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氟尿嘧啶类药物差异比较及III期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用药探讨共50页文档
FOLFOX or FOLFOXIRI一线治疗结直肠癌谁更佳?

患者暴露于三药的百分比与OS呈正相关
此外,一个名为GONO的临床3期研究证明,一线 FOLFOXIRI(氟尿嘧啶+亚叶酸+奥沙利铂+伊立 替康)研究相比于FOLFIRI(氟尿嘧啶+亚叶酸+ 伊立替康)方案能够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 生存结局。在另外一个单一分组的临床2期实验证 明了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具有可接受的安全 性后,一个名为OLIVIA的临床2期研究比较了 FOLFOXIRI+贝伐单抗与FOLFOX-6+贝伐单抗在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疗效,证明了前者能够 提高患者的PFS以及肝转移切除率。那么,在使 用贝伐单抗的基础之上,FOLFOXIRI和FOLFIRI 比哪个更好呢?这是TRIBE研究回答的问题。
三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1.在所有分子亚型的亚组之间,治疗效果之 间的差别并不明显。其中,BRAF突变患者 接受FOLFIRIXI+B的mOS为19m,mPFS为 7.5m,与以前的研究结果类似。治疗效果 在RAS和BRAF野生型组并无明显不同。
2.一线治疗多药联用是否会影响后续治疗方 案的选择:因为一线以后的后续治疗会影 响患者的生存结局,而这个多药联合的 FOLFOXFIRI+B通常会引起这样的顾虑: 是否影响后续治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 TRIBE研究中,我们看到,两组中都有80% 的患者接受了二线治疗,因此一线治疗并 不会过多的影响二线治疗的选择,二线治 疗包括:继续使用贝伐单抗、使用antiEGFR药物等。
FOLFOX or FOLFOXIRI一线治疗 结直肠癌谁更佳?
Lancet Oncology
目前,转移性结直肠癌的 一线化疗用药包括氟尿嘧 啶类+奥沙利铂/伊立替康, 联合贝伐单抗的治疗。有 研究综合了多个3期临床研 究(涉及5000余名患者) 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暴露 于全部三种(氟尿嘧啶类、 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细 胞毒性化疗药中,或能究入组条件的患者, FOLFOXIRI+B方案治 疗相比于FOLFIRI+B 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总 生存期,与RAS及 BRAF有无突变对两种 方案的选择无影响。 见图。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XELOX方案、FOLFOX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对比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XELOX方案、FOLFOX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对比摘要:目的比?^辅助化疗XELOX方案、FOLFOX 方案对Ⅱ、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月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7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随机分为两组,90例患者术后接受XELOX化疗方案,81例接受FOLFOX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5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及生存质量的差异。
结果XELOX组34例(37.78%)出现病情进展,FOLFOX组28例(34.57%)出现病情进展。
XELOX组、FOLFOX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XELOX组死亡21例(23。
33%)。
FOLFOX组死亡19例(23。
46%).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恶性呕吐、高胆红血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神经毒性、腹泻、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FOLFOX组高于XEL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而言,XELOX方案与FOLFOX方案在提高术后无病生存期、5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
但XELOX方案不良反应更少,患者的依从性与耐受性更好。
关键词:结肠癌;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issn.1006—1959.2018。
13.020文章编号:1006-1959(2018)13-0068—05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adverse rea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tage II and III colon cancer by XELOX and FOLFOX。
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

1、为什么直肠癌术后要行辅助化疗?
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目的为防止超出局部控制范围的微转移,其原理:1、术后免疫力下降2、肿瘤减负后增殖加快3、肿瘤负荷小,疗效好。
直肠癌术后化疗时应满足安全兼有效、毒性可耐受、无远期副作用的条件,目前推荐高危II期及III期患者需要术后辅助化疗,其中高危因素为:分化程度差(grade 3 or 4)、肿瘤合并梗阻或穿孔、T4、静脉或淋巴管、神经受侵、切缘阳性或可疑、淋巴结检测<12个等,II期之所以行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因为25%~30%的II期结肠癌患者会在5年内出现复发,不同病理分期的II期结肠癌患者5年DFS不同IIa(T3N0M0): 65%~73% IIb(T4N0M0): 51%~60%
2、目前直肠癌辅助化疗的观点?
ASCO
不推荐对II期患者常规使用术后辅助治疗
推荐应用于部分患者:淋巴结检测数量不足、T4浸润、肿瘤穿孔或分化程度差临床决定需要医生与患者充分讨论后作出ESMO
辅助治疗被选择性应用于淋巴结阴性的患者
辅助化疗常用方案:5FU为基础±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疗效≥5FU/LV(bolus)
3、化疗方案
目前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可选用的药物很有限为: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推荐化疗方案有5-FU/CF、卡培他滨、FOLFOX或FLOX(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醛氢叶酸)或CapeOx 方案。
化疗为6个月。
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口服氟尿嘧啶类与单药5FU疗效相当。
目前推荐FOLFOX用于Ⅲ期和高危Ⅱ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
不推荐伊立替康用于结直肠癌术后的辅助化疗。
不推荐分子靶向药物辅助化疗。
伊立替康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 R 7 3 5 . 3 + 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7 ) 0 3 — 0 0 3 4 — 0 2 结直肠癌 为一种多发恶性肿瘤 , 在我 国恶性肿瘤中 , 结直肠 2 . 2 远期疗效对 比: 对两组均进行至少 1 年的随访 。奥沙利铂组
岁。奥沙利铂组男性 1 8例 , 女性 1 3例 ; 年龄 2 7 ~ 7 4岁 , 平 均年 单链发生再连接产 生阻止作用 。目前 , 已经有报道指 出, 伊立替 龄( 5 5 . 1 _ 1 . 4 ) 岁 。两组间一般资料 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尸 > 0 . 0 5 ) 。 康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在 D N A合成过程 中产生细胞毒作用 , 复 1 . 2方法 : ①伊立替康组治疗 : 应用 F O L F I R I 方案进 行治疗。静 制酶和拓扑异构酶 I - D N A— S N 一 3 8 或伊立替康三联复合物发生 脉滴 注伊立替康 1 8 0 m g / m , 滴注时间 3 0 ~ 9 0 mi n , 于d 1 同时静脉 相互作用 , 导致 D N A双链断裂 , 实现治疗 目的 。在 9 0 m i n内完 滴注 4 0 0 m g / m 的5 一 F l J , d 1持续静 脉滴注 2 4 0 0 m ̄ m 的5 - F u + 成药物静脉滴 注 , 其活性代谢 产物 s N 一 3 8能够达到最大浓 度。
抗癌药物治疗III、IV期结肠癌的差别

抗癌药物治疗III、IV期结肠癌的差别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在过去15年间已经有了显著提高。
随着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抗-EGFR抗体和抗-VEGF治疗的发展,IV期结肠癌患者在确诊后存活平均超过2年,20%的患者预期可以生存5年或者更长。
然而,这些最近关于氟尿嘧啶的添加,只有奥沙利铂在III期结肠癌患者辅助治疗中有用。
柳叶刀肿瘤学在这个问题上,Taieb和同事们介绍了最新的辅助临床试验检测这些新药物中的其中一个,西妥昔单抗。
PETACC-8研究是一项多中心研究,纳入2559例III 期结肠癌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的化疗(FOLFOX4)联合西妥昔单抗,或者FOLFOX4不联合西妥昔单抗。
主要终点用来评估1602例KRAS野生型肿瘤的无疾病生存期。
研究人员报告称在这两组之间无疾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没有差异。
该项研究没有重大的缺陷,稳定的方法,均衡良好的小组,也没有主要的设计问题。
虽然CT扫描不是符合标准的一部分,90%的患者都接受了CT扫描,研究人员记录无有害影响。
不幸的是,这些结果与美国N0147试验结果相似,N0147试验是一项相似设计的研究,发现对西妥昔单抗增加至辅助试验修饰的第6版FOLFOX(FOLFOX6)没有阳性结果。
鉴于PRIME和OPUS的最近研究结果,显示额外的RAS基因突变会影响转移性疾病患者的预后,更详尽的RAS基因突变可能产生更好的结果。
然而,N0147亚组分析的结果使这种可能性很小。
错配修复状态可能影响该研究的预后,但同样,N0147的教训使得这种局势可能性不大。
当合计在一起时,N0147和PETACC-8研究从本质上巩固了每项研究的结果。
鉴于抗-EGFR抗体治疗在IV期结肠癌不具有RAS途径基因突变患者中的有效性,问题是为什么能够在转移性试验合理发挥的治疗策略在辅助治疗中没有疗效?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可能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结肠癌转移性进展的机制很可能不同于恶化转移性疾病的机制。
不同氟尿嘧啶类药物差异比较及III期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用药探讨

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3
卡培他滨的三级酶级联效应可提高肿瘤细胞中浓度
第一步:卡培他滨被肝脏中的羧酸酯酶水解为5'DFCR “三级酶反应” 第二步:5'-DFCR经胞苷脱氨酶转化成5'DFUR 提高肿瘤细胞中浓度 靶向机制 高效低毒
卡培他滨 “三级酶”级联 效应
第三步:5'-DFUR经胸苷磷酸化酶(TP酶)转化成具有细 胞毒杀伤作用5-FU
与UFT相比, S-1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毒性
FT : CDHP : Oxo=1 : 0.4 : 1
口服FT
肝细胞色素P450 (↓ ↓ 神经毒性) (↓ ↓心脏毒性)
肝脏 DPD
肿瘤
FdUMP (抗肿瘤活性↑ ↑ )
F-β-Ala
5-FU
胃肠道 OPRT
FdUMP (胃肠道毒性↓) Oxo选择性分布在胃肠道抑制 5FU磷酸核糖化 FdUMP (骨髓毒性↑ ↑ )
1. Seidman AD, et al. The Oncologist, 2002; 7(suppl 6): 1-3. 2. Reigner B,et al. Clin Pharmacokinet 2001; 40 (2) 85-104 3. M. Miwa,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1998; 34(8): 1274-1281.
苏洋等.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1; 19(2): 170-176.
5-FU的作用机制及给药方式 使其在治疗中存在一定不足
毒性较高1
骨髓抑制 胃肠道疾病 ……
半衰期短1
血浆半衰期短 与DPD以及一些肿瘤TS高表达有关
静脉注射
5-FU的不足
静脉注射缺陷1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第 3期
王江涛,等: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345
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 t检验和卡方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及 不 良 反 应 比 较 对 照 组 治 疗 有 效
率(25.93%)与观察组(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一些不良反 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摘要:文章以拟接受直肠癌根治切除术的Ⅲ期直肠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新辅助化疗 FOLFOX4方案和 XELOX 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发现,FOLFOX4与 XELOX方案用于Ⅲ期直肠癌,疗效接近, 但 XELOX方案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9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6449(2019)03-0344-02
直肠 癌 (rectalcancer)是 常 见 的 消 化 道 恶 性 肿 瘤之一。大多数直肠癌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少 数为潜在 遗 传 发 病[1],治 疗 方 法 以 根 治 切 除 为 主。 多数病例在就诊时已为进展期肿瘤,手术根治率及 术后生存率比较低,且存在复发与转移风险。新辅 助治疗是切除术术前辅助治疗方案,目的是使肿瘤 缩小或易于切除。本文以Ⅲ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 象,行新辅助化疗方案,评价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 统计不良反应,术后定期随访,评价各方案对患者生 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第 39卷第 3期 2019年 6月
doi:10.3969/j.issn.16746449.2019.03.028
结肠癌术中联合使用氟尿嘧啶缓释剂的疗效研究

结肠癌术中联合使用氟尿嘧啶缓释剂的疗效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术中联合使用氟尿嘧啶缓释剂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两年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85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根治术后,分为治疗组(45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0.55—0.60 g;对照组(40例):仅进行根治术;两组术后处理相同。
结果:治疗组的2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远处转移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术后复发率,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结肠癌;氟尿嘧啶缓释剂;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185-02近年来,结肠癌发病率持续攀升,已占恶性肿瘤排行第3位 [1] ,死亡率已升至第5位[2]。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对结肠癌早规范、标准的根治性手术能给结直肠癌患者带来的生存率近10数年来并没有明显突破,始终徘徊在50%~60%左右,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为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为探讨减少结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新方法,我们将氟尿嘧啶缓释剂(中人氟安)用于91例手术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入组标准:(1)病变原发于结肠;(2)在我院行结肠癌根治术;(3)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4)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7版分期标准,分期为Ⅱ期和Ⅲ期的患者;(5)有完整的随访资料。
1.2 病例资料 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患者85例,男57例,女28例,年龄49—82岁,平均63.8岁。
病理类型:高分化33例,中一低分化57例。
TNM分期:对照组Ⅱ期10例,Ⅲ期35例;治疗组Ⅱ期9例,Ⅲ期31例。
两组病例术前均有肠镜诊断取病理诊断,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均未发现肿瘤有肝脏及其他部位转移,术中证实患者均可行根治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