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以学定教”五步策略 小学数学五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五步策略 小学数学五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五步策略 小学数学五步教学法

2009年,上海学生第一次参加OECD组织的PISA测评,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15岁在校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测评成绩都居第一。由此,上海教育,乃至中国教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11年3月中旬,上海召开了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把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做到“以学定教”。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要做到“以学定教”,必须走好五步。

一、第一步――想象“学”

“以学定教”的第一步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其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是什么?会怎样思考?会产生怎样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宏观的学情分析和以微观的视角想象学生的想法和疑惑。

比如,笔者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解读扇形统计图”时,首先进行如下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会从统计图表中的有关信息进行简单的统计,会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且已积累了一定的与统计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计算、判断、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形成有关统计的知识体系,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学习的再创造。但是,仅有这样的学情分析是不够的。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还要进行更具体的想象。如例1(见下图),让学生先观察图,然后说说从图上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信息①这个图表示彩电市场所有品牌的彩电;②A牌彩电的占有率为20%,B牌彩电的占有率为15%……③可以看出各种品牌彩电的占有率是百分之几;④A牌彩电最畅销;⑤其他彩电最畅销;⑥A牌彩电不是最畅销;⑦A、B、C、D四种品牌彩电占有率接近50%……

更进一步想象,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的学生,其理由是A牌20%、B牌15%、C牌10%、D 牌8%,在这四种品牌彩电中,A牌的占有率最高。认为A牌彩电不是最畅销的学生,他们可能除了看到上述四种品牌彩电的占有率以外,还能就“其他47%”进行深入分析。而对“其他47%”究竟包含哪些品牌的彩电,不同的学生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可能认为只包含了E牌、F牌,有的可能认为包含了E牌、F牌、G牌,有的则可能认为包含了E牌、F牌、G 牌、H牌……

在想象“学”这一步时,想象越具体,越深入,对“教”的预设也才能越有针对性和预见性。

二、第二步――预设“教”

这一步首先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众数”,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材中新增的教学内容。其教学重点是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掌握如何找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把握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区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特点。

其次是预设“怎么教”,要处理好教法和学法、教路和学路、知识和能力、知识主线与思维主线这四对关系,遵循学路优先、学法优先、能力优先和思维主线的原则。比如“众数”的教学,就拿书中呈现的例题(见下图)来说,可以进行如下预设

(一)让学生感知选跳集体舞的队员身高要求相差不大,这样整个队伍看起来才比较和谐、美观。

(二)小组合作探究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请把你准备选举的10名队员的身高圈出来。

(三)让学生汇报研究出的方案,在汇报的时候,教师要相机板书三种典型方案及每一种标准的计算方法(见下图)。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研究最佳方案在所设计的这三种方案中,哪种方案更合适一些?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种方案中最高队员和最矮队员相差多少m,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第三种方案中最高队员和最矮队员身高相差最小,所以这种方案比较合适。进而分析52m的特点,引出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下面是预设的能反映教学进程的板书内容。

预设“怎么教”,还要考虑(1)要创设怎样的情境?(2)以什么素材呈现教学内容?(3)要怎样问?(4)要怎样板书?(5)如果课堂出现“意外”,怎么办?预设越全面,越有利于实际的教学,越能防患于未然。

三、第三步――经营“教”

教与学是个辩证统一体,不能厚此薄彼。有教无学不是教学,有学无教同样也不是教学。以学定教,不是重学轻教,而是要用心经营“教”,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点拨功能和调控机智。当学生三缄其口,静等教师“喂知识”的时候,应激发他们;当学生袖手旁观,不参与合作交流、讨论的时候,要调动他们;当学生三言两语,对问题浅尝辄止的时候,可引导他们;当学生支支吾吾,表述不清的时候,及时点拨他们……美国功勋教师德?鲍拉认为“教重要的在于听,学重要的在于说。”所以,经营“教”,要求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教师则侧耳倾听。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先出示例题“36-8”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然后把学生的各种算法展示出来

①30-8=22,22+6=28;

②16-8=8,20+8=28;

③10-8=2,26+2=28;

④8-6=2,30-2=28;

⑤8-6=2,30+2=32。对于第①②③种算法,学生能讲清楚算理,没有学生提出异议。而对第④⑤种算法,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算不对。教师此时没有急于对这两种算法的对错作出评判,而是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先对第④种算法的学生说“请你说说自己的想法。”该生回答道“个位上6比8少,不够减,要从30里面再借出2就够减了,所以要从30里面再减去2。”“说得非常有道理!”教师对这位学生的算法给予充分肯定,然后问第⑤种算法的

学生“你知道自己的算法错在哪里吗?”该生回答道“我的第二步计算要30-2,而不是30+2。”

经营“教”,教师要把握好“度”,做到“三讲”“三不讲”重点要讲,难点要讲,方法要讲;简单的不讲,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能解决的不讲,讲了也不懂的不讲。

四、第四步――捕捉“学”

有人将学与教的关系解读为学是“必要前提”,教是“自然跟进”;学是“课堂主干”,教是“适度点睛”;学是“体验积累”,教是“意义提升”。“以学定教”,要求教师能在不断变化的课堂中捕捉学生原始生成的或对或错的信息,超越预设,促进精彩生成。

如,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在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时,有这样的精彩片段

教师出示上图,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向()平移()格,然后全班交流。向()平移,学生的意见集中,都是向右。在平移()格的问题上,却出现了分歧

师你认为向右平移了几格?(生答4格、7格、8格。)

究竟向右平移了几格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和格子,一格一格地进行移动验证。

每个学生独立操作验证后,教师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移动演示,其他同学跟着数格子,得出“向右平移了7格”的结论。

师如果不给你和格子进行平移,你能想出更简单的办法判断平移了几格吗?

生找点,然后数格。

师怎么找点?怎么数格?请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

生我找最上面的点。

师这个点,我们称它为①号点。(教师边说边标上红色点并写上①见下面的“板书内容”。)找到这个点后,该怎么办?

生向右数1格、2格、3格、4格、5格、6格、7格。就向右平移了7格。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教师手指着格子,让全班学生一齐数一遍。)

师这位同学采取找点、数格子的方法数出向右平移了7格。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这样数1、2、3、4、5、6、7。(他指着①号点右边的纵横线上的交叉点数。)

师他这种找点数点的方法太好了。我把①号点平移的过程用线段表示出来。

(教师先板书“找点数点”,然后边说边画线段表示①号点平移的过程。)

师从哪里开始数1?

生从①号点右边的第一个点开始数。

师大家像他一样跟着数。

(学生齐数1、2、3、4、5、6、7。)

师这样的数法,说明是不是从①点这个位置开始移?

生不是。

师①号点这个位置有没有开始移?

生没有。

师如果从①号点这个位置开始数,它还没有移,要数什么?

生要数0。

师大家从①号点这个位置开始数一遍。

(学生齐数0、1、2、3、4、5、6、7。)

师还可以找哪个点?

(板书内容见下图)

(学生找到②③④⑤⑥号点,并针对各点一一说出怎样数出平移了7格。教师继续启发“还可以找哪些点?这些点能找完、说完吗?”使学生明白,上有无数个点,找其中的任何一个点都行,数出其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平移了几格。在找怎样的点比较容易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师①②③④⑤⑥这六个点,哪些点比较明显,让人一看就明白?

生①②③④⑤号点比较明显,⑥号点不明显。

师你说得真好!⑥号点是线段中的点,①②③④⑤号点是两条线段交叉的点。在找点、数点时,要找线段交叉的点,这样的点比较容易找。想一想,刚才说向右平移4格的同学错在哪里?

生他只数了两个图形中间的空格。

师刚才说向右平移8格的同学错在哪里?

生他错在把起点数1。起点要数0。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三次很好地捕捉了学生的“学”。一是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向右平移了几格时,将学生的三种不同意见(4格、7格、8格)板书出来,并在学生懂得为什么是向右平移7格的道理后,让学生思考向右平移4格、8格错在哪里。向右平移4格、8格是典型的反例,教师很好地捕捉了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进行举一反三。二是找点数点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将起点定为0,并明白起点数0的道理。三是在找怎样的点比较容易这一问题上,引导学生将⑥号点与①②③④⑤号点进行比较,明白缘由。

五、第五步――调整“教”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教师充分了解了学情,精心预设了教案,但在实际教学中,总会有意料之外的旁逸斜出。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生成,教师要及时作出决断,对教学进行适度调整。

如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几时几分”,原先设想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学生应该知道怎么数及数出的结果是12个大格,所以本节课不再具体数,只是简单地以“你知道钟面上有几个大格吗”作为过渡,然后让学生观察钟面,数一数一个大格有几个小格,教师再用课件演示,师生随着课件的动画演示共同数出一个大格有5个小格。

在实际教学“每个大格有几个小格”时,先让学生自己数一数,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出乎意料的是,有的学生说有4个小格,有的学生说有5个小格,有的学生甚至说有6个小格。由此,该教师意识到,有的学生数的方法不对,说明这些学生对学过的数的方法已经遗忘。于是执教老师及时调整预设,先让认为有5个小格的学生上讲台数。数出有5个小格的学生,有两种数法一种是数3和数4之间大格的小间隔;另一种是数7和8之间大格中的竖线,对着7的那条竖线不数,从下一条竖线开始数。然后让认为有4个小格的学生上台数,他是数12与1之间的大格,只数了中间的4条竖线。再让认为有6个小格的学生上台数,她数的11和12之间的大格,从对着11的那条竖线开始数到对着12的那条竖线。学生介绍自己的数法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哪种数法是合理的?哪种数法是不合理的?”学生经过讨论、质疑,确定正确的数法后,再演示课件,让学生跟着数,扎扎实实学会正确的数出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

执教老师作出这样的调整,无疑会使学生既关注数的结果,又关注数的方法。其实,学生懂得了数的方法,即使结果忘了,他也能凭借方法找到结果。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必须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教师的作用在于“导学”而不在于“教书”,教师如何导,取决于学生如何学。小学数学“以

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精选三篇

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今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情境导入 1.《课标》阐述: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要注意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

生、形成与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情境设置的基本要求: (1)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是敲门砖的作用,也不是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2)应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3.注意问题: (1)情境设置不应唯一的被理解为生活情景。 (2)应当更加重视对于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不同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并切实做好两者间的必要转化,包括由日常数学上升到学校数学,以及由学校数学向现实生活的回归。 (二)探究体验 本环节包括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课标》阐述: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先学后教---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基本假说 1、学生能自己利用课本进行文本阅读,基本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2、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全班展示交流活动,以“教授者”的角色组织小组或全班同学的学习活动,正面回答同学的质疑问难,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人人“乐学”。这是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志。 3、学生的人格得以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成绩优秀者在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成绩一般的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得到发展,学业成绩有所提高;成绩较差的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帮助,能更多地参与学习,学业成绩有较大提高。这是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4、老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能正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正确解读教材,对教学过程有“精到的预设”;教学时,“善于举例,善于提高,善于优化”。这是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 预习指南 利用课本进行文本阅读是“先学”的主要活动,是学生最重要的自主学习,是“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之根本。充分地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学科可以按课文的章节进行预习,也可以由老师指定内容进行预习。预习的一般方法: 一、读课题。说一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数一数有几道例题,有几道习题。 二、读课文。⑴边读边想。读书时,在例题上评注出数字、符号、图形之间的联系。⑵边读边划。读书时,用各种记号划出重要的词句、数学概念、规律和性质等。⑶边读边做。读书时,或模仿课文动手做实验,或完成例题上预留的练习。 三、做练习。⑴试着完成课本中“做一做”的练习。⑵认真读习题的题目,并试做;对不会做的习题做上记号。 四、提问题。在本课的页末写出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想想是否还有其他解法。初拟出学习目标,写在本课的页首。 操作说明:本教学模式适用的年级——三至六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预习能力,可以安排在课内进行进行预习,当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后,才可以让进行课前预习。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就不能布置课后作业,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负担。 学生要养成书头批注、写提纲、写提要、写摘要、做卡片等读书笔记的习惯。 变式说明: 练习课一般不安排预习。 复习课的预习,完成老师指定的练习,根据练习阅读相关章节的课文内容,并梳理主要的知识点,摘录平时做错的习题。 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新授课的模式。教学时,老师和学生都要熟知其基本环节,并达成默契。主要有五个环节: 【环节一】提出目标,明确问题(2分钟) 操作要领: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角度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提出疑难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也仅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简明地提出全班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与学生进行交流。 目的意义:在学生自主阅读时,培养其目标意识和问题意识。注意: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是一维的,而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必须是三维的。 【环节二】聚焦问题,小组互动(5分钟左右)

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维 众所周知,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就努力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而言,这一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更为深入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在此则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应当如何去处理“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即使就最为初等的数学内容而言,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数学的抽象特点,而这就已包括了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重要过渡。 也正由于数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抽象的模式而非特殊的现实情景,这就为相应的“纯数学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例如,就以上所提及的加减法运算而言,由于其中涉及三个不同的量(两个加数与它们的和,或被减数、减数与它们的差),因此,从纯数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依据其中的任意两个量去求取第三个量。例如,就“量的比较”而言,除去两个已知数的直接比较以外,我们显然也可提出:“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

较小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或者“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较大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我们在此事实上已由“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量化模式”过渡到了“可能的量化模式”。 综上可见,即使就正整数的加减法此类十分初等的题材而言,就已十分清楚地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一些重要特点,特别是体现了在现实意义与纯数学研究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当然,从理论的角度看,我们在此又应考虑这样的问题,即应当如何去认识所说的纯数学研究的意义。特别是,我们是否应当明确肯定由“日常数学”过渡到“学校数学”的必要性,或是应当唯一地坚持立足于现实生活。 总的来说,这就应当被看成“数学化”这一思维方式的完整表述,即其不仅直接涉及如何由现实原型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或问题,而且也包括了对于数量关系的纯数学研究,以及由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复归”。另外,相对于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而言,我们应当更加注意如何帮助学生很好地去掌握“数学化”的思想,我们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情境设置”与“纯数学研究”的意义。这正如弗赖登塔尔所指出的:“数学化……是一条保证实现数学整体结构的广阔途径……情境和模型,问题与求解这些活动作为必不可少的局部手段是重要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于总的方法。”

初中教师数学教学方法1

初中教师数学教学方法1 初中教师数学教学方法1 结合初中数学大纲 就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要通过对教材完整的分析和研究,理清和把握教材的体系和脉络,统揽教材全局,高屋建瓴。然后,建立各类概念、知识点或知识单元之间的界面关系,归纳和揭示其特殊性质和内在的一般规律。例如,在“因式分解”这一章中,我们接触到许多数学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这是学习这一章知识的重点,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方法,按知识──方法──思想的顺序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就能运用它们去解决成千上万分解多项式因式的问题。又如:结合初中代数的消元、降次、配方、换元方法,以及分类、变换、归纳、抽象和数形结合等方法性思想,进一步确定数学知识与其思想方法之间的结合点,建立一整套丰富的教学范例或模型,最终形成一个活动的知识与思想互联网络。 初中教师数学教学方法2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将数学思想方法有机地渗透入教学计划和教案内容之中教学计划的制订应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综合考虑,要明确每一阶段的载体内容、教学目标、展开步骤、教学程序和操作要点。数学教案则要就每一节课的概念、命题、公式、法则以至单元结构等教学过程进行渗透思想方法的具体设计。要求通过目标设计、

创设情境、程序演化、归纳总结等关键环节,在知识的发生和运用过程中贯彻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的一体化。 应充分利用数学的现实原型作为反映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问题解决或构建所做的整体性考虑,它来源于现实原型又高于现实原型,往往借助现实原型使数学思想方法得以生动地表现,有利于对其深人理解和把握。例如: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始终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中。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合理分类(分类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标准统一、分层不越级),然后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逐步解决),最后归纳总结。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好分类的方法原则,形成分类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应根据教学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般在知识的概念形成阶段导入概念型数学思想,如方程思想、相似思想、已知与未知互相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互相转化的思想等等。在知识的结论、公式、法则等规律的推导阶段,要强调和灌输思维方法,如解方程的如何消元降次、函数的数与形的转化、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有哪些常用思路等。在知识的总结阶段或新旧知识结合部分,要选配结构型的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化,分数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在所有数学建构及问题的处理方面,注意体现其根本思想,如运用同解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应注意为简便而采取的移项法则。 初中教师数学教学方法3 重视课堂教学实践

五环节教学模式

“五环节”高效教学模式解读 摘要:“五环节”高效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引——目标定向、激发兴趣;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点——组织研究、体验发现;用——应用实践、巩固提高;练——反思小结、课堂检测。实施“五环节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努力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五环节教学模式”的设计说明 第一环节:引——目标定向、激发兴趣 目标定向,是“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定向后,学生心中有目标,努力有方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由然而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增强,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目标定向后,教师心中有程序,讲评有重点,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参与学生活动有预设、有安排,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学目标能有效达成。 一般情况下,教师要提前在黑板上写出学习目标,开门见山地展示出来,让学生齐读,明确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及重难点。而后要求教师要用生动、幽默、精炼的语言,打造出一个富有悬念和启发性的“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教学相长的态度、精湛的技能组织教学。 学习目标的制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这三个纬度,要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定位适度、要求明确。

要全面,即应该涵盖一节课所有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应该具体掌握到什么程度,是认识、是了解、是理解、是掌握、还是要求会灵活应用,都要有层次的写具体、写明确;但目标也不宜太多,要适度把握。 目标制定时同时必需注意从孩子的角度进行目标的表述,如改变“培养……”、“激发……”这一类词,而用“尝试……”“学会……”“懂得……”“知道……”“能够……”这样的表达方式。 第二环节: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研究证明,“所有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必须创设条件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本环节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在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小组探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对比,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小组长要掌握交流的顺序和讨论的节奏,做好记录,逐步补充和完善,不断修改和提升。把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 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接下来的展示交流作好准备。在参与的过程中,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 第三环节:点——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将本组学习成果和质疑充分展示出来。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质疑,互相

小学数学五步教学法初探

小学数学五步教学法初探 在教学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在40分钟内学到知识,提升水平,每名教师都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根据十几年的工作实践,结合我所教学课、学生的特点,借鉴外校教师的经验,总结了自己“五步教学法”:师生共同做好课前准备、激发学习激情、把握十分钟教学、轻松学习知识、巩固提升的训练。具体来说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师生共同做好课前的准备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会在自己准备好上课资料的同时,让学生先了解学习内容,师生配合做好课前准备。对学习每一节新课,了解课堂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一节新课的开始,我都与学生一块做准备,我做为教师备好每一节新课,根据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训练内容、课后作业和板书。并要求学生对新课实行预习,做到一是大致了解新课的内容;二是找出自己能学懂和学不懂的知识点,找出自己学习的难点,以便课堂上师生共同学习。做好课前准备是一节课的基础,只有准备好了,才能更好的组织教学,才能教之有物、教之有序。 二、激发学习激情

学生的学习需要激情,特别是数学教学,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不能很好地把学生领进数学学习的殿堂。在兴趣的培养上,我一般是在导入上下功夫,通常将各种导入方法综合使用,如回顾旧知、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精心设疑法、讲评法、一题多变法、情感沟通法、游戏导入法等十余种。巧妙的导入,能够点明本课教学的知识点和要求,架接新知与旧知的桥梁,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习新知打下铺垫,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环境,我认为课堂教学要精、简、准。教学知识点要精选,容易的知识点要一点而过,对难点要实行精讲;教学过程要简炼,不能拖泥带水,重点难点讲清讲明,尽量十分钟完成,多给学生训练、巩固时间。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数学教学语言很严谨,不能使用模糊语言。 在导入课堂教学后,重点要把握十分钟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主要教学内容。为什么说要“把握”,因为现在很多教师都喜欢唱独台戏,还是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要想提数学教学效率,就必须在最短的改变老方换新方,从课堂十分钟要效益,做到精、简、准。 四、轻松学习知识 在教学中师生要做好情感沟通,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在教学中就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如采取分组竞赛,模拟电视节目“秀”方式、有奖抢答等形式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918269168.html,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初探作者:孙姝 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05期 摘要:现阶段伴随著改革教育的推进,人们对于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呈现出了较高的关注度,并且相关的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保证学生学习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们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通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的应用,进一步帮助学生们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学习,教学模式,分析与研究 对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尽可能地保证学生自主的参与。在下文的论述中,笔者将会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展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留前置作业,引导学生“先学” 首先该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引导学生们进行先学,先学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阅读课本,而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先行学习。教师需要根据授课的内容向学生们讲解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并且对学生们提出详细的自主学习的内容,指导学生们进行先学。教师完成各项任务的布置之后,那么学生们就能够带着问题进行先学,有目的性的进行内容的学习,并且完成自学的自我检测题目。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所能够应用的自学的方法非常多,其中包含有看课本的经典例题、进行课本的通读、自主做生活试验等等,教师需要告诫学生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进行规划,在课堂上向教师提问。在完成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学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汇总,对于出现次数较多的问题要进行重点的讲解。除此之外教师需要进行前置作业的布置,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实际的前置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其次需要教师对教材有着较为详细的了解,进行重难点问题作业的设计,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学习方向的指导,使学生们在进行留置作业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围绕几个重点知识点展开。留置作业中问题的设计应当遵循逻辑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问题中要包含所有的知识点,避免较多的问题给学生们增加课外学习的负担。 举例来说,当课程进行到“鸡兔同笼”这一课时时,笔者就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教材的内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雉”在题目中到底是什么意思?该怎样理解“鸡兔同笼”呢?你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条件呢?题目中获得的条件哪些是对解决问题有用的呢?书中一共汇总了几种计算方法?你觉着哪几种的计算方法较为实用?你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与困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doc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doc 本期担任初中数学,该班共有学生46人。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以下是整理了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doc,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全期共有六章。新授课程主要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多项式的运算、轴对称图形、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本章主要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怎样利用一元 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准确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通过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 程组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使学生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第四章多项式的运算 本章主要要求了解多项式的的有关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多项式的加、减、乘运算,以及乘法公式。注重联系实际,为将来学函数奠定基础让课堂内容生动、趣味化,从学生熟悉的背景引出概念。 重点:对于每个概念的正确理解,以及各项法则的正确、灵活的应用。 难点:探索各项法则的形成原因。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 本章主要体会对称之美,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设计开放性很强的练习,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 重点: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

小学数学最新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最新教学方法有哪些 1、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 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 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的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

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又如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概念。对数学对象的正确、合理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正确、合理性,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 8、集合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就是运用集合的概念、逻辑语言、运算、图形等来解决数学问题或非纯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小学采用直观手段,利用图形和实物渗透集合思想。在讲述公约数和公倍数时采用了交集的思想方法。 9、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在解应用题中常常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10、统计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图表是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求平均数应用题是体现出数据处理的思想方法。 11、极限思想方法: 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极限方法的实质正是通过量变的无限过程达到质变。在讲“圆的面积和周长”时,“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极限分割思路,在观察有限分割的基础上想象它们的极限状态,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公式还能从曲与直的矛盾转化中萌发了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 12、代换思想方法: 他是方程解法的重要原理,解题时可将某个条件用别的条件进行代换。如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9把椅子,共用去504元,一张桌子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 13、可逆思想方法: 它是逻辑思维中的基本思想,当顺向思维难于解答时,可以从条件或问题思维寻求解题思路的方法,有时可以借线段图逆推。如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数学“体验式”五步教学模式

数学“体验式”五步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的推广使用,我们看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断呈现出的新的生机与活力。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为孩子们提供了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为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充分地体现了“以教材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材思想。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教师个体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对教材编排意图理解的程度不同,对数学难学、难教这一现象却依然困扰着不少小学教师和学生,尤其是追求理想有效课堂的假设与常态课堂的真实状态差距太大、数学教学理论无法有效嫁接应用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应用实践,更是成为数学课程目标达成缺失和阻挠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焦点问题。因此,要充分利用人教版教材的优势,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必须重新审视并理解数学课程,弄清小学数学“学什么”,进而探究小学数学“如何教”,通过对现实的、有效的课堂实境进行研究,概括和描模出可供一线教师借鉴、迁移、应用的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便于被面上更多的一线教师所理解、接纳,并最终共同卷入创生新课程的实践,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的探索与研究,对于丰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对于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实施水平和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无疑都具 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我们的课题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而产生的。 二、理论支撑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所以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当代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观点,比如,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这些教学理论都对构建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先进的学习理论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教学参与者。我们在构建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反映这些理论的基 本思想。 三、课题界定 教学模式(Model of Teaching)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提出的。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结构及其教学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我们认为,简约有效的数学课一定是遵循了教育规律,在规律支持下的某种具体表现和情景,通过这些现实的、有效的课堂实境必能概括和描模出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要既关注教师课堂中的课程实施(教的层面),又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进程中的数学发展(学的层面),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探索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学会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将新知识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精神。同时还要对数学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课题图形的拼组(一) 教学内容:课本2页例1。 学习目标: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教具: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图形的拼组”,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 把书翻到27页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学生也拿出来一张长方形纸? ①观察长方形有几条边? ②折一折,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拿出正方形: ①观察正方形有几条边? ②折一折,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后教:评议 1、长方形有4条边,边的特点是相对的边相等。 你是怎样发现的?学生上台动手折一折。 2、正方形有4条边,边的特点是四条边都相等。 你是怎样发现的?指名学生动手折一折。 3、学生记忆特点。 五、拓展 动手折一折,比一比谁折的又好又快。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比一比谁的作业能得100分,谁的字体最端正。 作业:跟老师学做风车,动手操作(27页)仿照做. 一分钟安全教育:小朋友,当你一人在家时,一定要关好门窗。如有人敲门,先要从猫眼或门逢中看清来的人是谁,再决定是否开门。不管来的人有什么理由,即使是自称是你的爸爸妈妈的朋友的人,请你都不要给不认识的陌生人开门。 七、课后反思: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第一个活动:认图形,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基本了解;第二个活动:找图形,比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第三个活动:摆图形,挖掘平面图形之间的本质区别;第四个活动:说图形,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 图形的拼组(二) 教学内容:课本27页例2。 学习目标:运用所学过的图形,灵活地拼组图形。 教具:长方形纸,正方形纸,三角形纸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融合的初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融合的初步研究 当前我们的数学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融合,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然而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和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它趣味性的缺乏,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质量。究其原因是:课本中的数学是客观世界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数学知识,它是从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大部分教例是没有具体的生活情境的,以程式化的形式呈现在课本中,知识既抽象又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师是纯粹地教“教材”,把教材作为范本,照本宣科地传授灌输给学生,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很难体验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有意义、有价值。 一、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1.数学源于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 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起现实情境来,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最是千奇百怪、色彩斑澜。儿童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成人常常不可理喻,就像教材中的“小兔采蘑菇”、“青蛙跳伞”、“小蜜蜂采蜜”等,我们认为不合逻辑常理,孩子们却兴趣盎然。因此,我们需要保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努力避免成人化的说教,这样,才能捕捉到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设计出一个个可亲可近的情境。例如教学“比一比”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之10大环节教学法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之10大环节教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环节教学法。不过并不是说在每一节数学课中每个环节都要用到。一节课抓住几个环节也就够了。所有环节中每一环节所占时间,哪一环节需强化或减弱,则须因内容、因学生而定,不可强求一律。 数学教学的环节是预、题、读、听、思、问、记、议、练、结。 1.预 即预习。在有些同学中,有忽视预习的现象。他们说,光复习已学过的东西时间就不够,哪来的时间预习。其实,如果课前预习好,准备充分,增加了不听课的效率,课后复习时间大大减少了。预习有什么作用?其一,课前准备充分,为课堂专心听讲奠定基础。其二,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找出新内容的重点、难点、趣点,及不理解的内容。明确了这些之后,听课的目的就更清楚了。由于找出了“趣点”,对听课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明确了重点难点,可避免“45分钟”平均使用注意力,以免过早产生疲劳。课堂上,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学习效劳就高。其三,预习可以在新旧知识间架立桥梁。因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越紧,学习起来就更容易。常说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 2.题 题有两层意思,即解题,有些题目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细解。题另一层含义是教师课前向学生出几个自学题或思考题,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新课指路。 3.读 数学教学中常常是重讲轻读,重练轻读。其实“读”也是数学教学中特别重要的一环节,一个题目读通了,读懂了,自然也就理解了,会做了。常有学生在做题时,漏掉关键字而做错了,如就有板有眼30%的同学拿着这样一道题来问我:“-1×2×(-3)×4×(-5)×6×(-7)×......×(-2003)=?”我咋一看,这题目确实太难了,特别又是七年级的习题,我糊涂了。细一看题目,只需判断这题的符号,学生和我都把题目的前半句甩了,没读。 4.听 现代数学课堂重练,重讨论,重交流,重探索,而淡化了讲,即要求精讲。精讲不等于不讲,既有讲便有听。当然有时学生不爱听,教师也得进行一点反省。如由于教师备课不充分,讲得缺乏条理性、艺术性,一类问题重复啰嗦,激不起学生听课的兴趣。 怎样听课呢?一是会神专心(即不分心、不打花杂,专心致志的听课)。二是连绵思活,即保证思路的连绵而不间断。思路,包括教材内容的思路和教师讲课的思路。三是抓住关键,即讲课时要抓住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趣点,让学生听得轻松,学得愉快。

小学数学五步六动探究式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五步六动探究式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李亚奇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为打造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敢于提问,勇于质疑,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毅力和能力。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参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我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五步教学法,即:导入新课—自主探索—验证探究—评价体验—布置作业。以探究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反思的东西。 课改中,我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认真思考,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收到明显的成效。 (一)素质得到提高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课改推动和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在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发展中,基本上蕴含着这样两个部分——探究思维部分和复现思维部分。在我们的教学中,

很多时候把宝贵的探究思维部分太轻率地转化为常规的复现思维部分。复现思维部分的教学是显现的,是可以用步骤来传授的,而探究思维部分的教学主要是靠启迪,而不是靠传授,越传授的一清二楚,学生就越不需要思维,即使传授的东西是典范的,也只是增加了知识性的储存。在课改实施中,我常有一种感受,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数学教学中最可贵的就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毅力和能力在课程改革中,在新旧理念的不断碰撞中,我和我的同行们走上了一条“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旅程。一个个的问题和需求,激发教师“我要学,我要改,我要做”的参与意识。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我们从普通的教书匠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 (二)课堂教学发生可喜变化 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课堂教学凸显: 1、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促进学生学习乃至知、情、意、行的全面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平等和谐、合作交流、求知进取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年级下册数学先学后教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课题图形的拼组(一) 教学内容:课本2页例1。 学习目标: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教具: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图形的拼组”,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下面请跟老师把课题齐读两遍。 二、口述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的新本领是: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 把书翻到27页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学生也拿出来一张长方形纸? ①观察长方形有几条边? ②折一折,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拿出正方形: ①观察正方形有几条边?

②折一折,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后教:评议 1、长方形有4条边,边的特点是相对的边相等。 你是怎样发现的?学生上台动手折一折。 2、正方形有4条边,边的特点是四条边都相等。 你是怎样发现的?指名学生动手折一折。 3、学生记忆特点。 五、拓展 动手折一折,比一比谁折的又好又快。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比一比谁的作业能得100分,谁的字体最端正。 作业:跟老师学做风车,动手操作(27页)仿照做. 一分钟安全教育:小朋友,当你一人在家时,一定要关好门窗。如有人敲门,先要从猫眼或门逢中看清来的人是谁,再决定是否开门。不管来的人有什么理由,即使是自称是你的爸爸妈妈的朋友的人,请你都不要给不认识的陌生人开门。 七、课后反思: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第一个活动:认图形,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基本了解;第二个活动:找图形,比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第三个活动:摆图形,挖掘平面图形之间的本质区别;第四个活动:说图形,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4-10-17T16:13:52.12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4年第8期(上)作者:李昌月 [导读] 数学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李昌月 (大竹县安吉乡中心小学大竹635100) 21 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21 世纪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作为实验教师中的一员,更是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合理使用教材。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尝试: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样需要勇气和信心。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创造性的发展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 例如:如在比较15 和9 两个数的大小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比较大小。同学们说出了很多方法,有的用数数的方法,9 往后数6个才是15,所以15 大于9;有的认为9 在添上6 才是15,所以15 大于9;有的说15 是两位数,9 是一位数,所以15 大于9。有一个学生的想法十分独特,他在9 的前面加上1 个0,这时15 十位上的1 比0 大,所以15 大于9。许多学生对他的想法大为不解,我也觉得这样做简直就是画蛇添足,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同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吗?于是我对这位同学的想法给予肯定,并告诉大家这种方法在同位数比较中用途更大。正是这一次肯定,保护了他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此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说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教师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和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更易于对知识的创新。 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减轻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记得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便和学生们说道:“我是你们的大朋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和你们一起去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亲切的话语拉进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在新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就十分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图画。正是这些生动的画面、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成为我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以具体想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其实就在于美国的学生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在课堂上总是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开动脑筋、拓宽思维。 为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新知识,进行实用高效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新教材便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具有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对这些练习进行加工、改造,经常是以游戏、比赛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时,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口算20 以内的进位加法。于是我用了三个游戏把整节课贯穿起来。首先是个人抢答赛。老师出题学生抢答或学生互相出题,这个游戏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接着是小组合作争优赛。4 人一组,用三个数组成4 个算式,比比哪个组想的算式最多。这个游戏不仅使学生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合作竞争的意识。最后“吃鱼”这个游戏把整个课堂气氛烘托起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习情绪高涨。游戏是这样的,每人一条鱼,每条鱼的上面都有一道题,只要能大声地读题说得数,这条鱼就送给你。学生们不仅要把自己的题说对,还要对其他同学的题进行判断,大大提高了练习的强度。游戏是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的,又提高了练习的时效性。这节练习课,虽然没有让学生动笔去写,但它的练习强度和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在练习课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由此可见,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和练习不但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能够使每一个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总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教师要深入钻研新教材,充分挖掘新教材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和训练。教师要尊重并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疑问,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肯定他们的探索、求知欲望,启发、引导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认识事物,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帮助他们逐步从具体的知识中超脱出来,把学习的根本落脚点转移到数学学科的总体结构体系上来,养成他们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鼓励多样性和个性,允许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要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创造潜能的学生,避免权威态度,使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