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技巧的训练研究(2)

合集下载

声乐实践训练心得体会

声乐实践训练心得体会

自从接触到声乐,我便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我参加了声乐实践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声乐实践训练的心得体会。

一、声乐实践训练的重要性1. 提高声乐技巧声乐实践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音准和节奏等基本要素。

通过反复练习,我们的声乐技巧会得到很大提高。

2. 增强自信心在声乐实践训练中,我们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每一次的成功表演都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让我们更加热爱声乐。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声乐实践训练往往需要团队合作。

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歌曲。

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4. 丰富业余生活声乐实践训练是一种富有激情和乐趣的活动。

通过参与声乐实践,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二、声乐实践训练的方法1. 基础训练(1)呼吸训练:正确的呼吸是声乐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练习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等方法,提高呼吸的稳定性和控制力。

(2)发声训练: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声音更加优美动听。

可以通过练习音阶、音程、琶音等来提高发声技巧。

(3)音准训练:音准是声乐表演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听音、唱音等方法,提高音准感知能力。

2. 歌曲学习(1)歌词理解:在演唱歌曲之前,我们要充分理解歌词的含义,把握歌曲的情感。

(2)旋律学习:熟悉歌曲旋律,掌握节奏和音高。

(3)情感表达:在演唱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表达歌曲的情感,使观众产生共鸣。

3. 团队合作(1)沟通协调:在排练过程中,我们要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配合。

(2)互相学习:在声乐实践训练中,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共同进步。

三、声乐实践训练的心得体会1. 坚持不懈声乐实践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显著的进步。

2. 信心十足在声乐实践训练中,我们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相信自己,才能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

声乐专业表演教学探索研究

声乐专业表演教学探索研究

声乐专业表演教学探索研究声乐专业表演教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就声乐专业表演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声乐专业表演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声乐技巧训练声乐技巧训练是声乐专业表演教学的基础,主要包括呼吸、发声、共鸣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科学的声乐技巧训练,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形成稳定的声音支撑,并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和共鸣方法。

二、表演心理学应用表演心理学在声乐专业表演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表演心理学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同时,表演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保持自信和稳定的状态。

三、声音与情感的结合声音与情感的结合是声乐表演的核心。

通过声音的技巧和情感的表达,学生可以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因此,在声乐专业表演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声音与情感的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声音和情感的表达来塑造角色的形象。

四、舞台肢体语言舞台肢体语言是声乐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舞台肢体语言,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状态,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因此,在声乐专业表演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舞台肢体语言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适的舞台肢体语言来增强表演效果。

五、角色与剧本解读角色与剧本解读是声乐专业表演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角色与剧本的解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状态,更好地塑造角色的形象。

因此,在声乐专业表演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角色与剧本的解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深入的角色分析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六、声乐与乐器的配合声乐与乐器的配合是声乐表演的重要环节。

在声乐专业表演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声乐与乐器的配合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配合来提高表演的整体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乐器选择的教学,根据不同的歌曲和角色选择合适的乐器来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七、嗓音保护与治疗嗓音保护与治疗是声乐专业表演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中音乐课堂声乐训练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课堂声乐训练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课堂声乐训练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课堂声乐训练技巧声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阶段是学生声乐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声乐训练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声乐素养。

本文将从气息、发声、咬字、音乐表现等方面,探讨初中音乐课堂声乐训练技巧。

二、气息训练1.了解气息的重要性:气息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对于声音的稳定、音量、音色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向学生讲解气息的作用,使他们认识到气息训练的重要性。

2.呼吸练习: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呼吸练习,通过呼吸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气息的控制能力。

3.气息与发声结合:在发声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气息与发声相结合,注意气息的支持作用,使声音更加饱满、富有弹性。

三、发声训练1.了解发声机制: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发声的基本原理,使他们了解声带、共鸣腔等发声器官的作用。

2.声带保护:教育学生注意声带的保护,避免大声喊叫、长时间说话等不良习惯,以免损伤声带。

3.发声练习: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声带振动、共鸣等发声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声音的质量。

四、咬字训练1.清晰发音: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咬字的清晰度,避免发音含糊,使学生能够准确表达歌词的含义。

2.咬字与音乐结合: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咬字与音乐相结合,注意字音的抑扬顿挫,使歌曲更具表现力。

五、音乐表现训练1.情感投入: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能够真实地传达歌曲的情感。

2.节奏感培养: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感,提高歌曲的演唱效果。

3.音乐素养提升:通过欣赏、分析优秀声乐作品,引导学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总之,初中音乐课堂声乐训练应注重气息、发声、咬字、音乐表现等方面的综合训练。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声乐素养。

声乐技巧的训练

声乐技巧的训练

声乐技巧的训练
1. 呼吸技巧:声乐训练的核心是正确的呼吸技巧,要保持深呼吸和放松。

声乐练习时,呼吸的正确方式是从腹部深深地吸气,使胸腔膨胀和肋骨扩张,并控制呼气。

2. 声音支撑:声音支撑是指将气息转化为声波的能力。

要培养良好的声音支撑,需要训练下腹部的肌肉,掌握使用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的方法,并注重节奏与力度的控制。

3. 声音调节:声音调节是指控制音高、音量、音色等要素的技能。

在演唱时,要注意低音、高音、音程和转调的处理,同时对音色的吐字、连音、吐气等方面的练习也很重要。

4. 咬字发音:声乐演唱的专业技能也包括吐字清晰。

声乐练习应注意发音清晰,发音饱满,语音表达力强,发音要足以让人听懂歌曲的意思。

5. 运动感:声乐技巧还有助于演唱者在演唱中表现出更好的运动感,如身体的沉稳感、灵活感、动作和姿势的协调性等。

正确认识演唱时的舞台表演技巧,使演唱者在演唱时不仅要有良好的演唱水平,还要有丰富的舞台表演技巧和体育美学水平。

音乐剧声乐教学的方法与模式研究

音乐剧声乐教学的方法与模式研究

音乐剧声乐教学的方法与模式研究随着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音乐剧声乐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习音乐剧声乐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声乐技巧,还需要掌握演唱、表演和舞蹈等综合能力。

音乐剧声乐教学的方法与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探索,以适应音乐剧市场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从音乐剧声乐教学的特点、目标及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适合音乐剧声乐教学的方法与模式。

一、音乐剧声乐教学的特点1. 多样性音乐剧声乐教学需要涵盖多种风格的声乐技巧,包括偏向于古典音乐的唱法,也包括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等不同风格的唱法。

学生需要能够根据曲目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声乐技巧。

2. 综合性音乐剧声乐教学不仅仅是声乐技巧的教授,更需要包括演唱、表演和舞蹈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能够在演唱中表现角色的情感,同时还需要具备在舞台上的表演能力。

3. 舞台化音乐剧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登上舞台,与表演者进行合作,参与音乐剧的演出。

音乐剧声乐教学需要更注重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的培养。

1. 目标音乐剧声乐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综合能力的音乐剧表演者,他们需要能够熟练掌握声乐技巧,并能够将表演能力与声乐技巧结合,完成音乐剧的演出。

2. 方法(1)声乐训练音乐剧声乐教学需要注重声乐技巧的训练。

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和咬字技巧等声乐基础知识。

(2)演唱训练音乐剧声乐教学需要学生能够在演唱中呈现角色的情感,因此演唱训练需要强调学生对角色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4)舞蹈训练音乐剧中经常需要有舞蹈表现,因此音乐剧声乐教学也需要注重学生的舞蹈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能够将歌唱与舞蹈相结合,达到综合表演的效果。

1. 个性化教学音乐剧声乐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一些学生可能更适合偏向于古典音乐的唱法,一些学生可能更适合流行音乐的唱法,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

2. 实战训练音乐剧声乐教学需要更多地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训练。

声乐气息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声乐气息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声乐气息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一、歌声训练
1、歌唱精准重播:重点聆听音乐中歌声,认真分析其中的音符,旋律,节拍,多重叠加,然后用同一段音乐重复播放达到训练效果,可熟悉旋律,提高唱功;
2、定音练习:选择音乐中的几个固定音阶按照流畅的旋律唱出来,注意音高,音调,节奏,旋律的准确,然后可以逐渐增加音符的长度或缩短音符的长度,增加音阶的数量;
3、吟唱训练:将所学歌曲拆分成几段,然后逐段一句一句咀唱,加强意识与歌声的连贯,并和节奏一块进行训练;
4、复述训练:复述是把别人原有的歌曲自己经过重新编曲,加以改唱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复述可以帮助歌手找到自己擅长的范围和风格;
二、气息训练
1、正确掌握气息:歌唱气息是歌唱的核心,应注意气息要从下颌,气管和胸腔深处发出,口腔要放松,声带能放松;
2、气息要平稳:平稳的气息能让歌声圆润不会突变,增加表现力,歌声更有灵动性;
3、控制大气息:歌唱演出时要注意大气息的控制,尤其是用深呼吸和自然的气息控制曲子节奏;
4、气息要灵活:歌唱要随着歌声的流动变化气息,节奏快时气息要均匀流畅,节奏慢时气息要放缓,这样才能使歌声穿透力强。

科学练声的小技巧

科学练声的小技巧

科学练声的小技巧科学练声的小技巧一、每个字,每个元音始终要保持高位置,共鸣焦点始终集中。

这样观众才会感到你唱得不费力。

关键在于喉头稳定不动,而不是张大嘴去转换不同的元音。

喉头位置不变,可以随意唱出亮音或暗一些的声音,声音的共鸣点总是集中在一点上。

二、舌头别凸起,舌头动,声音也会变。

舌放平使嘴里的空间更大。

三、声音的位置要放在面罩里,就能有共鸣,不要憋在喉咙里,要放出来。

有两点要始终做到:第一,喉结放下;第二,横隔膜肌肉有力,支持住声音的稳定。

四、无论上行还是下行唱,声音的位置不能变,一定要用连音唱,直到最后的音。

横隔膜始终有力的支持着,特别要注意与喉咙都不许动。

五、唱歌时胸部始终是扩胸的,嘴要象说话时一样自然。

唱弱音、唱强音位置一致,饱满、明亮。

当面带微笑唱时,声音位置就高,入了面罩共鸣腔。

声音要宽、要圆、要明亮,但不是口腔里做出来的,而是里面打开了喉咙。

六、牙关处要打开,声音才能深,就在大牙处嚼着每一个字,这样可以不张大嘴,用里面打开了咬字,声音圆润,各个元音的位置也容易统一。

七、你要记住做两件事:打开喉咙、保持声音位置。

在低声区,别使劲,象说话一样。

唱高音时不要一到高音嘴一张大就没有了位置。

八、嘴不要上下打开太多,别太过分,不要上下的O(竖椭圆嘴形很容易捏紧喉咙!)。

主要是里面打开,里面咬字位置高。

九、美声学派要求声音唱得非常连贯,每个元音都要在一条线上,线条很纯,呼吸位置也一致。

十、打开喉咙,声音进入面罩共鸣处,横隔膜有力量,控制住气息的供应。

这三者必须联系起来,共同配合好。

唱高音时,一方面声音位置往上,达到面罩共鸣焦点,而另一方面,又要有人体往下坐的感觉,感觉到一种力量向下往胸腔,一直到横隔膜处。

十一、练习气息的连贯性,用“1 2 3 4 5”唱a,e,i,o,u.不到万般无奈不换气; 快速唱 1234 5432 1234 5671 2176 54321这条练习,既能联系高低音的声音统一,又能练气。

儿童声乐练声技巧

儿童声乐练声技巧

儿童声乐练声技巧通过练声,小孩能家农历正确的声音概念,并且能扩展小孩子的音域,下面小编整理了儿童声乐练声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儿童声乐练声技巧011、声带训练。

最基本的方法是,清晨在空气清新处“吊嗓子”:吸足一口气,身体放松,张开或闭合嘴,由自己的最低音向最高音发出“啊”或“咿”的连续声响,。

还可以做高低音连续变化起伏的练习。

2、声带运用。

声带运用要科学,得当。

这主要是指:第一:在长时间计划之前,声带要做准备活动,犹如赛跑前韧带要做准备活动一样。

方法是:将声带放松,用均匀的气流轻轻的拂动它,使之发出细小的抖动声,仿佛小孩子撒娇时喉咙里发出后的那种声音。

可以逐渐加大到一定分量,使声带启动,以适应即将到来的长时间运动。

第二:在人数较多或场合较大的地方讲话时,发音要轻松自然,处理还节奏,停顿,特别是起音要高低适度,控制好音量,充分利用共鸣器的共鸣作用,要运用“中气”的助力来说话,不能直着嗓子叫喊,否则,声带负担过重,会导致声带很快不堪重负,变得嘶哑,影响效果。

3、声带保护。

为了保护自己的嗓子,要有意识的少抽烟,喝酒,甚至,不抽烟,不喝酒,少吃或不吃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那些对声带都有不良影响。

不喝过烫或过冷的汤水。

一、呼吸训练、二、声带训练、三、共鸣训练。

儿童声乐练声技巧021.吸气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想深深地闻一下鲜花的异香——这就是歌唱的吸气,这样吸得才深。

吸气以后,像打喷嚏之前那样短暂的一憋,体会一下腰周围的扩张、膨胀的感觉,找到这种感觉是歌唱的关键。

2.呼气呼气的方法就是利用横膈膜的力量,把腰圈扩张的感觉一直保持住。

呼气要均匀、舒缓。

各位可以准备一张10平方厘米大小的薄纸片,放在墙上,距离它4—6公分,用口吹气使之不落地,半分钟以上便为合格。

也可以代之以一支燃烧的蜡烛,对着火苗发“u”音,正确的气息是火苗倒而不灭。

3.怎样训练横膈膜的力量横膈膜的力量对气息的保持和声音的力度都很重要。

传统的训练方法有: (1).数数字:深吸一口气,利用腰圈的力量保持住,从1开始数,数到60为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技巧的训练研究(2)
3 声乐技巧训练中需注意的事项
呼吸是唱歌中最重要的控制气息的方法,只有合适均匀的呼吸,才能早就优美的唱腔,因此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专业术语叫做横隔膜的呼吸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可以这样说,如果呼吸控制不好是训练不好优美的歌唱的,因此呼吸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

3.1 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
稳定喉头这个最重要的发音部位,对于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10】。

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3.2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通常而言,唇舌和牙齿三者通过配合发出声音,但如果想发出完美的声音,三者的配合确实比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发音来的更为专业一些,因此使之更完美而生动的进行协调,从而展示出良好地音质来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需要一番专业的训练。

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这些我们称之为抑扬顿挫的发音手段在声乐技巧训练中显得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对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从而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11】,没有正确的站姿和歌唱姿势想唱出优美的歌曲难度也比较大,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则是唱不好歌的。

综上所述,必须要进行口腔内唇舌和牙齿的紧密配合,并且要深入联系控制音准和节奏并且规范歌唱姿势,才能确保歌唱时正确的发音和咬字。

3.3保持良好的乐感
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

没有乐感就如同没有方向一般会让歌唱者失去方向,而且在声乐训练中,控制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12】。

因此练声一开始,要求每个歌唱者把音程、音阶、练声乐句唱得悦耳、动听,练习者必须高度重视练声的重要性,通过以上我们可以领悟到,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呼吸、共鸣、吐字、表现缺一不行,只有深刻理会到呼吸和吐字以及共鸣之间的深刻关系才能把握好节奏并时刻保持良好的乐感,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4 以《我爱你中国》为例浅谈声乐技巧的运用
4.1 引子部分声乐技巧的运用
引子部分的演唱庄重、亲切、音乐的形象鲜明动人,在出声之前先进入角色,演唱一开口就要把听众带进歌曲的特定意境中。

“百”
字是全曲之首,因此唱好“百”字非赏重要,出声之前感觉气息的“轮子”转动起来,找到上下贯通的感觉,强调“竖”咬,在慢而多、深又广的吸气同时,下降喉头,上抬软脾,“拉开”上下大牙,充分打开口咽腔,体现了语言的韵律美。

四度上跳时,气息要控制好,心里想声“向后向上吸”,并把声音传送出去。

唱“灵”字时,舌的动作要灵活果断,韵母靠后在口咽腔的后半部形成,唱到设想的那条“垂直线”后面,以头腔共鸣为主,并有其他腔体的混合共鸣,要唱得贯通、饱满、味亮。

“灵”字可稍自由,当听众被吸引,并进入特定的意境中之后再灵活轻巧的“泻”下来.唱“鸟”字时,下巴松开,打开口咽腔,喉咙位里较低,象说话似的把字说清楚,不能用太多的气息,要轻松、自然。

后半句旋律跳动较大,换气的同时上抬软腾,张开鼻腔,感觉咽部很“空旷”,轻柔地唱起“从蓝天飞过气切忌气息晃动,要一贯到底。

引子的第二句“我爱你,中国”是全曲的主题,旋律又一次大起大落,出现了最高音“2”掀起第一个“情”的波澜,此时需要演唱者全身心投入,发自肺翻地唱出对祖国的爱恋之情。

“我”是带头音,要作好“我”的母音口形,收尽、上抬大牙,气息往下沉,声音向后向上“吸”,把声音连成一条线。

4.2 主体部分声乐技巧的运用
歌曲的主体部分,演唱委婉、亲切,一开始节奏平稳,旋律逐步上行,把情感推向高潮。

歌词用大串排比句,层次分明地描绘了祖国山川河海、田园庄稼、春苗秋果的景,使“我爱你,中国”这一主题思想不断深化【13】。

演唱者的喉咙充分打开,喉位降低,气息平稳、均匀,后腰两侧有慢慢向下“渗”的感觉。

咽腔的后半部用的较多,发音部分动作较柔和,咬字发音的过程较慢,声音以“竖、连、柔”为主,字与字应衔接平滑。

“爱你”是横字,为了把声音统一规范在一个位置上,必须注意“爱”字从喉开始,在咽腔成形,达到“横字竖咬”的效果。

第二句的歌词与上句完全重复,但语气要加重、强调“你”字,附点后面的八分音符不可忽视,这是强调气瘪和情感的重要一笔。

用气息
把“你”字的发音连贯成一条圆滑的线条,这两句感受是“掏心窝”的演唱。

大跳音程前,充分做好气息准备,比前面“我爱你”的感情色彩更浓,气息更深,力度也有所加强,从合口字“我”到开口字“爱”不要急于开口,保持“我”的日形的基础上,变动舌位,在咽腔后半部形成。

这个高潮的处理要精心、细致,音贵、力度、速度的松紧起伏都要控制得恰到好处,句首用强音盆演唱,气息要深、通。

各个共鸣必须充分打开,“情”和“气”走到声音的前面,“家乡的甜蔗”要控制音童,字头须交待清楚,快而不乱。

“蔗”字不可因后面的换气而唱得匆忙,要唱够音符的时值,最后一句前的换气,要求吸气肌肉群有较高的灵活性,在一个极短的弹动动作后,迅速下降横隔膜和扩张两肋,气要吸得快而深。

由于这一句情绪较激动,旋律上行,音量渐强,内心的紧张度增加,因而要注意“音高气低”、“声强气沉”。

唱“滋润着我的心窝”这一句时,速度应渐慢,但内心的激动却还在增强。

此时口咽腔“打呵欠”、上抬软聘、下降喉头,扩挺胭壁和声音“向后向上拉”的感觉越趋明显,八分音符撤下速度唱,要防止因内心的激动而使声音向前挤。

4.3 尾声部分声乐技巧的运用
结尾乐段,通过热情洋溢的“啊”,把全曲推向最高潮。

这句的演唱,是歌唱者的感情和声乐技巧得以充分发挥的机会,此时气息要沉、稳,双肩向后展开,有“展翅飞翔”的感觉,脊椎两端好象向上下延伸。

第二个“啊”更需要强调向后“吸着唱”的感觉,通过热情洋溢的“啊”,把全曲推向最高潮。

一字一音,用从容的十分恳切的语气演唱,字音要清晰、结实。

“你”字后面的换气不可匆忙,应该感觉到好似有满腔的热情聚集于胸,而后进发出热切地呼唤,“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全曲结尾一最高音“亲”字一“泻”而下,倾泻出对祖国母亲一腔炽热的爱,从而结束全曲。

结语
总之,在声乐技巧训练中,通过对歌唱和训练技巧的把握,能够使歌唱者的声音自然,流畅,持久,音色统一,集中而有穿透力。

因此,本文以声乐技巧训练的训练手段作为本论文的题目,原因是许多年来翻阅大量的声乐理论资料,到处寻师求艺和自身歌唱训练的实践,更主要的是对声乐艺术的追求,在内心永远永远割舍不掉。

不敢妄言这种训练方法对任何人都适用,但求对学习声乐的歌唱者在技巧训练中有所启发,少走弯路。

由于受本人的知识结构、教学经历、阅历、写作时间、资料搜集等影响。

本人的一些观点、看法以及论文构建的思维逻辑等,特别是相关的文学知识相对欠缺,还请各位老师和专家在百忙之中多加批评指正,本人将不胜感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