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辟邪篱笆主弦律不落窠臼B.八卦绿釉土瓷杯记忆尤新C.细碎檐下座右铭备受欢迎D.邪崇苔痕花骨朵奋笔疾书答案:CA项,主弦律——主旋律;B项,记忆尤新——记忆犹新;D项,邪崇——邪祟。
故答案为:C【点睛】同音异形字和形近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清楚。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点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全文赞美白杨树定下感情基调,而文章赞美树的目的是赞美人。
B.作者先写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而后指出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采用的是先扬后抑的写法。
C.作者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等方面人手,全方位地赞美了白杨树,歌咏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D.本文运用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他们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答案:B作者先写白杨树欠缺的方面,后对白杨树进行褒扬,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故答案为: B。
【点睛】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
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我们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散曲作家,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答案:BB.《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小说集”。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汇总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汇总13.背影迂yū:①曲折,绕远:迂回。
迂缓(行动迟缓);②言行或见解陈旧不合时宜:迂论。
迂气。
迂儒。
迂阔(不切合实际)。
迂腐(说话、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新时代)。
迂夫子(迂腐的读书人)。
拭shì:揩擦搀chān:1.在旁边扶助:~扶。
~着他走。
2.混合:~杂。
~和(huo )。
交卸jiāaoxiè: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
狼藉lángjí:乱七八糟的样子。
(慰藉wèijiè)簌簌sù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赋闲fùxián:文中指失业在家。
游逛yóuguàng:游览;为消遣而闲走。
踌躇chóuchú:犹豫。
马褂mǎguà:马褂最早是明朝军服,清初成为了满族骑射时穿着的一种褂子,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
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
蹒跚pán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tuítáng:衰颓败落。
琐屑suǒxiè:细小而繁杂的事。
触目伤怀chùmùshānghuái:怀,心。
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其它词语:差使chāi shǐ:旧时指官职、职务。
祸不单行huò bù dān xíng:行,到来。
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奔丧bēn sāng: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
典质diǎn zhì:把财物等典当、抵押出去。
典,典当;质,抵押。
亏空:kuī kong:所欠的财物。
惨淡cǎn dàn:凄惨暗淡,不景气。
勾留gōu liú:短时间停留。
妥帖tuǒtiē:恰当合适。
警醒jǐng xǐng:睡眠中容易醒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1.文学常识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2.文章思想内容《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
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3.重点字词交卸(xiè)狼藉(jí)簌(sù)赋闲(fù)惟(wéi)游逛(guàng)妥帖(tuǒ)踌躇(chóu chú)拣(jiǎn)箸(zhù)迂(yū)蹒跚(pán shān)倾(qīng)拭(shì)晶莹(y íng)颓(tuí)唐琐屑(xiè)惦(diàn)记第14课《白杨礼赞》1.文学常识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文章思想内容(1)相关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2)写作思路:描绘形象(白杨树)——精神品质(不平凡、力争上游)——象征意义(北方抗战军民的精神)——抒发情感(通过礼赞白杨树,歌颂抗战军民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的精神) (3)写作线索:本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为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主线。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课文讲解+知识点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散文两篇》课文讲解+知识点永久的生命一、作者简介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故事背景《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三、理解词义1.洗涤:冲荡;清洗。
2.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3.炫耀:照耀;夸耀。
4.混为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5.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从时光一去不复返入手,谈生命的易逝。
第二部分(2-3):写生命的永久。
第三部分(4-5):歌颂生命的奇迹。
五、问题归纳1.作者是怎样描述生命易逝的?有何好处?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些细琐的事情入手,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的变化表现出生命的易逝。
这样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更有利于读者感知生命的易逝,通俗易懂。
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渺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我们丝毫不能做主。
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一步赞美生命蓄势。
3.“它充满了希望,……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生命生生不息,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失去的只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就在前方。
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
4.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最后一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篇末点题,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生命是一个奇迹,它将永久存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一、字、词篇第一单元锐不行当 (d āng)业已(yǐ)绥(suí)靖(jìng)阌(wén)乡聿(y ù) 鄂( è) 豫(y ù)隔绝 ( è)疟子 (y àozi)寒噤(jìn)蹿(cuān)仄(zè)歪(wāi)张皇 (hu áng) 失措尖锐能耐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拂(fú)晓瓦砾(lì)地窖(jiào)鞠(jū)躬(gōng)颤(ch àn) 巍巍 (wēi)箧(qiè)赃物制裁无影无踪纳粹(cu ì) 庄严荒唐(miù)健忘第二单元谋(móu) 死鼹(y ǎn) 鼠切切 (qi è)察察 (ch á) 絮(x ù)说顺顺水流辟 (p ì) 头苌(ch áng) 浯(wú) 震悚 (s ǒng) 干戚图赞懿(y ì) 皋(g āo) 骇(h ài) 掳(l ǔ) 疮 (chu āng) 疤(b ā)诘(jié)问渴仰(mù)疏懒霹(pī)雳(lì)孤孀(shu 差(ch āi) 使狼籍簌簌 (s ù) 典质暗淡赋闲勾留迂(y (p án) 跚(sh ān)拭(shì)擦颓(tuí)唐触目伤怀āng)ū) 蹒零碎情郁 (y ù)于中大去交卸(xiè)凹凼(dàng)尴(gān)尬 (g à) 浮躁不足挂齿光天化日杨绛 (ji àng) 塌(t ā)败默存伛(y ǔ) 翳 (y ì) 滞 (zh ì)笨愧(ku ì)怍(zu ò)攥(zu àn) 偏僻 (p ì) 取消 (d ì) 骷髅克扣救济 (j ì) 唏(x ī)嘘(x ū) 罕见噩( è)耗训斥急躁 (zhu ó) 伎(j ì)俩(li ān)沛 (p èi) 吊(di ào) 唁 (y àn) 文绉绉 (zh ōu) (diǎng) 颠长途跋涉穷愁落魄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存亡祸福第三单元郦(l ì)道元均匀(chèn)佥(qiān)栩栩如生(xiào)雄跨雄姿残损古朴尊崇奇妙绝伦刹(ch à) 那驻(zh ù)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美感史诗轩(xu ān) 榭(xi è) 胸中有丘壑 (h è) 嶙(l ín) 峋(x ún) 广漆 (q ī) 败笔镂空 (l ōu) 蔷薇就地取材重峦叠嶂 (zh àng) 斗拱额枋 (f āng) 藻井御(y ù)道磬(q ìng)鎏(li ú)金雍(y ōng) 正攒(z ǎn) 鳖(bi ē) 头琉璃蟠(p án)龙中轴线金銮殿天井伧 (c āng) 俗得体屏风乘凉帷幕缓冲造型雅俗之分第四单元竺(zh ú)可桢 (zh ēn) 孕育翩(pi ān) 然销声匿 (n ì) 迹风雪载(z ài) 途农谚榆叶连翘衰草如烟循环往复草长莺飞蟾蜍鄞(y ín) 囊(n áng) 克隆繁衍胚胎鳞片脊(j ǐ)椎 (zhu ī) 两栖 (q ī) 平安无事鸟臀(tún)目恐龙铱(y ī) 潮汐褶(zh ě)皱(zh òu) 核磁共振遗骸 (h ái) 劫难 (n àn) 致密追忆 (s ù) 十全十美物种归罪 (ji ù) 藩 (f ān) 篱啸 (xi ào) 聚山林失衡栖 (q ī)息监控在所难免五彩缤纷一筹莫展物竞天择漠不关心潜(qi án) 意识过滤顷(q ǐng) 刻脸颊 (ji á) 喷嚏(t ì) 激荡嘈(c áo) 杂唠唠 (l áo) 叨叨 (d āo) 充耳不闻置若罔闻第五单元浔(x ún) 落英豁(hu ò) 然爽朗俨(y ǎn) 然阡 (qi ān) 陌 (mò)交通垂髫 (ti 白丁蕃(f ān)áo) 叹惋 (wǎn)淤(y ū) 泥诣(yì) 铭(míng)馨(xīn)鸿儒濯(zhu ó) 清涟 (lián)而不妖不蔓不枝亵(xiè)玩噫(yī)隐逸 (y ì)罔(wǎng) 不因势象形贻(yí)黍(shǔ)箬(ruò)篷糁(sǎn)髯(r án)诎(qū)倚(yǐ)船楫(jí)壬(rén)戌(xū)篆(zhuàn)修狭 (xi á) 友善 (mù) 大同第六单元ān)飞漱 (shù) 五色交辉夕日晨光 (x ī) 溯(s ù) 素湍 (tu欲颓 (tu í) 沉鳞竞跃藻荇 (x ìng)沃日艨(méng)艟(chōng)泅(qiú)鲸(jīng)波万韧溯(sù)迎而上腾(t éng) 身百变僦(jiù)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更(g ēng) 定二、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上) 文学知识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期末复习:第四单元考点回顾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内容回顾篇目散文类型内容概览《背影》写人记事这篇抒情性很强的写人记事的文,以真挚的感情、写实的笔法和朴的语言,在恰到好处的叙述和描写表达了对父亲深挚的爱。
《白杨礼赞》托物言志这篇典型的托物言志散文,欲扬抑,起伏跌岩,撼动人心。
通过描写杨树的形象特点,层层深入地揭示出杨树的象征意义。
《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议论散文(哲理散文)这篇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用抑后扬的手法以通俗的语言揭示了体生命与整体生命的关系,表现了生既卑微柔弱,又永久不朽的特点。
《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议论性散文,以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深刻地阐述了“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
《昆明的雨》写景抒情这篇写景抒情散文,运用朴素的语娓妮道来,如话家常,在对昆明的雨回忆中,表现了昆明的雨季明亮、丰使人动情的特点。
二、考点扫描(一)基础知识第14课《背影》1.生字注音迂(yū)搀(chān)差使(c hāi shi)交卸(xiè)狼藉(jí)赋闲(xián)簌簌(sùsù)妥帖(tuǒtiē)踌躇(chóuchú)栏(lan) 褂(guà)蹒跚(pán shān)拭(shì)干(gàn)颓(tuí)屑(xiè)触(chù)目伤怀举箸(zhù)2.错字集录(括号中的为错别字)交卸(御)狼藉(籍)游逛(诳)嘱咐(附)妥帖(贴)拣(捡)定栅(珊)栏蹒(满)跚拭(试)干琐(锁)屑惦(踮)记晶莹(萤)3.词语释义(*为重点字词)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拭:擦郁:(优愁、气愤等)积聚。
差使: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职。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典质:把财物等典当、抵押出去。
赋闲:文中指失业在家。
勾留:短时间停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汇总一、字音字形交卸(xiè)狼藉(jí)簌(sù)赋闲(fù)惟(wéi)游逛(guàng)妥帖(tuǒ)踌躇(chóu chú)拣(jiǎn)箸(zh ù)迂(yū)蹒跚(pán shān)倾(qīng)拭(shì)晶莹(yíng)颓(tuí)唐琐屑(xiè)惦(diàn)记二、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三、文章主题思想《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
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一、字音字形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恹恹(yān yān)欲睡虬(qiú)枝婆娑(suō)秀颀(qí)倔强(jiàng)二、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三、重点词语[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的得到的(妙语佳句)。
语出陆游的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主宰]:支配;统治;掌握。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倦怠]:疲乏困倦[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
[婆娑]:盘旋(多指舞蹈)。
[泛出]:透出。
[鄙视]:轻视;看不起。
四、重点句子(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点拨:起笔破题,直抒胸臆,感情强烈,醒目突出,“实在”强调“不平凡”,突出了礼赞的原因。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
要点
本文档将介绍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复要点。
1. 古代文人墨客
- 介绍古代文人墨客的概念和特点
- 阅读相关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了解其思想和艺术风格
- 掌握古代文人墨客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 辞章典故
- 研究一些重要的辞章典故,如“尚书”、“春秋”等
- 分析辞章典故的历史背景,了解其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文字技术
- 研究古代的文字技术,如诗歌、对联、篆刻等
- 理解文字技术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 尝试使用一些文字技术进行创作和表达
4. 古代诗词
- 研究古代诗词的基本形式和格律
- 阅读古代诗词的经典作品,欣赏其美妙的语言和意境
- 理解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
5. 词汇积累
- 复和巩固本单元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 研究相关词语的拼音、释义以及用法
- 运用词汇积累进行词语搭配、句子构造等练
通过学习以上复习要点,能够更好地掌握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
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
第13课《背影》
1.文学常识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 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2.X章思憑内容
《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
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3.重点字词交卸(xia)狼藉(ji)簌(sd)赋闲(仇)惟(w 6 i)
游逛(gu d ng)妥帖(tu 6 )踌躇(ch 6 uch il )拣(ji d n)箸(zh (i )
迂(y u )蹒跚(p a
倾(q i ng)拭(sh 1 )
晶莹(y 1 ng)
颓(tu 1 )唐琐屑(xi O )惦(di d n)记
第14课《白杨礼赞》
1•文学常识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
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文章思想内容
(1)相关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
苦的时期。
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2)写作思路:描绘形象(白杨树)一一精神品质(不平
凡、力争上游)一一象征意义(北方抗战军民的精神)一一抒发情感(通过礼赞白杨树,歌颂抗战军民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的精神)
(3)写作线索:本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为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主线。
(4)主要内容:本文以白杨树为象征,通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3.重点字词
无边无垠(y 1 n)坦荡如砥(d I )恢帳(y a ny a n)
欲睡虬(qiii)枝婆娑(suo )秀硕(q 1 )倔强(jidng)[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的得到的(妙语佳句)。
语出陆游的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主宰]: 支配;统治;掌握。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倦怠]:疲乏困
倦[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
[婆娑]:盘旋(多指舞蹈)。
[泛出]:透出。
[鄙视]:轻视;看不起。
4•重点句子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点拨:
起笔破题,直抒胸臆,感情强烈,醒目突出,“实在”强调
“不平凡”,突出了礼赞的原因。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一一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恢恢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点拨:“刹那间……猛抬眼”,傲然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突然出现了。
“我”的情绪由“恢恢欲睡”到“惊奇”的一叫,文章由低潮转向高潮,眼前的景色由“单调”的高原,忽又出现了奇峰。
将读者的视线由高原引向远处的树木,但又不直接指明白杨树,而把突出点放在“我”的情绪转变上,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起了渲染作用。
又用问答句提醒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共鸣。
(3)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硕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点拨:“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这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也深化了散文的主题,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第15课《散文两篇》
1 •文学常识
《永久的生命》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人。
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
著有《南
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思想家”。
2 •重点字词臼(ji U )齿蔓(d n)延凋谢洗涤(d 1 )俯
瞰(a n)遏制
Q)
3•重点问题
(1)《永久的生命》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
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
答: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2)《我为什么而活着》虽然罗素一生的追求常给他在人生苦海上带来绝望,但他仍认为值得活,这体现了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答:热爱人类、热爱生活,具有博大胸襟和高洁情怀的
大思想家。
第16课《昆明的雨》1 •文学常识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作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小说
《受戒》《大淖纪事》等。
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作品主要有《邂逅集》《羊舍一夕》《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等。
2 •重点字词鲜腴:新鲜肥美。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
张目结舌:睁大眼睛说不出话。
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一般写作“瞠目结舌”。
炽(chi ):热烈、旺盛。
密匝(za )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饱涨:饱满。
3.主题思想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昆明的雨为
出发点,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切
怀念,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