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奶近期事件

合集下载

蒙牛牛奶收购雅士利事件

蒙牛牛奶收购雅士利事件

蒙牛牛奶与雅士利在奶粉业强强联合“打头阵”据国内乳品界业内人士透露,国内上百家奶粉企业于18日参加了由工信部组织的会议,以贯彻早前发布的《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

该行动方案提到了奶粉业“强强联合”,而“打头阵”的就是上周双双停牌的蒙牛牛奶和雅士利。

6月18日,蒙牛牛奶和雅士利联合发布公告称,蒙牛牛奶动用资金超过110亿港元,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要约收购大约75.3%的股权。

在香港联交所已停牌5天时间的蒙牛牛奶和雅士利双双复牌交易。

作为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蒙牛牛奶收购雅士利复牌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雅士利国际昨日复牌高开3%,报3.45港元。

蒙牛牛奶高开8%,报29.1港元。

虽然两家公司的股票在收盘价时均低于开盘价格,但是,与13日停牌前的股价相比,蒙牛牛奶和雅士利国际的股票都出现较大涨幅。

蒙牛牛奶报收于28.7港元,涨幅达6.89%,而雅士利国际股价报收于3.43元,涨幅为3%。

蒙牛牛奶与雅士利联手重树国产奶粉品牌形象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将掀起一轮兼并重组潮。

蒙牛牛奶与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宣布,蒙牛牛奶将全面收购雅士利。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

公告显示,蒙牛牛奶已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并获得雅士利控股股东张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雅士利第二大股东接受要约的不可撤销承诺,承诺出售合计约75.3%的股权。

根据收购方案,蒙牛牛奶为完成收购最多将耗费124.57亿港元现金。

据悉,蒙牛牛奶收购雅士利是为了弥补自身奶粉方面的短板。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整体规模排名第二的蒙牛牛奶奶粉产量仅有4758吨,全国排名第十,而雅士利奶粉产量达2.58万吨在国内排名第五。

收购了雅士利后,蒙牛牛奶的奶粉产量将超过3万吨,排名提高至全国第四位,整体竞争实力大大增强。

蒙牛牛奶、雅士利两大国内乳业巨头联手后,有利于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加快国产粉行业整体升级的速度,重树国产奶粉品牌形象,重振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蒙牛牛奶最新事件特仑苏有机纯牛奶有机产品认证

蒙牛牛奶最新事件特仑苏有机纯牛奶有机产品认证

蒙牛牛奶最新事件特仑苏有机纯牛奶有机产品认证
12月25日,蒙牛牛奶特仑苏有机纯牛奶产品正式获得由北京爱科赛尔有机认证公司颁发的欧盟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截止目前为止,蒙牛牛奶特仑苏有机纯牛奶包头事业部和巴盟事业部的两个生产工厂全部通过欧盟有机产品认证。

2013年3月,蒙牛牛奶有机奶工作小组根据特仑苏有机纯牛奶的市场规划需求,确定开展全产业链欧盟有机认证。

2013年9月份蒙牛牛奶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开始组织认证公司对包头事业部特仑苏有机纯牛奶产品开展欧盟有机认证,包头事业部于2013年11月份顺利通过了北京爱科赛尔有机认证公司欧盟有机认证的现场审核,后经认证公司专家审核组审核评估,认定蒙牛牛奶包头工厂生产的特仑苏有机纯牛奶符合欧盟有机产品要求,并颁发了欧盟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至此,特仑苏有机纯牛奶全产业链的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和欧盟有机产品认证全部完成,特仑苏有机纯牛奶的牧场和工厂均通过了中国有机产品和欧盟有机产品的双重有机认证,具备了市场推广的条件,消费者可以享受到经过中国和欧盟双重有机产品认证的特仑苏有机纯牛奶。

牛根生告别蒙牛的日子

牛根生告别蒙牛的日子

牛根生告别蒙牛的日子编者按:不管是作为荣耀,还是原罪,对于以牛根生为代表的创业团队来说,蒙牛乳业已经成为过去,但就他们的“新生意”而言,蒙牛,依然是无法舍弃的依靠。

“改变,正在发生。

”9月20日,这是蒙牛乳业(2319.HK)新品牌形象发布会开场VCR的第一句话。

当晚,蒙牛发布了全新的主视觉、品牌广告及产品包装。

创立至今13年来,这是蒙牛首次大规模形象切换。

“我们希望,以一滴奶的形象,回归牛奶的本质。

”由中粮集团委派、5个月前刚刚出任蒙牛乳业总裁一职的孙伊萍在发布会上表示,“蒙牛发布的新形象、新理念,不是单纯外在的视觉转变,而是蒙牛对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的回归和重温。

”从1999年开始,这家由牛根生领导创立的乳业公司,以让业界为之侧目的增长速度快速崛起,其创始团队和投资方亦从资本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但与其高速增长始终相伴的,却是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即便是在2009年7月央企中粮集团入主蒙牛之后,情况依然未能发生明显的改观。

如今,这场由大股东中粮主导的“形象切换”显然意味着,它正在努力摆脱“旧蒙牛”的种种阴影。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称,蒙牛可以不赚钱,但必须把好质量关。

当然,这注定将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而对于以牛根生为代表的创业团队来说,蒙牛乳业已经成为过去时,不管是作为荣耀,还是原罪。

两个月前的7月31日,蒙牛乳业宣布,前总裁杨文俊“因个人事业发展辞去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职务”。

作为最后一个留守在蒙牛的创业元老,杨的离去,宣告了蒙牛彻底告别了“牛根生时代”。

更早的2011年6月,牛根生已辞去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一职,仅保留非执行董事身份,不再参与蒙牛的管理。

事实上,早在2009年7月中粮入主之后,牛根生就已经逐渐隐退幕后。

一位在2009年左右加入蒙牛的中层员工回忆称,自他来到蒙牛,就从没在公司内部见到过牛根生。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是蒙牛乳业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

在那之前,无论是蒙牛还是牛根生本人,都曾以“公益”形象高调示人,但这起席卷整个中国乳业的特大食品安全事故,以及蒙牛之后不断爆出的、或大或小的其它食品问题,对蒙牛和牛根生个人,均造成了巨大的、持续的负面影响。

案例之蒙牛与伊利打响网络“公关战”

案例之蒙牛与伊利打响网络“公关战”

蒙牛与伊利打响网络“公关战”蒙牛与伊利之间,从不缺乏爆炸性新闻,近段,两大乳业巨头再次因圣元“早熟门”以及“DHA门”而陷入到激烈的争斗中,而且近日,蒙牛与伊利又打响了网络“公关战”。

10月19日晚间,有网上微博称圣元奶粉“性早熟门”事件系人为的、有组织、有预谋、有计划、有步骤被策划的事件,暗指蒙牛是幕后“黑手”。

10月19日深夜,一封来自伊利集团的网帖《蒙牛集团蓄意破坏我公司(伊利)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件侦破进展》更将该事件的幕后策划直指蒙牛集团。

该网贴直接指出,蒙牛集团总裁助理杨再飞、蒙牛集团儿童奶项目负责人安勇等人及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北京戴斯普瑞网络营销顾问有限公司等数人涉案。

次日,蒙牛集团向本报发来官方声明,称“蒙牛集团从未策划、组织、实施任何与‘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的有关活动;蒙牛集团已经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制造这一虚假信息的个人、组织的法律责任。

”蒙牛涉案“这个事情最早出现在7月份。

”伊利公关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是因为当时我们发现有大量消费者以”孩子妈妈“身份发帖批评我们的产品不好、存在问题,当时大量出现,我们感觉很奇怪。

”该文表示,集团公共事务部和液态奶事业部第一时间通过危机监测系统发现事态后,及时向潘总做了汇报,潘总马上判断出这是一起针对我们的有组织、有预谋的恶意攻击事件,立即部署启动应急公关程序。

伊利公关部负责人表示,“公司很重视,随后就进行调查,发现帖子地址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当时我们担心怕是国外企业在背后操纵打击国内奶粉品牌,就很快报案了。

”一熟悉博思智奇公关公司的公关界人士告诉记者,“杨再飞蒙牛总裁助理的身份是虚职,只是挂名,主要身份是博思智奇老板。

”另有媒体报道,杨再飞10月20日已经被公安机关带走。

对此,10月20日下午,蒙牛给本报发来官方声明表示,“蒙牛集团所有高管均在正常工作”。

但曾为蒙牛高端乳品特仑苏做过“OMP策划”的赵姓人士向记者核实,他认识安勇,且安勇已经被抓。

蒙牛在三聚腈胺事件中的危机公关

蒙牛在三聚腈胺事件中的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守则1:“在黑天鹅出现之前,别说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让我们一起再回顾一个老掉牙的故事。

1688年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因为从来没有一个欧洲人没有见过一只黑天鹅,“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就成了一个没有人怀疑或是自欺欺人的事实。

可是,数年之后,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黑天鹅,从此所有声称“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人都被视无知之徒或不诚实表现的人。

在三鹿三聚氰胺危机处于肆虐高潮之时,无数奶业企业一方面提心吊胆,另一方面都声称自己的产品是经过严格检测的、一切都遵守法律规定进行生产的,每家企业都用各自的方式力证自己是一只白天鹅——以表明自己与三鹿这只黑天鹅是不同的。

蒙牛同样通过告消费者声明、广告等多种宣传方式,向消费者信誓旦旦地表明蒙牛牛奶绝不含三聚氰胺——只可惜国家质监总局的不断深入调查击溃了蒙牛一直保持白天鹅形象的梦想,蒙牛牛奶同样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在三聚氰胺危机爆发之后,蒙牛接下的处理很是得体:快速停售、回收产品、开通消费者热线、启动赔偿程序、老牛甚至是电视机面前潸然泪下自责不已,可惜的舆论怒火并未就此消停。

在此次三聚氰胺危机中,受抨击最多的企业除三鹿,恐怕就轮到了蒙牛,甚至有人直接责骂牛根生就是蒙牛的三聚氰胺。

蒙牛既不是此次三聚氰胺事件的源头,也没有在此次危机反应缓慢,在危机爆发后也没有推诿责任,但为何舆论的怒火却揪着蒙牛不放?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危机中公众特殊的心理机制使然:在行业危机之为肆虐时,主动澄清自己与危机之源完全绝缘具有极大的风险,在抬高公众对企业的正面期望感之时,一点点的危机爆发会使公众对企业感到双倍失望——巨大的心理落差将使公众的舆论超越对事件理性的判断,而上升到质疑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令到危机面扩大且深化。

在黑天鹅出现之前,别说所有天鹅都是白的。

危机完全消失之前,不要说自己完全与危机无关。

危机公关守则2:事实总是脆弱的在OMP事件发生之后,蒙牛迅速就特仑苏OMP安全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蒙牛总裁杨文俊表示,国家卫生部会同六部门已经明确表示特仑苏牛奶是安全的,因此对消费者的健康不存在一点损伤,蒙牛暂时不会启动对消费者的赔偿程序。

蒙牛牛奶最新事件:蒙牛牛奶国际化的硬件和系统

蒙牛牛奶最新事件:蒙牛牛奶国际化的硬件和系统

蒙牛牛奶最新事件:蒙牛牛奶国际化的硬件和系统蒙牛牛奶招募湿地环保志愿者走进东滩“壹块扫霾”9月初,蒙牛牛奶联合新闻晨报、钱江晚报等媒体,向读者发出征集令,共招募来自全国各地40位朋友,来到保护区充当湿地环保志愿者,前往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留绿色身体力行。

9月15日由蒙牛牛奶、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举办的“壹块扫霾”志愿者活动在保护区鸟类科普教育基地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汤臣栋在致辞中说,崇明东滩是典型的河口潮滩型湿地,是水鸟迁徙重要的停歇地,保护这片湿地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和关注。

而在参与此次体验活动的蒙牛牛奶副总裁翟嵋看来,邀请大家一起走进东滩湿地,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全国的消费志愿者们,告诉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家人,保护湿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紧迫性。

此次“壹块扫霾”公益体验活动是蒙牛牛奶“蓝天绿地”基金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支持下,蒙牛牛奶代消费者捐赠设立了“蓝天绿地基金”。

在蒙牛牛奶的市场促销活动中,消费者只要按规定参与公益活动环节,蒙牛牛奶就会向“蓝天绿地”基金捐款1元。

活动共获得超过150万消费者的参与和支持,而所有基金将用于治防治大气污染,保护自然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这项活动也是作为保护区2013年上海“全国科普”活动日的重要内容之一。

蒙牛牛奶开展“壹块扫霾”公益体验行动为保留绿色身体力行9月15日,蒙牛牛奶携手40多名全国公益志愿者来到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壹块扫霾”公益体验行动,为保留绿色而身体力行。

观绿意、赏水景、听鸟声、除鸟粪,在感受湿地独特魅力的同时,志愿者们也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守护湿地的绿色。

此次“壹块扫霾”公益体验活动是蒙牛牛奶“蓝天绿地”基金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支持下,蒙牛牛奶代消费者捐赠设立了“蓝天绿地基金”。

蒙牛纯牛奶检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超标

蒙牛纯牛奶检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超标

蒙牛纯牛奶检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超标140%2011-12-26 02:29:18来源: 新京报本报讯国家质检总局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

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其中,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

对此,昨日蒙牛在其官网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此外表示对该批次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

蒙牛纯牛奶一致癌物超标140%据悉,国家质检总局是在今年10月对涉及21个省市128家企业生产的200种液体乳产品展开的抽查,涉及蛋白质、酸度、铅、无机砷、总汞、铬、黄曲霉毒素M1、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聚氰胺等18个项目。

质检总局发布的检测报告显示,蒙牛乳业此批次超标产品由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福州检验中心检出。

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μg/kg,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

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另一款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富纯牛奶(精品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不合格,较标准超标80%。

蒙牛称抽检的问题产品尚未出厂对于这一检测结果,昨日蒙牛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蒙牛眉山工厂产品抽检的情况说明》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

记者发现,在蒙牛的声明中,对于消费者关心的检出的问题产品是否已经销售到市场?销售出去的产品将如何处理?这一批次的产品具体有多少?以及是否涉及给消费者的赔偿这些问题解释的并不明晰。

对此,昨日记者联系蒙牛乳业副总裁卢建军,他表示,该批次产品为福州质检机构到蒙牛的四川眉山工厂里检测出来的,所以产品都还没销售出去。

在检测出有问题后企业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处理,因此不涉及召回等一系列问题。

蒙牛业务失败原因分析

蒙牛业务失败原因分析

蒙牛业务失败原因分析
在疫情的影响下,蒙牛上半年收入、利润双双下滑。

此前的6月9日,蒙牛便发布盈利预警称,“受疫情影响,预期2020年上半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45%至60%,”如今看来,该数值略好于预期。

疫情致额外成本增加
对于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蒙牛解释称,主要是由于第一季度集团的额外成本增加,其中包括在疫情期间为保证员工健康安全、正常复工复产而投入的额外疫情防控费用、为降低库存而投入的额外的营销费用以及向社会捐赠的现金及乳制品开销。

蒙牛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尝试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例如加大促销力度、通过电商、到家等业务以及与生鲜新零售平台开展密切合作等。

此外,近年来公司在高端化、多元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等方面作出努力,也增强了应对疫情、面对挑战的能力。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蒙牛的应对措施有一定成效。

第一季度可比营业收入为171.23亿元,第二季度可比业务的收入为197.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2%。

分品类来看,常温业务仍是蒙牛营收的大头。

报告显示,期内蒙牛纯牛奶收入增速进一步提升,收入为325.65亿元,占蒙牛总收入的86.8%。

在鲜奶业务上,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00%。

冰淇淋业务收入为22.29亿元,占蒙牛总收入的5.9%。

奶粉业务收入22.82亿元,占蒙牛总收入的6.1%。

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乳制品产业链受到强烈冲击,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先前曾对媒体透露,疫情早期对于蒙牛的影响非常大。

在疫情过程中,蒙牛由于对所有订单照单全收,令整个集团承受压力,包括喷粉造成的巨大损失、产品销售不畅导致库存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者体验团参观沈阳蒙牛奶牛奶生产基地
2013年3月29日,一众读者体验团前往位于沈北的沈阳蒙牛奶生产基地,一同“零距离”见证点滴幸福的健康之旅,以不同的角度亲眼见证蒙牛奶的透明化生产,分享国际级高品质乳品的加工全过程。

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路程,读者体验团的大巴来到了沈阳蒙牛奶生产基地的门前。

映入眼帘的现代化乳品基地干净整洁,厂区门前几只造型生动的奶牛雕像,让体验团犹如走入了生态牧场,瞬间忘记了旅途的疲惫。

这个基地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占地面积152076平方米,乳制品生产能力达30万吨,产品能够辐射东北三省。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体验团来到了蒙牛奶基地二楼的参观走廊。

整个走廊全部由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组成。

透过玻璃窗,体验团可以将一楼生产车间的所有设备及工人操作现场尽收眼底,可以说是真正的全透明化生产。

国际化的生产线,让乳品从预备处理、灌装、包装等环节,全部自动化流水线操作,体验团透过玻璃窗可以一目了然地进行观察。

生产中,全程乳品不与空气接触,通过现代化管道密闭导入各种设备中。

在体验团参观的同时,沈阳蒙牛奶的专业讲解员也陪同进行讲解。

“为了保证蒙牛奶的纯度和口感,所有的蒙牛奶通过高科技设备蒸发掉部分水分。

大家眼前看到的这些巨大的金属罐子,就是牛奶的预处理设备,负责将多余的水分蒸发”。

参观中讲解员介绍,为了保证蒙牛奶的品质,流水线会在每12小时由自动清洗系统控制清洗一次,这也是蒙牛奶健康卫生的保障流程之一。

据了解,沈阳蒙牛奶主要产品为冰淇淋、液态奶,其中冰淇淋车间共有13条冰淇淋生产线,主要以生产冰淇淋、雪糕、棒冰为主,是全亚洲第二大单体冰淇淋生产车间。

液态奶车间有24条生产线,其中灭菌乳生产线16条,酸奶生产线8条,日产量500吨。

蒙牛奶招募“放心乳品市场监督员”活动受欢迎2013年3月初,蒙牛奶在合肥等8个地市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专注每一滴,只为点滴幸福”的路演活动,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此外,蒙牛奶还携手新安晚报、安徽网招募“放心乳品市场监督员”,消息一经报道,读者和安徽网网友都予以了高度关注,踊跃报名,希望能够对国产品牌牛奶有更多了解。

“专注每一滴,只为点滴幸福”的路演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放心乳品市场监督员”的报名也很火爆。

“我家孩子每天都喝牛奶,因此,对牛奶饮品的安全问题,我们特别关注。

”安徽网网友“我爱合肥”说。

安徽网网友“天晴了”说,虽然全家人喝蒙牛奶牛奶多年,却始终不知道这些奶都是怎么被生产出来的,很想走进车间,见证牛奶的检验流程。

报名者多达百人,活动方从中遴选了20名幸运读者和网友,并提前电话通知,邀请他们前往蒙牛奶工厂进行参观。

蒙牛奶放缓发展脚步加快升级转型
2012年6月,全球排名第五的乳制品企业丹麦爱氏晨曦(Arla Foods)以18亿人民币入股蒙牛奶,之后蒙牛奶与爱氏晨曦共同成立“中国-丹麦乳品技术合作中心项目”,把丹麦乳业从农田到消费者整个产业链条的供应链知识、实践经验以及欧盟标准引入中国。

2013年4月,蒙牛奶与国际知名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新西兰国有企业
AsureQuality有限公司合作,计划在国内率先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覆盖到乳品行业的全产业链上,包括上游的牧场,进一步提升蒙牛奶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掌控。

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同时,蒙牛奶内部业务梳理也在进行。

在销售方面,蒙牛奶对销售渠道体系进行了全面调整,将决策方前移,提升效率。

2013年初,蒙牛奶将三个核心部门(常温、低温和冰淇淋)合并成一个部门,按照产业链的方式划分部门,比如原奶事业部、生产事业部、销售事业部,以便将岗位、分工和奖惩进一步明确细化、分明。

2013年5月8日,蒙牛奶宣布以每股2.45港元收购现代牧业26.92%股份,总价31.78亿港元,成为现代牧业最大股东。

这是蒙牛奶稳定奶源供应,加强质量管控的重要举措。

无论是牧场投资,组织架构和产品调整,这些事情更多是对未来的期许。

孙伊萍最新写给员工的信《系统的力量》中提到,过去一年蒙牛奶展开了全面而系统的变革,为未来夯实了更坚定的基矗。

蒙牛奶放慢步伐进行全面业务梳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提升到奶源建设的加速再到开展国际合作等一系列举措,着眼点都在于为公司未来业绩提供基矗。

西北大学MBA学员参观蒙牛奶内蒙古总部获益匪浅
7月12日下午,西北大学MBA陕北矿业班全体学员在《战略管理》任课教师马晓强副教授、MBA教育中心罗盼老师、榆林教学点负责人白志飞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蒙牛奶参观学习。

下午3时许,MBA陕北矿业班一行48人走进蒙牛奶总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进行参观学习。

同学们此行受到了蒙牛奶的热情招待。

工作人员带领全体同学参观了六期工程产品生产区、企业文化展示区、乳文化展示区、动力中心、收奶广场和乳品研发中心,系统而且清晰地介绍了蒙牛奶的发展历史、主要产品和最新产品成果,使大家对蒙牛奶品牌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蒙牛奶公司战略中产品选择与结构优化、职能战略中品牌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深入交流。

通过此次课程考察活动,陕北矿业班同学深刻感受到了乳制品龙头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对蒙牛奶推行的先进管理理念、明确的发展方向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同学们认为此次参访活动获益匪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