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因素
化学元素对取向硅钢的影响

化学元素会对取向硅钢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是:1、Mn、SMnS是取向硅钢中重要的抑制剂,在完成初次结晶和二次再结晶后,S残留在成品中,对磁性有害的,因此需在纯氢气气氛的高温退火高保温阶段使MnS质点分解,让硫扩散挥发,实现钢质的净化。
2、Al、NAlN是取向硅钢中主要的抑制剂,N除了在炼钢时加入外,还可在脱碳后进行渗氮处理,以增加抑制剂量,使二次再结晶更完善。
N在完成二次再结晶后亦是会使产品产生磁时效的有害元素,需净化去除。
3、CuCu能使Cu2S大量析出,提高了抑制能力。
钢板表面的氧化层中含有CuO会使脱碳效率降低,因此在冷轧前必须把表面的氧化层用化学或机械的方法彻底清除干净。
4、SiSi无抑制作用,但加硅能明显使钢的电阻率增高、涡流损耗降低、磁导率提高。
Si含量的提高,还会使钢板的脆性增大,增加了生产难度。
5、C多元抑制剂中,C含量的提高,可以使得磁感提高,铁损下降,但成品中C过高,会产生磁时效现象。
6、SnSn能增加抑制作用,Sn含量的提高,可以使得磁感提高,铁损下降。
7、NiNi可使二次再结晶稳定,提高磁感,降低铁损,加入Ni还可以弥补因硅含量提高,造成磁感下降的问题。
8、CrCr可细化二次晶粒,从而提高磁感,降低铁损。
9、BB可以作为抑制剂使用。
10、SnSn能使得作为抑制剂的硫化物的析出量增多,加强抑制力,稳定磁性,并提高玻璃膜的质量。
11、TiTiC和TiN可以作为抑制剂使用,但钛的加入量过多,会使AlN析出量减少,降低了磁性。
12、PP可以使抑制剂质点更细小、分布更均匀,提高磁性,但P过多,会使板材的冷脆性降低,增加冷轧难度,应适量。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硅钢是一种普遍应用于电力设备和电子设备的重要材料,它具有优异的电磁性能和机械性能。
在硅钢的应用中,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是两种常见的类型,它们在磁性能和矫顽力方面有所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磁性能。
取向硅钢是通过热处理和轧制等工艺将普通硅钢中的晶粒取向在同一方向上,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较低的磁滞损耗。
与之相比,无取向硅钢的晶粒取向是随机的,磁导率和磁滞损耗相对较低。
因此,取向硅钢在电力变压器等高频率应用中具有更好的磁性能。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矫顽力。
矫顽力是指材料抵抗磁场导致的磁滞现象的能力。
取向硅钢矫顽力相对较高,能够有效降低磁滞损耗,并改善设备的工作效率。
而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相对较低,会造成较高的磁滞损耗,引起额外的能量损失。
因此,在追求高效能电器设备时,取向硅钢是更好的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选用适当的硅钢材料需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性能要求来确定。
如果需要高频率应用,取向硅钢能够实现更好的磁性能;而对于低频率应用,无取向硅钢也可以满足需求。
在选材时,还需兼顾成本和生产难易度等因素。
需要提醒的是,为了保证硅钢的优异性能,需要特殊的材料制备工艺和精湛的生产技术。
因此,在推动硅钢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材料制备和加工技术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在磁性能和矫顽力方面有所差异。
选择适合的硅钢材料需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和性能要求来确定。
努力提高硅钢制备和加工技术水平,将有助于推动硅钢产业的发展,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普通取向硅钢生产工艺和磁性的研究

度 (0 9 0—1 0 0℃ ) 普 通 取 向硅 钢 铁 损 P 磁 感 应 强 度 口 0 对 。和 的 影 响 。 结 果 表 明 , 学 成 分 , 热 温 度 和 二 次 再 结 化 加 晶 温 度 对 普 通 取 向硅 钢 的 磁 性 能 影 响 较 大 , 化 工 艺 和 中 间 板 厚 对 钢 的 磁 性 影 响 不 显 著 ; 通 取 向 硅 钢 合 适 的 主 常 普 要 成分 的范 围为 (% )00 / :. 3~0 0 C、. ~3 1i0 0 .5 29 . S、 .5~0 1Mn 0 0 5~0 0 S 热 轧 加 热 温 度 ~l 8 ℃ , 轧 .0 、.1 .3 , 0 3 终
B。o on e i n lg a n—re t d slc n t e . Re uls s o t tt e e e t o he c lc m p sto f c v nto a r i o i n e iio se 1 s t h w ha h f c fc mi a o o iin, he tn e e au e ai g t mp r t r
t n ( 6 ~6 % ) a d s c n ayrey tl zt n tmp rtr ( 0 ~10 O o )o rn ls 々a d ma n t n u t n i o 5% 2 n e o d r e rsal ai e eau e 9 0 0 C i o n i osPl n g ei id ei o c o
新材料研究之取向硅钢

新材料研究之取向硅钢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领域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其中一种备受关注的新材料是取向硅钢。
取向硅钢是一种通过磁场方向性固定晶粒控制取向的硅钢材料,具有独特的磁性能和机械性能,在电力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取向硅钢的研究取向,以及其在电力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应用前景。
首先,取向硅钢的研究取向主要包括晶粒取向控制和磁性能研究。
晶粒取向控制是通过磁场作用使硅钢中的晶粒在一定方向上排列,从而改善硅钢的磁性能。
传统的制备方法是通过热轧制度和冷轧制度来实现晶粒取向控制,但这种方法存在着能耗高和成本昂贵的缺点。
近些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增加硅钢材料的塑性形变量,使晶粒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取向,在控制晶粒取向的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其次,磁性能是取向硅钢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取向硅钢具有优良的磁导率和低磁滞损耗,在电力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者们通过磁感应强度分布的测量和磁化曲线的研究,探索了取向硅钢的磁性能特点,并通过改变硅钢中各元素的含量和添加一定的合金元素来提高硅钢的磁导率和减小磁滞损耗。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集中在硅钢的磁化过程研究上,以期深入了解硅钢的磁性能,并进一步优化和改善硅钢的磁性能。
取向硅钢在电力工业和汽车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电力工业中,取向硅钢被广泛应用于发电机的铁芯材料,其优越的磁导率和低磁滞损耗使得发电机的效率得到提高。
此外,取向硅钢还可以用于变压器的铁芯材料,提高变压器的能量转换效率。
在汽车工业中,取向硅钢可以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铁芯材料,提高发动机的磁耦合效果和功率密度。
此外,取向硅钢还可以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和电子设备的电感器件,提高制动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性能。
总之,取向硅钢作为一种新材料,具有独特的磁性能和机械性能,在电力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晶粒取向控制和磁性能的进一步优化上,以实现取向硅钢材料的大规模应用。
温度对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

根 据 国家 标 准 , 电 力 变 压 器 正 常 使 用 条 件 中
规定 的最 高 环境 温 度 是 +4 0℃ , 铁 心 的最 高 温 升
1 实 验
爱 泼斯 坦方 圈 由初级 绕 组 、 次 级 绕组 和待 测 量
的硅钢 片式 样作 为铁 心 组 成 , 形 成 了一个 空 载 变 压 器- 3 1 。实验 用硅 钢片牌 号 为 3 0 Q 1 2 0, 剪切方 向与轧 制方 向夹 角为 0 , 样 片尺 寸为 3 0 mm× 3 0 0 m m, 测 试 频率 为 5 0 H z 。为保 证 测试 电 源稳 定 性 , 实 验 过 程 中使用 U P S电源 。实 验所使 用 的设备 如表 1 所示 。
n e t i z a t i o n C u ve r s ,pe r me a b i l i t y,c o e r c i v i t y a n d r e ma n e n c e .Th e v a r i a t i o n s o f ma gn e t i c p r o p e ti r e s o f ra g i n o ie r n t e d
t h e ma g n e t i c p op r e t r y o f 3 0 Q 1 2 0 i s t e s t e d a t 2 5 , 5 0, 7 5 , 1 0 0 a n d 1 2 5 C e n t i ra g d e , i n c l u d i n g i r o n l o s s c u r v e s m a g —
s i l i c o n s t e e l s h e e t u n d e r d i f e r e n t t e mp e r a t u r e a r e s u mma r i z e d,w h i c h c a n p r o v i d e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or f o p t i mi z i n g d e —
取向硅钢的加工工艺及取向硅钢

取向硅钢的加工工艺及取向硅钢取向硅钢是一种特殊的电工钢材料,其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要求。
本文将从取向硅钢的特点入手,介绍其加工工艺及相关知识。
取向硅钢是一种具有高磁导率和低磁滞损耗的电工钢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变压器、电机和发电机等设备中。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取向性,即晶粒的方向倾向于与材料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
这种取向性使得取向硅钢具有更好的磁导率和低磁滞损耗,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在取向硅钢的加工工艺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取向退火。
取向退火是通过加热和冷却处理来改善取向硅钢的磁性能。
在取向退火过程中,首先将取向硅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快速冷却。
这种加热和冷却的处理可以使晶粒重新排列,达到优化磁性能的目的。
取向退火的工艺参数对于取向硅钢的磁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是影响退火效果的关键因素。
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可以使得取向硅钢的晶粒尺寸得到优化,从而提高磁导率和降低磁滞损耗。
除了取向退火,还有其他一些加工工艺也可以用于改善取向硅钢的磁性能。
例如,取向硅钢的冷轧工艺可以使晶粒沿着轧制方向排列,进一步提高取向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高温退火、磁场处理等方法来改善取向硅钢的磁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取向硅钢的加工工艺也需要考虑到成本和效率等方面的因素。
例如,取向退火的温度和时间需要在保证磁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以节约能源和时间成本。
同时,加工设备的先进程度和操作技术也对取向硅钢的加工工艺有着重要影响。
取向硅钢是一种具有特殊磁性能的电工钢材料,其加工工艺需要特殊的处理步骤和工艺参数。
通过合理选择加工工艺和工艺参数,可以使取向硅钢的磁性能得到优化,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取向硅钢的加工工艺将进一步改善和完善,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矫顽力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硅钢的概述
2.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的定义及区别
3.矫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4.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比较
5.结论
正文
一、硅钢的概述
硅钢,又称电工钢,是一种具有高磁导率、低磁损的特殊钢材,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电机等电磁设备。
硅钢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
二、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的定义及区别
1.取向硅钢:在制造过程中,通过特定的工艺使硅钢的磁畴取向,从而提高磁导率和降低磁损。
取向硅钢具有较高的磁性能,但价格相对较高。
2.无取向硅钢:与取向硅钢相比,无取向硅钢在制造过程中没有特定的磁畴取向工艺,其磁性能相对较低,但价格较低。
三、矫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矫顽力,又称剩磁,是指在磁场中,材料去除磁场后剩余的磁感应强度。
矫顽力是衡量材料磁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受以下因素影响:
1.材质:不同材料的矫顽力差异较大,一般来说,磁性材料具有较高的矫顽力。
2.制造工艺:制造工艺对材料的矫顽力有很大影响,如取向硅钢的磁
畴取向工艺可以提高其矫顽力。
3.磁场强度:磁场强度对矫顽力也有一定影响,磁场强度越大,矫顽力越高。
四、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的矫顽力比较
由于取向硅钢在制造过程中有磁畴取向工艺,其矫顽力相对较高,磁性能较好。
而无取向硅钢没有磁畴取向工艺,其矫顽力相对较低,磁性能较差。
五、结论
硅钢在电磁设备制造中具有重要作用,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各有优缺点。
硅钢电磁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
,
以下
。
所示 影 响不 明 显
。
过 高 的磷 含
图
含量 对
和
值 的影响
〔〕
。
硫
害 影 响 的程 度其顺 序 为
,
。
硫 是硅 钢 中有 害 元 素 之 一 硫 原 子 间 隙 在 体 心 立 方 晶格 中 引 起 晶格 歪 扭 增 大 内应 力 使 矫 顽 力
, ,
、
和
,
对 电磁性 能有 害
,
氮 氢 成 间 隙式
,
决 于 退火 方式 和 炉 内气 氛 连 续 退 火 的 脱碳 能 力 大
于 堆 垛退 火
。
,
。
一 般认 为 硅 钢 退 火 后 铁 素 体 晶 粒 越 大 晶 界
, ,
减 小 硅 钢 板 带 的 同板差 和 保证 良好 的 板 型 可 提 高 硅 钢 的叠 装 系 数 从 而 降低 磁 阻 和 铁损
引发 硅 钢 冷 脆 而 对 提 高 电 磁 性
以下
。
、
能 的 作用 不 明显 故 其 含 量应 控 制 在
, , ,
应 通 过 提 高 轧 辊 加 工 精度 优 化 轧 制压 下 规
程 等 手段 保证板 型 减 小 同板 差 厚 度 宜 控 制 在 负
偏 差 以 提 高 硅 钢板带 成 品 质 量
巧巧。
。
。
和
尸巧
。,
含 磁 滞 损 耗 涡 流 损 耗 及剩 的
。
、
在 其它 条 件 不 变 的 前 提 下 硅 含 量 每
,
本 文 主 要 介 绍 硅含 量 为 余损 耗 无 取 向硅 钢 的 工艺参 数 控 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钢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取向硅钢磁性能影响因素系别:建筑与环保工程系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1 ABSTRACT (2)绪论 (3)1 取向硅钢 (4)1.1 取向硅钢发展概况 (4)1.1.1国外取向硅钢发展状况 (4)1.1.2国内取向硅钢发展状况 (5)1.2 取向硅钢生产工艺 (7)1.3 取向硅钢的性能 (7)1.3.1取向硅钢产品特点 (7)1.3.2取向硅钢磁性能 (9)1.4取向硅钢的磁性能的应用 (10)1.5 取向硅钢的发展展望 (10)2 磁性能的影响因素 (11)2.1某些元素对硅钢磁性能的影响 (11)2.1.1基本合金元素的作用 (12)2.1.2杂质元素的影响 (14)2.1.3特殊用途的合金元素 (15)2.2取向度对磁性能的影响 (16)2.3铁损对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 (16)2.3.1铁损 (17)2.3.2影响取向硅钢铁损(PT)的因素 (17)3 取向硅钢磁性能的改善 (25)3.1添加抑制剂 (25)3.1.1硫化锰(MnS) (25)3.1.2氮化铝( AlN) (25)3.1.3其它抑制剂 (26)3.2细化磁畴 (26)3.2.1磁畴细化的机理 (26)3.2.2细化磁畴技术 (27)3.3薄带生产技术 (27)3.4其它改善取向硅钢磁性能的方法 (28)结束 (29)参考文献 (31)致谢 (33)摘要本论文以影响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因素为课题,探究了影响磁性能的因素。
本课题以内部组织结构及铁损损失为根源,逐步探究影响磁性能的因素。
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取向硅钢的一些简单知识及磁性能的一些知识;第二部分研究了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介绍了一些改善磁性能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研究得出影响磁性能的因素主要为:一些化学元素、板坯厚度、晶粒度及杂质等。
关键词:取向硅钢,化学元素,铁损损失,磁性能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ilicon steel magnetic influence orientation issue, explor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magnetic performance. This topic to intern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the iron loss of the loss for the root cause, step by step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magnetic. Thesis mainl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some simple knowledge of oriented silicon steel and some knowledge of the magnetic; Second part studi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oriented silicon steel magnetic;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som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magnetic. Through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factors affecting magnetic can mainly Some chemical element, the slab thickness, grain size and impurity and so on.Keywords: Oriented silicon steel, chemical elements, Iron loss damage, magnetic property绪论目前,为了达到节能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全球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取向硅钢生产工艺上,取向硅钢( GO) 低铁损(W17/ 50 = 0. 75 W/ kg) 是适应当前市场的要求的,通过提高硅的质量分数、改进精轧技术的方法生产低铁损、超薄硅钢片。
而Hi2B 钢只占全球取向硅钢产量的20 % ,就是这占极小比率的Hi2B 钢为变压器低噪音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近年来美、日等国也致力于开发和生产高磁感、低铁损、磁致伸缩小、表面质量好冷轧取向硅钢,技术日趋完善。
为了获得高磁感应的取向硅钢片各国家不断的研究新技术,本轮就取向硅钢磁感应方面加以研究。
介绍影响取向硅钢的磁性能的因素,以及取向硅钢的一些简单知识和改善磁性能的方法。
1 取向硅钢晶粒取向硅钢(Grain.oriented Silicon Steel,简称取向硅钢)是一种硅含量为3%的电工用钢,是电力、电子等行业不可或缺的软磁材料。
取向硅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型号的变压器,是一种重要的节能功能材料[1]。
硅钢实质是高硅及低碳的铁素体钢,由硅钢和有关元素配合,通过较复杂、要求严格的炼钢、热轧、冷轧、热处理工艺获得晶粒状取向一致排列在易磁化方向的高斯织{110}<001>,得到良好的、不同等级的电磁性能,晶粒在易磁化方向取向程度越高,则磁导率越高,铁损越低,这样可大大减少铁损,降低能耗,提高电器寿命[2]。
图1-1冷轧无取向硅钢组织结构图1-2冷轧取向硅钢组织结构1.1 取向硅钢发展概况1.1.1国外取向硅钢发展状况1.1.1.1普通取向硅钢(CGO)的发展1930-1967年主要是冷轧普通取向(CGO)板的发展阶段。
1930年美国高斯(N.P.Goss)在1926年本多光太郎等已发表的Fe单晶体磁各向异性实验结果的启发下采用冷轧和退火的方法开始实验。
1933年高斯采用两次冷轧和退火方法制成沿轧向磁性高(具有{110}<001>织构)的3%硅钢(此硅钢也称单取向或Goss取向冷轧硅钢),1934年申请专利并公开发表。
同一年Armco钢公司按高斯专利技术与Westinghouse电气公司合作组织生产。
其后Armco公司采用快速分析微量碳等技术和不断改进制造工艺及设备,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并申请了一系列专利[3]。
逐渐垄断了这个时期CGO钢的发展。
表1-1 为Armco 公司普通取向硅钢发展情况。
表1-1 Armco 公司在普通取向硅钢生产工艺和原班方面的发展情况1.1.1.2 高磁感应取向硅钢(Hi-B)的发展1961一1994年期间高磁感应取向硅钢迅速发展。
1953年日本新日铁公司(前八幅厂)田中悟等发现含0.05%C,2.94% Si,0.02%AI和0.0062%N的249号一炉钢经过一次大压下率冷轧和退火后{110}<001>取向度和磁性明显高于普通取向硅钢。
1961年在引进Armco 专利基础上首先试制AIN+MnS综合抑制剂的高磁感应取向硅钢。
1964年开始生产并命名为Hi-B,但磁性不稳定。
在以后的短短几十年内以日本为主的Hi-B生产发展迅速。
表1-2是高磁感应取向硅钢的发展情况。
表1-2高磁感应取向硅钢的生产技术进展1.1.2国内取向硅钢发展状况我国取向硅钢的研究工作起步于上世纪中叶[4]。
1957年,冶金部钢铁研究院开始试制3%硅冷轧取向硅钢,确定了两次冷轧和退火的合适工艺以及慢升温的高温退火工艺,制成了{110}<001>取向硅钢,但由于对抑制剂和高温加热热轧的前工序认识不足,磁性不稳定。
1959年太原钢铁厂和鞍山钢铁公司先后开始试生产取向硅钢。
1964年,采用MnS为抑制剂、连续炉脱碳退火、涂MgO隔离剂、罩式炉高温退火和涂绝缘膜工艺使取向硅钢磁性和磁稳定性明显提高。
1973年,开始研究取向硅钢中锰、硫和碳的合适含量以及残余铝含量的有利作用,特别是板坯加热温度和加热制度。
1977年,在验证和消化日本专利的基础上制成了Hi-B钢。
1987-1989年,在Hi-B钢中加入锡和铜,采用两段式高温常化处理和冷轧时效工艺制成Z7H高牌号。
表1-3和统计表代表了我国取向硅钢的发展和成就。
表1-3国内生产取向硅钢的钢铁公司2006-2010 取向电工钢产量变化统计表1.2 取向硅钢生产工艺取向硅钢按工艺特点和磁性高低分为普通取向硅钢(CGO)和高磁感应取向硅钢(Hi-B)两类。
CGO钢的特点是以MnS(或MnSe)为抑制剂和采用二次中等压下率冷轧法进行生产。
Hi-B按采用的抑制剂和制造工艺上不同可分为3种方案:(1)日本新日铁发展的以A1N为主,并以MnS为辅的抑制剂和一次大压下率冷轧法,其磁性高且稳定,是最通用的Hi-B产品制造工艺。
(2)日本川崎发展的以MnSe(或MnS)+Sb为抑制剂和二次中等压下率冷轧,最终退火经二次再结晶和高温净化二段式退火工艺,其磁性略低于(1)方案且较不稳定。
(3)美国GE和ALC公司发展的以N+B+S晶界偏聚元素为抑制剂和一次大压下率冷轧法。
下面是取向硅钢的通用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3所示[5]。
图1-3 典型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流程1.3 取向硅钢的性能1.3.1取向硅钢产品特点1.3.1.1铁芯损耗(PT)低铁芯损耗是指铁芯在≥50Hz交变磁场下磁化时所消耗的无效电能,简称铁损,也称交变损耗,其单位为W/Kg。
这种由于磁通变化受到各种阻碍而消耗的无效电能,通过铁芯发热既损失掉电能,又引起电机和变压器的升温。
电工钢的铁损(PT)包括磁滞损耗,涡流损耗(Pe)和反常损耗(Pa)三部分。
电工钢板铁损低,既可节能大量电能,又可延长电机和变压器工作转换时间,并简化冷却装置。
由于电工钢板的铁损所造成的电量损失占各国全年发电量的2.5%-4.5%,因此各国生产电工钢板以铁损作为考核产品磁性的最重要指标,按产品的铁损值作为划分产品牌号的依据。
图1-4为历年来取向硅钢铁损降低的情况图。
图1-4 历年来取向硅钢铁扭降低情况1.3.1.2磁感应强度(B)高磁感应强度是铁芯单位截面积上通过的磁力线数,也称磁通密度,它代表材料的磁化能力,单位为T。
取向硅钢的磁感应强度高铁芯的激磁电流(也称空载电流)低,铜损和铁损都下降,可节省电能。
当电机和变压器功率不变时,磁感应强度高,设计Bm可提高,铁芯截面积可缩小,这使铁芯体积减小和重量减轻,从而节省电工钢板、导线、绝缘材料和结构材料用量,可降低电机和变压器的总损耗和制造成本,有利于大变压器和大电机的制造、安装和运输。
取向硅钢设计Bm高达1.7-1.80T,接近B8值,因此以B8作为磁感保证值。
1.3.1.3磁各向异性变压器是在静止状态下工作,大中型变压器铁芯是用条片叠成,一些配电变压器、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以及脉冲变压器是用卷绕铁芯制造,这样保证沿电工钢板轧制方向下料和磁化,因此都用冷轧取向硅钢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