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论

主体论
主体论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的主体性哲学为理论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具有主体性,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及创造性等主体性。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有更充分而全面的了解,以此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两者的主体性,通过两者主体性的发挥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主体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内涵

(一)主体与主体性的含义

1.主体的含义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作为主体的“人”究竟是该如何定义,马克思在以后的实践中提出了“现实人的”概念,使人对自身的研究摆脱抽象的人性论的桎梏。所谓主体,在哲学意义上说,有人类群体、特定群体和个体三个层次,在本体论意义上作为一种实体范畴,主体即实体;在认识论上人作为认识的主体,是认识活动承担者;在历史观上,是指一定历史范畴中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动的、现实的人。概括地说,主体是指主体是指有目的的、有意识的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主体性的含义

主体性思想,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便以正式确立,古希腊人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经过德国古典哲学家“人本学的唯物主义”,将主体性思想推向顶峰。至今,主体性问题是与现代性联系在一起的,“现代性的主体主义思潮,体现为理性主义、人本主义及个人主义‘三位一体’的主体主义理念体系。(漆思:《现代性的主体主义理念批判》,《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当代看来,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所以可以将主体性定义为:人在实践活动中变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和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其中,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创造性最能体现人的自觉能动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内涵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看法很多。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必须是人,在教育活动中可以划分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究竟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首先,双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在实施教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即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为客体;在受教过程中则相反。其次,单主体说。单主体说又可以分为教育者主体说和受教育者主体说。教育者主体说认为思想政治的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受教育者不能成为主体;受教育

者主体说认为受教育者是主体,教育者是只是为受教育者服务的的,所以教育者不是主体。这两种观点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有一个;再者,多重主体论。多重主体论则认为思想政治的主体不是一个主体,而是多个主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介体、环体。

多主体说看到了客体、介体、环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可取之处,但它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充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际上是一种泛主体论。泛主体论否认了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贬低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实质上是无主体论。

(三)相对主体说

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是相对存在的,它们之间的界限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只有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才可能划分主体与客体。这种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相对性,但没有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绝对性。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组织、实施者,这一点是绝对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绝对性存在于相对性之中。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呢?我认为,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主体的涵义,主要不是讲数量,而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按此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对应,是对一定的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前瞻性等属性,即主体能动性。主动性,是指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创造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前瞻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现实,从受教育者现实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又要放眼未来,引导受教育者养成与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主体性。

主体性价值的五个公理.

主体性价值的五个公理 [ 06-01-11 14:32:00 ] 作者:佚名编辑:studa9ngns 有关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认识,存在着一些“公理化”的价值定则,或曰最基本的价值规律性,这些价值观念是如此的基本,可以看作是定律的存在。它们先验地融入了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以至于沉菽为“自在”的状态,现今在此揭示出来,激活成“自为”状态,以积极推动并加深人们对于价值问题的认识,亦可作为价值哲学理论推演的桥头堡或出发点。认清价值认识之中的各种先验主观性所在,就可提升价值理论水平。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算是f·培根所开创的为祛除认识先验“幻相”而作努力的继续和深化。 价值公理之一:人的自利目的性激励价值认识。 如同所有其他的生命有机体一样,人的一切行为和欲望都受自私基因的指令操纵着的情欲支配的,这个支配是以行为欲望者个体的具有特定需求的价值方向指向的,由于基因的自私性倾向的天然本性所然[1],从而这个指向的方向必定是以自身的利益终极为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乃自利性的。 作为活生生的有机生命体的人,并未逃腾天演和生命进化的通则,无疑地具有自利性冲动,它是人的各种欲望需求的最内在策动力。因此,终极意义上,人并非是什么超越生命基质之物,而成为万物丛中独具德性的唯理主义心目中的圣洁品,人与动物的分界线并不在此处。进而论之,这种自利性也并非如我们日常所言及的道德层面的贬义性质的“自私自利”,而是具有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在体性质,它落实在生活层面上也并非得都是如此的“自私”面目,为此得有如此的词汇可得以评价,它也可以是“利他”的形式,或许还可称以堂而皇之的名称,如中国国粹的“仁、义、道德”乃至左倾分子的“大公无私”之类即是。在最广泛意义上,是凡指人具有一切生命性质所应具有的自为倾向。康德的伟大立论:“人本身就是目的”,就是对人的自利自为性的最高最抽象的概括。只是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的特定周遭情景来说,对生命有机体存在意义,神性禀赋,对社会的人格和对上帝的位格,对他人、集体的依赖性合作性,对于与自身相关的亲缘指数与等位基因价值关系的感悟、理解深浅程度不一,并为这些感悟、理解所需要掌握的技术和能力上存在着差异的不等同,从而形成人与人之间各个不同等级的道德行为修养和生存境界差异,并结合与自身特定周遭场合所采取的不同性质和等级的自为目的策略——其对应于生物进化论意义上的实质,乃自利性所覆盖的范围落实于与本己的等位基因的因缘关系程度上的等级差异。总之,不管怎样,人的价值追求都围绕着自利目的性而展开:在最终意义上直接或间接地增强在某个层面上与自身或亲缘或类亲缘基因不朽而努力,尽管追求者的理性思维未必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西方神学中有所谓人的神性,在社会生物学的意义上我的理解乃是,人的超越理性的存在致使对于自身亲缘指数与等位基因价值关系的感悟放大推及至最远的端点——上帝的位置而已。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 主体的本质表现在其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的特征中,这些特征构成了翻译主体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译论:大体划分为“语言学前”和“语言学”两阶段。无论是“语言学前”阶段中译者所处的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两难境地还是语言学阶段中作为翻译机器译者的状况,其哲学根源都在于二元对立认识论。二元对立认识论认为,思想作为客体的对立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客体,达到这种客观反映的工具就是语言。因此,准确性就成了当然的要求,因为这样才能保持客观、科学性。 译者主体性的理论分析:哲学解释学、权力话语和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三元素中的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 哲学解释学与译者主体性中的能动性因素:哲学解释学是西方哲学中语言论转向后深刻影响翻译研究发展的一种理论,它改变了人文学中的科学观点,给我们带来了时间和历史的视角。根据解释学观点,理解的过程就是译者的视域和原文本的视域不断融合的过程。为了达到这种融合,译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走出自身的视域,因此,理解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译者不断努力寻求新视域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因其主观能动性而突出出来。如果说解释学给翻译的启发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那么权力话语理论将我们带入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视角。 权力话语与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权力话语在社会文化视角中阐释译者主动性。权力话语理论认为,社会中任何行为都受到权力和话语的操控。因此,译者的翻译行为必然受到他所处时代的操控。这样,译者的主体性就主要表现为受动性。 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目的论充分论证了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这一方面。这一理论的准则就是目的解释手段。这种理论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以译者的各种目的为指导。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译者会调动他各种能力、采用不同策略来解决翻译中的各种困难。 译者主体性的内容本身就包括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方面。换句话说,积极和消极方面的辩证结合是译者主体性本身的内在要求。偏重这三方面的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对主

社会行政(思考题整理)

社会行政思考题(整理) 第一章 1.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管理、公共行政 2.社会工作行政是什么? 3.试比较社会工作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关系。 4.试比较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管理。 5.简要回答社会工作行政与工商行政、政府行政的共同之处。 6.与工商行政、政府行政相比,社会工作行政的不同之处何在? 7社会工作行政与工商管理的区别在哪儿? 8社会工作行政有哪些职责? 9如何认识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 10社会工作行政的原则有哪些? 11试说明社会工作行政的程序。 12社会工作行政有哪些推行要件? 13结合社会工作行政与工商行政、政府行政的共性与差异,试论述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 14结合所学知识,请设想社会工作行政的可能发展趋势。 第二章 1社会工作行政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2社会工作行政者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3社会工作行政者应有的专业态度包括哪些? 4社会工作行政的道德准则有哪些? 5您认为哪个公共行政理论比较适用于社会工作领域? 6试比较官僚制行政和民主制行政。 7述评各种管理理论在社会服务机构中的应用。 8结合实际,谈一谈社会工作机构应如何实现卓越管理。 9述评全面品质管理在社会工作机构中的运用。 第三章 1做伦理决定的途径有哪些? 2如何筛查伦理原则? 3伦理抉择的指导原则有哪些? 4试简要回答伦理抉择的过程? 5在哪些情况下社会工作者有可能被起诉渎职?如何避免? 6如何防范渎职行为? 7何谓“知后同意”?(案主)有效同意的标准有哪些? 8作为一名督导,在督导工作中应如何有效进行自我保护?

第四章思考题 1社会工作行政体制 2社会工作行政者应该如何去影响公共政策或机构政策的改变? 3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试回答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建构原则。 5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6试比较各种类型的社会工作行政体制。 7西方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共同之处何在? 8如何评价“福利国家”的优势与劣势? 9结合西方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经验,试论述应如何认识我国的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现状及其改革。 第五章思考题 1社会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目标管理、工作生活质量、职业生涯设计、组织文化、社会资本、团队建设、社会交待 2非赢利组织的特征、职能 3社会服务机构的特征 4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5社会服务机构的功能 6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方法 第六章思考题 1目标制定的原则 2计划的过程 3名义小组法、专家决策法(德尔菲技术法) 4决策过程 5社会服务计划的程序 6社会服务计划的方法 7社会服务计划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思考题 1团队、领导、沟通、协调 2机构组建、项目设计的过程 3社会服务机构董事会的职责 4社会服务机构中的领导 5沟通的阶段 6沟通的类别 7社会服务机构中的沟通 8社会服务机构中的协调 9社会服务机构中的控制

价值关系的主体与主体性_卢艳芹

湖南社会科学2012/6 价值关系的主体与主体性X □卢艳芹 李静雅 摘 要:本文论述了价值关系中主体与主体性的意义,历史地考察了主体的产生以及人成为主体的缘由,从价值关系范畴界定了主体相对客体的地位与作用的规定,并进一步探讨了主体产生的深层原因,从生存论视野论述了主体性的发生,规定了价值关系的主体与主体性的特定意义。 关键词:价值关系 主体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12)06-025-03 主体与主体性是哲学界较为关注的理论问题,对它的研究也由综合性到具体领域中的差异性,可以说逐步细化,鉴于主体与主体性本身的复杂特征,我们对它的分析要置于具体的主客关系中,这样才可以获得对应的规定性。价值关系是关于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关系,基于这一范畴的主体与主体性具有自己的规定。 一、价值是关系范畴 价值的存在形态是关系态而非具体的物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物质普遍本性之一,普遍联系的观点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其他事物、现象、过程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二是指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又相互联系着、作用着。价值作为物质世界的一员,也具有物质的普遍本性,即以联系的形式存在着。价值是联系的,是价值客体与价值主体的特定联系,是客体对主体肯定的意思表示与积极的作用效果。联系的特性就是关系,关系是一方与另一方的特定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状态,因此,价值是关系的,关系态是价值的存在状态,价值关系就是价值主体与客体、价值的过程与结果、价值的环节与标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状态。价值是关系范畴,那种认为价值是属性范畴,事物内部结构、性质的属性决定着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是把价值的存在形态归结于物态的观点。 联系的特征决定了价值关系的特征。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特征,所谓多样性是指联系形式的种类多样,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必然与偶然联系、原因与结果联系、内部与外部联系、本质与非本质联系等。这决定了价值关系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即直接性与间接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原因与结果的特征等。价值作为关系范畴,也要具有联系的条件性,因为价值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具体的事物现象都要有构成的条件,价值关系也不例外,价值的产生需要条件,离开条件就谈不上价值。 价值作为关系范畴,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特定联系,主体与客体是价值的两个因素,二者的关系决定着价值的生成与存在。对价值的主体与主体性的研究要在此关系中获得相应的规定。 二、价值关系的主体规定 主体是人的定位并不是自然就有的,是有历史过程的。如今,一谈到主体必然会与人联系,认为人是主体,主体也只能是人,实际上主体是人的定位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据海德格尔考证,“主体”这个词源出自古希腊语“根据”,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最早使用了主体概念,主体,指属性、状态和作用的承担者,其含义是中心或基础,是地位与作用的意义表示,这时也与人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说有关系,也是在此意义范畴内使用,任何实体的物都可以成为基础或中心,当然也包括人,但是,这时的人与非人存在物在此意义上没有区别。人与主体的联系最初源自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传统,古希腊文化实质是理性文化,它发展为近代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这种文化标识了人的理性思维特点,人的自觉意识的独立性,人由对自然的附 X作者简介:卢艳芹,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李静雅,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意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97380998.html,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意蕴 作者:马云志纯静 来源:《理论导刊》2013年第06期 摘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对人民的主体性地位的尊重和肯定。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意蕴,即:在实践视域中,人民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具有能动性和自觉性。在实践的价值应然性中,从个体出发,旨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社会出发,则是整合群众力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关键词:唯物史观;人民主体地位;实践;主体性;价值诉求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6-0007-04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并将这一理念置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之下。当前,我国正处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在人民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肯定。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角度出发,深刻认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哲学意蕴与价值诉求,不仅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的题中之义,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 一、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理论的背景分析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因素,是随着历史发展、人民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整体力量不断彰显总结而来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因此,必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从群众史观的发展看,自建党之初提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到建党90周年胡锦涛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1]显示出我们党一直以来具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优良传统。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2]到党的十八大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论断在新时期的新论述,这意味着我们党充分认识到了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充分肯定了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从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看,自中国共产党在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现在,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

社会行政学 习题一

社会行政学习题一 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员工培训的是(C)P125 A岗前培训 B脱产培训 C离岗培训 D在职培训 2·下列选项中属于绩效表示形式的是(C)P127 A工作速度 B工作质量 C工作效率 D工作成果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督导的形式的是(C)P132 A个别督导 B小组督导 C一对多督导 D一对一督导 4·下列选项不属于社会服务机构资金审计的原则是(D )P144 A政策法规性原则 B客观公正性原则 C效益性原则 D合法性原则 5· 审计本质上是一项具有(C) 性的活动。P150 A法规性经济 B公正性政治 C独立性经济 D独立性政治 6 社会行政的要件除了社会政策,社会福利资源,社会服务机构,社会行政人员外还包括(A)P21 第一章 A 社会服务人员 B 弱势群体 C 专家 D 社会学家 7 下列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服务机构特点的选项是(D)P77~78 第四章 A 民间性 B 专业性 C 行业体系 D 政府兴办 8 社会服务计划的程序不包括(B)P89~90 第五章 A 确定社会需要 B 目标分解 C 提出备选服务方案 D 选择方案 9 团队类型不包括(D)P99~100 第六章 A 问题解决性团队

B 跨专业团队 C 自我管理型团队 D 一般团队 10 四分图领导模式由谁提出(B)P103 第六章 A 李克特 B 弗莱西曼 C 菲德勒 D 保罗 多选题 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CD)P17~19 第一章 A 社会政策是社会行政的基础 B 社会福利资源包括物质性资源和服务性资源 C 社会福利资源是社会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组织化是现代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特征 2 非营利性组织特征(ABC)P67 第四章 A 非营利性 B 非政府性 C 志愿公益性 D 提供公共服务 3 社会服务规划的意义(ABCD)P81 第五章 A 明确组织发展方向 B 减少不确定性 C 集中人们对组织使命与目标的思考 D 为人们提供行政控制的标准和手段 4·项目控制的内容包括(ABCD ) P161 A进度控制 B财务管理 C产出控制 D风险管理 5·下面哪些选项是属于社会服务评估中的总结性评估(BCD)P184 A努力的评估B成果的评估C适当表现的评估D成本—成效的评估 名字解释 1·社会审计:P150 是指依法成立的社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接收机构的委托,对被审计机构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营活动进行公证、评价的服务活动。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论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 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主体性,如同一组俄罗斯套娃,既可以相互独立,又可以相互包含。如何看待和处理这几个层次的主体性的关系,这本身就标志着特定主体的主体性的实际发展水平。 一、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 个人和群体都可以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在由个人组成的群体中,个人主体性和群体主体性存在着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对立的关系。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十分重视个人和群体的统一。他说:“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但是这个统一只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真理和完善只是各个本质上相同的实体的结合和统一。哲学最高和最后的原则,因此就是人与人的统一。”他所说的“团体”可以理解为社会,人与团体的关系表明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存在。 就主体性而言,群体与个人的关系,可因其主导方面的不同而分成两种类型:(1)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主体性的关系;(2)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和群体主体性的关系。 第一种类型:以群体为中心的群体和个人主体性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作为主导的观念而被强调的是: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群体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即集体的主体性取代了个人的主体性。 在强化的群体观念支配下,个人观念相对被弱化,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如果群体中的个人保持着足够的主体性,在群体整合个人的力量时,强化群体主体观念,以便实现这种力量的整合,会产生较好的群体效应,实现群体应有的功能。如果由于过分强调群体,以致压抑甚至牺牲了个人的主体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是很难实现群体的力量整合的,因为群体力量的整合需要借助于个人主体性的努力。在个人主体性被压抑或牺牲的条件下,即使勉强实现了群体的力量整合,也会是弱的整合,而不会是强的整合。有时可能暂时形成看似强势的群体力量整合,但由于群体内部对个人主体性的压抑,不断削弱群体内在的力量,最终也会使之转化为弱势群体。 人在本性上似乎既是合群的又是不合群的,合群的一面使他在群体中不再感到孤独,他在群体中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获得某种安全感以及人与

价值是一主体性的内容说质疑

价值是一主体性的内容说质疑 中图分类号: B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7)04-0039-06 价值范畴是价值哲学的逻辑起点和基石。什么是价值?价值的本质是什么?是价值哲学中长期争论不休的焦点。李德顺先生在其著作《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指出了他关于价值本质的见解:认为“‘价值’这一哲学概念,其内容主要是表达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主客体关系,这就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变化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1] 20。认为“‘价值’是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1] 108,“在价值问题和主体性问题之间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1] 3。“在理论上,价值问题是主体性问题的一个最典型的形式”[1] 3。“用‘价值’这个概念来概括和表述普遍的主客体关系的一个方面: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亦即主体性的内容和尺度”[1] 106。他所说的客体主体化,指的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他还说,“所谓价值关系,即主客体关系的主体性内容”[1] 103,“价值是一种主体性的内容”[1] 378,“价值事实不是客体性的事实而是主体性的事实”[1] 276。把价值视为一种主体性的描述,认为价值概括的是主体性的内容和尺度,这是李先生的核心的观点。这样的观点能成立吗?现在看来,很值得反思。在此,特提出质疑,以就教于李先生和学术界同仁。 一、客观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之谬误 要认识价值的本质,首先要了解价值哲学的历史。价值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价值哲学的历史上,人们对价值本质的探讨主要有两大派别:客观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即唯客体论和唯主体论。唯客体论把价值理解为客体的固有属性或者认为价值就等同于价值客体。如英国伦理学家摩尔认为“许多的不同事物本身就是善的或者恶的”[2] 3,价值是事物自身固有的,“它本身是昭然若揭的或者真实的;它不是除它本身以外的其他任何命题之推论”[2] 3。事物本身具有不依赖于外在条件的内在价值。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舍勒也认为价值是独立于携带者及评价主体之外而存在的先验性质,价值的独立存在赋予价值对象以价值的本质。价值是先于携带者而存在的。例如,美并不是从美丽的事物中归纳抽象出来的,而是先于美丽的事物而存在的,是一种先验的性质。他说:价值是自明的,“并不是以某种方式添加上去的”[3] 239。 唯客体论看到了客体对价值形成的作用,有其合理之处。但这种观点忽视主体对价值的作用,不能解释同一客体其价值因人、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异的现象,因而是片面的。对此,罗素批评说:“假如一个人说:‘牡蛎好吃’,而另一个人却说:‘我认为牡蛎不好吃’。我们知道这是没有什么好争的。” [4] 127因为这是口味的不同。这说明,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价值不同,价值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与唯客体论相反,唯主体论则认为价值决定于主体或主体的特性。认为价值是由人的情感、兴趣、欲望、需要所决定的,或者认为价值只是主体情感、态度的表达。如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认为价值或善的本质就是满足需要,他说:“善的本质,简单说来就是满足需要。”[5] 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也认为价值就是能满足某种需要的东西,或者是能引起某种快感的东西。他说:“每种价值首先意味着满足某种需要或引起某种快感的东西。”[6] 35奥地利哲学家迈农也认为价值植根于人的感情生活或情绪之中。他说:“凡是一个东西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论文关键字: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我国翻译理论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的创造性讨论,80年代以来,中外翻译理论界对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探讨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在研究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一、引言 长期以来,以原文和语言转换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使译者的形象处于一种被忽视、被压制的状态之中。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学和翻译学思潮的兴起和繁荣,最终导致了翻译文化的转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还将翻译主体的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译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也随之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由此形成了翻译研究的译者中心论范式。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文化翻译学派将翻译视为一种通过译者独特的创造性实现的一种艺术再造、审美交际、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译者对文本的操纵过程。 讨论文学翻译的主体性,首先应该弄清楚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根据查明建先生观点:“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在此主要探讨的是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对原文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写”。主体性的发

挥有自助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是译者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表达能力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综合体现。不承认译者主体性的存在是错误的,但是盲目夸大译者主体性的作用,更是不应该的。 二、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译者的翻译活动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其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在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译者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 首先,意识形态对译者翻译活动的影响。译者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其翻译活动必然受到当时社会主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主流思想和欧美国家的相差甚大,当时苏俄文学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中处于中心地位,当时的译者就是在这样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翻译了大量的苏俄文学作品,比如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奥斯特勒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 其次,译者的审美偏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林语堂先生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作为“艺术家”的译者,他(她)的艺术表现能力必然受到自己的审美偏好的影响。傅雷曾说过“拿个文学的类别来说,要认清自己的所短所长,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

自考社会行政试题

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行政试题 课程代码:00283 一、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科层组织理论是由 提出的。 2. 是构成权威的第一要件。 3. 培训需要= 一实际绩效。 4. 公共服务的 是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一?个共同的实践趋势。 5. 在选择理想方案的方法中, 模型主要用于评佔各可行方案对社会问题所产生 的影响程度。 二、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社会公益组织向政府反映社会的实际需要信息、提供可行的建议、协助政府贯彻社会福 利政策的功能是( A.社会服务功能 B.社会沟通功能 C.监督管理功能 D.市场调节功能 2. 在我国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体系中,负责国家职丄的医疗保障的是( A.人事部门 B.民政部门 C.卫生部门 D.工会 3. 现代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以科层制为其存在的形式,决定了社会丄作行政领导与其他成员 存在职位角色的不同,权力大小不同,这说明社会工作行政领导具有( )。 A.服务性 B.权威性 D.等级性 4. 认为实际决策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改、调整以往政策的过程的决策理论是( A. 决策程序理论 B.渐进决策理论 C.综合性 )。 C.综合决策理论 D.精英决策理论 5.由组织内中层管理者做出的、关系到木地区或木部门的一些较大问题的决定是( A.组织决策 B.管理决策 )。 C.业务决策 D.战略决策 6.不属于制定社会工作行政计划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实际性 B.集中性 )° C.具体性 D.可受性 7.处于沟通中心的人可以和其他沟通点联系,其他沟通点彼此不能发生沟通联系。这种行 政沟通关系模式是( )。 A.聚联式 B.单联式

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摘要】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过程始终。但在译者主体性不能无限度地发挥,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译者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限制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优秀的文学译作。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发挥;制约;异化;归化 1译者主体性理论的确立 在传统译论中,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如“译者, 舌人也”,“译者是职业媒婆”,“译者是文化搬运工”等。这体现了作为主体的译者在翻译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西方翻译界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尤以苏珊·巴斯内特( Susan Bassinet ) 的《翻译、历史与文化》( Translation , History and Culture) 为代表。之后,翻译研究从单纯的语言学角度进入到语境、历史、文化的宏观大环境中。查明建和田雨把译者主体性界定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1] 2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2.1选材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 译者主体性首先体现在译者选材的主体性上。选材是创作的第一步。译者选材时必须既了解自己又了解作品,不善说理的人不必译理论书,不会作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分析“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译者选材的主体性:郭沫若之钟情于雪莱,徐志摩迷恋于拜伦,闻一多醉心于勃郎宁的十四行诗,梁实秋则竭尽心机把莎士比亚推荐给中国读者(陈福康,2000:285)[2]。 2.2翻译创作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 根据现代阐释学的观点, 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一个文本完成之后, 其意义取决于读者对它的理解。这与传统翻译研究中追求作者原意的思想大相径庭。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作品内容传达给读者, 原作者的原意根本无处可寻, 那么译者努力忠实的便是作品本身, 而并不是原作者。这就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很大的再创作空间, 会有意无意地受自己的审美情趣、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甚至政治态度等影响。翻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译者首先要理解原作, 也就是解读原文。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译者同文本进行对话, 调动自己的情感、意志、审美、想象力和期待视野等能力, 以达到与原作者视界的融合; 体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当时的情景, 达到身临其境的过程。但是, 由于所处的时代、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甚至个人观点的不同, 译者的视界不可能与原作者的视界完全融合,对原作的理解也就有偏颇之处。以下是我国翻译界几位名家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的一句著名台词的不同翻译。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1)活下去还是不活, 这是问题(卞之琳译))。 (2)生或死, 这就是问题所在(王佐良译)。 (3)死还是不死, 这是个问题(许渊冲译))。 王佐良先生的译文, 口吻颇具哲学家的思考,卞之琳的翻译侧重于活, 许渊冲则侧重于死。于是有“一千个人翻译《哈姆雷特》,就会出现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说法。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关雎》英译本的比较 摘要:《关雎》是《诗经》三百篇中为人熟知的诗篇,几乎人人能够出口诵读。本文主要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对《关雎》几个不同的英译本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在译文的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的体现。 关键字:《关雎》;译者主体性;内容;风格 Abstract: Guanju is known to everyone in the Book of Songs, which is composed of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poems. And almost everyone can read it without other people’s help.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several 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 of Guanju in the term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which reflects in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contents and style. Key words: Guanju;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contents; style 引言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是是连接两个国家、两种不同文化的友谊使者,然而长期以来,译者经常处于边缘地带,依附于原文作者;译者的翻译活动被视为是再生产,译文被看作是原文的附属品。因此,学者们开始重新考虑翻译这一问题,认为一切译文绝不仅仅是对原文简单的模仿,复制,而是一种再创造,是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这一主要因素。 一.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就是译者主体性。那么我们在探讨译者主体性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翻译的主体:有些研究者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有些却认为译者和读者才是,还有人认为译者、读者和作者都是翻译的主体。从

“人民主体地位”再强调的深远意义

“人民主体地位”再强调的深远意义 作者:徐俊忠《光明日报》(2016年04月16日01版) “人民主体论”与近代以来西方流行的“人民主权论”,一字之差,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维传统,坚持以“人民主体论”作为立政和建政的基础,坚持用“人民主体论”超越“人民主权论”,是历史观和基于历史观基础上的政治观的一次重大飞跃。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领导人更是在如何防止国家偏离“人民主体”、避免社会分裂为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二元对立方面殚精竭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这一理念的尤为重视和多次强调,更是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六个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中第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突出强调“人民主体地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党的政治传统,宣示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基本价值思想的鲜明体现,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弘扬与发展,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 “人民主体论”相较于近代以来西方流行的“人民主权论”,是历史观和基于历史观基础上的政治观的一次重大飞跃。 “人民主权论”是近代西方新兴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重要理论武器,也是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理论基础。其最重要的功能在于从理论上解决统治的合法性必须来自于作为国家主权平等参与者的人民的“同意”与“授权”。 然而,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分析框架来看,这一理论及其实践总体上属于“政治解放”的范畴。“政治解放”在人类解放阶梯上是重要的一步,但它远不是人类解放本身。政治解放最大的贡献在于借助天赋权利思想,解除政治统治权被世袭于特定家族的血缘谱序树上的状况,使政治统治权力的获得不是通过出生,而是通过被赋予国家主权平等参与者地位的人民的“同意”或“授权”的方式。政治由此成为一个大众可以参与和进行选择的领域。但是,这种解放的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人民在借助自然权利思想的论证中,被赋予了国家主权平等参与者地位的同时,也被放置于市民社会的激烈竞争之中。这种市民社会既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础,又以市场竞争为基本原则。虽然竞争被赋予种种平等的规则,但两个平等的权利之间的竞争,天平一定是向力量倾斜的。因此,其结果必然导致强势群体的少数人对于财富的垄断,而多数人则沦为底层的弱势人群和阶级。所谓的弱势群体,不仅由于他们处于被雇佣而收入水平低下,从而成为经济上的弱势群体,而且由于经济上的弱势,导致他们在受教育方面,以及生活方式与情趣、社交、爱好等方面也被视为社会的底层而备受上层社会的忽视、轻视与排斥。社会由此处于撕裂状态之中。 其次,这种政治解放的最主要体现之一就是国民被赋予“公民”的身份,并都拥有平等的结社、表达和选举等权利。问题在于尽管他们在概念上都是毫无区别的平等“公民”,但实际上由人们在市民社会中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差距不仅有天壤之别,而且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对于实现政治权利所需要的各种实物性和非实物性条件的拥有。一个人对于言论发表权利的实际运用,既需要有能够形成对于公共事务见解即“言论”的能力,也需要具有发表和传播这种言论的物质条件。缺失这种条件,即使权利被宣示过千百万次,对于弱势群体和阶级而言,都是永远不可企及的东西。马克思把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公民”恰当地称作“想象中的主权的虚拟的分子”。这种状况的出现,究其实,并非有人从政治上、法律上进行剥夺或强制,而是市民社会中不平等地位的必然结果。

社会行政复习重点完整版

1. 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P5)(简答题要求) 相同点:如果我们把公共行政看作政府的职能,那么,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活动也属于公共行政的范畴。可以认为,公共行政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社会行政,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 不同点:第一,公共行政是面对一般公民的、维护其利益的行政活动,社会行政则主要面向社会上的困难人群和弱势群体。第二,政策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带来价值上的某种差异,社会行政更关心价值问题。第三,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社会行政的主体呈多元化态势。 2. 社会行政与公共行政的联系与区别(P4)(简单题要求) 相同点:如果我们把社会管理看作在整体上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活动,那么,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解决困难群体的问题也可以纳入社会管理的范畴。 不同点:第一,对象不同。社会行政的对象是社会福利活动,特别是对困难人群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性支持,而社会管理的对象是一般的社会活动。第二,方法不同。如果说社会管理更强调权力的话,社会行政则更强调共同参与和治理。第三,任务不同。社会行政更看重效果而不是单纯的效率,因为社会行政的根本任务是要对困难人群、弱势群体实施有效的帮助。 3. 可以认为,社会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活动。(P7)(单选题要求) 4. 蒂特马斯在50年代被伦敦经济学院聘为第一个社会行政教授。(P9)(单选题要求) 5. 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之研究》被认为是行政学的开端。(P11)(单选题要求) 6. 社会行政的要件:社会政策、社会福利资源、社会服务机构、社会行政人员和社会服务人员(P17)(多选题要求) 社会福利资源包括物质性资源和服务性资源(P18)(多选题要求) 第二章 7. 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的含义、特征和相互关系(P25~29)(简答题要求) 宏观社会行政是指在政府的社会行政系统中和在大型非营利组织中,从事政策的执行设计、为其建立条件及规则并综合性地推动政策实施的活动。它的特征有,较强的政治性,广泛的协调,对政策实施负有主要责任,运用权力系统推动政策实施。 微观社会行政是相对于宏观社会行政的概念,它是指在政府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中比较接近于具体服务的基层从事的行政活动。它的特征有,实务性,局部协调,部分责任,科层权力和其他方法并用。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 一、主体性:人、作家作为主体的前提条件 在人类活动中人是主体,在文学创作中作家是主体。这种说法并没什么不对。但是,有人把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体是人”这一命题变成了:“人从来和永远是主体”,断然认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主体,并以此否定人作为客体存在的可能,这就颇令人费解了。 人成为主体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并不仅仅像人们一般所表述的那样:只要人作为活动的施动者和承担者,人就是主体。不错,人作为主体,必然处于与特定客体的特定关系之中,并成为活动的承担者和对客体的施动者,这是起码的要求。但是,奴隶在劳动中虽然作为活动的承担者和对客体的施动者,然而,他们是在一种强制性压服之下,戴着脚镣去承担活动的,他们显然不是主体。我以为,人是否作为主体存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是否具有主体性。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存在的根本条件和前提。 主体性和主体是两个有联系而又不相同的概念。主体性指的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而主体指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一些文章往往把两个概念等同混用)。那么,主体性的内涵是什么?有的学者把主体性解释为主观性,这是欠妥的。主体性和主观性虽然在英文中同出“Subjectivity”一词,但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主体性不同于主观性,后者一般指主体看待和处理问题的一种态度,往往是在认识与对象实际不相符合的意义上使用的,而不是作为人的某种本质属性的规定,所以不能把主体性解释为主观性。主体性也不能笼统地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观点去理解,简单地归结为独立自主、自我决定、自由自决、自我、自我意识或个人特殊性、个体价值等,因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主体性已被抽象化。对主体性的内涵作出科学论述的是马克思。他谈到在一般劳动中“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文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1]显然,“支配”客体的属性正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因而也就是主体性的本质内涵之一。人对自然的支配正是人成为主体的开端,支配自然的属性也就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基本的本质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思想看,“支配”客体不仅仅指支配自然客体,还包括支配社会客体和自我。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作为主体的人,就是“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略论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与客体性(1).

略论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与客体性(1) 价值观念的更新,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重问题。价值观念作为主体 对客体的偏好与需以及客体对主体的效益与满足关系的哲学范畴,其更新的过 程既是最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也是主体性和客体性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 在勇于实践的同时,努力提高人的主体性,克服客体性即社会制约性,加大条 件系统的供给力度,既是当前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任务,也是加快人们价值观念 更新步伐的基本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 展,人的价值观念的更新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 问题。所谓体制问题、机制问题、社会活力问题、投资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的 核心是价值观念问题。因此,在实践确证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更新的客观必然 性、合目的性和历史进步性的前提下,深刻揭示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和客体 性及其关系,对于加快人们价值观念更新步伐,降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成 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现代化发展,无疑具有极其重的理论和实践意 义。 一 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是人类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主体性因素。它具体表 现为价值观念的主体性、价值实践的主体性和价值认识的主体性。价值观念的 主体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价值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主体性问题。无论是价值 关系的产生和变化,还是实践过程中的价值认识、价值评价、价值判断、价值 选择、价值取向,无不是价值主体按照自身需的内在的价值尺度、价值标准整 合各种价值关系的产物。 价值观念更新的主体性根源于价值的主体性。价值作为客体对主体的意 义,不仅具有客体性而且具有主体性。就其主体性而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一是它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为人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 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二是它的主观性。价值的主观性,首先是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价值主 体总是按照自己特定的价值需、价值心理、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来选择和创造 价值的;其次是指主体具有价值认识的能力。主体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主观 需,而且能够认识客体满足自己需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并遵循趋利避害的最优 化原则;再次是它的保守性和随即性。一种价值观念一旦趋于稳定或被模式化 便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由于需的随即性、可变性,因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三是它的主导性。 在现实的价值关系中,价值主体总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这是毫无疑问 的。价值的主导性表现为价值主体在价值关系及其建构中的自主性、对客体功 能的选择性、改造性、对自身行为的控制性和对客体价值的消费性。四是它的 能动性。包括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性即表现为主体对自身需的自我 认识和自我行为的自我省悟。把需自觉地转化为一种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是主 体能动性的重表现。主动性即表现为主体积极地变革客体使之满足自己的需。

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主体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亿万同胞的共同任务,要发挥人民的主关能动性,在坚持依法治国这一我党领导国加建设和人民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和推动人民参与管理和制定国家的政策和制度,管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话建设更好的维护人民的权利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跟本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整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穿心精神贯彻到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荐理论,制度,科技,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德创新,积极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共同富裕是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节社会分配方式,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着力解决社会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的惠及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的道理稳步前进 公平正义是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制定对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制度,逐步建立权利公平,制度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证体系,保证社会的公平环境,是人民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社会和谐是本质属性,要把改善和发展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保证改革发展稳定的前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强和会和谐因素增加社会创新能力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要积极赢取和平稳定的世界发展环境,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稳定世界和平。积极找到各方利益的交汇点,促进长久和平,繁荣有序的世界环境。 和平发展是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和核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促进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