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成就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史航天科技知识内容进步与意义PPT模板课件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史航天科技知识内容进步与意义PPT模板课件
Fri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Wed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Sat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请在此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或者复制粘贴到此处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或者复制粘贴到此处
Topic About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或者复制粘贴到此处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或者复制粘贴到此处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请在此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请在此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请在此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 输入标题 ▪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03. 输入标题
▪ 输入标题 ▪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或者复制粘贴到此处
请在此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
请在此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或者复制粘贴到此处
请在此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或者复制粘贴到此处
请在此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或者复制粘贴到此处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

材料六 当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 小平;二靠袁隆平”。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 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 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材料六中,中国农民为什么那样说?
一靠邓小平:邓小平提供了政策,十一届三中 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 动了农业的发展;
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10月3日,
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则
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
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威胁。
材料二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
2、“两弹一星”研制的原因: ①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②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③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④为了打破美苏核垄断和核威胁, 加强国防。(目的)
核原则: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8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材料五 当1967年比夫拉战争导致了大规模饥 荒和大量无辜平民死亡之后,非洲的饥荒第一 次被报道。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被震惊了: 干瘪的乳房犹如枯萎的梨,含在一个骷髅般孩 子的嘴中,那里面其实早已没有奶水。为了安 慰孩子的饥饿,母亲不得不忍受被吮吸的痛苦。 饥饿是来自身体的摧残,但这些照片中的悲惨 情景却直逼人心,拷问着读者的灵魂。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 炸成功
大亚湾核电站
每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度,其中七成电力供 应香港,三成电力供应广东电网。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史航天科技教育教学课件卡通动画PPT模板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史航天科技教育教学课件卡通动画PPT模板
011年11月 我国成功完成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 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
突破和掌握了 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2012年6月16日
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19点37分神舟九号成功发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 景海鹏、刘旺和刘洋组成“神九”飞行乘组, 执行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刘洋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 神九天宫手控对接成功 对接口误差不超1毫米
同时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
1975年11月26日
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 3天后 顺利地按预定时间返回中国大地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91年9月20日 中国成功地用一枚火箭发射了3颗卫星
这3颗卫星分别是
实践二号甲
这种“一箭三星”技术当时在世界引起轰动
汇报人: 时间: 年 月
1956年10月9日
中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
1956年10月9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钱学森任院长
这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 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前身
1959年10月20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
主要担负火箭、卫星、飞船的测试发射和测量控制任务
是我国组建的 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 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 同时也是世界大型航天发射场之一
2013年6月11日
搭载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航天员的“神舟十号”发射成功,
在太空中飞行15天,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自动和手动交汇对接, 航天员进入天宫实验舱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科学实验,并开展科普讲课等天地互动项目
2016年11月19日
搭载两名宇航员景海鹏,陈冬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顺利发射成功 景海鹏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三入太空的人

我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我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 2000年,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六国科学家联合公 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其分析结果,绘制出完整的 人类基因组图谱,破译出人类全部遗传信息。这一 计划的实施将为人类自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 旧,给医药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将促进生命 科学、信息科学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7
二.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
❖ 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了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
4
三、工农业科技获得进展
❖ 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节水技术、ABT植物调 节剂和小麦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等重 大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粮食增产目标的 实现。
❖ 数字程控交换机、氧煤强化炼铁技术、镍氢 电池、非晶材料等的产业化方面获得一系列 重大成果。结合三峡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 集成电路、泰山核电站二期等一系列国家重 大建设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 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了若干重大成套 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设 计(CA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一 批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 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 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首次 亮相。类人型机器人的问世,标 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已跻身国际 先进行列。
10
五.国家“863“计划
❖ “863”计划自1986年3月实施以来,重点支持 的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 平的整体距离明显缩小,开始在世界高技术 领域占有一席之地,60%以上的技术从无到 有,如今已进入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另有 25%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原来的 基础上也有很大进步。
3

二.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
❖ 载人航天技术、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等航天高技术 取得了重大突破。

航天梦想ppt课件

航天梦想ppt课件
增强国家竞争力
航天科技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拥有先进的 航天技术可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05
实现航天梦想的挑战与机遇
实现航天梦想面临的挑战
技术难题Βιβλιοθήκη 高昂成本航天技术复杂,涉及众多领域,如火箭技 术、卫星技术、载人航天等,需要突破多 项关键技术。
航天项目耗资巨大,包括研发、制造、发 射等环节的成本高昂,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
航天梦想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 •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 航天科技的应用与影响 • 实现航天梦想的挑战与机遇 • 个人如何参与航天事业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介绍
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火箭试验到现在的国际空间 站,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 与突破。
参与航天相关的社会活动与项目
参与科普活动
如航天展览、讲座等,加深对航天知识的理解。
参与志愿者项目
如天文观测、卫星测控等,亲身参与航天实践。
07
结语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本PPT课件介绍了航天梦想的多个方面,包括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航天技术 的应用以及未来航天发展的趋势。通过这些内容,我们深入了解了航天科技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航天技术将越来越成熟,未来的航天事业将更加繁荣。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创新 和突破,为人类的探索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未来的期望与建议
期望
我们期望未来的航天事业能够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同 时,我们也期望航天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更多可能
06

《中国航天梦》课件

《中国航天梦》课件

中国航天的影响与意义
科技创新引领
中国航天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了 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国家形象提升
中国航天成就的不断增加,提 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 力和地位。
民族自豪感激发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了国 人对国家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中国航天将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1 科学研究与探索
中国航天将继续深入探索宇宙奥秘,为人类科学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重要数据。
2 技术共享与合作
中国航天将继续推动技术共享与合作,为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3 气候和环境监测
中国航天致力于发展卫星技术,为全球气候和环境监测提供支持和数据。
航天飞行任务
神舟号飞船执行载人飞行任务, 实现空间站建设与航天科学研究。
中国航天的重大挑战
1 技术突破
2 安全保障
3 全球竞争
中国航天需要不断突破技术 瓶颈,提升运载火箭的承载 能力和可靠性。
航天活动涉及高风险,安全 保障是关键,需要确保人员 和设备的安全。
航天技术发展正逐渐成为全 球竞争的焦点,中国需要与 其他国家竞争并保持领先地 位。
国家发展需求
中国航天业是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国土安全和科技创新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中国航天历史回顾
1
20世纪50年代
中国航天起步阶段,成功研制出第一枚火箭和人造卫星。
2
20世纪60年代
迈入航天技术爆发期,成功发射探月卫星、探测器等。
3
20世纪70年代
重点发展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并研制运载火箭。
《中国航天梦》PPT课件
准备起飞!本课件将带您探索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历程,展示中国航天业取 得的成就以及未来发展目标。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史航天科技教育教学课件卡通动画PPT模板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史航天科技教育教学课件卡通动画PPT模板
第9页
2003年10月15日 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后返回地面。
杨利伟成为 中国遨游太空第一人
第10页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 我国航天员初次空间出舱活动 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驾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成功进行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 在太空飞行46圈,历时68小时,我国航天员初次空间出舱活动。
是我国组建的 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 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 同步也是世界大型航天发射场之一
第3页
1960年2月 中国迈出了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 在上海南汇简易发射场初次发射成功,飞行高度8千米
1
迈出了中国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
8km
第4页
1970年4月24日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东方红》乐曲
同步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
第5页
1975年11月26日
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 3天后 顺利地按预定期间返回中国大地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第6页
1981年9月20日 中国成功地用一枚火箭发射了3颗卫星
报告人: 时间:XX年XX月
第1页
பைடு நூலகம்
1956年10月8日
中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钱学森任院长
这是我国第一种导弹研究机构 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前身
第2页
1958年10月20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

中国航天事业的世界级科技成就

中国航天事业的世界级科技成就

1987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 通信卫星——“东方红四号”,为中 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1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气象 卫星——“东方红三号”,为气象预 报和灾害监测提供了重要支持。
创新阶段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飞行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
促进经济增长
航天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为中 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推
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国家 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增强了国
家安全保障能力。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航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带动了新 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 的创新发展,促进了产业链的完
中国将积极拓展航天技术的应用 领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更 加广泛的服务。
05
中国航天事业的世界认可与评 价
Chapter
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航天事业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合作与交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展合作项目,共同推进航天技术的发展。
国际组织认可
中国航天事业在国际航天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并获得国际组织的 广泛认可和赞誉。
火星科研
天问探测器携带的科学仪器对火星进行了深入的探测和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数据,为人类认识火星提供了重要的 信息。
未来计划
中国计划继续开展天问探测器的后续任务,实现火星采样返回和建立火星基地等目标。
高分卫星系列
卫星系列
高分卫星系列是中国自主研发的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包括高 分一号、高分二号和高分三号等 卫星。这些卫星具备高分辨率和 高精度成像能力,能够提供高质 量的对地观测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北京时间 2005年10月12 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 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 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 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 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 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 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
15
中国的航天员将首次出舱来进行太空行走。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988毫秒由长征2号F火箭发射升空。2008 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 翟志刚刘伯明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
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
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
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负载着“神舟”五号
的长征2F火箭发射。
9时10分,船舰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
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
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
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13
14
神舟七号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 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 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 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 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 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神舟七号 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 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 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
18
嫦娥一号 嫦娥二号 嫦娥三号
探月卫星
19
嫦娥一号
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对结 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 应性修改。嫦娥一号星体为一个2米×1.72米×2.2 米的长方体,两侧各有一个太阳能电池帆板,完全展 开后最大跨度达18.1米,重2350千克。有效载荷包 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 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 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10秒,船箭分 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中国航天
1
2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 箭第六十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 二十三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晚上7时22分
神舟二号飞船
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
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
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
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3
4
5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
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 月以来,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 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10分 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8
9
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 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 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 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试验项目: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 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 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 载人飞船基本一致。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 空间生命科学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
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
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
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
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10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
6
7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 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9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 10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十几 分钟后,
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
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
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 家。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 四子王旗。
16
17
神州八号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 八个,是一个无人目标飞行器,是为中国 的空间站作对接准备,也是中国神舟系列 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将采用 “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预计将于发 射天宫一号后,约2011年下半年发射。神 舟八号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 为一座小型空间站。中国神舟系列飞船将 在神舟八号时基本定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