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合集下载

试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王滨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08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逐渐地从不规范趋向规范,人们对企业债券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但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积极探寻解决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旨在推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加速“中国梦”的进程。

关键词:企业债券市场问题成因对策一、引言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律程序发行、约定一定期限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有价证券,它体现了发行企业和债券投资者的债权与债务关系。

企业债券融资能够有效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等优点,是很多发达国家企业长期融资的首要渠道。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入,逐渐地从不规范趋向规范,人们对企业债券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其利率定价、发行方式等正不断向市场化方向迈进,健康有序地发展。

但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起步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积极寻找对策。

二、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整体发行规模不大、市场占比仍然较小近期来,虽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获得一定的发展,但其债券发行总量占GDP的比例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比例而言仍然较小。

我国企业债市不论是债券品种、市场规模,还是债券市场的发育程度,同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中的债券市场相比还十分落后。

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体系中,企业为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筹资效率和公司经营管理决策的合理性,债券融资占其融资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

[1]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不成熟的具体表现为债券品种单一、相对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债券而言其占总体债券市场规模总量不大,且企业债券流动性相对较差,整个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相关的发行定价制度等不够健全,总体而言企业债券市场目前还处于初步的快速发展阶段。

试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试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试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有效市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证券市场是信息高度透明的,市场参与者具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巨大的流动性保障了市场的公正性,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取的信息,因此,持有市场上的任何证券都是一项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行为。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信息的高效传递有效市场中,任何与价格形成有关的新信息都会以最快速度传递出去,容易获取的信息已经被充分反映到市场价中。

投资者通过对公司的信息进行分析,不仅能预测市场走势,而且能够及时地买卖自己的证券,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优势。

而且,市场上的投资者之间也会通过互动,各自分享自己所持有的信息和观点,这样的互动让市场上的信息更加充分,转而提高市场的效率。

二、价格的公正性有效市场的特征之一是价格的公正性。

也就是说,在效率市场中,任何可用的信息都反映在市场价格中。

价格是反映市场上所有买卖者的交易决定的结果,使得市场上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以公正的价格买卖证券。

这创造了一个能够保障投资者利益的环境,减轻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可以上市场中买卖股票。

三、市场的波动性有效市场有助于降低市场的波动性,也就是市场中短期市场的变化越小,市场波动越小。

投资者在经济前景良好的市场中,买入股票时将看涨,然而,他们可能很快被其他新闻信息所影响,而促使他们卖出股票,以实现安全利润。

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市场价格容易发现一个点,这样,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根据他们的对公司基本面信息的了解,实现所有可用信息的充分反映。

结论:证券市场在一个有效的市场环境中更能体现出市场的公正性和投资的风险相对较低的性质。

因此,在投资上,尤其是在投资证券方面,推崇的策略就是“持股待涨、持股不断”,而不是频繁地买卖。

试论我国寿险证券化的引进与发展

试论我国寿险证券化的引进与发展

试 我 寿 证 化 论 国 险 券 的弓 发 Fra bibliotek I 进与 展
一 段 果 ( 西南财经大 学保险 学院 成都 6 13 1 10)
◆ 中图分类号 :F 3 文献 标识码 :A 80
证券化是一种结构性 的融资方式 ,通过成
内容 摘 要 :寿 险证 券 化 是 当代 世界 保 险 领 域 的 一 项 重 大 创 新 。 通 过 寿 险 证 券 化 ,寿 险公 司 能 够提 前 实现 预 期 收 益 、 改 善 财务 状 况 并在 更大 范 围 内分散 保 险 风 险 。 同 时 ,资 本 市场 投 资者 可 以通 过 寿 险 证 券化 产 品 丰 富投 资组 合 ,减 少 系 统 风 险 .获得 更 为稳 健 的 收益 。 本 文 旨 在 介 绍梳 理 相 关理 论 ,结合 我 国实 际探 讨 和 分析 当前 引进 和 发展 寿 险证 券化 的 必要 性 和 可行 性 ,并对 面 临 的诸 多风 险 和 障碍 提 出建 议 。 关键 词 :寿险 证 券化 引进 发 展
司。为保 障原保单持有 人诸 如保 单分 红等 合 同权益 , 新转制公司开设 了“ 封闭业务” , 将原有分红保单 和新业 务分 离。对这部分 预期 收益 的价值 实行证 券化 的过 程 ,称之 为封 闭业务证券化 。 2满足监管资本要求的证 券化。2 0 . 00 年 ,美国国家保险监理专员协会 出台新的 责任 准备金提 存规定。许多美国保险公司
券化 交易 ,以及 为数 不多的极 端死亡率债 券 ( 别由瑞 士再保 险公 司和苏格 兰再保 分 险公司发行 ,交易额为 76 .2亿美元和 15 5 亿美元 ) 。寿险证券化 的快速发展 与其经济 作 用密不可分 。对寿险公 司的经济意义主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浅析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浅析
F i n a n c i a l Vi e w I金融视线
我 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浅析
姜冬 冬 北 京 大学 1 0 0 8 7 1
摘要 : 目Z O O 8 年融 资融券试 点 以来 , 我 国融 资融券业 务快速 发展 , 融 资融券业 务既给我 国证券 市场带 来机遇 , 也 使
其 面临严峻 的挑 战。 本文首先对 融资融券进行 了理论概 述 , 然后 分析 了我 国融 资融券业 务发展 现状 与存在 的问题 , 最 后 提 出 了完 善 我 国融 资 融券 制度 的政 策 建 议 。 关键词 : 融 资融券 ; 转融通 ; 证券 市场 ; 信E l , 证监会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 2 0 1 0 年3 月 三 、完善我国融资融券制度的政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利用融资融券交易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 , 限制其消 融资融券正式在沪深两市试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推 出, 是 我国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 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 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 极影响 , ( 1 ) 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标的池。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过窄 , 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大大降低 了投资者资金利用率 。目前, 券源限制抑制了我国融资融 融资融券概 述 券规模增长, 交易标的应该在标的证券种类和数量两方面 , 扩大投资 融资融券交易属于证券信用交易的一种 , 是指投资者 向证券公 者的选择范围。 司提供一定的保证金借入资金买入标的证 券或借人标的证券卖 出 ( 2 )  ̄ I 1 快转融通业务步伐。由于证券公司只能以 自有资金和 自 的行为。融资融券交易包括融资交易与融券交易 , 融资交易是指投 营证券进行融资融券业务, 这使得融资融券交易量有限, 因此应尽早 资者对某只证券看涨, 向证券公司交纳一定 比例 的保证金后融入资 出台关于证券公司转融通的规 则。转融通是由银行 、基金 、保 险 金买人证券 , 到期后, 以卖券还款或直接还款的方式还回证券公司融 公司或专业的证券金融公司等机构提供资金和证券 , 为证券公司开 资本金并支付相应利息的一种交易 。融券交易是指投资者看 空某 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和证券来源 , 这使可供 融资的资金及可供 只证券 , 向证券公司交纳一定 比例保证金后借人证券并卖出, 到期 融券的股票数量成数量级增长 , 为融资融券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证 后, 客户卖券还券或直接还券并支付一定利息给证券公司的一种交 券支持 , 解决 了券源不足的问题 , 从而活跃了证券交易 , 融资融券业 易。 务规模将得到显著提高。 ( 3 ) 完善融资融券的监管机制与风险控制机制。我国证券市场 二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现状 与存在 的问题 目前还处在发展初期 , 人们对融资融券的风险尤为敏感和担心 。融 2 0 0 8年 1 0 月0 5 日, 证监会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 。2 0 1 0  ̄3 资融券交易在增大收益的同时也加剧了风险, 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时, 月融资融券正式在沪深两市试点。2 0 1 1年l 2 月5 日, A 股融资融 要格外注重监管机制与风险控制机制的设计。 券标的证券池 由之前的9 0 只扩大至2 8 5 只。2 0 1 2 年8 月3 0 日, 转 ( 4 ) 健 全融 资融券法律法规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规模较小的重 融通业务试点正式启动 。 要原 因之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 应当根据融资融券业务开展过程 中 沪深交易所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 , 自融资融券业务推出以来 , 出现的新 问题 , 不断健全融资融券法制基础 , 法律条款 的规定应该更 两所的融资融券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 0 1 2 年l 2 月3 1 日, 融资融券余额 加具体 , 使相关规定更具可操作陛, 真正做 到有法可依 。 6 1 7 . 6 5 亿元 , 对比2 0 1 0  ̄融资融券业务启动当 日的6 5 6 . 7 万元融资融 总之 , 融资融券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方式 , 是一把双刃剑 , 既给 券余额 , 可见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证券市场取得 陕速发展 , 融资融券 市场带来积极作用, 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 市场各方应当充分发挥它的 规模不断扩大 , 然而 , 在交易量不断扩大的背后 , 存在着不可忽视的 积极作用, 控制其风险, 大力发展证券信用交易 , 完善证券交易机制 , 问题 : 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圜 ( 1 ) 融资融券业务市场规模小 。尽管我国融资融券业务量大幅 增加 , 然而 , 对 比融资融券业务发展更成熟的 日本市场和美 国市场, 参考 文献 我国仍有较大差距。 日本和美 国市场的证 券信用交易规模与证券 【 1 ]卢太平 , 宋根 苗.试论融资融券业务对我 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 交易总金额比值—般在1 6 %- 2 0 %范围, 而我国2 0 1 2年这个比值小于 当代经 济 管理 , 2 0 0 9 年, 第5 1 卷, 第1 期, 9 4 - 9 7 . 4 o / o , 可见 ,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市场规模仍然相对较小。 [ 2 】 汤龙艳 , 王栋 ; 我 国融资融券 业 务存在 的 问题 探析 ; 时代 金 ( 2 ) 融资融券业务发展不平衡 。从海外融资融券的经验看, 一般 融, 2 0 1 3 , 第1 O 期, 总 第5 5 ; 2 期, 2 5 5 ; . 融资交易额高于融券交易额 , 但融券业务的 占比约在 1 0 %- 2 0 %。然 【 5 】 杨树 财 ; 对 我 国 证 券 公 司融 资 融券 业 务 发展 前 景 的 思 考 与 展 而2 0 1 2 年数据显示 , 我国融资余额与余额总量 比为2 5 . 5 5 倍, 融券 望 ; 吉林金融研 究, 2 o 1 1 年, 第1 o , -  ̄ I , 总弟; 5 5 7 期, 1 -6 . 余额与总金额比为3 . 7 7 o / 0 ’ 融券发展滞后的现状不容忽视。 [ 4 】朱相平 , 朱灏 ; 融资融券 : 理论综述及在我 国的实践 意义; 金融 ( 3 ) 融资融券标 的证券品种数量少 。能够融资买入 以及能够融 财 税 , 2 O 1 1 年, 第1 期, 6 1 -6 4 . 券卖出的证券就是融资融券的标的证券。2 01 1年1 2月份的融资融 [ 5 】陈文海 , 刘琪琦 ; 融资融券业务对我 国证 券市场的影响 分析 ; 券的标的证券扩容至2 8 5 只, 但相比整个沪深市场, 融资融券券源单 现 代 商 业 , 2 0 1 3 年, 第1 4 期, 2 5 ; -2 4 . 标 的证券品种数量少 , 限制了投资者选择融资融券标的物的范 【 6 ]刘鹏 ; 浅谈我 国融 资融券业 务; 经营管理者 , 2 0 1 2 , 第1 8 期, 4 5 .

我国股市的30年来的发展历程

我国股市的30年来的发展历程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30年,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可以长成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30年,中国股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些成熟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道路。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股票市场萌芽及最初探索阶段(1978-1991)1986年11月14日,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时,向来宾赠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一张面额为人民币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爱股,行情,资讯)公司股票,成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1、股票发行创“新纪元”1984—1986年,北京、上海、广东、四川、辽宁等地的部分集体和国有中小企业纷纷开始股份制试点,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如广东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北京天桥百货公司、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北京天桥百货、上海飞乐音响、上海延中实业等公司还公开发行了股票。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对前期股份制试点的成绩做出肯定,允许继续试点并提出了规范性意见。

从此政府逐渐加大对股份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股份公司开始按照国际惯例设立和运作,股票发行更加规范,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发行数量也越来越多。

上海、深圳出现了股票的公开柜台交易,沈阳、武汉、成都等地也出现了股票的公开交易或场外交易。

成立了一批专门从事股票发行、转让或交易相关业务的证券公司,从而为股票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1987年1月,上海真空电子器件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我国第一家实行股份制的大中型国营企业。

该公司股票的发行,拉开了国营大中型企业股份制试点的序幕,股份制试点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截至1990年底,我国共有4750家企业发行了各种形式的股票,共筹资42.01亿元。

其中,公开发行股票筹资17.39亿元,非公开发行筹资24.62亿元。

2、股票交易由“暗”转“明”1984年11月18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发行不久,一些持有者即开始了自发的股票转让,这就是股票的私下交易。

证券市场行业前景分析考核试卷

证券市场行业前景分析考核试卷
B.财政补贴政策
C.房地产调控政策
D.环保政策
14.在证券市场中,以下哪个行业的周期性较弱?()
A.银行业
B.房地产行业
C.消费品行业
D.建筑行业
15.以下哪个不是影响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因素?()
A.交易量
B.投资者情绪
C.交易制度
D.天气变化
16.以下哪个指标通常用来衡量证券市场的风险?()
A.市盈率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分析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2.请阐述影响证券市场走势的主要经济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市场的。
3.描述证券市场中的风险类型,并讨论投资者应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4.针对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趋势,谈谈我国证券市场应该如何应对,以及国际化对市场参与者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B.价格发现
C.风险分散
D.经济增长
2.影响证券市场走势的经济因素包括哪些?()
A.经济增长率
B.通货膨胀率
C.失业率
D.汇率变动
3.以下哪些属于证券市场的衍生品?()
A.股票
B.债券
C.期权
D.期货
4.证券市场的投资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A.技术分析
B.基本面分析
C.情绪分析
D.财务分析
5.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股票价格的波动?()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面临挑战如市场波动性大、投资者结构不合理、违法违规行为仍需加强监管等。

试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

试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

维普资讯
20 02年第 D期
给 — N R H R C N MYA DT A E O T E N E O O N R D
— 金融与保 险
( 南开 大学经济学 院 ,天津
307 ) 00 1
[ 摘
要 ]证 券市场监管一 直是 困扰 与制约我 国证 券市场发 展 的主要 问题 ,特 别是 最近我 国股票 市场 所 暴露 出
[ 关键词 ]证 券 ;证 券市场 ;监 管 [ 中图分类号 ]13 .1 7 09 8 [ 文献标号]10 —9 3 (02 0 0 7 3 05 1X 20 )1 —0 7 —0

我 国证 券 监管 体 制现 存 的主 要 问题
( )相 关法律 的 不 完善 一
合 作 不足
同 时在监 管 手段 上 ,仍 注重 计 划与 审 批手 段 ,将 指 令 性 管理 手段 照 搬 于证 券 市 场 。这 种 违 反证 券市 场 运 作 的 强制性 管理 方 法往 往 成 为证 券 市 场秩 序 混乱 的诱 因 ,也 是几 年 来证 交 所 自律作 用 微弱 、证券 企 业 协 会形 同虚设 ,发挥 不 了应有 的 自律功 能 的 主要
证券 交 易所 、证 券业 协 会 是行 业 自律 的 主要 承 担者 ,但 在 我 国 ,由于缺 乏 有效 的 自律机 制 ,证 券 交易 所 、证券 业 协 会 尚未 真 正 承担 起 此项 功 能 。 中 国证 券 业 协 会 早 在 19 9 1年 8月 就 已成 立 ,但 其 作 为全 国最 大 的行 业 自律组 织 ,并 没 有 充分 发 挥应 有 的 自律功 能。尤 其 是 在 制定 全 国性 行 业 自律 管理 规 则 、开展 证 券从 业 人 员 的培 训 、对 证 券经 纪 人 员执 业 资格 的考 核 、认 定 和 管 理 等 方 面 显 得 比较 滞 后 。 目前 ,我 国证券 市 场 日常管 理性 的 自律 管理 主 要 由 上海 和 深圳 两个 证 券 交易 所 进行 ,而 各 交易 市场 之 间 为 了 自身 的利 益 竞 争激 烈 ,监 管 规 则 和力 度相 差 甚 大 ,未 能 达 到 统 一 、协 调 、强 化 的 自律 管 理 效 果 。而 忽视证 券 交 易 所 作 为 一 线 监 管 部 门 的功 能 , 等 到证监 会 对违 法 、违 规 行 为进 行 查 处 时 ,事态 可 能 已经 到 了非常 严 重 的地 步 。 ( )信 息披 露制 度 尚不规 范 五

试论证券市场中的政府监管问题

试论证券市场中的政府监管问题

警机制。并且监管机构在法律法规缺少既定标准的处罚 时, 往往出现过多的随机式惩罚 , 这样就破坏了法律的严
肃性 。
然, 只有处理好证券 市场 中的政 府监 管 问题 , 券市场 才 证 能在一条规范 的道路上更好 、 更快地发展 。

2 对监 管者缺 乏完善的约束机制 .


目 前证 券市场中的政府监管存在的 问题
方。
约束机制与措施 , 多的是对被 监管 者 的约束 , 更 对监管 者 自 身的监管 没有 置 于公 众 的监督 之下 , 这也 是近 年来 我
国证券监管存在很 多矛盾 的原 因之一 。由于证 券监管部
门掌握 了证券发行 的核准 等很 大的权 力 , 而又缺 乏监督 , 寻租行为 的产生 不可避免 。我 国证 券投 资者对 证券市场
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许多上市公司发行股票都是经过了充
分 的包装 , 而上市不到 一两年业 绩就 严重 滑坡 , 极大地 伤
1法制建设滞后 , : 法律法规 不完善 , 执行 不力
是我 国证券 立 法 速度 比较 慢 , 市 场反应 迟 钝 。 对 例如: 我国的证券法经过 6年的漫 长时间才出台 。在证券
直 以来 , 国在 制度 建设 上对 监 管者 缺 乏有 效 的 我
我 国的证券市 场 经过 十几 年 的高速 发 展 , 在整 个 市
场体系中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对推动资本市场 的发
展 发挥 着越 来 越重 要 的作 用。但是 , 由于 我 国的证 券 市 场的发展处 于 中国 由计 划 经济 向市场 经 济 转 轨 的背 景 下 , 由于 发展 速度 过 快 , 以存 在 许 多 不完 善 的地 并且 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净利润 61.73 32.93 61.16 21.98 12.19 20.33 7.92 30.10 20.14 15.51
营业收入 69.83 63.98 119.96 42.83 30.79 60.57 24.53 63.49 48.13 45.78
净资本 387.79 362.28 132.47 89.47 82.23 81.72 80.22 79.58 73.10 53.90
净资产 493.33 382.26 159.59 108.90 103.31 96.41 92.29 113.95 106.68 84.81
总资产 834.40 733.23 680.70 462.24 321.63 620.32 239.99 492.60 452.61 333.76
• 当铺
• 会票
• 交子 • 当票
2.形成阶段(清末——1920年

• 1840年鸦片战争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五口相继对外开埠通商,有价证券及其交易,就跟着 第一批最先进入所开商埠的外国洋行在中国出现。
• 1872年,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上海 商人朱其昂、朱其诏筹建上海轮船招商局。随着该局 的成立和第一期股本的认定和筹集,中国第一家近代 意义的股份制企业和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诞 生。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08财务管理(2)班 陈林、谢春来、徐菱、殷晓、张玲
证券市场的起源
• 1141年:法国出现了证券集中 交易的场所,从较不严格的意 义上说,这是证券市场最早的 雏形。
• 1551年 英国建立了全世界第 一家股份公司——俄罗斯公司 (又称MUSCOW公司),该 公司向公众发行了面值25英镑 、总值6000英镑的股票。
(一)旧中国的证券市场
• 证券产生的历史,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 战国时期,当时国家向大户的举贷和王侯给 平民的放债,形成了最早的债券。
• 1.萌芽阶段(唐代——清代) • 2.初步形成阶段(清末——1920年) • 3.“复苏”与短暂“繁荣”阶段(1937——1949
年)
1.萌芽阶段(唐代——清代)
•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 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 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 交易业务。
•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 。 •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 两家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由分散
(四)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 1、盈利模式的多元化 • 2、经营的规范化 • 3、发展的规模化 • 4、行业竞争的国际化
下表为我国证券公司中净资本规模排名前10名的证券公司
2008年年末经营情况:
单位:亿元
证券公司 中信证券 海通证券 国泰君安 申银万国 光大证券 银河证券 齐鲁证券 广发证券 国信证券 华泰证券
• 1948年,国民党政府宣布实行币制改革 ,通令全国各交易所暂行停业,使短暂“ 繁荣”的股市走向衰亡。
(二)新中国的证券市场
• 建国初期的证券市场,不仅时间短暂,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旧中国的证券交 易活动在建国初期被消灭前的一种过渡 形式。到1952年,人民政府宣布所有的 证券交易所关闭停业;1958年国家停止 向外借款;1959年终止了国内政府债券 的发行。此后的20多年中,我国不再存 在证券市场。
• 到19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创办的新式工矿企业 就有十五六家,这些矿业公司都发行了股票。至此, 华商证券的发行已小有气候。
• 上海轮船招商局
• 近代股票 •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上海殖民经济 的初步"繁荣",外商证券交易在上海 非常活跃。
• 1869年上海四川路二洋泾桥北,出现了 中国第一家专营有价证券的英商长利公 司。
• 据史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 出现了兼营银、银业的邸店、质库等;到 了宋代,已有了专营银、钱、钞行交易的 钱馆、钱铺。明代中叶以后,由于政治上 相对安定,商品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特 别是江浙一带,出现市镇勃兴、商业繁荣 、金融业兴盛的景象,产生了证券市场的 早期形态——钱业市场,其操作制度严格 ,业务内容繁多。到清代中叶,这种钱业 市场在江浙两省各地普遍发展起来。
• 1891年,西商各证券掮客为谋本业前途 的发展,联络同业,组织了上海证券掮 客公会即上海股份公所,以买卖外商在 华所设各事业公司的股票。外商在华组 织的证券市场初步形成。
• 旧上海股票交易“茶会”时代
3.“复苏”与短暂“繁荣”阶段( 1937——1949年)
•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 节败退,公债交易骤降,公债交易市场 日渐萧条。而相反地,股票市场在沉寂 了十几年以后,出现了“复苏”的现象。
的场外交易进入了集中的场内交易。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中国第一股
• 深证证券交易所
(三)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情况
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地区性市场迅速 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全国性市场,取得了令世人 瞩目的成就。 1、上市公司数量增加、结构有所改善。 2、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直接融资进一步增强。 3、投资者开户数大量增加,机构投资者队伍逐步壮大。 4、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 制初步建立。 5、证券市场风险进一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正在逐步解 决中。
• 1611年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 市内达姆广场附近的阿姆斯特 丹证券所创立,它是公认的世 界上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 中国的证券 (一)旧中国的证券市场 • (二)新中国的证券市场 • (三)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情况
• 1981年国家发行国库券 ,标志着我国证券发行市场的 恢复与起步
• 1984年9月,北京成立了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天桥 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并发行了股票。
•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 成立。
•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 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 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