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宗教政策(配套学案)
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 (1)

《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3)【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理解宗教政策的内容: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以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认识正确宗教政策,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
【学习重点】我国的宗教政策【知识梳理】一、我国的宗教概况二、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__________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__________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依据:我国宪法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公民有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__________的自由;有___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_____________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____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______________的自由;有过去__________而现在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过去__________而现在__________的自由。
(3)国家保护__________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__________的自由,又保护__________的自由,这是一项______、________的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______________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3.我国宗教坚持____________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____________的支配。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4.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__相适应(1)原因:这既是________________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2)具体要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____________、拥护____________、拥护____________的领导,遵守国家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____________和民族的____________;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______________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多做贡献。
《我国的宗教政策》导学案正式版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导学案【课前延伸学案】【学习目标】1.全面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学习过程】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内涵:注意:(1)宪法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是一切活动)(3)在我国,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5)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6)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违反法律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
①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②我国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不能干预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行政、司法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即宗教不能干预政治,但政治可以干预和影响宗教,因为国家要依法对宗教进行管理。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含义:(2)目的:(3)邪教不是宗教①含义:②表现:③本质:④正确对待:【点拨】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简单讲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
《我国的宗教政策》参考教案1

《我国的宗教政策》参考教案1《我国的宗教政策》参考教案1教案一:我国的宗教政策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2.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制定原因;3.掌握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特点和实施方式;4.培养学生正确的宗教观。
二、教学内容1.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2.我国宗教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制定原因;3.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特点;4.我国宗教政策的实施方式;5.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1.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特点;2.我国宗教政策的实施方式;3.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宗教政策的实施方式和效果;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我国宗教政策的特点和实施方式展开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情景模拟: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宗教信仰不同的角色,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模拟出宗教政策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2.导入讨论: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的实验,了解宗教政策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宗教政策的制定原因和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
3.课堂讲解:介绍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历史背景和制定原因,重点讲解宗教政策的主要特点和实施方式。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就我国宗教政策的特点和实施方式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总结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特点和实施方式。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宗教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资料1.《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材;2.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布置材料;3.小组讨论的讨论题目和辅助材料。
七、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讨论质量评估:根据学生的讨论表现,评估其对我国宗教政策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了解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三维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能力目标:学习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合国情。
使学生逐步学会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宗教政策的正确性,明确这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懂得以科学态度面对宗教,树立科学世界观。
【重点难点】怎样坚持宗教信仰自由(重点)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难点)【自主构建】【我的疑惑】【要点探究】探究1你如何看待宗教现象?探究2你如何看待我国宗教现状?【基础回扣2】1、我国五大宗教: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探究3为什么明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在我们的身边(尤其是学校和家中)却不见有人传教或组织宗教活动呢?宗教是错误的社会意识,为什么还会参与许多国家重大事项呢?而且从未见外国教众参加呢?【基础回扣3】1、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管理的目的:简单讲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
②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对立的,而是为了更好的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原因: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都是国家的主人,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②要求: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宗教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个人不得干预我国宗教事务。
学案6: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目标】1、全面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并分析实际问题。
2、明确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3、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对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作用。
4、结合实例分析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自主复习成果展示】1、知识体系2、典题启思(1)(2008年广东)据2004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西藏自治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
这表明A、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B、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C、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D、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2)(2007年四川)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本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其立法工作历时13年,先后召开过100多次座谈会,收到了1万多件意见,经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结合材料,说明《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答:①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物权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物权法》按照立法程序制定,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可见,《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知识复习过程】【巩固练习】1、(07上海)2007年1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愿同梵蒂冈在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前提下建立正常的国家间关系,外交部发言人进一步指出,梵方不得干涉中国内政,包括不得以宗教事务为名干涉中国内部事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学案19: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学习目标』1.记住从四个方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学会正确的对待宗教。
『学习重点』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学习难点』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探究一:对以下几位同学的观点你赞同谁的,并请说明理由。
同学甲:我们享有宗教信仰自由,考虑到我们班信基督的还不多,因此我们班可以组织一个基督教团体宣传宣传。
同学乙: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坚持无神论,因此我们应到教堂去向教徒们进行无神论宣传。
同学丙:学校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地方,应该禁止信教,更不能搞宣传。
探究二:易错易混点1.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
2.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3.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不得进行宗教活动。
4. 我国实行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坚持人民办宗教的方针。
5.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教。
6. 共产党员不得信教违反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参考答案★——探究一:理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或在信教群众中发动有神无神的辩论。
同时,任何宗教组织的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以外布道、传教、宣传有神论或散发宗教传单或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出版发行宗教刊物。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中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四有”新人。
探究二:1.我国是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不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
2.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提示: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3.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也可以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但不能干涉我国的宗教事务。
4.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前提下,发展与国外宗教的交流和交往。
宗教不是人民办的,也不是党和政府办的,而是我国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5.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教。
提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就公民而言的,作为共产党员只能是无神论者,不得信教,共产党员的思想信仰行为必须与共产党的先进性相一致。
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

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相关推荐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教学目标关于我国的宗教政策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宗教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说明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从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要求,分析说明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和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我国宗教的基本概况,正确认识我国宗教政策,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增强民族团结观念,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增强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观念,并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一、本节结构:第二节:我国的宗教政策,共设四个框题。
民族和宗教是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种社会现象,在第一节讲完民族后讲宗教,这既和国家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又和民族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教材第一框《宗教及其社会作用》,首先讲了宗教的一些基本知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说明宗教的性质,产生的根源及复杂的社会作用。
第二框《我国的宗教概况》分析了我国的宗教概况,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变化。
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在第一、二框题的基础上,讲了我国宗教政策,对于宗教存在的长期性,为什么实行宗教自由政策就比较好理解了。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因此要用正确的世界观来武装人的头脑,必须坚持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这是第四框《树立科学世界观单队封建迷信》的内容。
二、具体内容:第一个框题宗教及其社会作用。
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宗教的本质。
主要讲了两点,一是关于宗教的本质。
主要是从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两方面来理解。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2《我国的宗教政策》word学案

7.3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知识梳理】一、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第一__________ ___ 第二_ 第三___________第四____________(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3)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这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是宪法赋予公民,是我国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管理目的。
邪教不是宗教(阅读P81专家点评)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二、、弘扬科学精神1、正确认识宗教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3、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树立科学世界观。
【知识探究】1、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是正确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宗教信仰变成公民自己的私事。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损害国家和生活利益。
我国坚持正交分离的原则,实行宗教与政治、教育、司法相分离的政策。
“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是错误的,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是并不等于对宗教放任自流。
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宗教活动和宗教信徒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宗教信仰必须遵守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哦,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对于披着宗教外衣,从事分裂祖国活动,或与境外敌对势力勾结,反对共产党领导,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必须绳之以法。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可以自由信仰宗教,共产党员也可以信教。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两个方面含义,即公民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
宗教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坚持无神论和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人就不会也不应该信仰宗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的、是彻底的无神论者。
党员在入党时就已经作出自己不信仰宗教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塘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政治《政治生活》导学案编制人:韩玉彬审核人:李元元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课标导读】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懂得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宗教,要接受无神论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问题导思】1.辨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障公民信仰宗教自由的权利。
2.“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把佛经读。
”如何评价宗教界人士这种莫问国事的说法?
关心国家大事,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否就是要求放弃宗教信仰?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宗教界人士提出了哪些要求?
3.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什么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应该如何对待宗教?
【例题导练】
1.在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宗教界人士有17000余人。
这说明()A.在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B.我国鼓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信仰宗教
C.宗教已经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融合D.宗教与政治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2. 2014年1月3日,江苏省宗教界代表人士举行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报告会。
会议要求,广大宗教界人士要积极行动起来,找准服务大局的聚焦点、结合点和落脚点,为改革创新、绿色崛起注入正能量。
这说明在我国()
①宗教的本质正在逐步发生变化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宗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积极作用④宗教界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② B.①③ C.③④D.②④
3.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其目的是要()
A.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B.要求教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
C.要求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D.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4. 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基督教教堂门口,见一神父在讲《圣经》。
甲说:“宗教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我们进去学习一下。
”乙说“宗教是精神鸦片,我们进去批评它。
”并说“神父讲《圣经》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全是一派胡言。
”下列对三位同学的看法分析正确的是A.甲正确地认识到宗教的社会作用,应当学习
B.乙指出宗教的消极作用并主张向宗教宣战是正确的
C.丙正确指出了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共同点
D.乙指出了宗教的消极作用,但主张在宗教活动场所宣扬无神论是错误的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马克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