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宗教政策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学案4: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一、温故知新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显著的优越性?二、知识目标1、识记:(1)明确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2)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2、学习重点: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3、学习难点:全面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三、新知导学(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内涵:(2)内容:原因: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含义:目的: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1)我国宪法规定:(2)我国政府的态度: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客观原因:(2)要求:(两个要求,两个支持)——如何引导?(二)弘扬科学精神1.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2、原因(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3、措施(中学生如何弘扬科学精神?):合作释疑宗教和邪教的区别第一,信仰不同。
宗教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
宗教有一定的神学理论、经典和戒律,有其组织体系。
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是神,在传统宗教中,神职人员只是按神的意志行事,但自己绝不能超越神成为崇拜对象。
邪教的历史则都不长,并常以各种形态出现,它的思想构架比较原始和粗糙,又往往比较极端和激烈,邪教的教主往往自称上帝或其他神的“下凡肉身”,邪教崇拜的神即“教主”,对其信徒施加极强的精神和组织控制。
第二,活动方式不同。
在长期的发展中,宗教形成了一整套崇拜仪式和其他宗教活动的仪轨,活动是公开的、开放的,教内教外人均可参加、了解。
邪教则十分诡秘,内部组织严密,一个人一旦加入,就很难摆脱出来,即所谓“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
第三,社会功能不同。
宗教要信徒爱人,劝人行善,拥护政府、遵纪守法,在追求来世的同时强调现世,在现实生活中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邪教则以歪理说迷惑人,无视法律,对抗政府,破坏社会秩序,违反人性,聚敛钱财,对社会起危害作用。
高中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

第七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编制人:时间: 09、4、一、【学习目标】1.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了解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实行宗教政策的原因和措施。
3.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保护和尊重人权的表现。
4. 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三、【当堂达标练习】1、(2008 广东政治)据2004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
这表明()A.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B.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C.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D.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2、由于历史原因,北京的宗教团体和宗教场所较多,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宗教事务的对外交流也日益频繁。
为此,北京市人大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宗教事务条例》。
该《条例》的施行,对保障宗教活动的正常开展和维护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
这说明()①我国政府大力倡导信仰宗教②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③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真正落到实处④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②③④3、(2007 上海政治)2007年1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愿同梵蒂冈在承认“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建立正常的国家间关系,外交部发言人进一步提出,梵方不得干涉中国内政,包括不得以宗教事务为名干涉中国内部事务。
这个主张主要体现了()A.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B.我国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C.我国引导宗教为社会发展服务D.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4、福州某寺方丈参与福建电视台广告“黄金时段”招标会,并以80万元中标,获得“福建新闻联播”节目前15秒的广告权。
方丈称,该寺将在这段广告黄金时段播出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和禁毒的公益广告,这主要表明()A.我国宗教状况和本质已发生了根本变化B.我国宗教的积极作用已经取代了消极作用C.我国贯彻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5、我国既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弘扬科学精神。
3.7.3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3课时我国的宗教政策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依法________宗教事务,坚持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又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1)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________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________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______________。
(2)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________。
宗教活动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这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______________活动,抵御______________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5.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______________的支配。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________________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____________________。
6.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原因:这既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2)内涵:①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______________,而是要求他们热爱________、拥护______________、拥护__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遵守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②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____________与民族的____________;③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__________________的阐释;④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人教版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1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要求识记:在我国流传的主要宗教。
理解:简要说明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复杂的;分析我国现阶段存在宗教的原因;简要说明我国管理宗教事务的有关政策;从保护信教自由和不信教自由两方面,说明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区分宗教与封建迷信。
运用: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据和意义;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分析说明树立科学世界观、正确对待宗教、反对封建迷信的意义。
★教学重点:宗教的本质;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和封建迷信的区别。
★教学难点:宗教的本质;宗教和封建迷信的区别★教学过程[[一、我国的宗教概况1.宗教的本质⑴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
⑵在当代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教主要是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2.宗教的社会作用⑴具有消极的作用和一定条件下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用为主。
这是由宗教的本质所决定。
⑵消极作用:对有着阻碍作用;对有着阻碍作用;对起着阻碍作用。
⑶积极作用: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下层群众的某些政治经济要求,以的影响;对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宗教的一些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的作用。
3.我国宗教状况⑴我国流行的主要宗教、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已经基消失。
⑵在我国,宗教已成为教徒的事业。
⑶我国有五大宗教并行流传:。
⑷在我国,广大信教群众是的。
宗教组织已成为组织。
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的。
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矛盾。
[重难点分析]1.宗教的本质:①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②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宗教在其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宗教组织、宗教设施、宗教教义、宗教教规、宗教仪式和专门的神职人员,有众多的教徒。
2.宗教的产生:①自然根源:自然压迫②社会根源:社会压迫,即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3.宗教的社会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下,宗教往往有关不同的作用。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第7课《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

2014年是汶川地震6周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西藏各寺庙及宗教界人士对灾区的祈福和捐款一直在持续。西藏宗教界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172229元人民币。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对社会多做贡献。
二、弘扬科学精神,理性对待宗教。
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接的合法利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治治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探究:我国宗教能否对外交往?
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
宗教事务;
②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 星期班级)
授课题目
我国的宗教政策
拟 1 课时
第 1 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能力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质:宗教信仰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自主备课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全面、完整的政策。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学生思考】:国家取缔法轮功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矛盾吗?邪教是不是宗教?(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
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公开课教案

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公开课教案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这届公开课的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认识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和意义,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公开课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理解:(1)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2)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能力方面: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3.觉悟方面:通过学习,加强宗教的政策观念,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特别是认清的邪教本质。
教学重难点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紧紧抓住中央一再强调的三句话:(1)全面贯彻宗教政策;(2)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教学过程(打出第一张投影)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宗教政策。
导入新课:(打出第二张投影)最近美国的一些新闻媒体对中国的宗教状况横加指责,认为中国取缔,是对宗教的迫害,它们说,“中国限制宗教活动,没有宗教自由”。
是否真象美国所说的中国没有宗教信仰自由。
还是先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货色。
播放《反对》录象片段大约4分钟。
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你对我国政府取缔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议论后,找一名学生回答(略)(打出第三张投影)“”不是宗教,是地地道道的邪教。
它具备邪教的六大特征。
其本质是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的。
它对国家、社会、人民的危害极大,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打出第四张投影: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五十七届会议4月18日在日内瓦举行唱名表决,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提案不予审议和表决。
这是美国在人权会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第十次遭到失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 7.3《我国的宗教政策》知识梳理导学案

《我国的宗教政策》知识梳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知识构成:一、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含义:(2)实质:(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4)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是我国尊重和保护的重要体现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2)管理的目的?3、宗教坚持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放弃宗教信仰。
二、宏扬科学精神我国中学生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宗教?三、学法和自检:1.下列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正确的是()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B.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C. 到各种场所宣传宗教教义符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 宗教信仰自由也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2.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指()①要求宗教信徒放弃宗教信仰②要求信教群众爱党、爱国、爱教结合起来③宗教活动要遵守宪法和法律④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取代迷信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3. 我国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因为它()①符合宗教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③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④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弘扬科学精神的意义是()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③有利于树立科学世界观④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课题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四、达标检测1.我国宗教界爱国人士是中共值得依赖的朋友,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西藏发展和稳定的积极力量。
这说明()A.宗教在我国主要起积极作用B.我国能够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C.必须保护宗教教职人员的一切教务活动D.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的权利2.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奥运村设置专门的宗教服务中心,有专业神职人。
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

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相关推荐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教学目标关于我国的宗教政策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宗教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说明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从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要求,分析说明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和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我国宗教的基本概况,正确认识我国宗教政策,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增强民族团结观念,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增强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观念,并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节结构:第二节:我国的宗教政策,共设四个框题。
民族和宗教是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种社会现象,在第一节讲完民族后讲宗教,这既和国家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又和民族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教材第一框《宗教及其社会作用》,首先讲了宗教的一些基本知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说明宗教的性质,产生的根源及复杂的社会作用。
第二框《我国的宗教概况》分析了我国的宗教概况,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变化。
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在第一、二框题的基础上,讲了我国宗教政策,对于宗教存在的长期性,为什么实行宗教自由政策就比较好理解了。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因此要用正确的世界观来武装人的头脑,必须坚持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这是第四框《树立科学世界观单队封建迷信》的内容。
二、具体内容:第一个框题宗教及其社会作用。
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宗教的本质。
主要讲了两点,一是关于宗教的本质。
主要是从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两方面来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的宗教政策学案教
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
【学习指导】
学习导读
三维目标
知识: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能力: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宗教政策的正确性,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并且懂得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宗教,接受无神论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
学习重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习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习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合作探究】——优秀源与合作交流创生思想
探究二:共产党员不得信教与我国宗教信仰政策是矛盾的吗
【构建结构】
【反馈训练】
〔必做题〕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有4万多人。
朝觐期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受到穆斯林的赞赏。
近年来,我国还制定了生产清真食品的法规,开辟了穆斯林公墓,我国司法机关还依法审理了有关出版物严重伤害穆斯林宗教感情的案件,维护了穆斯林的合法权益。
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充分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
B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的一切活动
C. 我国教会是西方教会的附庸
D. 我国支持和保护信教群众的一切活动
2、世界上约有69%的人信教。
印度的寺庙之争曾引起世界上最大的教派冲突,并引起伊朗、沙特等国家的强烈反映。
这表明()A.宗教信仰问题属于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
B.宗教中的矛盾都是阶级矛盾的产物
C.宗教冲突是各国间冲突的根源
D.宗教是不可忽视的有组织的社会力量
3、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是()
①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③反对中国和外国宗教界的交往④公民有改变宗教信仰的自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
4、在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之所以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因为()
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④随
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宗教已经从本质上得到改变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万余处,宗教团体3000多个。
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神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A.国家保护、支持正常的宗教活动 B. 宗教与社会主义制度是相适应的
C. 宗教团体可以有组织地到学校开展传教活动
D. 我国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6、下列行为中不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是()
A、公民向寺庙捐赠钱
B、参加圣诞节活动
C、新华书店出售《圣经的故事》
D、父母强制未成年子女信教
〔选做题〕
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谈谈你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解。
(2008年高考宁夏卷文综试题)背景:我国政府历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现在,仅西藏自治区就有1?700多处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万余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有清真寺万多座,宗教教职人员万人。
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宗教节日、宗教传统等得到尊重。
请你谈谈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这一观点的看法。
解析:该题实质上是一道组合型的辨析题。
其中第一句是正确的,需要说出必要性。
第二句是错误的,说明理由,点明哪些活动会被依法打击即可。
答案:(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由宗教自身规律决定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2)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而是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进行。
(3)对于利用宗教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损害社会和集体利益,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进行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