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赏析
中国古建筑艺术与赏析

中国古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也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
以下是对中国古建筑艺术与赏析的一些介绍:一、古建筑的艺术特点1.整体性:中国古建筑注重整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层次分明。
这种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2.实用性:中国古建筑注重实用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例如,宫殿、寺庙、民居等建筑都体现了这种实用性。
3.多样性:中国古建筑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4.装饰性:中国古建筑注重装饰性,通过雕刻、绘画、彩绘等方式来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
二、古建筑的赏析1.故宫: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之一。
它占地广阔,建筑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雄伟壮观和富丽堂皇。
2.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它以山水为背景,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3.寺庙:中国寺庙建筑是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代表,其中以佛教寺庙最为突出。
寺庙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神秘和庄重。
三、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化传统。
通过对古建筑的欣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中国古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也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
通过对古建筑的欣赏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赏析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赏析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典建筑包括宫殿、庙宇、园林、寺庙、城墙等多种建筑类型。
这些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和文化因素,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独特特色和气韵生动的文化内涵。
在建筑风格上,中国古典建筑主要包括三种风格,分别是汉、唐、宋式建筑。
其中,汉式建筑风格受到中原地区传统建筑的影响,是中国最古老的建筑风格之一;唐式建筑风格则是在汉式基础上发展而来,体现了唐朝盛世的繁荣和文化底蕴;宋式建筑则是在唐式基础上发展的,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建筑技艺上,中国古典建筑以其精湛的木构建筑技术和传统的装饰手法而著称。
木构建筑技术在中国古代一直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精湛的连接技巧和细致的雕刻,使建筑物更加坚固和美观。
传统的装饰手法包括雕刻、壁画、彩绘等,这些手法在建筑物的装饰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使建筑物更加华丽和富有艺术气息。
在文化内涵上,中国古典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
建筑物的设计和布局充分考虑了风水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崇尚。
建筑物中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象征,如雕刻、绘画、书法等,也成为了中国古典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世界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和研究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感受中国古代民族的文化魅力。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丰富的哲学、艺术和工程技术。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赏析和特点:
1. 传统建筑结构:中国古代建筑常采用木质结构,特点是梁柱交叉、斗拱飞檐、重檐歇山等,以及屋顶独特的瓦片覆盖。
建筑结构追求平衡、稳固和谐调。
2. 气韵生动:古代建筑注重“气韵生动”,强调自然与建筑的融合。
通过布局、色彩、雕刻等手法表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营造出和谐宁静的氛围。
3. 风水理念:古代建筑常受风水思想影响,选址、布局、建筑朝向等都考虑到了风水的影响,以追求吉祥和平衡。
4. 雕刻和装饰:古代建筑的雕刻工艺精湛,常以石头、木材等为材料,雕刻出精美的装饰图案、神兽、花鸟等,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
5. 园林建筑: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也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山水、植物和建筑的有机结合,营造出雅致的环境和景致。
6. 代表性建筑:代表性建筑包括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黄鹤楼等,它们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美学理念、建筑工艺和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世界建筑艺术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贡献。
中国建筑美赏析

中国建筑美赏析
中国建筑美赏析
中国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历史丰富和文化博大,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各种优秀的建筑——无论是建筑的外型,装饰,还是结构,都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赏。
中国古代建筑有大量的建筑群落,从小的围墙到大的宫殿,从平凡的街道到非常精致的宫殿,都是一些建筑的著名景观。
中国古代颇具特色的建筑,比如大明宫,颐和园,故宫,比如朝阳门,苏州的园林,等等,都是世界闻名的建筑。
中国的古代建筑一般采用各种精美的装饰,此外,它们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许多宫殿采用了层层石柱和翼墙装饰,使它们看起来更加雄伟壮观。
在园子里,更是涌现出丰富多彩的建筑,有亭子,台阶,石桥,池塘,石雕,树丛,等,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之美的一部分。
中国的古代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比如它们采用的框架结构,也叫“构架结构”,因为它利用框架支撑和支撑结构的特性,使建筑物在结构上更加稳固牢靠。
它采用了木材,石头,金属和其它材料,以及当时发明的木结构,使建筑更加美观。
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美装饰、结构、工艺等等,都像它们的历史一样悠久,拥有不同的魅力,令人流连忘返,无可比拟!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结构和装饰,都是都充满神秘感和魅力,都是值得我们去赏识和欣赏的。
中国古建筑赏析

中国古建筑赏析古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传统的智慧,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中国古建筑广泛分布于江南水乡、北方平原、西南山脉等地,形态各异,风格独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赏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建筑,了解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1、寺庙与道观寺庙与道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文化场所,它们以静谧的氛围和庄重的建筑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如北京的灵光寺、杭州的灵隐寺等,它们以高大的殿堂、雄伟的塔楼和精美的壁画著称。
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和信仰,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建筑的独特之处。
2、古城与城墙中国古代的城池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防御意识的深厚积淀。
如西安的明城墙、北京的故宫城墙等,它们通过高大厚实的城墙、壮丽的城楼和巍峨的城门,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辉煌与权威。
这些城墙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仍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美感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3、园林与庭院中国的园林建筑以南方园林最为著名,如苏州的留园、扬州的个园等。
这些园林以巧妙的构造、精美的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园林建筑注重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和谐,以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等元素打造了一个宜人的环境。
同时,在园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象,如诗词、书画、雕刻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4、宫殿与庙宇中国古代的宫殿和庙宇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具规模和魄力的代表。
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大雁塔等,而对外宣誓牢固的防务使国家除了在内外因素都非常和平稳定。
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在这些建筑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宫殿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权威和奢华,庙宇建筑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虔诚和仪式感。
这些建筑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华丽,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
5、民居与茶馆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另一独特形态,代表了中国人民智慧和审美的结晶。
如四川的木构建筑、南方水乡的白墙黑瓦、北方平原的院落等,它们以简洁、实用和环境融合为特点。
奉国寺大殿赏析

奉国寺大殿赏析奉国寺大殿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以下是对奉国寺大殿的赏析:1.建筑风格:奉国寺大殿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风格,具有极强的皇家气派。
大殿屋顶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显得富丽堂皇。
屋檐下雕刻着各种图案,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整个大殿结构严谨,气势磅礴,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技艺和艺术魅力。
2.雕塑艺术:奉国寺大殿内部的雕塑艺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殿内供奉着多尊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这些佛像雕刻技艺高超,表情生动,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卓越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同时,大殿内的壁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画面精美绝伦,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3.文化内涵:奉国寺大殿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其建筑和雕塑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大殿所代表的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同时,大殿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4.历史意义:奉国寺大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瑰宝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成就之一。
同时,大殿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发展。
通过了解和欣赏奉国寺大殿,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脉络。
总之,奉国寺大殿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欣赏奉国寺大殿,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选择你所喜爱的一处中国建筑作为案例进行赏析。

选择你所喜爱的一处中国建筑作为案例进行赏析。
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故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是明朝和清朝的
皇室。
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
间半,是世界最大的宫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
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明、清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它在故宫三大殿中是最大的一座,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最大的木结构宫殿。
故宫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收藏着90多万件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许多稀世珍宝。
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耸立在西藏拉萨市红山之上,海拔3700
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
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布达拉系舟岛,是梵文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
拉萨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罗山。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3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
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设计迷人的特色。
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中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精髓。
古代建筑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表现,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和艺术的结晶。
本文将围绕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特点、主要建筑类型和代表性建筑进行赏析,探索其中的文化价值与建筑艺术之美。
历史特点中国古代建筑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历经商代、周代、秦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木结构建筑。
木结构建筑利用榫卯榼接的工艺,无需使用钉子和螺丝,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固,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建筑技术。
古代建筑还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以山水为背景,建造致远意境的建筑群。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文化传统的结合,通过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主要建筑类型中国古代建筑根据功能和形式可以分为宫殿、寺庙、园林、城墙等多种类型。
其中,宫殿是古代帝王进行政务活动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宫殿建筑的布局严谨、气势恢宏,体现了帝王权威和统治地位。
如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宫殿建筑,它的建筑风格典雅华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寺庙是古代宗教信仰的场所,寺庙建筑一般都充满宗教神秘色彩,通常建在山水之间,依山势布局,与自然融为一体。
峨眉山金顶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其建筑风格庄严肃穆,体现了中国人对宗教信仰的崇敬。
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独具特色的类型,中国园林注重营造意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布局景观、建造亭台楼阁、挖掘池塘以及种植花草树木等手法,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致。
苏州的拙政园是中国著名的园林之一,其精致的园林景观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代表性建筑1.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风格典雅华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
2.峨眉山金顶寺–坐落于峨眉山之巅的金顶寺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的代表作品,建筑气势宏伟,风格庄严肃穆,吸引着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观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赏析
结课论文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中国建筑赏析---北京四合院
这学期选修课是《中国古代建筑欣赏》,柳肃教授带我们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探究欣赏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古代建筑,尤其是北京四合院,让身为外地人的我燃起了对古老的四合
院的热爱和迷恋。
而通过的这门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学习,老师的讲解使我初步涉足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的冰山一角。
一个时代的建筑特色是其文化的反映,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传统文化艺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本土化的意蕴,建筑艺术也不会例外,北京四合院作为中国庭院式住宅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不仅是物化了的北京人的传统居住生活方式,而且也是一部中国人居住生活的历史,把四合院放到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及北京本身特有的文化背景中来,研究它们对四合院审美外观的影响,挖掘四合院本身蕴涵的审美意蕴和建筑特色。
所谓的四合院,就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
四合院的居住方式是一个院落组合成一个家族,有纵向连接与横向连接两种形式,主要是纵向连接,即一进、二进、三进院落,体现出一个“深”字的意蕴。
传统四合院院落宽敞,四面房屋各自独立,以游廊相接,起居极为方便。
对外,四合院呈封闭状,只有一个街门,具有很强的私密性。
四合院关上门则自成天地,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合合美美,其乐融融,展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家居
特点,体现了四合院之“合”的精髓。
其历史之悠久,分布之广泛,在中国民居中占据首位,堪称我国汉族居民传统住宅的正宗典型,具有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一.“坎宅巽门”的方位追求
标准的北京四合院应该是南北略长的坐北朝南的矩形院落,正好排列在东西向的胡同之间,大门开向宅南的胡同,正房门与宅门的方向一致。
这是元代建大都时的城市规划所框定的,与传统的建筑风水学有关,也符合华北地区冬夏季风向的规律。
北京的房子以坐北朝南的北房为最好,其次为坐西朝东的西房,人们建宅时,一般都要将主房定在坐北朝南的位置,再按次序安排厢房和倒座房。
二.房房相离、宽敞舒适的院落布局
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四合式民居的代表,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
北方平原地区农业民族的民居基本上都是房房相离式的,房屋的净高都不是很大,而院落都比较宽敞。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其院落的围合以四面房屋的后山墙为主,断开处以短墙相接,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建筑材料和宅基地。
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院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都拉开一定的距离,
再由转角处的游廊和房屋前的檐廊将其串连起来,显得疏朗而不松散,貌离神合,富于变化。
而且普通官民的民居皆为平房,高度较低,就更显得院落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
三.碎砖砌墙墙不塌的建筑工艺
北京作为古都,建筑经过多次兴衰,碎砖数量极多,用拳头大小的碎砖就可以砌成高墙,是北京老工匠师傅的绝活儿,老北京的住宅应该是磨砖对缝的青砖到顶,但这只有达官显贵、富商大贾才做得到。
北京平民住房用砖一般多为整条砖加碎砖。
这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缺面少角的转头瓦块在北京泥瓦匠手中都会派上用场。
四.少水多绿化的庭院装饰
老北京的庭院非常重视绿化,规模较大的四合院往往还另辟有花园。
由于北京缺水,在四合院非常典型的一景是在院中央,摆上一只或数只很大的鱼缸,一是为了观赏,二是能够调节空气,第三还有防火的功能。
在较大的私家花园中,偶尔有人工砌成的水池,一般也都是死水,功能和鱼缸差不多。
更多的北京庭院、私园则以建筑物和叠石为主题,辅以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藤蔓。
老北京院中最常见的树种有:石榴,春华秋实,既美观又寓意吉祥,是子孙昌盛的象征;海棠,春华秋实,与玉兰共称玉棠富贵;丁香,芬芳馥郁;
葡萄,既可遮阳纳凉,又是果品中的美味。
以上这些树种树型大都比较美观,高矮适度。
夏天枝繁叶茂,可防止阳光直射室内;秋天果实累累,可以尝鲜;冬天落叶,使室内阳光充足。
此外槐树和枣树也是老北京人家常见的树种,不仅因为槐花香、红枣甜,而且还有封侯拜相的美意。
老北京人家槐树几乎是必种的,俗谚曰:”有老槐,必有老宅。
“由于槐树树型过于高大,大都种在外庭或大门之外。
五.等级分明、色彩鲜艳的油饰彩绘
在北京四合院中,油饰与彩绘成为建筑装饰的重要手段。
为了烘托出红墙黄瓦的皇家建筑的壮丽雄伟,北京民居的外表是最朴素无华的,千篇一律的平房灰墙与灰瓦构成了城市的基调,内部却选择了以红色和绿色为主调的亮丽的装饰色彩。
彩绘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
亮丽的紫朱油和朱红油只有在王府中才可以大面积使用,显示出王侯家“丹槛朱户”的尊贵气派。
而一般官员和庶民百姓则以使用红土烟子油为主,点缀以紫朱油或朱红油。
与红色相配的是大面积的绿色,常用的有三绿油和大绿油两种。
如此强烈的色彩搭配,非常适合于北方的居住环境。
因为北方冬季较长,寒冷的日子里花木凋谢,环境色彩单调,特别是城区。
而绿色和红色能较好地调剂单调萧瑟的气氛,赋予宅院勃勃生机。
讲究的人家在红色或绿色的梁枋上还要饰色调明快的彩画。
六、四合院的门
厚厚的木板制成的大门一端,上下都放在轴心里,左右旋转,可以关开闭合,安全、可靠。
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大门,从建筑形式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一间或若干间房屋构成的屋宇式大门,另一类是在院墙合陇处建造的墙垣式门。
设屋宇式大门的住宅,一般是有官阶地位或经济实力的社会中上层阶级;设墙垣式大门的住宅,则多为社会下层普通百姓居住。
七、四合院的影壁
影壁也称照壁,设在大门之内的迎门处,是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壁身都为正方形,四周用砖雕装饰,中间的方块为书法或者绘画。
主要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景物,美化大门的出入口,人们在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首先是迭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墙面和镶刻在上面的吉辞颂语常见的影壁有三种,第一种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
第二种是位于大门外面的影壁。
第三种影壁,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与大门槽口成120度或135度夹角,平面呈八字形,称做“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
四合院宅门的影壁,绝大部分为砖料砌成。
影壁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为基座,中间为影壁心部分,影壁上部为
墙帽部分,仿佛一间房的屋顶和檐头。
八、四合院的彩绘
油饰彩绘在四合院的装饰中也是较突出,四合院的油饰主要用来保护外露的柱子,檐枋等木构件。
正房、厢房等正式房的柱子多刷红色,门窗多刷绿色;
游廊、垂花门的柱子多刷绿色,游廊的楣子边框则多刷红色,红绿相间,相映成趣。
房间和游廊的檐下,画有彩绘图案。
四合院的彩绘形式活泼,内容丰富。
主题部位在正中心,呈半圆形,称为包袱,包袱心内画人物山水、花草鱼虫、翎毛花卉、历史故事等题材。
九、四合院文化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原汁原味”
的老北京市井文化。
住在四合院,人与人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与和谐气氛,同时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
过着一种安逸、消闲、清静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欢欣、天伦的乐趣,自然有一种令人悠然自得的气氛。
这与现代公寓住宅永远紧闭大门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
照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
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