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A组——知能训练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 mol H

2

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为2 g

B.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体积是22.4 L,则可认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约是1 mol C.在20 ℃时,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总比22.4 L大

D.1 mol H

2和O

2

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4 g,则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无法确定

解析:气体的质量与气体的温度、压强无关,A选项不正确;22.4 L·mol-1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所以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体积是22.4 L,则可以认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 mol,B选项正确;由于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的温度、压强有关,因此仅温度定,而压强不定,1 mol气体的体积自然不能确定,也就是说在20 ℃时,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可能比22.4 L大,也可能比22.4 L小,还可能等于22.4 L,C选项不正确;D

项中M(混)=

24 g

1 mol

=24 g·mol-1,即M r(混)=24,故该项错误。

答案:B

2.(2010·11大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氯气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 A

B.在常温、常压下,氦气为1 mol时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C.32 g氧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6N A

D.28 g CO和CO

2

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 A

解析:常温常压下,V m>22.4 L·mol-1,故A对;氦气为单原子分子,1 mol He含

有N A个He原子,故B对;n(O2)=32 g

32 g·mol-1=1 mol,1个O

2

分子中含有2×8=16个电子,

故C对;M(CO)=28 g·mol-1,M(CO2)=44 g·mol-1,二者混合气体M∈(28 g·mol-1,44 g·mol-1),故28 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因此D错。

答案:D

3.(2010·芜湖高一检测)如下图所示,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解析:设气体的质量均为4 g,则n(H2)=

4 g

2 g·mol-1

=2 mol,n(He)=

4 g

4 g·mol-1

1 mol。隔板静止后,上下压强相等,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V?H

2

?

V?He?

n?H

2

?

n?He?

2 mol

1 mol

2

1

答案: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气体都占有相同的体积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水的体积约是22.4 L

D.1 mol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该气体所处的状况一定是标准状况

解析: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所以不一定占有相

同的体积,故A项错误;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知,B项正确;由于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故C项错误;1 mol某气体若处于高温、低压或高压、低温的情况下,气体体积也可能约为22.4 L,故D项错误。

答案: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②0.5 mol H

所占体积为11.2 L

2

O的体积为22.4 L

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

2

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④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N

2

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

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A.①③⑤B.④⑥

C.③④⑥D.①④⑥

解析:①有6.02×1023个分子的物质是1 mol没错,而且还是在标准状况下,但它的体积却不一定是22.4 L,因为这1 mol物质不一定是气体。②中氢气虽然是气体,但没

的体积也不一定是11.2 L。③中的水在标准状况有指明气体所处状态。因此,0.5 mol H

2

和CO的摩尔质量下不是气体而是固液混合物,所以也是错误的。④中虽是混合气体,但N

2

与CO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相等,二者以任意比例混合,其摩尔质量数值不变,故28 g N

2

况下体积约为22.4 L。气体摩尔体积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是22.4 L·mol-1,故⑤错。

答案:B

6.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求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________。

解析:a g气体的物质的量:b

N

A

mo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a÷

b

N

A

aN

A

b

g/mol,c g气

体的物质的量:c÷aN

A

b

cb

aN

A

mol,c g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cb

aN

A

×22.4=

22.4bc

aN

A

L。

答案:22.4bc aN

A

L

7.(1)等质量的O

2和O

3

,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所含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所含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之比和密度之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空气中N

2和O

2

的体积比约为4∶1,则N

2

和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空气的密度约为________,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解析:空气的密度为

28 g·mol-1×4 mol+32 g·mol-1×1 mol

22.4 L·mol-1×?4 mol+1 mol?

=1.29 g·L-1

M=1.29 g·L-1×22.4L·mol-1=29 g·mol-1,则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答案:(1)3∶23∶21∶13∶22∶3

(2)4∶1 1.29 g·L-129

B组——拔高训练

8.(2010·11武汉高一检测)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

2(g)和3体积Y

2

(g)化合生

成2体积的一种气态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A.XY

3

B.XY

C.X

3Y D.X

2

Y

3

解析: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对应气体体积之比有:X

2

(g)+

3Y

2(g)===2W(g),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W分子中含1个X原子和3个Y原子,即W为XY

3

。答案:A

9.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8.96 L的CO和CO

2

的混合气体共14.4 g。

(1)CO的质量为________g。

(2)CO的体积为________L。

(3)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g·mol-1。

(4)混合气体的密度为________g·L-1。

解析:n(混)=

8.96 L

22.4 L·mol-1

=0.4 mol

设混合气体中CO、CO

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解得:x=0.2 mol,y=0.2 mol

(1)m(CO)=0.2 mol×28g·mol-1=5.6 g

(2)V(CO)=0.2 mol×22.4L·mol-1=4.48 L

(3)M(混)=

14.4 g

0.4 mol

=36 g·mol-1

(4)ρ(混)=14.4 g

8.96 L

=1.6 g·L-1

答案:(1)5.6 (2)4.48 (3)36 (4)1.6

高中化学气体摩尔体积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气体摩尔体积的练习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2010南充高一检测)在标准状况下,与12 g H2的体积相等的N2的( ) A.质量为12 g B.物质的量为6 mol C.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为12 mol 解析:n(H2)=12 g2 g/mol=6 mol,则标准状况下n(N2)也应为6 mol,6 mol N2的质量为6 mol×28 g/mol=168 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22.4 L. 答案:B 2.(2011广东韶关市高一检测)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 B.17 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2 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解析: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故A 正确;在标准状况下,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增大,所含的原子数目小于NA,故C不正确;2 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2NA,故D不正确. 答案:AB 3.(2011徐州师大附中检测)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 B.25℃,1.01×105 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 解析:A项,He为单原子分子,NA个He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均为22.4 L.B 项,64 g S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原子数为3 NA,与气体所处状况无关,B项正确.C项条件应为标准状况,D项,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 答案:B[ 4.(2010曲靖高一检测)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占体积的是( ) A.98 g H2SO4 B.6.02×1023个CO2 C.44.8 L HCl D.6 g H2 解析:A中H2SO4为液态,体积较小;B中n(CO2)=1 mol,体积为22.4 L;D 中n(H2)=3 mol,体积为3×22.4 L. 答案:D 5.(2011运城高一检测)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 解析:等质量时,摩尔质量最小的CH4的物质的量,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 答案:D 6.(2010芜湖高一检测)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所含原子数相等 B.气体密度相等 C.气体质量相等 D.摩尔质量相等 解析:同温同压时,体积相等的两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因为都是双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相等,由于N2和O2的比例不固定,故两瓶气体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密度和摩尔质量也不一定相等. 答案:A 7.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该气体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

高一化学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及答案A

高一化学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及答案A 一、气体摩尔体积〔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物质的量与质量、粒子数目之间有什么关系?物质的量是怎样把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思考〕 1、物质的量(n)、微粒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间有什么关系? 2、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讨论+计算〕在0℃、1、01105Pa时1mol 下列物质的体积为多少? 〔讨论〕由体积数据结合物质状态可得出什么结论?结论: 1、在相同条件下,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比1mol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大得多 2、在相同条件下,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各不相同,而 1mol气体的体积却几乎完全相同〔思考〕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体积由哪些因素决定? (一)决定物质的体积(V)的微观因素:〔思考〕 1、固体、液体体积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思考〕 2、气体体积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些?[实验启示]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要比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大得多。〔思考〕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受哪些条件影响?是怎样影响

的?〔讨论〕为什么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相同呢?其他的相同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是否都相同呢? (二)气体摩尔体积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单位:L/mol或m3/mol等公式:N对象:任何气体(纯净或混合气体)标准状况:温度:0℃、压强 1、01105Pa标准状况:Vm约 22、4L/mol思考:1mol气体在任何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不是都相等? 是不是都约为22 、4L?几点注意: 1、状态:气体 2、状况: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般指标准状况 3、定量:1mol 4、数值:约为22 、4L 5、通常状况:20℃、1atm(与标准状况比较) 6、气体体积与微粒数目有关,与种类无关。 7、结论: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 、4L。 8、有关计算:(标准状况下) V=n 22、4L/mol(n—气体的物质的量) 二、例题 (一)、选择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气体摩尔体积》教案-新版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理念 1、教学理念——以学定教。 我们学校属于永州市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基于这种情况我采取“以学生为本”,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尽量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课堂上,尽量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2、学科理念——宏微符三结合。 化学的学科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对宏观现象及变化的观察,然后用微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宏观的现象及变化,并能用符号来描述,在头脑中将“宏微符”三水平有机结合。应用在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中,一方面要继续使学生加深对“宏观---n----微观”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化学符号与化学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运。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是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前一节宏观的“桥头”是质量,这节课是气体体积,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所以学生会觉得理解困难。教材的电解水实验教形象地给出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表格可以真实地反映相同粒子数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对于微观理解,教材上是直接解释,课堂上通过模型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2、学情分析 在知识方面:摩尔质量的学习使得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有一定的体会和认识;学生能够用物质的质量、密度来计算物质的体积;对气体分子间距离大,能够压缩,而固、液体不能压缩有所了解。在能力方面:高一的孩子们具有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小组交流合作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学生的不足:分析问题的习惯没有养成、方法比较单一、能力很有限;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已经学过的两个公式还不能灵活应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继续培养。 三、教学目标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练习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 B.0.012 kg 12C中含有×1023个碳原子 C.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D.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1023个分子 解析:选B。A选项,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A选项错误;B选项,碳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规定,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为×1023mol-1,B选项正确;在使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而且选项C中表示水的组成时,氢、氧的含义也不具体,C选项错误;D选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并非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 选项错误。 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23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B.12 g碳-12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是1摩尔 D.1摩尔氯含有×1023个氯分子 解析:选BC。摩尔的基准是0.012 kg 12C所含碳原子数,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阿伏加德罗常数为×1023mol-1,而不是×1023。用摩尔来表示粒子时应指明具体微粒。如1 mol Fe、1 mol H+、1 mol e-等,不能说1摩尔氯。 3.(2010年南充高一检测)在标准状况下,与12 g H2的体积相等的N2的() A.质量为12 g B.物质的量为6 mol C.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为12 mol 解析:选B。12 g H2的物质的量为6 mol,因二者体积相等,所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公开课

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3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 阳东二中 林海霞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 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 3. 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4. 通过气体摩尔体积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教学方法和手段: 问题探究、小组讨论、课件演示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 2、微粒的大小 3、微粒间的平均距离 气体体积:温度 压强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 内容: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推论:同温同压下: V 1/V 2=N 1/N 2=n 1/n 2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 2、符号: Vm 3、公式:n V V m 4、单位:L/mol(L ·mol -1 )和m 3 /mol 特例:标准状况下,Vm ≈ 22.4L /mol ( 0o C 、101kPa )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提问: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粒子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n N × N A ÷ N A × M ÷ M m ÷ρ ×ρ

【引入】通过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解决了如何取0.4mol KClO 3 固体的问题。但在科学研究或实际生产中,涉及到气态物质时,测量体积往往比称量质量更方便。那么,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知识回顾图中写出V 和m 之间的关系) 结论:1mol 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各不相同。 【思考】为什么1mol 固态和液态物质的体积不同,而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气态物质的体却相同? 【探究】一、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以校运动会开幕式方阵为例 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决定物质体积的微观因素有: 粒子数目 粒子大小 粒子间的距离 【思考】当粒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摩尔,决定固、液、气态物质的体积大小因素分别有哪些? 【探究】(PPT 展示图片: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排序图)由图可知: 结论:对于固体和液体而言,粒子的大小成为决定其体积的主要因素。 【探究】(PPT 展示图片:气体分子排序图)由图可知: 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比分子直径大得多 结论:对于气体而言,粒子之间的距离成为决定其体积的主要因素。 【思考】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由什么决定? 【探究】(PPT 展示图片)1、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 2、压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变小。 【强调】需在相同温度、压强下比较气体体积。标准状况:0o C 、101kPa 常温常压 (通常状况) :室温、101kPa 物质的质量 n N × N A ÷ N A × M ÷ M m 粒子个数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

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学习误区 学习有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时,要注意综合地运用各有关概念,把概念、公式吃透,有些题目有意把具体的数值抽象化,增大难度,以便更好地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深度,这时就要准确把握概念,审题时,可以把抽象的符号想象为具体的数值,以利于分析和理解题意。 学习点拨: 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一般是把摩尔的概念、气体的摩尔体积,摩尔质量以及阿佛加德罗定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综合起来,有时还要用到化学式和式量等概念。 例1,(99年全国高考题)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氧的气(标况下),从而可知M的原子量为.() A. B. C. D. 分析:此题综合性很强,解答此题需用到的知识概念较多,其中有电解知识,电子守恒原理;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以及物质的化学式和式量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电子守恒原理,即析出氧气时O-2失电子总数等于金属离子得电子总数。即氧气物质的量的4倍等于析出金属的物质的量的x倍。 设M的原子量为m 则有:×x=×4 m= 答案:C 例2: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反应方程式可以如下表示:2A B+2C+2D,测得生成的混和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式量为() A.7d B.5d C.2.5d D.2d 分析:2molA物质完全分解生成气体:1molB,2molC,2molD。而生成物的平均式量是氢气的d倍,即平均式量为2d,根据质量守恒原理,设A的式量为x则: 2x=2d×5=10d x=d=5d 答案:B 习题: 1.设N A表示阿佛加德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如果5.6L O2含有n个氧分子,则N A约为4n 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C.1L0.1mol/L的H2S溶液中所含H+数为0.2N A D.常温下1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H2S在水溶液中只小部分电离) 2.某氯原子质量为ag,12C原子质量为bg,用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12a/b

高一化学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及答案A

一、气体摩尔体积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物质的量与质量、粒子数目之间有什么关系?物质的量是怎样把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 〔思考〕 1. 物质的量(n )、微粒数(N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之间有什么关系? 2. 物质的量(n )、质量(m )和摩尔质量(M )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展示〕 粒子数 宏观 微观 体积 粒子数 〔讨论+计算〕在0℃、1.01×105 Pa 时1mol 下列物质的体积为多少? 〔讨论〕由体积数据结合物质状态可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1.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气体所占的体积比1mol 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大得多 2. 在相同条件下,1mol 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各不相同,而1mol 气体的体积却几乎完全相同 〔思考〕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的体积由哪些因素决定? (一)决定物质的体积(V )的微观因素: 1. 粒子数目 2. 粒子大小 3. 粒子间距离

〔思考〕1. 固体、液体体积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 粒子数目 固、液体体积 粒子大小 取决于 〔思考〕2. 气体体积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 [实验启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要比固体和液体中粒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大得多。 粒子数目 气体体积 粒子间平均距离(d) 取决于 〔思考〕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受哪些条件影响?是怎样影响的? 〔讨论〕为什么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相同呢?其他的相同条件下,1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是否都相同呢? (二)气体摩尔体积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符号:V m 单位:L/mol或m3/mol等 公式:n V V m 对象:任何气体(纯净或混合气体) 标准状况:温度:0℃、压强1.01×105Pa 标准状况:Vm约22.4L/mol 思考:1mol气体在任何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不是都相等? 是不是都约为22 .4L? 几点注意: 1、状态:气体 2、状况: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般指标准状况 3、定量:1mol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公开课)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汉台中学聂艳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正确理解和初步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 掌握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探究意识;2.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3.初步学会分析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投入,循序渐进寻求真理的探究意识;2.渗透抓主要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特殊到一般认识事物规律等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1.形成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2.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3.学生探究意识的初步培养。 [教学难点]1.学生探究意识的初步培养2.固体或液体体积的决定因素 [教学设计思路]引入:已知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公式关系和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的公式关系,对于气体来讲,称其质量不如测其体积方便,那么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有什么关系呢? [板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气体摩尔体积一、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探究一:在相同条件下,1mol 不同气体体积相同吗?1mol 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相同吗?完成课本P13的“科学探究” 。(PPT展示) 相同条件下,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但1mol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 探究二: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哪些?结合ppt,回答问题。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粒子的数目;②粒子的大小;③粒子间的平均距离 为什么1mol 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相同条件下, 1mol 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阅读课本P14相关内容回答。 探究三:影响气体粒子间距离的因素有哪些?结合ppt,回答问题。 气体的粒子间的距离的影响因素: ①温度对气体粒子间的距离的影响;②压强对气体粒子间的距离的影响 过渡:1mol O2、H2在标况下的的体积大约为22.4L,1mol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化学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燃烧及关于方程式的计算解读

化学计算专题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燃烧及关于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扫描] 1.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2.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 [知识指津] 1.本章知识网络 2.摩尔质量的计算 (1)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为:

(2)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和摩尔质量,则一个某粒子的质量(m a)为: 同理,若已知m a、N A,则M=m a·N A。 3.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的计算 (1)体积(V)与物质的量(n)的关系 n(mol)= (2)体积(V)与气体质量(m)的关系 = (3)体积(V)与粒子数(N)的关系 = 总之: 4.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及n=、可得出下列结论: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数与其体积成正比:T、p相同=

②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分子数成正比:T、V相同= ③分子数相等,压强相同的气体,体积与其温度成正比:n、p相同= ④分子数相等,温度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n、T相同= ⑤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实际是摩尔质量)成正比:T、p相同= ⑥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其质量成正比:T、P、V相同= ⑦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T、P、m相同= 5.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标准状况下V m=22.4L/mol) 6.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基本关系式的计算公式:c B=,c B物质的量浓度,n B溶质的物质的量,V溶液的体积(L) (2)与溶液质量分数的换算:c= 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的密度,W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数,M表示溶质的摩尔质量。 (3)溶液稀释(浓缩)的计算:c1V1=c2V2(稀释定律) 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用于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稀释。 (4)气体溶于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一 气体摩尔体积教案设计阿城区继电高中 郑晓波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郑晓波阿城区继电高 中 一、教材分析)第一章第二节《化学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 自高中化学(必修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本节《气体摩尔体积》是在学习物质的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内容包括了气体摩尔体积和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两部分。他揭示了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是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学生在初中只知道直接运用质量守衡定律进行化学计算,还不知道根据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系数可以更快捷的进行计算,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既准又快的处理占计算比重较大的有气体参与的类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 (2)正确理解和初步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探究意识; (2)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3)初步学会分析数据、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投入,循序渐进寻求真理的探究意识; (2)渗透抓主要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特殊到一般认识事物规律等哲学思想。 三、教学重点 1.形成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 2.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3.学生探究意识的初步培养。 四、教学难点 1.学生探究意识的初步培养 .固体或液体体积的决定因素2.

五、教学方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问题推进的探究式教学 学法指导:推理演绎、归纳总结 六、教学用品电脑多媒体、22.4L体积模型、大针管、烧杯 七、教学设计思路 (一).利用已有的物理公式V=m/ρ计算1mol的几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体 积,然后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对其进行质疑。 1、探究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动画演示)①粒子的数目②粒子的大小③粒 子间的平均距离(实验探究) (1)相同条件下,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的主要原因(动画演示) 粒子的数目相同,粒子间的平均距离大小相对于粒子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前提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的大小;不同的固体或液体的粒子大小不 同,因此,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 (2)相同条件下,1mol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的主要原因(动画演示) 粒子的数目相同,粒子的大小相对于粒子间的平均距离可以忽略不计,而相同条 件下,不同的气体的粒子间的平均距离(统计的结果)基本相同,因此,1mol 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 2、探究气体的粒子间的距离的影响因素(录像和动画模拟) ①温度对气体粒子间的距离的影响②压强对气体粒子间的距离的影响 3、归纳总结,导出气体摩尔体积概念、表达式、单位等。指出:标准状况下, 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4、随堂检测结合适当的练习,及时反馈并总结出使用22.4L/mol时的注意事 项 八、教学流程图

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气体摩尔体积》是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的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的标题是“从实验学化学”,教材把化学实验单独作为一章内容,且把它安排在第一章,一方面,突出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另一方面,揭示了本章教学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将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作为基础,并与实验紧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突出了化学实验淡化了化学计算,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教材把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放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之后,便于前后衔接;并为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作铺垫;也为物理学中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提供基础。 二、学情分析 能力分析:初三化学课本强调探究式教学,所以高一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探究习惯。他们对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探究欲。而且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知识分析: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知识,在物理课中还学过密度、质量、体积的公式,这些内容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并且学生已经做过电解水的实验,通过验证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来判断水的组成,但并没有研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另外不少学生还有一个错误的前概念,他们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和摩尔质量相似,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不同。其实同温同压下,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气体摩尔体积和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②从微观上了解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③从宏观上了解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计算【含答案-习题-2015】

【基础过关】 1、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常温常压下体积最大的是(B) A、浓硫酸 B、CO2 C、铁粉 D、冰水混合物 2、同温同压下,下列关于氢气和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B) ①等体积的氢气和氧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②氢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和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 ③氢分子和氧分子大小相同; ④氢分子和氧分子本身的大小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B)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的大小由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他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4、标准状况是气体所处的一种特殊条件,指的是(C) A、20 ℃、101 kPa B、20 ℃ C、0 ℃、101 kPa D、101 kP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1 mol 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 B、0℃、101 kPa 下,相同体积的H2和O2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C、1 mol 气体的体积为22.4 L ,则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D、2 mol CO2的体积约为44.8 L 6、(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标准状况下,1 mol CO2 的体积是22.4 L B、1 mol H2所占的体积一定是22.4 L C、标准状况下,6. 02 × 10 23 个Cu 原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D、标准状况下,28 g N2与CO 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 L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及理论依据 本章概念比较多,理论性比较强,而且都很抽象。学生接受起来难度比较大。本节若是直接给学生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这个数值,学生只能会简单的计算,但涉及到一些非计算也就是理论应用的题目时,就会不知所措。比如,学生只知道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却可能并不理解温度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一定值,所以,我觉得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因此本课设计从引导学生发现1mol不同固体、液体、气体体积不同入手,然后从微观决定因素及宏观上的影响因素找原因,然后再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尊重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根据现代知识观分类,气体摩尔体积属于陈述性知识,依据陈述性知识的特点,教学设计应:第一、确定教学目标应以学生回忆知识的能力为中心,要求学生口头或书面叙述学到的有关知识,以此检查它们是否具备了这种能力;第二、设计教学内容要注重确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准联系点;第三、确保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的巩固;第四、应着重考虑如何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可以考虑教材呈现方式与讲解,利用电教手段揭示事物发展的过程,通过关键点的提问引起学生的关注与思考,运用及时地反馈进行针对性的补救等。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气体摩尔体积》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它是本章及本册乃至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学习气体摩尔体积,为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必备的基础知识。在这一节的学习中,要建立两方面的知识:一是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和相关的计算;二是初步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 2、教学重点、难点 气体的摩尔体积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而且概念中要素又多,并且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也较大。因此我确定对气体的摩尔体积概念的理解及应用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前两章分别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与能量变化》《碱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改变了学生初中原有的认识,学生已经能够从电子得失的角度来看问题了,也就是已经开始有了从实质上认识一个反应的意识;第二章元素化合物的介绍也和学生初中时简单记方程式方法有很大不同,而是按照结构决定性质的思路来进行学习。学生经过这两章的学习已经渐渐有了从实质去看问题的意识,但不强烈。对于本章本节课来说学生对固体、液体、气体只有感性上的认识,却很少关注物质的三态在微观上有哪些异同。对影响他们体积大小的因素也许会有比较朦胧的意识,但需要去挖掘。 四、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A、使学生在了解决定体积因素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计算。 B、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 (2)能力目标 通过对众多数据的对比、分析和推理,使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结、总结能力得到提高。 (3)情感目标

气体摩尔体积习题及答案详解

气体摩尔体积 1.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 ②所含微粒数 ③微粒本身大小 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态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 ) A .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质量大小决定 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 .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它们的体积 3.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 .分子直径的大小 B .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 .分子间引力的大小 D .分子数目的多少 4.在标准状况下,与12 g H 2的体积相等的N 2( ) A .质量为12 g B .物质的量为6 mol C .体积为22.4 L D .分子数为6.02×1023 5.如果a 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则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22.4ab cN A L B.22.4bc aN A L C.22.4ac bN A L D.22.4b acN A L

6.在标准状况下,由0.5 g H2、11 g CO2和4 g O2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 A.8.4 L B.11.2 L C.14.0 L D.16.8 L 7.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8.在一定条件下,1体积气体A2和3体积气体B2完全反应生成了2体积气体X(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X的化学式是() A.AB2B.A2B3 C.AB3D.AB2 9.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10.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的N2和CO B.体积相等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11.标准状况下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8.96 L,其质量为7.60 g,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为________;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1《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必学模块:《化学1》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内容属于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二个主题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气体的共性、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导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微观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品质。通过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品质。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物质体积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导学生研究事物时应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通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的应用,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2、内容分析: 《气体摩尔体积》是在学习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揭示了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是对物质的量的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是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量与宏观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摩尔质量的定义,故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建立微观与宏观联系的意识,为本节课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联系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的密切联系,并且在认知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中,有效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因素。本节若是直接给学生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这个数值,学生只能会简单的计算,但涉及到一些非计算也就是理论应用的题目时,就会不知所措。比如,学生只知道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却可能并不理解温度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一定值,所以,我觉得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因此本课设计从引导学生发现1mol不同固体、液体、气体体积不同入手,然后从微观决定因素及宏观上的影响因素找原因,然后再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尊重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三、教学过程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及答案

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 B.0.012 kg 12C中含有×1023个碳原子 C.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D.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1023个分子 解析:选B。A选项,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A选项错误;B选项,碳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规定,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为×1023mol-1,B选项正确;在使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而且选项C中表示水的组成时,氢、氧的含义也不具体,C选项错误;D选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并非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选项错误。 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23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B.12 g碳-12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是1摩尔 D.1摩尔氯含有×1023个氯分子 解析:选BC。摩尔的基准是0.012 kg 12C所含碳原子数,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阿伏加德罗常数为×1023 mol-1,而不是×1023。用摩尔来表示粒子时应指明具体微粒。如1 mol Fe、1 mol H+、1 mol e-等,不能说1摩尔氯。 3.(2010年南充高一检测)在标准状况下,与12 g H2的体积相等的N2的( ) A.质量为12 g B.物质的量为6 mol

C .体积为22.4 L D .物质的量为12 mol 解析:选B 。12 g H 2的物质的量为6 mol ,因二者体积相等,所 以N 2的物质的量也为6 mol ,B 正确,N 2的质量为:28 g/mol×6 mol =168 g ,A 错误;体积为22.4 L/mol×6 mol=134.4 L ,C 错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 -1 B .1 mol H 2的质量是2 g ,它所占的体积是22.4 L C .在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为22.4 L·mol -1 D .在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解析:选D 。A 项、B 项气体的体积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正确;C 项,体积的单位为L 。 5.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 ,另一个盛有N 2和O 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原子总数 B .质子总数 C .分子总数 D .质量 解析:选AC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又因为都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总数也相同。 6.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 2,在一定量O 2中恰好完全反应:XY 2(l)+3O 2(g)===XO 2(g)+2YO 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 积为672 mL ,密度为2.56 g·L -1,则 (1)反应前O 2的体积为________。 (2)化合物XY 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3)在XY 2分子中,X 、Y 两元素质量比为3∶16,则X 、Y 两元素 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写元素名称)。 解析:(1)由题中方程式:XY 2(l)+3O 2(g)===XO 2(g)+2YO 2(g)可 知,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即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同。因反应物中的XY 2为液态,故反应前O 2的体积为672 mL 。 n (O 2)=672×10-3 L L·m ol -1 = mol 。 (2)因XY 2与O 2恰好完全反应,且它们的物质的量比为1∶3(由方 程式知),故XY 2的物质的量为 mol 。又因反应后的气体体积为672 mL , 密度为2.56 g·L -1,则反应后气体总质量为:m =ρV =2.56 g·L -1×672×10-3 L =1.72 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m (XY 2)=1.72 g -m (O 2) =1.72 g - mol×32 g·mol -1=0.76 g , M (XY 2)=错误!=76 g·mol -1。

物质的量及气体摩尔体积计算专题

物质的量及气体摩尔体积计算专题 1、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及n=、可得出下列结论: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数与其体积成正比:T、p相同= ②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分子数成正比:T、V相同 = ③分子数相等,压强相同的气体,体积与其温度成正比:n、p相同 = ④分子数相等,温度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n、T相同=

⑤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实际是摩尔质量)成正比:T、p相同= ⑥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其质量成正比:T、P、V相同= ⑦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T、P、m相同= 4.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标准状况下V m=22.4L/mol) 5.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基本关系式的计算公式:c B=,c B物质的量浓度,n B溶质的物质的量,V溶液的体积(L) (2)与溶液质量分数的换算:c= 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的密度,W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数,M表示溶质的摩尔质量。

(3)溶液稀释(浓缩)的计算:c1V1=c2V2(稀释定律) 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用于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稀释。 (4)气体溶于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跟水的体积不相同,溶液的体积也不等于气体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的加和,必须依据溶液质量和密度来计算水溶液的体积(V=m/)。例如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中溶解V体积气体X,所得溶液的密度为,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计算c(X)。计算时可 令1L水中溶解VL气体X。计算步骤为: 先求溶液的质量: m(液)=1000mL×1g/mL+×M 再求溶液的体积: V(液)= = ×10-3L/mL 最后求物质的量浓度: c(X)== [范例点击] [例1]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80g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 A

气体摩尔体积习题及答案详解精编版

气体摩尔体积习题及答 案详解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气体摩尔体积1.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②所含微粒数③微粒本身大小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态物质体积有显着影响的是( ) A.②③④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质量大小决定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 D.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决定它们的体积 3.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分子直径的大小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 4.在标准状况下,与12gH 2的体积相等的N 2 ( ) A.质量为12g B.物质的量为6mol C.体积为 D.分子数为×1023 5.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L L L L 6.在标准状况下,由、11gCO 2和4gO 2 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 ) A.B.C.D. 7.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H 4、CO 2 、O 2 、SO 2 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 CH 4 的是( ) 8.在一定条件下,1体积气体A 2和3体积气体B 2 完全反应生成了2体积气体X(体积在相 同条件下测定),则X的化学式是( ) A.AB 2B.A 2 B 3

气体摩尔体积随堂练习题图文稿

气体摩尔体积随堂练习 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

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一. 选择题 1.对1mol H 2 O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6.02×1023个氢分子 B 含有6.02×2×1023个氢元素 C 质量为18g D 氢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跟2.8g N 2 含有相同分子数的下列物质是() A 16g氧气 B 0.1mol甲烷分子 C 1.8g水 D 3.01×1022个磷酸分子 3.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升CO 2 B 0.2mol NH 3 C 13.5g水 D 6.02×1023 个Ar原子 4.同温同压下,下列气体的密度最大的是() A F 2 B Cl 2 C HCl D CO 2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B 48g O 3和1.5mol O 2 所含氧 原子数相等 C 17g OH- 和19g H 3 O+ 所含电子数相等 D 28g氮气所含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80g B 氧原子的质量就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C 氖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原子量 D 1mol氩气和1mol氟气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7.在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占体积最大的是()

A 98g H 2SO 4 B 6.02×1023 个氮分子 B 44.8L HCl D 6g 氢气 8.在标准状况下, 如果2.8升氧气含有n 个氧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A 8n B 16 n C 16n D 8n 9.在标准状况下,1升某气体的质量为1.25g , 则该气体可能是( ) A H 2 B N 2 C CO D CO 2 10.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 2时重116g ,充满CO 2时重122g ,充满某气体时 重132g ,则该未知气体的分子量为( ) A 28 B 64 C 32 D 44 11.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NO ,另一个盛N 2和O 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原子总数 B 质子总数 C 分子总数 D 质量 12. 已知10.2g A 与12.8g B 完全反应,生成9.6g C 和7.2g D 及另一气体 E ,已知E 的密度是H 2密度的15.5倍,则气体E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A. 2.24L B. 4.48L C. 5.6L D. 11.2L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标准状况下,1mol 水的体积是22.4L B. 1mol H 2所占的体积一定是22.4L C. 在标准状况下,N A 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 标准状况下,28g N 2和CO 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 14. 同温同压下,A 容器的H 2和B 容器的NH 3中,若使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相等,则这两个容器的体积之比是( ) A. 2:1 B. 1:2 C. 2:3 D. 1:3 15.在同温同压下,10mL 气体A 2和30mL 气体B 2完全反应可生成20mL 气体C ,则C 的化学式应为 A .A 2B 6 B .A 2B 3 C .A 3B D .AB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