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潜血干化学分析仪与镜检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分析_0

合集下载

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尿液干化学检验结 果的影响因素
整理课件
1
尿液生成
整理课件
2
尿液检验目的
1.协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疗效观察:泌尿系统炎症、结核、结石、 肿瘤、肾脏的移植排斥反应以及肾衰竭时,尿液成分会发生变化, 治疗后好转。因此,尿液检验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用的不可替代的 首选项目。
2.安全用药监护: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常 可引起肾脏损害,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尿液变化,以确 保用药安全。
10项尿液分析仪:在9项基础 上增加了尿比密测定。
11项尿液分析仪:在10项基础 上增加了尿维生素C测定。
12项尿液分析仪:在10项基础
上增加了尿色和浊度测定。整理课件
15
尿液干化学工作原理
尿液干化学试带是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成分浸渍后干 燥,作为试剂层,固定在塑料底层上,并在表面覆盖一层起 保护作用的尼龙膜,作为反射层。尿液浸入试带后与试剂发 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整理课件
21
尿胆红素检测原理:采用偶氮反应法。在强酸介质中,尿胆 红素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耦联成红色化合物。试剂模块发生由 黄色→红色的颜色变化。
尿胆红素检测干扰因素: ①当患者接受大剂量氯丙嗪治疗,或尿液中含有高浓度的维 生素C、亚硝酸盐,或含有盐酸苯偶氮吡啶代谢产物时,使胆 红素呈现假阴性; ②尿液中含有吩噻嗪或吩嗪类药物时,可使胆红素呈现假阳 性;
整理课件
5
(3)24h尿:患者上午8时排尿一次,将膀胱排空,弃去尿,此
后收集各次排出的尿,直至次日上午8时最后一次排尿的全部尿。
尿中某些成分24h不同时间内的排泄浓度不同,如肌酐、总蛋白
质、电解质等,为了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这些成分,必须采集24h

尿干化学检测与镜检白细胞结果对比分析

尿干化学检测与镜检白细胞结果对比分析

尿干化学检测与镜检白细胞结果对比分析目的:分析尿干化学检测白细胞与显微镜检查白细胞的方法。

方法:500例患者的标本应用尿干化学检测,500例患者中437例患者的标本应用显微镜检查,并进行分析。

结果:对比显示,采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结论:干化学分析法与显微镜镜检两者结合是尿常规检测的最佳方法。

标签:干化学法;显微镜法;白细胞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0-0055-01尿液分析仪(又称尿干化学分析仪)的出现给临床实验室尿液分析带来了一个飞跃。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已经成为检验科的常规仪器,部分实验室已不再对尿液标本进行显微镜镜检,但干化学分析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笔者对尿干化学法和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尿液中白细胞进行对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500例,其中男245例,年龄20~82岁;女255例,年龄18~78岁。

1.2仪器与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规范地标本采取,并根据各项要求选择好应用的试剂(HT-2000型尿液分析仪及HT-11HT试纸)进行检测(仪器检测完有异常者,用显微镜测法复核结果均与仪器测得一致)。

同时取混合后标本8~10 ml,以1500 r/min离心5 min,弃去上清液,将约0.1~0.2 ml尿沉渣滴于一次性洁净载玻片上,加盖玻片覆盖镜检。

高倍镜下连续计数10个视野中白细胞数,以WBC≤0~5个/HP为阴性,WBC>5个/HP为阳性进行结果分析。

2结果尿干化学分析500例标本,63例白细胞阳性标本中,经镜检6例阴性,57例阳性;437例白细胞阴性标本中,镜检11例阳性,426例阴性。

3讨论尿白细胞检测主要用于肾脏、泌尿道疾病的诊断、治疗等。

尿干化学法测定尿中白细胞时,多数情况下可以真实反映尿中白细胞情况,但在某些情况下与镜检结果不一致。

尿液分析仪检测潜血和显微镜镜检红细胞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尿液分析仪检测潜血和显微镜镜检红细胞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果[ 1 I 。
1 . 4 统 计学 处理 数据 用 S P S S 1 3 . 0软 件处 理 , 计 数 资 料 采 用
检验 。 2 结 果
2 0 1 2 年2 月 一2 0 1 2年 1 2月本 院 门诊 、 住 院申请 尿液 分析 患者 5 4 3 份。 1 . 2 仪器 试 剂 上海 光学 仪器 厂 生产 的 X S P一 4 C显微 镜 、 上海
应 用尿液 分 析仪 进 行 尿 常规 检 测操 作 简便 、 快 速, 为 临床诊 断 提供 了方便 。显微 镜 检 测是 目前 检 离心 5 m i n , 离心后手持离 心管 以 4 5 o 9 o 。 弃 上 清 液, 离 心管 口用 滤纸 拭 干 , 留取 0 . 2 m l 尿 沉 渣标 本 , 使之 浓缩 5 O倍 , 充分摇 匀后放 人 尿沉渣 定量 计 数 板
5 4 3份尿液 分别用 尿 液 分析 仪 和 显微 镜 检 检 测
潜血 , 结果见表 1 。两种检测方法 比较 差异无统计 学 意义 ( = 0 . 0 7 , P> 0 . 0 5 ) 。
表1 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检测潜血结果
产F A C T 一1 0 0 全 自动尿液分析仪 , 分析仪专用配套 试 纸带 , 尿沉 渣定量 计数 板 。

1 6 8・
常州实用 医学 2 0 1 3年第 2 9 卷第 3期
尿 液 分析 仪 检测 潜血 和显 微镜镜 检 红细 胞检 测 结果 对 比分 析
王 秀花
( 高 淳县 砖 墙 中 心卫 生院 , 江苏 2  ̄ 1 3 o 5 )
[ 摘要] 目的 分析尿 液分析 仪检 测潜血 和显微镜 镜检 红 细胞检 测 结果 的准确性 。方 法 对 5 4 3 例 门诊 、 住 院患者 的尿样分 别进 行尿 液 分析 仪检 测 和 显微 镜检 测。 结 果 尿 液 分析 仪 检 测 潜 血 反应 阳性 率 5 3 . 4 %, 显微镜镜 检 红细胞 阳性 率 5 5 . 2 %, 两种检 测方 法 比较 差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

尿液分析仪潜血测定和红细胞镜检一致性的简要分析

尿液分析仪潜血测定和红细胞镜检一致性的简要分析

尿液分析仪潜血测定和红细胞镜检一致性的简要分析摘要:目的近年来,尿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使尿液的分析变得简洁而迅速,为临床诊断提供便利,但其对尿液潜血的分析存在不准确性,本研究将对尿液分析仪潜血检测和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

方法对本院921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测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检测和镜检红细胞结果相比存在差异(p<0.001),具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潜血检测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应联合应用,对于疾病的确诊,鉴别及病程的动态观察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镜检红细胞;显微镜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随着尿液分析仪使用的普及,尿液分析变得既简便又快速,使得临床诊断更为方便。

尿液潜血检查是尿液检验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和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rbc)两种。

由于显微镜检查对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故有学者提出显微镜检查是尿液红细胞检验的“金标准”,是尿液分析仪所无法替代的。

近年来随着尿液分析仪的迅速普及,其测量参数向着快速、简便、准确的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而显微镜检查耗时费力,给临床检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因而在一些医院尿液显微镜检查有逐渐被尿液分析仪检测替代的趁势。

为此,本研究选用921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随机尿样,用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和尿液显微镜检查红细胞两种方法进行检验,并对两种方法的符合程度进行比较。

1 材料和方法(1)随机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尿液标本921例,每例标本均在30min内分别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查和显微镜检查。

(2)试剂和仪器uritest-300尿液分析仪(桂林市医疗电子仪器厂);chl-212显微镜(奥林巴斯);0412-1离心机(上海手术器械厂);urita系列尿液分析试纸条(桂林伏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阳性标本和镜检结果比较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阳性标本和镜检结果比较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阳性标本和镜检结果比较作者:杨广辉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5期【摘要】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阳性标本和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行尿液检查的31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均在15 min内行尿液分析仪检查和显微镜检查,对于两组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310例尿液标本中尿液分析仪检测阳性结果200例,其中镜检示红细胞184例,镜检无红细胞16例,假阳性率8.0%,尿液分析仪检测阴性结果110例,其中镜检无红细胞106例,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4例,假阴性率12.7%,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差异。

结论: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不可相互替代,各有优缺点,绝不可以用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替代显微镜检查,应相互结合,对于临床诊断更为准确。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潜血;尿液中图分类号 R44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5-0064-02尿液潜血检查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检查项目,目前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尿液分析仪检查和显微镜对于尿液中红细胞的检查。

显微镜下检查,在临床上较为耗费时间、精力,新兴的尿液分析仪检查,较为快捷、便利[1]。

目前在临床上尿液分析仪应用普遍,但其属于半定量检查,在临床的检查可信度值得推敲。

本文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行尿液检查的31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同时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查和显微镜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行尿液检查的31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6例,女154例,年龄17~49岁,平均(36.54±5.3)岁,测定前1 d均未服用相关药物,均在15 min内行尿液分析仪检查和显微镜检查。

1.2 方法1.2.1 尿液分析仪测检测取10 ml新鲜的尿液,混匀,然后将尿试纸条浸入其中1秒后取出,利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然后自动打印结果。

尿白细胞检查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尿白细胞检查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尿白细胞检查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不一致的原因分析尿干化学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较过去的手工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由于方法学的限制,干化学法经常出现假性结果,如果得不到很好的鉴别,往往给临床诊断造成困扰。

作者收集了800例干化学法测定与沉渣镜检不符的标本,探讨导致两者不一致的原因。

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留尿后2小时检测完毕,选取干化学法测定与沉渣镜检不一致的标本800例,每例分为两份进行分析。

1.2仪器与试剂H-500尿液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条,Olympus双目显微镜。

1.3检测方法1.3.1 干化学法尿液充分混匀,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

1.3.2 沉渣镜检发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非染色尿沉渣镜检操作方法操作。

(白细胞正常范围为O-3/HP)。

1.3.3 取步骤1中的第二份标本首先在室温(20℃)用干化学法测定,再将尿液标本及试纸条密封置于4℃冰箱中15分钟后取出进行干化学测定。

分析两种温度的尿白细胞检测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的结果。

1.3.4 取步骤1中的第二份标本首先在室温(20℃)用干化学法测定,再加入蛋白(1.0g/L),5分钟后进行干化学法测定。

分析两种情况下尿白细胞检测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的结果。

1.3.5 取步骤1中的第二份标本首先在室温(20℃)用干化学法测定,再加入糖(10g/L),5分钟后进行干化学法测定。

分析两种情况下尿白细胞检测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的结果。

1.3.6 取步骤1中的第二份标本首先在室温(20℃)用干化学法测定,然后标本室温放置3小时后进行干化学法测定。

分析两种情况下尿白细胞检测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的结果。

2 结果2.1 从表1可以看出,800例标本中,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仅为64%,白细胞(+):37.5%,白细胞(++):40.6%,白细胞(+++):30.6%,白细胞(++++):26.7%。

表1 白细胞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结果对比2.2 从表2可以看出,200例标本中室温与4℃时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法结果差异较大,4℃阳性程度明显降低。

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仪、尿直接镜检不一致性的分析

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仪、尿直接镜检不一致性的分析

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仪、尿直接镜检不一致性的分析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尿沉渣分析仪已在国内大多数医院普及,其工作效率相对以往单一的尿液干化学法与费时费力的直接镜检大有提高。

这三种尿常规检测方法因检测原理报告方式不一,难以找出三者间相对应的关系。

针对这一现象,本人收集了本院门诊住院病人晨尿共1000例,同时用AVE-763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法和尿液非离心镜检法同时检验,降低对检验结果的错报、漏报或误报率,使得检验结果更加准确,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用一次性专用尿杯收集门诊住院病人晨尿1000人份,其中女性580例,男性420例,年龄10~55岁。

1.2 仪器和试剂:迪瑞H-800尿液分析仪及迪瑞配套H-800试纸, AVE-763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奥林巴斯CX21FS1显微镜及洁净玻璃片。

1.3 方法:AVE-763尿沉渣分析仪按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迪瑞尿液分析仪按操作说明书操作,尿液涂片镜检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及报告,各仪器每日均做日常保养及质控尿液。

2 结果2.1 结果判断镜检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红细胞0-3/HPF,白细胞0-5/HPF为阳性。

AVE-763沉渣镜检:红细胞.0-8个/ul、白细胞0-6个/ul。

分别见表1尿干化学、沉渣镜检与涂片镜检结果。

检测结果分别见表1-表4。

表13 讨论3.1 由表1-3可以看出,尿液干化学法、AVE-763尿沉渣镜检与直接涂片镜检均有不同程度的不一致性,表4的一致性高。

而WBC干化学法与两种镜检相吻合阳性的真阳性率69%,BLO干化学法与两种镜检吻合率73%,进一步证实了干化学法与镜检的不一致性。

3.2 白细胞不一致性的原因分析:干化学法检尿中白细胞原理:尿白细胞试剂带中的吲哚酚酯重氮盐与粒细胞胞质的酯酶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细胞的多少量成正比例关系;而AVE-763沉渣分析仪是以尿液注入流动池中,通过显微镜对流动池中有形成份通过摄像放放大,然后高倍阴性过筛高倍镜跟踪识别进行处理。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的比较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RBC)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

方法:对543 例门诊、住院患者的尿样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查。

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同时镜检有红细胞者260 例,镜检无红细胞者30 例。

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者40 例,无红细胞者213 例。

两种方法结果出现差异。

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应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镜检红细胞尿液分析仪是尿常规检测的手段之一,其简便、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便。

显微镜检查是目前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主要手段,但其检查耗时费力。

对543 例门诊、住院患者的尿样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查,并对两种方法的符合程度进行了比较。

1 原理与方法1.1 原理尿液分析仪测定尿潜血的反应原理:尿液分析仪使用的是干化学试纸法,根据多联试带上各模块与尿液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后颜色变化的深浅来检测尿液中的某化学物质,如直接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的胞质内涵物,间接推断细胞的有无。

具体地说,血红蛋白中亚铁血红素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可使过氧化物分解释放出新生态氧,后者氧化底物邻甲苯胺变成邻联甲苯胺,发生由黄色 草绿色 深蓝色的颜色变化,反应颜色的深浅与尿液被检测成分成正比。

尿液显微镜检查则是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直接将细胞等有形成分直观真实地呈现在镜下,是对底物的真实反映。

1.2 方法1.2.1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使用尿液分析仪与仪器配套的尿分析试纸条,于混匀的10 mL新鲜尿液中浸入尿试纸条1 s后取出,上仪器进行测定。

实验测定后,自动打印结果。

1.2.2 镜检方法取尿液10 mL于试管中,在离心力为400 g、回转半径15 cm、水平离心机1 500 r/min 条件下有效离心5 min。

然后手持离心管45°~90°弃去上层液,保留0.2 mL尿沉渣,轻轻混匀后,取20 μL于载玻片上镜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潜血干化学分析仪与镜检结果不一致
的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潜血干化学分析仪与镜检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方法收集我院596例患者新鲜尿液标本采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两种方法,对相同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尿液分析仪测定结果与镜检结果不完全相符,假阳性,假阴性均存在。

结论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是尿液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临床上应将尿液分析仪潜血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联合进行。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镜检
干化学试带法是依据试带上各模块化学反应后的颜色变化,间接判断细胞有无及大致数量;显微镜法则是直接观察并计数细胞等有形成分。

由于两者检验原理不同,标本在存放过程中的某些成分发生改变等。

本文对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镜检查红细胞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引起误差进行了原因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596例门诊患者新鲜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尿液标本仪器检测完毕同时进行显微镜尿沉渣镜检。

1.2试剂和仪器双目生物显微镜,仪器:优利特-330型尿液分析仪,试剂:采用优利特-330型尿液分析仪配套试剂(优利特尿10项试纸条)。

质控品:多项目尿液化学分析控制品
1.3检测方法①检测原理: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的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活性,以催化H2O2作为电子受体使色原氧化呈色,其颜色深浅与血红蛋白含量成正比。

尿液镜检主要利用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直接将细胞等有形成分呈现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能够真实反映底物的情况;②方法每份标本分装于2支试管(各5ml),1支试管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

于混匀的10ml新鲜尿液中浸入尿试条1s后取出,上仪器进行测定,自动打印结果。

结果报告分为:(-、+/-、+、++、+++、++++)。

使用优利特-330尿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的尿分析试纸条。

另1支试管以15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将0.2ml尿沉渣混匀后,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覆盖镜检[1];高倍镜连续计数10个视野中红细胞数,以RBC≤0~5个HP为阴性,RBC>5个HP为阳性[2]。

结果判断:将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红细胞阴性判为假阳性,尿液分析潜血反应阴性,镜检红细胞阳性判为假阴性。

2 结果
对我院596例患者的尿液用分析仪潜血反应检测和镜检
红细胞两种方法同时检查。

结果见表1、表2。

从表1、表2可以看出,用仪器法和镜检法同时检查我院596例患者标本,88例潜血阳性标本经镜检红细胞76例阳性,12例阴性;504例潜血阴性标本经镜检红细胞22例阳性,482例阴性。

结果显示假阳性率为13.6%,假阴性率为4.3%。

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具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3 讨论
3.1从表1可以看出,尿液潜血干化学分析与镜检结果有13.6%的假阳性率。

这是因为干化学试带法是依据试带上各模块化学反应后的颜色变化,是一种非特异方法,不仅对完整的红细胞起反应,而且对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也起反应。

而显微镜镜检是直接观察细胞有形成分,只能检测完整的红细胞,无法检测已经破坏的红细胞。

因此,建议尿标本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h[3]。

机体损伤时,尿液中有肌红蛋白,尿潜血试验阳性,但镜检无红细胞。

某些患者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尿液被氧化剂污染或尿路感染时,某些细菌产生过氧化物酶等这些因素都可引起假阳性。

红细胞在肾脏或泌尿道被破坏,尿比重过低,尿PH偏高均易造成红细胞破坏而不出现潜血假阳性[4]。

3.2从表2可以看出尿潜血干化学分析与镜检有
4.3%的假阴性率。

说明尿潜血阴性不一定镜检没有红细胞。

维生素C尿液中大量存在时,能竞争性夺取反应产生的氧,引起假
阴性反应[5]。

食物或药物的影响使尿液呈碱性,都可使潜血反应假阴性。

尿中含有甲醛或尿试带失效时可使反应假阴性,大量亚硝酸盐则可延迟反应。

高比重,高蛋白尿液降低了试剂块潜血反应的灵敏度;尿中黏液成分增多,使RBC被包裹,试剂接触不到Hb,潜血呈假阴性[6]。

有文献报道,操作过程中试纸条与尿液接触不充分,也是仪器检测结果不准的重要原因之一[7]。

3.3操作对结果的影响当离心速度过快时,可使红细胞破坏;但速度过慢,尿液中的红细胞沉降较少,沉渣中可能找不到红细胞,以致把隐匿型肾小球肾炎漏检。

因而在对检验结果有怀疑时,可用潜血反应证实。

4 结论
综上所述,尿潜血干化学分析仅是一个过筛试验,因受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反应尿中红细胞情况,所以显微镜检查尿液中红细胞是尿液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两种检测方法缺一不可,相互参照,尽可能减少漏检和误检结果,为临床提供一个可靠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籽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4.
[2]吴敏瑾,高相理,金胜航等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沉渣仪与显微镜联合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临床应用[J].浙江
检验医学,2008,6(2):32-33.
[3]边卫萍.FA-100尿液分析仪检测潜血与血尿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03,12(6):450.
[4]吴婉平,陈友平CLINITEK100尿分析与显微镜检查的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2.3(4):24.
[5]刘玉华.尿液干化学分析的常见影响因素[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17(2):116.
[6]袁凤荣,孙艳萍.尿液分析仪法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关系的分析[J].哈尔滨医药,2002,22(4):59.
[7]刘平.尿分析仪与显微镜下RBC WBC结果对照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69-70.
编辑/哈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