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与禽霍乱的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动物传染病学

动物传染病学

1. 巴氏杆菌、支原体、沙门氏菌等引起的感染往往是内源感染。

正确2. 混合感染专指细菌和病毒的共同感染。

错误3. 隐性感染动物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能转化为显性感染。

正确4. 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创属于局部感染,不属于传染病。

错误5. 脑组织中已经分离到狂犬病病毒,这种感染属于局部感染,不属于全身感染。

错误6. 怀孕母畜的胎儿中分离到布鲁氏杆菌,这种感染属于局部感染,不属于全身感染。

错误7口蹄疫引起牛群的死亡率通常不高于2%,因此称为良性传染病。

正确8.猪气喘病、鼻疽、结核病、布鲁菌病通常表现出慢性病程。

正确9.猪呼吸与繁殖综合症病猪耐过后,体内查出特异抗体,同时又分离到PRRSV,这种感染称为持续感染。

正确10. 绵羊痒病、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传染性水貂脑病等的病原属于朊病毒(prion),都可引起中枢神经退化性病灶,属于慢性病毒感染。

正确11传播方式是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路径错误12.鸡感染禽霍乱后,数小时或一天内即死亡,属于最急性型病程,症状和病变通常不显著,肉眼看不出来。

正确13. 口蹄疫只有一个血清型,防制较容易。

错误14. 猪是猪瘟惟一的自然宿主。

正确15. 兔病毒性出血症简称兔瘟,是细菌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错误16. 鼠疫的病原为鼠疫耶尔辛氏菌。

正确17. 仔猪黄痢的病原为魏氏梭菌,主要引起一周龄仔猪发病。

错误18. 鸡马立克氏病的血清学诊断可以用羽髓抗原做琼扩实验。

正确19. HA-HI试验可以用来诊断禽流感。

正确20.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的病原均为朊病毒,朊病毒的遗传物质为核酸。

错误21. 炭疽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通过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正确22.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正确23. 一过型感染是指开始时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见出现即行恢复者的感染。

正确24. 疫病的防制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动物群体之外。

新城疫

新城疫

五、发病机理
1、新城疫病毒可经过消化道或呼吸道, 也可经眼结膜,受伤的皮肤和泄殖腔粘 膜侵入机体,在侵入部位繁殖,随后进 入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 2、病毒在血液中损伤血管壁,引起出血、 浆液渗出和坏死,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 坏死性炎症,因而临诊上表现严重的消 化障碍和下痢。在呼吸道则主要发生卡 他性炎症和出血,使气管被渗出的粘液 堵塞,造成高度呼吸困难。
3、慢性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 初期呼吸困难、腹泻,后期出现神 经症状,腿、翅麻痹,跛行或卧地。头 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动作失调,反复 发作,最后瘫痪或半瘫痪。一般经10-20 天死亡。 部分鸡可康复,遗留神经症状。
非典型性新城疫: 免疫鸡群中出现,表现为呼吸道和神 经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有时仅 表现产蛋下降。
• 非典型性新城疫出现原因: 免疫程序不当:母源抗体的影响;接种 剂量不足;免疫方法不当;疫苗保存不 当; 鸡群免疫抑制病影响; 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水平,且有强毒感 染。
• 病鸡发热,精神不振, • 伏地不动或翅下垂,闭目呆立

食欲减少或废绝,排出绿色粪便

嗉囔内充满酸臭黏液,
倒提病鸡, 可从口腔中流出
大多数病鸡呼吸困难,张口 呼吸,咳嗽,发出呼噜声
鸡冠和肉垂呈暗红
2~3天后鸡只大批死亡,耐过鸡可能出 现神经症状。
受到惊吓,出现头颈扭曲。
平衡失调,倒地挣扎
或呈观星姿势
有时可见神经麻痹、瘫痪
产蛋鸡发病时产蛋量大幅度下降,有软壳蛋
产蛋鸡发病时产蛋量大幅度下降,软壳 蛋
白壳蛋数量增加
七、病变
3、在病的后期,病毒从血液中消失,侵 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脊髓炎变化, 导致神经症状。 4、NDV强毒破坏淋巴组织、脾脏、法氏 囊、胸腺,引起免疫抑制。

鸡新城疫与禽霍乱的鉴别诊断及防治体会

鸡新城疫与禽霍乱的鉴别诊断及防治体会

禽霍乱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禽霍乱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病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 增加,排出黄色或绿色稀便。
病理变化
最急性病例常无明显病变,急性病例可见心包积液,心内膜和心外膜出血,肝脏表面散布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 。慢性病例可见关节肿胀,关节囊内有干酪样物。
科学诊断
鸡新城疫和禽霍乱的防治需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疫苗接种、生物安全、饲养管理等 各方面,确保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
培训与教育
准确诊断是防治的关键。一旦出现疑似病 例,应立即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确保早 期发现、早期治疗。
合作与交流
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 鸡新城疫和禽霍乱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确 保各项防治措施的有效执行。
分享的目的和内容概述
目的:本次分享旨在提高养殖户和兽医对鸡新城疫和禽霍乱的诊断能力,并提供有 效的防治建议。
内容概述:接下来将详细介绍鸡新城疫与禽霍乱的鉴别诊断方法,以及针对这两种 疾病的防治体会和建议。
以上内容仅为初步扩展,更深入的内容需要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数据和专业知识等 进行进一步阐述。希望本次分享能对养殖户和相关行业人员有所帮助。
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禽类 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这种病菌可以影响多种家禽,包括 鸡、鸭、鹅等。
鉴别诊断和防治的重要性
准确诊断
由于鸡新城疫和禽霍乱的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准确的鉴别诊断对于疾病的控 制和治疗至关重要。
防止传播
这两种疾病都具有高度传染性,有效的防治策略对于保护禽类健康和减少经济 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禽霍乱的预防与控制
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减少应 激因素,提高禽类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禽霍乱

禽霍乱

禽霍乱南海公司技术部:黄河清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

急性病例表现突然发病死亡,高热下痢,呼吸困难。

特征性病变为、全身粘膜、浆膜有针状出血点,出血性肠炎和肝脏表面有较多的坏死点。

慢性病例表现为冠、肉髯水肿,呼吸困难,流鼻液,关节炎。

一、病原学1、形态特征:本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不能运动,不形成芽孢的球杆菌或短杆状菌,两端钝圆,常单个有时成双排列。

病料涂片用美兰染色时两极着色明显。

2、培养及生化特性: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最适宜在37℃、PH7.2-7.8生长,在马丁肉汤中加入裂解鸡血,细菌生长旺盛,肉汤混浊,菌株形成絮状沉淀物。

而在鲜牛肉汤中生长良好,在血清琼脂培养上,本菌长成灰白色、露滴状小菌落,在麦康凯培养上不生长。

3、细菌分类:可分为荧光型和血清型。

①荧光型:从病料内分离出的强毒菌,在血清琼脂上生长的菌落,用45度折光观察,依有无荧光和荧光的颜色,将巴氏杆菌分为三型,Fg型、止型菌落小、呈蓝色带金光,边缘有狭窄的红黄光带;FO型、禽类致病力最强,止型菌落大,呈橘红色带金光,边缘有乳白色光带;Nf型、是上述二型经过多次传代后,毒力降低或转为无毒力时、成为无荧光和无毒力的菌落。

②血清型:按菌的荚膜多糖抗原(K抗原)、可分为A、B、C、D、E、F五型,我国目前主要流行是A型。

按菌体的抗原(O抗原)、可分成12个型,将K、O两种抗原组合,共组成15种O:K血清型,能引起禽霍乱的O:K血清型主要有5:A、8:A、9:A,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4、抵抗力:本菌的抵抗力不强,常用的消毒药可迅速将其灭活,如搏灭杀、新农福、石炭酸、石灰乳、来苏儿、福尔马林等10分钟内可将菌体灭活。

在血液内保持毒力6一10天,冷水中保持生活力14天,禽粪中可存活一个月,本菌易自溶,在无菌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迅速死亡。

60℃20min,75℃5一10min可灭活。

冷冻干燥后于-20℃以下保存26年之后仍有毒力。

常见鸡疾病的防治措施 - 鸡病防冶

常见鸡疾病的防治措施 - 鸡病防冶

常见鸡疾病的防治措施-鸡病防冶本文主要介绍了鸡的常见疾病,对鸡新城疫、鸡细菌性呼吸道病、春冬季节鸡常见疾病的种类和防治措施、鸡舍环境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前言我国是鸡的养殖大国,很多生产链及销售链都依靠鸡的养殖来维系。

鸡在生长的过程中常会发现很多疾病,只有加强对常见疾病的防治才能使鸡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

二、鸡新城疫本病的病原体是新城疫病毒。

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种的家禽都可感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90%以上,以春季多见。

1.临床症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废绝,垂头缩颈,鸡冠和肉鬓明显发苷,呼吸困难,张口呼吸,饮水增多,口鼻多有粘液流出,倒提病鸡,嗉囊内流出酸臭浑浊粘液。

后期有神经症状,如摇头、瘫痪、扭脖子如观星状,排黄绿色的稀便,产蛋下降,产软壳蛋。

2.剖检病理变化腺胃乳头明显出血,肌胃角质层下出血,肠壁不同程度的坏死,枣核样溃疡灶,突出于粘膜表面,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卵巢变形,坏死。

泄殖腔粘膜严重出血和充血,直肠有明显的出血带。

鼻腔、喉头、气管内有浆液性、渗出物和出血,蛋鸡多见卵泡出血,坏死及破裂,进而形成卵黄性膜炎。

3.防治措施一旦发生疫情,可及时注射鸡新城疫,高免蛋黄抗体,或用4倍剂量Ⅳ系苗紧急接种。

三、鸡细菌性呼吸道病1.鸡呼吸道疾病有很多种原因,其临床实践往往是多病因。

主要病原包括细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曲霉属、某些病毒和寄生虫。

除此之外,环境潮湿、通风不良、养殖密度过大等不良环境因素也是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1.1雏鸡沙门氏杆菌病。

雏鸡沙门氏菌病是通过卵孵化感染常见的传染病,在南方一些地区目前的这种疾病有增加的趋势。

个体养殖过程中的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死亡率甚至达到30%。

本病的特点是排便为白色糊状,养殖户一般称该种病为白痢。

这种疾病更多发生在雏鸡中,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

雏鸡染病之后羽毛相对蓬松,临床表现为翅膀打开、提腹式呼吸动作加快,并且伴有咳嗽声。

鸡霍乱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控措施

鸡霍乱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控措施

疫病防治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6,2022鸡霍乱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控措施刘泽秀(安定区畜牧兽医局鲁家沟畜牧兽医站,甘肃定西743025)摘 要:禽霍乱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其病死率也比较高。

鸡霍乱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其中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

鸡霍乱主要包括慢性型、急性型与最急性型,不同类型的症状不同,危害性也不同,一旦发现鸡存在异常状态就需要及时进行实验室诊断与鉴别,确诊为禽霍乱之后须及时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也需要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发生鸡霍乱的概率。

关键词:鸡霍乱;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防控措施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2.06.044 引言鸡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环境、饲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疾病,其中就包括禽霍乱。

禽霍乱会危害鸡的呼吸道以及消化道,很容易导致鸡病死,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应充分了解鸡霍乱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式以及防控措施,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鸡霍乱的流行病学禽霍乱又被称为禽出血性败血症、禽巴氏杆菌病,属于侵害野禽与家禽的基础性疾病。

禽霍乱的潜伏期为2~9d,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比较高。

1.1 易感动物禽霍乱的易感动物有很多,鸡、鸭、鹅等家禽都有感染禽霍乱的概率。

其中,成年鸡感染禽霍乱的概率更大。

4个月以下的幼龄鸡感染禽霍乱的可能性小一些。

从实际情况来看,肉鸡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呈现出了地方性流行、发散性流行等特点。

1.2 流行特点鸡霍乱的流行不受季节限制,无论是气候多变的春季还是高温潮湿的夏季都会出现鸡霍乱。

而冬季天气忽变,若养殖者没有做好管理工作,也会导致鸡霍乱的发生。

1.3 传染源与传染途径慢性感染鸡、病死鸡以及康复后携带病菌的鸡都是鸡霍乱的传染源,其中慢性感染鸡的传染性最强。

若养殖者没有做好管理工作,引进了携带病菌的鸡蛋、鸡肉或没有及时对鸡圈进行消毒和清理[1];养殖者进鸡圈之前没有更换鞋子,也没有进行消毒;鸡饲料存在污染情况;猫、狗进入鸡圈等都会造成疾病传播。

鸡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鸡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鸡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作者:段俊红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4年第01期摘要:介绍了鸡的常见多发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鸡;常见疾病;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1-0020-01鸡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传染性疫病主要有鸡新城病(鸡瘟)、禽霍乱、禽流感、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白痢、鸡痘、鸡球虫病等。

一旦发病,治疗效果往往很不理想,关键是要做好平时的预防,防治兼顾,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1 鸡新城疫鸡新城疫俗称“亚州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期。

其主要特征是病鸡呼吸困难,下痢水泻,发病快,死亡率高,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其临床表现:急性型突然发病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

亚急性型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呆滞昏睡,羽毛松乱,冠、髯暗红色,跛行或瘫痪,张口伸颈,呼吸困难,喉部发出“咕噜”声。

口流黏液,嗉胀,下痢,排黄绿灰稀粪,病程2~5 d,雏鸡l~2 d内死亡;慢性型表现为行走不便,神经症状,不能站立,头侧向一边旋转后仰,呈扭曲、转圈、后退等症状,病程10 d以上,多数归于死亡,少数耐过后存活,但遗留神经症状。

一旦发病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可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大剂量喷雾,能有效进行防治。

喷雾时要注意鸡的密度要大,雾滴要小,门窗封闭要严,喷后密闭半小时,一般24 h症状即会减轻。

病情不见好转的再注射抗体0.5~1.0 mL,3~4 d即可见效。

产蛋下降综合征用蜂安乳合剂治疗5~7 d即可痊愈,一般每次用更年安1片、人参蜂王浆1 mL、奶粉5 g,治愈率可达99%。

2 禽霍乱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家禽都易感,3~4月龄的鸡和成年鸡易感染。

多发生在天气突变、阴雨连绵、鸡群体质下降时。

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主要发病特征为败血症,剧烈下痢,与人的霍乱相似,故称为禽霍乱。

常见鸡病的症状及防治

常见鸡病的症状及防治

鸡的常见病治疗如下1、鸡新城疫(ND)鸡新城疫俗称为亚洲鸡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家禽中以鸡最敏感。

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病鸡、死鸡。

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眼结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体内。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和任何品种的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发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口鼻中蓄积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稀便。

产蛋母鸡产蛋急剧下降或产软壳蛋。

病程较长的亚急性或慢性病鸡常出现神经症状,腿、翅膀麻痹或头颈歪斜,动作失调。

剖检可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小肠粘膜集结腺肿大、出血,胸腺、小胸肌、直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

防治:①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②切实搞好预防接种;③发生本病后须立即封锁、隔离发病鸡群,并彻底消毒;④病死鸡的尸体及粪便、垫草等应进行焚烧、深埋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具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带毒的中间媒介而扩散,入侵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为突然发病和死亡,病鸡精神萎顿,无食欲,排软便或白色水样便,翅膀下垂,呆痴,病重的鸡因严重衰竭而死亡,部分病鸡经数日后康复,但发育增重缓慢。

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色泽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粘膜出血,严重时呈“紫葡萄”状。

有时大腿及胸部肌肉有点状出血。

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堵塞。

防治:①搞好疫苗免疫;②对发病初期鸡群迅速注射高免蛋黄液;③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措施;④控制继发感染。

.3、马立克氏病(MD)马立克氏病为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其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来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病鸡羽毛而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神经型:腿麻痹,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虹膜混浊,消瘦,可见坐骨神经或翅神经肿大,横纹消失。

②肿瘤型:皮肤形成结节或内脏器官如肝、肾、心脏等处有肿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突然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鸡新城疫与禽霍乱鉴别诊断
二者均有体温高,低头闭目,翅膀下垂,冠、髯紫红,口鼻分泌物多、呼吸困难,排出的稀便带有血液,站立不稳,运动失调等临床症状,并有全身粘膜、心冠脂肪出血点等剖检病变。

二者区别在于,禽霍乱一般只局限于个别鸡群或小范围地区,可侵害各种家禽,鸭最易感染。

患病多为成年鸡。

而鸡新城疫流行范围比较大,波及全村或更大范围,雏鸡比成鸡更易感,在自然条件下不引起鸭鹅发病。

病程上禽霍乱呈急性败血症经过时,病程更短,多数突然死亡,病死率高。

鸡新城疫病程比急性禽霍乱长,流行中后期可见神经症状,禽霍乱则无此症状,慢性病例关节发炎,关节肿大。

禽霍乱剖检时见全身出血,肝有小点状坏死,肝组织作触片染色镜检见有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

鸡新城疫剖检时没有灰白色小点坏死,腺胃粘膜出血,肝组织触片镜检未见细菌。

剖检上禽霍乱见全身出血,尤其肝脏有针尖状灰黄色或白色坏死点,而鸡新城疫无此病变。

死于新城疫的鸡腺胃往往有明显的出血点,禽霍乱则没有。

禽霍乱抗菌素治疗有效而鸡新城疫则无效。

与禽霍乱的鉴别要点:禽霍乱鸡、鸭、鹅均可感染。

患病多为成年鸡。

急性病例病程短,常突然死亡。

慢性病例肉胃肿胀,关节发炎,无神经症状。

药物治疗有效。

剖检突出病变为肝脏有灰白色小坏死灶和小肠出血性卡他性肠炎。

肝触片染色镜检可见到两极染色的巴氏杆菌。

与禽流感的鉴别要点:禽流感的潜伏期和病程比新城疫短,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

剖检常见有皮下水肿和黄色胶样浸润,肠腔、心包等有黄色透明渗出液和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粘膜、浆膜等处出血较新城疫严重,肠道粘膜一般不形成溃疡。

有条件可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来确诊。

与禽霍乱的区别。

禽霍乱可侵害各种家禽,鸭最易感染。

呈急性败血症经过时,病程短,病死率高。

慢性病例有关节肿大,但无神经症状。

剖检时见全身出血,肝有小点状坏死,肝组织作触片染色镜检见有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

鸡新城疫在自然条件下不引起鸭发病,病程比急性禽霍乱长,但常常出现神经症状,剖检时没有灰白色小点坏死,腺胃粘膜出血,肝组织触片镜检未见细菌。

2、鸡新城疫与禽流感的鉴别诊断:
二者均有体温高,委靡不食,垂翅,冠、髯发紫,口鼻分泌物多,呼吸困难,腹泻,后期出现腿脚麻痹等症状,并均有腺胃、肌胃角质膜下出血,卵巢充血、脑充血,心冠脂肪出血点等剖检病变。

二者区别在于:鸡新城疫,倒提病鸡时口中流出大量酸臭粘液,头部水肿少见而禽流感病鸡头部常出现水肿,眼结膜充血肿胀,眼睑、肉髯极度肿胀,脚鳞出血。

禽流感可同时感染鸭,而鸭不感染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剖检病变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出血,而禽流感病鸡剖检除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外,肝脏、肺等脏器有出血,胰腺有出血或坏死点等病变。

与真性鸡瘟的区别。

真性鸡瘟与新城疫区别较为困难。

根据人工感染观察,此病的潜伏期和病程都比新城疫短,一般为18~24h,病程由10h左右至1天,没有显著的呼吸困难,嗉囊内没有大量积液,无神经症状。

头部常有水肿,眼睑、肉髯肿胀。

剖检时常见皮下水肿和黄色胶样浸润。

粘膜、浆膜和脂肪组织出血比新城疫更为明显和广泛,肠粘膜常不形成溃疡。

但确切区别还须通过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等实验室检查。

3、鸡新城疫与鸡马立克病的鉴别诊断:
二者均有羽毛松乱,精神委靡,翅膀麻痹,运动失调,腹泻等症状。

二者区别在于:鸡马立克病,神经型翅膀一侧或两侧麻痹,蹲伏时一腿向前伸,一腿向后伸的马立克病典型症状;内脏型精神委靡,几天后部分运动失调,一肢或双肢麻痹,眼型虹膜失去正常色素,瞳孔边缘不整齐;皮肤型翅、颈、背、尾上方皮肤有玉米粒至蚕豆大的肿瘤。

剖检可见受害神经增粗并呈黄白色、灰白色。

各内脏有大小不等灰白色质硬的肿块。

4、鸡新城疫与鸡白痢的鉴别诊断:
二者均有羽毛松乱,精神委靡,呼吸困难,腹泻等临床症状。

二者的区别在于:鸡白痢主要发生于雏鸡,特点是排白色稀便,成年鸡较少发病,病程多为慢性,有时也可见腹泻,病鸡冠、髯贫血苍白,有时见腹部增大,不见呼吸困难;慢性病例常可见卵巢萎缩,卵黄变性,质硬色淡,有时形成囊肿。

鸡新城疫呼吸道症状严重,并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呼吸道和消化道严重出血。

5、鸡新城疫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鉴别诊断
新城疫与法氏囊往往易造成混合感染,单一感染较易区别。

法氏囊病法氏囊肿大、出血,甚至出现干酪样物质,胸肌、腿肌出血,而新城疫则会出现腺胃出血。

如果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形成则为典型的混合感染。

6、鸡新城疫与传支的鉴别诊断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侵害雏鸡,4周龄以下的雏鸡易感性高。

产蛋鸡感染传支主要表现为产蛋大幅度下降,畸形蛋多,外层蛋白稀薄,剖检没有新城疫的出血病变。

7、鸡新城疫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鉴别诊断
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侵害成年鸡,发病率高,死亡率不高,呼吸困难,有湿性啰音,咳出血性粘液,但无拉稀和神经症状。

病理变化仅局限于气管和喉部。

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区别。

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播较快,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低。

它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咳嗽,喉头水肿、充血和出血,有时在喉头附着一层黄白色假膜,消化道没有变化,无神经症状,上述这些特征可以与新城疫相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