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电梯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PLC控制的三层电梯升降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PLC控制的三层电梯升降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电梯生产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些电梯厂也在不断改进设计,修改工艺,更新换代生产更新型电梯,电梯主要分为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两大部分,随着自动控制理论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梯的拖动方式与控制手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流调速是当前电梯拖动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电梯控制系统主要有三种控制方式:继电路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

继电器控制由于故障率高,可靠性差,控制方式不灵活以及消费功率大等缺点,目前已经逐渐被淘汰。

微机控制系统虽在智能方面有较强的功能,但也存在抗扰性差,系统设计复杂,一般维修人员难以掌握其维修技术等缺陷,而PLC控制系统由于运行可靠性高,其维修方便,抗扰性强,设计和调试周期短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在电梯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控制方式,目前也广泛用于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

关键字:PLC 电梯自动控制目录摘要 (1)第一章前言 (2)1.1电梯的起源 (2)1.2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第二章电梯的机构 (3)第三章硬件的选择 (6)3.1.1PLC的定义 (6)3.1.2PLC的基本结构 (6)3.1.3PLC主要的特点 (7)3.1.4PLC的工作原理 (8)3.1.5PLC内部运作方式 (9)3.2.1PLC的系统硬件设计 (10)第四章电梯控制系统原理及硬件组成 (11)4.1电梯控制系统原理 (11)4.2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11)4.3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设计 (12)第五章三层电梯升降PLC控制的设计 (13)5.1电梯控制的功能要求 (13)5.2PLC选型及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13)5.3梯形图程序设计 (13)5.4系统的调试与操作 (18)结束语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前言1.1电梯的起源说到电梯的起源要从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使用了最原始的提升系统说起,但这一类起重机的能源均为人力。

毕业设计升降机的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升降机的开题报告
二、本设计课题的主要设计内容、拟达到的要求或技术指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主要设计内容:FPGA是英文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缩写,FPGA可以定制各种数字电路和数字系统。在通信行业,传输网,医疗仪器,各种电子仪器,安防监控,电力系统,汽车电子,消费类电子中都大面积的使用。随产品研发周期的逐步缩短,定制型产品的开发使FPGA在后面的应用面越来越广。
2011.5.11~2012.6.1撰写毕业论文
三、主要参考资料:
1.谭会生,张昌凡,EDA技术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潘松,黄继业,EDA技术实用教程,科学出版社,2002
3.潘松,VHDL实用教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路而红,电子设计自动化应用技术,高教出版社,2008
本次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一个三层升降机的电气控制及信号传输处理电路系统,该系统要求FPGA来实现,其仿真测试需用相关EDA软件来模拟。
拟达到的要求或技术指标:
1、熟悉掌握FPGA设计开发流程。
2、熟悉掌握硬件描述语言(VHDL)。
3、了解升降机工作原理,拟达到下列设计要求:
升降机在检测门厅或轿箱召唤信号后,与轿箱所在的楼层相比较,通过选向模块进行运行选向。 升降机启动,通过变频器驱动电机拖动轿箱运动。轿箱速度由低速转变为中速在转变为高速,并以高速运行至目标层。 当升降机检测到目标层减速点后,升降机进入减速状态,由高速变为低速,并以低速运行至平层点停止。 平层后,经过一定延时开门,直到碰到开门到位行程开关;再经过一定延时关门,直到安全触板开关动作。若遇到非安全触板,应返回延时开门。 得到相应的层显示信号以及动作与报警信号。 照明安全装置等其他相关功能。

毕业设计(论文)-小型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小型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管理资料]

X X 学院XXXX 届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家用升降梯设计子课题题目小型剪叉式液压升降机姓名学号所属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2012年5月摘要在设计机械结构时,采用剪叉式结构。

剪叉式机械结构,使升降机起升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

它使高空作业效率更高,安全更保障。

在设计液压系统时,为了能使升降机在任何情况下工作,采用双液压泵,一个直流驱动液压泵,工作电压为48V;一个交流驱动液压泵,工作电压为220V。

液压泵采用柱塞泵,电磁换向阀采用三位三通阀,上升动力来源于液压液压泵,下降动力来源于工作人员和升降机自身的压力。

在设计控制电路时,要有限位和自锁装置,并设计交直流换向开关和充电开关。

关键词:剪叉式,液压系统,控制开关。

AbstractIn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the scissor structure. Fork type mechanical structure, so that the lift lift has the high stability, wide working platform, make the operation more. It makes the operation more efficient, more security protection.In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in order to be able to lift a job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with the double hydraulic pump, a DC drive hydraulic pump, the working voltage of 48V; an AC drive hydraulic pump, the working voltage of 220V. Hydraulic pump with plunger pump, an electromagnetic reversing valve with three valve, rising power from hydraulic pump, decreased power source for staff and lift your pressure. In the design of control circuit, to a limited and a self-locking device, and the design of AC / DC changeover switch and a charging switch. Key words: scissor type, hydraulic system, a control switch.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概述 (5)升降机概述 (5)什么是升降机 (5)升降机的发展历史 (5)液压升降机的作用和特点 (6)液压升降机的作用 (6)液压升降机的特点 (6)铝合金液压升降机 (6)铝合金液压升降机的特点 (6)本设计的基本参数 (7)剪叉式铝合金液压升降机 (7)第二章受力分析 (9)结构分析 (9)第四层剪叉臂受力分析 (10)第三层剪叉臂受力分析 (11)第二层剪叉臂受力分析 (12)第一层剪叉臂受力分析 (13)第三章结构设计 (15)材料的选用 (15)选用材料的性能系数 (15)强度校核计算 (15)剪叉臂的抗弯强度校核计算 (15)连接螺栓的抗剪强度计算 (18)工作平台的设计 (18)结构设计 (18)强度校核设计 (19) (20) (20) (21) (22) (24) (26)第四章液压系统设计 (27) (27) (27) (28) (28) (32) (33) (34) (35)(单作用柱塞缸的计算) (35) (37) (38) (38)第五章电路设计 (40) (40)48V充电电路图 (40)参考文献 (42)致谢 (43)附图 (44)第一章概述升降机概述什么是升降机升降机是一种将人或者货物升降到某一高度的升降设备。

升降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升降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升降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目录摘要: (3)第 1 章前言 (4)第 2 章电梯控制分析 (5)2.1设计内容 (5)2.2控制要求 (5)2.3控制面板示意图和电梯结构示意图 (5)2.4控制过程 (6)2.5电梯启动所需条件 (7)2.6电梯停车所需条件 (7)2.7电梯控制系统要求 (7)2.8电梯运行控制内容 (8)第 3 章方案设计 (8)3.1曳引 (8)3.2调速 (10)3.3安全 (12)3.4便利 (13)3.5舒适 (14)3.6布置 (15)3.7控制 (16)第 4 章硬件配置、 I/O接线图 (16)4.1 PLC的选型 (16)4.2外部设备 (17)4.3 PLC容量估计 (17)4.4 I/O模块的选择 (19)4.5 通道分配 (20)4.6 I/O配线 (21)第 5 章设计思想 (23)5.1 PLC中模块化设计思想 (23)5.2 电梯控制软件模块的划分 (25)第 6 章系统逻辑控制分析 (26)6.1电梯控制原理框图 (26)6.2电梯拖动控制系统 (27)6.3信号控制系统 (28)6.4电梯系统控制流程 (32)第 7 章电梯控制系统PLC软件设计 (33)7.1编程方法 (33)7.2编程语言 (34)7.3编程工具 (36)7.4程序编写 (38)第 8 章结束语 (44)参考文献 (45)附录一:电梯PLC控制系统梯形图 (47)附录二:指令语句表 (55)升降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高层建筑随之增多,且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工具,是高层建筑内自动化层度最高的机电设备。

随着硬件技术的成熟电梯的价位不断下降,电梯设计开发的费用在电梯成本里占很大比重。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与技术相对成熟的电梯结构设计相比,经费耗费较多。

因此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有着很高的实用性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可编程控制器(PLC)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已基本成熟,价格也很便宜。

毕业设计--四层垂直升降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四层垂直升降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垂直升降电梯控制系统设计一、基本任务及要求:1. 设计任务(1)硬件设计垂直升降电梯的控制电路PLC控制:启动、停止、正转、反转按键;波段开关;楼层指示灯;定时器T。

按键控制电梯启、停,正、发转按键控制上下呼叫,波段开关选楼层。

(2)软件设计垂直升降电梯的控制程序,电梯抵达楼层指示灯亮;自动延时5秒;循环检测楼层呼叫与选层信号;按键控制系统启动、停、上、下移动程序。

(3)机械结构设计设计并绘制电梯机械结构装配图设计参数:电梯:v=1m/s 、a=0.1m/(s*s);层高3.5m;载重量:1t。

2. 要求(1)绘制硬件接线框图;电梯系统控制流程框图;电梯机械结构图。

(2)撰写设计说明书(5千字),并附程序清单及其功能注释。

(3)控制程序必须经过调试通过;电梯结构必须有必要的设计计算。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1.设计时间三周(从2012年12月3日至2012年12月21日)2.进度安排第一周:布置设计任务;补充相关知识;查阅资料;撰写绪论,确定系统组成方案。

第二周:电梯结构设计,确定电梯承载能力,电梯机电传动计算,桥厢结构设计。

硬件电路设计,选择电气元件,设计系统框图、外部电路接线图、参考顺序控制实验。

第三周:软件设计,编写并调试程序。

记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整理资料;按格式末班撰写设计说明书;上交设计作业(打印稿及电子文档);并参与答辩。

目录第1章绪论 (4)2.1 电梯起源、发展及课题研究的背景 (4)2.2 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5)2.3 设计的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电梯的综述 (7)2.1 电梯的定义与简介 (7)2.2 电梯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 (7)2.3 电梯的基本结构及组成部件 (10)第3章总体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液压升降机

毕业设计--液压升降机

毕业设计--液压升降机液压升降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液压传动系统来实现物体的上升、下降、转移、定位和固定等操作。

本文主要研究液压升降机的设计。

一、设计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液压升降机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物体的上升、下降、转移、定位和固定等操作,根据实际需要,在设计时需要确定升降高度、承载重量、工作速度、工作环境等参数。

2. 结构需求液压升降机的结构设计应该考虑到其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包括支撑架、上升平台、活塞、液压油缸、电机、泵站等部件的结构设计及其配合精度等。

3. 控制需求液压升降机的控制设计应该采用PLC或单片机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功能,具备安全保护和紧急停机等控制手段。

二、设计方案1. 结构设计液压升降机的基本结构分为支撑架、上升平台和液压传动系统。

支撑架主体为铁质架构,上升平台为钢板焊接而成,起升杆为梯形结构。

液压传动系统采用活塞式液压油缸和双作用油缸,工作液压油采用46号液压油。

2. 控制系统设计液压升降机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控制器、传感器、电机和液压泵站等部件。

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传感器采用压力传感器和限位开关,电机采用交流电机,液压泵站采用单联泵和双联泵,控制手段包括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

三、设计计算和实验1. 承载重量计算液压升降机承载重量应根据其使用环境而定,计算公式如下:P=F×S其中,P为承载重量,F为升降杆所能承受的最大力,S为杆长。

2. 液压系统参数计算根据升降高度、承载重量和工作速度等参数,计算液压油缸和油泵的合适参数,包括工作压力、液压缸直径、液压油缸行程、油泵排量和功率等。

3.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现最优化设计,进行实验验证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实验观察液压升降机的升降高度、承载重量、工作速度及其控制等方面的性能指标。

四、设计总结本文讨论了液压升降机的设计需求分析、设计方案、计算和实验等方面,设计结果表明,设计的液压升降机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优点。

(完整版)升降机构毕业设计论文

(完整版)升降机构毕业设计论文

1 绪论1.1 设计的主要目的本课题主要完成的是一放线机升降结构设计,包括线圈夹紧.升降机构,实现线圈的夹紧.装卸操作。

该放线机用于计算机通讯线缆或类似线缆的裁切的自动供料,以保证线缆切线长度。

1.2 设计的主要思路设计研究的主要思路就是想把传统的螺旋式升降改为液压升降,这样就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而且也能精准的完成机械的自由升降。

以便更好的使用放线机。

本人的想法是想用液压驱动不想用陈规的螺杆升降,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升降系统和驱动系统,在常规的螺杆升降的前提下,要提升很大重量到指定高度是非常困难的,这样会大大的降低工作效率,所以选用液压升降会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还有就是因为刚卷质量非常大,单靠钢丝绳的拉力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正常的自由旋转就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驱动系统,现在一般用的驱动系统都是电机驱动,因为它有许多优点,可以根据线卷的拉力大小来调节他的转速,还可以进行一般的正反转,还有就是在电机上安装一个变频器,可以无限调速,可以得到任何想要得转速。

驱动装置则是用液压驱动,它可以避免由于螺杆滑丝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工程事故,而且力大可以迅速提升到指定高度。

1.3 设计的要求1.夹紧只限于轴向,线绕度不受限制,夹紧力不致使线轴破坏。

2.驱动力可采取外驱动力。

3升降过程要求平稳.快捷。

4.放线时线圈外径悬空高度200mm—400mm。

5.线圈形状尺寸示于图1.1图1.1 线卷的零件图1.4 放线机发展情况综述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要求精确的技术,以此同时我们还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

现在线路的应用越来越多,相应各种线的切割,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设备既有很高的效率又能保证精度要求。

所以我们来研究放线机有很好的经济很社会效益。

现阶段我国在各项技术中一直处于先进水平,在一些领域还保持着领先。

一种应用于钢帘线及高精度、高性能金属线材生产的现代化关键设备——25模多功能智能化高速水箱拉丝机,由江苏泰隆机械集团研制成功,并于4月9日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

电梯自动升降系统设计方案

电梯自动升降系统设计方案

电梯自动升降系统设计方案1.1课题背景电梯是当今世界最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和经济中,电梯已经成为城市物质文明的一种标志。

1850年,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卷扬机,1857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一端与轿厢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绳鼓上,靠钢丝绳被缠卷或释放而使轿厢提升或下降,但由于鼓轮不可能做得太长,所以使得钢丝绳的长度以及轿厢的行程受到限制,另外,由于钢丝绳的股数不能太多,致使轿厢的载重量也受到限制,特别是当时的安全措施不够完善,常常出现事故,使得鼓轮式电梯应用与发展都受到了限制。

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曳引式电梯。

钢丝绳悬挂在曳引轮上,一端与轿厢连接,而另一端与对重连接,随曳引轮的转动,靠钢丝绳与曳引轮槽之间的摩擦力,使轿厢与对重做一升一降的相反运动,显然,钢丝绳不用缠绕,因此钢丝绳的长度和股数钧不受限制,当然轿厢的载重量以及提升的高度就得到了提高,从而满足了人们对电梯的使用需求。

因此,近一百年来,曳引式电梯一直受到重视,并发展沿用至今。

当今在很多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电梯的使用相当普遍,电梯技术以及使用状况和生产数量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90年代以来,400多万台电梯在世界各地运行着,同时每年以15万台的需求量增加着,预计近十年内世界平均增长率为7%,亚太地区增长率为9%。

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在1990~1991年的一年中,共生产电梯31500台。

其中,直流电梯为23台,占0.07%;交流电梯为22690台,占72%;液压电梯为7829台,占24.8%;住宅电梯为966台,占3.1%。

在亚洲,日本对电梯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其占有率为67%。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晶闸管变流装置越来越多地用于电梯控制系统,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简化,性能提高。

同时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研制与开发,使交流电梯的调速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1]。

在我国,70年代的电梯产品主要是交流双速电梯,其调速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梯牵引电动机的极对数而实现高速与低速运行的,这种电梯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尽管平滑了调速够理想、舒适感较差,但在调速指标要求一般的场合,任能满足使用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降电梯毕业设计升降电梯毕业设计摘要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

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

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

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

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

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又在英国出现水压梯。

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

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

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

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

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

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

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

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

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

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实际上,电梯是根据外部呼叫信号以及自身控制规律等运行的,而呼叫是随机的,电梯实际上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控制系统,单纯用顺序控制或逻辑控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因此,电梯控制系统应采用随机逻辑控制方式控制。

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两种控制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的信号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取代微机实现信号集选控制。

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国内厂家大多采用答二种方式,其原因在于用PLC控制有许多优点:1,可靠性高,由于采取了一系类的PLC高可靠性的措施,PLC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一般可达3~5万小时。

而且PLC的环境适应性也很强,它能在工业环境下可靠地工作;2,编程简单,PLC最常用的编程语言是梯形图语言。

这种编程语言形象直观,容易掌握,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知识,便于广大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掌握。

当工作流程需要改变时,可以现场改变程序,使用方便、灵活;3,体积小、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

PLC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

一般PLC都具有自诊断、故障报警、故障种类显示等功能。

可编程控制器不仅充分利用微处理器的优点来满足各种工业领域的实时控制要求,同时也照顾到现场电气维护人员的技能和习惯,摈弃了微机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表达方式,独具风格地形成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形象编程语言和模块化的软件结构,使用户程序的编制清晰直观、方便易学、调试和查错都很容易。

用户买到所需要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或提示,做少量的安装接线和用户程序的编制工作,就可以灵活而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而且用户程序的编制、修改和调试都不需要具有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

PLC现在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PLC、CAD/CAM、ROBOT)之一,以其可靠性、逻辑功能强、体积小、可在线修改控制程序、具有远程通信联网功能、易与计算机接口、能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具备高速记数与位控等高性能模块等优异性能,日益取代有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记数继电器等组成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在机械、化工、石油、冶金、轻工、电子、纺织、食品、交通等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总之,电梯的控制是比较复杂的,在计算机诞生前的几十年里,继电器控制系统为电梯控制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其控制性能与自身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与适应电梯控制的要求和发展,与PLC相比较,存在质的差别。

电梯使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的时代,很难设计出质量优良的电梯控制系统,而现在,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为电梯的控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PLC是专门为工业过程控制而设计的控制设备,使得它的体积大大减小,功能不断完善,过程的控制更平稳、可靠、抗干扰性能增强、机械与电气部件被机结合在一个设备内,把仪表、电子和计算机的功能综合在一起。

因此它已成为电梯运行中的关键技术。

目录1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 电梯控制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 电梯控制技术的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2 1.3 电梯的构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4 电梯的控制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52 总体设计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1 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 设计思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3 电梯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93.1四层电梯控制主回路原理图 . . . . . . . . . . . . . . . . . . 9 3.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 . . . . . . . . . . . . . . . .10 3.3 可编程控制器机型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10 3.4 硬件设计方案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114 电梯信号控制软件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144.1 PLC的编程语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4.2系统结构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4.3电梯控制梯形图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155 电梯控制的仿真及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265.1 STEP7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5.2 程序仿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6 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1 概述1.1 电梯控制概述电梯高层宾馆、商店、住宅、多层厂房和仓库等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

1889年,美国奥梯斯升降机公司推出的世界上第一部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升降机,同年在纽约市的马累特大厦安装成功。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规模越来越大,楼层越来越多,对电梯的调速精度、调速范围等静态和动态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采用继电器逻辑控制线路。

这种控制线路,存在易出故障、维护不便、运行寿命短、占用空间大等缺点。

从技术发展来看,这种系统将逐渐被淘汰。

目前,由可编程控制器和微机组成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正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着。

采用PLC控制的电梯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开发周期短,这种电梯运行更加可靠,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控制任务,已成为电梯控制的发展方向其许多功能是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无法实现的。

可编程控制器,是微机技术与继电器常规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顺序控制器和微机控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作数字控制的专用计算机。

PLC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是最值得重视的现今控制技术。

PLC现已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PLC、CAD/CAM、ROBOT)之一,以其可靠性、逻辑功能强、体积小、可在线修改控制程序、具有远程通信联网功能、易与计算机接口、能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具备高速记数与位控等高性能模块等优异性能,日益取代由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记数继电器等组成的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在机械、化工、石油、冶金、轻工、电子、纺织、食品、交通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总之,电梯的控制是比较复杂的,在计算机诞生前的几十年里,继电器控制系统为电梯控制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后其控制性能与自身的功能已无法满足与适应电梯控制的要求和发展。

电梯使用继电接触控制的时代,很难设计出质量优良的电梯控制系统,而现在,PLC的使用为电梯的控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PLC是专门为工业过程控制而设计的控制设备,随着PLC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得它的体积大大减小,功能不断完善,过程的控制更平稳、可靠,抗干扰性能增强,因此,它已经成为电梯运行中的关键技术。

1.2 电梯控制技术的发展电梯的雏形是升降机,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当时阿基米德设计出一种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

到1835年,人们开始采用蒸汽机作为升降机的动力, 1858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以蒸汽机作动力,带安全装置的载人升降机。

这为以后越来越高的高楼大厦提供了重要的垂直运输工具。

1889年,奥的斯升降机公司首先使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升降机的动力,由于电动机具有体积小、功率大,控制方便等优点,从而使电梯真正趋于实用化。

2000年,深圳开始出现PLC电梯控制系统,PLC电梯控制器能够灵活、智能化地控制电梯的运行管理。

随着人们对安全、智能、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

电梯在垂直运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