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1(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20191018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1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1ppt课件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 。 不完全显性:其特点是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
中间性状 (黑人和白人结婚)。 基因型:指基因的特定组合;表现型:指我
们身体的和行为的特征。
2. 环境的分类 按照个体生长的时间段,可以将环境划分为胎
儿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胎儿环境的主要代表是母亲的子宫。胎儿环境
谢谢!
个体的遗传是亲代向子代传递生物性状的过程。 1. 细胞、染色体和基因 细胞是构成人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载有遗传信息(基因)的物
质,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基因:目前有的遗传学家认为,应该把基因看做
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功能的(或具有一定遗传效应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核苷酸序列。
细胞分裂
2.基因的运作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
一、理论意义 1. 揭示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学习动机、个体 2. 能力差异等等)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
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的建构和个体差异对深入认识教学中学 生的主体地位有重要作用) 3. 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的差异可以造成个体差异。 家庭的养育以促进身体成长为首要,以促进儿
童社会交往为其次,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为再次。 家庭环境可以造成儿童多样的个体差异,同时也 可以缩小个体差异。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同点:普遍性;平均 意义上的高水平;在新的水平上造就更加多姿多 彩的差异。
三、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1. 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共同决定论 2. 抵抗与互补 遗传抵抗环境、环境抵抗遗传、成熟 3. 结构与机能 概念、教育含义
二、实际意义

教育心理学第1-2章教育心理学绪论与学习理论概述-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1-2章教育心理学绪论与学习理论概述-PPT课件

第二章
一、学习概述 1、什么是学习


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论
变化、行为、行为潜能、经验、相对持久、稳定 学习是一种生物体极为普遍的现象,人与动物都是具有学 习,只不过二者存在着本质差异。 2、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1)学习内容不同: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2)学习性质不同:消极被动、积极主动、有目的 (3)学习方式不同:不自觉的、自觉、语言为中介、他人 的指导 (4)作用不同:动物的成长过程中,主要是先天成分及成 熟起作用,而人主要是后天成分在起作用。
<一>学习理论主要解答的问题与基本派别 主要解答的问题:
<1>学习的结果:学习要使有机体形成什么 <2>学习的过程: 为了实现学习的结果,有机体进行什么样的加工活动 <3>学习的规律与条件:为了顺利进行学习的加工活动形成特定的结果

所需要的条件
学习理论基本派别 <1>联结派学习理论
<2>认知派学习理论
动力因素(学习动机) 认知因素(智力、元认知与学习策略等) 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 人格因素(认知方式、焦虑、归因等) 社会因素(教师、人际关系、班风等)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对象与基本体系

三、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 1、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 (3)成熟时期(60-70年代) (4)完善时期(80年代后) 思考与讨论:关于教育心理学发展时期的划分? 教育心理学真正达到了所谓的成熟与完善时期 了吗?

第二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概论
三、关于学习的条件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

卢强《教育心理学》

卢强《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教育性原则4、赫尔巴特五阶段教学法:准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

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

5、行动研究法: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劳伦兹首先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4)差异性。

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1)图式。

(2)同化和顺应。

(3)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分化,只能靠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环境中的刺激;思维开始萌芽,并获得“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前运算阶段(2-7岁)此阶段,儿童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早期的符号功能;b.自我中心性;c.思维的片面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也称命题运算,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

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自主感对内疚感(4-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本阶段的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本阶段的任务时培养自我同一性。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一;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找到它的心理学基础;1.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与思想家;孔子;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也,故退之。

学记;教学相长;长善救失2.西方古代哲学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又名《精神论》人有植物的灵魂...........肉体不断完善体育人有动物的灵魂...........达到真理的大门智育人有理性的灵魂...........达到完善的境界德育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统觉团--四阶段学习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注意---期待---探究----行动他的学生发展五阶段;预备--呈现--联系--统合--应用二;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

20世纪初)德国教育理论家梅伊曼法国实验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比纳和西蒙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动物心理学家的桑代克--1903年的《教育心理学》。

它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标志。

三;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直接为教育服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诞生;1.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的影响下心里的状态与改变2.学校心理学;应用学科3.教育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社会现象,研究有一个学习团体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与性质;1.研究对象;研究(教育教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2.性质;(1)从学科的范畴看,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以教育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

(2)从学科的作用来看,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二;研究方法;1.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主要方法;观察法(自然)。

调查法。

3.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4.质的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1.学习观上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社会文化互动2.研究层面的纵深化3.研究内容的复杂化4.研究范围的宽广化5.研究方法的的多元化6.研究问题的国际化与本土化7.研究途径越来越综合化和跨学科化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征;含义;指的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育心理学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完整版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本章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学习理论 (4)第一节学习概论....................................第二节学习理论.....................................第三节元学习理论...................................本章复习思考题.....................................第三章学习的迁移 (8)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第二节学习迁移的传统理论...........................?第三节有效促进迁移的策略...........................?本章复习思考题....................................四、学习迁移的研究意义 (13)第一节知识与知识学习..............................第二节两类知识的学习..............................本章复习思考题....................................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9)第一节问题解决的一般概述...........................?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与条件......................?第三节创造性及其培养..............................本章复习思考题....................................第六章:品德学习 (21)第一节品德的概述..................................第二节西方品德形成理论.............................第三节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第四节不良品德行为的矫正...........................本章复习思考题....................................第七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29)第一节动作技能概述.................................第二节动作技能的习得与保持..........................?第三节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本章复习思考题.....................................第八章动机与学习 (33)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本章复习思考题......................................第九章:个体差异与学习 (35)第一节差异心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第二节认知差异与学习................................第三节人格差异与学习................................本章复习思考题......................................第十章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38)第一节教学设计与管理................................第二节教师心理.....................................本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众说纷纭:―教育心理学旨在对研究教育者提供有关人性变化的知识、俾供其建立教育理论之用‖——(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П.Ф.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

《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打印

《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打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8、(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9、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10、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1、(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12、(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3.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论述)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教育心理学经历的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发展时期3.成熟时期4.完善时期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心理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3.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出生-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二)1.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

①半成熟、半幼稚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③成人感、独立性意识强烈④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论述题材料)2.青年期是个体①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②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③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三)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2.关键期或敏感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PPT课件
出生后枕、顶和颞叶分化发展 3岁左右小脑发育基本完成 6岁左右完成大脑神经纤维的髓鞘化。 髓鞘化:使信息传递准确
神经细胞(N元)
❖ 1、构成NS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构 成。P34
❖ 2、突触:N元相接触的部位(区域)(一个N元轴 突与另一个N元树突和胞体接触)使电信号(N冲动 或N兴奋)得以传递,实现N元中的传导。
第一节 心理活动的器官
❖ 一、 18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心理活动是心脏活动的产物。 ❖ 二、18世纪以后,人们逐步认识到: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 三、从心脏—脑的认识转化: ❖ 1、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睡眠、醉酒、药物麻醉、脑受伤
时,心脏活动正常但心理异常。 ❖ 2、生理解剖学的发展,特别是临床医学的发现,促进了人们对脑功能
❖ 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学派对心理学研 究对象的看法趋于折衷,认为:作为心 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是 一种具有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功 能的动力系统。既研究心理(个体心理 与社会心理)和行为(个体心理和个体 行为),也研究意识和潜意识(个体)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1、普通心理学: ❖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思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P39
❖ 1、颅相说:关于颅骨的外部形状和内部脑的结构、性格相 关的学说。
❖ 2、定位说 ❖ 3、整体说:(1)虽脑的各部位有其特殊机能,但NS具有
统一性,任何部分的消除都可减少其他部分的能力。 (2)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 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大脑是以一个总体发生作用 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正比,而与 受损伤的部位无关。(发现了脑机能的差别性和统一性,强 调脑功能的整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谁是你最爱的人?
普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1
学生心理2
学习与学习理论3
学习心理4
教师心理5
教学心理
6
0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02
0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研究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
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拥有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科性质
1.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
3.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以应用为主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拥有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科性质
1.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并不是普通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简单应用
2.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
3.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以应用为主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学生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环境五要素
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三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