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罗布泊消逝仙湖现象的兴趣。

2. 帮助学生建立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介绍罗布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

提出问题:为什么罗布泊会从一个生机勃勃的仙湖变成一片荒凉的沙漠?教学活动:1. 播放罗布泊历史与现状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罗布泊的了解和疑问。

第二章:罗布泊的变迁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罗布泊从仙湖到沙漠的变迁过程。

2. 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介绍罗布泊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变迁过程。

分析人类活动对罗布泊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罗布泊的变迁过程,配合相关图片或视频。

2. 学生讨论人类活动与罗布泊变迁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分析罗布泊消逝仙湖的生态环境问题。

探讨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罗布泊生态环境问题,如水资源过度开发、土地沙漠化等。

2. 学生讨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措施。

第四章:案例研究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罗布泊消逝仙湖的具体案例。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内容:介绍罗布泊消逝仙湖的具体案例,如盐湖的开采、河流改道等。

分析案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罗布泊消逝仙湖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关键信息。

2. 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进行小组分享。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加深对罗布泊消逝仙湖现象的理解。

2. 学生反思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罗布泊消逝仙湖的原因和影响。

引导学生反思个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行动。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问题和讨论成果。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公开课教案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公开课教案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3)了解罗布泊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及消逝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掌握。

(2)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罗布泊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仙湖”两字的感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描述的罗布泊美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查并讲解生字词。

(2)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3. 探究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讲解。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罗布泊的变化过程图。

2. 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的参与度如何等,以便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罗布泊的自然风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节: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罗布泊消失的仙湖》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简单介绍罗布泊和仙湖的概念。

2. 分享罗布泊曾经是仙湖的美丽景色。

教学方法:1. 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罗布泊曾经的美景。

2.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曾经的仙湖会消失?第二章节: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分组阅读文章,每组负责一部分内容。

2. 讨论并回答关于文章的问题。

教学方法: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文章部分。

2.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来理解文章内容。

第三章节:讨论与思考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仙湖消失的原因。

2. 讨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

2. 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保护环境。

第四章节:创意表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表达自己对仙湖消失的感受。

2. 分享和讨论学生的创意作品。

教学方法:1. 提供绘画或写作的材料,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2.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讨论。

第五章节: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与学生一起总结课程的重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保护环境。

教学方法:1.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内容。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以保护环境。

第六章节: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罗布泊仙湖消失的详细原因。

2. 培养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罗布泊仙湖消失的详细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2. 讨论这些因素如何共同导致了仙湖的消失。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节课以《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为课题,通过讲述罗布泊的变迁,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布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变迁,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导入简要介绍罗布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2 课文阅读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罗布泊的变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3 讨论与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罗布泊消失的原因,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案例分析:选取其他类似的生态环境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4 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资源。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获取信息。

3.2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3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观点和分析能力。

4.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课文文本。

5.2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罗布泊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问题。

5.3 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生态环境问题的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第六章:教学过程6.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罗布泊的基本情况。

6.2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罗布泊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6.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阐述罗布泊消失的原因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6.4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罗布泊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罗布泊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罗布泊的自然景观。

讲述罗布泊的历史和传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活动:1. 展示罗布泊的美丽图片和地图,让学生对其自然景观有直观的认识。

2. 讲述罗布泊的历史和传说,如楼兰古国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罗布泊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罗布泊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罗布泊曾经的生态环境。

2. 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教学内容:罗布泊曾经是怎样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罗布泊曾经的生态环境,如丰富的水资源和植被。

2. 引导学生讨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如过度开发和气候变化。

第三章:罗布泊的消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 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如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我们的责任。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罗布泊消逝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消逝的原因。

2. 引导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如节约用水和减少污染。

第四章:罗布泊的现状与未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罗布泊现状。

2. 引导学生思考罗布泊的未来。

教学内容:罗布泊现状的描述和问题。

罗布泊未来的可能性和建议。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罗布泊现状,引导学生了解其问题和挑战。

2. 引导学生讨论罗布泊未来的可能性和建议,如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回顾罗布泊的自然环境、消逝原因和现状。

反思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罗布泊的认识。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公开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公开课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罗布泊仙湖的历史变迁,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拓宽视野,提高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朗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分析课文内容,了解罗布泊仙湖的历史变迁。

2. 教学难点:(1)课文深层次意义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罗布泊仙湖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学生分享自己对罗布泊仙湖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结合注释理解生字词。

(2)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了解罗布泊仙湖的历史变迁。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观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拓展(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罗布泊仙湖的相关资料。

(2)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关注可持续发展。

5. 总结反思(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作文。

3. 调查周围环境污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设计1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一节综合性的地理课,主要讲解中国的罗布泊,介绍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类活动以及历史背景等。

通过讲解,学生可以了解到罗布泊是一个曾经存在过的大型内陆湖泊,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变成了今天的荒漠戈壁。

二、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基本信息。

2.了解罗布泊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现在的生态状况。

3.掌握地图阅读和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意识。

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放映视频(如《天堂在地球上——中国罗布泊》),让学生了解罗布泊的现状和历史变化。

2.课堂讲解通过PPT,讲解罗布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基本信息。

强调罗布泊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以及现在的环境状况。

通过地图、图片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自行查阅相关材料(如书籍、图片、视频),并绘制罗布泊地图,加深对罗布泊的认识。

4.展示和讲解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就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展示和讲解,加深主题的理解和交流。

5.问题探究让学生围绕罗布泊进行问题探究,如“为什么罗布泊逐渐消失?”、“罗布泊的消失对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什么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6.总结通过小结,建立知识框架,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视频放映、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等,旨在灵活多样地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视频的选择和呈现方式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课堂讲解能否使学生掌握罗布泊的基本信息,并把知识纳入整体框架。

3. 小组合作的过程是否能够促进学生交流、合作和共同进步。

4. 问题探究的环节内容是否足够深刻和有提高,是否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和潜力。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公开课教案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公开课教案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节: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通过图片和地图,了解罗布泊的位置和特点。

教学步骤:1. 展示罗布泊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你们听说过罗布泊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3. 学生分享了解到的信息,教师总结。

4. 引入课文,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学习。

第二节: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教学内容: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教学步骤: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进行解读和分析。

4.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节:合作学习,探讨问题教学内容: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教学步骤:1. 教师提出探讨问题:“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发言人。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四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1. 教师提问:“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2. 学生总结学习内容,教师点评。

3.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保护环境。

第五节:课后反思,提升教学教学内容: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2. 学生反馈学习意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1. 教师提问:“这节课你们学得怎么样?”2. 学生反馈学习意见,教师记录并改进教学方法。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六节:深入探讨,分析课文教学内容:1. 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

2.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学习目标
1、学习字词,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朗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联系现实,关注环境问题。

3、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了解报告文学特点,体会语言的真实性和文学性。

教法:
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等。

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结合,采用跳读、勾画、批注、讨论等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出——罗布泊)
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境内,古丝绸之路从中穿过。

楼兰文明在这里孕育;蓝天绿草,牛马成群……也被称作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这里考察时离奇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探险家余纯顺在这里徒步孤身探险时失踪……科学家甚至发现,罗布泊一直在移动。

罗布泊这个迷一样的荒原,千百年来人们都为它好奇、探索、甚至献身。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罗布泊,走近这个神秘的地方。

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

(走近——罗布泊)
1、理解题目。

板题
看题目:
1、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2、针对题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
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
大家提出的问题真的很好,贴切准确。

这节课有哪些学习任务呢?我们一起来完成吧!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字词,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联系现实,关注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快速默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内容(小组合作学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sè)和煦(xù)干涸(hé)吞噬(shì)裸露(luǒ)无垠(yín)边缘(yuán)戈壁滩(gē)
主要内容: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了解——罗布泊)
思考:(一)今昔罗布泊
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修辞手法,提点
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对比)突出了。

(二)追溯原因。

找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找出原因:“改道”“四盲”,强调“人为因素”。

(适时板书)
造成这些悲剧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类的愚昧与贪婪并没有停止,今天“罗布泊这样的悲剧”依然在上演,作者列举哪些由于人为的原因而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事例。

(青海湖、月牙泉)
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周围环境因遭破坏而恶化的例子呢?能想到吗?
耕地增加,水土流失严重,水灾、砂石流
如何避免、改变这种情况呢?保护坏境,我们怎么做?
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顺手关上滴水的水龙头,分类收藏处理废旧电池,复印纸尽量双面使用,空调温度设置在26℃以上,购物时自觉使用环保袋,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这些看起来很平常,很不起眼的一件件小事,却能体现我们到底具备多少环保意识。

1、请不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2、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龙头开小,人走关灯。

3、请少用塑料袋子,不用一次性的碗筷杯盘。

4、请拒绝吃野生动物。

5、请一年至少栽一棵树。

6、请一年至少做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7、地球上已经有太多的垃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回收利用。

把玻璃瓶、塑料、易拉罐,纸张都利用起来。

设想一下:罗布泊还能再现昔日的生机吗,为什么?说出依据。

引水入湖、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珍惜水资源。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同情——罗布泊)
课文是篇关于环保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造成的悲剧而痛惜。

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我们学习后深受震撼,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内容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

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找出相关语句,有感情朗读,体会。

指名读男女读全体读
本文的文体是报告文学,它具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加以形象性和抒情性。

真实性:调查研究、实地考查、查阅资料;叙述事实,列举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
二、延伸练习、拓展主题
(书写——罗布泊)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我是一个世纪老人,历经沧桑数百年。

看着世界万物的起起落落,我的心里有欢乐,有辛酸,有苦涩……
我经过了最美丽的湖泊——罗布泊。

那时,绿洲缭绕整个湖泊,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湖面如镜,一排排胡杨林似一条绿色的长带,各个屹立在湖泊周围,为罗布泊系上这条绿色蕾丝带,遍地绿洲,牛马成群,夏熟时节,翻滚的金色麦浪袭来……这些郁郁青青的胡杨林,波澜不惊的湖面,华而不实的麦浪,彻彻底底的勾起人类的贪婪。

这样华丽的一面当然是好景不长,人类欲将把塔里木河改造,我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又开河,又打坝,没有休止的意思,就这样永无天日的动工,满足他们奢侈的欲望,无奈之下,罗布泊断了流血的经脉……
那会儿,胡杨林再也抵挡不知风沙的狂澜,终于怨恨的倒下。

你问我为什么罗布泊会消失?消失的无影无踪?唉,那时的人类无知,只想到自己,根本不知道生态环境的知识,就因为他们的无知;就因为他们的自私;就因为他们的贪婪,罗布泊才会被他们扫的空空荡荡,不珍惜眼前,到现在怀念过去?我的心也随即被他们推向了黑暗的深渊,看着一个亮点在渐渐的合拢,我仿佛看见门口有一个挥着六根白色羽毛翅膀的天使,她在对我笑,想要抓住她,却凭空消失。

“如果不是当时的大力开采,罗布泊也不会从我眼里溜走”想想那时的这一句话,真是痴人说梦……
那成片的的胡杨林顷刻倒下,走向了消亡。

我心疼,走过变成黄沙的罗布泊,蹲下早已直不起来的腰杆,捧起一把如黄金的黄沙,眼里含着萧瑟的泪,对着天空的灼热太阳说,对着无知的人类说:“你们想不到吧,八十年前,这里!曾是我童年的乐园……”
提示: A“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B“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C从出生到20岁,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象要丰富,用拟人化的口吻最好。

D从20—60岁,紧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E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

F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的养育。

自作展示
《致罗布泊》
罗布泊,
你有孔雀河水的清澈,
你有天山雪莲的圣洁,
你有江南水乡的婉约,
你有历史美丽的恋歌。

罗布泊,
你是文明
你是神奇
你是传说
罗布泊,
你经历了岁月的沧桑;
你忍受了风沙的折磨,
你渴望着绿色的拥抱;
你诉说着环保的重要。

罗布泊,
擦干你的泪眼
绽放你的笑涡
带上你的希望
让梦在这里起航。

六、畅谈收获
生说
小结: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

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是生生所系。

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地期盼,还是无助和茫然?让理性回归吧,让智慧插上理性的双翅,让睿智赶走狂热,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罗布泊的悲剧将不会再重演。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七、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