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绪论一、哲学是什么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第一个使用philosophia指代哲学,意为“爱智慧”。

古今中外,对哲学的定义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答案。

罗素说,哲学的任何定义都是有争议的,要弄明白哲学是什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去阅读哲学本身。

二、哲学史黑格尔:“哲学史就是哲学。

”哲学史应该是研究哲学、哲学思想来龙去脉,各哲学家思想的前后继承、发展、提高的过程。

三、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是指从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哲学产生到19世纪中叶德国古典哲学终结这一漫长过程中欧洲各国的哲学思想。

☆基本线索和各发展阶段的总体特点:16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前7世纪初或6世纪末 18世纪末 19世纪上半叶西哲史的开端: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各国哲学18世纪法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公元前7世纪初或6世纪末到公元5世纪5世纪到15世纪初16——17世纪16世纪末至18世纪上半叶18世纪19世纪○探讨:万物的本原问题,即有关客观世界的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哲学。

○创造了数学方法、辩证法和逻辑。

○西方理性思维的萌芽时期。

○特征:朴素、直观。

○探讨:有关主观精神世界的哲学,即心灵神学或一神论哲学。

○主要是形成于11世纪的经院哲学。

○包括: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较量。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大思潮:人文主义、自然哲学、宗教改革。

○探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经验论与唯理论两大派别的斗争。

○特点:政治哲学○两个时期:①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自然神论和社会政治学说;②后期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探讨:主体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的关系。

⑴古典唯心主义: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

⑵古典唯物主义:费尔巴哈。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概述时间上: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哲学史上的地位: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文明讲起,罗马文明基本上继承了希腊文明。

恩格斯:“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现代西方哲学期末复习笔记

现代西方哲学期末复习笔记

现代西方哲学期末复习笔记1、叔本华:世界作为表象、世界作为意志、痛苦及其解脱说(1)世界作为表象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即是我所知觉到的样子。

表象世界的形式是主客分立。

客体除了主客分立这一首要的、本质的形式之外,还有次一级的其他从属形式即根据律,它有“四重根”,分别是变化的充足理由律、认识的充足理由律、存在的充足理由律和行为的充足理由律。

(2)世界作为意志意志是身体具有的一种冲动性的力量。

叔本华通过类比法,由自我身体的意志性,推出万物的意志性,从而发现意志世界。

意志是自在之物,表象则是现象。

意志在主客分立和根据律之外。

它是无目的、无休止的挣扎和欲求。

跟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同的是,叔本华认为意志是可知的。

(3)痛苦及其解脱说痛苦的根源是意志的肯定。

意志一天不得满足,意志的“主体”就要痛苦一天,而每一次满足都不可能是持久的,都是新的欲求的起点。

世界的意志性,注定了人生痛苦的先天性。

痛苦的暂时解脱之路是艺术。

在艺术审美中,人作为纯粹主体,摆脱意志的束缚,洞察到事物之中的理念,达到相对自由的境地,暂时从痛苦中得到解脱。

痛苦的永久解脱之路是意志的否定。

有两条路:圣徒通过单纯的认识看穿“摩耶之幕”从而自觉地禁欲;常人里面的高人通过亲自遭遇苦难看穿“摩耶之幕”。

叔本华哲学给我们指出了解脱痛苦的路径:(一)克制欲求。

人生依赖的东西越少,我们的人生越自足。

(二)把目光从外在收回来,丰富自己的内心,因为只有有着丰富内在的人才是幸福的。

2、尼采:超人学说尼采认为人是应当被超越的东西。

人变得软弱,无法承受无意义的、瞬息万变的生活世界,消极的虚无主义试图在世界和生命之外寻找意义,并用这种意义来评价、裁决、压制生命。

人实现自我超越要经过精神的三种变形,依次是骆驼(最能驮载的动物,可以承载理性主义、基督教、形而上学的各种重负。

你应)、狮子(最强大的动物,有能力打破各种各样的传统价值。

我要)和赤子(最纯洁无怀之人,一种新的肯定。

我是)。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精简版)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精简版)

第一章实证主义第二节孔德的实证主义二、实证哲学的基本理论孔德实证主义认为,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摒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的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

一句话,就是以实证的知识来代替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概念。

所谓实证指的是具有“实在”、“有用”、“确定”、“精确”、“肯定”、“相对”等意义的东西。

“真正的实证精神用对现象的不变的规律的研究来代替所谓原因(不管是近因还是第一因);一句话,用研究怎样来代替为何”。

三、思想发展三阶段论孔德用思想发展三阶段论来论证其实证哲学的基本思想。

他认为,人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国阶段:神学阶段,又名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又名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又名实证阶段。

神学阶段寻找现象的根源,追究最后原因,不得不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神来作解释;第二阶段以形而上学(超经验)的抽象概念代替超自然的神力来解释一切,要求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绝对知识,并独断地把这些抽象概念当作绝对知识;实证阶段只借助于推理和观察,以发现现象之间的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

与神学阶段相适应的是神权政治和军事统治的社会秩序;与形而上学阶段相适应的是抽象的民主和平等原则支配的政治制度;与实证阶段相适应的是工业社会,其中经济生活成了人们注意的中心,科学家成了社会的支配者。

六、实证的政治和宗教孔德既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反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认为社会应由掌握了实证知识的管理者阶级来领导,他们起着中世纪君主和贵族的作用。

孔德的上述政治观以他的道德和宗教观为基础,认为人的最高道德责任或道德生活的最高形态就是对人类的爱和为人类服务。

对个人来说,人类是最高的存在物,具有上帝的地位,应当对之服从和崇敬。

孔德把这种崇拜人类――作为爱的化身的道德实体――的宗教称为人道教。

总之,孔德用思想、情感与行动分别来说明哲学和科学、宗教和短短的、社会和政治,其中哲学是基础、政治是目的,而宗教和道德又将哲学和政治等统一起来。

现代西方哲学(完整版笔记+复习提纲)

现代西方哲学(完整版笔记+复习提纲)

绪论一、什么是哲学哲学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hilosophia,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为“爱智慧”。

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与通常所说的知识是不同的: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唯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应包括五个部分: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伦理学、美学。

哲学基本问题:世界第一性?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哲学种类:、经济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生态哲学、科技哲学二、哲学有用吗?哲学对你有用还是无用,要看你是怎样的人。

三、哲学的不确定性罗素《西方哲学史》绪论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把能说清楚的说清楚,不能说清的就保持沉默。

哲学就是试图去说清楚什么,说清楚了的就是科学,不能说的东西,就必须以虔诚的沉默来对待。

”哲学问题几乎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哲学问题是永恒无解的难题,可以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根据。

从理论上讲,哲学所探讨的对象不是经验的对象而是超验的对象,例如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在、实体或本体,包括人在内所有存在物的来源和归宿等等。

当然,哲学也有比较具体和现实的问题,例如认识论、伦理学、历史哲学、社会政治哲学的问题,不过由于这些问题都属于最基本的问题,因而同样没有确定的答案。

智慧的痛苦只要当无限、绝对、永恒、理想和彼岸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人就注定了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命运。

西方哲学史笔记

西方哲学史笔记

近代哲学概论一、经验论与唯理论1、相同点:(1)方法论:怀疑主义和理性精神。

(2)目标:追求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和建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3)发展过程:都不仅有着纵向上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发展,而且在相互论战中也接受了对方的一些观点。

(4)结果:都走向了自身的反面,未能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5)意义:为德国古典哲学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批判性思考和辨证综合奠定了基础。

2、不同点:(1)出发点:经验论强调从感觉经验出发,唯理论则强调从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出发。

(2)方法:经验论强调观察实验的方法,在对感觉经验进行概括和提升的基础上制定了经验归纳法;而唯理论则强调数学推理的方法,以天赋原则或天赋观念作为逻辑起点而发展了理性演绎法。

(3)原则: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无不来自于经验,唯理论则认为一切普遍必然性的知识都是从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出发通过理性演绎得来的。

(4)理论困境:经验论的出发点和方法都无法完全保证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而唯理论则是演绎的前提或出发点的合理性问题无法解决。

(5)归宿:经验论的归宿是怀疑主义或不可知论,即休谟对经验之外的任何存在(物质实体、精神实体以及因果联系等规律)都采取悬而不决的态度,否定了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从而使得精神对自然的认识实际上成为不可能,从而割裂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唯理论则发展成为一种独断论,知识被看作是由天赋观念根据矛盾律推演出来的,否定了对客观世界进行广泛的经验观察的必要性,经验只是诱发理性推理的机缘而已,精神只需根据先验的天赋原则进行演绎就可以建立起全部的知识体系,从而直接将思维等同于存在。

弗朗西斯.培根一、概述培根认为,哲学的目的就在于探求知识——知识就是力量。

通过认识自然,就能获得支配自然的力量,而认识自然就是要发现自然的“形式”,即规律。

但要实现对自然“形式”的认识,必须首先消除阻碍我们获得关于自然“形式”知识的思想障碍和更新我们研究知识获得的方法。

西方哲学史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

西方哲学史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

西方哲学史复习知识点总结笔记古希腊罗马哲学●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早期希腊哲学主要是指爱奥尼亚Ionia地区的米利都学派和爱非斯学派Ephesus,南意大利地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的哲学思想。

是希腊哲学的最初形态,第一次摆脱了希腊神话的传统思维模式,以哲学的方式提出了关于万物的“本原”的问题。

●一、希腊哲学●1.希腊哲学概述:在西哲史,古代哲学也称为“古希腊哲学”或“希腊哲学”。

从古代希腊发源,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经历了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因而有时亦被称为“希腊罗马哲学”。

“罗马哲学”是希腊哲学的延续,实际上相当于希腊哲学的后期阶段,一般称之为“希腊哲学”●2.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1)希腊哲学产生的条件●①“惊异”和“闲暇”是两个必要条件。

●②希腊民族是一个具有思辨禀性的民族。

●(2)希腊民族具有思辨禀性的原因●①政治层面的原因:希腊城邦社会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以个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基本原则而形成,这种适应商品生产和公平交换所建立的城邦奴隶制国家,其政治形式必然会日益走向工商业奴隶主民主制。

●②思维方式的原因:城邦生活中将普遍性的法律确立为不可动摇的圭臬的做法,使希腊人养成把抽象原则看得比感性生活更加具有本质性的思维习惯。

黑格尔认为,希腊的精神就是“尺度”和“限制”,将规定性给予那些不可度量的东西。

●(3)哲学含义:哲学=爱智慧●①广义上,一切与知识有关的内容都可纳入哲学的范围,即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探索,是世界各个古老文化共同具有的。

●②狭义上,只有探寻事物一般原理、追问自然万物本原根据的知识,才能是“智慧”,亚里士多德:“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

”对这种“智慧”的热爱与追求(即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

希腊民族首创的一门独立学术。

●注:亚里士多德对自己哲学的划分为:●①“第一哲学”是指关于“存在本身”or“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学问,即实体哲学or形而上学;●②“第二哲学”指广义的物理学or自然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学习笔记2012

现代西方哲学学习笔记2012

《现代西方哲学》学习笔记2012.9.24韩玉龙导论一.哲学的本质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认识,既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总结和概括)首先,是一种世界观,对整个世界的思考。

这把哲学和具体科学区分出来了。

其次,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又与自发形成的和宗教形成的世界观区分开来了。

2、哲学的三大形态世界哲学有三大形态: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

二、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1、古希腊哲学:前6世纪-3世纪2、中世纪宗教哲学:3世纪-15世纪3、近代哲学:15世纪-19世纪中叶:用理性(二元分立)来构建形而上学的体系4、现代哲学:19世纪中叶-至今三、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社会历史背景:资产阶级危机,无产阶级出现发展背景:自然科学发展哲学理论背景:各种思潮出现2.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19世纪中----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过渡期(19世纪中----20世纪初)的基本哲学倾向是实证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马赫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弗洛伊德主义、以及狄尔泰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詹姆士实用主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实在主义完成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罗素和摩尔的分析哲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和梅洛-庞蒂的存在主义、杜威的实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和新正统主义神学蒯因的新实用主义、库恩的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和科学实在论、”哲学思潮的影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哲学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宗教哲学(新托马斯主义)。

四、现代西方哲学的三大思潮1.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孔德、穆勒、斯宾塞马赫主义:马赫20120925实用主义:皮尔士、詹姆士、杜威实在主义:迈农、亚历山大、怀特海分析哲学:罗素、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学派、奎因、日常语言学派结构主义: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历史主义:库恩、费耶阿本德2.人本主义唯意志主义:叔本华尼采生命哲学:柏格森存在主义: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现象学:胡塞尔哲学人类学:舍勒哲学释义学:伽达默尔3.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思潮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五、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1.人的主体性的反思2.非理性性主义3.个体主义的反思4.相对主义第一章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沿着经验主义哲学的思想路线,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移入哲学和社会学,反对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

西方哲学史之近代哲学部分复习重点(共5则范文)

西方哲学史之近代哲学部分复习重点(共5则范文)

西方哲学史之近代哲学部分复习重点(共5则范文)第一篇:西方哲学史之近代哲学部分复习重点(共)一、重点掌握的名词概念物体(霍布斯)天赋观念真观念(斯宾诺莎)白板说内省经验(洛克)单子预定和谐(莱布尼茨)印象(休谟)观念(休谟)感性、知性和理性(康德)先天综合判断先验统觉自由(康德)现象(康德)先验幻相(康德)自律与他律(康德)意志自由(康德)物自体(康德)绝对命令(康德)善良意志(康德)实践理性《新工具》《利维坦》《人类理解论》《人类知识原理》《人性论》(休谟)《人类理解研究》《方法谈》《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笛卡尔)《伦理学》(斯宾诺莎)《人类理智新论》《单子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二、下列命题或哲学思想要能理解,会简述1、我思故我在2、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3、神即自然(斯宾诺莎)4、有花纹的大理石5、单子知觉能力说(莱布尼茨)6、培根的四种假相说7、洛克论实体8、存在就是被感知9、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10、人为自然界立法11、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三、下列问题重点掌握理解,会论述1、试述莱布尼茨的单子论2、试述斯宾诺莎关于实体、属性、样式的学说3、试述洛克的两种性质的学说4、试述“体谟问题”5、试论休谟的温和怀疑论6、试论康德的时空观7、在康德看来,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8、试论康德的范畴论9、试论康德的道德哲学第二篇:西方哲学史之中世纪哲学部分复习重点一、重点掌握的名词概念教父哲学原罪说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唯名论与实在论《上帝之城》《忏悔录》《神学大全》奥卡姆的剃刀二、下列命题或哲学思想要能理解,会简述1、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2、德尔图良和奥古斯丁论理性和信仰3、罗吉尔.培根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途径4、阿奎那论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三、下列问题重点掌握理解,会论述1、托马斯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2、唯名论与唯实论分歧及其争论的理论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第一章第一节现代西方哲学一、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1、关于现代(1)19世纪40年代德国古典哲学终结(2)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3)20世纪初一战、俄国十月革命(4)20世纪50年代二战哲学:介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学科。

2、为什么将19世纪40年代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端?(1)一种崭新的哲学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2)工业革命以及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3)1848年德法资产阶级革命;(4)西方资产阶级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

3、现代西方哲学与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不同:(1)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特点:①政治上是革命的,思想上是进步的;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占主要地位;③理性主义哲学。

(2)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①在本体论上,主观唯心主义占上风;②在认识论上,非理性主义占上风;③对待辩证法的态度,或否认或歪曲;④在社会历史观上宣扬唯心史观和悲观主义。

4、现代西方哲学的定义;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指19世纪上半期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来,至今100多年来在欧美各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主要哲学流派和思潮。

二、两大思潮的对立1、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思潮的特征:①拒斥“形而上学”,以追求实证知识为目的,企图超越哲学党派;②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③重视方法论研究(分析法、现象学方法、辩证法)。

2、人本主义思潮①重视对人的研究;②在认识论上重视非理性的直觉或体验;③重视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宣扬悲观主义人生观。

三、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1、人本主义:叔本华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2、实证主义:孔德(早期实验主义)马赫主义(经验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第二节为什么要学习现代西方哲学1、三次思想交锋第一次,1978年左和右;第二次,1991年,讨论姓资还是姓社;第三次,1997年,讨论姓公还是姓私。

2、学习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①既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利于我们捍卫、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②有助于我们吸取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提高认识能力。

第二章意志主义第一节概况一、意志主义的形成1、社会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利益;2、思想来源:西方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东方佛教;3、理论渊源①古希腊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太一”②中世纪教父哲学奥古斯丁意志自由与恶③中世纪唯名论司各脱意志高于理智④德国古典哲学康德绝对命令二、意志主义的流传和影响:自己编吧。

第二节叔本华一、《论女人》1、缺点:①智力低下;②浪费;③虚伪、狡诈、嫉妒性强;④女人一生的工作只为了获得男人的关心。

2、不能对女人有太多奢望,不能给予太多①反对男女平等;②反对一夫一妻;③反对女性继承财产二、本体论(一)生存意志1、什么是意志?①意志是一种奋斗不懈、百折不挠、不可遏制的欲望冲动,其本质特点是求生存;②这种意志是超出人类认识范围的非理性的存在;③这种意志既无空间性也无时间性,却存在于占有时空的个体中;④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2、意志是人的本质(近代—理性是人的本质)①人的肉体;②人的性格;③人的记忆力、注意力;④人的理解力;⑤人的智力;⑥意志优于智力。

3、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意志:→动物、植物、无机物(二)生殖意志1、种族意志高于个人意志;2、爱情是最佳优生学;①直接关系:种族典型之条件A年龄(18--28);B体格;C肤色;D互相矫正;②关于精神性质之条件—性格、智慧;③互相对称之条件:性格、体格;④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三、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一)生活在痛苦世界之中1、意志是人生苦难之源;2、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长久的;3、痛苦和无聊是人生的两大基本要素;4、生命越高等,痛苦越大;5、人生就是战争,人便是吃人的狼(霍布斯)(二)摆脱痛苦的方法1、精神错乱;2、自杀;3、从事文学艺术创作;4、学习哲学;5、信仰宗教。

第三节尼采一、1、三反:反女性;反道德;反传统。

2、发疯的原因:①性格;②新旧思想的冲突;③对一切的厌恶,尤其是人;④疾病的折磨。

3、尼采思想的分期:①合群时期肯定②沙漠时期否定③创造时期自己A审美艺术阶段1870----1876B科学怀疑阶段1876----1883C伦理阶段1883----1889二、尼采的本体论:世界的本质是强力意志(一)酒神精神日神阿波罗理性绘画、雕刻、史学酒神狄俄尼索斯生命本能歌舞、音乐、戏剧(二)强力意志1、强力意志是人的内在本质;2、强力意志本质上是自我超越、扩张、创造性力量;3、强力意志就是世界的本质。

(三)评价1、是唯心主义观点,不以物质作本原;2、有提倡自强精神的一面。

三、重新评估一切的价值(一)对宗教的批判1、揭露基督教复仇精神;2、揭露基督教禁欲主义;3、揭露基督教荒诞不经。

(二)对传统道德的批判1、道德相对主义(善←→恶)2、贵族道德古希腊鹰奴隶道德基督教羊羔3、从三个方面批判传统道德①认为基督教道德提倡柔弱,压制生命的本能;②认为基督教道德提倡谋私,抹杀个性;③认为基督教道德反对创新,扼杀了有创造精神的人。

4、怜悯①怜悯真正的目的是为自己;②怜悯否定了他人与自己的平等地位;③同情是虚伪的。

5、关于中国传统道德①压制本能生命,“存天理,灭人欲”;②提倡无私,抹杀个性;③不重视创新。

(三)推广到其他领域①对科学的看法;②国家;③医学;④历史。

(四)评价1、尼采能在基督教统治了大多数人思想的19世纪对宗教和道德大加批判,这种胆略和勇气令人钦佩;2、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虽然使人类失去了信仰,但他赋予了人类更多的东西;3、尼采对传统道德的批判肯定了人的生命力、人的价值、人的创造力,符合历史发展要求;4、尼采对传统道德和人类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是不科学的。

四、超人哲学1、超人与末人相对末人:无个性,谨小慎微。

2、超人的产生过程:精神三变:骆驼→猛狮→婴儿重负凶猛天真、新的开始3、超人的基本特征:①超人是天才,是天生的精华;②超人有极大地权力欲与统治欲;③超人处于善恶的彼岸(超人不受传统道德的约束);④超人喜欢冒险,喜欢斗争,具有高昂的激情;⑤超人最孤独。

第三章早期实证主义孔德一、生平著作二、实证的要素:1、实证知识必须是真是的而不是幻想的;2、实证知识必须是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实证知识必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4、实证知识必须是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实证知识必须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6、实证知识必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7、实证知识必须是有感情的。

三、思想发展三阶段(人类智力发展规律)1、基本内容;⑴神学阶段(虚构)封建神学统治人类思想原始社会→封建社会(A拜物教B多神论C一神论)⑵形而上学阶段(批判)改头换面的神学阶段,用抽象的概念代替神⑶科学阶段(实证)实证主义思想统治人类最高阶段2、孔德认为这是一条普遍规律,无论个人、各门学科、人类社会各门学科:古代科学知识受神学统治。

3、分析和评价:①孔德把人类思想的发展同科学、同政治制度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是正确的;②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采取了历史的态度,肯定了它们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③把思想本身当作社会发展的原因,陷入了唯心主义;④过于简单,没有看到人类认识及社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

第五章实用主义第一节一、实用主义1、强调哲学要立足于生活,把确认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作为主要手段,把获取实际效果作为最高目的。

2、Pragmatism的含义:实践主义、语用主义、实用主义、实效主义。

二、历史发展1、萌芽时期;2、形成时期;3、发展时期。

三、实用主义在中国1、解放前的旧中国:宣传与论战宣传:胡适全面通俗传播;蒋梦麟传播伦理思想;陶行知传播教育思想。

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

2、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彻底的批判与否定。

3、80年代至今重新认识与误解四、中国的实用主义邓小平的“猫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反唯成分主义,反空谈政治。

第三节詹姆士(第二节皮尔士不考,故略)一、生平著作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奠基人。

二、彻底的经验主义—本体论1、基本内容:⑴彻底的⑵中立的→智者状态、意识、角色所知的物客观内容、物质角色⑶多元的2、特点:①把纯粹经验说成是一种原始的、非理性的东西;②纯粹经验有流动性、变化性;③对经验主义的解释具有意志主义的色彩。

三、真理观1、真理是人们的一些观念或信念,是人的思想认识;2、真理是与实在相符合的观念;3、观念的真理性在于其证实过程;4、真理是有利于人们生活的行动工具。

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真理即效用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有用即真理5、真理是多元的、相对的。

第四节杜威实践的探索理论1、“刺激—反应”是杜威关于实践的基本含义;2、实践是一种尝试,一种冒险;3、杜威把实践探索分为五个阶段,又称思维五步法。

①感到疑难的存在;②确定疑难之所在和一般性质;③假定种种解决疑难的办法;④通过推理看哪种方法能最有效地解决问题;⑤进一步观察或实验引导出可信或不可信的结论。

第六章弗洛伊德主义第一节概论一、弗洛伊德主义的形成1、最初只是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和技术----自由联想法;2、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心理学理论;3、弗洛伊德主义二、弗洛伊德主义的历史演变1、古典弗洛伊德主义⑴产生和创立时期1895—1911⑵修正和分化时期1911----20世纪30年代2、新弗洛伊德主义三、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特征1、从心理学角度----对人和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2、特别突出了“无意识”在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3、格外关注“性”的问题。

四、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自己找吧。

第二节弗洛伊德一、无意识理论(一)三个系统1、意识系统①清晰的思想;②面向外部世界;③意识的地位和作用;意识是人心理状态的最高形式;意识不是心理的实质,只是心理的一个属性。

2、前意识3、无意识定义:没有被我们的意识所意识到的意识①掐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服从快乐原则;②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意识不到也体验不到;③它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特点:原始性、主动性。

弗洛伊德抬高无意识,贬低意识,认为无意识在先,意识在后;无意识是因,意识是果;无意识为主,意识为次。

(二)分析与评价:1、在精神病分析与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实用价值;2、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提供了哲学研究的新视角;3、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

二、泛性欲主义(一)性1、19世纪90年代与生殖活动有关的性欲2、20世纪初快感3、爱欲(二)力比多对人格影响的五个阶段1、口唇阶段0—1岁接受、咬嚼、吐弃、闭合、咬住不放2、肛门阶段1—3岁3、男性器官崇拜阶段3—5岁恋母嫉父俄狄甫斯情节;恋父嫉母伊莱克戳情节。

4、性潜伏阶段7—12岁5、青春期12—18岁(三)评价:1、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对冲击西欧禁欲主义道德观,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起了某些积极作用;2、从生物化学角度来看,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预见了性荷尔蒙这种物质的存在;3、过分夸大了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