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季高中语文新教材课文篇目
新课标高中语文新增篇目《论语》十二章2018年(汇总).ppt

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
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
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注解】知,通“智”,智慧。
• 【译文】
• 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有仁德的人,
不会有忧愁;勇敢的人,不会有所畏惧。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
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
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
,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
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
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你喜欢哪一则?
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 3.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修身、 处世的名言?
• (5)65—73岁,安居鲁国, 办教育,理六经。精品3精品4
精品5•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 何?”(《论语》八佾篇第三则)
• 【注释】①如礼何:“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 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 “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 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实行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
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不要看,不合礼的不要听,不
合礼的不要说,不合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仁”,这是孔子关于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习题:1 沁园春 长沙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4.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请举几例说明。毛泽东笔下的秋有怎 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1)在古典诗词中,“秋”多与“悲”“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如“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 雨愁煞人”等。
(2)这首词写的虽是寒秋景物,词人的情感却是豪迈昂扬的。在词 人笔下,秋虽然给人以”寒”的感觉,但却是一派“竞自由”的欣欣向荣 的景象,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有关。毛泽东不是普通的 书生,他是一个立志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他有博大的胸襟和奋 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词作气势磅礴,充满豪情, 他眼中的秋景也是蓬勃绚烂的。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读准字音
加点字
湘.江
百舸.
寥.廓
峥.嵘
看
观看. 看.护
读音 xiāng gě liáo zhēng kàn kān
加点字பைடு நூலகம்
橘.子洲
苍.茫
携.手
挥斥方遒.
尽
尽.然 尽.快
读音 jú cāng xié qiú jìn jǐn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写对字形
词语 雄 yīng 义愤填 yīng yàn 品 chóu 怅 chóu 密 未雨 chóu 缪
【知义明理】 这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包括“内修” 和“外治”两个方面:“修身、正心”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外治”。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把自己生命的历 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铸就了伟岸的人格。时至今日,它仍然在 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沁园春 长沙》
《天净沙 秋思》
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大江东去第12课淝水之战课件语文版必修

【技巧点拨】 运用烘托的手法,需要注意: (1)写景不能游离于中心 文章运用环境描写来开头,应特别注意环境描写不能游离于中心。
环境描写是文章的有机部分,它主要是起烘托的作用,而不是硬贴在文章 上的华丽词藻。不能为写环境而写环境,而应寓情于景,景为情服务。
(2)环境描写不能随意 说到环境描写,人们有这样的经验总结,叫作“写风写雨笔无虚 设”。意思是说,环境描写不能是随意的,不能是与文章无关的,应 该与文章的主要事件、人物、主题有一定的联系。
答案
多读厚积
Ⅰ 读技法 ·勤练笔
善于运用烘托的手法 渲染旨在通过对环境、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 修饰,来突出形象,表现中心;烘托则有意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 意刻画,以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鲜明突出,收到“烘云托月”的艺 术效果。在《淝水之战》这篇文章中多处用烘托手法来渲染气氛、烘托 人物心理。如“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 望,前后千里”。寥寥几笔,烘托出前秦军队庞大的阵容、不可一世的 气势,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慨,这就为下文写东晋“震恐”埋下 有力的伏笔,也反衬出东晋名相谢安超人的胆识和谋略。
(4)桓冲深以根本为忧 古义:_事__物__最__重__要__的__部__分__。__文__中__指__京__城__建__康__。_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的,重要的;本来,从来; 从头到尾,始终,全然(多用于否定式);彻底。 (5)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 古义:_距__离__。_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6)时方与客围棋:_名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下__棋__ (7)若败其前锋:_形__容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失__败__ (8)欲不战以老秦师:_形__容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使___…__…_疲__惫___ (9)击成,大破之:_形__容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失__败__ (10)陛下厌苦安乐,自取危困:_形__容__词__的__意__动__用__法__,__把__…__…__视__为__讨__厌__和__ _痛__苦__的__事__
2018高中语文第10课《白鹿原》-家族的学堂教师用书《中国小说欣赏》!

第10课 《白鹿原》——家族的学堂《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
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战栗。
白鹿原作为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政治文化角度看,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有以鹿兆鹏、白灵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有以鹿兆谦 黑娃 、大拇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
从民间文化角度看,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
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欲情欲的角逐,相互融汇交织,构成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民族秘史”。
本课节选自第五章。
节选之前写了李寡妇一地卖两家,引起了白嘉轩与鹿子霖的争斗。
两人为了挣个面子,决定见官去解决。
后来由朱先生出面,了结了官司。
这件事影响很大,滋水县县令批为“仁义白鹿村”。
节选的文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修葺祖祠,兴建学堂,教育后人,为的是“仁义白鹿村”的精神永久流传。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逃遁.(d ùn) 2.打诨.(h ùn) 3.土坯.(p ī) 4.椽.子(chu án) 5.料峭.(qi ào) 6.愠.怒(y ùn) 7.亲昵.(n ì) 8.檩.条(l ǐn) 9.雏.形(ch ú) 10.显妣.(b ǐ) (二)多音字1.劲⎩⎪⎨⎪⎧ 劲.头 j ìn 劲.旅 j ìng 2.识⎩⎪⎨⎪⎧ 识.别 sh í 款识. zh ì 3.厦⎩⎪⎨⎪⎧ 厦.屋 sh à 厦.门 xi à 4.剥⎩⎪⎨⎪⎧ 剥.落 b ō 剥.皮 b āo二、写准字形1.⎩⎪⎨⎪⎧ 洋y ì 溢 狭ài 隘2.⎩⎪⎨⎪⎧ 街xi àng 巷 g ǎng 港 湾 3.⎩⎪⎨⎪⎧ gu àng 逛 街ku áng 诳 语 4.⎩⎪⎨⎪⎧ xi áng 详 细xi áng 祥 和5.⎩⎪⎨⎪⎧ j ùn 竣 工疏j ùn 浚 险j ùn 峻 q ūn 逡 巡6.⎩⎪⎨⎪⎧ 考b ǐ 妣 p ī 纰 漏p í 毗 邻b ǐ 秕 谷 三、辨析词语1.究竟 毕竟2.优雅 幽雅1.趔趔趄趄:身子歪斜,脚步不稳。
2018高中语文第17课《红旗谱》-朱老巩护钟教师用书《中国小说欣赏》

第17课 《红旗谱》——朱老巩护钟《红旗谱》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
朱老忠是闪烁着夺目光彩的“这一个”,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
整部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
另外,综合作品中“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传统精神、充满浓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广背景等,该书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本课节选自小说的开头部分,是小说的“楔子”,朱老巩被活活气死后,小虎子姐弟俩相依为命。
有一天夜里,两个蒙面人破门而入,强奸了姐姐,小虎子只身下了关东,姐姐也跳河自尽了。
三十年后,小虎子又回到了冀中平原上,决心报三十年前的血仇。
这时的小虎子名叫朱老忠,带着妻子和儿子大贵、二贵,在少年时的朋友严志和的帮助下安了家。
现在的冯兰池已60多岁,仗势欺人,横行乡里,其儿子冯贵堂念过大学法科,一场官司使村里的朱老明赔了五亩地,几乎气瞎了眼,严志和也搭进去一头牛……锁井镇又掀起了一场凝聚了上一代人仇恨的斗争……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紫黝.黝(y ǒu) 2.胡髭.(z ī) 3.肩胛.(ji ǎ) 4.滹.沱河(h ū) 5.釉.子(y òu) 6.锃.亮(z èng) 7.帽盔.(ku ī) 8.蘸.唾沫(zh àn) 9.思忖.(c ǔn) 10.攥.住(zu àn) 11.老鸹.(gu ā) 12.褡.裢(d ā) (二)多音字1.翘⎩⎪⎨⎪⎧ 翘.尾巴qi ào 翘.首qi áo 2.捋⎩⎪⎨⎪⎧ 捋.虎须lu ō捋.麻绳l ǚ3.抹⎩⎪⎨⎪⎧ 抹.布m ā抹.黑m ǒ抹.墙m ò 4.扒⎩⎪⎨⎪⎧ 扒.皮b ā扒.手p á二、写准字形1.⎩⎪⎨⎪⎧ y òu 釉质远xi ù岫y óu 柚木2.⎩⎪⎨⎪⎧ t ǒng 捅马蜂窝y ǒng 踊跃陶y ǒng 俑3.⎩⎪⎨⎪⎧ 气p ò魄灵h ún 魂鬼m èi 魅 4.⎩⎪⎨⎪⎧ 裤d āng 裆饼ch ēng 铛d àng 档案 5.⎩⎪⎨⎪⎧ bi āo 膘肥pi āo 缥缈pi āo 剽窃6.⎩⎪⎨⎪⎧ h ū滹沱河石xi à罅7.⎩⎪⎨⎪⎧ 忙l ù碌l ù绿林军8.⎩⎪⎨⎪⎧ āi 唉声叹气ái 挨打三、辨析词语1.震动 振动 例句 中国队夺冠的消息震动了全国,真是“今夜无眠”了,已经晚上十二点,他听着钟表有节奏的振动声,这才恬然入梦。
2018高中语文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教师用书《中国小说欣赏》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串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
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在《儒林外史》中与“匡超人”相关的情节有:匡超人出身贫寒,在流落他乡时,一心惦记着生病的父亲,“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侍奉,禽兽也不如”。
但是,他逐步发生了变化。
先是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后又受到衙吏潘三的教唆,做起流氓恶棍的营生。
社会给他这样三条路,他巧妙地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
他吹牛撒谎,停妻再娶,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了一个衣冠禽兽。
可是当他侍奉久病的父亲,敬事兄嫂,亲睦乡里,表现出人性的纯良时,他只能是个卖豆腐的小百姓;而当他变质之后,他却拥有了荣耀和幸福,“高兴长安道”,扬扬得意了。
小说通过匡超人的人生蜕变,对当时的社会以及士林阶层给予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
课文节选的部分为匡超人二到杭州,灵魂发生急剧蜕变之后的故事。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可憎.(zēng) 2.肄.业(yì)3.诰.命(gào) 4.盘桓.(huán)5.妆奁.(lián) 6.衣衾.(qīn)7.装殓.(liàn) 8.招赘.(zhuì)9.权厝.(cuò) 10.孝悌.(tì)11.藩.司(fān) 12.泥淖.(nào)(二)多音字1.监⎩⎪⎨⎪⎧ 国子监.ji àn 监.牢ji ān 2.差⎩⎪⎨⎪⎧ 差.遣ch āi 参差.c ī 3.吓⎩⎪⎨⎪⎧ 吓.唬xi à恫吓.h è 4.什⎩⎪⎨⎪⎧什.物sh í什.么sh én 5.揣⎩⎪⎨⎪⎧ 揣.知chu ǎi 挣揣.chu ài6.冠⎩⎪⎨⎪⎧ 衣冠.人物gu ān 沐猴而冠.gu àn 7.横⎩⎪⎨⎪⎧ 蛮横.h èng 纵横.h éng 8.拗⎩⎪⎨⎪⎧ 执拗.ni ù拗.断ǎo二、写准字形1.⎩⎪⎨⎪⎧ y ì肄业酒s ì肆 2.⎩⎪⎨⎪⎧ 竖旗g ān杆立g ān 竿见影3.⎩⎪⎨⎪⎧ 招zhu ì赘桀ào 骜不驯 4.⎩⎪⎨⎪⎧ 散q ì讫q ì迄今为止5.⎩⎪⎨⎪⎧ 直du ō裰点zhu ì缀 6.⎩⎪⎨⎪⎧ ji ǎo 侥幸r áo 饶恕 7.⎩⎪⎨⎪⎧ 九xi āo 霄云外元xi āo 宵节 8.⎩⎪⎨⎪⎧ di àn 玷辱zh ān 沾染 三、辨析词语1.盘桓 徘徊 彷徨1.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2018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

目录文言文(32篇) (3)一、必修(10篇) (3)1、《论语》 (3)2、《劝学》(《荀子》) (4)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4)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5)5、《师说》(韩愈) (6)6、《阿房宫赋》(杜牧) (7)7、《六国论》(苏洵) (8)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9)9、《赤壁赋》(苏轼) (10)10、《项脊轩志》(归有光) (11)二、选择性必修(10篇) (1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2)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13)3、过秦论(上)(贾谊) (13)4、《礼运》(《礼记》) (15)5、《陈情表》(李密) (15)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16)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17)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18)9、《石钟山记》(苏轼) (19)10、《登泰山记》(姚鼐) (20)三、选修(12篇) (21)1、《老子》 (21)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22)3、《大学》(《礼记》) (22)4、《孟子》 (23)5、《逍遥游》(《庄子》) (23)6、《谏逐客书》(李斯) (24)7、《兰亭集序》(王羲之) (25)8、《滕王阁序》(王勃) (25)9、《黄冈竹楼记》(王禹偁) (27)10、《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28)诗词曲(40 首) (30)1、《静女》(《诗经》) (30)2、《无衣》(《诗经》) (30)3、《离骚》(屈原) (30)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31)5、《短歌行》(曹操) (31)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31)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32)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32)9、《山居秋暝》(王维) (33)10、《蜀道难》(李白) (33)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33)12、《将进酒》(李白) (34)13、《燕歌行》(高适) (34)14、《蜀相》(杜甫) (35)15、《客至》(杜甫) (35)16、《登高》(杜甫) (35)17、《登岳阳楼》(杜甫) (36)18、《琵琶行》(白居易) (36)19、《李凭箜篌引》(李贺) (37)20、《菩萨蛮》(温庭筠) (37)21、《锦瑟》(李商隐) (37)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38)23、《望海潮》(柳永) (38)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38)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38)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9)27、《登快阁》(黄庭坚) (39)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39)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39)30、《声声慢》(李清照) (39)31、《书愤》(陆游) (40)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40)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40)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40)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41)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41)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41)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41)39、《长亭送别》(王实甫) (42)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课件粤教版必修2

答案
多读厚积 —— 读素材美文,积素养提技能
素材运用
一、课本素材
点击文本
(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2)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运用示例
(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窄窄的河道,浑浊的河水,熏人的臭味。河的
答案
答案
(1)“ 招摇 ” 。青荇随水流晃动的姿态在诗人眼里是轻松自在的,
又仿佛是在招手欢迎。“招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2)“ 漫溯 ” 。既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恋,显现了诗人的潇洒风采,也给 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3)“ 轻轻 ” 和 “ 悄悄 ” 。 “ 轻轻 ” 侧重客观状态,而 “ 悄悄 ” 着重主观 意向,写出诗人不愿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与美丽,更显对康桥的一往情深, 营造了寂然无声、依依惜别的氛围。 (4) 比喻句。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
渴求自我实现等。
答案
深刻地表达了渴望交流、期待友情、祈求沟通与理解、相信心灵的
来往的情感意识,这种情感说到底是舒婷种种感情牵挂的流露与外化。 《双桅船》很好地说明了舒婷诗中的特殊追求与价值取向。
答案
问题争鸣
争论话题
朦胧诗出现后,有人认为其对传统诗歌创作方法进行的改变是错误的、 失败的;有人则认为朦胧诗是对传统诗歌的一种突破,是值得肯定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的观点:
【选材感言】 写现代诗歌。
世界是多元的,现代诗歌有其作者有其读者,当
然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不能以自己不喜欢为由去要求别人不去 另一方面,向现代诗歌及诗人道歉的韩寒也是让人欣慰的。勇于 承认自己做法的不妥,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但能够这样做的人毕竟还 是少数。有时,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却往往会因种种原因而回避 它,不去道歉。在这里,韩寒的做法让人刮目相看。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小说
含古代文言和白话小说
第三单元思辨类文章
古代的和现代的以议论性为主的文章
第四单元逻辑思维规则的梳理与运用
选择若干最基本的语言逻辑和形式逻辑知识,结合以往语文学习的事例,以任务为中现代诗歌(现代诗的韵律和节奏,诗歌语言的独特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日前已经颁布。那么,2018年秋季起用的高中语文教材将编选哪些内容,大家都期待着。以下分享高中语文必修1-4册教材编写框架和选文意向。(编写中可能变动,请继续期待,以正式出版的教材为准。)
必修4册教材整体框架
必修1
第一单元现代诗歌
大体按诗歌的特点或不同国家组合,每课含若干首诗词
10.六国论/苏洵
11.原君/黄宗羲
12.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
13.过秦论/贾谊
14.哲学是什么/陈嘉映
写作:论说文——如何论证
第四单元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专题1:认识多媒介
专题2:多媒介信息检索与运用
课外古诗诗词
必修四
第一单元古代小说(古代小说客观和主观结合的视角,本土与异域元素的融合,古代小说语言的独特性)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2.柳毅传(节选)/李朝威
3.促织/蒲松龄
4.草船借箭/罗贯中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第二单元戏剧(理解戏剧性—戏剧冲突、舞台性,多样的戏剧文体与风格)
5.古代戏曲两篇
窦娥冤(节选)/关汉卿
牡丹亭(节选)/汤显祖
6.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
7.雷雨(节选)/曹禺
写作:材料综述
第三单元思辨类文章(准确理解相关概念,把握论者的观点)
第三单元实用类文选(学习科普读物和社科类读物,把握复杂说明文的主要特征)
8.中国建筑物的特征/梁思成
9.说“木叶”/林庚
10.人们如何作出决策/曼昆
11.宇宙的未来/霍金
12.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俞孔坚
写作:说明文(知识小品)
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
专题1:家书、家史、家训
专题2:口述实录
专题3:家乡的名片
3.宋词四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整本书阅读:《杜甫传》
第二单元现代散文(现代散文的情感与思辨,叙事、抒情、议论的综合运用)
4.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5.荷塘月色/朱自清
6.钓台的春昼/郁达夫
7.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写作:散文试作
课外古诗诗词
必修三
2.鸿门宴/司马迁
3.滕王阁序/王勃
4.赤壁赋/苏轼
5.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第二单元现代小说(小说的叙述方式、叙述视角等,小说结构的常与变)
6.祝福/鲁迅
7.边城(节选)/沈从文
8.山地回忆/孙犁
9.变形记(节选)/卡夫卡
写作:小小说试作
第三单元思辨类文章(把握审辩式思维,反思和评价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整本书阅读:《堂吉诃德》
12.寻找时传祥——寻访精神高原/孙德宏
第四单元语言规律与语用规则
专题2:让你的言辞打动人
课外古诗诗词
必修二
第一单元古代诗词(古代诗歌的源流与脉络,诗词格律的主要特点)
1.《诗经》与楚辞
采薇
离骚(节选)/屈原
2.唐诗四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高/杜甫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锦瑟/李商隐
10.高尚生活/罗素
11.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
12.中国文化的既往与开来/邓广铭
写作:论说文——如何驳论
第四单元逻辑思维规则的梳理与运用
专题1:识别谬误
专题2:进行推理
专题3:构建论证
课外古诗诗词
1.毛泽东诗词二首
沁园春·长沙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中国现代诗四首
再别康桥/徐志摩
雨巷/戴望舒
春/穆旦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西川
3.外国诗三首
西风颂/雪莱
老虎与黄金/博尔赫斯
树与天空/特朗斯特罗姆
延伸阅读:我的记忆/戴望舒
写作:诗歌试作
第二单元思辨类文章(了解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把握论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
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
以项目学习为主,围绕一些专题开展学习
必修3
第一单元古代散文
以古代叙事类、写景抒情类散文为主
第二单元现代小说
含外国小说,革命传统的小说
第三单元思辨类文章
第四单元语言规律与语用规则
梳理既往学过的最基本的语言规则和语用知识,设置三两话题,以情境学习为主,化繁为简,纲举目张,多少提升语言理论的自觉
第二单元思辨类文章
古代散文
第三单元实用类文选
以新闻传媒类为主,兼顾演讲、辩论等社会交往类文本
第四单元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梳理、辨识媒介信息,学会运用
必修2
第一单元现代诗歌
含现代旧体诗词,外国诗歌
第二单元现代散文
兼顾叙事类、写景抒情类、哲理类散文,重视革命传统作品
第三单元实用类文选
含科普类文章、社科通俗读物
4.劝学/《荀子》
5.秋水/《庄子》
6.师说/韩愈
7.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8.病梅馆记/龚自珍
写作:论说文——如何立论
第三单元实用类文选(学习新闻类文本和演讲词,在社会活动中有效运用)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10.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11.新闻二则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