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练习(100分)

班级姓名

一、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27分)

1.chi zhà()风云

2.博学rui()智

3.chōng()jǐng()

4.字zhēn( )句zhuó( )

5.chuǎi()mó()

6.yíng ()绕

7.tǐng()而走险8.妇rú()皆知9.殷()红

10.鲜()为人知11. jū()gōng()尽瘁12.锲()而不舍13.警报dié()起14.jiào()补15.独cái()

16.通xiāo()达旦17.群蚁排衙()18.气冲斗()牛

19.迥()乎不同20.kāng()kǎi()淋漓21.心不在yān()22.默qì()23.纵横捭阖()24.深恶()痛绝

25.咳sou()26.调gēng()27.仰之mí()高

二、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散入春风满洛城。,何人不起故园情。

3.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活动的两句是:,

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6.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三、文学常识。(8分)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的点缀而光辉灿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填作者)深情的怀念了中国两弹元勋(填人物名);《说和做》是臧克家写的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先生的言行,讴歌了他的高尚人格和献身精神;(填作者)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勾画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孙权劝学》选自体通史《》,(朝)政治家、史学家以对话的方式,记叙了孙权劝勉吕蒙读书学习的故事,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四、阅读名著导读文字,完成下列问题。(8分)

1.《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的是老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

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他来自农村,到旧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最普通的职业——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有过三次买车的经历: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抠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辆车。但这车很快就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他的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他的命运经历了这样的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①请简述祥子第三次买车、卖车的经过。

②祥子的性格随着命运的多舛( chuan,不幸,不顺)而变化: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与命运抗争的人力车夫变成了一个的人。

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

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

五、解释重点词语(42*1)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

..()

掌事

..()。..(),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

..()

为.()博士

..(),见...()邪!但.()当涉猎

()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若.()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

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六、翻译句子(9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练习参考答案

一、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27分)

1.chi zhà(叱咤)风云

2.博学rui(睿)智

3.憧憬

4.字斟句酌

5.揣摩

6.yíng (萦)绕

7.tǐng(铤)而走险8.妇rú(孺)皆知9.殷(yān )红

10.鲜(xiǎn)为人知11. 鞠躬尽瘁12.锲(qiè)而不舍

13.警报dié(迭)起14.jiào(校)补15.独cái(裁)

16.通xiāo(宵)达旦17.群蚁排衙(yá)18.气冲斗(dǒu)牛

19.迥(jiǒng)乎不同20.kāng(慷)kǎi(慨)淋漓21.心不在yān(焉)22.默qì(契)23.纵横捭阖(hé)24.深恶(wù)痛绝

25.咳sou(嗽)26.调gēng(羹)27.仰之mí(弥)高

二、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岑参《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三、文学常识。(8分)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的点缀而光辉灿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填作者)深情的怀念了中国两弹元勋钱学森(填人物名);《说和做》是臧克家写的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讴歌了他的高尚人格和献身精神;(填作者)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勾画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孙权劝学》选自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朝)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以对话的方式,记叙了孙权劝勉吕蒙读书学习的故事,说明了

读书的重要性。

四.阅读名著导读文字,完成下列问题。(8分)

1、第三次:虎妞用自己的私房钱给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虎妞难产而死祥子把车卖了安葬虎妞。

祥子最后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2答案:A.祥子因买上了第一辆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

B.祥子因虎妞难产而死卖车,难过得哭不出声来。

评分:每空2分。A中答出“买车”得1分,答出“高兴”得1分;B中答出“虎妞难产而死”或“祥子卖车”得1分,答出“难过”得1分。

五、解释重点词语(42*1)

初(当初),权谓(对……说)吕蒙曰:“卿(你)今当涂(当权)掌事(掌管事务),不可不学!”蒙辞(推托)以(用)军中多务(军务繁多)。权日:“孤(我)岂(哪里、难道)欲(想要)卿治经(研究儒家经书)为(成为、当、做)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但(只)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罢了)。卿言(说)多务,孰(哪里)若(比得上)孤?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有所益。”蒙乃(于是)始就(从事)学。及(等到)鲁肃过(经过)寻阳,与蒙论议(讨论商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才干谋略),非复(不再是)吴下阿蒙(吴地的吕蒙)!”蒙曰:“士(有志气的人)别(分别)三(虚指少)日,即(就)更(重新、另外)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大兄何(怎么、为什么)见事(知晓事情)之(无意义)晚乎!”肃遂(于是、就)拜蒙母,结友(结为朋友)而(无意义表承接的连词)别。

六、翻译句子(9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有志气的人分别没多长时间,就要用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了。大兄你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

最新人教版七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

学习资料 第一单元作文:成长的烦恼(1) 记忆中的童年是美好的。无知幼稚的我满足于五颜六色的糖果。沉浸在虚拟的幻想中。还记得那时的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奔跑在软软的草地上,累了,便背靠背地坐着,那时的风是温暖的,那时的笑容也是甜的。渐渐地,我开始羡慕那些背着书包上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幻想有一天也能背上漂亮的书包,去学各种各样的知识。 终于,我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学校。但面前的一切让我傻了眼。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单纯的我手足无措;那看似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把我吓得目瞪口呆。繁重的学习,使我有时的幻想破灭了。第一次感受到,原来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是那么得遥不可及。 在爸爸严厉的训斥下和妈妈温柔的呵护下,在不断与年龄一起增加的题海中,我艰难地游到了十四岁的小岛上。“你长大了,是一个大人了”妈妈这样说道。我这才发现,原来周围的人已经不再把我当成小孩了,我已经长大了。 我天真地以为,长大了,应该可以获得的自由。不过,我发现,我想错了。现在——所谓人生最美丽的青春期,我拥有的仅仅是的考试,更严厉的教导,大大小小的习题更是蜂拥而至,我如同被压在了无形的大山下,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为了那些做也做不完的功课与考试,把自己摆在了成绩的方格中,宛若禁锢在象牙塔之中。激烈的竞争压抑着我的奇怪感,为此我已经失去了太多东西。幼时的那份快乐无邪早已荡然无存。 在我长大的同时,挫折也在成长,“再努力吧,再长大一些获许就能获得自由了罢”我这样鼓励着自己。也许前方满是荆棘,但老师说得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将会得到的回报。 第一单元作文:成长的烦恼(2)

时光的流逝带着我的童年一起消失了,伴随而来的则是我的成长以及无穷的烦恼……于是,我每天夜晚都要望着星星,希望能把我的烦恼寄给它,让它替我分担,我想:哪怕是分担一点儿,也就足够了。 小时候,在哥哥、姐姐中我是被宠爱的对象,虽然是那么的任性,但他们还是会让着我,但是现在我长大了,相继而来的是的弟弟、妹妹,我则变成了姐姐,该轮到我去宠爱他们了。我是多么想要再任性一次,拿怕是一次我也会感到无比的满足。 我长大了,学习压力也大了,伴我成长的不再是玩具娃娃,而是辅导书和繁重的作业,当我看电视、玩电脑听到的只有一句话“快去写作业!”,而是的我是那么的轻松,想玩儿就玩儿,想睡就睡,可是现在再也没有机会了,只要给我一天自由,我就很快乐了。 看看衣柜,那些小小的衣服都是我自己选的,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买衣服,喜欢哪件,我就会不顾一切的得到它,于是使出我的绝招“撒娇”就可以穿上我想要的衣服。现在呢?我完全没有发挥意见的时候,当我非要这件物品,家人则会说我的眼光差,他们那的我就必须穿,而且口中都要唠叨一句话:听我的准没错。 那些童年的照片里,哪张中的我不是妈妈打扮的,但是如今再也没有时间了;小时候,妈妈总会为我洗头,那种舒服的感觉我我至今也不能忘怀,现在,当我让妈妈洗头,她总会说:“人都长那么大了,洗个头都不会吗?”我是多想让妈妈在帮我洗一次头呀;那时,爸爸、妈妈总会陪在我身边教我学习,但现在他们总是为工作而忙碌…… 是呀!我长大了,烦恼也随之而来,但终究还是要面对。 精品文档 学习资料 第一单元作文:成长的烦恼(3)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默写含答案(1)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默写 1.名句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木兰诗》)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杜牧《泊秦淮》) (3)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4)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关山度若飞 (2)隔江犹唱后庭花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濯清涟而不妖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析】【分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度”“隔”“落红”“濯”“涟”“鸿儒”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⑴关山度若飞 ⑵隔江犹唱后庭花 ⑶落红不是无情物 ⑷濯清涟而不妖 ⑸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2.古诗文默写。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论语》) (2)杜牧《泊秦淮》借历史典故讽喻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4)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请把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不畏浮云遮望眼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练习:第一单元检测卷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 ) A.殷.红(yān) 元勋.(xūn) 挚.友(zhì) 鞠躬尽瘁.(cuì) B.校.补(jiào) 钻.探(zuān) 赫.然(hè) 锲.而不舍(qì) C.抹.杀(mō) 揩.汗(kāi) 调羹.(gēng) 深恶.痛疾(wù) D.涉.猎(shè) 绞.肉(jiǎo) 悠.然(yōu) 气冲斗.牛(dòu) 导析:A B项,“锲”应读qiè;C项,“抹”应读mǒ;D项,“斗”应读dǒu。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B ) A.选聘筹划马革裹尸潜心惯注 B.硕果慷慨目不窥园可歌可泣 C.宰割悲惨冏乎不同妇孺皆知 D.迭起呼啸剐目相看当之无愧 导析:B A项,“潜心惯注”应为“潜心贯注”;C项“冏乎不同”应为“迥乎不同”;D 项“剐目相看”应为“刮目相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感动温州”人物“兰小草”是谁,无人知晓,但“兰小草”的善举,家喻户晓 ....。 B.充满福州元素的音乐剧《啊!鼓岭》在榕城上演,广大市民都刮目 .. 相看 ..。 C.那些为了祖国的安宁和富强,流汗、流血的优秀儿女,无论获得什么荣誉都是当之无 ...愧.的。 D.生活中正因为有了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的精神,人才会变得坚强,经得起挫折。 导析:B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他虽然很想去。但是现在实在没有时间。 B.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日’浴阳光,预防 近视。” C.关于铁人三项赛包括哪些项目?什么时候在我市举行?老师逐一做了回答。 D.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导析:D A项,第一个句号应改为逗号;B项,句号应在引号外面;C项,虽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两个问号均应改为逗号。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散文集《牛车上》等。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导析:D 应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6.修改下面的病句。(4分) (1)通过读书,可以使我们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升修养。 修改意见:删掉“通过”或“可以使”。 (2)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修改意见:在句末添加“的滋养”。 7.请重新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③⑤②①④。(2分)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被愈来愈多的人了解和 传颂。 ②他为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在刚过六十二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③有些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 ④人们愈来愈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 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8.语文综合运用。(9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字词复习

一、给下列加点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菜畦. 桑葚. 斑蝥. 攒.成 讪.笑 木屐. 蝉蜕. 环谒. 脑髓. 秕.谷 泯. 然 y ōng 肿 花p ǔ 鸡毛d ǎn 子 人迹罕. 至 确z áo 书sh ú 人声d ǐng 沸 肿zh àng 叮zh ǔ 恐j ù l í歌 zh à栏 p áihu ái 玉z ān y ì人 日p ān 长吟. 沼.泽 骇.人 瞬.息 丑陋. 嫉.妒 油蛉. t ìt ǎng g āng à 雨p éng 缠络. 鉴.赏 不能称.前时 宿儒. 二、给下列加点词解释或解释词语 高枕而卧 相宜 未尝.识书具 即书. 诗四句 或以..钱币乞之.. 伤.仲永 世隶.耕 日扳.仲永环谒于.. 邑人 父异焉.. 稍稍宾客....其父 自为..其名 收.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父利.其然.也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 仲永之通悟... 受之..天 贤于.. 材人远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得.为众人而已. 耶 确z áo y ōng 肿 攒.成 收敛. 人迹罕.至 鉴赏 宿儒. 人声d ǐng 沸. l í歌 荒草萋萋 讪笑 瞬息 机关 三、填空 1、安徒生是---------(填国名)著名的童话作家,我们已学过他的童话有----------和--------- 等课文都选自---------译的《 》。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相信吧, -----------------。”本诗的作者是--------,------(填国名)诗人。著作有《 》、 《 》、《 》等,他的创作对该国的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史称 “---------------”,高尔基称他是“-------------”。《未选择的路》选自《 》,作者 是----国诗人-------,他曾走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又因他处于传统和现代 派诗歌交替时期,常被称为“-------------”。 3、《伤. 仲永》的作者是----------------时的------------,他字---------,号----------,世称------------------,是杰出的---------------家,--------------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写出其他七个的名字及朝代。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描写童年的----------。选自《 》作者是------,原名-------。 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著有小说集《 》和 《 》,散文诗集《 》。我们学过-------课文出自该散文诗集。 5、《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 》,作者是------,-----作家。这篇课文的题目有两层意 思:一是-----------------------;二是---------------------------。 6、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请用该单元的诗句回答--------------, ----------------。 7、---------------------;现在------------。一切------------,一 切------------;而那------------,就------------------。 8、《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句子是-----------------,--------------。描写鸟 在人家屋檐上飞,云彩从窗户里飘出来的句子是---------------,-----------------。 9、《竹里馆》中描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的句子是------------,----------------。 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

小学语文基础训练练习题

1.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事情:她們發現了一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牠有___________對腳,全身長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事情:一家人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事情:________________倒下了,天空穿了一個______________。 請把下面的句子抄一次。 1.班上的女同學,有的頭髮長,有的頭髮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學後,有的同學乘坐地鐵,有的同學乘坐校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要彈鋼琴,還要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為哥哥和我把碗碟洗乾淨,所以媽媽稱讚我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媽媽買了很多漂亮的裙子給我,可是我只愛穿褲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把衣服摺得整整齊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填空题

( ( ( ( ( ( ( ( ( ( ) ) 一、 提示型默写: 17.山际见来烟, 。 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 18.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19.峨嵋山月半轮秋, 。 李白 《峨眉山月歌》) 20.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 《峨眉山月歌》) 21. ,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2.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23.故园东望路漫漫, 。 岑参 《逢入京使》) 24.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25.独怜幽草涧边生, 。 韦应物《滁洲西涧》) 26.春潮带雨晚来急, 。 韦应物《滁洲西涧》) 27.岐王宅里寻常见,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正是江南好风景, 。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29.苍苍竹林寺, 。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0.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31.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32. ,至今已觉不新鲜。(赵翼《论诗》) 33.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二、 理解型默写: 18.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 山中的两句是 , 。 19. 吴 均 《 山 中 杂 诗 》 一 诗 中 , 反 映 山 中 屋 宇 地 势 高 峻 的 两 句 是 , 。 20.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 , 。 21.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 。 22.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 是 , 。 23. 李白《峨嵋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 美意境的一句是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 是 。 24. 李白《峨嵋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 的两句是 , 。 25.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 情状的两句是 , 。 26.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 情的两句是 , 。 27.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 情的两句是 , 。 28.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 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29. 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是 , 。 30. 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 怀的两句是 , 。 3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 “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班级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确凿.záo 菜畦. qí骊.歌lí拗.断ǎo B.觅.食mì攒.集cuán 宿.儒 shù讪.笑 shàn C.嫉.妒 jì皂荚.树jiá锡箔. b?蝉蜕. tuì D.脑髓. suí鸡毛掸.子tǎn 东方朔. shu?木屐. jī 2.下面字形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桑葚轻捷云霄来势凶凶 B.珊瑚懒惰书塾人声鼎沸 C.臃肿瞬息脊粱人迹罕至 D.倘若急燥徘徊牵连不断 3.选出没有 ..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 ) 2分) A.为了防止学生不再抄作业,每个班级都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教育。 B.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 C.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4.下面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本文以爸爸的花儿落了,喻指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C.《丑小鸭》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自传。“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的作者是普希金,法国诗人。他的创作对法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5.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 ..相同, 语意 ..连贯。(4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6.默写:(8分)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②山际见来烟,。(吴均《山中杂诗》) ③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 引起思乡之情的句子 是,。 ⑤《逢入京使》一诗中,诗人借别人之口向家人传报平安,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童年》一书主人公是(1分),请你结合情节简单介绍书中外祖母的形象(3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14分) 变 ①少年只有16岁。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的盆花,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他一次次被带进派出所又一次次被放出来。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应该痛改前非了。 ②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朋友,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少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 ③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他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边的树。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时,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人们一看见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他无奈、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④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轻踢着一粒石子。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后背灼热。忽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他抬头一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你是在喊我吗?”他指指自己。“过来,年轻人!”老人说。他走过去,胆战心惊。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老人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有火柴吗?”“没有。”“打火机呢?”“也没有。”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别急着走。”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⑤他当然知道,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我的腿脚不中用。”老人笑呵呵地说,“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少年心中划过一 .......

语文选择题专项练习

三年级语文选择题专项练习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振幅勘误制高点留芳百世 B、行销气慨珊瑚礁越俎代庖 C、精练毗邻水蒸气绵里藏针 D、连接赋予莫需有恃才傲物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折中是非栩栩如升面面相觑腾挪跌宕 B、觥筹交错狂妄自大万恶不赦朝夕揣摩 C、自惭形秽礼尚往来引人入胜摇曳多姿 D、残羹冷炙越俎代庖纵横开阖冠冕堂皇 3、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A、张老师看到我们非常高兴。 B、买火车票、飞机票、饭票在服务台。 C、这个人好说话。 D、小张和小王的哥哥一起来到了学校。 4、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A、我们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B、韩雪同志下放到村子里不过三四天,许多人还不认识。 C、我一夜就把《省委书记》这本书给看完了。 D、桌上放着许多同学送给我的明信片。 5、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项是 A、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B、进口高级小轿车是可望不可及的。 C、这是朋友送给我的两个景泰蓝花瓶。 D、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呢?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我们永远记忆着孔繁森的名字。 B、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C、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雅典奥运会开幕式雅致而且壮观,弥漫着浓郁的古希腊文化,受到全世界瞩目。 C、大量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全人类应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家园。 D、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消防车和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8、下列句子没有搭配不当语病的一句是 A、我明白了,为什么一个普通的中国士兵——雷锋的名字,能够超越时间、国界和种族,被久久传 颂着,成为两代人的楷模。 B、我总愿打开窗户,听着柳林里柳枝的响声和随风吹来的花香。 C、持续咳嗽很令人烦恼,它不仅严重阻碍学习和休息,而且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的其它疾病。 D、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区为了让晋察冀边区人民系统地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 9、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对偶)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代) C、粉色的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比喻) D、他要把自己拉出泥坑,他要重新做一个好样的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罪恶。(排比) 10、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B、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C、他的脸跟纸一样白。 D、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11、下列比喻句不是借喻的一项是 A、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B、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C、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 D、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12、下列句子没有应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罗斯特的名片。

55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填空题

一、提示型默写: 17.山际见来烟,。 鸟向檐上飞,。(吴均《山中杂诗》)18. ,弹琴复长啸。 森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19.峨嵋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20.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21. ,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2.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3.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 24.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25.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滁洲西涧》) 26.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洲西涧》) 27.岐王宅里寻常见,。(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9.苍苍竹林寺,。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0.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 31.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32. ,至今已觉不新鲜。(赵翼《论诗》) 33.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二、理解型默写: 18.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 19.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20.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 ,。 21.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 22.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23. 李白《峨嵋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24. 李白《峨嵋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25.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 26.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 27.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28.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29. 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是 ,。 30. 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 ,。 3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知识点总结 1、邓稼先 一、字音梳理。 懈怠xiè dài 癌症ái 署名sh? 奠基diàn 元勋xūn 孕育yùn 选聘pìn 无垠yín 难堪kān 夐xiòng 黯淡àn 鲜为人知xiǎn 日曛xūn 挚友zhì妇孺皆知rú 宰割zǎi 凛若霜晨lǐn 铤而走险tǐng 殷实yīn 殷红yān 彷徨páng huáng 鞠躬尽瘁jū cuì 筹划chóu 邓稼先jià 二、词语解释。 1.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为止。 3. 当之无愧:指完全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 4. 锋芒毕露:锐气、才干显露无遗。 5.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 6. 马革裹尸:用马匹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7.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8.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9. 任人宰割:比喻任凭别人欺压,不图反抗。 10.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11. 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子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很广。 12. 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没有间断地出现。 13. 燕然勒功: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亦称为“燕然勒石”。 三、文学常识。1.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四、重点阅读理解阅读《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1.邓稼先先生喜欢“纯”字,你认为“纯”字代表着什么意思? 朴质、忠厚、无私、没有杂念 2.文革期间发生在邓稼先先生身上有两件什么事情?作者为什么选取文革期间发生的两件事?这对于表现邓稼先有什么作用? 说服两派群众,组织开始工作;说服军宣队和工宣队。 用这两件别人不可能办成的事,来印证“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大们绝对相信他”,强调突出邓稼先朴实的气质、无私的品格。 3.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最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4.奥本海模式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写他? 他是美国的一个锋芒毕露的拔尖的人物,又是一个复杂的人,通过对比来反衬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 5. “人们绝对相信他”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 6.文中第5、6两段中都使用了“竟”一词,试品析“竟”的表达作用。 “竟”有出乎意料的意味,表达作者的惊异、钦佩之情,也再次突出邓稼先的性格。 7.“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理解: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邓稼先正是汲取了这些最优秀的部分,变成自

(完整版)高三语文选择题专项练习(1)

高三上期语文强化练习(1)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早期的测量技术 相传大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就是说,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握着规和矩。“准”和“绳”是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规”是校正圆的工具,而“矩”则是画方形的曲尺。尽管这些测量工具不一定真发明于大禹时代,但说明在上古时代,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已经掌握了这些工具,也说明至迟在战国后期或汉初已经有了专门的测量人员。 《诗经·大雅》中有一篇《公刘》,其中有一句称公刘“既景乃冈”,就是在一个山冈上立表测影,以确定方向。公刘的时代大约是公元前15世纪末。 《周礼·考工记》称匠人“水地以县”,根据郑玄的解释,“水地以县”就是“于四角立直而县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从这一记载看来,当时已经掌握了利用挂着重物的线来测量水平面的方法。《周礼》的成书不会晚于战国时期,而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肯定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周髀算经》《九章算术》证明,至迟在西汉时,人们已经能够使用多种方法测量山高、谷深、距离,并有方法同时测量山高及远。指南车和计里鼓车至迟在汉代已经出现,这为大规模、长距离测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古代发达的天文学.还为人们提供了利用天象来定位的条件。《诗经》中《小雅·大东》有“维南有箕”(南有箕星)、“维北有斗”(北有斗星)这样的诗句,这首诗大致作于公元前684年前,证明当时人已经知道利用星座的位置来确定方向。《尚书·尧典》中记载的方向已有东、西、南、北四个,《尚书·禹贡》中增加到八个。1977年在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西汉初的六壬式盘上,由八干、四雏组成了12个方位。而在成书于西汉前期的《淮南子》一书的《天文训》中,已出现了24个方位。将式盘和指南针组合,就能构成测量方位的仪器,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默写题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默写题及解析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默写 1.按要求写出相应句子。 (1)________,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2)荡胸生曾云,________。(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韩愈《晚春》) (5)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6)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7)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赵师秀《约客》) (8)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贾生》(李商隐)和《泊秦准》(杜牧)均有借古讽今批评统治者的诗句。《贾生》中“________”一句,写统治者漠视人民疾苦:《泊秦准》则是借商女“________”之举,批评晚唐统治者不思进取,寻欢作乐。 【答案】(1)雄兔脚扑朔 (2)决眦入归鸟 (3)柳暗花明又一村 (4)百般红紫斗芳菲 (5)无案牍之劳形 (6)故园东望路漫漫 (7)闲敲棋子落灯花 (8)落红不是无情物 (9)不问苍生问鬼神;隔江犹唱后庭花 【解析】【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眦”“柳”“牍”“庭”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1)雄兔脚扑朔;(2)决眦入归鸟;(3)柳暗花明又一村;(4)百般红紫斗芳菲;(5)无案牍之劳形;(6)故园东望路漫漫;(7)闲敲棋子落灯花;(8)落红不是无情物;(9)不问苍生问鬼神;隔江犹唱后庭花 【点评】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学生答题时应注意,古诗文默写题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常见的方法有理解积累,归类积累,联想积累,回环积累,抄读积累。默写的总体要求是书写准确,理解到位。 2.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2)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练习 新人教版

《回忆鲁迅先生》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虔(qián)诚解剖(jiě pōu) B. 工夫(fū)崭然(zhǎn) C. 展读(zhǎn)踌躇(chóu z hú) D. 紊(wěn)乱遭殃(yāng) 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他,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的起劲。 B.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 C.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D.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摸杀是不对的。 3.文学常识。 作者是,是中国,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 作。后来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等。 4.选出使用描写手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 A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B可是鲁迅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C “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D鲁迅先生依着沿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了,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 5.修改病句。 (1)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虽然不是新鲜的。 (2)“反正已十二点,电车也没有,那么不要再坐一会。”许先生如此劝着。 二、阅读理解。 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我得到了一张,是译《死魂灵》的原稿,写信告诉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不以为希奇,许先生倒很生气。 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或做什么的。请客人在家里吃饭,吃到半道,鲁迅

先生回身去拿来校样给大家分着。客人接到手里一看,这怎么可以?鲁迅先生说:“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到洗澡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 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不然就是一边谈着话一边站起来用手摘掉花盆里花上已干枯了的叶子。许先生每送一个客人,都要送到楼下门口,替客人把门开开,客人走出去而后轻轻地关了门再上楼来。 来了客人还到街上去买鱼或买鸡,买回来还要到厨房里去工作。 鲁迅先生临时要寄一封信,就得许先生换起皮鞋子来到邮局或者大陆新村旁边信筒那里去。落着雨天,许先生就打起伞来。 许先生是忙的,许先生的笑是愉快的,但是头发有一些是白了的。 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 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周建人先生的三位女公子。我们上车了。 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 鲁迅先生旁边走着海婴,过了苏州河的大桥去等电车去了。等了二三十分钟电车还没有来,鲁迅先生依着沿苏州河的铁栏杆坐在桥边的石围上了,并且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悠然地吸着烟。 海婴不安地来回地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坐下。 鲁迅先生坐在那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完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导读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的讲述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识理的成长过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讲述自己在父亲及周围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长大的生活故事(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利》),有的则是以童话的形式勉励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追求(安徒生《丑小鸭》),有的给人以生活的告诫和启示(《诗两首》),有的通过讲述由。“神童”变为常人的故事引起人深深的思考(王安石《伤仲永》)。 教学这个单元,要达到的目标是。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阅读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或感情色彩浓厚的语句,以便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但从成长的角度选入教材还是第一次。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少年鲁迅在游戏、学习中所表现的童真和童趣。发掘他对生活的情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从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中书选来的,书选的是最后一部分,原题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本文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实际上写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小说其实展示的是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轨迹。书选的部分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文章采用插叙,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这样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教学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了解插叙的巧妙,看看作者是用怎样的文字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的。本文重点写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写得深沉,含而不露。这主要是通过回忆儿时被打事件展示的。回忆当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作者对父亲的挚爱,也透露出父亲对自己的关爱,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 《丑小鸭》是一篇童话。童话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这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丑小鸭对生活的执著追求和渴望,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使他最终从一个人人歧视、人人嘲弄的丑小鸭变成了一只令人羡慕的美丽的白天鹅。教学本文,也可以结合安徒生的生平讲一讲,因为丑小鸭其实是作者本人的一种自述。明白了这一点,学生就会对文章把丑小鸭写得那么生动感人有更深刻的了解,也会对学生的成长有更多的启发。 《诗两首》,一首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首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前一首没有通常所说的诗的意象,但多少年来却被人们广为传诵。作者的肺腑之言,殷殷劝慰,会使每一位读者受到强烈的震撼,也会从中汲取生活的力量。后一首诗,面对两条不同的路,“我”选择了那条人迹稀少、荒草没径而更加诱人的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读者稍一思考就会明白。教学这两首诗,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蕴含的道理,这样的道理加上学生自己对人生的体验或对未来的想像,看看能给自己哪些有益的启示。 《伤仲永》。作者先讲述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这段成长历程,然后由此引发议论,表达对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告诫我们要重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

中考语文基础训练选择题

A .容光焕发 揸(zh ā)开 连锁反应 啜(chu ò)泣 B .笨拙(zhu ō) 比比偕是 祭祀(s ì) 艰难窘迫 C .首屈一指 栖(q ì)息 怒不可遏 毛坯(p ī) D .死乞白赖(la ì) 窒息 瞑思苦想 驽钝(d ùn ) A 、zh ān 玷污 粘贴 拈轻怕重 B 、qi ān 迁就 忏悔 合成纤维 C 、x ǐng 归省 反省 不省人事 D 、qi áng 翔实 倔强 绿树红墙 中考语文基础训练选择题 1.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执著(zhu ó) 烙印 头晕目眩(xu àn ) 川流不息 B 、炽(ch ì)热 倔强 有条不紊(w ěn ) 言简意赅 C 、籍贯 劲(j ìn)敌 名副其实 水泄(xi è)不通 D 、剽悍 绸缪(m óu ) 家喻户晓 深恶(w ù)痛绝 2.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 . .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 . . . . . . 4、下列括号中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 .干(g ān )练 框(ku āng )架 嗑(k è)瓜子 怏(y àng )怏不乐 B .濒(b īn )临 山峦(lu án ) 兑奖券(ju àn ) 畏葸(x ǐ)不前 C .泥淖(n ào ) 锃(c èng )亮 紧箍(k ū)咒 刚愎(f ù)自用 D .鞭笞(t ái ) 潜(qi ǎn )伏 捅娄(l óu )子 呱(g ū)呱而泣 5、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 .融汇贯通 金榜提名 再接再励 山清水秀 B .积思广益 真知卓见 以逸代劳 闲情逸志 C .幅员辽阔 一泄千里 明查秋毫 应接不暇 D .迫不急待 流言蜚语 维妙维肖 仗义直言 6、下列每组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恍然大悟 重蹈复辙 莫衷一是 妇孺皆知 B 、相安无事 断章取义 一视同人 忍俊不禁 C 、一泄千里 自知之明 随机应变 转弯抹角 D 、孜孜不倦 小心翼翼 骇人听闻 郑重其事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B 、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舍本逐末的说法。 C 、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定大干一场。 D 、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