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doc
(完整word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说明我要说的教材是三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二组课文,这组课文与前面几组课文一样围绕专题进行编排,专题是寓言故事。
现在我想就本组教材内容,授课目的,授课重难点,如何实现目标、打破重难点,如何推行本单元授课说说本组教材。
一、说教材内容本单元围绕“寓言”编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三篇精读课文及《池子与河流》一篇课文略读课。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文言文,有童话故事,有诗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详尽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样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读懂寓言故事,理解其中的道理。
经过这四篇文章,我们可以认识寓言的一些相关的知识。
对今后学习寓言大有裨益。
况且,这四篇寓言故事,有的篇幅短小;有的以童话的形式张开故事,情节性强,语言生动所刻画的主要形象鲜亮突出;有的以诗歌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感觉到寓言的表现形式多样,丰富了学生的认知。
授课时,可充分借助文本去感知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读中去领悟寓言故事揭穿的道理。
在此基础上,借助想象及课外拓展活动,激励学生走进寓言故事的世界,去发现寓言的魅力。
这几篇课文道理都简易易懂,可经过读唤起少儿感情中的共鸣,在读中领悟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是本单元的别的一个授课重点。
在《陶罐和铁罐》及《狮子和鹿》中,注意积累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并依照词语领悟性格特点,结合图画将故事内容及道理简单落实到书面。
《快乐读书吧》设置在本单元此后,旨在创立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必然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产生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优异习惯。
二、说授课目的1.认识 27 个生字,会写 31 个字,认识 4 个多音字,能依照字形特点选择合适的识字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可以在认识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领悟寓言故事所揭穿的道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含习作、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古诗三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秋天的雨》从多角度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每一篇课文都有浓浓的秋意,无论是秋山、秋叶、秋雨还是秋天的声音,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3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9个字,会写29个词语。
◎书写要规范,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书写时注意执笔姿势。
语言积累◎能用词语来形容四季的不同,主动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
◎积累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背诵3首古诗,背诵《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
默写《山行》。
阅读理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3首古诗。
默写《山行》。
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3首古诗,并能默写《山行》。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径、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斜、霜”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山行》。
3.通过注释或者图片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古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4.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完成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体会比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指导学生写好“规、印、泥”这几个生字。
3.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完成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语文主题学习”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主 题
金秋时节
年级年段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主备人
张禄明
审核人
李长秀
课 型
单元整体教学
教学内容
课文
《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
《听听 秋的声音》
丛书
《成长乐园》之《秋的踪迹》《秋日童话》
单
元
整
体
分
析
本单元选取了四篇写秋描景的文章,多个侧面丰富了儿童对秋天的感受。分别是《古诗三首》《秋天的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听听,秋的声音》。这组教材的内容主题是:金秋时节。
六、总结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除了我们今天所学的这几首古诗,古代的文人墨客还留下了许多关于秋天的诗作。大家课后可以搜集关于秋天的古诗,我们再一起交流。
第三课时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的原野》
【课型】读写结合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体会比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部编版三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基础目标:1.自读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主题——“金秋时节”,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2.通读课文,初步了解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填写有框架的单元学习导图,规划单元学习活动,形成单元学习设想。
拓展目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填写思维导图,提炼单元主题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诵读经典,激趣导入“诵读经典,激趣导入”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男女生齐读单元导语。
时间:5分钟读一读导出“学校生活”主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秋天,天空分外晴朗,白云也绽露笑容。
高高的白杨树在哗哗地鼓掌,风在悄悄地把喜讯传送。
这节课,我们就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咱们先上一节单元导读课,好不好?上课!请看“自学导航”。
二、独立自学,整体感悟“独立自学,整体感悟”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1.指导自读做简单批注。
2.引读课文,边读边梳理主要内容。
3.由扶到放,指导填写单元导图。
时间:20分钟读一读认一认说一说1.了解单元主题,明确学习要求。
2.培养边读书边标标画画的习惯,尝试做简单批注。
3.指导初读课文,粗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师:自读单元导语,说说本单元主题是什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学习要求,用笔标出来。
什么是单元主题?——就是本单元讨论的主要话题。
这一单元是讨论的是什么话题呢?我们应注意哪些学习要求?自己读一读,把有关的词语用横线划出来。
师: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金秋时节”。
我们在这个单元中注意的学习要求就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学习写日记。
(指导学生说说单元主题,应注意哪些要求,用横线划出来。
)师:单元导语我们读懂了。
师:请看《自学导航》第2条:小声朗读课文一遍,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铅笔圈出,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4课】师:我们先来看第4课——《古诗两首》。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雨》导学案

《秋天的雨》导学案基础阅读课【单元导读】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它带给我们的欢乐。
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发现它的美丽,感受它的美好,并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
【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
导语中就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的要求,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学习重难点】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黄老师想和大家来谈谈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2、有位作家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秋天的雨》。
(板书课题)3、请小朋友读读课题。
(展示个人对语言不同的感悟)二、品读课文,理解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说说是怎样体会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的?(因为它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我们身边,打开秋天的大门)2、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你是怎样理解“五彩缤纷”的?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我来说一说:黄色()火红( )金色( )橙色( )红色( )五颜六色( )4、读课文第三段,说说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是哪些气味?5、齐读第四自然段。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小喇叭吹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说读。
(个别读,分男女生读)6、它们听到喇叭声都在做些什么?请你从文中找出主要的动词填空。
它告诉大家(),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松柏(),杨树、柳树的叶子(),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7、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我们的是一首“丰收、欢乐”的歌? ————————————————————————————————————————————————————————————————————————————————————————————————————————————————————————三、拓展延伸,鼓励展示1、把秋天的景物画下。
3三上第二单元单元导读课

批注式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三年 级上册《五彩的童年》中“迷人的风采” 部分中的《陶行知先生和蜻蜓》。
学生分享阅读《陶行知先生和蜻蜓》印象
最深刻的部分,并进行“情感式”诵读。
课外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三上册第二单元同主题文章《阿辽沙的 童年》《华佗的童年故事》《苏轼学写诗》,倡导学生用批注的方式自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学
拥抱大自然 走近名人 (单元导读课)
《灰雀》+《陶行知先生和蜻蜓》 (单元导读课型)
学会批注 自由读《灰雀》:用“ ”标出,从哪些
词句中可以体会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并
把感受或疑问写在空白处。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
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 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 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 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 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阿辽沙的童年》 雅词 佳句 感悟 《华佗的童年故事》 雅词 佳句 思考:华佗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使他成为神医的? 《苏轼学写诗》 雅词 佳句 感悟
试着背诵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奴娇· 赤壁怀古》
从这些词中,我体会到 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自读《灰雀》,实践方法
批注文中高尔基和孩子的对话,
体会这样写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处。诵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三上《五彩的童年》“迷 人的风采”部分的“单元导读”。 他们,像茂盛的大树擎起了天空;他们,似美丽的 花儿芬芳了大地;他们,如最高的山峰让我们翘首;他 们,是灿烂的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途。他们的故 事,留在岁月的长河里,他们的品质,铭刻在我们的内 心深处。走近他们,明白成功要靠勤奋;走近他们,感 受诚信与宽容。让我们领略他们迷人的风采,汲取成长 的力量与信心。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7 .听听,秋的声音》优课导学案_19

《7﹡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教学时, 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 把课文读懂;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
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教前准备:课件,布置学生搜集秋天的声音。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课件、小练笔本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
1、师:秋天的雨,淅淅沥沥、绵绵不断、如烟似雾、千丝万缕,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个多情的季节,诗人们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唐代诗人杜牧眼中的秋天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宋代诗人苏轼笔下的秋天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代诗人叶绍翁感叹“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而现代女诗人毕国瑛又怎样用她独特的诗歌来赞美秋天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板书课题:7﹡、听听秋的声音【设计意图本单元中第4课学习了三首古诗,都是写秋天的,我导入中所用的三句皆来自这三首古诗,而第6课,又刚刚学了秋天的雨,所以,我以此为导入,意在复习与激趣相融合,希望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齐读课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1)强调:带“﹡”是略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前都有学习提示,这篇诗歌的学习提示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和同学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2)再读课题,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课题用两个“听”,是要仔细地听,认真地听,安静地听,才能听到秋的声音。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能正确朗读课文,并正确使用语音语调;* 学会分析词语、句子的结构,理解语法用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课文:《小乌鸦和亲爱的小猫咪》* 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课文中的语法知识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小乌鸦和小猫咪的兴趣。
- 讨论学生对乌鸦和猫咪的认识和了解。
2. 预(10分钟)-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 引导学生提出对词语和句子的疑问。
3. 讲解(15分钟)- 对课文的生词和重点句子进行解释和讲解。
- 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4. 复朗读(10分钟)- 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音语调的错误。
5. 分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6. 合作阅读(15分钟)-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每人负责阅读课文中的一段并理解内容。
- 合作讨论并完成问题解答。
7. 朗读表演(10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表演。
- 注意表演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8.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的阅读表现和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的分组讨论和合作能力。
3. 学生的朗读表演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国昌实验学校三年级李珊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
1.自读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主题——“金秋时节”,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2.通读课文,初步了解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填写有框架的单元学习导图,规划单元学习活动,形成单元学习设想。
拓展目标 :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填写思维导图,提炼单元主题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诵读经典,激趣导入
“诵读经典,激趣导入”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
男女生齐读单元导语。
读一读导出“学校生活”主题。
激发学
时间: 5 分钟生学习兴趣。
秋天,天空分外晴朗,白云也绽露笑容。
高高的白杨树在哗哗地鼓掌,风在悄悄地把喜讯传送。
这节课,我们就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咱们先上一节单元导读课,好不好上课!请看“自学导航”。
二、独立自学,整体感悟
“独立自学,整体感悟”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
1. 指导自读做简单读一读 1. 了解单元主题,明确学习要求。
批注。
认一认 2. 培养边读书边标标画画的习
2. 引读课文,边读边
惯,尝试做简单批注。
说一说
梳理主要内容。
3. 指导初读课文,粗略了解课文
3. 由扶到放,指导填写主要内容,培养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的
单元导图。
能力。
时间: 20 分钟
师:自读单元导语,说说本单元主题是什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学习要求,用笔
标出来。
什么是单元主题——就是本单元讨论的主要话题。
这一单元是讨论的是什么话题呢我们应注意哪些学习要求自己读一读,把有关的词语用横线划出来。
师: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金秋时节”。
我们在这个单元中注意的学习要求
就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学习写日记。
(指导学生说说单元主题,
应注意哪些要求,用横线划出来。
)
师:单元导语我们读懂了。
师:请看《自学导航》第 2 条:
小声朗读课文一遍,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铅笔圈出,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 4课】
师:我们先来看第 4 课——《古诗两首》。
把书平放到桌面上,一手拿着笔,一
边读一边做标记。
(生自读《古诗两首》一遍)
认真读古诗思考下面的问题: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
【第二课】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认真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第三课】
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雨有什么样的特点。
出示:小组合作,说说每篇课文都写了什么,填写单元学习导图。
师:请大家看——这就是单元学习导图。
(出示“单元学习导图”)刚才我们说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来(填写单元主题)
三、小组合作,展示分享
“小组合作,展示分享”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
1. 小组合作,攻破难写一写 1. 通过填写单元学习导图,体验如何
提炼主要内容情节,把握课文主要内点。
读一读
容。
2. 展示合作学习成果。
改一改
特别关注群学后学生 2. 小组合作学习,攻破难点,培养合运用红笔修订、完善的作学习能力。
痕迹,让学生谈谈修改
了那里,为什么这样修
改。
时间: 7 分钟
请看互学提示:
小组长组织大家填写导图,然后选出一份集体修改后准备展示。
填完后我们一块分享交流。
时间7 分钟,开始!
(学生合作填写导图)
师:差不多了吗哪个小组来展示(抽签决定展示一组,老师指名展示一组)
(生投影展示)
师:大家比较一下,哪一组更好,为什么这个组哪个地方填写得好
(生讨论)
四、点拨指导,提升感悟
“点拨指导,提升感悟”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
精要点拨说一说进一步点破填写单元学习导图的
要求,提升学生感悟。
时间: 4 分钟
师:是啊,单元导图是画给自己看的,目的是便于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自己能看明白就行啊,一定要简练,用一个或几个词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啦。
(时间充分的话,给大家一分钟时间,修改一下自己的单元学习导图。
)
五、内省反思,达标验学
“内省反思,达标验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
“黄金两分钟” 静默反想一想 1. 回顾整节课学习内容,形成完整印
象。
思。
说一说
2. 培养自主反思的良好习惯。
时间: 3 分钟
3. 开始培养预习规划意识。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学习要求了吗
2.你知道每篇课文都介绍了什么样的校园生活你觉得填写单元学习导图要
注意什么
3.为了进一步学好这几篇课文,你觉得课下还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在心里静静地想,没必要说出来。
)好,睁开眼!
师:你觉得课下还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生:可以读读课文。
生:可以看看不认识的生字。
小结:养成课下预习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