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空域管理54页PPT

合集下载

无人机含动画培训教材ppt

无人机含动画培训教材ppt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遵守飞行安全规则,避免危险飞行
遵守无人机飞行高度和速度的规定,避免超速或低飞
遵守飞行规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飞行规定,避免在禁飞区域进行飞行。
确保设备安全:检查无人机设备的安全性,确保设备没有故障或损坏,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飞行事故。
保持安全距离:在飞行过程中,保持与无人机和其他物体的安全距离,避免碰撞或干扰。
汇报人:
感谢您的观看
民用领域:无人机将在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航拍、快递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
商业领域:无人机将在商业领域创造更多价值,如农业植保、测绘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
无人机在未来的应用领域: * 农业领域:用于植保、施肥、播种等作业 * 环保领域:用于环境监测、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 * 救援领域:用于搜救、救援等紧急情况 * 物流领域:用于快递、货物运输等* 农业领域:用于植保、施肥、播种等作业* 环保领域:用于环境监测、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 救援领域:用于搜救、救援等紧急情况* 物流领域:用于快递、货物运输等无人机的发展方向: * 智能化:提高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能力、避障能力等 * 多样化:开发更多种类的无人机,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 安全性:加强无人机的安全性能,确保飞行安全 * 标准化:推动无人机行业的标准化发展,提高整体水平* 智能化:提高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能力、避障能力等* 多样化:开发更多种类的无人机,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安全性:加强无人机的安全性能,确保飞行安全* 标准化:推动无人机行业的标准化发展,提高整体水平
无人机的起源和早期应用
现代无人机的发展历程
无人机在军事、民用领域的应用

民航概论方课程教学课件:6.2 空域管理的概述、分类和划设

民航概论方课程教学课件:6.2 空域管理的概述、分类和划设
空中交通服务区域 :飞行情报区、高空管 制区、中低空管制区、终端管制区、进近 管制区、机场塔台管制区、航路和航线
第二区域 :飞行情报区
提供 飞行情报服务、 告警服务而划定范围的空间
飞行情报工作:飞行情报部门 承担 或指定单位 负责
第三区域 :高空和中低空管制区
区域管制区 ,与通信、导航、监视和 气象等设施建设、覆盖情况相适应, 考虑管制单位间协调需要,能 有效 提供空中交通服务
空域结构数据 和运行数据的收集 、 整理和使用
导航设施数据、飞行情报区和管制区数据、管制地带数据、航 路和航线数据、其他空域数据等静态数据
第四区域 :终端(进近)管制区
终端管制区 :两个 或两个以上机场的 进场、离场提供进近管制服务 进近管制区:仅为 一个机场的进场和 离场飞行提供进近管制服务
第五区域 :等待航线区域
解决或缓解飞行中已经或将出现矛盾 冲突 用于航空器盘旋等待或上升、下降的区域
第六区域 :特殊区域
空中 放油 区 :根据机场能起降的最大类型确定, 考虑气象条件和环境保护等 试飞 区域 :性能和试飞项目的要求确定 训练 区域 :性能和训练科目的要求确定 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空中危险区 :国家规定划设
安全、及时、有效、正常的 管制 服务、飞行情报 服务、高告警 服务 防止航空器空中相撞或与地面障碍物相撞
促使空中交通 有序 地运行
按各国法律规定 国际民航组织相关标准要求 对空域资源进行规定、管理、设计
空域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
空域管理 :依据既定空域结构条件 实现对空域充分利用,尽量满足需求
提供管制间隔服务,确保飞行 安全、有序
提供飞行情报服务、 告警 服务 创造宽松和灵活的运行空间

无人机空域管理

无人机空域管理
杭州、宁波、昆明、重庆七个管制分区等9个试点区域试 行。除试点区域外,国内其他地区的空域都属于管制空域。
第一个阶段
2011年被誉为中国的“通用航空元年” 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至各地通航规划,均释放出发
展通用航空的强烈政策信号。
第二个阶段
2012年,通航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年底,通航政策开始密 集出台。
第三个阶段
2016年~2020年,完善无人航空器运行法规体系。 2016年以来没有发布有关空域管理的文件。
第二节 空中交通管制
空中交通管制
空中交通管制 是根据规定的飞行计划,对无人机在空中的活动进行管理
和控制的机构和设施。 空中交通管制的目的 在于防止无人机与空中飞机和地面障碍物相撞,并有效地
第二个阶段
“2014通航与媒体交流论坛”发布的《2013年中国通用 航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通用航空机队 在册总数为1654架(具)
2014年5月,我国首条低空航线珠海-阳江-罗定正式通航, 标志着我国低空空域改革进入实际阶段。
国庆期间讨论了《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无人驾驶航 空飞行器管理规定》《通用航空信息服务站系统建设和管 理规定》《目视飞行航空地图管理规定》等法规草案
《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对空域的规定
低空空域是指在全国范围内真高1000m(含)以下(山区和 高原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经批准后可适当调整高度范 围。)区域。
最近沸沸扬扬的黑飞导致航班延误事件; 首都机场黑飞第一判时间; 无人机失控砸坏公私财物,伤人事件等等。 都是法规意识淡薄或没有法规意识,肆意飞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 第二节j无人机空域划设 无人机空中交通管制
第三节 空域管理的相关规定

无人机空域管理

无人机空域管理

课时教学教案申请时限是运营人在拟使用临时飞行空域7个工作日前向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提出; 负责批准该临时飞行空域的飞行管制部门应当在拟使用临时飞行空域3个工作日前做出 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并通知运营申请人。

♦临时空域使用时限临时空域使用时限应当根据通用航空飞行的性质和需要确定, 通常不得超过12个月。

因飞行任务的要求,需要延长临时空域使用期限的,应当报经批准该临时空域的飞行 管制部门同意。

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完成后,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单位、个人应当及时 报告有关飞行管制部门,其申请划设的临时空域即行撤销。

而在已划设的临时空域从事飞 行活动的其他单位、个人因飞行需要,经批准划设该临时空域的飞行管制部门同意,也可 以使用。

♦空域管理对于空域的管理,实行的是实时管理,也就是说无人机运营人即使有 批准的空域,其在实施飞行前也必须向飞行管制部门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才能使用申请 的临时空域。

否则视为“黑飞”。

据统计,2017年2月2日至5月,在云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净空保护区发生无人 机非法飞行事件不下6起。

5月1日下午发生的无人机非法飞行事件,受影响航班共32 班,其中28班返航,4班备降。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也曾是无人机“黑飞”的重灾区。

仅2017年4月后的3个月内,举例介绍空域 管理的内容, 对其重要性进 行进一步说绍无人机运计划申请与 复时限的要以及各种 要 时定,并通知申请人。

对于运营人提出的15日以内的短期飞行,可以在申请划设临时空域时,一并提出短期飞行计划申请,不再逐日申请;但是每日飞行开始前和结束后,应当及时报告飞行管制部门。

2.《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规定了在全国范围内真高1000m (含)以下(山区和高原地区可根据实际需要,经批准后可适当调整高度范围)区域低空空域划设的分类、原则和要求,确定了空域管理的要素、空域划设的权限、报备及准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了空域划设的标准、空域包含的要素等内容。

无人机法律法规与安全飞行(第2版)课件:无人机运行管理方式

无人机法律法规与安全飞行(第2版)课件:无人机运行管理方式

电子围栏的应用
置坐标
规定:
预先植入限制区域的地理位
大型无人机必须使用电子围栏
电子围栏 的位置
重点地区和机场净空区
重点区域是指军事重地、核电站和行政中心等 关乎国家安全的区域及周边,或地方政府临时 划设的区域。
植保机不能在围 栏处打药
无人机云系统
指轻小型民用无人机运行动态数据库系统。
无人机云平台的使用要求
无人飞艇的运行要求:
充气体积在4600m3以下; 禁止在云中飞行; 与云的垂直距离不得少于120m; 附近有人群时,须在30m以外运行; 当人群抵近时,飞艇与周边非操作人员的水平间隔不得小于
10m,垂直间隔不得小于10m。 正常情况下只能使用氦气,不能使用氢气;如需要,须获得
局方批注后,方可使用。
THANK YOU
重点地区和机场净空区 最少1s/次。在非人口稠密区报告频率最少30s/次。
报告频率最少每分钟一次 在人口稠密区报告频率
未接入无人机云的管理:
监视手段。
地面站:监视飞行高度、速度、 航向、姿态、航时等
申请
登记管理
无人机的登记管理是指:通过权利登记机关对拥有无人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实名制 登记,用以登记无人机权利人、权利性质及种类、权利取得时间以及无人机的名称、 型号、最大起飞重量、空机重量、产品类型和无人机购买者的姓名、移动电话等信 息,并在专门的权利登记簿中进行记载的一种法律制度。
无人机运行管理方式
电子围栏 无人机云平台 实名登记
电子围栏是指为阻挡即将侵入特 定区域的航空器,在相应
,并配合飞行控制 系统、保障区域安全的软硬件系统。
国内主流的多旋翼无人机厂商 都带有电子围栏系统,但由零散配件 组装而来的产品不设电子围栏、可以 任意编写航迹规划,产品容易改装、 不支持实时监视、飞行性能没有约束, 因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无人机法律法规与安全飞行(第2版)课件:空域管理

无人机法律法规与安全飞行(第2版)课件:空域管理

飞行高度层规定
防止飞机在飞行中相撞
各种空中交通服务区域的划分
便于进行交通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规定,我国的空域被分为 飞行情报区、管制区、限制区、危险区、禁区、航路和航线。
飞行情报区 又称飞航情报区(Flight Information Region),简称FIR,是由国际 民航组织(ICAO)所划定,区分各个国家或 地区在该区的航管及航空情报服务的责任区。 飞行情报区内的飞行情报和告警服务由有关 的空中交通管制单位负责提供 。
✓ 为了防止相撞,规定航空器在相对飞行相遇时,各自向右转
躲避对方; ✓ 必须遵守统一的飞行规则; ✓ 民用航空器机组人员的飞行时间、执勤时间不得超过国务院
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限。
为了实施有效的空中管制,我国在飞行情报区和管制区内划设了对民航 运输非常重要的航路、航线、空中走廊和机场区域。
指的是一国基于空防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 空域。目的在于为军方及早发现、识别和实施空 军拦截行动提供条件。
二战后,随着空中作战力量的发展,特别是 以高空高速为基本特征的二代战斗机的发展,各 国传统的防空体系面临较大威胁。如果还按照对 方目标逼近本国领空才出动战机拦截,时间不充 裕,根本无法保证成功拦截。于是在本国领空之 外的公共空域(简称公空)划定防空识别区,就成 了扩大预警空间、保证拦截时间的通行做法。
根据实施空中交通业务的需要,多数国家将 其所辖空域划成若干飞行情报区。我国共划 设了十一个飞行情报区:沈阳、北京、上海、 武汉、广州、昆明、兰州、乌鲁木齐和台北、 香港、三亚。
台媒2020年10月15日报道,台湾立荣航 空由高雄小港机场,飞往东沙岛的B7-9051次 军方包机,在飞往东沙岛途中,被香港区管 中心拒绝进入飞行情报区,要求返回台湾。 立荣客机遵从指示,调头飞回台湾。

无人机的安全飞行规则课件

无人机的安全飞行规则课件
飞行范围:无人机的飞行范围通常受到无线电信号的限制,因此必须合理规划飞行范围,避免 超出控制范围。
飞行环境: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必须对环境进行充分评估,确保不会对人员或其他飞行器造 成威胁。
避免与障碍物碰撞 降低意外事故发生概率 保障飞行任务顺利完成 保护操作员的安全
无人机安全飞行 的规则
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提前了解当地的禁飞区域和限制飞行高度等规定 避免在军事基地、机场附近等敏感地区飞行 确保无人机在可控范围内飞行,避免失控造成意外
避免在飞行过程中电量耗尽 避免在高温、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充电 避免过度充电 避免在飞行过程中进行电池更换
无人机安全飞行 的未来发展
自主导航:利用AI技术实现无人机的自主导航,减少对人工操作的依赖。 智能避障:通过传感器和算法实现无人机对障碍物的识别和避障,提高飞行安全性。 自动化飞行:利用AI算法实现无人机的自动化飞行,提高飞行效率和精度。 智能监控: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摄像头和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对飞行环境的感知能力。
无人机与遥 控器连接
无人机与电 脑连接
无人机与手 机连接
无人机与云 端平台连接
农业领域:用于农作物状态监测、精准施肥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救援领域:用于火场监控、搜救等,提高救援效率。 影视制作领域:用于拍摄、空中拍摄等,提高影视制作效果。 物流领域:用于快递配送、货物运输等,提高物流效率。
总结
了解空域环境:在飞行前,需要了解飞行空域的环境,包括其他飞行器的飞行高度、速度等信 息。
遵守飞行规则: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飞行规则,包括飞行高度、速度、距离等规 定。
避免危险情况:在飞行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与其他飞行器相撞等危险情况,此时应该采取避 让措施。

无人机的使用安全课件

无人机的使用安全课件
安全建议:加强监管、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技术研发等
事故概述:描 述事故发生的 背景、时间、 地点等基本信
息。
侵犯隐私权: 详细描述无人 机如何侵犯个 人隐私权,如 非法拍摄、窥
探等行为。
法律责任:分 析无人机侵犯 隐私权后,相 关方面应承担 的法律责任及
其后果。
防范措施:提 出有效防止无 人机侵犯隐私 权的措施和建 议,如加强监 管、规范使用
无人机操作员必须年满16周岁 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证书 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必须了解无人机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无人机保险:为无人机操作提 供保障
责任划分:根据保险类型和条 款确
合规性:确保无人机使用符合 相关法规和规定
04
无人机注册范围:所有无人机需进 行注册登记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01
确认无人机起飞场地安全无 障碍
检查无人机电池、遥控器、 螺旋桨等部件是否完好
确认无人机飞行区域安全无 障碍
确认无人机起飞高度、速度 等参数符合规定要求
空域要求:无人机应在合法合规的空域内飞行,远离机场、军事基地等敏感区域 天气条件:无人机应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飞行,如雷雨、大风、雾霾等 飞行高度:无人机应按照规定的飞行高度和速度进行飞行,避免超高超速飞行 障碍物避让: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应主动避让其他飞行物和障碍物,确保飞行安全
06
安全性问题:无人机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损害
监管缺失:目前无人机监管还存在一些漏洞,需要加强管理和规范
技术瓶颈:无人机技术还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应用场景的拓展: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需要加强安全管理 和防范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