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ppt

合集下载

2024版年度一个人的遭遇优秀ppt课件

2024版年度一个人的遭遇优秀ppt课件
26
07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2024/2/2
27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遭遇的定义和类型
回顾遭遇的含义,包括不幸遭遇和幸运遭遇,以及遭遇对个人和社 会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的遭遇
分析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遭遇,探讨作者如何通过遭遇来塑造人物 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
遭遇与心理成长
阐述遭遇对个人心理成长的作用,包括面对困境的勇气、应对挫折的 能力以及心理调适的过程。
2024/2/2
28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撰写要求
2024/2/2
报告内容
要求学生诚实地描述自己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 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方面。
反思与总结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收获和不 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报告格式
明确报告的格式要求,如字数限制、排版要求等,以便学生规范撰 写。
一个人的遭遇优秀ppt课件
2024/2/2
1
目录
2024/2/2
• 引言 • 故事梗概 • 人物形象分析 • 艺术手法赏析 • 社会意义探讨 • 跨文化对比与拓展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2
01
引言
2024/2/2
3
课件背景与目的
2024/2/2
背景
介绍《一个人的遭遇》的创作背景, 包括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
目的
明确本次课件的教学目标,即让学 生了解作品内容、作者生平、文学 手法以及作品所反映的主题和思想 内涵等。
4
作者简介及作品概述
作者简介
介绍肖洛霍夫的生平、文学成就和创 作特点,以及《一个人的遭遇》的创 作背景和过程。
作品概述
简要概括《一个人的遭遇》的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为学生深入了 解作品打下基础。

一个人的遭遇ppt课件

一个人的遭遇ppt课件
一个人的遭遇ppt课件
作者简介:
重要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 《一个人的遭遇》等
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 1965年,“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 ,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 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
文章题为“一个人的遭遇”,一个人指 谁?
• “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 直要被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
• 思考为什么“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 给泪水浸透了”?
文本研习,拓展延伸:
一个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切,再坚强 的人在晚上也是泪湿枕巾。
概括索科洛夫的形象
• 请大家对以上分析进行归纳:
索科洛夫的形象:
索科洛夫是一名普通的俄罗斯退伍军 人,他忠厚朴实,受尽摧残却心地善良, 历尽磨难而坚忍不拔,执着地追求生活的 幸福。他是千千万万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 的俄罗斯人的写照。
2、你认为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索科洛夫的情感变化
3、本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称。 好处:真实感,现实感,还给读者亲切感。
文本研习,鉴赏品味 :
讨论:在这篇小说中,最感动你的细节是 什么?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说说感动你 的理由。
文本研习,质疑探讨:
• 先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文中有几次关 于索科洛夫眼泪的描述?
• 第一次:“但是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 干枯了”
• 第二次:“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 了”“我的眼睛里蒙上了雾”
• 第三次:“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 泪水浸透了”
• 最后一个亲人的失去,使主人公心痛 不已,泪已干枯,而遇见凡尼亚为什 么竟使索科洛夫又热泪盈眶?
• 先看一看凡尼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一个人的遭遇优秀课件

一个人的遭遇优秀课件
独特的叙事技巧
运用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对后世文学创作启示
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贡献
作品为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重要的范例和启示,推动了现实主义 文学的发展。
对人性刻画的启示
作品对人性的深刻刻画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对叙事技巧的创新
作品在叙事技巧上的创新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社会问题的呈现 揭示作品中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压迫、 不公等,并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联 分析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及其与社会环境和命 运的关联,探讨人物性格对命运的影响。
3
道德观念的探讨
挖掘作品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如对善与恶、正义 与非正义的看法,并分析这些道德观念对当时社 会的意义。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揭
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
03
《唤醒心中的巨人》
这本书以科学的事实、易懂的技巧,加上作者安东尼·罗宾斯自身的经
验和感悟,帮助读者发掘自身的潜能,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一个人的遭遇优秀课 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引言 • 一个人的遭遇:故事概述 • 文学手法与技巧分析 • 社会背景与历史语境解读 • 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探讨 • 艺术成就及影响评价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意义
跨文化交流
作品通过描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和事件,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 的交流和理解。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 PPT课件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 PPT课件
“几乎没人知道,日 本的士兵用刺刀挑起 婴儿,活活把他们扔 进开水锅里,”永富 角户说,“他们结帮 奸淫12岁到80岁的妇 女,一旦她们不再能 满足他们的性要求, 就把她们杀死。我砍 过人头,饿死过人, 也烧死过人,还活埋 过人,在我手下死去 的人有200多。……”
肖德昶
带着问题去读书: 索科洛夫是谁?他遭遇了什么? 身份、性格、事件、表现、情感……
为什么索科洛夫在妻子、女儿、
儿子死去时都没有落泪,可是却为收 养的“亲儿子”落泪多次,这令人费 解?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描写与“亲 儿子”的相遇相识?
战争,把人异化成“非人”!
“犯罪的不是这个或那个日本人, 而是整个日本皇军,它是一架正在开 动的兽性机器!”

索科洛夫的遭遇,真的只是
他“一个人的,“我”的遭遇 就是我的遭遇,是所有人的遭遇!
1、12月13日,网上曾有人问:南京大屠杀和我有 什么关系?有知乎网友给出了这样的一个答案。

客观上,没关系。

你是一个独立的人,独立的个体。没有任何
人有权力可以把你与这类历史事件绑架在一起,
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关注,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
是你的自由。
2、12月10日,5万同胞鲜血浸染的燕子矶,一男 身着武士服,手拿武士刀,做出劈砍动作。受到
他人制止时,他说:“历史关我们何事?你们少
管闲事,这是公共空间,我们是在完成公司交给 的任务!”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鲁迅

《一个人的遭遇》精品课件

《一个人的遭遇》精品课件
02
肖洛霍夫的作品以深刻反映苏联人 民的历史命运和社会生活著称,被 誉为“顿河史诗”的作者。
《一个人的遭遇》创作背景
《一个人的遭遇》是肖洛霍夫创作于 20世纪50年代的一部中篇小说,以苏 联卫国战争为背景。
作品通过主人公索科洛夫在战争中的经 历,展现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深重苦 难和心灵创伤。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的内涵和活力。
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和影响
1 2
扩大了世界文学的人道主义视野 作品关注全人类的命运和尊严,为世界文学提供 了更广阔的人道主义视野。
丰富了世界文学的艺术手法 作品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和深刻的心理描写,为 世界文学的艺术手法增添了新的元素。
3
促进了世界文学的跨文化交流 作品作为俄罗斯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促进了不同 文化背景下的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跨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跨时代意义
作品所揭示的战争与和平、人性与命运等主题具有永恒性,能够跨越时代引起读者 的共鸣和思考。
现实意义
作品通过展现战争对人的摧残和人性的光辉,呼吁人们珍视和平、坚守人性底线, 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同时,作品对家庭、亲情、爱情等主题的探讨也具有现实意 义,能够引发读者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对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看法
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多舛,经历了战争、死亡、分离等种种苦难, 这些悲剧性元素使得小说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故事情节的紧凑与引人入胜
小说通过一系列紧凑而引人入胜的情节安排,将读者带入到主人公 的世界中去,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主题思想的深刻性
小说通过讲述一个人的遭遇,展现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和对人性的 考验,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一个人的遭遇》ppt课件

《一个人的遭遇》ppt课件

儿子牺牲 埋葬欢乐
出车祸 悲愁的心
读者的眼泪

1956年12月31日,小说在《真理报》上发表, 一时洛阳纸贵,这两天的报纸被抢购一空。莫 斯科广播电台当时广播小说全文,行人在街头 驻足聆听,不顾寒风扑面,泪眼模糊;传到中 国后也使多少人泪飞如雨
文本研习,质疑探讨:

先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文中有几次关于索 科洛夫眼泪的描述?
70
【苏联】肖洛霍夫
作者简介
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 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 个磨坊主家庭,曾参加四 年的卫国战争,期间遭受 了家破人亡的悲剧.代表作 《静静的顿河》在1965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
遭 遇 战 争

伤残、死亡、生离死别、痛苦、伤痕 毁灭、罪恶、苟活、泯灭
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开拓了战争 文学的新领域。

你们可曾看到过那 种仿佛沉浸在极度 悲痛中的、充满了 绝望的忧郁、叫人 不忍多看的眼题为“一个人的遭遇”,一个人指 索科洛夫,索科洛夫遭遇了什么?每一次遭遇 中的心境如何?
一个人的遭遇:
兴奋激动 成功逃亡 重燃希望 找到儿子 心轻松变软 领养凡尼亚
妻女炸死 穿心的悲痛
——肖洛霍夫


1941 6
的 遭 遇 。
民 族 在 战 争 中 的 遭 遇 , 是 人 在 战 争 中
缩 了 民 族 的 苦 难 , 他 的 遭 遇 更 是 一 个
内 饿 死 近
城 下 , 开 始 万 了 人 长 。 达 索 科 洛 天 夫 的 的 围 泪 困 水 。 浓 城 900
年 月 德 国 法 西 斯 兵 临 列 宁 格 勒
第一次:“但是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 枯了” 第二次:“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 了”“我的眼睛里蒙上了雾” 第三次:“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 水浸透了”

一个人的遭遇ppt课件

一个人的遭遇ppt课件

05
社会支持与资源整合
Chapter
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家庭成员的角色与责任
明确家庭成员在提供支持中的角色和责任,如提供情感支持、生 活照料等。
家庭沟通与交流
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机制,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共同 应对困难。
家庭资源的整合
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如经济、人力、社会关系等,为遭遇困难的家 庭成员提供帮助。
一个人的遭遇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个人遭遇的实例分析 • 遭遇对个人的影响 • 应对遭遇的策略与方法 • 社会支持与资源整合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课件背景与目的
背景
介绍一个人的遭遇对其人生轨迹 的影响,引发听众对人生经历的 思考。
目的
通过分享一个人的具体遭遇,使 听众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起 伏和变化,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 训。
了解政府相关政策,如社会保障、救助政策等,并合理利用政策资源。
02
法律法规的保障与维护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寻求法律援助和支持。
03
政府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与相关政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和合作,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政策的落
实。
06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个人遭遇课件的意义与价值
呈现个人经历
培养心理韧性
学会从挫折中恢复,不断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 力。
有效沟通技巧
1 2
倾听与理解
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理解对方立场和感受。
表达清晰明确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3
避免冲突升级
掌握情绪管理技巧,避免在沟通中引发不必要的 争执。

《一个人的遭遇》优秀课件

《一个人的遭遇》优秀课件
和文学借鉴。
04
作品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遇和成长,展 现了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的 精神风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2024/1/24
6
02
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
2024/1/24
7
故事情节梳理
战争爆发
描绘战争对主人公 生活的巨大影响。
重返家园
描述主人公战后回 到家乡的复杂心情 。
2024/1/24
17
独特语言风格运用
2024/1/24
生动形象的比喻
01
作品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事物和情感具象化,
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富有节奏感的叙述
02
作品的叙述语言富有节奏感,长句短句相间,整散结合,使得
整个叙述过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幽默与讽刺的交织
03
作品在揭示战争残酷和社会现实的同时,也不乏幽默与讽刺的
对人性的思考
通过对人性的描写和思考 ,引导人们反思自身行为 ,追求更高尚的道德境界 。
13
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
1 2
民族精神的体现
在战争中,一个民族能够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 敌,彰显出强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民 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通过文化传承,一个民 族能够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他人物
包括索科洛夫的妻子、战友等,通 过他们的形象塑造,展现了战争对 普通人的深重影响。
9
叙事风格与技巧
01
02
03
04
现实主义叙事
故事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 而深刻地描绘了战争带给普通
人的苦难和悲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遭遇 ? ?
一.索科洛夫的遭遇:
——肉体的摧残与心灵的创伤
索科洛夫的遭遇,作者始终是从两 个方面着笔进行描写的。在写到他身 体上的遭遇的同时,都会照应到这种 遭遇给他心灵上留下的伤害。
课文一开始,侧面写了索科洛夫受 伤被俘,在法西斯集中营挨饿挨打, “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等 到逃回自己的部队里,跟首长谈话的 时候,头总是“习惯成自然地缩在肩 膀里,仿佛怕挨打一样”。这就是法 西斯集中营对人的精神摧残和折磨。
索科洛夫收到家乡来信,妻子和 两个女儿都被炸死,唯一的儿子参军 上了前线……面对痛失三位亲人的巨 大打击,他“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 团,怎么也松不开来”,心灵伤痛难 以言表。
宁可不要上校的奖赏,索科洛夫要 求让他回家看看。回到家乡,“家” 已经成为一个“很深的弹坑”——灌 满黄浊的水,野草长得齐腰高,荒凉 得像坟地。索科洛夫心里难受极了, “感到穿心的悲痛……连一个小时也 呆不下去”。
“遭遇”之外的遭遇 ?
作者肖洛霍夫的遭遇:
1939年3月,肖洛霍夫出席了联共党第十八次 代表大会.他在会上发言表示:如果法西斯敌人 进犯我们的祖国,我们苏联作家一定投笔从戎, 亲赴战场,保卫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发动了对苏的侵 略战争。第二天肖洛霍夫在家乡维约申斯克镇群 众大会上发言,声讨法西斯敌人。七月份肖洛霍 夫应征入伍,以上校的职衔担任军事记者,整个 战争期间都在部队服役,直到战争胜利后,一九 四五年十二月才复员。
肖洛霍夫以全新的角度处理了“人和战 争”的矛盾冲突。在苏共20大以后,赫鲁 晓夫指出“战争除了带来眼泪,带来破坏 和毁灭人们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珍贵财富以 外,不会带来任何东西。”肖洛霍夫就是 根据这一基本观点写作的,他说:“任何 战争都不能创造任何东西,战争就是破坏 者。”他还说在他的作品中没有反面人物, 唯一的一个反面形象就是战争。战争使得 勇敢的战士淌下“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 泪。”这就是索科洛夫个人的遭遇。
《真理报》上。小说发表后受到苏联读者的 热烈欢迎.海明威也从大洋彼岸打电话给肖洛 霍夫,表示祝贺。
二.译者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最早的中文翻译者 草婴曾专门著文,谈他因翻译肖洛霍夫 的这篇著名小说而引来的种种遭遇。
他说,1956年我在《真理报》上第 一次读到这篇小说,就被它深深地感动 了。小说写的是一个普通苏联人在卫国 战争中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苏联的卫 国战争对我的影响很大,它使我走上翻 译道路,而翻译工作从此也就成了我的 终身事业。
胜利的当天,儿子牺牲了,“埋葬了自 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的索科洛夫“眼泪 在心里干枯了”,心好象断裂了……在战 争中失去了所有亲人的索科洛夫,却“决 不”回到家乡去!因为承受不了心灵上的 伤痛,不管到那里去谋生,“这颗悲愁的 心不让我在一个地方长呆下去”他的心 “震荡得厉害”,“收缩和绞痛得厉害”。 更为痛苦的遭遇是,索科洛夫“差不多天 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白天里“表现 得很坚强”、“从来不叹一口气”的俄罗 斯男子汉,每次夜里醒来却“整个枕头总
肖洛霍夫自始至终参加了四年卫国战争, 同战士们战斗在一起,他饱览战争的残酷、 人民的苦难,深深体会到人民的感情,更 何况他自己也遭遇到家破人亡的悲剧,他 的母亲就是当敌机轰炸他家乡维约申斯克 镇时在家门口被炸死的。在前线,他曾几 次遇险。有一次他乘坐的汽车遭到敌机扫 射,一颗子弹从左面射过,离他只差二三 十厘米。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有一次他 乘坐的飞机在着陆时坠毁,他辛免于难, 但是受了重伤,导致脑震荡和内脏错 位……
一九四六年三月,战后的第一个春天, 肖洛霍夫在顿河的渡口,遇见一个领着 一个几岁男孩子的中年男子。这个男 人在等渡船的时候,向肖洛霍夫讲述了 自己艰难坎坷的一生。他在战争中失 去了一切亲人,这个小孩子也在战争中 失去了父母,他认他做自己的儿子,他们 相依为命,重新走上了人生的旅途,去开 拓未来的生活。
一个人的遭遇,不止是索科洛夫
个人的遭遇,他身上折射出了那个时 代的广阔背景,实际上是一代人乃至 两代人、几代人的遭遇,是一个国家 的遭遇,一个民族的遭遇。人类遭遇 了战争,即使战争结束了,也还长时 间地留给人类各种层面、各式各样的 “遭遇”,并且这些“遭遇”大多是 社会问题,是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的。
三.一个人的遭遇
——也是战俘的遭遇
卫国战争时期,大约有700万苏军官兵被俘 。
小说写的是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 但主人公不是战斗英雄,而是当过俘虏的司机。 按当时的军规,凡当过俘虏而生还者,必须受到 严格的审查。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情况下,大 批官兵被俘——当部队还没有展开,还没有进入 战斗岗位,就成建制地大批量被俘的时候,责任 就不一定在个人。这是战后涉及千家万户的现实 问题。这些战俘身心遭受折磨和凌辱,他们最后 历尽艰苦,回到祖国,却面临着新的遭遇:冷漠、 怀疑、审查,甚至关进“自己的”集中营。
二.遭遇中的遭遇
——战争孤儿凡尼亚
“一个人的遭遇”,这“一个人” 实在不是仅指索科洛夫;“遭遇”也 不是普通意义层面上的遭遇。这“遭 遇”中的“遭遇”就是凡尼亚。
与索科洛夫一样,这个孤儿的遭遇, 也不止是身体上的受罪,作者着力表 现的是战争给他着颗纯洁心灵的伤害。源自凡尼亚的遭遇不是一个孩子的遭
遇!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留下了大 批的孤儿,一度成为很棘手的社会问 题。苏共曾号召党团员实行绝育手术, 以免在战争中给社会造成孤儿。为此, 许许多多的青年人放弃生育。中国文 化工作者潘汉年就是在留苏期间响应 苏联政府政策,在苏联做了绝育手术。
这个故事震撼了肖洛霍夫的心灵,使他久久 不能平静。他回到维约申斯克区委会,对同志 们说,他一定要把这个男人的故事写出来.可是 他没有立即执笔,他似乎在思考什么。十年过 去了,肖洛霍夫读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 作品以后,似有所感,他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身不离案地迅速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人 的命运》(又译《一个人的遭遇》),并把它发 表在一九五六年除夕和一九五七年元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