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硅钢工艺进展

取向硅钢工艺进展
取向硅钢工艺进展

取向硅钢工艺大师的作品

取向硅钢——工艺大师的作品 工艺品,即通过手工或机器将原料或半成品加工而成的产品,是对一组价值艺术品的总称。工艺品来源于生活,却又创造了高于生活的价值。它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和艺术性,是人类的无价之宝。然而,大 多数人一提到工艺品一定会联想到,木雕、竹雕、唐三彩、刺绣等,但是在特殊钢行业中也有一种产品被称作工艺品,那就是取向硅钢。 为什么说取向硅钢被称为工艺品呢?1、这是因为 取向硅钢制备工艺非常精细准确,合金成分的严格控制,MnS/AlN抑制剂粒子的尺寸、分布、数量的准确控制,特别是织构或晶粒取向的控制达到了极致的水平。在特定的工艺下,使230 mm厚的连铸坯中3个晶区(表层细晶区、 柱状晶区、中心粗大等轴晶区)的不均匀组织(材料科学基础 中称其为组织不均匀性,此外还有物理不均匀性(指缩孔)和 成分不均匀性(指偏析)),变为最终0.3 mm厚的近 100%Goss(称高斯或戈斯)取向{110}等轴晶,如下图(图中的{200}极图显示晶粒的取向分布,即所有晶粒{200}面法线的 极射投影,看上去像个冬天下雪后堆出的有面部表情的雪人),这需要每道工序的严格控制。

2、再者就是取向硅钢的“技术秘密”:要使取向硅钢具有近100%的Goss取向晶粒,就要通过非常缓慢的二次再结晶过程(也称晶粒异常长大)。Goss织构的获取是目前惟一的通过二次再结晶获得有利织构的例子,一般二次再结晶的发生都不是人们所希望的。异常长大的发生主要靠一次再结晶后有利的初次织构,即强的{111}织构,极少量的Goss取向晶粒作为种子,和钉扎力合适的第二相粒子“密切配合”,以及合适均匀的晶粒尺寸。若Goss种子晶粒位向不准,或数目过多,或钉扎用的MnS/AlN粒子含量过多或过少,尺寸不合适都得不到非常锋锐的Goss织构。 理想的二次再结晶还要靠理想的一次再结晶,合适的一次再结晶晶粒尺寸要靠合适的一次再结晶退火温度和时间。而合适的一次再结晶织构要靠合适的冷轧压下量,即87%的压下量。进一步的细节是热轧时表层剪切织构的形成与控制、中心层平面应变压缩时轧制织构的形成、87%冷轧时特定强度的{111}织构的形成、形变晶粒内部剪切带内Goss 亚晶的保留、退火后强{111}织构的形成。二次再结晶时Goss 晶粒择优长大先吃掉尺寸较小的{111}晶粒,再陆续吃掉尺寸较大的{114}及相关取向晶粒,见下图b~e,简言之就是{100}

2020年(价值管理)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价值管理)武汉钢铁股份有限X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方案

正文显示: 【股票简称】武钢股份 【地区分类】武汉 【时间分类】20040615 【文献出处】证券时报 【标题】武汉钢铁股份有限XX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方案(10736字) 【正文】 十大投资要点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壹国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壹,短期宏观紧缩政策不会改变钢铁工业于我国的持续增长,板材等高端领域更存于巨大市场容量 ★武钢于国内首次通过增发新股实现集团钢铁主业整体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又壹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金融创新 ★向大股东发行新股的价格和中小股东相同,整体上市方案兼顾上市XX公司、流通股东和大股东利益,实现了多方共赢 ★收购完成后,XX公司基本面发生显著变化,将拥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产业规模和运营效益迈上新的台阶,XX公司将跻身于钢铁行业的第壹集团,成为国内三大钢铁XX公司和沪深十大XX公司之壹 ★是钢铁行业高端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主要产品是钢铁行业中最具有前景、

毛利率较高的品种,也是冶金行业“十五“规划中鼓励发展的品种 ★成为世界单厂最大的硅钢生产企业,是我国冷轧取向硅钢片和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片的唯壹生产企业 ★成为国内最大的热轧板卷生产厂家,拥有国内技术装备水平最高、板宽最宽、强度最大的现代化宽带钢热连轧生产线,将于国内独家生产全系列轿车用板 ★低成本实现跨跃式扩张和发展,收购资产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现有资产,新增股本对应资产迅速产生效益且提高XX公司的总体盈利能力 ★成长潜力巨大,具有年增产超百万吨的巨大成长潜力,业绩具有长期增长的空间,股本扩张潜力巨大,投资者能充分享受业绩增长带来的投资回报 ★发行价格和股票市场价值之间差价较大,价差收益率能够达到94%之上,流通股东具有较大的获利机会 概述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XX公司(以下简称武钢股份或XX公司)由武钢集团独家发起设立、于1999年8月3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总股本250,857.6万股。XX公司拟增发不超过20亿股新股(其中向大股东武钢集团定向增发不超过12亿股国有法人股,向社会公众发行数量不超过8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90亿元,用于收购武钢集团钢铁主业,实现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的完整。 武钢股份此次增发,不仅实现了XX公司钢铁生产的壹体化运营,低成本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且实现了集团钢铁主业的整体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又壹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金融创新。 行业背景和产业前景

宝钢无取向硅钢片钢带化学成分分析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全工艺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 (Q/BQB 480-2009 代替Q/BQB480-200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称厚度为0.35mm,0.50mm和0.65mm全工艺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的定义、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重量、磁特性等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公司生产的、用于磁路结构的、以最终退火状态交货的全工艺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带(以下简称钢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791-1995 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 GB/T 3102.5-1993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 GB/T 3655-2008 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637-2001 电工术语磁性材料与元件 GB/T 13789-2008 用单片测试仪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 GB/T 19289-2003 电工钢片(带)的密度、电阻率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Q/BQB 400 冷轧产品的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 Q/BQB 401 冷连轧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 术语和定义 3.1 铁损(比总损耗)iron loss ( specific total loss) 铁损是指在交变磁场下磁化试样时,消耗在试样上的无效电能。在给定频率和最大磁感应强度进行磁化的情况下,铁损用符号P(10Bm/f)表示,单位为W/kg。 例:P15/50表示在最大磁感应强度为1.5T、频率为50Hz时,单位kg试样的铁损。 3.2 磁化特性(磁感应强度)magnetic polarization(magnetic flux density) 磁化特性通常用正常磁化曲线上,对应于给定磁场强度的磁感应强度(磁极化强度)来表示。磁感应强度的符号为B(0.01H),单位为T(特

中国硅钢深加工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硅钢深加工行业研究报告首先要求钢水纯净,经真空处理后碳含量降至0.01~0.005%,氧<0.005%,保护浇铸成厚板坯,低温热送,加热到1100~1200℃,保温3~4h,使AlN粗化,若轧机能力强,最好是1050~1100℃加热,防止铸坯中较粗的AlN、MnS析出物再固溶,使热轧及退火后晶粒细化,组分增多,磁性变坏。终轧温度要高些,以防止晶粒变粗,铁损降低。 对无取向的Si>1.7%的硅钢,由于变形抗力显著提高,导热性降低,并且连铸后柱状晶粗大,产品表面易产生瓦垅状缺陷,铸坯易产生内、外裂纹,故需慢热慢冷,加热温度也可略高一些,达1200℃。这更便于热轧而且使终轧温度提高,热轧板晶粒粗化,可改善磁性。加热到1200℃,MnS不会固溶,而AlN可能部分固溶,但由于钢中碳含量降低(如<0.01%,至0.004%),可使AlN固溶度明显减小,亦即使固溶温度提高。则≤1200℃加热仍可使AlN粗化,P15降低。通常开轧温度1180±20℃,终轧温度850±20℃。应注意含Si<1.7%或Si<2.5%而C>0.01%的硅钢在约1000℃时存在明显的α+γ两相区,热轧塑性显著降低,γ相与α相变形抗力之差易引起不均匀变形,使板形不好,易出现裂边,成材率下降。故应尽量降低碳含量,使热轧精轧基本处于α相区或避开α+γ两相区,C≤0.003%的 1.5%Si钢,热轧时由于γ相数量减少,也不裂边。碳量低,以后退火也不需要脱碳 正文目录 第一章硅钢深加工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硅钢深加工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1、硅钢深加工行业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2、硅钢深加工行业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3、硅钢深加工行业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4、硅钢深加工行业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第二节硅钢深加工行业发展基本特征研究 1、硅钢深加工行业沿革与生命周期 2、硅钢深加工行业结构特点 3、硅钢深加工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4、硅钢深加工行业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第三节2009-2010年硅钢深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现状分析 2、存在问题分析 3、问题成因及对策 第二章 2009-2010年硅钢深加工行业市场供求分析

包钢无取向硅钢生产线生产工艺解析

包钢无取向硅钢生产线生产工艺解析 硅钢是指含硅量在0. 5% ~ 4. 5% 左右的硅铁合金,是电力、电子和军事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被称为钢铁产品中的“艺术品”。 经过对包钢薄板厂20万t硅钢生产工艺的探索与总结,钢板清洗质量、退火炉退火温度、涂覆膜厚度等因素,是影响硅钢成品性能的关键因素.优化前清洗段的清洗质量是降低炉辊结瘤概率的有效手段.保证退火炉的退火温度在750~950℃是细化钢板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的核心工艺.涂覆膜均匀、厚度合理,保证在3.2~3.5 g/m2,是确保硅钢片免受各种腐蚀介质的侵蚀的重要措施。 1、硅钢生产工序 铁水预脱硫处理→转炉冶炼→RH 处理→薄板坯连铸连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涂层→卷取( 取样检验) →包装出厂 在硅钢生产末段,即退火、涂层段,是直接决定硅钢成品的性能好坏及成品等级的阶段,如何管控好相应的工艺变得尤为重要。 2、退火涂层工艺解析 2.1 前清洗段 硅钢生产线主要控制的是退火与涂层两部分。然而,在冷轧原料进入退火炉退火前,由于生产环境的不同,硅钢原料表面不可避免的包含一些污染物,这些污物主要包括:轧制过程中残留的乳化液、润滑油和铁粉,以及在冷硬卷存放过程中产生的锈和落上的尘土。因此,必须对板带进行清洗,否则将严重影响最终成品表面质量,从而影响成品等级。 硅钢生产线在退火炉前专门设置了前清洗段,并且针对不同性质的杂质,设计不同种类的清洗介质,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硅钢线前清洗段的清洗结构与清洗原因如下所述:前清洗段的布置结构依次为:碱浸洗段、碱刷洗段、电解清洗段、水刷洗段、水浸洗段、水漂洗段。各段针对不同性质的杂质,分类清洗,主要清洗原理是: (1) 乳化液、润滑油:利用清洗液中NaOH的皂化反应初步去除板面上植物性油脂,在利用活性剂成分初步去除板面上的矿物性油脂。结合刷洗和电解清洗深层次去除钢带表面的油脂。 (2) 铁粉:利用刷洗初步去除钢带外层的铁粉,利用电解清洗深层次去除钢带表面的铁粉。 (3) 锈:钢带表面的粘附的铁锈颗粒可以经刷洗去除。 (4) 尘土:可经脱脂清洗去除。 (5) 经过前清洗段对板带各种类型的冲洗,原板污物绝大多数已经清洗干净,能够满足后续生产工艺的要求。 2.2 连续退火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

冷轧无取向硅钢性能指标检测方法汇编(第一版)汇总

冷轧无取向硅钢性能指标检测方法及性能指标控制管理制度汇编

目录 第一部分冷轧无取向硅钢性能指标控制管理制度 1、冷轧无取向硅钢磁性能指标控制管理制度-----------------------------2 2、冷轧无取向硅钢叠装系数指标控制管理制度--------------------------10 3、冷轧无取向硅钢反复弯曲指标控制管理制度--------------------------12 4、冷轧无取向硅钢力学性能指标控制管理制度--------------------------15 5、冷轧无取向硅钢硬度指标控制管理制度------------------------------21 第二部分附录 1、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2、GB/T 235-1999 金属材料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或薄带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3、GB/T 3655-2008 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 4、GB/T 13789-2008 用单片测试仪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 5、GB/T 19289-2003 电工钢片(带)的密度、电阻率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6、GB/T 230.1-2009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7、GB/T 231.1-2009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8、GB/T 4340-2009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冷轧无取向硅钢磁性能指标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 磁性是判定所有硅钢产品牌号以及订货和交货的依据。产品磁性应满足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相应牌号及订货合同中规定的磁性水平。为了对硅钢片的磁性进行有效监控,现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磁性能的标准方法(用于实验料) 依据GB/T 3655-2008提供的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如下: 1、装置 25cm 爱泼斯坦方圈由四个线圈组成,它形成一个空载的变压器。爱泼斯坦方圈应包含一个用于空气磁通补偿的互感线圈。支撑线圈的绕组骨架由硬的绝缘材料制成,如酚醛树脂纸板。绕组骨架具有矩形横截面,其内部宽度为32mm ,推荐高度约为10mm 。 线圈安放在一个绝缘的无磁性的底板上,形成一个方框(见图1)。由样片的内缘形成的正方形边长为 图1 标准25cm 爱泼斯坦方圈 四个线圈中的每一个都应有2个绕组:初级绕组(外层,磁化绕组)、次级绕组(内层,感应电压绕组)。 。 mm 2201 0-

硅钢生产流程

鞍钢冷轧硅钢厂简介 发布时间:2010-03-12 关键词:鞍钢,冷轧,硅钢,厂简,介 鞍钢冷轧硅钢工程是经国家批准的鞍钢“十五”规划的重点技改项目,该工程于2003年6月18日正式开工,2004年7月19日第一条连退机组热负荷试车并生产出第一卷合格冷硅钢卷。2005年3月30日4条硅钢连退生产线、1条酸轧联合机组已全部建成。该工程的建成添补了鞍钢此类生产的空白,为鞍钢“建精品基地,创世界品牌”奠定了总要基础。 鞍钢冷轧硅钢厂正式成立于2004年7月,该厂主要设备有1条酸洗轧机组联合机组,4条电工钢连续退火涂层机组,4条切边重卷机组,2条包装机组等,厂房占地面积173240m3,设计年生产量为100万吨,其中80万吨为中、底牌号无取向硅钢,20万吨冷硬卷。 酸轧联合机组可生产后、700-1380mm宽的电工钢板和冷轧板,连续退火涂层机组可生产厚、700-1280mm宽的电工钢产品,产品质量、成材率、能耗、劳动生产率、环保等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些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能够满足中小型电机、家用电器等需要,具有尺寸精度高、磁特性好、性能稳定、绝缘性强等特点,是钢铁行业深加工的优质板材。 鞍钢冷轧硅钢厂整体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自主集成和建设的具有一流水平的冷轧硅钢生产线。 鞍钢冷轧无取向硅钢生产流程图

酸洗-轧机联合机组硅钢连退涂层机组 硅钢连退涂层机组包装机组

包装机组磨辊间可供产品牌号、规格及主要用途 产品特性: 1.产品性能稳定:制造工艺先进、钢质纯净、磁性稳定。 2.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滑、厚度均匀,同板差小,使用于连续高速冲床使用。 3.加工性能优良:冲片性和焊接性能良好便于剪切和冲压。 4.产品规格齐全,满足不同生产要求。 5.产品图层性能稳定,符合环保要求。 牌号及性能

武钢主要的产品报告

武钢主要的产品报告 前言 在校学习进两个月,我们主要是在学校学习关于武钢生产方面及专业的理论知识。通过录像资料和老师的精炼讲解,我们基本上了解了武钢各个单位的生产运行情况,从铁矿石到各式钢材的各个流程也尽在脑海里,还去武钢博物馆进行了参观,对武钢整个钢铁厂区分布及钢铁行业有了宏观认识。 一武汉钢铁集团简介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本部厂区座落在湖北省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占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武钢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武钢联合重组鄂钢、柳钢、昆钢后,已成为生产规模近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居世界钢铁行业第四位,2010年,武钢跻身世界500强行列。

武钢现有三大主业,即钢铁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贸易。钢铁产品主要有热轧卷板、热轧型钢、热轧重轨、中厚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片、彩涂钢板、高速线材等几百个品种。其中,冷轧硅钢片和船板钢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汽车板、桥梁用钢、管线钢、压力容器钢、集装箱用钢、帘线钢、耐火耐候钢、电工系列用钢等优质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广泛的声誉,“武钢牌”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近年来,武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奖、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先进单位、全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文明单位以及中央企业十大典型之一等荣誉称号。 二武钢厂区的主要产品 条材总厂下辖一炼钢分厂、大型分厂和棒材分厂,拥有从国外引进的现代化生产线。主要生产低、中、高碳钢、低合金钢等130多个钢种,主要产品有钢帘线、钢绞线、弹簧钢、焊丝钢、齿轮钢、高速重轨、圆钢棒材等。 CSP分厂:武钢转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CSP)是国际上技术最先进,集炼钢、连铸、轧钢三位一体的全新生产线,脱硫、转炉、LF炉炼钢技术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武钢CSP生产线设计年产薄板坯253万吨、热轧卷248万吨,产品定位于生产硅钢、汽车结构钢、集装箱钢等高附加值产品。

国内外冷轧无取向硅钢牌号对照表

国内外冷轧无取向硅钢牌号对照表 ID thickne ss,mm Russia(俄罗斯)Germany(德国)China(中国)Japan(日本)USA(美国)U.K.(英国)South Korea(南韩)Japan(日本)Japan(日本)Europe(欧洲)GOST 21427.2DIN 46400 .1GB/T 2521JIS C-2552AISI,ASTM A -667BS601.P.1KS C -2510NSC KSC EN 10106 grade P1,5B2500 grade P1,5B2500 grade P1,5B5000 grade P1,5B5000 grade P1,5 grade P1,5KS POSKO P1,5 grade P1,5 grade P1,5 grade P1,5B5000 W/kg,not more Tl, not less W/kg,not more Tl, not less W/kg,not more  W/kg,not more Tl, not less W/kg,not more W/kg,not more grade W/kg,not more W/kg,not more W/kg,not more W/kg,not more  1 0.35 35H210 2.1 2 235 -35A 2.35 1.4935W230 2.3 1.635A230 2.3 1.6 35H230 2.335RM230 2.3M235-35A 2.35 1.6 32413 2.5 1.5V250 -35A 2.5 1.4935W250 2.5 1.635A250 2.5 1.6M15 36F145 2.53GRADE250 2.5 PN-09 2.5335H250 2.535RM250 2.5M250-35A 2.5 1.6 4 GRADE265 2.65SE13C PN-10 2.65 52412 2.7 1.5V270 -35A 2.7 1.4935W270 2.7 1.635A270 2.7 1.6M19 36F158 2.75 35H270 2.735RM270 2.7M270-35A 2.7 1.6 6 GRADE280 2.8 7 M22 36F168 2.93 PN-11 2.93 824113 1.5V300 -35A3 1.49 35A3003 1.6 GRADE3003 35H300335RM3003 9 35W3003 1.6 M27 36F180 3.13GRADE315 3.15SE15C PN-12 3.1 M300-35A3 1.6 10 V330 -35A 3.3 1.49 M36 36F190 3.31GRADE335 3.35 M330-35A 3.3 1.6 11 35W360 3.6 1.6135A360 3.6 1.61 SE18C PN-14 3.636H360 3.635RM360 3.6 12 35W440 4.4 1.6435A440 4.4 1.64 SE23C PN-18 4.435H440 4.435RM440 4.4 13 35W4004 1.62 SE26C PN-205 14 SE29C PN-23 5.5 1 0.5 50W230 2.3 1.6 50H230 2.3 2 V250 -50A 2.5 1.4950W250 2.5 1.6 50H250 2.550RM250 2.5M250-50A 2.5 1.6 32414 2.7 1.49V270 -50A 2.7 1.4950W270 2.7 1.650A270 2.7 1.6 50H270 2.750RM270 2.7M270-50A 2.7 1.6 42413 2.9 1.5V290 -50A 2.9 1.4950W290 2.9 1.650A290 2.9 1.6M15 47F168 2.93 PN-09 2.950H290 2.950RM290 2.9M290-50A 2.9 1.6 52412 3.1 1.5V310 -50A 3.1 1.4950W310 3.1 1.650A310 3.1 1.6M19 47F174 3.03 SE13C PN-10 3.150H310 3.150RM310 3.1M310-50A 3.1 1.6 6 M22 47F185 3.22 PN-11 3.22 7 V330 -50A 3.3 1.4950W330 3.3 1.6 M27 47F190 3.31 M330-50A 3.3 1.6 8 V350 -50A 3.5 1.550W350 3.5 1.650A350 3.5 1.6 GRADE355 3.55 50H350 3.550RM350 3.5M350-50A 3.5 1.6 92411 2.6 1.49 M36 47F205 3.57 SE15C PN-12 3.6 102312 3.8 1.58 1122164 1.6V400 -50A4 1.5150W4004 1.6150A4004 1.61M43 47F230 4.01GRADE4004SE18C PN-14450H400450RM4004M400-50A4 1.63 122215 4.5 1.64 GRADE450 4.5 13 V470 -50A 4.7 1.5250W470 4.7 1.6250A470 4.7 1.62 SE23C PN-18 4.750H470 4.750RM470 4.7M470-50A 4.7 1.64 142214 4.8 1.62 1522135 1.65 GRADE5005 1622125 1.6 17 V530 -50A 5.3 1.5450W540 5.4 1.65 M45 47F305 5.31 SE26C PN-20 5.4 M530-50A 5.3 1.65 182211 5.5 1.56 1921126 1.62V600 -50A6 1.55 50A6006 1.65M47 47F400 6.96 SE29C PN-23 6.2 2021117 1.6V700 -50A7 1.5850W6006 1.6550A7007 1.68 50H600650RM6006M600-50A6 1.66 212013 6.5 1.65 50W7007 1.68 50H700750RM7007M700-50A7 1.69 2220127 1.62 2320118 1.6V800 -50A8 1.58 50A8008 1.6847F4758.27 S-30PN-308 24 940-50SG9.4 1.5850W8008 1.68 50H800850RM8008M800-50A8 1.7 25 100-50SG11 1.58 50A100010 1.69 S-40PN-4010.5 M940-50A9.4 1.62 26 50W100010 1.6950A130013 1.69 S-50PN-501350H10001050RM100010 27 50W130013 1.69

无取向硅钢片生产技术要点

无取向硅钢片生产技术要点 一、无取向硅钢片生产技术要点 首先要求钢水纯净,经真空处理后碳含量降至0.01~0.005%,氧<0.005%,保护浇铸成厚板坯,低温热送,加热到1100~1200℃,保温3~4h,使AlN粗化,若轧机能力强,最好是1050~1100℃加热,防止铸坯中较粗的AlN、MnS析出物再固溶,使热轧及退火后晶粒细化,组分增多,磁性变坏。终轧温度要高些,以防止晶粒变粗,铁损降低。 对无取向的Si>1.7%的硅钢,由于变形抗力显著提高,导热性降低,并且连铸后柱状晶粗大,产品表面易产生瓦垅状缺陷,铸坯易产生内、外裂纹,故需慢热慢冷,加热温度也可略高一些,达1 200℃。这更便于热轧而且使终轧温度提高,热轧板晶粒粗化,可改善磁性。加热到1200℃,Mn S不会固溶,而AlN可能部分固溶,但由于钢中碳含量降低(如<0.01%,至0.004%),可使AlN固溶度明显减小,亦即使固溶温度提高。则≤1200℃加热仍可使AlN粗化,P15降低。通常开轧温度1180±20℃,终轧温度850±20℃。应注意含Si<1.7%或Si<2.5%而C>0.01%的硅钢在约1 000℃时存在明显的α+γ两相区,热轧塑性显著降低,γ相与α相变形抗力之差易引起不均匀变形,使板形不好,易出现裂边,成材率下降。故应尽量降低碳含量,使热轧精轧基本处于α相区或避开α+γ两相区,C≤0.003%的1.5%Si钢,热轧时由于γ相数量减少,也不裂边。碳量低,以后退火也不需要脱碳。 二、无取向硅钢片和取向硅钢片的关系: 1、二者都是冷轧硅钢片,但含硅量不同。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含硅量0.5%-3.0%,冷轧取向硅钢片含硅量在3.0%以上。 2、生产工艺及性能的不同:无取向硅钢片较取向硅钢片工艺要求相对较低。 无取向硅钢片是将钢坯或连铸坯热轧成厚度约2.3mm带卷。制造低硅产品时,热轧带卷酸洗后一次冷轧到0.5mm厚。制造高硅产品时,热轧带酸洗后(或先经800~850℃常化后再酸洗),冷轧到0.55或0.37mm厚,在氢氮混合气氛连续炉中850℃退火,再经6~10%小压下率冷轧到0.50或0.35mm厚。这个小压下率的冷轧可使退火时晶粒长大,铁损降低。这两种冷轧板都在20%氢氮混合气氛下连续炉中850℃最终退火,然后涂磷酸盐加铬酸盐的绝缘膜。经冷轧至成品厚度,供应态多为0.35mm和0.5mm厚的钢带。冷轧无取向硅钢的Bs高于取向硅钢。 取向硅钢片要求钢中氧化物夹杂含量低,并必须含有C0.03~0.05%和抑制剂(第二相弥散质点或晶界偏析元素)。抑制剂的作用是阻止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和促进二次再结晶的发展,从而获得高的(110)[001]取向。抑制剂本身对磁性有害,所以在完成抑制作用后,须经高温净化退火。采用第二相抑制剂时,板坯加热温度必须提高到使原来粗大第二相质点固溶,随后热轧或常化时再以细小质点析出,以便增强抑制作用。冷轧成品厚度为0.28、0.30或0.35mm。冷轧取向薄硅钢带是将0.30或0.35mm厚的取向硅钢带,再经酸洗、冷轧和退火制成。与冷轧无取向硅钢相比,取向硅钢要比无取向硅钢铁损低很多,磁性具有强烈的

冷轧硅钢表面缺陷成因分析与改进

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6月/21日/第012版 轧钢工艺 冷轧硅钢表面缺陷成因分析与改进 肖湘涛武元元 编者按:硅钢作为一种重要的软磁合金,具有脆性大、延展性低等特点,并由于轧制工艺缺陷,乳化液等原因,轧后产品容易出现条纹、梗印、擦伤、锈斑、孔洞等不同类型的表面缺陷,严重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因此,研究冷轧硅钢表面缺陷的种类、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而优化轧制工艺,对于提高产品质量、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硅钢的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端钢生产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硅钢也称作电工钢,具有铁损低、矫顽力小、磁导率和磁感应强度高、节能降耗等特点,被誉为钢铁产品中的“工艺品”,凭借其优异的磁性能和良好的表面质量广泛应用于电机、电器、变压器、电工仪表等电力、家电行业及相关领域。 由于冷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优化改进以及自动化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冷轧硅钢的尺寸精度、板形、磁学性能等质量指标都得到较好的控制。随着机械电子、国防工业等主要下游用户对产品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其重要性日益显现,表面质量控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能否向高端用户供货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衡量产品表面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即是表面缺陷产生的种类、数目及区域。由于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炼钢、热轧、冷轧直至退火等每一个过程都可能产生,成因涉及工艺、设备、技术、操作、管理、生产组织等各个环节。因此,如何控制与避免表面缺陷的产生是各大钢厂提高硅钢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1硅钢生产工艺流程 冷轧硅钢产品按其磁各向异性分为取向硅钢片(晶粒具有{110}〈001〉的高斯织构)和无取向硅钢片(晶粒无特定取向)。硅钢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提高,延伸率显著降低,硬度也迅速提高。因此硅钢轧制比其他碳钢要困难,而且硅钢要求有精确的成品厚度和良好的板形,故一般采用以下工艺流程进行生产,最终产品厚度一般为0.35-0.5mm。典型的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的成分见表1。 生产工艺流程如下:转炉→真空处理→连铸→加热→热连轧→常化酸洗(CP)→多辊轧机(ZR)→连续退火(CA)→罩式退火(CB)→热平整(CT)→成品剪切(CS)。 2常见的表面缺陷分类 硅钢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表面缺陷主要有条纹、梗印、擦伤、水印、锈斑、孔洞等。根据其形成条件及机理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加工变形缺陷 该类缺陷主要由于设备故障、轧辊粘附、生产工艺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如条纹、梗印、擦伤等。 条纹缺陷,即涂层不均现象,条纹间距通常在15-25mm,按形成原因的不同,分为边部涂层条纹和周期性涂层条纹。边部涂层条纹通常沿纵向连续分布,其形成是因为涂层辊边部发生磨损,从而导致涂层辊直径减小,边部涂层变厚,经烧结变为褐色。周期性涂层条纹的成因是涂层辊本身的缺陷(凹坑、划伤等)造成涂层变厚,烧结后也呈现褐色。 硅钢钢带呈卷曲状时,梗印缺陷像“箍”一样出现在钢卷的一端,不会在两端同时出现,也不会出现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箍”,所以该缺陷又被称为“凸起”或“高点”。梗印缺陷是由于在热轧工序中生产了大量宽度尺寸较小的产品,从而在轧机弯辊力作用下,坚硬不光整的钢带边缘对工作辊造成了0.1-0.2μm的过度磨损。在随后轧制尺寸较宽的产品时,钢带在该部位厚度增加

硅钢基础知识

硅钢带的生产 1903年美国和德国首先生产了热轧硅钢。美国阿姆柯钢公司于1935年开始生产冷轧 取向硅钢,20世纪40年代初生产无取向硅钢。50年代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陆续引进阿姆柯技术专利。70年代前,世界约80%取向硅钢都按此专利生产。1968年日本新日铁正式生 产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钢)。从1971年开始,美国等6个国家引进了日本Hi—B钢专利。从1968年开始,日本在冷轧电工钢产品质量、制造技术和装备、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科研和测试技术各方面都远超过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太原钢铁(集团)公司于1954年首先生产热轧硅钢。1957年钢铁研究总院研制成功 冷轧取向硅钢,到1973年已掌握阿姆柯技术专利要点。1974年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从日本新日铁引进冷轧硅钢制造装备和专利,1979年正式生产11个牌号的冷轧取向及无取向硅钢。 4.1电工钢的分类及性能 4.1.1电工钢的分类 电工钢按其成分分为低碳低硅(碳含量很低,硅的质量分数小于0.5%)电工钢和硅钢 两类;按最终加工成形的方法分为热轧硅钢和冷轧硅钢两大类;按其磁各向异性分为取向电工钢和无取向电工钢。 热轧硅钢板均系无取向硅钢,硅钢的磁各向异性是在冷轧后通过二次再结晶过程发展 而成的,因此只有冷轧电工钢才有取向与无取向之分。由于产品的用途不同对磁各向异性的要求不同。在旋转状态下工作的电机要求电工钢磁各向同性,用无取向电工钢制造;变压器在静止状态下工作,要求沿一个方向磁化(轧制方向),用冷轧取向硅钢制造,因此取向硅钢又称变压器钢。 我国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的国家标准号为GB5212—85;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主要 工业发达国家陆续停止了热轧硅钢板的生产。 我国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的国家标准号为GB2521—1996。 标准中的牌号表示方法为:以字母W表示无取向钢带(片);以字母Q表示取向钢带(片);以字母G表示取向钢中的高磁感材料。 在一些资料、书籍中,称普通取向硅钢为GO钢,高磁感取向硅钢为Hi-B钢, 电工钢分类见表3—1。 4.1.2电工钢的性能要求 4.1.2.1磁性能 电工钢是以其铁损和磁感应强度作为产品磁性保证值的。用户对电工钢的磁性能要求 如下: (1) 低的铁损。铁损(尸t)是由磁滞损耗(Ph)、涡流损耗(Pe)和反常损耗(Pa)三部分组成的。铁损低可节省大量电力、延长电机和变压器工作时间并简化冷却装置。因电工钢的铁损造成的电量损失占一个国家年发电量的2.5%一4.5%,其中变压器约占50%,小电机占30%,镇流器占15%。因此,各国生产电工钢板总是千方百计地降低铁损,并以铁损作为考核产品磁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标,按铁损值作为划分牌号的依据。 (2) 高的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高,铁芯激磁电流(空载电流)降低,导线电阻引起的 铜损和铁芯铁损降低,可节省电能。当电机或变压器容量不变时,磁感应强度高可使铁芯体积缩小和质量减轻,节省电工钢板、导线等的用量,并使铁芯铁损和制造成本降低,有利于

钢厂调研走访报告-大走访大调研报告

钢厂调研走访报告:大走访大调研报告 钢厂调研走访报告根据公司加强对竞争钢厂现行的销售模式,定价政策,生产计划等全面了解,同时建立钢厂渠道,加强钢厂交流。由市场部夏高管带队,一行5人,分别走访本钢、鞍钢、首钢、河钢四家钢厂,调研情况如下: 一、本钢1、产能情况本钢总产能200万吨,板材方面共计拥有4条热轧产线,分别为1880BSP、1700、1780及2300,合计产能为1200万吨; 后续冷板系列:一条酸洗,产能60万吨; 现有四条冷轧产线,产能330万吨(另三冷调试2条连退,计划170万吨/年); 现有四条镀锌产线,产能160万吨(另三冷在建两条镀锌,计划80万吨/年)。 2、分品种销量及渠道热轧商品卷产量50万吨/月,其中50%为出口订单,内贸市场中,华北集中消化普材及冷轧基料,华东市场投放以品种钢为主。 冷镀产量44万吨/月,其中10%为出口订单,内贸市场,汽车板销量8.5万吨/月,其余由分子公司代为销售,占比约70%。 3、计划安排本钢产线计划由经营管理部根据产线检修以及销售接单,在当月13号,下达产线计划以及当月的营销管理计划。 4、定价模式本钢定价模式采用追溯退差制度,原则上为遇涨不涨,遇跌则跌。 当月15号,营销管理处业务部门与价格管理部门各自提意见报公司价格委员会,价格委员会由集团公司领导牵头组织,确定下月的订货价格及上月的结算价格。锁定价部分,参照对标定价和招标定价模式,最终锁定价报销售领导审批、备案。 5、其他本钢产线目前板材满负荷生产,其线材方面两棒四线,仅3条线材稳定生产,其余处于停产状态。 本钢预计7月份,三冷轧连退线产品调试结束,逐步进入产线放量阶段。三冷镀锌线预计明年正式投产。 二、鞍钢1、产能情况**钢铁股份年产能2000万吨,下属朝阳钢铁200万吨。鞍钢股份板材方面,共计拥有4条热轧产线,分别为1580、1700ASP、1780、2150ASP,产能1550万吨; 共计拥有4条冷轧产线,分别为1670、1700、2130、1450,产能390万吨; 共计拥有4条镀锌产线,产能160万吨; 一条酸洗线,产能30万吨,4条硅钢线产能80万吨。 2、分品种销量及渠道股份本部热轧商品卷67万吨/月,冷轧28万吨/月,镀锌8.5万吨/月。出口占产量的10%左右。内贸市场,汽车板销量20万吨/月,其中热轧8.5万吨/月,冷镀11.5万吨/月。 鞍钢共计拥有六个销售公司,其销量约占内贸总量的50%,同时拥有19个汽车板加工中心,配套服务汽车主机厂与配套厂。 3、计划安排由于鞍钢整体铁钢轧资源平衡,原则上先由生产系统提供生产计划,后根据生产计划安排销售计划。 4、定价模式鞍钢定价模式采用追溯退差制度,原则上为遇涨不涨,遇跌则跌。 当月10号,营销管理中心与业务部门沟通协商后,报公司价格委员会审批,定次月的销售价格。次月25号,出台公司结算价格。锁定价部分,参照对标定价和招标定价模式,最终

硅钢片取向和无取向

电工用硅钢薄板俗称矽钢片或硅钢片。顾名思义,它是含硅高达0.8%-4.8%的电工硅钢,经热、冷轧制成。一般厚度在1mm以下,故称薄板。硅钢片广义讲属板材类,由于它的特殊用途而独立一分支。 电工用硅钢薄板具有优良的电磁性能,是电力、电讯和仪表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磁性材料。 (1)硅钢片的分类 A、硅钢片按其含硅量不同可分为低硅和高硅两种。低硅片含硅2.8%以下,它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主要用于制造电机,俗称电机硅钢片;高硅片含硅量为2.8%-4.8%,它具有磁性好,但较脆,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铁芯,俗称变压器硅钢片。两者在实际使用中并无严格界限,常用高硅片制造大型电机。 B、按生产加工工艺可分热轧和冷轧两种,冷轧又可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冷轧片厚度均匀、表面质量好、磁性较高,因此,随着工业发展,热轧片有被冷轧片取代之趋势(我国已经明确要求停止使用热轧硅钢片,也就是前期所说的"以冷代热")。 (2)硅钢片性能指标 A、铁损低。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以铁损值划分牌号,铁损越低,牌号越高,质量也高。 B、磁感应强度高。在相同磁场下能获得较高磁感的硅钢片,用它制造的电机或变压器铁芯的体积和重量较小,相对而言可节省硅钢片、铜线和绝缘材料等。 C、叠装系数高。硅钢片表面光滑,平整和厚度均匀,制造铁芯的叠装系数提高。 D、冲片性好。对制造小型、微型电机铁芯,这点更重要。 E、表面对绝缘膜的附着性和焊接性良好。 F、磁时效现象小 G、硅钢片须经退火和酸洗后交货。 (一)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GB5212-85) 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以含碳损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作材质,经热轧成厚度小于1mm的薄板。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也称热轧硅钢片。 热轧硅钢片按其合硅量可分为低硅(Si≤2.8%)和高硅(Si≤4.8%)两种钢片。 (二)电工用冷轧硅钢薄板(GB2521-88) 用含硅0.8%-4.8%的电工硅钢为材质,经冷轧而成。 冷轧硅钢片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钢带。冷轧电工钢带具有表面平整、厚度均匀、叠装系数高、冲片性好等特点,且比热轧电工钢带磁感高、铁损低。用冷带代替热轧带制造电机或变压器,其重量和体积可减少0%-25%。若用冷轧取向带,性能更佳,用它代替热轧带或低档次冷轧带,可减少变压器电能消耗量45%-50%,且变压器工作性能更可靠。 用于制造电机和变压器。通常,晶粒无取向冷轧带用作电机或焊接变压器等的状态;晶粒取向冷轧带用作电源变压器、脉冲变压器和磁放大器等的铁芯。 钢板规格尺寸:厚度为0.35、0.50、0.65mm,宽度为800-1000mm,长度为≤2.0m。(三)家电用热轧硅钢薄板(GBH46002-90) 家电用热轧硅钢薄板的牌号以J(家)D(电)R(热轧)表示,即JDR。JDR后数字为铁损值*100,横线后数字为钢板厚度(mm)*100。家电用热轧硅钢片对电磁性能要求可稍低一点,铁损值(P15/50)最低值为5.40W/kg。一般不经配洗交货。 用于各种电风扇、洗衣机、吸尘器、抽油烟机等家用电器的微分电机等。 顾名思义取向硅钢对取向有要求它铁损低用于制造大型变压器,无取向硅钢对取向有没要求它铁损较高用于制造中小电机铁芯定转子,两者区别在硅的含量取向硅钢要比无取向硅钢高很多.

无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及性能

无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及性能 摘要:无取向硅钢俗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或缺的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 合金,它属于铁磁性物质。本文介绍了无取向硅钢在我国近些年的发展现状并对 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介绍了无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无取向硅钢的 性能要求,同时分析了影响无取向硅钢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无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性能 1无取向硅钢简介 硅钢俗称矽钢片或硅钢片,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或缺的含碳极低的 硅铁软磁合金,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无取向硅钢是含碳 很低的硅铁合金。在形变和退火后的钢板中其晶粒呈无规则取向分布。 2 生产工艺 冷轧无取向硅钢制造工艺流程[1]为:冶炼→真空处理→连铸→热轧→常化→ 冷轧→退火→绝缘涂层 2.1 冶炼 在冶炼过程中,随着硅含量提高,钢水温度升高,出钢温度约降低10℃,因 为真空处理后加入硅铁量多,钢水温度升高。连铸法浇筑时间长,出钢温度比铸 模法约高20℃。 2.2 真空处理 沸腾钢水经真空处理,通过碳和氧的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脱碳和脱氧,使碳降 到0.005%以下,氧降到0.005%以下。 2.3 连铸 硅钢的连铸采用连铸+电磁搅拌技术,经电磁搅拌后等轴晶占55%~70%,这 样能有效的减轻了表面缺陷。 2.4 热轧 铸坯装炉前在大于150℃进行表面清理,然后放在保温坑中保温和缓冷。铸 坯在加热炉中要缓慢加热,特别是在700~800℃以下更是如此。 2.5 常化 大于2%Si钢采用一次冷轧工艺时,热轧板必须常化,主要目的是使热轧板组 织更均匀,使再结晶晶粒增多,防止瓦状缺陷。同时使晶粒和析出物粗化,磁性 明显提高。 2.6 退火 退火是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再缓慢冷却的工艺操作。冷轧中 间退火的目的主要是使受到高度冷加工硬化的金属重新软化。二次冷轧法的中间 退火温度一般为830~870℃。随Si+Al量增高,温度增高。最终退火制度为 850~860℃。最好采用干燥气氛退火,以防形成内氧化层和内氮化层。 2.8 绝缘涂层 绝缘涂层主要采用半有机涂层。无机涂层的层间电阻高,叠片系数也较高, 耐热性和焊接性好,而冲片性较差。半有机涂层冲片性好,绝缘性、耐热性和焊 接性则较低。 3.性能要求 3.1铁芯损耗低 电工钢铁损低,既可以节省大量电能,又可以延长电机寿命,简化冷却装置。 3.1.2磁感应强度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