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本+教案14大卫惹麻烦
大卫惹麻烦绘本教案

大卫惹麻烦绘本教案教案标题:大卫惹麻烦绘本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大卫惹麻烦》,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正确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2.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准备:1. 绘本《大卫惹麻烦》一本2. 彩色卡片或标签3. ppt或白板4. 教师准备好的问题和练习题目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绘本《大卫惹麻烦》的封面,向学生介绍这本绘本的故事内容,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为什么大卫会惹麻烦呢?Step 2: 阅读绘本(1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大卫惹麻烦》,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和学生讨论一下绘本中的情节和大卫的行为。
Step 3: 分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并分发给每个小组彩色卡片或标签。
2. 教师将绘本中出现的行为按照正面和负面行为分开写在ppt或白板上。
3. 学生小组根据绘本内容,将卡片或标签放在正确的行为分类下。
4.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并纠正错误的分类。
Step 4: 口头表达(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大卫应该怎样做才能不惹麻烦呢?请思考一下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 学生逐个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鼓励,同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Step 5: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良好的行为规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则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过的正面或负面行为,写一篇小短文并附上自己的感想。
作业2:要求学生收集和整理自己认为可以养成良好品德习惯的方法,写成一个小手册,下次课分享给大家。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绘本并参与讨论活动,理解并运用正确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同时,口头表达环节也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大卫惹麻烦教案

大卫惹麻烦教案教案标题:大卫惹麻烦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讨论故事《大卫惹麻烦》,培养学生对社交行为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2. 激发学生对习得社交技能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见解。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提问:你们在班级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让自己或他人感到麻烦的事情?2. 学生思考并回答。
阅读故事:1. 教师让学生阅读故事《大卫惹麻烦》,并在阅读过程中做简单的标记或画出心中的场景。
2. 阅读完故事后,教师进行故事复述,并询问学生对故事主要情节的理解。
讨论社交行为:1. 教师提问:大卫在故事中做了哪些让自己或他人感到麻烦的事情?2. 学生回答并讨论。
分析问题: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卫会做出这些麻烦的行为?他能做些什么来改善这些问题吗?2. 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角色扮演: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情景。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景,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出麻烦行为的场景,并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小组进行表演,并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
总结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大卫所犯的错误以及如何改善社交行为的方法。
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拓展活动:1. 学生可选择并绘制插图,展示大卫改变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2. 学生可选择一个真实的案例,并用类似的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交问题。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发言质量。
2. 查看学生的习作和绘图,评估他们对故事和社交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完成拓展活动,并展示他们的成果和思考。
典型的错题集:1. 学生未能准确理解大卫惹麻烦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没有积极参与,无法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学生对于自己和他人的社交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社交行为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2.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设计更多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社交技能。
中班主题大卫惹麻烦教案

中班主题大卫惹麻烦教案中班主题大卫惹麻烦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2、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述并尝试用当大卫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的句式来说一说。
3、感受作品的幽默同时体验妈妈的爱。
二、活动准备绘本书、PPT三、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T: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朋友(出示封面)。
看,他来了。
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大卫。
2、揭示书名,感知故事(够鱼缸、妈妈生气图)T:瞧,这个大卫在干什么呢?他是踩在什么东西上去玩金鱼的?快看这鱼缸,里面的水已经怎么样了?猜猜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们觉得大卫这么做,可以吗?对的,你们肯定觉得这样太危险了,你看大卫的妈妈来了。
妈妈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妈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呢?(引导幼儿边做表情边做动作)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呢?小结:是呀,妈妈看见大卫这么做很生气。
为什么妈妈看见大卫在玩鱼缸里的金鱼的时候要大喊“不可以“呢?(提示幼儿妈妈在为大卫的安全考虑,师示范讲述“当大卫踮起脚尖玩金鱼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大卫,不可以。
)很巧,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大卫,不可以》。
(够糖图)T:大卫刚刚才做了件调皮的事情,就一转眼的功夫,他又在干什么了?他想拿柜子上的什么东西?他站在什么上面去够罐子的?为什么他这么想够到这个红色的罐子,这个罐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引导幼儿集体学学大卫够东西的样子)你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站在这么高的椅子上去够那么高的橱柜里的东西,一不小心会发生什么事情?妈妈看见了,会怎么样呢?(师先示范讲述当大卫踮起脚尖去够糖罐子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大卫,不可以。
)(泥巴图)T:没有成功的够到糖罐子,大卫又跑到外面去玩了,可是大卫回到家时,(出示泥巴图)调皮的大卫又变成什么样子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洗澡图)T:玩的这么脏,当然要洗个澡啦!大卫是怎么洗澡的?浴室就像变成了大卫的游乐场,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当大卫弄得浴室都是水的时候,妈妈生气地说:大卫,不可以。
大卫惹麻烦绘本教案

大卫惹麻烦绘本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大卫惹麻烦》,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主要人物的行为和举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推理和预测故事情节。
3.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教育学生正确的行为和做事态度。
教学准备:1. 绘本《大卫惹麻烦》2. PPT或黑板、白板3. 学生练习纸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0分钟):1. 通过展示绘本封面,让学生猜测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讨论“麻烦”是什么意思,可以有哪些形式。
阅读绘本(20分钟):1. 将绘本中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2. 老师通过朗读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行为。
3. 每读完一个故事情节,停下来问学生问题,确保学生理解了故事的发展。
讨论与分析(1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大卫在故事中犯了哪些错误,他们是否是正确的行为?2. 帮助学生理解大卫犯错误的后果以及他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行为和做事态度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15分钟):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学生扮演大卫。
2. 其他小组成员结合故事情节,提出一些问题并向“大卫”提问。
3. 大卫回答问题,并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面对问题和解决困难。
总结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大卫的行为错误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2. 学生提出自己对于绘本所传递的道德和价值观的理解。
3.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明白做事的规范和正确性。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自己犯错误的经历并从中吸取教训的文章。
2. 鼓励学生设计一个以大卫为主题的漫画,展示他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做。
评估方法:1. 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2.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思考和创造力。
绘本教案-大卫-惹麻烦

中班绘本阅读《大卫,惹麻烦》设计意图: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有“犯错误"得经历、但就是孩子们“犯错"之后态度却各有不同,有得勇敢面对,有得却不愿承认,还常伴着种种借口。
我时常会为孩子们不愿面对错误、承认错误头疼,也会为孩子们如何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学习自律与尊重她人等等问题而烦恼不已。
直到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关于孩子面对错误得有趣得绘本——《大卫,惹麻烦》,我被绘本中得故事深深地吸引了,设计了本次活动。
我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瞧到大卫惹下麻烦得现场,瞧到制造麻烦得后果,并瞧到大卫得遗憾与懊悔以及最终勇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得过程,让孩子们懂得“不小心闯祸可以被原谅,但一定要勇于面对、真心承认、努力改正”,要像大卫一样,做一个勇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遵守社会规则、懂得自律与尊重她人得好孩子。
活动目标:1、能根据故事中人物得动作、表情,想象故事情节,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得理解。
2、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基本得社会规则,学习自律与尊重她人。
活动重点、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得想法;懂得基本得社会规则。
活动准备:故事,故事配乐活动过程:一、引导孩子认识封面,引出绘本。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好瞧得图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书得首页。
)瞧!这个小朋友得名字叫大卫,我们一起打个招呼吧!(大卫,您好!)咦,大卫怎么没有转过身来呢,猜猜她怎么了(挨批评)大卫后面得人就是谁(她得妈妈)您觉得大卫得妈妈与大卫怎么了?没有瞧到妈妈得脸,您怎么知道她在生气呢?(妈妈叉着腰,大卫背着手)您觉得大卫现在会就是什么表情(撅着嘴,在掉眼泪……)二、演示ppt,共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引导语:请大家猜猜,今天大卫会与我们一起分享她得哪些故事呢?(自由表达)老师介绍书名:大卫,惹麻烦、(幼儿讨论后,老师解释“麻烦"词义。
)(一)演示ppt,讲述故事第1至第9页。
引导语:故事里会说大卫惹了哪些麻烦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瞧瞧吧!师幼共同阅读图书。
幼儿园大卫惹麻烦 教案

幼儿园大卫惹麻烦教案教案背景这是一份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情景教案。
通过引入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帮助幼儿理解语言的规则和正确使用方式,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名词和动词的基本意义•掌握使用名词和动词的正确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教具:大卫惹麻烦绘本•材料:黑板、粉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情境1.教师展示大卫惹麻烦的绘本,用简单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大卫是个淘气鬼,常常惹麻烦。
2.教师引导小朋友们描述绘本图片中的情景。
如:大卫把蛋糕倒在地上了,大卫跳在床上等等。
第二步:学习名词和动词1.教师通过互动游戏,向小朋友们介绍名词和动词的基本意义,让小朋友们了解名词是指人、事物和地方等等,动词是用来表示动作和状态的词语。
2.通过课堂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各种名词和动词,并帮助小朋友们理解和使用它们。
3.培养小朋友们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帮助他们使用正确的语法。
第三步:复述故事1.教师通过复读故事,帮助小朋友们进一步理解故事情境和语言表达方式。
2.教师鼓励小朋友们分享自己对故事情境的想象,以及他们如何运用名词和动词来描述和表达故事情境。
3.教师帮助小朋友们发现故事中存在的连词、副词等语法规则。
并举例说明。
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名词和动词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掌握了更多的语法知识。
老师们鼓励他们在平时的交流中多多运用所学内容,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幼儿健康教案《大卫惹麻烦》

中班幼儿健康教案《大卫惹麻烦》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认识部位的名称;2.能够正确取自己的体温,了解体温变化的原理;3.通过观看《大卫惹麻烦》这个故事,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健康习惯;4.发掘幼儿自我保护和预防意识,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大卫惹麻烦》这个故事的录像或纸质书;2.温度计;3.肢体模型或幼儿图卡。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问:“大家知道身体的哪些部位?”引导幼儿说出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头发、手、脚等身体部位,并介绍这些部位的功能。
第二步:引入故事教师播放《大卫惹麻烦》这个故事,带领幼儿一起观看。
幼儿在观看故事的同时,可以学习到故事中大卫不讲卫生、不穿衣服、不洗澡、不刷牙等不良习惯而导致身体不适,以及他通过改变这些不良习惯而变得更加健康的故事情节。
第三步:认识体温计教师出示温度计,讲解温度计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数字变化,了解自己体温变化的原理。
第四步:体验自己的体温教师给每个幼儿一个温度计,让幼儿用温度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并带领幼儿了解正常体温的范围。
第五步:拓展学习1.教师出示肢体模型或幼儿图卡,让幼儿通过模型或图卡认识人体不同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例如“勤洗手”、“多喝水”、“少吃零食”等。
四、教学评估1.手工绘制一张表格,记录幼儿的体温、身体状况和日常健康习惯情况,以便于教师进行评估和跟进观察。
2.引导幼儿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关于健康保健的经验,并分享自己整理的健康习惯清单。
五、教学反思教师通过这个教案,让幼儿了解身体不同部位的名称、功能和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大卫惹麻烦》这个故事,让幼儿在故事中体验不良健康习惯的危害,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多的发掘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在自己控制、协调自己的身体的同时,更加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整个身体。
中班主题活动大卫惹麻烦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活动大卫惹麻烦教案活动目的本次主题活动的目的在于:1.激发幼儿对于大卫惹麻烦故事情节的兴趣;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提高幼儿讲故事和表演的能力;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准备材料1.大卫惹麻烦绘本;2.道具:小块布、塑料瓶盖、袜子、小鸭子等;3.玩具电话、手表等。
活动内容活动一:讲故事1.师生互动,教师讲述《大卫惹麻烦》故事,幼儿可以在故事中随时抢答,加强交流。
2.教师指导幼儿画出故事主要情节,让幼儿通过画画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活动二:道具制作1.教师指导幼儿制作小块布的魔术,用来让幼儿体验大卫在故事中的快乐。
2.幼儿用废弃的塑料瓶盖制作音乐盒,用来表现大卫在故事中的力量感。
3.幼儿通过小袜子制作成小绵羊、小小鸭等玩具,用来增加幼儿的创新力。
4.幼儿通过把各种玩具放进玩具电话,用来增强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三:角色扮演1.幼儿合作表演《大卫惹麻烦》的故事情节,也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讲述自己的故事。
2.幼儿互相交流,通过角色扮演来增加自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让幼儿们在制作小魔术、小玩具、角色扮演等过程中,加深了对于《大卫惹麻烦》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勇于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最终让幼儿的创意变成了实际存在的东西。
唯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需要更好的利用家长和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家园协同的作用,让教学与生活更加贴近,让活动更具价值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心理辅导活动:大卫惹麻烦
实验幼儿园
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做错了事要勇敢的承认错误,并且要知错就改。
准备:已制作好的幻灯片
过程:
1.出示封面,引题:认识人物姓名、书名。
2.逐一出示幻灯片,让幼儿观察大卫惹了哪些麻烦?
3.幼儿讨论:大卫是怎样的小男孩?怎样帮助大卫认识自己的
错误?
4.继续观察最后三张幻灯片,幼儿观察大卫是怎样认识到自己
的错误的?妈妈是否原谅他?
5.教师小结,并完整讲述故事。
6.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做错事但勇敢承认,并获得妈妈原谅的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认真的观察每一张图片,并且都能较好的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图片内容,只是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还应有所侧
重,从而会使整个活动更加紧凑,从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看来,他们已经理解了整个活动的涵义,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效果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