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教案:总论、传动系概述

课程名称:汽车底盘一体化

总论

导入新课:

1886年1月29日汽车诞生(德国工程师卡尔·本次),汽车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汽车类型(按用途与结构特征分)

1、轿车(排量)

微型轿车(1升以下)、普通级轿车(1~1.6升)、中级轿车(1.6~2.5升)、

中高级轿车(2.5~4.0升)、高级轿车(4.0升以上)

2、客车(长度):微型(3.5m以下)、轻型客车(3.5~7m)、中型客车(7~10m)、大型客车(10~12m)、特大型客车(>12m)

3、载货汽车(总质量)

微型货车(<1.8t)、轻型货车(1.8~6t)、中型货车(6~14t)、重型货车(>14t)

4、牵引车(全挂、半挂)

5、自卸车(自动倾翻)

6、越野车:驱动方式:“车轮总数×驱动轮数”或“车轴总数×驱动轴数”

7、专用车(特种车)——装有特殊装置,完成特殊任务。

一、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

首部中部尾部

企业自定代号列表

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见P4表0—1)

(汉语拼音字母2~3个)

二、汽车的总体构造(四大部分)

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电气课中讲述)

详细了解掌握各部分的作用。

传动系概述

一、作用和组成

作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使路面对驱动轮产生一个牵引力,从而推动汽车行驶。

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

二、布置型式: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用于大重型载货汽车,传动轴很长);

1、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省略了纵惯汽车前后的传动轴,降低了重心,有利于提高汽车行驶

的稳定性。

横置发动机:无需在动力传递中扭转90°(如:捷达—高尔夫);

纵置发动机:减轻前轮负荷(桑车、奥迪)。

3、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一般发动机是位于驱动桥之后,传动轴大为缩短,前轴不易过载,

中心低,行驶稳定;但操纵复杂,发动机散热条件差(大型客车用)。

4、四轮驱动(越野车)

课堂小结:

1、汽车类型及分级(单位)。

2、国产汽车编号 CA1091、EQ1092。

3、汽车传动系组成

布置作业:

辅导内容

汽车的基本组成、汽车传动系的基本组成。

高一汽车底盘教案

【教学课题】汽车底盘·绪论第一章汽车传动系概述 【教学课时】2课时 绪论 1.汽车底盘的组成与功用 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 汽车底盘: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四大系统。 (1)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驱动轮。 机械式传动系: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等组成; 现代汽车:液力机械式传动系,以液力机械变速器取代机械式传动系中的离合器和变速器。 (2)行驶系:安装部件、支承汽车、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递和承受发动机与地面传来的各种力和力矩,并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组成:车架、车桥、悬架、车轮等组成。 (3)转向系: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组成: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等。 现代汽车:普遍地采用了动力转向装置。 (4)制动系:使汽车减速、停车或驻车。 一般汽车制动系至少应设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等两套相互独立的制动装置,每一套制动装置由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组成,现代汽车行车制动装置还装设了制动防抱死装置。 2.汽车底盘技术应用与发展 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发明了内燃机汽车,汽车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 50年代后,汽车设计主要是考虑人体工学和汽车外观完美的流线型。 60年代,由于交通事故频发,汽车设计强调安全装置。 70年代,汽车设计强调轻量化、低油耗和减小行驶阻力。 80年代,电子控制成为汽车的主要控制。 1990年后,传统电器发展到电脑、传感器为核心的电子技术阶段。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和安全气囊、汽车防滑转电子控制系统

(ASR)、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悬架、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定速和加速系统、电子控制防滑差速器 综合地运用液力机械传动、电子控制技术与车上网络技术是现代汽车底盘的发展方向。 第1章汽车传动系概述 1.1 汽车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 功用:将汽车发动机发出的动力按需要传给驱动车轮,使路面对驱动车轮产生一个牵引力,推动汽车行驶。 汽车传动系的组成:与传动系的类型、布置形式及汽车驱动形式等许多因素有关。 (1)机械式传动系 机械式传动系各总成的基本功用分别是: 1)离合器:按照需要适时地切断或接合发动机与传动系之间的动力传递。 2)变速器:改变发动机输出转速的高低、转矩的大小及旋转方向,也可以切断发动机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3)万向传动装置: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给主减速器,并适应两者之间距离和轴线夹角的变化。 4)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大转矩,改变动力的传递方向90°。 5)差速器: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两半轴,并允许左右两半轴以不同角速度旋转,以满足左右两驱动轮在行驶过程中差速的需要。 6)半轴:将差速器传来的动力传给驱动轮,使驱动轮获得旋转的动力。 (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 液力机械式传动系是组合运用液力传动和机械传动,以液力机械变速器取代机械式传动系中的摩擦式离合器和普通齿轮式变速器,其他组成部件及布置形式均与机械式传动系相同。 1.2 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布置形式:取决于汽车的使用性质、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汽车的驱动形式。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绪论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讲述可以初步了解汽车底盘的知识,对于他的组成及在汽车上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了解,并知道汽车底盘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汽车底盘的四大系统及作用。 3、教学难点:底盘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面授PPT 6、教学过程及步骤:(2课时) 一、汽车底盘在汽车中的地位及作用: 1. 底盘是汽车的基础——骨骼 2. 作用:传递动力、支承和安装其他各部件总成。 二、组成: 1. 四大系统: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 2. 各系统的作用: 三、底盘质量优劣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四、汽车底盘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 五、总结本节内容,对这个学期《底盘》课程的学习提出希望。 六、布置预习作业。

第1章汽车传动系 第一节概述 1、教学目的:了解汽车行驶系的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牵引力、行驶阻力、附着力三者的关系;驱动形式及传动系布置形式。 3、教学重点:汽车传动系的作用、组成及分类。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 PPT 电影图片 6、教学过程及步骤:(2课时) 一、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1.汽车牵引力的产生 2.汽车行驶的阻力 3.汽车行驶的基本条件 二、传动系的作用 将发动机经飞轮输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并改变扭矩的大小,以适应行驶条件的需要,保证汽车正常行驶。此外,还具有改变车速、倒向行驶、切断动力、差速等功用。 三、传动系的形式 1.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 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电力式 2.按传动比变化分

有级传动系无级传动系 3.按传动比的变换方式分 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 半自动操纵式 四、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FR) 2.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RR) 3.发动机前置、前桥驱动的传动系(FF) 4. 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MR) 5.全轮的传动系(nWD) 五、总结本节课内容。 7、布置课后作业:课本 第二节离合器 1、教学目的:了解离合器的功用、性能要求和类型。 2、教学难点: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3、教学重点:离合器的构造、主要零件的检修、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 PPT 实物展示 6、教学过程及步骤:(4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一、离合器的概述: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邢台技师学院 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教案 主讲人: 第1章概述 教学重点 1.了解汽车的总体构造和各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功用。 2.理解汽车的行驶原理,了解国内汽车编号规则,知道常用汽车英文缩写含义。 3.掌握常用汽车维修工具及量具的使用方法及汽车维修基本方法。 4.掌握汽车维修制度。 教学难点 1.汽车行驶原理。 2.汽车行驶阻力及驱动力平衡和汽车行驶状态关系。 3.附着力概念及附着作用。 1-1汽车总体构造 汽车由四部分组成: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 1-1-1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它的作用是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即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一般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采用)、起动系等部分组成。

1-1-2底盘 汽车底盘主要用于传递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和停止,并支撑车辆,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组成。 1.传动系: 作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依次经过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传给驱动轮。 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 2.行驶系 作用:是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承作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组成:车架、前轴、驱动桥的壳体、车轮(转向车轮和驱动车轮)和轮胎、悬架(前悬架和后悬架)等。 3.转向系 作用:是保证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 组成:转向器、转向盘、转向轴、转向垂臂、纵拉杆、转向节臂、横拉杆、左右梯形臂等。 4.制动系 作用:根据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距离内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汽车能可靠地停驻。

汽车底盘概述概要

第一部分 汽车底盘概述 单元一 汽车底盘概述 汽车一般是由发动机、 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组成, 下面对汽车底盘做一整体性的介绍。 课题 1.1 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 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大系统组成, 其功用为接受发动机的动 力, 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 如图 1-1 和 1-2 所示为常 见货车和轿车的底盘结构图。 图 1-1 货车底盘结构 1-前轴 2-前悬架 3-前轮 4-离合器 5-变速器 6-驻车制动器 7-传动轴 8 -驱动桥 9-后悬架 10-后轮 11-车架 12-转向盘 学习目标 1. 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及功 用 2. 了解汽车底盘的各种布置型式 3. 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4. 了解汽车维修流程、 掌握汽车维 修工作原则 教学建议 建议: 以实验室现场教学为 主, 以教师的讲解、 学生自 学等为辅, 条件允许可以运 用多媒体教学进行介绍或 总结。 鉴定标准 应知:汽车底盘的组成、 功用、总体布置和行驶 原理 应会:如何进行汽车底 盘维修的安全生产

图 1-2 轿车底盘结构 1-前悬架 2-前轮制动器 3-前轮 4-离合器踏板 5-变速器操纵机构 6-驻车制动手柄 7-传动轴 8-后桥 9-后悬架 10-后轮制动器 11-后轮 12-后保险杠 13-备胎 14-横向稳定器 15-转向盘 一、传动系 汽车传动系是指从发动机到驱动车轮之间所有动力传递装置的总称。其功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不同的汽车,其底盘的组成稍有不同;如载货汽车及部分轿车,其底盘一般是由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和传动轴) 、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等组成,如 1-3 所示;而现在轿车中采用自动变速器的越来越多,底盘包括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等,即用自动变速器取代了离合器和手动变速器;如果是越野汽车(包括 SUV,即运动型多功能车),还应包括分动器。 图 1-3 汽车传动系的组成 传动系各组成的功用如下: (1) 离合器:保证换档平顺,必要时中断动力传动。 (2) 变速器:变速、变矩、变向、中断动力传动。 (3) 万向传动装置:实现有夹角和相对位置经常发生变化的两轴之间的动力传动。 (4) 主减速器:将动力传给差速器,并实现降速增矩、改变传动方向。 (5) 差速器:将动力传给半轴,并允许左右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

汽车底盘之传动系统知识

话说汽车底盘之传动系统 上一次唠嗑完了汽车发动机,今天继续和大家唠嗑的话题是汽车底盘,汽车底盘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4个系统组成。由于内容比较丰富,这一篇先和大家说说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的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车轮,使汽车能够跑起来,就好比我们踩单车,单车为什么会跑?是链条把脚踩踏板的动力传到了单车的车轮上,所以汽车的传动系就好比我们单车的链条。如图所示,传动系统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汽车底盘图示 1. 离合器 汽车要跑,首先得把发动机的动力能够传送到车轮上去,离合器就是一个让发动机动力传递和断开的装置,它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通过离合器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变速器,离合器也可暂时切

断发动机与传动系统的联系,便于发动机起动、变速器换挡等;通过离合器缓慢结合,逐渐传递发动机的动力,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图1:动态图 图2:零件图 2. 变速器

变速器,或叫“变速箱”。通过离合器,运动传送到了车轮,汽车开始跑起来,但是开车时有时要快,要慢,还要倒车,这就是变速器要实现的功能了。变速器有多种结构,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为了实现这些基本的功能。 常见的变速器有: MT---手动变速箱(Manual transmission) AT---自动变速箱(Automatic transmission) AMT---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utomated-mechanical transmission) CVT---机械式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 Variable Transmission) DCT---双离合器变速箱(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几大结构,就不一一详细讲解其中的区别了,以后再专题介绍下。 附几个图欣赏下: 图1:动态图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高职版)》教案 第1课 汽车底盘概述(一)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高职版)》 教案 课时分配表

课题认识汽车底盘课时 2 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 (2)掌握传动系统的功用、组成及布置形式 (3)掌握行驶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4)掌握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的功用、组成及分类(5)能够识别汽车底盘的各组成部分 思政育人目标: (1)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2)提升科学地、辩证统一地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传动系统的功用、组成及布置形式,行驶系统的功用及组成,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的功用、组成及分类 教学难点:识别汽车底盘的各组成部分 教学方法任务引入法、问答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考勤(2 min)→新课预热(5 min)→案例导入(8 min)→传授新知(20 min)→课堂讨论(10 min) 第2节课:实践操作(4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组织学生下载“任务工 单——认识汽车底盘”,并根据任务工单进行组内分工,同时提醒同学通 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收集汽车底盘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解 ⏹【学生】提前上网观看相关资料,熟悉教材 通过课前的 预热,让学生了 解所学课程的 大概内容,激发 学生的学习欲 望 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 组织纪律性,掌 握学生的出勤 情况 新课预热(5 min) ⏹【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 ⏹【学生】聆听、互动 ⏹【教师】教师讲一些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道路运输汽车维修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发展局面, 由于运输车辆的不断更新换代,维修技术和质量也在不断更新提高;也由于汽车 使用的社会化,各行各业都在大量地投入汽车使用量,汽车购买是一次性投入, 汽车维修则贯穿于汽车使用的全寿命周期,维修费用支出在汽车消费构成中占有 较高比例。 通过新课预 热,与学生互相 熟悉,并让学生 对了解这门课 的前景 2

汽车底盘教案

汽车底盘教案

第一章汽车底盘技术的发展概况 汽车底盘是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个系统。随着汽车的发展,底盘技术也不断发展。 早年,汽车底盘设计只考虑能量的转换,以保证汽车的正常使用; 20世纪60年代,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的频发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汽车底盘改造了制动装置,也添加了许多安全装置; 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是汽车业的重大问题。底盘设计应考虑如何减少行驶阻力,此时以机械控制和液压控制系统为主。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底盘也采用了许多电子控制技术。 如今,汽车底盘已经引进了电脑控制技术,使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大大提高,尤其在汽车的安全性和操作智能化方面更加突出。

单,维修方便。 这种形式多用在载重汽车上。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型) 这种形式发动机散热好,异响易察觉;操纵机构简单,维修方便;传动系结构紧凑, 整车质心降低,汽车高速行驶稳定性好;但由于前轮驱动,汽车上坡时附着力减小,易打滑;而下坡时前轮负荷过重,高速行驶 时易翻车。 这种形式多用于小轿车上。 3、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型) 这种形式大大缩短传动轴的长度,使传动系结构紧凑,质心有所降低,前轮不易过载,后轮附着力大,并能充分利用 车厢底部的面积,但发动机散热条件差,异响不易察觉,操 纵机构必须采用远距离的操纵机构,所以变得复杂,维修调 整不方便。 这种形式多用于大客车上。 4、越野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越野汽车的传动系与普通汽车相比,在变速器的后面,增加了分动器,其作用是把动力分配给各个驱动桥。 第二章离合器

汽车底盘传动系统教案

第2章汽车传动系 教学重点 1.理解传动系功用、组成及分类。 2.理解离合器压盘、从动盘等主要零件及离合器操纵机构的零部件特点。 3.理解离合器的功用、组成和工作原理,会进展离合器及操纵机构的拆卸、零件的检验和分类,正确运用和维护离合器。 4.驾驭离合器及其操纵机构的装配、安装及调整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教学难点 1.传动系功用。 2.离合器工作原理、从动盘和改变减振器工作原理。 3.离合器及其操纵机构拆装及检修、调整。 传动系概述 一、传动系的功用 汽车传动系的根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依据需要传给驱动轮而驱动汽车行驶的系统。 (一)传动系类型及组成 按构造和传动介质不同,汽车传动系的型式分为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电动式等,目前汽车上广泛应用机械式和液力机械式传动系。 1.机械式传动系 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图 2-1)

图 2-1 动力传递路途:发动机发出的动力------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驱动车轮。 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 组成: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 特点:液力机械式传动系是以液体作为介质,利用液体在主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之间循环流淌过程中的动能变更传递动力,并能依据道路阻力的变更,自动地在若干个车速范围内分别实现无级变速,而且其中的有级式机械变速器还可以实现自动或半自动操纵,因此可使驾驶员的操作大为简化。(教材图2-2)为液力机械变速器构造示意图。 (二)传动系功用 不管何种类型的传动系,都必需要具备如下功能。 1.实现汽车的减速增扭和变速 2.实现汽车的倒车 3.必要时中断动力传递 4.差速作用 二、传动系布置形式

《汽车构造教学》汽车底盘构造-汽车传动系教学资料

第十四章变速器与分动器第一节概述 一.变速器的功用: 1.变速变扭(若干前进档) 2.实现倒档(倒档) 3.中断动力传递(空档) 二.组成: 变速传动机构.变速操纵机构 三.分类: 1.按传动比变化方式分: ⎧有级式:⎧轴线固定式(普通变速器) ⎪⎨轴线旋转式(行星齿轮变速器) ⎭⎩组合式 ⎫无级式:⎧电力式 ⎪⎩液力式 ⎩综合式:(液力机械式) 2.按操纵方式分: ⎧强制操纵式 ⎨自动操纵式 ⎩半自动操纵式 四.要求: 1.要有适当的档数和传动比; 2.具有高的传动效率;

3.工作可靠,操纵轻便; 4.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5.噪声小。 第二节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一.普通齿轮式变速(轴线固定式): (一)简单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1.前进档:换不同齿数的齿轮; 2.倒档:增加一个齿轮; 3.空档:脱开齿轮。 (二)三轴变速器:(主要介绍 CA1091 六档变速器)1.组成: 三根轴(加倒档轴).若干对齿轮.轴承.壳体2.工作情况: 各档的动力传递路线 3.讨论: ⑴ 换档方式: ⎧直齿滑动换档 ⎨接合套换档 ⎩同步器换档 ⑵ 直接档与超速档: 直接档――使用率 70%

超速档――良好路面上轻载或空载时省油 ⑶ 斜齿轮(与直齿轮相比): 啮合质量高,平稳 ⑷ 轴承的承载能力: 圆锥轴承> 圆柱轴承> 球轴承 (能承受轴向力) ⑸ 润滑:激溅(油孔.密封) ⑹ 防止自动跳档措施: ①齿端倒斜面:CA1091 接合齿圈及接合套齿的端部两侧都制有倒斜面结构 ――产生轴向力 ②减薄齿:EQ1090 齿毂齿圈两端齿厚各减薄 0.3-0.4mm,使齿中部形成凸台 ――产生轴向力。 (三)两轴变速器(多用于 FF.RR):奥迪 100 五档――无中间轴.各档效率高 二.组合式变速器:多用于重型车,如斯太尔 1.工作原理: 主.副变速器,扩大了传动比范围。 2.配档方式: ⑴ 分段式配档:副变速器高.低档将其分为主高 档区和低档区,换档方便; ⑵ 插入式配档:主.副变速器交替换档,复杂。 三.其它变速器简介:

传动系概述 教案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及修理

课堂反 馈 课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备注 一, 汽车传动系概说 1.传动系的功用及组成 (1)功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2)分类: ·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有:机械式, 液力机械式, 静液式(容积液压式), 电动式 (3)组成及布置形式 (4)功能 1)减速和变速 2)实现汽车倒驶引题: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传动系是动力的传动装置。 重点介绍:·要求驾驭传动系的功用及组成

3)必要时中断传动 4)差速作用 (5)各部分功能 1)离合器:使发动机及传动系平顺接合,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传动系,或者使两者分开,切断传动。 2)变速器:实现变速, 变扭和变向。 3)万向传动装置:将变速器传出的动力传给主减速器。4)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加扭矩。 5)差速器: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安排给左, 右轴。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2.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 ·按发动机相对于各总成的位置,汽车传动系有下列几种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Front-engine Rear-drive ·特点:是传统的布置形式,大多数货车, 部分轿车和客车采纳。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Front-engine Front-drive 比较讲解重点介绍:·要求学生驾驭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正确识别和分析FR,

·特点:是在轿车上渐渐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结构紧凑, 减小轿车的质量, 降低地板的高度, 改善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等优点。 3)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Middle-engine Rear-drive ·特点:是目前大多数运动型轿车和方程式赛车所采纳的布置形式。 4)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Rear-engine Rear-drive ·特点:目前大, 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降低室内噪声, 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等优点。5)全轮驱动(nWD) 4Wheel Drive FF及其特点

汽车底盘基础知识概述

复习 第一章汽车底盘概述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局部组成。 汽车传动系的功用就是将策动机发出的动力按需要传给驱动轮。 汽车行驶系的功用是接受策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附着作用,发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以包管整车正常行驶;此外,它应尽可能缓和不服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和振动,包管汽车行驶平顺性,而且能与汽车转向系很好地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标的目的的正确控制,以包管汽车把持不变性。 汽车转向系的功用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标的目的的机构。 制动系的功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低速度或遏制行驶,或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 通常用汽车车轮总数×驱动车轮数〔车轮数系指轮毂数〕来暗示汽车的驱动形式。 安插形式FR〔货车〕、FF〔轿车〕、RR〔客车〕、MR〔赛车或超跑〕、4WD、AWD 第二章离合器 机械式传动系主要由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组成。离合器的功用 〔1〕包管汽车平稳起步;〔2〕包管传动系平顺换档;〔3〕防止传动系过载。 离合器的类型 –摩擦式 •干式 •湿式–液力偶合–电磁离合 摩擦式离合器由主动局部、从动局部、压紧装置、别离机构和把持机构五局部组成。 为消除离合器自由间隙及机件弹性变形所需的离合器踏板行程,称为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 离合器的工作道理 〔1〕接合状态 离合器接合状态时,压紧弹簧将压盘、飞轮及从动盘互相压紧。策动机转矩经飞轮及压盘通过摩擦面的摩擦力矩传递到从动盘,再经变速器输入轴向传动系输入。 2〕别离过程 踏下踏板时,离合器分泵向前移动带动别离叉向前移动,别离叉内端那么通过别离轴承鞭策别离杠杆内端向前移动,别离杠杆外端依靠安装在离合器盖上的支点拉动压盘向后移动,使其在进一步压缩压紧弹簧的同时,解除对从动盘的压力。于是离合器的主动局部处于别离状态而中断动力的传递。 〔3〕接合过程 假设要接合离合器,驾驶员应松开离合器踏板,控制把持机构使别离轴承和别离叉向后移,压盘弹簧的张力迫使压盘和从动盘压向飞轮。策动机转矩再次作用在离合器从动盘摩擦面和带花键的毂上,从而驱动变速器的输入轴。 在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摩擦面间存在必然的打滑,直到离合器完全接合为止。 注意:膜片弹簧既可以作为压紧装置又可以作为别离机构。 第三章手动变速器 变速器的功用 1.实现变速变矩。2.必要时中断传动。操纵变速器中的空档,中断动力传递,使策动机能够起动和怠速运转,满足汽车暂时泊车或滑行的需要。3.由于内燃机是不克不及反向旋转的,操纵变速器的倒档,实现汽车的倒向行驶,倒车。

《汽车概论》课程四 汽车底盘 教案 赵英勋主编

第四课汽车底盘 【课题】汽车底盘 【课堂类型】理论讲授课·新授课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汽车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知识; 2、掌握汽车底盘维修的理论知识。 (二)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汽车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2、教学难点:汽车底盘维修的理论知识。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引言(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汽车底盘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师讲析)各类汽车底盘的构造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基本组成是一致的,都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组成。现在我们来学习汽车底盘。 二、新课展开(60分钟) (一)汽车传动系统 1.功用: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并实现减速增矩。 2.组成: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含万向节、传动轴)、驱动桥(含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1)离合器 ①功用:平顺传递或短时切断发动机动力、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和便于换挡、防止 传动系过载。 ②种类: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 ③摩擦离合器组成: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分离机构、操纵机构。 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看视频) (2)变速器 ①功用:改变汽车的行驶速度和驱动力、改变驱动轮的旋转方向、中断动力传递。 ②类型: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 ③手动变速器 组成:变速传动机构、操纵机构 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变速变矩原理、变向原理、换挡原理、同步器原理。(看视频) ④自动变速器 组成:变速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看视频) 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 2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案 2011 ~2012 学年第2 学期 2011 年1 月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的课程。 本课程讲授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讲授现代汽车底盘的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构造与维修;讲授底盘各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方法。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底盘的结构与原理,掌握底盘主要总成维修作业的工艺过程、零件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熟悉底盘常用维修机、工具、仪表和量具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具有汽车及其总成装配、调整、维修的能力,具有对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的能力。掌握底盘维修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考取相应证书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的课程。 使学生具有汽车及其总成装配、调整、维修的能力,具有对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的能力。掌握底盘维修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考取相应证书。

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全面了解汽车整体构造和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掌握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和底盘各总成或系统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维修方法等专业理论知识。当完成与之配套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 课后,应使学生具备初步分析、判断与排除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能力。使学生将来作为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素质得到提高。 二、课程设置说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在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教学计划中占重要地位。 《汽车机械基础》应设为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可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掌握本课程所需的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方面的基础知识。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典型电控系统的结构与维修》、《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等应设为本课程的后续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为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现代汽车电控系统结构、运用高科技检测手段和掌握科学的检测诊断技术打下必须的结构与维修方面专业知识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本专业的主要课程,也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课。适用高职高专汽车工程系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总学时:108) (一)教学内容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授课班级:_______ 科任教师:__________ 审批签字 __202__年_____ 月

年下学期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XX 班的学生目前已进入第N 学期,学习任务相对较重。上学期已学习过有关汽车底盘的基础知识。本学期将对汽车底盘维修部分的内容进行学习,为迎接下半年的学业水平测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书贴近实际工作,能够充分利用实训设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书力求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底盘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特别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正确使用维修工具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技术数据分析的能力。 本教材共分为5 个章节: 模块1 汽车底盘常识 教学目标:汽车总体构造,汽车行驶原理、编号原则,汽车维修基础知识、基本方法。 模块2 汽车传动系 教学目标:离合器概述,离合器总成,离合器操纵机构, 离合器的调整及检修。变速器概述、变速原理,三轴机械变 速器及同步器的结构,两轴机械变速器的结构,变速器操纵机构的结构,变速器的拆装与检修,自动变速器介绍。十字轴刚性万向节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球叉和球笼式万向节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拆

装,球笼式万向节传动轴的拆装与检修。主减速器的结构,差通器的结构,驱动桥的标装与调整。 模块3 汽车行驶系教学目标:车架的结构与检修,转向桥的结 构与拆装,转向驱动桥的结构与拆装,转向轮定位。各种轮钢与轮胎,车轮与轮胎的拆装与调整。非独立悬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独立悬架的结构与拆装,减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拆卸,悬架检修。 模块4 汽车转向系教学目标:转向器的结构、拆装与调整,转 向操纵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功用、拆装与调整。动力转向系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动为转向系的主要部件,动力转向系的拆装与调整。 模块5 汽车制动系 教学目标:鼓式制动器概述,鼓式制动器的拆装与检修,盘式制动器概述,盘式制动器的拆装与检修,液压制动系统概述,液压制动真空助力装置,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基础知识,桑塔納2000GSI 型轿车ABS加液与放气。气压制动系统。 三、教学重点 模块1 汽车底盘常识 教学重点:汽车总体构造,汽车行驶原理、编号原则,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基本方法。 模块2 汽车传动系教学重点:离合器总成。变速原理,三轴机 械变速器及同步器的结构,两轴机械变速器的结构。十字轴刚性万向节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球叉和球笼式万向节的结构、工作原理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