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陶行知.ppt

合集下载

陶行知的一生.pptx

陶行知的一生.pptx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 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第32页/共40页
养成性教育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 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 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 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创新与实践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 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 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 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 大到不可思议。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 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 得到真正的教育。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具有强烈的教育改“做革一个精现代神人必须 取得现代的知识,
学会现代的技能,
1、要敢当一流的教育家 感觉现代的问题, 并以现代化的方法
2、要改革考试制度
发挥我们的力量。 时代是继续不断地
前进,我们必得参
3、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问加与题现时代代生俱活进里,面才,能
做一个长久的现代
4、强调培养开拓型、创造人性。否人则,才再过几 年又要成为时代的
5、强烈的人民性第2和0页/共广40页 泛性落伍者了。”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具有强烈的教育改革精神 人生的价值在于开拓
1、要敢当一流的教育家
和创造。要“为一大 事来,做一大事去”

2、要改革考试制度
《三代》:“行动是 老子。知识是儿子,
(实为师生参加爱国游行示威, 支援南京下关和记洋行工人的 罢工,反对日本军舰停泊下关)
第9页/共40页

人物介绍模板-(陶行知)PPT课件

人物介绍模板-(陶行知)PPT课件

1909年,考入南京汇文书院,次
年转入金陵大学文科,读大学期间,
受辛亥革命影响,在校积极参加爱国
活动。
1914年,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
毕业。毕业后他赴美留学。他先是在
伊利诺大学学市政,半年后便毅然转
学哥伦比亚大学。
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
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
主任等职。.
4
壹 陶行知其人
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
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
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
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
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
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下扑克,羞愧地站起来,低着头等着挨批评。陶校长一
句话也没说,沉默了一会儿就转.身走了。
15
肆 陶行知二三事之三 ——烧扑克牌
第二天,陶校长在全校会上讲述了抗日战争形势 后问:“抗日需要人才,将来建国需要人才,你们难 道可以浪费自己的时间吗?你们有多少本领要学啊! 我要你们自觉地把扑克牌交出来,像烧鸦片烟一样地 把它烧掉!要知道,时光是最可宝贵的。”孩子们低 着头,把一副副扑克牌放在台上,堆成一垛。陶校长 用火柴点燃了牌,又温和地对孩子们说:“有人说 ‘有劳有逸’,‘逸’就只能玩扑克?你们可以练琴、 写诗、作画,也可以打球、下棋……只有多学一点本 领,将来才能建设国家。时光可贵,一去不回啊!” 从此,学生们都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了。
.
7
贰 陶行知二三事之一 ——稿费的故事
捐献稿费
一次,他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

陶行知教育专著ppt

陶行知教育专著ppt
生活即教育
生活就是教育 ,就是 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 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 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 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 的,由此而开展的教育 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终 身的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 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 范。所有的学生,有高智商的,也有低智 商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差的,无 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还是调皮捣蛋的, 都十分需要教师的关爱。老师的爱与尊重 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点点烛光。 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对生活现象的说明,是生活法, 也是教育法,其含义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 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 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 中心在“做”的教学方法论实际上是把传统教 学 中的以书本为中心,以文化知识为中心转移到 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活为中心,有助于我 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学与用的 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 结合,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 操作能力。它还启发我们作为教师,要充分认 识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是教人,不是 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作为学生,学习的 方法则应该是行动、观察、看书、讨论和思考
再 见!

陶行知教育思想.PPT

陶行知教育思想.PPT
21
(1)“以社会为学校” 拆除学校与社会的围墙,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
自然中去。 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
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 领。”“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凡是生活的 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茶馆、戏院、 破庙、茅棚等,都可以成为大众的课堂。
12
二、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1、裴斯泰洛齐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2、立足于对传统教育的改革
13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1、教育即生活。 ➢ 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14
(1)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离开起教育的作用” “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所以陶行知主张学生要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 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 活。
15
(2)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是有高度的一致的。 教育要根据生活的需要 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 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16
(3)关系: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从生活与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
8月11日,延安各界2000余人隆重举行了追悼大会。
毛泽东亲笔题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千古!”
10
周恩来高度评价他“是一个毫无保留追 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宋庆龄称他是“万世师表”。 郭沫若盛赞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
年后陶行知”。
11
1946年12月1 日,陶行知遗 体由上海运回 南京晓庄劳山 脚下安葬。

《陶行知教育名篇》导读解读PPT课件

《陶行知教育名篇》导读解读PPT课件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既是他对乡村教师的赠语, 也是他一生对教育 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实写照。尽管他 先后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教授的优越地 位,但他没有走传统知识分子之路。甚至连过 年都没有休息,他在诗歌中风趣地说:“上车过 旧年,下车过新年。年年车上过,也算是过 年。”
15
“我本是一个中国平民,无奈十几年的学 校生活渐渐的把我向外国的贵族的方向转移。 学校生活对于我的修养固有不可磨灭的益处, 但是这种外国的贵族的风尚却是很大的缺点。 好在我的中国性,平民性,是很丰富的……经 过一番觉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那中国的 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
28
“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做”,不是狭隘的“做”,“单纯的劳力, 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 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是劳力上劳心”。比如, 学游泳要在水里学,在水里教。 也就是说,教学要处理好教学与实践的关系、 劳力与劳心的关系、动手与动脑的关系。
29
“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 1、作为方法来说,是要解决“学非所用, 用非所学”,达到“学用一致”; 2、作为“生活的说明”来说,它普遍存在 于实际生活中,即“一个活动对事来说是做, 对己来说是学,对人来说是教”。
11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国难当 头,发起进行“国难教育”。1936年7月,应 邀赴伦敦参加“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届年 会,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委托,以国民 外交使节身份,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主张。从 这时,到1938年10月10日回国,先后到欧、 美、亚、非28个国家和地区,奔走呼吁,争 取国际声援。
39
因此,校长应有德性。“道德是做人 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 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 学问和本 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陶行知生活教育PPT课件

陶行知生活教育PPT课件

五、生活课程的资源
1.生活课程资源来源于生活。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 因此生活中的一切便是课程 资源。生活决定教育,生活 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是课程
资源的源头。
2.生活课程的资源来源于社 会。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都 是生活的场所,因而也都是 教育的场所,社会到处都是
教育资源和课程资。
六、生活课程的实施
(三)课程目标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1、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强调:“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他把对儿童的创造力的培养当作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
2、他认为,人的学习从人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一直到进棺材才结束,所 以生活课程目标需要考虑儿童的终身学习,应培养儿童终身学习的能 力。
3、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 甚用处。 (二)课程目标应是改善生活,让儿童在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着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 样的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他主张,应该“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 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八、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理论的启示

使幼儿教育内容更为生活化
二 我们要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三 运用做中学的教育方法
具体实践一
首先,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贴
近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包 括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经验。 这些生活经验是幼儿一生发展的 基础。生活经验作为教育内容一 方面便于孩子观察生活,搜集资料, 同时还可以使孩子已有的生活经 验得以丰富、发展和提升。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 生活,教育与生活共始终。

陶行知9PPT课件

陶行知9PPT课件
“看它有没有引导思想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 想了又想的力量。”
“看它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看它有 没有引导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
教育内容体系:
第一类有关健康的教学内容; 第二类有关劳动生活的教学内容; 第三类有关科学生活的教学内容; 第四类有关艺术生活的教学内容; 第五类有关社会改造生活的教学内容。
3、“教学做合一” ➢ “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 ➢ “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 ➢ “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
教”。 ➢ “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三)生活课程理论
生活课程论的主要特点是: ①把书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做的工具,主
➢ 只有通过农村教育改革,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 建立起适合农村需要和发展的新教育。
第二、生活教育的培养目标——“真人”。
➢ 真人就是真善美的人,真人就是德智体和谐发展 的人,真人就是智仁勇俱全的人。
➢ 陶行知的真人培养目标是针对传统教育培养“假 人”的教育提出来的。
➢ 陶行知的真人目标是针对传统教育为升学而读书, 为做官而读书,为个人发财而读书提出来的。
(2)生活课程提出了编写教科书的基本原则。 ➢ 社会、个人及生活事业本体需要的原则。 ➢ 以实际生活作中心的原则。 ➢ “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在课程中占有优先权”
的原则。 ➢ “活”的生动有趣的的原则。 (3)生活课程提出了编写教材的具体方法。
(4) 生活课程提出了衡量教科书编得好坏的标准。
第一,“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看它有 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要干一个动作的力 量。”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微
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雄
2009.08

陶行知教育思想 ppt课件

陶行知教育思想  ppt课件

ppt课件
4
1932年,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首创“小先生” 制。
1936年7月,他受救国会的委任,担任“国民外交 使节”,出访欧亚非二十六国,争取各地华侨和国际 友人支持中国的抗日救国斗争,并与沈钧儒、章乃器 等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
1939年7月创办育才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的一株奇葩。
大体经历以下两个阶段:
(一)1917~1933年,是提出和萌芽阶段。这个 阶段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主要以试验教育的形 式出现;
(二)1933 ~ 1946年,是形成和发展阶段。这时 陶行知不仅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而
且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
ppt课件
28
早在五四时期,陶行知就猛烈地抨击“沿袭陈法”的传统教育和“仪型他 国”的洋化教育,主张以新教育取代旧教育,并明确提出“去旧之方”、 “革而新之”的根本办法是试验。 他认为“发明能力之如何”是新教育与旧教育的区别所在,提出试验教 育应从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明能力:
②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指导书代替以文字为中心的 教科书。
③主张把社会之需要与能力,个人之需要与能力及生活 事业本体之需要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的主要依 据。
ppt课件
12
1、对旧课程的深刻批判
(1)教科书仅仅是以文字为中心的“识字书”、 “论文书”。
(2)教科书是“死的书籍”,不是“活的书籍”。
ppt课件
18
➢ 真人,要具备五种生活力:即科学的生活力,健 康的生活力,劳动的生活力,艺术的生活力,改 造社会的生活力。
ppt课件
19
第三、生活教育的内容——以“生活”为中心。
“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 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要干一个动作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莆田市实验小学 戴粤珊
一、陶行知生平介绍
陶行知原名文浚,乳名和尚,后改知行, 又改行知,为何改知行,因为在生活实践中, 他认为知识离不开实践,所以改为知行,后 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受哲学思想的影响,因为 哲学论认为“实践出真知,后来他就改名行 知。
在中国教学史上载入史册的教学实践有: 一、在南京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 二、建立新安旅行团; 三、在重庆创办育才小学; 四、创办工学团; 五、倡导“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 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 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 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 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一)六个特质: 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 的,有历史联系的。 (二)三个基本内容: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的内涵
1.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 2.生活是有生命的东西,它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3.“生活即教育”不只是适应生活,还要解放人类的创造力 创造新生活; 4.“生活即教育”主张应时应地应人制宜,从当时当地和不 同教育对象生活实际出发,决定教育内容; 5.“生活即教育”认为书本是前人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书 是要读的,但不能死读,要和现在生活联系起来加以活用。 6.“生活即教育”十分重视运用活环境活势力。
“社会即学校”的内涵 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学校; 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课内外校内外相结 合; 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 育的环境可以大大增加。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做合一”的三个要义: 第一、“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一个整体过程; 第二、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首脑并用; 第三、以教人者教己。
一大改革: 改革旧的考试制度和方法,提倡生活化富有创造的考试。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 在不 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 问。
● 要深入探讨问题可请教八位不用报酬的 常年 顾问:
你要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 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 好像弟弟与哥哥, 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试题例举: • 校内师生及周围人民的身体强健了多少?有何证据? • 校内师生及周围人民对于首脑并用已经达到什么程度?有多 少是获得了继续不断的求知欲?有和证据? • 校内师生及周围人民对于改造物质及社会环境已经达到什么 程度?有何证据?
1.荒山栽了多少树? 2.水井开了几口? 3.公路造了几丈? 4.种植改良了多少? 5.副业增加了多少? 6.生活符号普及了多少? 7.少爷小姐书呆子有多少是成了为大众服务的人? 8.团结抵抗强暴的力量增加了多少?
➢ 六大解放 ➢ 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 ➢ 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 ➢ 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 ➢ 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谈; ➢ 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
去取得丰富的学问; ➢ 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
陶行知其他名言警句: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 随便喝,要中毒。 ●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 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 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由来 (一)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 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2、教学生吃别人 (二)杜威的教学理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三、“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内容 什么叫“生活教育”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就 叫生活教育。用生活教育来教教育,为生活 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生活决定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六个特质,三 个基本内容,一大改革,六大解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