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交换性酸度的测定—氯化钾交换法
实验五土壤酸碱度及缓冲性能的测定

实验五土壤酸碱度及缓冲性能的测定一、土壤酸碱度的测定(一)目的和意义:土壤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比例不同,所表现出来的酸碱性质称为土壤的酸碱度,通常用pH表示。
在纯水或稀溶液中pH可用下式表示:pH=—log(H+)。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质,它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对作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也有影响。
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生物化学性质也和酸碱度有密切的关系。
测定土壤pH值可以作为改良酸性土和碱性土的参考依据,可以指导合理施肥,确定适宜的肥料种类。
测定土壤pH通常用比色法和电位测定法,电位法精确度比较高,pH的误差在0.02左右;混合指示剂比色法精确度较差,pH的误差在0.5左右,适用于野外速测,pH标准溶液系列的比色法精确度较混合剂比色法高,但不及电位法精确。
(二)混合指示剂比色法1、原理利用某些染料在不同氢离子浓度时改变颜色的特性,配成指示剂,与待测定的土壤溶液产生颜色反应,和标准的pH比色卡进行比较而确定土壤pH值。
为方便起见,常将几种不同pH范围的指示剂混合在一起,配制成混合指示剂。
2、试剂配制(1)pH4—8混合指示剂:用分析天平称取等量(0.25克)的溴甲酚绿、溴甲酚紫及甲酚红三种指示剂,放在玛瑙研钵中加15毫升0.1mol·L-1氢氧化钠及5毫升蒸馏水,共同研匀,用蒸馏水稀释至1升,用稀标准酸或标准碱溶液调整pH至6.4左右,贮存于棕色瓶中备用。
此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如下:PH 4.0 4.5 5.0 5.5 6.0 6.5 7.0 8.0颜色黄绿黄黄绿草绿灰绿灰蓝蓝紫紫(2)pH7-9混合指示剂:称取等量(0.25克)的甲酚红和百里酚蓝,放在玛瑙研钵中,加0.1 mol·L-1氢氧化钠11.93毫升,共同研匀,待完全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升,其变化范围如下:PH 7 8 9颜色橙黄橙红红紫3、操作步骤取土约0.5克(不必称重)置于白瓷比色盘的大穴中,用滴管滴入指示剂,至土样全部湿润并刚有液体流出为度,轻轻摇动,使指示剂与土壤混匀,静置1—2分钟,将上部清液引入另一小穴中,与标准比色卡片比较,读出土壤pH值。
土壤PH的测定

土壤酸碱度的测定一、土壤pH的测定pH的化学定义是溶液中H离子活度的负对数。
土壤pH是土壤酸碱度的强度指标,是土壤的基本性质和肥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
它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土壤pH易于测定,常用作土壤分类、利用、管理和改良的重要参考。
同时在土壤理化分析中,土壤pH与很多项目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有密切关系,因而是审查其他项目结果的一个依据。
土壤pH分水浸pH和盐浸pH,前者是用蒸馏水浸提土壤测定的pH,代表土壤的活性酸度(碱度),后者是用某种盐溶液浸提测定的pH,大体上反映土壤的潜在酸。
盐浸提液常用1molLKCl溶液或用0.5 molLCaCl2溶液,在浸提土壤时,其中的K或Ca即与胶体表面吸附的Al3+和H+发生交换,使其相当部分被交换进入溶液,故盐浸pH较水浸pH低。
土壤pH的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和电位法。
电位法的精确度较高。
pH误差约为0.02单位,现已成为室内测定的常规方法。
野外速测常用混合指示剂比色法,其精确度较差,pH误差在0.5左右。
(一)混合指示剂比色法1、方法原理:指示剂在不同pH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故根据其颜色变化即可确定溶液的pH。
混合指示剂是几种指示剂的混合液,能在—个较广的pH范围内,显示出与一系列不同pH相对应的颜色,据此测定该范围内的各种土壤pH。
2、操作步骤:在比色瓷盘孔内(室内要保持清洁干燥,野外可用待测土壤擦拭),滴入混合指示剂8滴,放入黄豆大小的待测土壤,轻轻摇动使土粒与指示剂充分接触,约1分钟后将比色盘稍加倾斜用盘孔边缘显示的颜色与pH比色卡比较,以估读土壤的pH。
3、混合指示剂的配制:取麝草兰(T.B)0.025克,千里香兰(B.T.B)0.4克,甲基红(M.R)0.066克,酚酞0.25克,溶于500ml95%的酒精中,加同体积蒸馏水,再以0.1molL-1Na0H调至草绿色即可。
pH比色卡用此混合指示剂制作。
可交换酸度编制说明

附件五:《土壤 可交换酸度的测定 氯化钾提取-滴定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土壤 可交换酸度的测定 氯化钾提取-滴定法》编制组二〇一〇年十月项目名称:土壤 可交换酸度的测定 氯化钾提取-滴定法 项目统一编号:1027项目承担单位:营口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制组主要成员:韩凌、刘晗、商利旗、夏阳、安乐、郭鑫 标准所项目负责人:武婷标准处项目负责人:何俊目 录1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2)2.1 酸性土壤的环境危害 (2)2.2 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 (3)2.3 现行土壤可交换酸度测定方法的最新进展 (3)3国内外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3)3.1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3)3.2 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3)4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4)4.1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 (4)4.2 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 (4)5方法研究报告 (5)5.1 方法研究的目标 (5)5.2 方法原理 (6)5.3 试剂和材料 (6)5.4 仪器和设备 (6)5.5 样品采集和制备 (7)5.6 试样制备的条件优化 (8)5.7 分析步骤 (10)5.8 检出限 (11)5.9 精密度 (12)5.10 结果计算与表示 (14)6方法验证 (15)6.1 方法验证方案 (15)6.2 方法验证过程 (15)7与开题报告的差异说明 (16)附件一方法验证报告 (17)《土壤可交换酸度的测定氯化钾提取-滴定法》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1) 根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8] 44号),《土壤可交换酸度的测定氯化钾法》标准列入2008年标准制订工作计划,项目统一编号为1027。
(2) 由营口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本标准的制定任务。
参加本标准的方法验证单位: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锦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盘锦市环境保护站、丹东市环境监测站和铁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氯化钾提取-滴定法测定土壤可交换酸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源 ,对样 品称 量 、标 准溶 液标 定 、测 定 过 程 等 影 响 不确 定 度 的 分 量 进 行 了研 究 ,按 JJF1O59— 1999《测 量 不 确
定 度 评 定 与表 示 》的 规 定 进 行 合 成 ,最 终 给 出 了扩 展 不确 定 度 ,这 样 结果 的表 达 更加 客 观 和 真 实 。 关 键 词 :不 确 定 度 ;可 交换 酸 度 ;氯 化 钾 提 取
同 时 ,用 上 述 方 法 滴 定 100 mL 空 白试 样 提 取 液 , 记 录 消 耗 NaOH 溶 液 体 积 的毫 升 数 。 2.2.3 测 定 结 果
取 5 g样 品 进 行 测 定 ,消 白后 算 得 测 定 结 果 为 27.4 mmoi/kg。
3 建 立 数 学模 型
氢 氧化 钠 标 准 溶 液 浓 度 按 照 如 下 公 式 进 行 计 算 : Cl= (c2×V )/(V ~V。)。 式 中 :c 为 氢 氧 化 钠 标 准 溶 液 浓 度 ,mol/L 为 邻 苯二 甲 酸 氢 钾 溶 液 的 浓 度 ,mol/L;Vo为 空 白 试 样 消 耗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的 体 积 ,mL;V 为 标 定 时 消 耗 氢 氧 化 钠 标 准溶液 的体 积 ,mL;V。为 邻苯二 甲酸 氢钾溶 液 的体 积 ,mL。 土 壤 可 交换 酸 度 按 如 下 公 式 计 算 。 EA一[( 一V )×c ×1000×V]/(V ×m)×(100 + 硼)/100。 式 中 :EA为 土 壤 样 品 的 可 交 换 酸 度 ,mmol/kg;V 为直 接 滴 定 土壤 消 耗 氢 氧 化 钠 体 积 ,mL; 为 空 白样 品 消 耗 氢 氧 化 钠 体 积 ,mL 为 氢 氧 化 钠 标 准 溶 液 浓 度 ,mol/L;V 为提 取 液 的定 容 体 积 ,mL;V 为 滴 定 时移 取 的 提取 液 体 积 ,mL; 为 风 干 土 质 量 ,g;W 为 风 干 土 壤 含 水 率 ,质 量分 数 。
土壤—交换性酸度的测定—氯化钾交换法

FHZDZTR0039 土壤 交换性酸度的测定 氯化钾交换法F-HZ-DZ-TR-0039土壤—交换性酸度的测定—氯化钾交换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酸性土壤交换性酸度的测定。
2 原理在土壤酸碱度测定中,还需测定土壤交换性酸度,交换性酸度是对农作物最有害的一种土壤酸度形态,它的存在表明土壤中交换性盐基十分贫乏,而代替其位置的是交换性氢和铝离子,是改良酸性土壤时确定石灰施用量的重要指标。
通常采用氯化钾交换法测定土壤交换性酸度,用氯化钾溶液淋洗酸性土壤时,土壤永久负电荷引起的酸度(交换性H +和Al 3+)被钾离子交换而进入溶液,当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时,不但滴定了土壤原有的交换性H +,也滴定了交换性Al 3+水解产生的H +,为交换性H +和Al 3+的总和,称为交换性酸总量。
另取一份浸出液,加入氟化钠溶液与Al 3+络合而防止水解,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而测得交换性H +。
两者之差为交换性Al 3+。
3 试剂3.1 氯化钾溶液:1mol/L ,称取74.55g 氯化钾,溶于水,加水稀释至1000mL 。
溶液pH 应为5.5~6.0,如不在此范围,可用稀氢氧化钾溶液或稀盐酸溶液调节。
3.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02mol/L ,称取0.8g 氢氧化钠,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煮沸后刚冷却的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
标定:称取1.0211g 于110℃烘干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精确至0.0001g ,用少量水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50mL ,得0.0200mol/L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
吸取25.00mL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置于150mL 锥形瓶中,加1滴~2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并在30s 内不褪色为止。
同时做空白试验。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C =0211V V V C −× 式中: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C 1——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1——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体积,mL ;V 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用量,mL ;V 0——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
土壤样品检测方法

土壤PH的测定电位法1、方法提要采用电位法测定土壤PH是将PH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板)插入土壤悬液或浸出液中构成一原电池,测定其电动势值,再换算成PH值。
在酸度计上测定,经过标准溶液定值后则可直接读数取PH。
水土比例对PH值影响较大,尤其对于石灰性土壤稀释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
以采取较小水土比为宜,本方法规定水土比为2.5:1。
同时酸性土壤除测定水浸土壤PH值外,还应测定盐浸PH值,即以1mol²L-1KCl溶液浸取土壤H+后用电位法测定。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PH值的测定。
3、主要仪器设备3.1酸度计(精确到0.01PH单位):有温度补偿功能;3.2PH玻璃电级;3.3饱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当PH大于10,须用专用电极;3.4搅拌器。
4、试剂4.1去除CO2的水:煮沸10min后加盖冷却,立即使用;4.2氯化钾溶液[c(KCL)=1mol²L-1]:称取74.6g KCl溶于800mL 水中,用稀氢氧化钾和稀盐酸调节溶液PH为5.5~6.0,稀释至1L;4.3PH4.01(25℃)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经110~120℃烘干2~3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10.21 g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贮于聚乙烯瓶;4.4PH6.87(25℃)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经110~130℃烘干2~3h的磷酸氢二钠3.533 g和磷酸二氢钾3.388 g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贮于聚乙烯瓶;4.5PH9.18 (25℃)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经平衡处理的硼砂(Na2B4O7²10H2O)3.800g溶于无CO2的水中,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贮于聚乙烯瓶;硼砂的平衡处理:将硼砂放在盛有蔗糖和食盐饱和水溶液的干燥器内平衡两昼夜。
5、分析步骤5.1仪器校准各种PH计和电位计的使用方法不尽一致,电极的处理和仪器的使用按仪器说明书进行。
将待测液与标准缓冲溶液调到同一温度,并将温度补偿器调到该温度值。
土壤可交换酸度的测定的条件优选研究

4方法优选结果
该方法标准经过试验证明: 样 品制备 选取 过 2 m m土壤筛 , 氯化钾 淋洗 的方 法测 定土壤可交换酸具有省时 、干扰少 、交换 酸 的交换率 高等优点 ,因此 《 土壤可交换酸度 的测定 》 选用氯 化钾提取 一滴定法。
.
1 - 3可 交 换 铝 的 测 定
固定提取过程 中其他条件不变 , 改变土壤粒度进行测定 。 选择 2 种 不 同浓度 的土壤 ,将 土壤研 磨 到粒度 分别 为 8目和 6 4目进行测定 。查 阅资料可 知 ,在 8目和 6 4目之间 ,数据相 对稳定 。土壤粒 度的变化 ,对土壤可交换酸度值影响较小 。参 考相关 资料 ,结 合实验结果 ,选择过 8目土壤筛样品 已经达到 实验要求 ,即土壤研磨 过 2 am土壤筛 即可 。 r 2 . 2提取液及提取方法的选择优化 选择 8目的土壤粒度 ,分别用氯化钾振荡和淋洗 2种不 同 的方法进行测定 。由资料 可知 , 采用 K C 1 淋洗法 比振荡法对可 交换酸度 的交换 比率 高。 选 择 8目的土壤粒度 ,分别用氯化钡振 荡和氯化钾淋洗 2 种不 同的方 法进 行测定。 由资料可知 ,采用 K C 1 淋洗法 比氯化 钡振荡法对 可交换 酸度 的交换 比 率 高。 淋洗方法较振荡方法还有 以下优势 : 2 . 2 . 1 省 时间 淋 洗方法 :淋洗时间大约为 4 0 m i n 。 振 荡方法 :振荡 1 h ,离心 3次每 次 1 0 m i n ,共 用 3 0 m i n 。
选取最佳 实验条件 ,体现 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 :土壤 ;可交换酸度 ;实验 室比对 ;实验条件 中图分类号 :X8 3 3
文献标识码 :A
《土 壤 可 交 换 酸 度 的 测 定 氯 化 钾 提 取 一滴 定 法 》 淋洗方法 :由于土壤盛放在漏斗 中 ,所 以土壤 中的草根等 ( H J 6 4 9 — 2 0 1 3)于 2 0 1 3 年6 月 由环保部发 布 ,并于 2 0 1 3 年9 漂 浮物不会进人浸 出液中。 月 1日起 正式实施 。该方法标准制定过程 中经过 了方法筛选 、 振荡方法 :振荡后 的土壤经离心后 ,漂浮物 质仍 旧在 浸出 实 验室内方法 比对 、 实验室间方法验证 、 征求意见汇总等工作 。 液中 ,在滴定 时会造 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本 文主要论 述方法标 准制 定过程中的条 件优 选过程。 结合相关资料 , 土壤提取液选择氯化钾淋洗达到分析要求 。 1标准方法 的原理 ” ’ 3不 同方法 比较 1 . 1 提 取 原 理 鉴于 《 土 壤 可交 换 酸度 的测 定 氯化 钡提 取 一滴定 法 》 用适 量氯 化 【 l 钾溶 液反 复淋洗 土壤样 品 ,使 得土壤 胶体 ( H J 6 3 1 — 2 0 1 1 )已颁 布 ,本方法对相 同土壤进行 了 2 种方 法的 上可交换铝和可交换氢被钾离子交换 ,形成三价铝离子 和氢离 测定 ,通过分析结果 进行 比较 ,检验其结果的一致 性 。 子 进入 溶液。 实验室 由同一化验员在相 同实验条件下 ,分别对 同一批土 1 . 2可 交换 酸 度 的测 定 样 使用 2种 分析方 法 ( K C 1 淋洗 和 B a C 1 振 荡 )进行 分析 ,实 提取完样 品后 ,取一部分土壤淋洗液 ,用氢 氧化钠标 准溶 验 结果 如下 : 液 直接滴定 ,所 得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可交 换酸度。 2 种 分析 方法 显 著性 差 异 的检 验 _ 3 】 :使 用 T检验 分 别对 总 酸、游 离 态 酸 、可 交换 性铝 进 行 检 验 ,设 定 显 著 性水 平 提取完样 品后 ,另取一部分土壤提取液 ,加入适量氟 化钠 O L = 0 . 0 5 。 溶 液 ,使氟离子 与铝 离子形成络合 物 , A l ¨被充分络合 。再用 3 . 1 总酸 的显著性差异检验 氢 氧化 钠标准溶液滴定 ,所得结果为可交换氢 。可交换酸度 与 F = 2 . 5 4< F ) 所 以 2种 方 法 有 相 同 的 精 密 度 ; 可交换 氢的差值 为可交换 铝。 t = 2 . 1 9 2 <t 0 - 0 ( 1 O ) ,所以 2 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2试样制备 的条件优化 3 . 2游离态酸的显著性差异检验 F=2. 24 < F。 。 ( 5) 所 以 2种 方 法 有 相 同 的 精 密 度 ; 试样制备过程较为复杂 ,为提高试样制备 的可操作性 和适 用 性 ,对试样制备过程的土壤粒度 、提取液选择及提取方法等 t = 1 . 2 1 5< t o D 5 f 1 0 1 ’所 以 2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 条件进 行优化试验。为使实验样品具有代表性 ,选取 2 个不 同 3 . 3可交换性铝 的显著性差异检验 浓度样 品开展试验 ,分别取江西鹰潭和辽宁丹东 2个地方土壤 F = 2 . 5 3< F 嘶f 5 l 5 ) 所 以 2种 方 法 有 相 同 的 精 密 度 ; 样 品。采用 试样 制备的方法 ,每份样品平行测定 3 次 ,取其平 t = 2 . 0 2 1 <t o 0 5 …) ,所以 2 种方法测定结果 无显著差异。 均值进行统计 。 通过 T检验证明 :用 K C 1 淋洗和 B a C 1 振荡 两种不 同的方 2 . 1 土壤粒度优化 [ 2 1 法测定 土壤可交换酸 ,测 定的结果无显 著性 差异 。
土壤分析方法

土壤分析方法土壤是指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正因为土壤中含有多种物质,而这些物质对土壤中的作物及动物、微生物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定性、定量测定。
土壤分析是土壤生成发育、肥力演变、土壤资源评价、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研究的基础工作,也是环境科学中评价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土壤分析方法很多,但从大方面来分,主要可以分为物理分析和化学分析。
土壤物理分析主要测定土壤中物质存在的状态、运动形式以及能量的转移,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测定仪)、土壤水势、饱和和非饱和导水度、水分常数、土壤渗漏速度、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比重和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结构和微团聚体、土壤结持度、土壤膨胀与收缩、土壤空气组成和呼吸强度、土壤温度和导热率、土壤机械强度、土壤承载量和应力分布以及土壤电磁性等。
土壤物理分析方法多以现代化仪器为主,如土壤结构用测控仪;土壤结构的微域变化用磨片、光学技术及扫描电镜;土壤空气组成和土壤力学性质用气相色谱仪和三轴剪力仪,另外土壤物理分析还用到如测温仪、测磁仪、土壤颗粒自动分析记录仪等仪器。
土壤物理分析只占土壤分析方法中的很少一部分,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土壤分析是值土壤化学分析。
土壤化学分析是指测定土壤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某些性质。
包括土壤矿质全量测定(硅、铝、铁、锰、磷、钛、钾、钠、钙、镁等的含量),土壤活性硅、铝、铁、锰含量测定,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测定,土壤有效养分图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和钾含量的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突然微量元素和有效性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土壤酸碱度、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交换性盐基的组成测定等。
这些是土壤化学分析的重点项目,其中还有一个概念即土壤常规分析,是指其中的某些项目是必须进行测定的,包括土壤矿质全量、全氮量、土壤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盐基、有机质含量、有效养分含量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HZDZTR0039 土壤 交换性酸度的测定 氯化钾交换法
F-HZ-DZ-TR-0039
土壤—交换性酸度的测定—氯化钾交换法
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酸性土壤交换性酸度的测定。
2 原理
在土壤酸碱度测定中,还需测定土壤交换性酸度,交换性酸度是对农作物最有害的一种土壤酸度形态,它的存在表明土壤中交换性盐基十分贫乏,而代替其位置的是交换性氢和铝离子,是改良酸性土壤时确定石灰施用量的重要指标。
通常采用氯化钾交换法测定土壤交换性酸度,用氯化钾溶液淋洗酸性土壤时,土壤永久负电荷引起的酸度(交换性H +和Al 3+)被钾离子交换而进入溶液,当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时,不但滴定了土壤原有的交换性H +,也滴定了交换性Al 3+水解产生的H +,为交换性H +和Al 3+的总和,称为交换性酸总量。
另取一份浸出液,加入氟化钠溶液与Al 3+络合而防止水解,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而测得交换性H +。
两者之差为交换性Al 3+。
3 试剂
3.1 氯化钾溶液:1mol/L ,称取7
4.55g 氯化钾,溶于水,加水稀释至1000mL 。
溶液pH 应为
5.5~
6.0,如不在此范围,可用稀氢氧化钾溶液或稀盐酸溶液调节。
3.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02mol/L ,称取0.8g 氢氧化钠,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煮沸后刚冷却的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
标定:称取1.0211g 于110℃烘干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精确至0.0001g ,用少量水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50mL ,得0.0200mol/L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
吸取25.00mL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置于150mL 锥形瓶中,加1滴~2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并在30s 内不褪色为止。
同时做空白试验。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C =0
211V V V C −× 式中:
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
C 1——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 ;
V 1——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体积,mL ;
V 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用量,mL ;
V 0——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
3.3 酚酞指示剂:称取1g 酚酞,溶于20mL 乙醇中,再加入80mL 水。
3.4 氟化钠溶液:称取3.5g 氟化钠,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溶液调节至微红色(pH 8.3),再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00mL ,贮于塑料瓶中。
4 仪器
4.1 锥形瓶,250mL 。
4.2 容量瓶,250mL 。
5 操作步骤
5.1 待测液的制备:称取通过2mm 筛孔的风干土样5.00g (精确至0.01g ),置于已铺有慢速
滤纸的漏斗内,用1mol/L 氯化钾溶液少量多次地淋洗土样,滤液承接在250mL 容量瓶中,近刻度时用1mol/L 氯化钾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5.2 吸取100.00mL 滤液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热煮沸5min 赶除二氧化碳。
加入1滴~2滴酚酞指示剂,趁热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并在30s 内不褪色为止。
同时做空白试验。
5.3 另吸取100.00mL 滤液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热煮沸5min 赶除二氧化碳。
趁热加入1mL 氟化钠溶液。
冷却后加入1滴~2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并在30s 内不褪色为止。
同时做空白试验。
注1:氯化钾交换剂是中性盐溶液,它不与水解性酸起作用,用氯化钾溶液处理土样所测得的结果才是交换性酸度。
用250mL 氯化钾溶液淋洗,可将土样中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基本洗出。
如淋洗体积过大或淋洗时间过长,有可能将部分水解性酸洗出。
注2:氟化钠溶液的用量可根据计算取得:
氟化钠溶液加入量(mL)=
3
83.06×××C V 式中:
C ——滴定交换性酸总量时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
V ——滴定交换性酸总量时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用量,mL ;
0.83——氟化钠溶液浓度,mol/L ;
3——1mol F -与1mol 1/3Al 3+反应;
6——[AlF6]3-中Al 与F 的比。
6 结果计算
土壤交换性酸总量按(1)式计算,交换性氢量按(2)式计算,交换性铝量按(3)式计算:
交换性酸总量=100010
)(01×××××−K m t C V V ……(1) E (H +)=100010
)(02×××××′−K m t C V V ......(2) E (1/3Al 3+)=交换性酸总量– E (H +) (3)
式中:
交换性酸总量——cmol(H ++1/3Al 3+)/kg ;
E (H +)——交换性氢量,cmol(H +)/kg ;
E (1/3Al 3+)——交换性铝量,cmol(1/3Al 3+)/kg ;
V 1——滴定交换性酸总量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
V 2——滴定交换性氢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
V 0——交换性酸总量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
0V ′——交换性氢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
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t ——分取倍数(浸出液总体积250mL/吸取浸出液体积,mL );
m ——风干土样质量,g ;
K ——风干土样换算成烘干土样的水分换算系数;
10——m mol 换算成c mol 倍数。
7 允许差
试样进行两份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取一位小数。
两份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按表
1规定。
表1 交换性酸总量测定允许差
交换性酸总量
c mol/kg
允许差c mol/kg
>30 >3
10~30 1~3
1~10 0.2~1
<1 <0.2 8 参考文献
[1] LY/T1240-1999.森林土壤交换性酸的测定.
[2] 孙鸿烈,刘光崧. 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28.
[3]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