子释放。

(5)激活磷酸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等。

这些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可以进一步调节多种生物过程,包括负反馈调节NO 的合成、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炎症、氧化应激等。

3. NO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在心血管系统中,NO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分子和细胞类型的相互作用。

有许多分子对NO信号传导通路产生调节作用,其中包括:(1)cGMP-磷酸酶。

cGMP-磷酸酶能够降解cGMP,从而调节其作用。

第4章 细胞信号传导-导论

第4章 细胞信号传导-导论

1. PTK受体(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 PTK受体
EGFR的二聚化和自磷酸化 EGFR的二聚化和自磷酸化
配体与受体结合 受体二聚化 受体自磷酸化 底物磷酸化 级联反应 信号入核
EGFR signaling network

Molecular Targeting in Radiotherap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heodore D. Chung and William C. Broaddus,Mol. Interv. 2005;5:15-19.
一、胞外化学信号 (Primary message)
• 物理信号 • 化学信号 • 生物信号
胞外化学信号
能与受体呈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称 能与受体呈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分子称 受体呈特异性结合的生物 配体( 配体(ligand)。 )。
胞外化学信号可以分为2 胞外化学信号可以分为2类:
1.可溶性的 1.可溶性的 2.膜结合的 2.膜结合的
Cell-signal 专题
/news/report/ 2004/signal.htm
细胞信号(生命科学新视野3), 细胞信号(生命科学新视野3), 3) 多克希, 2007年11月 (美)多克希,科学出版社 , 2007年11月 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基础与功能调控,姜勇等, 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基础与功能调控,姜勇等, 科学出版社,2005年 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 细胞信号传导(第三版),孙大业主编, 细胞信号传导(第三版),孙大业主编, ),孙大业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内容提纲
一、胞外信号 二、受体 三、第二信使 四、蛋白激酶系统 五、连接分子 六、细胞信号转导的效应 七、信号传导异常与疾病

2021生物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精选试题)

2021生物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精选试题)

生物物理学-生物物理学1、什么是生物物理学?2、生物物理学包含的分支学科(主要内容)有哪些?3、什么是生物物理技术?4、什么叫电磁波?5、什么叫波谱学(spectroscopy)和波谱技术?6、波谱学的物理基础是什么?7、波谱是如何产生的?8、波谱有哪些参数反映物质信息?9、波谱仪有哪些主要部件?10、简单分子的能级是如何构成的?1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怎样形成的?12、紫外-可见吸收分光仪的基本构成是怎样的?1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术有什么基本应用?(只须回答四点即可)14、荧光是怎样产生的?15、荧光光谱的特点是什么?16、荧光光谱术的具体技术有哪些?17、荧光光谱术的基本应用有哪些?18、荧光光谱术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术有哪些异同?19、什么是红外吸收光谱?20、拉曼光谱是怎样形成的?21、红外与拉曼光谱的特点是什么?22、红外吸收光谱仪的构成是什么?23、红外吸收光谱术的特点是什么?24、红外与拉曼光谱术的基本应用有哪些?25、什么叫核磁共振?26、为什么同一种原子核共振吸收峰的频率并不相同?27、什么叫化学位移?28、什么叫谱线分裂?其产生原因是什么?29、什么是电子自旋共振技术?30、电子自旋共振和核磁共振的异同是什么?31、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的特点是什么?32、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的应用有哪些?33、组成细胞的小分子物质有哪些?有何作用?34、试述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35、核酸分为哪两类?有何区别?36、试述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有何功能?37、比较三种RNA的区别。

38、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39、试比较原核细胞的异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0、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何功能?41、细胞膜的主要特征有哪些?有何生物学意义?42、试述被动运输的几种运输方式。

43、以Na+-K+泵为例,说明物质的主动运输过程。

44、膜受体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有何意义?45、试述膜受体的类型及传导途径。

细胞的信号转导-学习笔记

细胞的信号转导-学习笔记
目前已知的第二信使有
cAMP
三磷酸肌醇(inositol triphosphate,IP)
二酰甘油(diacylglycerol,DG/DAG)
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
钙离子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及其代谢产物
另外,cAMP还可直接作用于膜离子通道而产生信号转导作用,如直接门控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 channel,HCN);cAMP还可通过cAMP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exchange protein activated by cAMP,EPAC)激活Ras相关蛋白(Rap)介导的非cAMP-PKA通路,调节细胞的功能。
根据受体的氨基酸组成及跨膜区的特点,可将离子通道型受体分为三类受体超家族:
I型受体超家族:以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为代表,常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肌肉接头处,有α2、β、γ、δ五个蛋白亚单位(四个亚基):
每一亚基的分子量为40~58kD,各含4个长度不同的穿膜区域,每个亚基的第二个跨膜区共同构成Na离子通道的内壁。乙酰胆碱(ACh)的结合位点位于α亚基的N末端区域,因此nAChR有两个ACh结合位点:
2、G蛋白效应器(Gprotein effector)
G蛋白效应器是指G蛋白直接作用的靶标,包括效应器酶、膜离子通道以及膜转运蛋白等。
效应器酶的作用是催化生成(或分解)第二信使物质,主要有:
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A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vicinity of adv.在邻近 phosphorylation n.磷酸化 kinase n.激酶 polymerization n.聚合 sepharose beads n.琼脂糖凝胶珠 affinity column n.亲和层析柱 flaxedil n.三乙碘化三苯 elute vt.洗脱
将准备好的富含nAChR的细胞膜涂抹在一 个支持网络上,并使它能够流到装有能使 细胞膜冻结的液氮乙烷的容器中。在 nAChR溶液到达冷冻池前约5毫秒(msec) 时,向网格喷射ACh溶液,ACh就与受体结 合并导致其构象变化而打开通道。
通过比较nAChR通道 开放与关闭的电镜照 片,Unwin发现ACh 的结合触发了受体亚 基细胞膜外结构域的 构象发生了改变,并 且传播到整个受体蛋 白,导致围绕在孔道 周围的α-helix构象改 变。(Figure6)孔道 的封闭式由于α-helix 处结的形成,这一点 可从Figure6b的白、 蓝条比较看出。
acetylcholine (ACh) n.乙酰胆碱 ray n.鳐 potential prey 潜在的食物 acetylcholinesterase n.乙酰胆碱酯酶 motor nerves n.运动神经 acetylcholine receptor (nAChR) n.乙酰胆碱
1980s U.J. McMahan:agrin诱导聚 集nAChR的机制
在19世纪8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U.J. McMahan和他的同事们在EO中发现了一种 蛋白,当把这种蛋细胞膜的聚 集。并且还发现它在EO的突触间隙处有很高 的浓度。
cation n.阳离子 postulate n.假定 conformational n.构象的 inward flux 内流 depolarization n.去极化 sodium n.钠 potassium n.钾 mutagenesis n.诱变 neurotransmitter n.神经递质
目前公认的导致AChR在突触后膜高 密度聚集途径
Agrin/ MuSK信号转导通路 Neuregulin/ErbB信号转导通路
Agrin/ MuSK信号转导通路
集聚蛋白(Agrin)主要由运动神经元合成, 经神经末梢释放并沉积于基底层,触发 AChR聚集,而不增加AChR的数量。
肌肉的受体酪氨酸激酶(muscle-specific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MuSK)是Agrin的 受体,选择性在骨骼肌表达,与AChR共同 聚集于成年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
信号的传导路径由于Tyr的磷酸化而被激活, 并常会导致细胞骨架元件的重排,特别是 肌动蛋白纤维。细胞骨架经常是连在肌动 蛋白骨架(AS)上的,AS在整合膜蛋白的 分配上扮演着一个关键角色。
最近的研究显示,细胞表面信号的产生是 在agrin和它的受体结合导致AF去极化之后, 这被认为是nAChR聚集的直接原因。如果 AF的形成被能与actin单体结合并阻止单体 间联合形成多聚体的药物阻断,agrin诱导 nAChRs的聚集就会被阻止。
上述3种分子密切相连,神经轴突分泌Agrin 后,在Rapsyn的参与下MuSK被磷酸化, 使nAChR磷酸化,由此诱导AChR在终板膜 聚集。
Neuregulin/ErbB信号转导通路
神经调节蛋白Neuregulin(NRG)由神经元 产生,自突触前膜释放入突触间隙并固定在 神经肌肉接头。
受Agrin的影响,MuSK被快速磷酸化,介 导神经肌肉接头nAChR的磷酸化。
此过程还必须依赖于突触后膜ACh受体缔合 蛋白(acetylcholine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 at synapse,Rapsyn)的存在。 Rapsyn主要在肌肉组织合成,是一种细胞 骨架蛋白。它在体内与神经肌肉接头 nAChR以等摩尔数存在,共同定位 。
Agrin诱导聚集nAChR的机制,对我们来说,仍然 知之甚少,但这一过程中的许多步骤已被界定。 将agrin加入到未成熟的肌细胞后,发生的事件之 一是nAChR β亚基的一个或多个酪氨酸(Tyr)残 基的磷酸化。
这个磷酸化作用发生在出现nAChR聚集的迹象之 前很长一段时间。
Tyr的磷酸化在细胞膜信号传导的过程中常是一个 关键步骤。如果nAChR的Tyr磷酸化被加入的Tyr 激酶失活物阻断,nAChR将不再聚集,这表明 agrin诱导nAChR的Tyr磷酸化在聚集作用中是一 个不可缺少的步骤。
ethane n.乙烷 spray vt.喷射 grid n. 格子, 栅格 peripheral adj.外围的 agrin n.集聚蛋白,集聚素[由运动神经分泌
并可诱 导肌纤维的乙酰胆碱酯酶和乙酰 胆碱受体发生聚集] axon n.轴突 a cascade of events n.级联放大反应
专业词汇
pharmacist n.配药者, 药剂师 elucidate vt. 阐明, 说明 curare n.箭毒马鞍子,箭毒(箭毒马鞍子的毒
素,南美印地安人用以浸制毒箭) toxic adj.有毒的, 中毒的 antagonistic adj.颉颃的 vagus n.迷走神经 Vagusstoff n.迷走神经释放物
孔道的门控开关被认为是在跨膜
通道的中央附近,在这里,5个
α-helix屈向中心,形成一个结。
在这个模型中,
5个α-helix的
Leu(亮氨酸)
残基组成了一个紧缩环,限制
离子的跨膜流动。当ACh分子
与两个α亚基膜外结构域口袋
结构的一个位点结合后,门控
开关被打开。
为了研究通道开放过程中nAChR的变化, Unwin做了下面的实验。
nAChR更精确的模型已经被英格兰医学研 究所的Nigel Unwin和他的同事们所描绘。 经过对EO冷冻膜电镜照片的数学分析, Unwin将nAChR的组成描述为5个亚基围绕 着一个中央通道。(Figure5)
离子通道是一个很窄的直径只有
7~8Å的孔道,孔道被5个亚基
的α-helix片断组成的墙所包围。
受体
parasympathetic nerve 副交感神经 synapses n.突触 atropine n.阿托品
postsynaptic neurons n.突触后神经元 bungarotoxin n.金环蛇毒素 venom n.蛇毒 homogenize vt.使均质 blender n. 搅拌机 centrifuging n.离心过滤 pellet n. 小球 nonionic detergent非离子型洗涤剂 hydrophobic adj.疏水性的 hydrophilic adj.亲水的, 吸水的
1987年,他们纯化了这种蛋白,并将它命名 为集聚蛋白(agrin)。
McMahan提出agrin是由运动神经合成,延 轴突运输到终端神经节,并在此被释放到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细胞外空间。这些agrin 分子而后与邻近肌细胞质膜上的特异性 agrin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级联放大反应, 使nAChR分子(以及突触后膜的其他组成 部分)聚集到活化的agrin受体附近,并达 到最大浓度。
phospholipid n.磷脂 disruptive adj.使破裂的, 分裂性的 carboxyl n.羧基 resemblance n.相似之处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n.亲合色谱法(层
析)
pentamer n.五聚物 electrophoresis n.电泳, 现象 polyacrylamide gel n.聚丙烯酰胺凝胶
其他多肽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related peptide)作为一种神经肽,存在 于脊椎动物的运动神经元,推测与突触后 受体的积聚有关。
更深入的关于神经肌肉接头(NMJ)形成 的问题,由一项对鼠的agrin基因敲除实验 解决。即通过遗传工程的方法使鼠的运动 神经不能产生agrin。Agrin缺陷鼠在母体中 发育正常,但在妊娠期却死亡。
这些鼠在死前没有任何肌肉运动的迹象出 现,并且在肌肉组织的检查中,发现缺少 正常的神经肌肉突触。
Agrin作为突触间隙细胞外物质的一部分, 帮助维持后突触膜的结构,并保证新合成 的nAChRs在突触位点的富集。
多种研究都支持这一假说,包括利用抗体 与agrin结合的特异性所进行的研究。
如果使鸡胚胎脊髓的一段,携带抗agrin的 抗体,此抗体就会特异性地标记运动神经 的细胞质,这表明agrin分子来源于此。抗 体当然也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间 隙。若将此抗体加入到鸡的运动神经和正 在生长的肌细胞的混合培养物中,所培养 的两类细胞接触位点处nAChR的正常聚集 将会被阻断。
纯合子缺乏NRG的小鼠由于心脏发育的缺陷 而在神经肌肉接头形成前夭折,杂合子缺失 NRG的小鼠显示在神经肌肉接头的AChR减 少50%,神经肌肉间神经递质传递也存在缺 陷。可见NRG具有AChR诱导活性,在发育 和成熟肌肉细胞中促使AChR基因表达。
ErbB受体在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聚集, 与NRG结合后,激活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 经过接头Shc和Grb2将信号传递给下游 Ras/Raf/MEK/ERK激酶信号传导途径。导 致突触下细胞核特异性转录,以保持AChR 在成熟肌肉接头的高密度。
疑问
我们知道膜外周的部件可限制膜整合蛋白的 移动。在nAChR上也发现了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胚胎早期,肌肉无神经支配时,nAChR均 匀分布在肌肉表面。而成熟神经肌肉接头处 nAChR则高密度聚集。
运动神经末梢下的突触区小于肌肉细胞表面 积的0.1﹪,却集中了约90﹪的nAChR。这是 为什么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