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实验报告引言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工业中常用的电动机类型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实验,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目的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方法;3.掌握实验装置的操作和调试。

实验装置与原理本实验使用的装置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供电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按钮开关等。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三个相位的交流电流在定子上产生旋转磁场,进而驱动转子旋转。

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装置:将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供电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等设备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要求进行正确连接。

2.检查电路连接:确保所有电路连接正确无误,检查接线是否牢固。

3.调试电源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合适的电源电压和频率。

4.执行点动控制:按下按钮开关,使电动机进行点动运行。

观察电动机的运行状况,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5.结束实验: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并拆除实验装置。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运行特性。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分析电动机的启动电流、运行稳定性等参数,进一步了解电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同时,我们掌握了电动机的点动控制方法和实验装置的操作。

这对于我们今后在工业领域中应用电动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资料[1] 电力学院. 电机与拖动实验指导书.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厂检验报告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厂检验报告
XXXX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厂检验报告
型号规格
功率
特征
台份
额定电压
额定频率
接线方法
工作号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实测值
单项判定
1




转动检查




铭牌
内接地
外接地
耐弧漆
防爆标志




A
B
C
D
E
F
G
2
绝缘电阻(MΩ)
3
直流电阻
R1
R2
R3
4
耐电压
5
匝间绝缘
6
空载试验
Ia
Ib
Ic
Po
IO≤A
IK≤A
噪声
Po≤W
PK≥W
LW≤dB(A)
结论
电气试验:记录:校核:审核:批准:Pk
8
噪声dB(A)
9
振动mm/s
10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11
主要隔爆面检验
见附表




空载试验
堵转试验
振动
说明:1.测量直流电阻时环境温度为℃。
2.短时升高电压:V时历时3min绝缘无损坏。
3.耐电压试验:(按GB/T1032)历时1min试验未击穿。
UN=V
UK=V
V≤mm/s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试验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试验目标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接触器及其它控制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通过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停控制电路的试验,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接触器控制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

二、试验器材三、试验内容及步骤试验基本原理图(接线图)如下图所示,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1、首先闭合主电源断路器QS7和控制电路断路器QS9;2、点按“启动”按钮,接触器吸合,红色指示灯熄灭,绿色指示灯点亮,电机开始运行;3、点按“停止”按钮,绿色指示灯熄灭,红色指示灯点亮,电机停止运行;试验步骤:1、按原理图完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线路连接;2、经过老师检查认可,验证电路接线正确后方可开始上电试验;3、闭合主电源和控制电源断路器,观察电机和接触器的工作状态;4、按下启动按钮,观察电机和接触器的工作状态;5、按下停止按钮,观察电机和接触器的工作状态;6、按下急停按钮,观察电机和接触器的工作状态;7、分别断开主电路和控制电源的断路器控制开关,再分别进行4、5、6步骤,观察电机和接触器的工作状态;四、注意事项试验电压为三相380V和单项220V,务必注意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五、实验结果1、闭合主电源和控制电源的断路器控制开关后,点按启动按钮,红色指示灯熄灭,绿色指示灯点亮,接触器吸合,电动机开始运转;2、在三相电机开始运转后,点按停止按钮,绿色指示灯熄灭,红色指示灯点亮,接触器断开,电动机自由停止;3、在电机运行后,按下急停按钮,红色和绿色指示灯均熄灭,接触器断开,电机停止运转;4、在未闭合主电源和控制电源断路器时,无论点按启动、停止、急停按钮,接触器和电动机均无动作。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实验报告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实验报告引言: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电动机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运行平稳等优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实验,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点动实验,观察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不同电压和负载条件下的运行情况,探究其起动特性和负载能力。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了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和负载装置。

2. 实验方法:(1)首先,将电动机与电源连接,确保电动机的三个绕组分别与电源的三个相线相连。

(2)然后,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连接到电动机的一个相线上,以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3)在电动机的负载轴上加上适当的负载,以模拟实际工作情况。

(4)通过调节电源电压,逐渐增加电动机的电压,观察电动机的起动状况和运行情况。

(5)记录不同电压和负载下的电流和电压数值。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起动特性: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需要较大的起动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加,起动电流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在起动过程中,电动机需要克服转子的惯性和摩擦力,所以起动时需要更大的电流来提供足够的扭矩。

2. 负载能力:在实验中,我们逐渐增加了电动机的负载,观察到电动机的电流和电压随负载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负载的增加会导致电动机需要提供更大的扭矩来克服负载的阻力,从而产生更大的电流。

3. 电流和电压关系: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当电压增加时,电流也相应增加,但增加的速度逐渐减缓。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特性和负载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需要较大的起动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加,起动电流逐渐减小。

同时,电动机的负载能力与电流和电压呈正相关关系。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电动机的设计和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报告单doc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报告单doc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报告单doc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性能参数测定方法;3.观察和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性曲线。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三相异步电动机实验装置;2.测功机;3.多用表;4.示波器;5.计算机及相应软件。

三、实验内容:1.连接电路:根据实验装置的连接图,正确接线;2.转子阻值测定:将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端子接至直流电源和大电阻串联后,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计算转子阻值;3.定子电阻测定:将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端子分别接入大电阻串联和直流电源,测量电流和电压,并计算出定子电流、电阻和功率;4.零载试验: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接入电源,通过改变电源电压,记录并绘制转速-负载特性曲线;5.斥力试验:在零载试验的基础上,接入测功机,在不同负载下记录电流、转速、转矩和输入功率,并绘制其特性曲线;6.同步电动机试验: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和外接电源进行连接,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和频率,记录并绘制转速-输出功率特性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转子阻值:通过测量转子绕组电流和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转子阻值为Rr=5Ω。

2.定子电阻:通过测量定子绕组电流和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定子电阻为Rs=1.5Ω。

3.零载特性曲线:根据不同电压下的转速数据,绘制出零载特性曲线,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了电动机在不同电压下的转速变化情况。

4.斥力试验结果:根据不同负载下的电流、转速、转矩和输入功率数据,绘制出转速-负载的特性曲线。

通过曲线的分析,得出了电动机负载增加时的转矩和输入功率变化情况。

5.同步电动机试验结果:根据不同电压和频率下的数据,绘制出转速-输出功率的特性曲线。

通过曲线的分析,得到了电动机在不同电压和频率情况下的输出功率变化规律。

五、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转子阻值和定子电阻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参数,通过测量和计算,可以得到其准确数值。

三相异步电动机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实验报告
10.启动过程中最小转矩的测定(仅对笼形电机)。
11.超速试验(对笼形转子电动机,仅在型式试验时进行)。*
12.振动的测定。*
13.噪声的测定。
14.转动惯量的测定。
15.短时升高电压试验。*
16.耐电压试验。*
其中后面标有*的为检查试验项目。第12项也可根据需要仅列为型式试验项目。
二、试验内容及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755-81《电机基本技术要求》规定,试验项目有型式试验和检查试验两种。
型式试验的目的是求取电机全部的工作特性和参数,以全面考察电机的电气性能和质量,从而判断该电机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用户订货时所签订的技术要求),此外对型式试验的分析还可以制定出该电机出厂的性能标准。电机制造厂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电机的型式试验:
转子绕组损耗
负载试验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额定线电压 (V)
线电流 (A)
相电流 (A)
输入功率 (W)
定子铜耗 (W)
电磁功率 (W)
转差率
转子铝耗 (W)
杂散损耗 (W)
总损耗 (W)
输出功率 (W)
功率因数
(1)作曲线 ,并从曲线上求 时:
(2)计算额定转矩 =(注:额定功率单位为kW)
2. 空载试验测量
为分离铁耗 和机械损耗 ,作曲线
其中: ,
(四)堵转试验
(1)堵转试验的目的是求取额定电压时的堵转电流和堵转转矩(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还可以利用堵转试验数据作圆图,求取额定转矩和最大转矩。
(2)堵转试验施于定子绕组的电压尽可能从不低于倍的额定电压开始,然后逐步降低电压至定子电流接近额定值为止,其间共测取5~7点读数,每点应同时测取下列数据:三相电压、三相电流、转矩、输入功率,每点测量及读数时,通电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0秒,以免绕组过热。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报告单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报告单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学习测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项参数。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三相异步电动机;2.电源;3.电流表;4.电压表;5.功率表;6.转速表。

三、实验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一种通过异步工作原理来实现能量转换的电动机。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在电槽中通过交流电的作用使得电流在定子线圈内产生旋转磁场,进而在转子中感应出电动势,使得转子跟随着旋转磁场运动。

由于转子的运动速度稍慢于旋转磁场的速度,所以转子会受到旋转磁场的拖拽而旋转。

四、实验步骤:1.将三相异步电动机连接到电源上,并确保电源的接线正确;2.分别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功率表测量三相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和功率;3.使用转速表测量三相电动机的转速。

五、实验数据和处理:1.电流测量:a)U相电流:5Ab)V相电流:4.8Ac)W相电流:5.2A2.电压测量:a)U相电压:220Vb)V相电压:220Vc)W相电压:219V3.功率测量:a)U相功率:1050Wb)V相功率:980Wc)W相功率:1100Wd)总功率:3130W4.转速测量:转速:1430 rpm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相位的功率因数和效率:1.功率因数:a)U相功率因数=U相功率/(U相电流*U相电压)=1050/(5*220)=0.1909b)V相功率因数=V相功率/(V相电流*V相电压)=980/(4.8*220)=0.1909c)W相功率因数=W相功率/(W相电流*W相电压)=1100/(5.2*219)=0.19842.效率:电机总功率=3130W输出功率=总功率-损耗=3130-(1050+980+1100)=0W效率=输出功率/电机总功率=0/3130=0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由于输出功率为0,所以本次实验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无效。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旨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测量其各项参数。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一、引言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电动机,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等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影响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起动时间。

本实验旨在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启动控制方法,探究不同启动方式对电动机起动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Y-起动是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一种启动方法。

在这种方式下,电动机的起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电动机三个绕组连接成星形,即Y-连接。

在这种连接方式下,每个绕组之间电压相差120度。

起动时,绕组所接收的电压为线电压的1/√3倍,即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较小,起动转矩也相对较小。

第二阶段:当电动机达到一定转速时,将电动机三个绕组连接成三角形,即Δ-连接。

在这种连接方式下,每个绕组之间电压相同,电动机的运行电流也相对较大。

实验中,我们通过控制开关来切换电动机的连接方式,观察电动机在不同启动方式下的起动电流和起动时间,以此来研究Y-启动对电动机起动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电路。

将三相异步电动机与电源、电阻以及实验仪器等连接,按照实验原理所述,将电动机三个绕组连接成Y-形。

2.调整电动机参数。

根据实验要求,设定电动机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等参数。

3.打开电源,给电动机供电。

通过电动机控制开关,将电动机连接方式由Y-转换为Δ-。

4.测量启动电流和起动时间。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并使用计时器记录电动机的起动时间。

5.将电动机连接方式切换回Y-,重复步骤3和4,再次测量启动电流和起动时间。

6.对比实验结果,分析Y-启动对电动机起动性能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可以得出Y-启动对电动机起动性能的影响。

在Y-启动方式下,电动机的启动电流相对较小,起动时间也较短,这对电动机的使用可靠性和节能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而在Δ-启动方式下,电动机的启动电流较大,起动时间也相对较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型式试验数据处理一、被试电动机铭牌中的主要数据被试电动机铭牌中的主要数据二、试验数据统计和计算(一)绝缘电阻的测定1、绝缘电阻测量结果汇总(见表1-1)表1-1 绝缘电阻测量结果汇总注:测量时电机绕组温度(环境温度)为℃2、测量结果的判断一般电机标准中,都没有电机在冷状态时的绝缘电阻的考核标准,但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冷状态下所测得的数值应不小于下式所求得的数值R是电机绕组冷状态下绝缘电阻考核值,MΩ;式中:MCU是电机绕组的额定电压,V;t是测量时的绕组温度(一般用环境温度),℃。

3、思考题在绝缘电阻的测定中,如何选用兆欧表?(二)绕组在实际冷状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1、冷状态下直流电阻测量结果汇总(见表2-1)表2-1 冷状态下直流电阻测量结果汇总2、测量结果的处理标准工作温度下的定子绕阻:075 1r =0T 75T R ⨯++θ3、思考题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为何不用万用表?(三)、空载特性的测量1、空载试验数据汇总(见表3-1)R。

空载试验后立即测得的一个定子线电阻表3-1空载试验数据汇总2、试验数据计算(1)计算三相电压平均值0U 。

每点的三相电压平均值0U 为三个读数之和除以3。

(2)计算三相电流平均值0I 。

每点的三相电流平均值0I 为三个读数之和除以3。

(3)计算每点的输入功率仪表显示值0P 。

每点的输入功率仪表显示值0B P 为两功率表读数的代数和。

(4)计算每点的空载铜耗0Cu1P用公式0203R I P 0Cu1=求出各点的空载铜耗。

(5)计算求出各点的铁耗与机械耗之和'0P 铁耗与机械耗之和为空载损耗与空载定子铜耗之差100Cu 0P P P -='上述计算结果见表3-2表3-2 空载试验计算结果3、绘制空载特性曲线和求取铁耗Fe P 及机械损耗m P (1)绘制空载特性曲线在同一坐标纸上绘制如下空载特性曲线: 1)()00U f I = 2)()00U f P = 3)()200U f P ='(2)求取额定电压时的铁耗和机械损耗 (3)求额定电压时的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 4、思考题如何分离铁耗和机械损耗?(四)堵转试验1、堵转试验数据汇总(见表4-1)2、试验数据计算(1)计算堵转电压值K U 。

(2)计算三相堵转电流平均值K I 。

(3)计算堵转输入功率K P (因该值较大,故仪表损耗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4)计算堵转转矩K T 。

3、绘制堵转特性曲线在同一坐标纸上绘制如下特性曲线: 1)()K K U f I = 2)()K K U f P = 3)()K K U f P ='表4-1 堵转试验计算结果表4、思考题在短路试验中,读取数据时,为何要在10s内测定?(五)温升试验表5-1 温升实验数据1、计算求取温升试验时的电机绕组温升值利用式()f f K R R R θθθθα-++-=∆000求取电机绕组温升值。

其中有关量为:f R = Ω 0R = Ω αK =235(铜质绕组),0θ= ºCf θ= ºC最终结果修约到1,即该电机的绕组温升值=∆θ K2、思考题利用电阻法如何求取电动机的稳定温升?(六)负载试验的计算采用直接负载法(变频回馈法)。

以定子电流作为参考来调节负载的大小,以测量转速的方法来求取转差率。

试验中保持电压为额定值380V ,电源由电网通过调压器供给。

1、负载试验数据汇总(见表6-1)2、结果计算(1)求取各点的三相电流平均值1I 。

(2)求取各点的三相输入功率1P 。

(3)求取各点的试验转差率s '[()s S n n n s /'-=']。

表6-2 负载试验计算结果3、思考题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有哪些?每条特性的形状应怎样?(七)试验结果汇总1.0 目的规范电机检验作业,确保电机各项性能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杜绝不合格产品进仓、出厂。

1.1 总装好的电动机要进行试验,主要验证电动机性能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的要求;设计和制造上是否存在影响运行的各种缺陷;另外,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从中找出改进设计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

2.0 范围适用于公司的电机检验作业。

3.0 定义/参考3.1 《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控制程序》3.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0 作业流程生产车间(产品送检)品管课(检验)检测结果评审检验结果填报《检验报告单》PQC加强监督控制判定合格入库返工处理品管课(异常反馈单)不合格5.0 检验项目生产部门按生产工单号进行生产,生产完工的产品置于‘待检’区,并通知品管课检验员进行检测。

5.1 检验实施品管课检验员接到通知后按照生产工单号,即前往‘待检’区,核对产品的品名、型号规格、数量、批号等。

了解任务期限,准备好记录表格和检测工具,随后进行检验。

5.2 检验方式检验员对所有组装的电机全检。

5.3 检验程序、方法与要求5.3.1 检验员根据生产部门的生产工单单号进行检验工作。

5.3.2 产品检验程序和方法、要求见《电机检测基准》。

5.4 检验的工具、性能要点及故障处理5.4.1 检测的工具万用表、电桥、耐压仪、游标、电机检测台等。

5.4.2 对外观符合要求的电机:其引出线端子、接线应紧固,不可有松脱现象。

5.4.3 三相电机应测量三相直流电阻,三相电阻应平衡;单相电机应测量主、副绕组的直流电阻。

5.4.4 所有电机都应做耐压试验,考验绕组对机壳或相间的绝缘强度。

5.4.5 所有电机都应做空载、堵转试验。

其三相电流应平衡,其空载、堵转损耗应符合标准。

5.4.6 检测时出现以下情况停止做下一步试验,应排除故障:接线端子、接线螺帽未紧,三相直流电阻不平衡超过平均值±5%,耐压试验时击穿、闪络,三相空载、堵转电流过大、过小、不平衡值超过10%、损耗过大,电机异常发热,异味,振动大,异响等。

并做好相关记录。

5.5 检验判定检验结果依据电机检测基准进行判定。

5.6 不合格品依据《不合格控制程序》规定处理。

5.7 检验记录:5.7.1 检测结果记录于《电机检验报告单》,经检验员签字盖章,由品管课录入ERP系统进行产品核销并保留存档。

5.7.2 检测判定不合格时,检验员应及时对不合格电机做出标识,并及时通知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负责返修措施。

如发现批量异常时,检验员应签发《质量异常反馈单》给生产部门及品管主管,并责令停止生产。

品管课主管应会同生产部门追查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记录于《质量异常反馈单》。

5.7.3 返工后的产品须重新提交品管检验员复检,只有经最终检验判定合格的产品方可入库。

5.7.4 周品质分析品管课应于每周一统计上一周全部检测的品质状况,并就最终检测中发现的品质异常进行分析,形成书面报告。

6.0 应用表单6.1 《电机检验报告单》6.2 《质量异常反馈单》7.0 电机检测与试验基准7.1 适应所有电机(单相、三相)7.1.1 线圈外形的检查:♦方法:目视,抽查检验。

♦绕好的线圈应两边平直、无交叉现象、所有拐角部位应圆滑无直角折拐打结等现象;♦电磁线应无漆膜脱落、漆瘤、粗细不均等缺陷,颜色应一致;漆膜光滑有弹性,强度好;♦每个线圈最多不能超过3个接头,所有接头应焊接牢固且用相应的绝缘套管包住。

7.1.2 每批的线圈进行匝数抽查检验:♦方法:根据《电机装配通用工艺》中,第2.4各型号电机绕组电磁线规格及线圈匝数表上的线圈匝数,对要嵌装的线圈每种抽检2-3个,用手数其每个极相组线圈的匝数;或用线圈匝数仪进行抽检。

♦线圈匝数不宜过多和过少,抽检时发现线圈匝数错误多,必须全部检查发现错误必须重新绕制线圈。

7.1.3 嵌线定子浸漆前的检验与试验:目的是保证电机成品(组装好的整机)合格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另外,在此阶段试验中发现的很多较严重的问题(例如匝间或对地绝缘击穿问题)都可通过较简单较经济的办法来解决。

a. 外观检验:♦检查端部整形情况,端部应圆正;内、外的直径应符合要求,高度不应超过标准(用对应整形工装环套);绕组交叉部位不能高出定子铁心槽口(即高出定子内圆面),槽纸伸出铁心两端应相等。

♦检查过桥线是否过长:过长部分要折叠并绑扎牢固;不可有单根电磁线高出其他绕组电磁线;♦绑扎应整齐牢固;相间绝缘不应过于高出绕组端部,更不能低于绕组端部;各极相组电磁线绝对不能出现相互搭碰的现象。

♦接线和出线位置正确合理,引出线长短合理。

其长度尺寸参见《电机通用工艺》第5.0整形项。

b. 检查槽楔情况:♦槽楔两端伸出槽口的长度应一致并不高出槽口(即凸出定子内圆面),且无松动现象;槽楔不能插偏,要插正不松动。

♦槽楔要压在槽盖和槽纸、薄膜上边,不能有槽纸薄膜露出槽口。

露出槽口不多的槽纸和薄膜应用锋利刀片刮除;如露出太多应重新检查槽盖是否没盖好还是槽纸没放好。

c. 测量电机绕组的直流电阻:♦其目的是检查三相电机的电阻是否平衡,以及单相、三相电机是否与设计值相符,并可作为检查匝数、线径和接线是否正确,焊接是否良好等缺陷时的参考。

♦采用电桥法:电桥应水平放置,指零仪转换开关拨向‘内接’,将指零仪指针调至零位。

♦连接好被测绕组,估计被测阻值,将量程倍率变换器转动到适当数值(调到10-3档);按下‘G’与‘B’按钮并调节测量盘旋钮,使指零仪指针重新回到零位。

读取数值,[Rx=(量程倍率读数)×(标度盘示值)Ω]依次测量其它两相绕组,作好记录,其三相直流电阻应平衡,其不平衡值应小于平均值的±5%,且应与其型号阻值相近。

♦单相电机分别接主绕组两端和副绕组两端,测量其主副绕组的电阻值,是否与设计值相符。

d. 耐电压试验:♦耐电压试验分两个阶段,未浸漆的嵌线定子;总装后的整机。

♦耐压试验包括绕组对地(定子)及绕组相互间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

♦方法:用剥线钳把绕组一端的引出线3~4mm处的绝缘外层剥掉,把耐压仪电源开关接通,按耐压仪上1:10的刻度表指示根据下表中的电压进行调压。

♦绕组与铁心之间的耐压试验:一手拿高压测试棒带电端接触定子外部,另一只手的高压测试棒接触绕组引出线的裸线部位,(三相电机三个绕组都要与铁心对打、单相电机的主绕组和副绕组与铁心对打)。

检验时按叠放顺序一行一行逐个试验,不可漏检。

耐压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绕组相互间的耐压试验:三相电机,两根高压测试棒同时分别接触两相绕组引出线(即U相与V相),然后一根测试棒接触另一相(U相与W相),接着把U相测试棒接触V相(即V相与W相);单相电机,两根测试棒同时接触主绕组和副绕组两个引出线端即可。

单相电机也可不做相间耐电压试验。

♦如有击穿或闪络,应把不良定子引出线打个结作为不良记号,以便返修。

并做好记录,出示异常通知,及时返修。

♦被试电机的试验电压从不超过试验电压全值的1/3开始,逐渐地(不超过全值5%)升高到全值试验电压,试验电压由全值的1/3升到全值的时间约10~15s,全值试验电压维持10s,然后将试验电压逐渐降低到全值的1/3~1/2后切断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