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景观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绪论1、园林的生成期2、园林的转折期3、园林的全盛期4、园林的成熟初期5、辽金夏园林时期6、园林的成熟后期7、明清私家园林8、西方古代造园9、中古时期造园10、文艺复兴时期造园11、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12、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13、伊斯兰规整式园林14、日本造园绪论这些在各自母体文化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发展成了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

<关于两个园林风格的介绍> 一: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体系:完全自由灵活而不拘一格,着重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表现一种顺乎大自然景观构成规律的缩移和摹拟。

二: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大部分西方园林: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具有明确的轴线和几何对位关系,表现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理性的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中国的风景式园林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的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整式园林、伊斯兰规整式园林式世界公认的三大园林体系。

其主体是以汉族文化为背景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三大背景:1、大自然的造化西方传统观点认为:整形灌木、修剪树木,几何式花坛等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本身比较,是美的提炼和升华。

中国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园林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把人的情愫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以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

英国人则认为:可以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然后使人从自然的妙境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

2、社会历史的发展3、人们的精神需要<园林诸要素>建筑——建筑营造山石——筑山水体——理水植物——植物配置世界园林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原始文明时期的园林萌芽阶段农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工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现代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1、园林的生成期夏、殷、周、秦、汉2、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3、园林的全盛期:隋、唐4、园林的成熟前期:两宋5、园林的成熟后期:元明清总结:所谓中国园林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下的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各个时期的阶段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各个时期的阶段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各个时期的阶段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各个时期的阶段特点?(1)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这一时期的特点: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2.园林功能由早期的狩猎、生产、求仙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3.建筑物只是简单地散布、铺陈、罗列在自然环境中,与其他三要素之间并没有密切的有机关系。

园林的总体规划较为粗放,谈不上多少设计经营。

(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与生成期相比,这时期的园林的规模由大如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造方法由写实趋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直接影响下,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简单的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模仿自然山水而至于适当的概括、提炼。

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其他的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联系。

园林的规划设计由此前的粗放转变为较为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消失或仅保留象征意义,游赏活动成为主要功能。

私家园林作为一种独立的园林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主要是各种的庄园、别墅,成为士大夫们归田园居的理想所在。

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域,对于各地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到了主导作用。

“园林”一词出现于当时的诗文中。

中国古典园林形式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和寺观园林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3)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全盛期造园活动的主要成就: 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

并且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 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寺观园林的获得长足的发展,并发挥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 公共园林更多的见于文献。

风景园林的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代又有所提高而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古典园林

中外建筑史之中国古典园林

5、在文化渊源上,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影响较大,追求天 人合一;西方园林受科学理念影响较大。
三、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概况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是渊 源久远、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发轫于夏商周。至先秦, “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已初见端倪。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化与宗教的兼收并蓄,使园林艺术进一步发展,并促成 了唐宋园林的兴盛。至明清,中式园林最终成熟并发展成 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体系。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实物的分 析看,中国古典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生成期、 转折期、全盛期、成熟前期、成熟后期。
3. 发展期-魏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时期,这 个时期的人,不愿意像传统的隐士在深山里过着清苦的 生活,而是主张隐与仕的结合,既向往自然山水的享受, 又不排斥世俗的物质生活追求。于是他们在城郊山清水 秀的地方造别墅或宅院。 皇家园林的狩猎、通神、求仙功能减弱或仅具有象征意 义,游赏功能逐渐突出。虽然仍受制于传统礼教和皇家 气派的制约,但景观规划较为细致,到南北朝后期受到 私家园林影响,造园艺术开始升华。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史上重要的过渡阶段,以自然美 为核心的美学思想直接影响造园活动,由模仿自然山水 发展到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之美。这一阶段基本奠定了 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类型并列发展的基础。 这一时期著名园林有:张伦府苑、辟疆园、琼圃园、灵 芝园、华林园、铜雀园、兰亭、金谷园
唐宋时期园林特点: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它作为这 个园林类型所独具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宏大, 而且反映在 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面。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着意于刻 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 局部、小品的细致处理。 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城市寺观具 有城市公共交往中心的作 用,寺观园林亦相应地发挥 了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郊野寺观的园林把寺观本身宗 教活动的场所转化为点缀风景的手段,吸引香客和游客, 促进原始型旅游的发展。

中外园林史 第九章 西亚及伊斯兰园林

中外园林史 第九章 西亚及伊斯兰园林
园林实例
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 604 年—公元前 562 年在位)曾以兴建宏伟中外园林史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闻名于世,他在位时主持建造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亦称“悬苑”。
空 中 花 园
立面图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现已全部被毁,其规模、结构等均是从古希腊、古罗马史学家们的著作中了解到的。这些覆盖着植物,越往中心越升高的台园建筑,如绿色的金字塔般耸立在巴比伦的平原上,蔓生和悬垂的植物及各种树木花草遮住了部分柱廊和墙体,万紫千红,远远望去,仿佛挂在天空中,空中花园由此得名。
宫 苑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 又称架空园),被誉为古代奇迹之一。“空中花园”是古巴比伦园林中最显著的风格特点,有点类似于当今的屋顶花园。作为古巴比伦宫苑代表作品的空中花园,就是建造在数层平台上的屋顶花园,反映出当时的建筑承重结构、防水技术、引水灌溉设计和园艺水平等,都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波斯园林
历史概况
背景概述 公元前 6 世纪,古波斯兴起于伊朗西部高原、波斯湾东岸。公元前 559 年,波斯南部的一个部落王,用了大约 5 年时间统治了整个波斯帝国,在此 20 年后的短时间内,创建了一个偌大的波斯帝国。公元前539年,波斯人攻占巴比伦,随后继续征服埃及北部和印度旁遮普,在大流士一世(公元前 522 年—公元前 486 年在位)统治时期,波斯成为古代最大的横跨亚非拉三洲的庞大帝国。公元前 4 世纪,波斯国势转衰,公元前 330 年,被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古波斯地跨亚非两大洲,影响至欧洲西部,它充分吸收埃及文化和两河流域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完美创立了灿烂的波斯文化。可以看出,中世纪波斯的庭园里载有各种的果树和盛开的花卉,并设立园亭,几个小庭园的连接。在举行仪式中的许多阶梯上都镌刻着别致的浅浮雕,且这些浅浮雕上又雕刻一排排整齐的玫瑰、荷花、柏树和棕榈树等图案。古波斯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文化的折中性。

外国园林史

外国园林史
林的雏形。 • 游乐性园林是法老们的奢侈品。 • 园林植物,以乡土树种的埃及榕,棕榈为主
,后来又引进了黄槐,石榴,无花果等。 • 古埃及园林大致有宅园,圣苑,墓园三种
坟墓壁画中所描绘的枣椰子(伊拉克蜜枣)
果树园
尼罗河畔的芦苇景观
1.宅园
• 有围墙,起防御作用。 • 有水池,养鸭,种荷,可灌溉。 • 布局轴线明显,分成规则的几部分。 • 建筑在主要位置上,入口讲究,有园亭。 • 布置葡萄园,果园,菜园等,植物多种,
国王坟墓里的 棺材上发现的用象 牙雕刻的一个装饰 图。图中描述的是 国王和王后在花园 里。装饰图的边缘 框架是由开红色花 的罂粟科植物、矢 车菊、曼德拉草勾 勒出来的。
在描述花园的花中,和在所有装饰艺术中,睡莲是永恒 的主题。在赋予自然生命的尼罗河地区,带有香味的蓝 色睡莲被奉为神圣的花,它顶部尖尖的花瓣早晨开放, 晚上闭合,这样可以让太阳神晚上进入花中,黎明时重 生。
古埃及园林
•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 前3200年出现奴隶制的统一国家,当时国王 称法老。公元前525年为波斯人征服,成为 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公元前332年左右, 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打败波斯人,建 立了希腊马其顿人的统治。公元前30年罗马 侵入埃及,从此罗马统治达600余年。公元 640年阿拉伯人侵入,在埃及推行“阿拉伯 化”。
中外园林简史
主讲:李旭东
第3章 外国园林史
• 3.1 外国古代时期园林 • 3.2 外国封建时期园林 • 3.3 外国工业社会时期园林 • 3.4 现代西方园林的多样发展
3.1 外国古代时期园林
• 3.1.1 古埃及园林 • 3.1.2 古希腊园林 • 3.1.3 古罗马园林 • 3.1.4 古巴比伦园林 • 3.1.5 古波斯园林

中外园林史重点

中外园林史重点

1.造园: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认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全过程一般称为造园。

2.寝殿造园林(平安时代):从中国唐代传入的庭园样式.其建筑布局为让人产生安定感的左右对称式,寝殿面南有池泉围绕,左面有泉殿,右面为钓殿,延伸两侧.3.台地园:意大利半岛三面濒海而又多山地,所以它的建筑都是因其具体的山坡地势而建的,因此它前面能引出中轴线开辟出一层层台地,台地园为欧式园林重要分类,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为现存古园林四大体系之一。

4.刺绣花坛:克洛德是法国刺绣园林的真正开创者。

用花草图形模仿衣服上的刺绣花边,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园饰艺术形式。

5.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地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6、迷园:是这一时期比较流行的局部,以大理石或者草皮铺路,以修剪的绿篱围在道路两侧,形成图案复杂的通道。

6.曲水宴:“曲水宴”最早起源于中国,是秦朝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其特别之处就在于其无事而宴,席上众人临流水而坐,常有赏花、赋诗等活动。

7.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8.水风琴:希腊工程师可忒西比乌斯建造于公园前3世纪,称为水力风琴,用水是为稳定气压。

9.艮岳:初名万岁山,是北宋有名的皇家园林,唐、宋写意山水园的代表。

构园设计以情为立意,以山水为蓝本,以诗词品题为主题,园中有诗、园中有画,创造了一种趋向自然情致的意态和趣味,成为元、明、清宫苑的重要借鉴。

10.悬空园:耸立在巴比伦平原上的花园,在蔓生及悬垂植物的掩隐中,一部分柱廊被遮住了,远远望去,仿佛属挂在空中一般,故命名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又称悬空园。

中外园林史 第7章--中国近现代园林发展

中外园林史 第7章--中国近现代园林发展

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树木分类 《中国树木分类学》《造林学本论》《造林学各 学家,中国近代林业的开拓者之一, 论》和《造林学特论》等著作的学术性和实用性 被公认为中国树木分类学的奠基人。 都很高,受到了国内外林学界人士赞赏。
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也是 毕生致力于建筑教学及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开拓者。
(四)近代中国园林的造园特点
纵观近代园林发展历史,这一时期造园特点有: •(1)西方造园素材的大量引入。 •(2)园林功能日益多样化。 •(3)中西合璧式园林作品不断涌现。 •(4)公共园林成为园林主流。 •(5)普遍建立纪念性公园。 •(6)公园发展呈现出内在不平衡性。
五、中国现代园林发展
(一)新中国初期的园林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的园林发展
发展概述 •到 20 世纪 90 年代,人们开始意识到经济发展同环境的相互促进或制约的关系, 开始着手进行环境改善和治理工作。 •1992 年,在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中国政府宣布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 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方针。开始大力推动城市的“园林城市” 创建工作,形成了城市特有的景观风貌。城市环境建设模式——“园林城市”已 成为中国园林建设适时的新发展方向。
时期
清末 1840年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入侵 民国政府成立后
发展情况
原因
封建体制的衰落
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中国国力大衰,皇家园 林遭受了惨绝人寰的破坏 西方造园理论和实践与中国 融合,先进思想的传播
发展现状
皇家园林的衰落、颓废和公共园林的出 现
园林活动在类型、数量和规模上处于停 滞状态。
间接促进了中国近代园林的转型发展
二、皇家园林的没落与开放

(完整word版)中外园林史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中外园林史汇总,推荐文档

1.园林形成的背景因素: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的精神需要2.“园林”一词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 园林性质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3、园林的功能主要有:狩猎、游玩、观赏、休憩、祭祀、集会演说、文体娱乐、饮食园林的构成方式:规则式(整形式、建筑式、几何式、对称式)、自然式、混合式4、园林类型:按构园方式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按从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陵寝园林按功能分为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5、园林的基本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6、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依据是以世界文化体系为划分标准的,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7、园林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大文明阶段8、中国园林史分期:萌芽期(夏——春秋战国)、生成期(秦——两汉)、发展期(魏晋——隋)、全盛期(唐——两宋)、成熟期(元——清末)秦汉时期私家园林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寺观园林兴起,中国园林体系完成。

清私家园林分化为江南、北方、岭南园林9、古埃及园林形成的标志是出现了供奉太阳神的神庙和崇拜祖先的金字塔陵园10、古埃及园林可以划分为宫苑园林、圣苑园林、陵寝园林和贵族花园11、古希腊园林可以划分为庭园园林、圣林、公共园林和学术园林12、古罗马园林划分为宫苑园林、别墅庄园园林、中庭式庭园(柱廊式)园林和公共园林.宫苑园林有洛朗丹.欧洲的别墅庄园园林起源于何时?古罗马时期p2613、中世纪欧洲园林类型有寺院园林、城堡园林。

中世纪前期以寺院园林为主,圣保罗教堂。

后期以城堡庭园为主。

法国比尤里城堡和蒙塔尔吉斯城堡。

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可以分为美第奇式园林、台地园林和巴洛克式园林.意大利美第奇式园林有卡雷吉奥庄园、卡法古典庄园、埃菲索罗庄园;意大利台地园林的的奠基人是造园家多拉托-布拉曼特,作品有望景楼园.台地园有:玛达玛庄园、美第奇庄园法尔奈斯庄园、兰特庄园、埃斯特庄园、法尔奈斯庄园和卡斯特园庄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景观发展史
课程代码:65455000
课程名称:中外景观发展史
学分:3 开课学期:第5学期
授课对象:艺术设计(景观方向)本科学生先修课程:
课程主任:吴苹,教授,博士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从史前到17世纪末的人类代表景观。

先简短介绍每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背景,再说明它们是如何以景观的语汇呈现,最后以一系列的图片证明。

主要教授的内容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古印度、哥伦布之前的美洲世界及文艺复兴后的西方世界等。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景观的演进。

从18世纪西方的古典主义、中国学派、英国式流派,到19世纪欧洲大陆、不列颠群岛、美国的代表性人类景观建筑,以及20世纪东西方人类景观的对比及发展,全面介绍人类景观的演进。

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世界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及迈向人文主义的景观造园艺术。

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程主要结合多媒体教学,为同学们展示图片及影像教材。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由出勤率、作业的完成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

指定教材:
[1](英)杰弗瑞·杰里柯,(英)苏珊·杰里柯著,刘滨谊主译《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12-1
参考书目:
[1] (英)帕瑞克·纽金斯著顾孟潮张柏平译《世界建筑艺术史》.安徽科技出版社
[2] 吴苹著《阴阳现象与景观形态》.Trafford Publishing (英文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