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养老金计算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企业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企业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企业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说明退休金计算公式有下面三种: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某缴费年限某1%,基础养老金月誉昌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2、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3、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某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某1.2%,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

养老金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点:1、缴费年限长短,缴费15年还是缴费30年,会直接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

缴费满15年只是享受养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2、缴费水平高低,缴费水平的高低也冲虚皮会直接散差影响到退休以后的养老金待遇;3、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指的是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4、受退休年龄影响,55岁退休还是60岁退休,在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所除的计发月数是不同的。

退休年龄越往后,计发月数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可能算起来会略高一些。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是?参考以下企业职工养老金的算法。

与缴费金额、总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有关。

一般,养老金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脊岁辩+其他津贴。

(1)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资金总额除以一些数字,这个数字按退休时的年龄决定。

退休年龄、数字(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5019555170(2)基础养老金。

为缴费年限乘以1%乘以退休那一年的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

假设:当地社会平均月工资为8000元、缴费年限25年。

基础养老金=25年某1%某8000元=2000元/月。

注意1:这是假设一直按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缴费的,缴费高的话,1%这个数字(依据个人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算出的)会高,比如 1.5%,缴费低的话,会不足1%,比如0.6%。

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黑劳社发[2004]67号2008-2-28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函[2004]3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制定本办法。

一、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力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前参加工作的人员,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用公式表示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二、职工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且企业和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的(个人缴费年限累计12个月为一年),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其中:(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职工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含视同缴费年限)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职工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公式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按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确定的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式中“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为:退休年龄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计发月数 233 230 226 223 220 216 212 208 204 199退休年龄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计发月数 195 190 185 180 175 170 164 158 152 145退休年龄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计发月数 139 132 125 117 109 101 93 84 75 65 56注:该表数值为国函[2004]36号确定值。

企业员工退休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企业员工退休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企业员工退休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基础是社会平均工资,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新人为例,其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国企职工退休工资标准: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工人收入构成:由基本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等构成。

1.基本工资:工人按照工人资格定:15年以下工龄2000元,15年工龄2300元,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

(随国民经济增长)2.工龄工资(含工龄):每年30元,随着工龄增长。

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事工人工作,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

3.工作工资:补贴按照实际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工人多干活,特别是年轻工人精力充沛,他们多劳动多生产,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4、绩效工资:月份和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

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

苏州市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苏州市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苏州市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苏州市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逐渐加剧,退休养老金的问题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作为国家重点城市之一,苏州市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备受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类别详细介绍苏州市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规划退休生活。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是一项基准养老金,由个人缴费、个人账户储备以及政府财政补贴构成。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基本养老金=个人缴费月数×个人月缴费基数×单位缴费比例+个人账户储备累计储存额×个人账户月积累利率÷12+政府补贴×单位缴费比例。

其中,个人缴费月数为实际缴费期限月数,个人月缴费基数为本人当地上年度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整数倍,单位缴费比例为企业规定的均摊比例(缴费基数上限封顶)。

个人账户月积累利率在苏州市为2.75%。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政府统一支付,是一种基础性的养老保障。

(有的地方在城镇居民中会成立基层社会保障基金,由社保局部分出资和居民有把手,而居民相应的养老金会另外多一部分。

)按照规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应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的20%~25%。

苏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为1.5万元左右,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285元(1.5万×25%÷12)。

“企业年金”计算方法企业年金是企业自愿为职工购买的附加养老保险,计算方法较复杂。

苏州市的企业年金计算方法如下:企业年金=累计缴费基数×累计缴费比例×[1+各种增值收益在养老金基金中的占比×各项增值收益÷缴费期限年数]。

其中,累计缴费基数为从启动企业年金方案之日起参保公司应缴纳的全部养老保险费用总和,累计缴费比例为企业年金年金支出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

增值收益包括所有保管养老金基金的收益及各种投资收益等。

2023年社会养老金计算方法

2023年社会养老金计算方法

2023年社会养老金计算方法2023年社会养老金计算方法2023年社会养老金计算方法一、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计算公式养老金=根底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注释】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到达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___年以上的',按月计发根本养老金,2023年社会养老金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方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局部组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注释】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三、根底养老金计算公式根底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一样的情况下,根底养老金的上下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资料共享平台《2023年社会养老金计算方法》(s://..)。

低限为0.6,高限为3。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根底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领取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回复】:养老金计算如下:(1)、养老金=根底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养老金计算方法公式

养老金计算方法公式

养老金计算方法公式养老金是指国家为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而支付的一种经济待遇。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涉及多个因素,包括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参保时间、个人工资水平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老金计算方法的公式。

养老金计算方法的公式主要包括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三个部分。

下面将分别对这三个部分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基本基本养老金是由国家根据个人参保时间和缴费情况计算得出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基本养老金 = 个人月均缴费工资 ×养老金积累账户缴费年限 ×养老金调整系数个人月均缴费工资是指个人在参保期间的月均缴费工资总额,养老金积累账户缴费年限是指个人在养老保险制度下缴费的累计年限。

养老金调整系数是由国家根据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需要确定的,该系数会根据不同年度进行调整。

2. 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由个人在缴费过程中形成的账户资金所计算得出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计缴费 ×个人账户单位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缴费是指个人在缴费期间的养老保险缴费累计金额,个人账户单位账户养老金是由国家规定的个人账户单位账户养老金比例与个人账户累计缴费做乘积计算得出。

3. 补充补充养老金是指在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由企业和个人额外缴纳的养老金,其计算方法如下:补充养老金 = 补充养老保险费基数 ×补充养老保险费率补充养老保险费基数是指企业和个人根据规定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的基数,补充养老保险费率是企业和个人缴费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养老金计算方法公式仅为理论计算,实际养老金的发放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国家政策调整、经济情况等。

综上所述,养老金计算方法的公式包括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三个部分。

这些公式根据个人参保时间、缴费情况和工资水平等因素来计算,帮助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然而,实际养老金的发放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经济情况等也会对养老金的计算和发放产生影响。

深圳养老金计算方法是什么

深圳养老金计算方法是什么

深圳养⽼⾦计算⽅法是什么养⽼⾦计算公式养⽼⾦=基础养⽼⾦+个⼈账户养⽼⾦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基本养⽼保险社会统筹的⼈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计发基本养⽼⾦。

根据最新的养⽼⾦计算办法,职⼯退休时的养⽼⾦由两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深圳养⽼⾦计算⽅法是什么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养⽼⾦计算公式养⽼⾦=基础养⽼⾦+个⼈账户养⽼⾦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基本养⽼保险社会统筹的⼈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计发基本养⽼⾦。

根据最新的养⽼⾦计算办法,职⼯退休时的养⽼⾦由两部分组成。

基础养⽼⾦=(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1+本⼈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账户养⽼⾦=个⼈账户储存额÷计发⽉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店铺温馨提⽰:1.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本⼈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指数浮动范围:0.6--3(深户)。

缴费基数:实际⼯资,浮动范围“60%⽉平均⼯资≤缴费基数≤300%⽉平均⼯资”。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的⾼低取决于个⼈的平均缴费指数,个⼈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资之⽐的历年平均值。

低限为0.6,⾼限为3。

因此在养⽼⾦的两项计算中,⽆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缴费的年限越长,养⽼⾦就会越⾼。

养⽼⾦的领取是⽆限期规定的,可以享受按⽉领取养⽼⾦的待遇,即使个⼈帐户养⽼⾦已经⽤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

个⼈养⽼⾦逐年会根据社会在岗职⼯的⽉平均⼯资的增加⽽增长。

养⽼⾦计算公式举例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为4000元。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的计算方法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的计算方法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的计算方法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的计算方法(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按一定比例计发。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XX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细则据介绍,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加大。

“十二五”期间,基金支出年均增长率%左右,基金收入年均增长率%左右,支出增长率超过收入增长率近3个百分点。

不过,在财政补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每年的总收入仍大于总支出。

XX年企业职工养老基金总收入约万亿元,总支出约万亿元,累计结余约万亿元,可以支付17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职工养老金计算企业职工养老金计
算方法
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养老保险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介绍】:
①基础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全部缴费年限x1%
②过渡性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建立帐户前缴费年限x过渡系数1.4%+符合政策增发额
③个人帐户养老金二个人帐户储存额十计发月数
④定额补贴二[调剂金(25元)+统筹项目内补贴]x减发比例
社会养老保险金的计算公式
【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二个人账户储存额十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
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x缴费年限x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温馨提示】:由于客观原因,全国某些城市的计算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年利息按月积数法计息,计算公式如下:
年利息二个人账户年初储存额x本年度记账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积数x本年度记账利率x1/12本年度支付月积数二》[n月支付额x (l2-n+1)]
(n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顺序号,且1WnW12)。

养老保险计算解析
1、养老金的多少,与购买的时间长短和金额大小有关。

缴费的基数大,缴费的时间长,退休时养老金会多,反之就少。

由于每个人每个时段的缴费数量不一,因此养老金的计算按“分段计算、综合结算”原则处理。

2、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3、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低限为0.6,高限为3。

影响退休养老金因素一览
影响养老保险因素
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内容包括三部分: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部分+按社保利率计算的利息。

2、缴费比例:该部分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

(1)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

(2)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

原先的老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

3、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4、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
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缴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参保人员符合退休条件的,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

经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自核准次月起享受养老金。

养老金标准按照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计发,具体如下:
(一)正常退休人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达法定退休年龄之月;
(二)提前退休人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人力社保部门核准退休之月;
(三)因工作需要后延缴费人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后延缴费满整年度之月;
(四)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延长缴费人员,其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缴费满15年之月;
(五)工伤医疗期内人员达到退休条件的时间,为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月。

参保人员未按规定及时办理退休手续的,延误办理退休手续期间以及后延缴费未满整年度期间的基本养老金不予补发,多缴纳的
养老保险费予以退还,达到退休条件以后调整养老金增加部分累计计算。

本条系关于基本养老金构成的规定
1、社会统筹养老金:社会统筹养老金来自于由用人单位缴费和财政补贴等构成的社会统筹基金,根据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确定。

社会统筹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o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本人退休年龄等因素确定。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并采取了“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改革方式。

具体是:
“新人”,即《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

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

他们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
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
年发给1%。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
利息等因素确定。

“中人”,即国发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国发38号文件实
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

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
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鉴于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的关键
是解决好“中人”的过渡问题,为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国发38号文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待遇水平合理衔接、新老
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过渡办法。

在过渡期实行特殊的过渡政策,按照新计发办法,养老金减少的不
减发,增加的逐步增加。

“老人”,即国发38号文件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参保人员。

他们仍然按照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随基本养老金调整
而增加养老保险待遇。

退休教师养老金计算方法(仅供参考)
国发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
水平合理衔接、新老政策平稳过渡的原则,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
制订具体的过渡办法,并报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备案。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二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十计发
月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x统账结合前的缴
费年限x1.2%
(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按一定比例计发。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
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
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个人账户养
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