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文言文重点字的翻译句子

原文:北海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译文:北海之中有一大鱼,名叫鲲。
鲲的体型极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那么长。
鲲变化成鸟,名叫鹏。
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那么长。
当它愤怒地飞翔时,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彩。
这只鸟,如果海上有大风,它就会迁徙到南海。
南海,就是天空的池子。
原文: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文:再者,水的积聚如果不深厚,那么它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在堂前的凹处倒上一杯水,那么芥草就能当作船。
把杯子放在上面就会粘住,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的原因。
原文: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文:风的积聚如果不深厚,那么它承载大翅膀就没有力量。
所以鹏鸟飞翔九万里,风就在它的下方。
然后它才开始向南方飞去,蝉和学鸠嘲笑它说:“我们一跃而起就能飞,碰触到榆树和檀树的树枝,有时飞不上去就落在地上,为什么要飞九万里到南方去呢?”原文: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文:再者,水的积聚如果不深厚,那么它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在堂前的凹处倒上一杯水,那么芥草就能当作船。
把杯子放在上面就会粘住,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的原因。
原文: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文:风的积聚如果不深厚,那么它承载大翅膀就没有力量。
所以鹏鸟飞翔九万里,风就在它的下方。
然后它才开始向南方飞去,蝉和学鸠嘲笑它说:“我们一跃而起就能飞,碰触到榆树和檀树的树枝,有时飞不上去就落在地上,为什么要飞九万里到南方去呢?”。
文言文好句子摘抄翻译

1.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翻译:天地运行不息,君子应自强不息。
2. 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翻译:处于困境时,应修身养性;处于顺境时,应造福天下。
3.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翻译: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施加于他人。
4.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翻译: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
5. 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翻译:聪明且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
6. 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翻译:人终究都会死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7.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翻译: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8. 原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翻译:人民最为重要,国家次之,君主最轻。
9. 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翻译:了解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学问的人,喜爱学问的人不如以学问为乐的人。
10. 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翻译:处于困境时,应修身养性;处于顺境时,应造福天下。
这些文言文中的好句子,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通过学习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同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启发,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品德。
文言文常用句子翻译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并且时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4.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翻译:不合礼节的事物不要看,不合礼节的事物不要听,不合礼节的事物不要说,不合礼节的事物不要做。
5.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往淡得像水一样,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
6.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翻译:自己想站得住,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腾达,也要帮助别人腾达。
7. 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翻译:有仁德的人见到它就会思考,有智慧的人见到它就会行动。
8.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常常忧愁。
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宇宙的运行刚强劲健,君子应该像它那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止。
11. 非我罪也,而是非我也。
翻译:这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事情本身的问题。
1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翻译:人不是圣贤,谁能不犯错误呢?1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翻译:不合礼节的事物不要看,不合礼节的事物不要听,不合礼节的事物不要说,不合礼节的事物不要做。
14.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翻译:男人为了解自己的人而死去,女人为了取悦自己的人而打扮。
15.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翻译:人生在世应该尽情享受快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着月亮。
以上文言文常用句子的翻译,既保留了原句的韵味,又使现代人易于理解。
通过学习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人的智慧,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文言文翻译重点句子

原文:“楚王问于屈原曰:‘子尝与寡人论国事,寡人何如?’屈原对曰:‘大王之国,江山壮丽,土地肥沃,人民勤劳,贤能之士众多。
然而,大王之德薄,政令无常,赏罚不明,故国势日衰。
’‘大王,夫以地广人众,富饶之地,而仁义不施,则国危;以地狭人寡,贫瘠之地,而仁义行,则国强。
今大王之地,虽广而不仁,虽富而不义,是以国势日削,民不聊生。
大王宜深思之!’”翻译:楚怀王问屈原说:“你曾和我讨论国家大事,你觉得我国如何?”屈原回答说:“大王的国家,山川壮丽,土地肥沃,人民勤劳,贤能之士众多。
然而,大王的德行浅薄,政令没有常道,赏罚不分明,所以国家势力日益衰弱。
大王啊,凭借着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富饶的疆域,如果不施行仁义,国家就会陷入危险;而如果土地狭小,人口稀少,但能施行仁义,国家就会强大。
如今大王的国家,虽然土地广阔,但不施行仁义,虽然富饶,但不讲究道义,因此国家势力日渐削弱,百姓生活困苦。
大王应该深思这个问题啊!”解读:这段对话体现了屈原对国家政治的深刻见解。
他首先肯定了楚国的地理优势和人力资源,但接着指出楚怀王的德行和治国理念存在问题,即“德薄”、“政令无常”、“赏罚不明”。
屈原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不仅仅取决于土地和人口,更取决于统治者是否施行仁义。
他以“地广人众,富饶之地,而仁义不施,则国危;地狭人寡,贫瘠之地,而仁义行,则国强”的道理,劝诫楚怀王要重视仁义,以挽救国家危局。
这段话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启示意义。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更需要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仁义精神。
屈原的劝诫,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建设,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
文言文重点翻译句子高中

汉·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文言文】嗟乎!人生在世,如浮萍之漂泊,似孤舟之漂泊。
凡游子之心,无不怀乡恋土,思亲念友。
然天地之大,山川之广,游子漂泊,难免有所忘怀。
是以孟郊作《游子吟》,以抒发游子之心,寄情于文字之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此句言慈母之恩,如线之密,如衣之暖。
慈母之手,线线如丝,密密缝缀,以制游子之衣。
此衣非寻常之衣,乃游子离家之标志,亦慈母之关怀所在。
线之密,衣之暖,皆显慈母之深情厚意。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游子即将远行,慈母之心,如悬梁之鱼,忐忑不安。
慈母知游子行途遥远,归期未卜,故密密缝缀,恐其衣破,愿其平安。
密密缝缀,既显慈母之细心,亦见其担忧之情。
意恐迟迟归,更见慈母之殷切期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句以寸草之心,喻游子之心。
寸草虽小,却知春晖之暖。
游子虽远,却怀母恩之深。
三春晖者,母恩也。
寸草之心,虽小,却愿报得三春晖。
此句言游子虽远,但寸草之心,永报母恩。
嗟乎!游子之心,如孤云独去闲。
孟郊以此诗抒发游子之情,感慨人生之无常,赞颂母恩之伟大。
诗中之意,如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游子虽远,但母恩如山,如海,永远铭刻在心。
【重点翻译句子】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翻译:慈爱的母亲手里拿着线,为游子缝制身上的衣服。
2.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翻译:临行前,母亲密密地缝制,心里害怕游子迟迟不归。
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翻译: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
整篇文言文翻译如下:唉!人生在世,如同漂浮的浮萍,像是孤舟在海上漂泊。
所有游子的心,无不怀念家乡,思念朋友。
然而天地如此之大,山川如此之广,游子漂泊在外,难免会有所遗忘。
因此孟郊创作了《游子吟》,用以抒发游子的心情,将情感寄托在文字之中。
慈爱的母亲手里拿着线,为游子缝制身上的衣服。
这句话说的是母亲对游子的恩情,就像线一样细腻,就像衣服一样温暖。
文言文经典句子及翻译

【导语】⾃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爱国的⾚胆忠⼼留在史册上吧!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句⼦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河⼀⼨⾦。
译:祖国的每⼀⼨⼭河⽐⼀⼨黄⾦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的。
2、勿以恶⼩⽽为之,勿以善⼩⽽不为。
译:对任何⼀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些微⼩的。
却有益于别⼈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就不去做它。
3、不迁怒,不贰过。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并且不要再犯第⼆次。
4、⾢⼈奇之,稍稍宾客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对他能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亲去做客,有的⼈还⽤钱求仲永题诗。
5、三⼈⾏,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译:三个⼈在⼀起,其中必有某⼈在某⽅⾯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6、⼈⽣⾃古谁⽆死,留取丹⼼照汉青。
译:⾃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爱国的⾚胆忠⼼留在史册上吧! 7、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译:中间戴着⾼⾼的帽⼦长着浓密胡⼦的⼈是苏东坡。
8、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9、良药苦于⼝⽽利于病,忠⾔逆于⽿⽽利于⾏。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却对⼈的⾏为有利。
10、见侮⽽不⽃,辱也。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出,是⼀种耻辱的表现。
篇⼆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不为贫贱⽽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下,满坐寂然,⽆敢哗者。
译:过了⼀会⼉,只听到围幕中抚尺⼀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个敢⼤声说话的。
3、⼩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译:从⼩就想着报效祖国,⽽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4、屠⼤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受到两狼的攻击。
文言文常积累的句子翻译

1. 原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翻译: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从脚下开始,逐步积累而成的。
2. 原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翻译: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先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3.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
翻译:在三人同行的情况下,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5.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并且时常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6. 原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翻译:自己想成功,也要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想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
7. 原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翻译:一条千里长堤,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蚁穴而毁掉。
8. 原文:日积月累,滴水穿石。
翻译:日复一日地积累,就像水滴可以穿透石头一样。
9. 原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不要担心东西少,而要担心分配不均;不要担心贫穷,而要担心生活不安定。
10. 原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翻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突然出现一片花明柳暗的村庄。
11. 原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翻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12. 原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翻译:国家的兴衰,每一个普通人都负有责任。
这些文言文句子,既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又展现了古人的智慧。
通过学习和积累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这些句子,也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和生动。
重点文言文翻译句子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翻译:“南昌是古代的郡城,洪都是新建的府治。
星辰分布如翼轸,土地连接着衡山和庐山。
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控制着蛮荆之地,引领着瓯越之地。
物产丰富,天赐宝物,龙的光芒直射牛斗星座所在之地;人杰地灵,徐孺子曾下榻于陈蕃之家。
”解析:1.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 豫章:南昌的古称。
- 故郡:古代的郡城。
- 洪都:洪州的别称,即南昌。
- 新府:新建的府治。
2.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 星分翼轸:星辰分布如翼轸,翼轸是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
- 地接衡庐:土地连接着衡山和庐山,衡山位于湖南,庐山位于江西。
3.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 襟三江:以三江为襟,三江指长江、汉江、赣江。
- 带五湖:以五湖为带,五湖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巢湖、洪泽湖。
- 控蛮荆:控制着蛮荆之地,蛮荆是指古代南方的一个地区。
- 引瓯越:引领着瓯越之地,瓯越是古代南方的一个民族。
4.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 物华天宝:物产丰富,天赐宝物。
- 龙光射牛斗之墟:龙的光芒直射牛斗星座所在之地,牛斗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座。
5.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 人杰地灵:人杰地灵,指人才辈出,地方灵秀。
- 徐孺:徐孺子,东汉时期的一位贤士。
- 下陈蕃之榻:下榻于陈蕃之家,陈蕃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士。
《滕王阁序》中的这些句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辞藻,展现了作者对南昌这座古城的热爱和对人才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豪情壮志。
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还要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味和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文重点句子翻译《曹刿论战》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必定把它分给别人。
2.“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3.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战,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4.小惠未扁,民弗从也。
——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人民不听从您。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保佑您。
《邹忌讽齐王纳谏》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美?”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使我听到的,受到下等奖赏。
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鱼我所欲也》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原先为了礼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单食,一豆羹),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它。
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是所说的失掉了他本来的思想。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假使人们所喜欢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什么事情不做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必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而后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人们才了解他。
《出师表》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升降官吏,评论人物好坏(的标准),不应该不同。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
《送东阳马生序》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他们的学业有不精通,德行有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心思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他人的过错呢?2.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不曾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3.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物味道的享用。
4.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
5.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6.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朝廷每天有粮食供应,父母每年有衣服供给。
7. 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
《小石潭记》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2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亿然不动,——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
4.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泉水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那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7.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三峡》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石树木的影子。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那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乘着奔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趣味无穷。
《桃花源记》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一一为桃源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
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与朱元思书》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象奔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远。
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千百座山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了。
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船随水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5.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和谐动听。
6.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还像在黄昏时一样阴暗。
《岳阳楼记》1.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人民,不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4.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忧之后才乐”吧。
《醉翁亭记》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下落,石头露出来,这就是山间的四季。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桃花源记》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于是看见一座山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一一为桃源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
4.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岳阳楼记》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人民,不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4.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忧之后才乐”吧。
《醉翁亭记》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下落,石头露出来,这就是山间的四季。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曹刿论战》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必定把它分给别人。
2.“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3.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战,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4.小惠未扁,民弗从也。
——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人民不听从您。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保佑您。
《邹忌讽齐王纳谏》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美?”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使我听到的,受到下等奖赏。
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出师表》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升降官吏,评论人物好坏(的标准),不应该不同。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
《送东阳马生序》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他们的学业有不精通,德行有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心思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他人的过错呢?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不曾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物味道的享用。
4.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6.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朝廷每天有粮食供应,父母每年有衣服供给。
7.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