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篇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文言文经典名句翻译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翻译:学习并且时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是很愉快吗?解读:此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温习,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学习也是一种乐趣,能够让人心情愉悦。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翻译: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解读:此句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尊重他人的感受。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痛苦,不应该强加给别人,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翻译: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解读:此句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以兴趣为动力。
对于知识,只有真正喜爱它、从中获得乐趣,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翻译: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解读:此句强调虚心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
在我们周围,总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只要我们保持谦虚的态度,就能不断进步。
五、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颜渊》)翻译: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常常忧愁。
解读:此句揭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君子心怀宽广,为人正直,因此内心平静;而小人自私自利,总是担忧自己的利益,因此内心忧愁。
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翻译: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
解读:此句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就失去了立身之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七、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翻译: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解读:此句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通过温习旧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从而成为他人的老师。
总之,《论语》中的经典名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于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中考文言文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曹刿论战》★★★★1、十年春,齐师.(军队)伐.(攻打)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
(位高禄厚的人)谋之,又何间.(参与)焉——位高禄厚的人谋划这件事,2、肉食者...你又何必去参与呢3、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4、何以.(凭,用)战——您凭借什么作战5、衣食所安.(养生),弗.(不)敢专.(独占)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6、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民弗从也。
——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帛,弗敢加.(以少报多)也,必以信.(语言真实)。
7、牺牲..——祭祀用的祭品,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如实禀告神。
8、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赐福,保佑)也。
——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9、小大之狱.(案件),虽不能察.(弄清楚),必以情.(实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但是)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10、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之属.(类)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12、公将鼓.(击鼓)之。
——庄公想要击鼓进军。
(溃败)。
公将驰.(驱车追赶)之.(齐军)。
——齐军溃败。
鲁庄公正要13、齐师败绩..驱车追赶齐军。
14、遂.(于是)逐.(追击)齐师。
——于是追击齐国的军队。
15、既.(已经)克.(战胜),公问其故.(原因)。
——已经战胜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
16、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靠勇气的。
17、一鼓作.(振作)气.(士气),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士气正旺盛),故克之。
必背高中文言文及翻译

必背高中文言文及翻译必背高中文言文及翻译1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宋代〕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译文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
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所以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逐—替自己辩护。
后来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注重于名实是否相符。
如果名和实—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清楚了。
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属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__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
语文选修28篇古文重要句子翻译

语⽂选修28篇古⽂重要句⼦翻译选修2重要句⼦翻译答案⼀、《⼩⽯城⼭记》1.其⼀少北⽽东,不过四⼗丈,⼟断⽽川分,有积⽯横当其垠。
(少:稍;垠:边,界)译:另⼀条路稍稍向北⾛⼜折向东,在不超过四⼗丈的地⽅,⼭路中断,被⼀条河⽔分开,有积聚的⼭⽯横挡在路边。
2.窥之正⿊,投以⼩⽯,洞然有⽔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状语后置,以:把,⽤)译:探望洞⾥浓⿊,把⼩⽯⼦投进去,咚咚地传来⽔的响声,那声⾳很宏亮,很久才停⽌。
3.⽆⼟壤⽽⽣嘉树美箭,益奇⽽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译:⼭⽯上没有⼟壤,却⽣长着美好的树⽊和箭⽵,显得更加奇特⽽坚实;⼭⽯分布疏密有致,有卧有⽴(或俯或仰),好像智者的有意安排。
(“嘉”,美好的;箭:箭⽵;“益”,更加;“数”,密集;“类”,像;智者:有才智的⼈;偃,俯,倒卧)4.⼜怪其不为之中州,⽽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售其伎,是固劳⽽⽆⽤。
译:(我)⼜诧异(奇怪)造物者不在中原创造这些美景,却将它放置在偏远的永州,使它经历千百年⽽不被⼈赏识,这实在是劳⽽⽆功啊。
(或者是注释:(我)⼜诧异这么美的⼭⽯怎不会出现在中原,反倒是在偏远的永州,经历千百年⽽不被⼈欣赏,这真是劳⽽⽆功。
)(“怪”,诧异(奇怪);“为”,创造;“列”,陈列,放置;“更”,经历;“售”,得到赏识;伎:技艺,指美景;夷狄:指偏远的永州)5.其⽓之灵,不为伟⼈,⽽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多⽯。
”译:这⼉永州的天地⼭川的灵⽓,不能孕育(造作)伟⼤的⼈物,却唯独造作了这些奇妙景致(这⼭⽯),因此楚地的南⽅⼈才少但怪⽯多。
⼆、《黄州快哉亭记》(1)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余兄⼦瞻名之⽈“快哉”。
译:在靠近他的居所的西南处建造了⼀个亭⼦,⽤来观赏江流的美景,我的长兄⼦瞻给亭⼦取名“快哉亭”(即:靠近;为:建造;胜:美景;名:取名)(2)昼则⾈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骇⽬,不可久视。
2020-2021中考必考文言文24篇译文(带原文版)

中考必考文言文24篇译文(带原文版)班别姓名《论语》十则 (七年级上册 10课)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语文文言文翻译重点句子

原文:“楚王问于屈原曰:‘子尝与寡人论国事,寡人何如?’屈原对曰:‘大王之国,江山壮丽,土地肥沃,人民勤劳,贤能之士众多。
然而,大王之德薄,政令无常,赏罚不明,故国势日衰。
’‘大王,夫以地广人众,富饶之地,而仁义不施,则国危;以地狭人寡,贫瘠之地,而仁义行,则国强。
今大王之地,虽广而不仁,虽富而不义,是以国势日削,民不聊生。
大王宜深思之!’”翻译:楚怀王问屈原说:“你曾和我讨论国家大事,你觉得我国如何?”屈原回答说:“大王的国家,山川壮丽,土地肥沃,人民勤劳,贤能之士众多。
然而,大王的德行浅薄,政令没有常道,赏罚不分明,所以国家势力日益衰弱。
大王啊,凭借着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富饶的疆域,如果不施行仁义,国家就会陷入危险;而如果土地狭小,人口稀少,但能施行仁义,国家就会强大。
如今大王的国家,虽然土地广阔,但不施行仁义,虽然富饶,但不讲究道义,因此国家势力日渐削弱,百姓生活困苦。
大王应该深思这个问题啊!”解读:这段对话体现了屈原对国家政治的深刻见解。
他首先肯定了楚国的地理优势和人力资源,但接着指出楚怀王的德行和治国理念存在问题,即“德薄”、“政令无常”、“赏罚不明”。
屈原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不仅仅取决于土地和人口,更取决于统治者是否施行仁义。
他以“地广人众,富饶之地,而仁义不施,则国危;地狭人寡,贫瘠之地,而仁义行,则国强”的道理,劝诫楚怀王要重视仁义,以挽救国家危局。
这段话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启示意义。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更需要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仁义精神。
屈原的劝诫,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建设,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
二十四史经典语句加译文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高中重点文言文及翻译实用1份

高中重点文言文及翻译实用1份高中重点文言文及翻译 11、兰亭集序/ 兰亭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24篇古文必考重点句子翻译(练习题)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6、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9、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0、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14、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15、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16、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17、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18、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19、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0、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21、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2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3、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24、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25、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
26、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7、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8、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9、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0、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3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3、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3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8、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9、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4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4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4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4、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45、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46、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4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0、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51、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5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4、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55、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6、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5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8、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9、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6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6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64、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65、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6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7、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
68、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69、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0、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7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
7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3、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7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6、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7、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ã)暝(míng)。
7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79、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8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8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8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8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8、孔子云:“何陋之有?”
8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9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93、莲,花之君子者也。
9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96、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9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9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9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0、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0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0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â)也。
10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05、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âi)所识穷乏者得(dã)我而为(wãi)之。
106、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07、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108、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9、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10、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1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1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1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1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11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6、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17、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9、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20、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2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2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2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2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014年新课标增加的文言文2篇《虽有嘉肴》《河中石兽》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故曰:教学相长也。
6、《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7、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8、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9、“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10、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1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1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