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遗传因素与临床用药 2

合集下载

《药物治疗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药物治疗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药物治疗学》课程练习册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药物(P1)2.药物治疗学(P1)3.合理用药(P2)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D 2.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E 2.ABCDE 3.ABC四、简答题1.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的关系。

(P4)2.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内科学的关注点差异。

(P4)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一、名词解释1.药物过度治疗(P7)2.药物治疗的依从性(P9)3.药物治疗的经济性(P1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B 3. D 4. D 5. D 6. B 7. 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 2.ABCD 3.ABCD 4. AB 5. BCD 6.ABD 7. ABC 8. ABCD 9. BCD10. ABCD 11. ABCD四、简答题1.药物治疗产生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P8)2.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因素。

(P9)3.药物治疗不依从性的定义以及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9-10)4.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P12)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一、名词解释1.治疗窗(P20)2.处方(P26)3.TDM(P24)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B 3. A 4. A 5. D 6. C 7. B 8. B 9. D 10. D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 2.ABCDE 3.ABD 4. ABCDE 5. ABCDE 6.ABCDE 7. BDE 8. ABCDE9.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P14-16)2.试述药物处方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P27-28)3.什么情况下适用TDM?(P24)4. 患者不依从性的主要类型和常见原因(P28)5. 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P29)第四章药物不良反应一、名词解释1.药物不良反应(P32)2.药物不良事件(P32)3.非预期不良反应(P33)4.药源性疾病(P32)5.药物警戒(P4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C 3. A 4. D 5. C 6. B 7. D 8. B 9. B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CD 2.AB 3.ABCDE 4. ABC 5. ABCDE 6.ABCDE 7.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七章)生物利用度

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七章)生物利用度

• e. 多剂量研究 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在 多剂量给药达到稳态,用稳态血药浓度估 算生物利用度和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 • (1) 药物的吸收程度相差不大,但吸收速 率有较大的差异; • (2) 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 • (3) 单剂量给药后, 原药或代谢产物浓度 很低,不能用相应的分析方法准确测量; • (4) 具有非线性特征以及缓、控释制剂。
• d. 代谢产物数据 对于一些前药,由于药物 在体内代谢极快,无法测定 原形药物,此时只能用相应 的代谢产物进行生物利用度 研究,假定药物在体内按一 级过程转化为活性的代谢物, 则口服一定剂量D的原形药 物后,代谢产物的AUCim 为 AUCim=F’fmClmD, 式中F’ 为相应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 度,fm和Clm分别为代谢产 物转化分数和代谢产物的清 除率。
• 二、双单侧 t 检验法 • 双单侧 t 检验假设为:
• 其中θ和θ12由有关部门规定,通常取θ1=-0.2 μR, θ2=0.2 μR. 在实际工作中,μT和μR无 法得到,只得用xT和x近似代替。
• 三、(1-2α)%置信区间法
• 四、Wilcoxon方法 对于Tmax 而言,由于分布特性未知,通常采用非参数 法(Wilcoxon方法)。假设在n 个受试者中,第i个受试者 服用两种制剂后的参数分别为x和xTiRi,其差值d=x-xiTiRi。 计算过程如下: • 1.将d按其绝对值大小排列,依次标注1,2,3,… 作为序 值。 i • 2.在序值前按差值的正负标上正负好。 • 3.当差值相同时,取平均序值,差值为0 时,正负各取 0.5。 • 4.计算正负序值和(S+,S-), 取较小的序值和,记为 S=min(S+.S-)。 • 5.根据α和n具体值, 查Wilcoxon表,得到Sα, 如果 S<Sα,则认为两制剂为显著差异。

护士考试内科护理学第七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

护士考试内科护理学第七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护理

(二)诊断
甲状腺毒症表现、甲状腺肿大、突眼
FT 3、FT 4或( TT 3、TT 4)增高
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 TSH 降低
制定计划
四、治疗要点 ★
1. 抗甲状腺药: 抑制 T3 、T4合成 ?硫脲类: 甲基硫氧嘧啶、丙基硫氧嘧啶
?咪唑类: 他巴唑、甲亢平
又称 PTU ,阻止 T4 转 T 3,甲状腺危象首选
高矿物质、低纤维素的饮食。避免刺激性 食物、饮料。禁食含碘食物。
?心理: 对病人和蔼、耐心,尽量避免引起 病人情绪激动。
8. 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体重、 突眼、甲状腺肿的程度。
(2)了解激素监测结果。
(3)警惕甲状腺危象的表现。 9.健康教育: 指导病人合理休息、饮食、
用药。定期复查血象、甲状腺功能、肝功 能等。指导妊娠期甲亢病人避免对自己及 胎儿造成影响的因素。
疾病。
3. 应激因素: 应激因素对本病的发生发展有
重要的影响,如细菌感染、创伤、精神刺激
等因素破坏机体免疫稳定性,使有免疫监护
和调节功能缺陷者发病。
二、发病机制
负反馈
下丘脑 TRH
垂体
TSH
靶腺(甲状腺)
T 3、 T 4
TSH 受体抗体( TRAb )与 TSH 受体结合, 模拟 TSH 作用,使 T3 、 T4 增多,不受负反馈抑
有无结节及压痛。 3. 心理护理: 指导病人恰当修饰,消除自卑。 4. 健康指导: 多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
紫菜等海产类食品。避免大量摄入阻碍 TH 合
成的食物和药物。妊娠期、哺乳、成长发育期 增加碘的摄入。
效果评价
评价实施护理后病人对疾病、治疗、护理 的身心反应。

遗传因素与临床用药

遗传因素与临床用药

遗传因素与临床用药1、在肝脏内S-美芬妥英是下列哪种氧化代谢酶的经典底物(单项选择)AA.CYP2C19B.CYP2D6C.NAT2D.G-6PDE.CYP1A12、下列多基因遗传的特点是(单项选择)EA. 由两个或以上非等位基因控制的变异引起B. 家族性强C. 人群中分布呈不连续的多峰曲线D. 多基因变异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E. 以上都不是3、下列哪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与药物结合受体的多态性有关(单项选择)EA. 胰岛素抵抗B. 恶性高热C. 肾性尿崩症D. 对华法林的耐受性E. 以上都是4、乙醛脱氢酶的遗传多态性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具有活性缺失的该酶在人群中分布率最高的是(单项选择)AA.亚洲人 B. 非洲人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E.欧洲5、在肝脏内甲苯磺丁脲是下列哪种氧化代谢酶的经典底物(单项选择)BA.CYP2C19B.CYP2D6C.CYP1A1D. CYP2C9E.NAT26、可能将可待因转化为危及生命的吗啡的主要氧化代谢酶的是(单项选择)DA.CYP2C19B.CYP2D6C.CYP1A1D. CYP2C9E.NAT27、慢型乙酰化代谢者在服用异烟肼后,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单项选择)DA.肝毒性 B. 肾毒性 C. 耳毒性 D. 神经炎 E.高血糖8、在肝脏内异喹胍是下列哪种氧化代谢酶的经典底物(单项选择)BA.CYP2C19B.CYP2D6C.NAT2D.G-6PDE.CYP1A19、快型乙酰化代谢者在服用异烟肼后,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单项选择)AA.肝毒性 B. 肾毒性 C. 耳毒性 D. 神经炎 E.高血糖10、关于遗传药理学叙述错误的是(单项选择)DA. 遗传药理学是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反应影响的学科B. 遗传多态性可引起不同个体在服用相同药物时的药理学作用的差异C. 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具有种属差异,种族差异,及个体差异。

D. 双胞胎间无遗传因素的差异E. 药物代谢酶、受体、药物转运蛋白等遗传多态性是遗传药理学主要研究内容。

临床药理学(附习题及答案)

临床药理学(附习题及答案)

第1章绪论一、学习目标1. 掌握:临床药理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职能。

2.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学习内容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代学、新药的临床实验、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毒理学、临床试用、药物相互作用。

3.临床药理学的主要职能:新药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治疗药物监测;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与培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三、本章重点、要点临床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新药临床研究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四、建议学习策略在熟练掌握临床药理学概念的基础上,理解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职能。

五、章节练习1.临床药理学的概念2.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答案要点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代学、新药的临床实验、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效学研究,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第2章临床药动学一、学习目标1.掌握:药动学主要参数的概念和意义,及静脉注射一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的求算。

2.了解:临床给药方案的制订方法。

二、学习内容(一)、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吸收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1)消化道内吸收(2)影响药物从消化道吸收的主要因素:药剂学因素、生物学因素、首关效应(3)消化道外吸收:从注射部位吸收、从皮肤粘膜吸收、从鼻粘膜、支气管或肺泡吸收2、分布分布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临床药理学第10章遗传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临床药理学第10章遗传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遗传药理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
个体化药物治疗
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
遗传因素是导致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遗传 药理学研究个体基因变异对药物代谢、疗效和安全性的影 响,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精准用药
基于个体的基因型信息,医生可以制定更加精准的药物选 择和剂量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伦理和隐私
基因检测涉及到伦理和隐私的问题,如何在保护患者隐私 的同时提供有效的遗传药理学服务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临床应用
如何将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药物 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是遗传药理学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
展望
技术进步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 遗传药理学将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和可 靠的基因检测服务,从而更好地指导 临床用药。
预测药物反应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预测患者对特定药物的反应,有助于 避免无效或不良反应严重的治疗,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药物选择与剂量调整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信息,医生可 以选择更合适的药物,避免因药 物代谢障碍或不良反应而导致的 治疗失败。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生理特征, 医生可以调整药物的剂量,以达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6
结论
遗传药理学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1 2 3
药物反应差异
遗传因素可以影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差异,包括 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以及作用效果等。
药物副作用
遗传变异可以增加或减少某些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例如某些基因型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 或不良反应。
药物疗效
遗传因素可以影响药物的疗效,某些基因型可能 使个体对药物更敏感或更耐受,从而影响治疗效 果。

第11章 遗传药理学及临床合理用药

第11章 遗传药理学及临床合理用药

20

细胞色素()酶
一类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的超家族,是参与内 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氧化代谢的主要酶系。 在人类有功能意义的同工酶有约种。 具有遗传多态性,是引起个体间和种族间对同一 底物代谢能力不同的原因之一
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是由酶系介导,简称药酶
2019/11/2
21
最新命名规则
根据于年最新命名规则 凡基因表达的酶系的氨基酸同源性大于的称
题技术报告
2019/11/2
7
遗传药理学的发展史
近年来,作为临床药理学的分支遗传药理 学发展非常迅速
细胞色素酶超家族中一系列特异酶的分离 纯化,其药物代谢的基因多态性不断被研 究者发现并作了深入研究
单核苷多态性()是产生药物代谢和反应 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
2019/11/2
8
遗传药理学的发展史
抑制剂
茶碱、丙咪嗪
奥美拉唑、吸烟
环丙沙星
华法林、二氯芬酸 巴比妥类、利福平
氯霉素
地西泮、奥美拉唑
利福平
甲苯磺丁脲
阿米替林、可待因

奎尼丁
对乙酰氨基酚
乙醇(长期)、异烟 肼
戒酒硫
环孢素、特非拉定、 硝苯地平、胺碘酮
卡马西平、苯妥英、 利福平、糖皮质激素
西米替丁、红 霉素、酮康唑、
西柚汁
.细胞色素 ( )
等位基因引起的镰状细胞贫血。
遗传表型()
描述明显的遗传特征。这是由基因型和环境
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生物体的可见性状。
2019/11/2
12
示意图
是由脱氧核苷 酸碱基(腺嘌呤, 鸟嘌呤,胸腺嘧 啶,胞嘧啶)间 通过碱基互补 配对,在氢键的 作用下形成的 双螺旋结构.

药理学重点笔记复习各章总结

药理学重点笔记复习各章总结

第一章绪论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即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的规律A.D.M.E.3.药效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4.新药临床试验:分为Ⅰ期(20-30健康者)、Ⅱ期(200-300病者)、Ⅲ期(>400病者)、Ⅳ期(售后的临床监测)临床试验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1.首关效应(首过效应):某些药物口服后首次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进入体循环量减少的现象2.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局部器官的血流量;体液pH;组织亲和力;体内屏障,包括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1)血浆蛋白结合的意义:①药物与血浆蛋白的饱和性:结合达饱和后,继续增加药物剂量,可使游离药物浓度迅速增加,引起毒性反应。

②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竞争性抑制现象:当两种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联合使用时,两个药物可能竞争与同一个蛋白结合而发生置换现象,使其中一种或两种游离药物浓度增高。

使药理作用增强或引起中毒。

3.肝药酶诱导:一些药物可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加速其它同时使用的药物和自身的代谢,使药理效应减弱,这类药称为肝药酶诱导剂。

如苯巴比妥、苯妥英、利福平、卡马西平、乙醇、奥美拉唑、咖啡因、地塞米松、肼屈嗪等。

4.肝药酶抑制:一些药物则能抑制或减弱肝药酶活性,可使合用的药物代谢减慢,药物活性增强或出现毒性反应,这些药物称为肝药酶抑制剂。

如氯霉素、异烟肼、奎尼丁、喹诺酮类药、红霉素、华法林、氟西汀、西咪替丁、别嘌醇等。

5.肝肠循环:一些药物或代谢物能从肝细胞主动地转运到胆汁中,经胆汁排泄入十二指肠,再被吸收,这种现象叫肝肠循环。

6.一室模型:用药后药物进入血循环并迅速均匀地分布到全身体液和各组织器官中,而迅速达到动态平衡。

单次静脉注射后的药物二室模型:药物在体内组织器官中的分布速率不同,药物首先进入分布容积较小的中央室(全血及血流充盈的组织,如肾、脑、心、肝等),然后较缓慢地进入分布容积较大的周边室(如血流较少,缓慢的肌肉、皮肤、脂肪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代谢酶多态性
2、乙酰化代谢多态性
药物乙酰化代谢受肝内胞浆酶-乙酰基转移酶控制,表达该酶的 基因NAT2基因的外显子密码发生不同形式的点突变(M1、M2、M3型)则 导致肝内NAT2含量不足,药物乙酰化速率减慢,则表现为慢乙酰化表型 (称慢乙酰化者)。
药物乙酰化能力在人群中表现出遗传多态性,分慢、中、快代谢 者。慢乙酰化者:常染色体,纯合子,隐性性状;快乙酰化者:杂合 子或纯合子,显性性状。 另外,某些非遗传因素可以增强或减弱乙酰化反应。例如:饮酒, 大量摄取葡萄糖,激素治疗,肾功衰竭,肝病患者在这些环境因素只 改变NTA2的活性并不改变NTA2的结构,这没有遗传因素影响显著。白 种人快乙酰化者占30~50%,中国人快乙酰化者占70~80%,加拿大爱 斯基摩人高达95%。
2. 由于药动学和药效的个体差异,引进新药时要 有本国药动学参数。 3.新药开发:要有本国临床药理学数据。
4.对某些疾病,特别是癌症的临床诊断提供指导。
基本概念
表型和基因型 遗传药理学多态性 单基因遗传 多基因遗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基因变异
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引起的变异称单基因变异 (monogenic variance)。遗传药理学单基因变异可表 现为编码某一特定药物代谢酶的基因的DNA序列发生变化 所致。由于这一酶的特异性基因的等位基因发生了变化 而引起基因产物酶的缺失或变异。
药物代谢酶多态性
2 、乙酰化代谢多态性
意义:查明快、慢乙酰化表型的分布率有助于对经乙酰化代谢的 药物的治疗效应或毒性作用的控制。例如: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磺 胺类,硝西泮等在体内均经乙酰化代谢。
①临床疗效:正由于乙酰化代谢的多态性在结核病中的影响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治疗方案:300mg qd无影响,而300mg 每周一次,则快 乙酰化者较难治疗,而且复发率高,异烟肼血浆浓度低,痰菌消失慢 易出现耐异烟肼菌株。 ②不良反应:异烟肼治疗结核时,慢乙酰化者形成较高的血药浓 度,药理作用增强易发生外周神经炎,可以因为异烟肼蓄积导致肝细 胞混合功能氧化酶抑制;异烟肼可引起肝炎,与代谢产物乙酰肼有关, 因为快乙酰化者体内,异烟肼生成大量乙酰肼进一步生成活生成活性 代谢产物致肝坏死。东方人大多数属于快乙酰化者。
第7章 遗传因素与临床用药
温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一、遗传药理学概况
同一种药物在不同动物或人体上作用,可有“量” 或“质”的差异: 对于不同种属,如: ①吗啡对人、犬及大白鼠是一种相当强的中枢神 经抑制药,有镇静、镇痛作用,而对于猫、山羊和马则 可引起兴奋和躁动。 ②组胺使犬血压下降,却使兔血压升高,对豚鼠 则主要引起支气管痉挛,这是受体机制不同的结果。 ③“量”的不同:环己巴比妥在小鼠、犬及人均可 引起睡眠,但引起小鼠睡眠所需要血药浓度约为引起人、 犬睡眠所需浓度的4倍以上,且睡眠持续时间也短于人和 犬。
单基因性状遗传在遗传药理学方面的基本 类型及有关药物代谢和反应的变异有:
①常染色体显性性状:醛脱氢酶代谢、香 豆素抗凝血作用耐受症、糖皮质激素可治性高血 压病、胰岛素受体基因引起的胰岛素耐受症,青 少年乳糖不耐受症、恶性高热症、血栓形成倾向。
②常染色体隐性性状:乙酰化多态性、乙 醇敏感度增高、α1-抗胰蛋白酶缺陷、二氢吡啶 脱氢酶缺陷、雌激素耐受症、果糖不耐受症、谷 胱甘肽转移酶缺陷、甘草诱发的假性醛固酮过多 症等。
药物代谢酶多态性
2 、乙酰化代谢多态性 ③乙酰化表型和某些自发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慢 乙酰化者,膀胱癌发病率比随机人群高30%。因为,慢乙酰 化者的肝和肠粘膜不能充分代谢致癌物芳香胺类物质,使到 达膀胱的芳香胺物质增多。膀胱粘膜乙酰化酶也具多态性, 所以慢乙酰化者不能代谢到达膀胱的芳香胺类物质,而快乙 酰化者易致结肠癌,直肠癌。因为,人类结肠粘膜酶的特性 和膀胱不同,膀胱的氮位乙酰转移酶(NAT)活性较高,而 N-羟基芳香胺氧氧位乙酰转移酶(OAT)活性较低,但结肠 的两者活性都很高。所以,能通过OAT的作用活化羟基芳香 胺类。
对于同一种属,不同种族/品种、不同个体也 有不同反应,这叫个体差异(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基因是人体对药物、毒物和激素等产生反应的 最基本的调控因子,也是决定这些物质各种代谢酶 活性表达的基础。因而基因是药物体内代谢与机体 反应的决定因素。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共同影响 着人体内的药物处置和效应。遗传因素是非遗传因 素的基础。
药物代谢酶多态性
1、异喹胍氧化代谢多态性
异喹胍为抗高血压药,每日剂量为20~400mg,这种高达 20倍的个体差异是由异喹胍在不同个体内的不同代谢速率 所引起。 异喹胍主要经肝代谢生成4’-羟异喹胍,人群对异喹胍 的4’-羟化能力呈二态分布:强代谢者(EM)和弱代谢者 (PM)。这由异喹胍的代谢比值决定,即:后者服用异喹胍 8h内尿中异喹胍原药/4’-羟异喹胍凡>12.6,这种类型的 个体不能对异喹胍进行4’-羟异喹胍代谢(弱代谢者),系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基因型是隐性等位基因的纯合子 (PP);EM是显性等位基因纯合子(EE)杂合子(EP)。
环境因素对多基因性状可产生影响。只要不是单基 因变异,就包含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此时,遗传因素被 称为遗传率。例如,甲苯磺丁脲和苯妥英钠,保泰松等药 物的血浆半衰期,清除率,稳态血药浓度的遗传率一般为 50%而安替比林可高达98%。
但是,遗传药理学的遗传率并不具生物学普遍性, 只限于被研究的群体。例如,在同一种族和相似饮食习慣 的人群中的非吸烟者之间的安替比林代谢变异,则受到包 括营养,生活方式,疾病在内的许多因互的影响。
遗传因素对药效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靶酶的遗 传多态性和药物受体的遗传多态性。大部分药物作 用于受体、酶等靶蛋白发挥作用。
药物代谢酶变异的原因
个体之间药物代谢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 素引起。一般来说,遗传因素引起药物代谢酶结构变异导 致代谢功能改变,环境因素则不改变酶的结构,只调节代 谢酶的活性。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都能引起体内药物代谢 酶量的改变。

遗传因素对机体的影响:
①药动学缺陷(pharmacokinetics defects): 遗传因素对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 和排泄的影响。 ②药效学缺陷(pharmacodynamics defects): 组织、器官、细胞、受体的遗传因素使药 物在体内产生不同的反应。
遗传药理学的临床意义
1. 由遗传因素造成药动学和药效学缺陷,为临床 个体化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起药物代谢酶结构发生改变的遗传因素有多种。如 功能性等位基因的周转变异体引起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增高 或降低;功能性等位基因亲和力变异体引起药物代谢酶对 底物亲和力增高或降低;等位基因和选择性变异体改变底 物或抑制剂反应过程,复合功能变异体,具有周转变异体、 亲和力变异体、选择性变异体三种变异体的功能,具有影 响药物代谢酶的结构。
药物代谢酶多态性
1、异喹胍氧化代谢多态性 PM(异喹胍肠代谢)表型的发生率在具有不同遗传背景 的人群中有显著差别,白种人PM发生率远高于中日人达5~ 10%。中国汉人0~1%,中国藏族1.52%,维吾尔族0.63%。 所以,由遗传决定的某些药物氧化代谢多态性的不同分布 可能成为不同种族病人对这些药物所需剂量不同的重要原 因。 4’-羟化代谢由CYP2D6催化,即由CYP2D6控制,所以 弱代谢者代谢这些药物的能力受到损害,毒副作用升高。 CYP2D6的多态性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PM弱代谢者易 发生红斑狼疮和帕金森症PM因CYP2D6等位基因突变防止肺 癌发生;EM强代谢者易发生肺癌、膀胱癌、肝癌和胃肠癌 ,78%为EM纯合子,中国人EM高达99%是肺癌高发人群。
③ X 性联隐性性状: G6PD 缺陷,吡多醇反 应性贫血、血管加压素耐受症。
④线粒体性状:氨基糖苷类诱发耳聋。
多基因变异 多基因性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非等位基因,以 其相似或相互补的累积效应决定的一种性状。 多基因性状通常为一些可定量的特征身高,智商, 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率加快,安替比林消除半衰期等。
遗传因素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遗传是药物在人体内的处置(disposition)过程和产 生效应的决定因素,是药物代谢与反应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 药物代谢或反应的遗传差异常常可由单基因变异或多基因变 异引起。 如,药物吸收:巨幼细胞性贫血
药物分布:遗传性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缺乏
遗传因素对药效动力学的影响
3、乙醇脱氢酶与乙醛脱氢酶多态性

乙醇脱氢酶(ADH):对乙醇主要起代谢作用 乙醛脱氢酶(ALDH):代谢体内乙醛,起解毒作用;异常个体比正常 个体对酒精更敏感。
药物受体遗传多态性
1.胰岛素抵抗 2.恶性高热 3.肾性尿崩症 4.华法林耐受症
药物基因组学
改变“千人一药”状态 应用基因处方,实现个体化给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