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介质物理基础习题答案

电介质物理基础习题答案
电介质物理基础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章

1.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在介质内部感应出偶极矩、介质表面出现束缚电荷的现象称

为电介质的极化。其宏观参数是介电系数ε。

2. 在电场作用下平板介质电容器的介质表面上的束缚电荷所产生的、与外电场方向相反的电场,起削弱外电场的作用,所以称为退极化电场。

退极化电场:

平均宏观电场:

充电电荷产生的电场:

3. 计算氧的电子位移极化率:按式代入相应的数据进行计算。

4.氖的相对介电系数:

单位体积的粒子数:,而

所以:

5.洛伦兹有效电场:

εr与α的关系为:

介电系数的温度系数为:

6.时,洛伦兹有效电场可表示为:

7. 克----莫方程赖以成立的条件:E”=0。其应用范围:体心立方、面心立方,氯化钠型以及金刚石型结构的晶体;非极性及弱极性液体介质。

8.按洛伦兹有效电场计算模型可得:

E”=0 时,

所以

9. 温度变化1度时, 介电系数的相对变化率称为介电系数的温度系数.

10. 如高铝瓷, 其主要存在电子和离子的位移极化, 而掺杂的金红石和钛酸钙瓷除了含有电子和离子的位移极化以外, 还存在电子和离子的松弛极化。极性介质在光频区将会出现电子和离子的位移极化, 在无线电频率区可出现松弛极化、偶极子转向极化和空间电荷极化。

11. 极化完成的时间在光频范围内的电子、离子位移极化都称为瞬间极化。而在无线电频率范围内的松弛极化、自发式极化都称为缓慢式极化。电子、离子的位移极化的极化

完成的时间非常短,在秒的范围内,当外电场的频率在光频范围内时,极

化能跟得上外电场交变频率的变化,不会产生极化损耗;而松弛极化的完成所需时间比较长,当外电场的频率比较高时,极化将跟不上交变电场的频率变化,产生极化滞后的现象,出现松弛极化损耗。

12.参照书中简原子结构模型中关于电子位移极化率的推导方法。

13.

“-”表示了E ji的方向性。

14.参考有效电场一节。

15.求温度对介电系数的影响,可利用,对温度求

导得出:。由上式可知,由于电介质的密度减小,使得电子位移极化率及离子位移极化率所贡献的极化强度都减小,第一项为负值;但温度升高又使离子晶体的弹性联系减弱,离子位移极化加强,即第二项为正值;然而第二项又与第一项相差不多。所以氯化钠型离子晶体的介电系数是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只是增加得非常慢。

16.串联时:

由以上关系可得到:

并联时:

17.参考书上有关章节。

18.真空时:

介质中:

伏/米

伏/米)19.解:

库/米

伏/米

第二章

1.,宏观表征出来的是一随时间逐渐衰减的吸收电流。

2. 在交变电场中,由于电场频率不同,介质的种类、所处的温度不同,介质在电场作用下的介电行为也不同。

当介质中存在松弛极化时,介质中的电感应强度D与电场强度E在时间上有一个显著的相位差,D将滞后于E,的简单表示式就不再适用了。且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位与真实电荷之间产生相位差,对正弦交变电场来说,电容器的充电电流超前电压的相位角

小于。电容器的计算不能用的简单公式了。

D与E之间存在相位差时,D滞后于E,存在一相角δ,用复数来描述D与E的关系:

3.①

③有关曲线图参考书上有关章节。

4.由已知条件:

,。

解:

∴(1)当,

⑵-⑶:

将(3)、(4)代入(1):

令得时,曲线图参考有关章节。

5.参考有关章节。

6.参考有关章节。

7.参考有关章节。

8.德拜函数为、。德拜函数图参考有关章节。

9.ε’~ε”的关系式:,其柯尔---柯尔图参考有关章节.

10. 参考有关章节.

11. 参考有关章节.

12. 比较tanδ与P,tanδ可用仪表直接测量;

tanδ与P成正比例关系;

在多数情况下,介质的介电系数变化不大,当介电系数变化大时,用ε’tanδ来表示, ε’tanδ称为介质损耗因子。

13.测量介质在整个频段(从低频到高频)的介电系数及损耗,作出ε’与ε”的关系曲线

图。根据其图的图型与标准的柯尔---柯尔图相比较,即可判断。

14.因为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如ε、tanδ、ρ等都与外场频率、环境温度条件有关。

所以在检测时要说明一定的检测条件。

第三章

1.参考有关章节。

2.参考有关章节。

3.参考有关章节。

4.参考有关章节。

5.参考有关章节。

6.参考有关章节。

7.参考有关章节。

8.条件:。I------气体分子的电离电位;-----气体分子的电离电能;-------

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的距离。

9.参考有关章节。

10.可采用中和效应和压抑效应。详细内容参考有关章节。

11.固体介质中导电载流子有:本征离子电导、弱系离子电导、电子电导。在高温时主

要以本征电导为主,低温时以弱系离子电导为主,而电子电导主要发生在含钛陶瓷中。

12.因为。

根拒所测的电阻率ρ和测试温度T,作出与

1/T 的关系曲线图,计算出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出激活能量U。

13. 参考有关章节。

14. 参考有关章节。

15. 参考有关章节。

16. 参考有关章节。

17. 参考有关章节。

19. 参考有关章节。

20. 参考有关章节。

21. 解:

1.

西/米

西

西

2. 西

3.

22.参考有关章节。

第四章

1.参考有关章节。

2.参考有关章节。

3.参考有关章节。

4.参考有关章节。居里外斯定律:。

5.参考有关章节。

6.参考有关章节。

7.参考有关章节。

9.解:按一级相变的条件,时,

--------------------(1)

热平衡条件:

得:

------------------------(2)(2)-(1):

-----------------(3)(3)代入(2):

11. 参考有关章节。

12. 解:

因此,即使外电场为0,也能发生极化的条件为:

==

13.解:参考题10,得

,

设:

第五章

1参考有关章节。

2参考有关章节。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一章习题解答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一章习题解答 习题8—1 A 、B 为两个导体大平板,面积均为S ,平行放置,如图所示。A 板带电+Q 1,B 板带电+Q 2,如果使B 板接地,则AB 间电场强度的大小E 为:[ ] (A) S Q 012ε (B) S Q Q 02 12ε- (C) S Q 01ε (D) S Q Q 02 12ε+ 解:B 板接地后,A 、B 两板外侧均无电荷,两板内侧带等值异号电荷,数值分别为+Q 1和-Q 1,这时AB 间的场应是两板内侧面产生场的叠加,即 S Q S Q S Q E 01010122εεε=+= 板间 所以,应该选择答案(C)。 习题8—2 C 1和C 2两个电容器,其上分别标明200pF(电容量),500V(耐压值)和300pF ,900V 。把它们串联起来在两端加上1000V 的电压,则[ ] (A) C 1被击穿,C 2不被击穿 (B) C 2被击穿,C 1不被击穿 (C) 两者都被击穿 (D) 两者都不被击穿 答:两个电容器串联起来,它们各自承受的电压与它们的电容量成反比,设C 1承受的电压为V 1,C 2承受的电压为V 2,则有 231221==C V V ① 100021=+V V ② 联立①、②可得 V 6001=V , V 4002=V 可见,C 1承受的电压600V 已经超过其耐压值500V ,因此,C 1先被击穿,继而1000V 电压全部加在C 2上,也超过了其耐压值900V ,紧接着C 2也被击穿。 所以,应该选择答案(C)。 习题8—3 三个电容器联接如图。已知电容C 1=C 2=C 3,而C 1、C 2、C 3的耐压值分别为100V 、200V 、300V 。则此电容器组的耐压值为[ ] (A) 500V (B) 400V (C) 300V (D) 150V (E) 600V 解:设此电容器组的两端所加的电压为u ,并且用C 1∥C 2表示C 1、C 2两电容器的并联组合,这时该电容器组就成为C 1∥C 2与C 3的串联。由于C 1= C 2=C 3,所以C 1∥C 2=2C 3,故而C 1∥C 2承受的电压为u /3,C 3承受的电压为2u /3。 +Q 1 +Q 2 A B 习题8―1图

电介质物理习题

思 考 题 第 一 章 1.1 什么是电介质的极化?表征介质极化的宏观参数是什么? 1.2 什么叫退极化电场?如何用极化强度P 表示一个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平 行板介质电容器的退极化电场、平均宏观电场、电容器极板上充电电荷所产生的电场。 1.3 氧离子的半径为m 101032.1-?,计算氧的电子位移极化率。 1.4 在标准状态下,氖的电子位移极化率为2101043.0m F ??- 。试求出氖的相 对介电常数。 1.5 试写出洛伦兹有效电场表达式。适合洛伦兹有效电场时,电介质的介电 常数ε和极化率α有什么关系?其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的关系式又如何表示。 1.6 若用1E 表示球内极化粒子在球心所形成的电场,试表示洛伦兹有效电场 中1E =0时的情况。 1.7 试述K -M 方程赖以成立的条件及其应用范围。 1.8 有一介电常数为ε的球状介质,放在均匀电场E 中。假设介质的引入 不改变外电场的分布,试证: e E E 23+= ε 1.9 如何定义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写出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电容量温度 系数的数学表达式。 1.10 列举一些介质材料的极化类型,以及举出在给中不同的频率下可能发生 的极化形式。 1.11 什么是瞬间极化、缓慢式极化?它们所对应的微观机制各代表什么? 1.12 设一原子半径为R 的球体,电子绕原子核均匀分布,在外电场E 作用下, 原子产生弹性位移极化,试求出其电子位移极化率。答案参考课本简原子结构模型中关于电子位移极化率的推导方法。

1.13 一平行板真空电容器,极板上的自由电荷密度为σ,现充以介电系数为r ε的介质。若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保持不变,则真空时:平行板电容器的场强E =______,电位移D =______,极化强度P______;充以介质时:平行板电容器的场强E =______,电位移D =______,极化强度P______,极化电荷所产生的场强______。 1.14 为何要研究电介质中的有效电场?有效电场指的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 组成?写出具体的数学表达式。 1.15 氯化钠型离子晶体在电场作用下将发生电子、离子的位移极化。试解释 温度对氯化钠型离子晶体的介电常数的影响。 1.16 试用平板介质电容器的模型(串、并联形式),计算复合介质的介电系数 (包括双组分、多组分)。 1.17 一平行板真空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面密度为26/1077.1m C -?=σ。现充 以相对介电常数9=r ε的介质,若极板上的自由电荷密度保持不变,计算真空和介质中的E 、P 、D 为多少?束缚电荷产生的场强为多少? 1.18 一平行板介质电容器,其板间距离cm d 1=,210cm s =,介电系数ε=2, 外界V 5.1的恒压电源。求电容器的电容量C ;极板上的自由电荷q ;束缚电荷q ';极化强度P ;总电矩μ;真空时的电场0E 以及有效电场Ee 。 1.19 边长为10mm 、厚度为1mm 的方形平板介质电容器,其电介质的相对介 电系数为2000,计算相应的电容量。若电容器外接V 200的电压,计算: (1)电介质中的电场; (2)每个极板上的总电量; (3)存储在介质电容器中的能量。 1.20 试说明为什么TiO 2晶体具有较高的r ε。 1.21 列举一些材料的极化类型以及在各种频率下所能发生的极化形式。

电介质物理学

电介质物理学 dielectric physics 研究电介质宏观介电性质及其微观机制以及电介质的各种特殊效应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基本内容包括极化机构、标志介电性质的电容率与介质的微观结构以及与温度和外场频率间的关系、电介质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介质损耗、介质击穿机制等。此外,还有许多电介质具有的各种特殊效应。 电介质性质电介质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等范围广泛的物质。固态电介质包括晶态电介质和非晶态电介质两大类,后者包括玻璃、树脂和高分子聚合物等,是良好的绝缘材料。凡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宏观上不等于零的电偶极矩,因而形成宏观束缚电荷的现象称为电极化,能产生电极化现象的物质统称为电介质。电介质的电阻率一般都很高,被称为绝缘体。有些电介质的电阻率并不很高,不能称为绝缘体,但由于能发生极化过程,也归入电介质。通常情形下电介质中的正、负电荷互相抵消,宏观上不表现出电性,但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产生如下3种类型的变化:①原子核外的电子云分布产生畸变,从而产生不等于零的电偶极矩,称为畸变极化;②原来正、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正、负电中心彼此分离,称为位移极化;③具有固有电偶极矩的分子原来的取向是混乱的,宏观上电偶极矩总和等于零,在外电场作用下,各个电偶极子趋向于一致的排列,从而宏观电偶极矩不等于零,称为转向极化。电介质极化时,电极化强度矢量P与总电场强度E的关系为P=ε χe E,ε0为真空 电容率,χ e 为电极化率,ε r =1+χ e 称为相对电容率(见电极化强度,电极化率)。电极化率或 电容率与外电场的频率有关。对静电场或极低频电场,上述3种极化类型都参与极化过程,一定电介质的电容率为常量。电场频率增加时,转向极化逐渐跟不上外电场的变化,电容率变为复数,虚部的出现标志着电场能量的损耗,称为介电损耗。频率进一步增加时,转向极化失去作用,电容率减小。在红外线波段,电介质正、负电中心的固有振动频率往往与外场频率一致,从而产生共振,表现为电介质对红外线的强烈吸收。在吸收区,电容率的实部和虚部均随频率发生大起大落的变化。在可见光波段,位移极化也失去作用,只有畸变极化起作用。光频区域的电容率实部进一步减小,它对应电介质的折射率,虚部决定了对光波的吸收。在强电场(如激光)作用下,极化强度P与电场强度E不再有线性关系,这使电介质表现出种种非线性效应(见非线性光学)。各向异性晶体的电容率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来表示,需用张量表示。 电介质特殊效应对电介质特殊效应的理论和应用构成了电介质物理学另一方面的研究内容。这些特殊效应包括:①压电效应。一些晶体因受外力而产生形变时,会发生极化现象,在相对两面上形成异号束缚电荷,称为压电效应。压电晶体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石英、酒石酸钾钠(罗谢耳盐)、磷酸二氢钾(KDP)、磷酸二氢铵(ADP)、钛酸钡,以及砷化镓、硫化锌等半导体和压电陶瓷等。压电晶体的机械振动可转化为电振动,常用来制造晶体振荡器,其突出优点是振荡频率的高度稳定性,无线电技术中可用来稳定高频振荡的频率,这种振荡器已广泛用于石英钟。压电晶体还普遍用于话筒、电唱头等电声器件中。利用压电现象可测量各种情形下的压力、振动和加速度等。 ②电致伸缩。是压电效应的逆效应。一些晶体在电场作用下会发生伸长或缩短形变,称电致伸缩。利用电致伸缩效应可将电振动转变为机械振动,常用于产生超声波的换能器,以及耳机和高音喇叭等。 ③驻极体。除去外电场或外加机械作用后,仍能长时间保持极化状态的电介质称为驻极体。驻极体同时具有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技术上大多采用极性高分子聚合物作为驻极体材料。驻极体能产生30千伏/厘米的强电场。驻极体能存储电荷的性能已被用于静电摄影术和吸附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气体过滤器。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详解

习题二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均匀带电球体,总电量为+Q ,其外部同心地罩一内、外半径分别为1r 和2r 的金属球壳。 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壳内半径为r 的P 点处的场强和电势为[ ] (A )200, 44Q Q E U r r εε= = ππ; (B )01 0, 4Q E U r ε==π; (C )00, 4Q E U r ε==π; (D )020, 4Q E U r ε== π。 答案:D 解:由静电平衡条件得金属壳内0=E ;外球壳内、外表面分别带电为Q -和Q +,根据电势叠加原理得 00 0202 Q Q Q Q U r r r r εεεε-= + += 4π4π4π4π 2.半径为R 的金属球与地连接,在与球心O 相距2d R =处有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如图所示。设地的电势为零,则球上的感应电荷q '为[ ] (A )0; (B )2 q ; (C )2q -; (D )q -。 答案:C 解:导体球接地,球心处电势为零,即000044q q U d R πεπε'=+ =(球面上所有感应电荷到 球心的距离相等,均为R ),由此解得2 R q q q d '=-=-。 3.如图,在一带电量为Q 的导体球外,同心地包有一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球壳,其相对电容率为r ε,壳外是真空,则在壳外P 点处(OP r =)的场强和电位移的大小分别为[ ] (A )2 200,44r Q Q E D r r εεε= =ππ; (B )22 ,44r Q Q E D r r ε==ππ; (C )220,44Q Q E D r r ε==ππ; (D )22 00,44Q Q E D r r εε==ππ。 答案:C

电介质物理课后答案

思 考 题 第 一 章 1-1 什么是电介质的极化?表征介质极化的宏观参数是什么? 答: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在介质内部感应出偶极矩、介质表面出现 束缚电荷的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其宏观参数为介电常数ε。 1-2 什么叫退极化电场?如何用极化强度P 表示一个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 平行板介质电容器的退极化电场、平均宏观电场、电容器极板上充电 电荷所产生的电场。 答:在电场作用下平板电介质电容器的介质表面上的束缚电荷所产 的、与外电场方向相反的电场,起削弱外电场的作用,所以称为 退极化电场。 退极化电场:0 0εεσP E d -=- = 平均宏观电场:) 1(0-- =r P E εε 充电电荷所产生的电场:0 0000εεεεεσP E P E D E e +=+=== 1-3 氧离子的半径为m 101032.1-?,计算氧的电子位移极化率。 提示:按公式304r πεα=,代入相应的数据进行计算。 1-4 在标准状态下,氖的电子位移极化率为2101043.0m F ??- 。试求出氖的 相对介电常数。 解: 氖的相对介电常数: 单位体积的离子数:N =253 23 1073.24 .221010023.6?=?? 而 e r N αεε=-)1(0

所以:0000678.110 ?+ =εαεe r N 1-5 试写出洛伦兹有效电场表达式。适合洛伦兹有效电场时,电介质的介 电常数ε和极化率α有什么关系?其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的关系式又如 何表示。 解:洛伦兹有效场:E E E e ''++=3 2 ε ε和α的关系: αεεεN 0 31 21=+- 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为:L βεεα3 ) 2)(1(+-- = 1-6 若用1E 表示球内极化粒子在球心所形成的电场,试表示洛伦兹有效电 场中1E =0时的情况。 解:1E =0时, 洛伦兹的有效场可以表示为E E e 3 2 +=ε 1-7 试述K -M 方程赖以成立的条件及其应用范围。 答:克-莫方程赖以成立的条件:0=''E 其应用的范围:体心立方、面心立方、氯化钠型以及金刚石结构 的晶体;非极性以及弱极性液体介质。 1-8 有一介电常数为ε的球状介质,放在均匀电场E 中。假设介质的引入 不改变外电场的分布,试证: e E E 2 3 += ε 解; 按照洛伦兹有效电场模型可以得到:在0=''E 时 E E e 3 2 += ε 所以 e E E 2 3 += ε 1-9 如何定义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写出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电容量温 度系数的数学表达式。 答:温度变化一度时,介电常数的相对变化率称为介电常数的温度 系数。

大学物理(第四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电介质

题8.1:一真空二极管,其主要构件是一个半径R 1 = 5.0?10-4 m 的圆柱形阴极和一个套在阴极外,半径m 105.432-?=R 的同轴圆筒形阳极。阳极电势比阴极电势高300 V ,阴极与阳极的长度均为L = 2.5?10-2 m 。假设电子从阴极射出时的速度为零。求:(1)该电子到达阳极时所具有的动能和速率;(2)电子刚从阳极射出时所受的力。 题8.1分析:(1)由于半径L R <<1,因此可将电极视作无限长圆柱面,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场具有轴对称性。从阴极射出的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加速,电于所获得的动能等于电场力所作的功,也即等于电子势能的减少。由此,可求得电子到达阳极时的动能和速率。 (2)计算阳极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由E F q =求出电子在阴极表面所受的电场力。 解:(1)电子到达阳极时,势能的减少量为 J 108.417ep -?-=-=?eV E 由于电子的初始速度为零,故 J 108.417ep ek ek -?=?-=?-E E E 因此电子到达阳极的速率为 17ek s m 1003.122-??=== m eV m E v (2)两极间的电场强度为 r 02e E r πελ -= 两极间的电势差 1 200ln 2d 2d 2 1 21 R R r r V R R R R πελ πελ-=- =?=?? r E 负号表示阳极电势高于阴极电势。阴极表面电场强度 r 1 2 1r 1 0ln 2e e E R R R V R = - =πελ 电子在阴极表面受力 N e E F r 141037.4-?=-=e 这个力尽管很小,但作用在质量为9.11?10- 31 kg 的电子上,电子获得的加速度可达重力加 速度的5?1015倍。 题8.2:一导体球半径为R 1,外罩一半径为R 2的同心薄导体球壳,外球壳所带总电荷为Q ,而内球的电势为V 0。求此系统的电势和电场的分布。 题8.2分析:不失一般情况,假设内导体球带电q ,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电荷的分布如图所示,依照电荷的这一分布,利用高斯定理可求得电场分布。并由?∞ ?=p v l E d P 或电势叠加求 出电势的分布。最后将电场强度和电势用已知量210R R Q V 、、、表示。 题8.2解:根据静电平衡时电荷的分布,可知电场分布呈球对称。取同心球面为高斯面,由高斯定理()∑?=?=?024d πq r r E S E ,根据不同半径的高斯面内的电荷分布,解得各区域

材料物理性能课后习题答案北航出版社田莳主编(供参考)

材料物理习题集 第一章固体中电子能量结构和状态(量子力学基础) 1.一电子通过5400V电位差的电场,(1)计算它的德布罗意波长;(2)计算它的波数;(3) 计算它对Ni晶体(111)面(面间距d=2.04×10-10m)的布拉格衍射角。(P5) 1 2 34 1 31192 11 11 o' (2) 6.610 = (29.1105400 1.610) =1.6710 2 K 3.7610 sin sin218 2 h h p mE m d d λ π λ θλ λ θθ - -- - = ? ????? ? =? = =?= 解:(1)= (2)波数= (3)2 2.有两种原子,基态电子壳层是这样填充的 ; ; s s s s s s s 22623 22626102610 (1)1、22p、33p (2)1、22p、33p3d、44p4d ,请分别写出n=3的所有电子的四个量子数的可能组态。(非书上内容)

3. 如电子占据某一能级的几率是1/4,另一能级被占据的几率为3/4,分别计算两个能级 的能量比费米能级高出多少k T ?(P15) 1()exp[]1 1 ln[1] ()()1/4ln 3()3/4ln 3F F F F f E E E kT E E kT f E f E E E kT f E E E kT = -+?-=-=-=?=-=-?解:由将代入得将代入得 4. 已知Cu 的密度为8.5×103kg/m 3,计算其E 0 F 。(P16) 2 2 03 23426 23 3 31 18(3/8)2(6.6310)8.510 =(3 6.0210/8)291063.5 =1.0910 6.83F h E n m J eV ππ---=????????=解: 由 5. 计算Na 在0K 时自由电子的平均动能。(Na 的摩尔质量M=22.99, .0ρ?33 =11310kg/m )(P16)

电介质物理试卷

电介质物理学模拟试卷(一) 姓名_____成绩_____ 一.填充题(36分): 1. 写出下列参数的定义式(6分): ①电容温度系数αC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介电系数温度系数αε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松弛时间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偶极子转向极化率α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热离子松弛极化率α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德拜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平行板真空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面密度为ζ,现填充相对介电系数为εr.的介质.若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保持不变.求:①真空时, 平行板介质电容器的场强E0=__________________, 电位移D0=______________,极化强度P0=__________________;②充以电介质时, 平行板介质电容器的场强E介=__________________,电位移D介=______________,极化强度P介 =_______________. 极化电荷所产生的场强E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3. 用极化强度P表示一个相对介电系数为εr. 平行板介质电容器的退极化电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宏观电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板上充电电荷所产生的电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 气体电介质自持放电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5. 根据瓦格纳的固体电介质热击穿理论,固体电介质发生热击穿时,其数学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在双层电介质中,不发生空间电荷极化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钙钛矿型结构的离子晶体电介质产生自发极化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问答题(64分): 1.氯化钠型离子晶体在电场作用下将发生电子,离子位移极化.试求其介电系数的温度系数,并解释温度对氯化钠型离子晶体的介电系数的影响.(14分) 2.某一电介质具有两个不同的松弛极化时间: ①.写出ε’,ε”与频率的关系; ②.画出在一定的温度下, ε’,ε” ,tanδ与频率的关系曲线,且标出ε” 和tanδ的极值频率; ③.画出在一定的频率下, ε’,ε”的温度关系曲线; ④.画出这一介质的柯尔---柯尔图.(20分)

电介质物理基础孙目珍版最完整课后习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 1.什么是电介质的极化?表征介质极化的宏观参数是什么? 若两平行板之间充满均匀的电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的内部将感应出偶极矩,在与外电场垂直的电介质表面上出现与极板上电荷反号的极化电荷,即束缚电荷σˊ。这种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沿电场方向产生感应偶极矩,在电介质表面出现极化电荷的现象称为电介质极化。 为了计及电介质极化对电容器容量变化的影响,我们定义电容器充以电介质时的 电容量C 与真空时的电容量C0的比值为该电介质的介电系数,即 0r C C = ε,它是一个大于1、无量纲的常数,是综合反映电介质极化行为的宏观物理量。 2.什么叫退极化电场?如何用一个极化强度P 表示一个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平行板介质电容器的退极化电场、平均宏观电场、电容器极板上充电电荷产生的电 场。 电介质极化以后,电介质表面的极化电荷将削弱极板上的自由电荷所形成的电场,所以,由极化电荷产生的场强被称为退极化电场。 退极化电场:0 0εεσP E d -='- = 平行宏观电场:)1(0-= r P E εε 充电电荷产生的电场:) 1()1(0000000-= +-=+=== +=r r r d P P P P E D E E E εεεεεεεεεεσ 3.氧离子的半径为m 101032.1-?,计算氧原子的电子位移极化率 按式304r πεα=代入相应的数据进行计算。 240310121056.2)1032.1()1085.8(14.34m F ??≈?????=---α 4.在标准状态下,氖的电子位移极化率为2101043.0m F ??-。试求出氖的相对介电常数。 单位体积粒子数253 23 1073.24 .221010023.6?=??=N e r N αεε=-)1(0 12 40 250 1085.81043.01073.211--????+=+ =∴εαεe r N 5.试写出洛伦兹有效电场的表达式。适合洛伦兹有效电场时,电介质的介电系数 r ε和极化率α有什么关系?其介电系数的温度系数的关系式又如何表示。

【西安交通大学】【电介质物理】【姚熹、张良莹】【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1 半径为a 的 球带电量为q ,电荷密度正比于距球心的居里。求空间的电位和 电场分布。 解: 由题意可知,可设kr =ρ 再由于 ?=q dv ρ,代入可以求出常数k 即 ?=424ka krdr r ππ 所以 4a q k π= r a q 4 πρ= 当 a r >.时 由高斯定理可知 0 24επq r E = ? ; 2 04r q E πε= ?∞ = ?=r r q dr E U 04πε 当 a r <<0时 由高斯定理可知 4 042 0400 2 41 1 4a qr dr r r a q dv r E r r εππερεπ=?== ??? 4 02 4a qr E πε= dr r qr dr a qr dr E U a r a r ??? ∞∞ +=?=20 2 40244πεπε a q r a a q 0334 04)(12πεπε+ -= )4(12334 0r a a q -= πε 1-2 电量为q 的8个点电荷分别位于边长为a 的立方体的各顶角。求其对以下 各点的电距:(1)立方体中心;(2)某一面的中心;(3)某一顶角;

(4)某一棱的中点。若8个点电荷中4个为正电荷、4个为负电荷,重新计算上述问题 解 :由电矩的定义 ∑∑==i i i i i i r q r q μ (一)八个电荷均为正电荷的情形 (1)立方体的在中心: 八个顶点相对于立方体中心的矢量和为∑==8 10i i r ,故0==∑i i i r q μ (2)某一面心: 该面的四个顶点到此面心的矢量和 ∑==4 1 0i i r ,对面的四个顶点到此点的矢量和∑==8 5 4i i a r 故qa 4=μ; (3)某一顶角 :其余的七个顶点到此顶点的矢量和为: ∑==7 5 34i i a r 故qa 34=μ; (4)某一棱的中心 ;八个顶点到此点的矢量和为∑==7 5 24i i a r 故qa 24=μ; (二)八个电荷中有四个正电荷和四个负电荷的情形与此类似; 1-3 设正、负电荷q 分别位于(0,0,l /2)、(0,0,-l /2),如图所示。求 场点P 处电势计算的近似表达式,试计算在场点(0,0,l 23),(0,0,l 2 5 ) 处电势的近似值,并与实际值比较 解:P 点的电势可以表示为: ? =-++??= )1 1(40 - +-r r q πε

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446电介质物理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446电介质物理学考研真题 446 华南理工大学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电介质物理学 适用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一、填充题:(50分) 1.填写下列定义和概念:(30分,每空1分) ⑴点电荷是带电体的理想模型。在实际情况下,只有当带电体的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时,才可把带电体当作点电荷。 ⑵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沿电场方向感应出偶极矩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位于电介质表面不能自由移动的极化电荷称为__________;位于金属极板上能自由移动离开极板的电荷称为_____________。 ⑶由异号离子组成的晶体,在电场作用下,正、负离子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了感应电矩,这种极化称为_____________。极性电介质的分子具有固有电矩,在电场作用下,固有电矩沿电场方向的转向而产生的极化,称为____________。 ⑷介质中自由载流子的移动,可以被缺陷和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所俘获,形成空间电荷的__________,使得介质中电荷分布不均匀,从而产生_________,称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碱卤晶体是结构最简单的离子晶体,其主要的极化形式只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⑹电介质不是理想的绝缘体,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弱联系的导电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这些导电载流子将作___________,在介质中形成传导电流。传导电流的大小由电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这部分传导电流以______的形式消耗掉,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__。 ⑺固体电介质发生电击穿的基本判据是:电子从电场获得能量的速率_______它们同_____________而损失能量的速率。 ⑻谐振损耗来源于原子、离子、电子在振动或转动时所产生的____________,这种效应发生在______________的光频范围。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的________及介质的折射率依赖于频率,折射率随频率的变化形成____________。在原子、离子、电子振动或转动的 ______________附近,色散现象非常显著。根据电磁场理论,色散的存在同时伴随着 ______________,色散总是同时存在着吸收。 ⑼电介质表面电导率不仅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且与表面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 ⑽固体电介质的导电机构有两种: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⑾介质在交变电压下的____________就是介质在恒定电压下的吸收电流,它是由于介质松弛极化的滞后角引起的,所以吸收电流是介质在交变电压下产生____________的根本原因。 ⑿构成电介质传导电流的弱联系的带电质点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参数的定义式:(20分,每空2分) ⑴电子极化率 e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克劳休斯-莫索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热离子极化建立过程的弛豫时间 为_________________。

【交通运输】【西安交通大学】【电介质物理】【姚熹张良莹】【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变化电场中的电介质 2-1什么是瞬时极化、缓慢极化?它们所对应的微观机制代表什么? 极化对电场响应的各种情况分别对何种极化有贡献? 答案略 2-2何谓缓慢极化电流?研究它有何意义?在实验中如何区分自由电荷、束缚电荷随产生的传到电流? 答案略 2-3何谓时域响应、频域响应?两者的关系如何?对材料研究而言,时域、频域的分析各由什么优缺点? 答案略 2-4已知某材料的极化弛豫函数,同时材料有自由电荷传导,其电导率为,求该材料的介质损耗角正切。 解:由弛豫函数可知德拜模型 极化损耗,漏导损耗 如果交变电场的频率为; 则= = 该材料的介质损耗正切为:=+ 2-5在一平板介质(厚度为d,面积为S)上加一恒定电压V,得

到通过介质的总电流为,已知介质的光频介电常数为 ,求单位体积内的介质损耗、自由电子的电导损耗、极化弛豫与时间的关系。若施加频率为的交变电场,其值又为多少?并求出介质极化弛豫函数f(t)。 解:在电场的作用下(恒场)介质中的功率损耗即为介质损耗 电功 单位体积中的介电损耗: 自由电子电导损耗: 极化弛豫损耗: 电导率:, 电流: 其中为传导电流 为极化电流 另一方面 故 有 因而,加交变电场时:

极化损耗: 电导损耗: 单位体积中的极化损耗功率: 单位体积中的电导损耗功率: 弛豫函数: 2-6若介质极化弛豫函数,电导率为,其上施加电场 E(t)=0 (t<0); E(t)=at (t>0 , a为常数) 求通过介质的电流密度。 解:已知: j(t)= 2-7求德拜弛豫方程中吸收峰的半高宽?吸收峰高为多少?出现在什么频率点上?吸收峰中(以半高宽为范围)的变化 为多少?占总变化量的百分之几? 解:令可得 半高

电介质物理必考汇总(必考))

第一章 一节 电偶极子:两个大小相等的正、负电荷(+q 和-q ),相距为L ,L 较讨论中所涉及到的距离小得多。这一电荷系统就称为电偶极子。 电量q 与矢径L 的乘积定义为电矩,电矩是矢量,用μ表示,即μ=q ·L μ的单位是C ·m 。 二节 电介质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沿电场方向产生感应偶极矩,在电介质表面出现极化电荷的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 束缚电荷(极化电荷):在与外电场垂直的电介质表面上出现的与极板上电荷反号的电荷。束缚电荷面密度记为。 退极化电场Ed :由极化电荷所产生的场强。 它是一个大于1、无量纲的常数,是综合反映电介质极化行为的宏观物理量。 有效电场:实际上引起电介质产生感应偶极矩的电场称为有效电场或者真实电场,用E e 表示。感应偶极矩与有效电场E e 成正比,即 极化强度P :单位体积中电介质感应偶极矩的矢量和,即极化强度P 描述电介质极化行为的宏观参数: 描述电介质极化行为的微观参数: 宏、微观参数的联系——克劳休斯方程: 三节 宏观平均场强E 是指极板上的自由电荷以及电介质中所有极化粒子形成的偶极矩共同的作用场强。对于平板介质电容器,满足:①电介质连续均匀,②介电系数不随电场强度的改变发生变化。电位移D 的一般定义式。 有效电场:是指作用在某一极化粒子上的局部电场。它应为极板上的自由电荷以及除这一被考察的极化粒子以外其他所有的极化粒子形成的偶极矩在该点产生的电场。 洛伦兹有效电场的计算模型:电介质被一个假想的空球分成两部分,极化粒子孤立的处在它的球腔中心。要求:①球的半径应比极化粒子的间距大,这样可以视球外介电系数为ε的电介质为连续均匀的介质,球外极化粒子的影响可以用宏观方法处理;②球的半径又必须比两极板间距小得多,以保证球外电介质中的电场不因空球的存在而发生畸变。所以近似认为球内球外的电场都是均匀的。 洛伦兹有效电场的适用范围:气体电介质、非极性电介 质(非极性和弱极性液体电介质、非极性固体电介质)、高对称性的立方点阵原子、离子晶体。不适用范围:极性液体电介质和固体电介质。 五节 一、电子位移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云重心相对于原子核重心发生位移,因而产生感应偶极矩。这种极化称为电子位移极化。 由 的结果得出的一些结论:(1)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的电子位移极化率自上而下地增加。(2)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由左向右,电子位移极化率的变化有两种可能性。其一,随轨道上的电子数的增加,产生电子位移极化的电子数增加,电子位移极化率也增加;其二,电子轨道半径也可能减小,电子位移极化率将会下降。(3)离子的电子位移极化率的变化规律与原子的大致相同,随离子半径及价电子数的增加而增加。(4)由P=Nαe E e ,当原子或离子半径r 减小时,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N 将增加,P 也较大。(5)电子位移极化率与温度无关,温度的改变只影响电介质组成粒子的热运动,对原子或离子的半径影响不大。(6)电子位移 极化完成的时间非常短,在10 -14-10-15 s 之间。(7)电子位移极化发生在所有的介质中。 二、离子位移极化:在离子晶体中,除存在电子位移极化以外,在电场作用下,还会发生正、负离子沿相反方向位移形成的极化叫离子位移极化。 结论:⑴离子位移极化完成的时间约为10-12--10-13s ,因此,在交变电场中,电场频率低于红外光频率时,离子位移极化便可以进行。⑵离子位移极化率与电子位移极化率有相同的数量级,约为10-40F·m 2。⑶随着温度升高,离子间的距离增大,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也就是弹性联系系数K 变小,所以离子位移极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增加很小。⑷离子位移极化只发生在离子键构成的晶体,如TiO 2、CaTiO 3等,或者陶瓷电介质中的结晶相内,而不会发生于气体或液体之中。 三、偶极子转向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因极性电介质分子的固有偶极矩沿电场方向的转向而产生的极化,称为偶极子的转向极化。 结论:⑴偶极子的转向极化建立的时间约为10-2-10-6s 或更长,所以在不高的频率乃至工频的交变电场中,就可能发生极化跟不上电场变化的情况:出现介电系数减小,介质损耗角正切增大。⑵偶极子的转向极化存在于极性电介质中。⑶偶极子转向极化率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a d 下降。 四、热离子松弛极化: 在电介质内,弱联系的带电质点

最新《大学物理AⅠ》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答案及解法(.6.4)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解质习题、答案及解法 一.选择题 1.一个不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腔内离球心的距离为a 处放一点电荷q +,如图1所示。用导线把球壳接地后,再把地线撤去。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心O 处的电势为 [ D ] (A ) a q 02πε; (B )0 ; (C )R q 04πε-; (D ) ??? ??-R a q 1140πε。 参考答案:)1 1(4)11( 4400 2 0R a q a R q dl R q Edl V R a R a -=--===?? πεπεπε 2.三块互相平行的导体板之间的距离21d d 和比板面积线度小得多,如果122d d =外面二板用导线连接,中间板上带电。设左右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分别为21σσ和,如图2所示,则21σσ为 (A )1 ; (B )2 ; (C )3 ;(D )4 。 [ B ] 解:相连的两个导体板电势相等2211d E d E =,所以202101d d εσεσ= 12 21d d =σσ 3.一均匀带电球体如图所示,总电荷为Q +,其外部同心地罩一内、外半径分别为1r ,2r 的金属球壳。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在球壳内半径为r 的P 点处的场强和电势分别为 [ B ] (A ) 2 04r q πε,0 ; (B )0, 2 04r q πε ; (C )0,r q 04πε ; (D )0,0 。 1 r 2 r O P Q +q +a O R 1 d 2 σ2 d 1 σ

参考答案:??? ? ??= ??? ? ? ?-∞-==?+?=?=????∞ ∞∞2 020 201 411441 22 2 r Q r Q dr r Q l d E l d E l d E U r r r r p p πεπεπε 4.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其正确结论是 [ D ] (A ) 导体表面上曲率半径小处电荷密度较小; (B ) 表面曲率较小处电势较高; (C ) 导体内部任一点电势都为零; (D ) 导体内任一点与其表面上任一点的电势差等于零。 参考答案: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其外表面是一个等势面。 5.两个同心薄金属球壳,半径分别为) (和2121R R R R <,若内球壳带上电荷Q ,则两者的电势分别为2 21 14R 4R Q V Q V πεπε= = 和,(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现用 导线将两球壳相连接,则它们的电势为 [ D ] (A )1V (B )()2121V V + (C )21V V + (D )2V 参考答案: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其外表面是一个等势 面。 6.当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去掉电源,在两极板间充满电介质,其正确的结果是[ C ] (A ) 极板上自由电荷减少 (B ) 两极板间电势差变大 (C ) 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小 (D ) 两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导体和电介质习题解答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一 选择题 1. 半径为R 的导体球原不带电,今在距球心为a 处放一点电荷q ( a >R )。设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导体球的电势为 ( ) 20200π4 . D )(π4 . C π4 . B π4 .A R)(a qa R a q a qR a q o --εεεε 解:导体球处于静电平衡,球心处的电势即为导体球电势,感应电荷q '±分布在导体球表面上,且0)(='-+'+q q ,它们在球心处的电势 ??'±'±='='='q q q R R q V 0d π41π4d 0 0εε 点电荷q 在球心处的电势为 a q V 0π4ε= 据电势叠加原理,球心处的电势a q V V V 00π4ε='+=。 所以选(A ) 2. 已知厚度为d 的无限大带电导体平板,两表面上电荷均匀分布,电荷面密度均为 ,如图所示,则板外两侧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 00002 . D . C 2 . B 2 .A εd E=εE=E E σσεσεσ== 解:在导体平板两表面外侧取两对称平面,做侧面垂直平板的高斯面,根据高斯定理,考虑到两对称平面电场强度相等,且 高斯面内电荷为S 2σ,可得 0εσ=E 。 所以选(C ) 3. 如图,一个未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腔内离球心的距离为 d 处(d

西安交通大学电介质物理姚熹、张良莹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1 半径为a 的 球带电量为q ,电荷密度正比于距球心的居里。求空间的电位和 电场分布。 解: 由题意可知,可设kr =ρ 再由于 ?=q dv ρ,代入可以求出常数k 即 ?=424ka krdr r ππ 所以 4a q k π= r a q 4 πρ= 当 a r >.时 由高斯定理可知 0 24επq r E = ? ; 2 04r q E πε= ?∞ = ?=r r q dr E U 04πε 当 a r <<0时 由高斯定理可知 4 042 0400 2 41 1 4a qr dr r r a q dv r E r r εππερεπ=?== ??? 4 02 4a qr E πε= dr r qr dr a qr dr E U a r a r ??? ∞∞ +=?=20 2 40244πεπε a q r a a q 0334 04)(12πεπε+ -= )4(12334 0r a a q -= πε 1-2 电量为q 的8个点电荷分别位于边长为a 的立方体的各顶角。求其对以下 各点的电距:(1)立方体中心;(2)某一面的中心;(3)某一顶角;

(4)某一棱的中点。若8个点电荷中4个为正电荷、4个为负电荷,重新计算上述问题

解 :由电矩的定义 ∑∑==i i i i i i r q r q μ (一)八个电荷均为正电荷的情形 (1)立方体的在中心: 八个顶点相对于立方体中心的矢量和为∑==8 1 0i i r ,故0==∑i i i r q μ (2)某一面心: 该面的四个顶点到此面心的矢量和 ∑==4 1 0i i r ,对面的四个顶点到此点的矢量和∑==8 5 4i i a r 故qa 4=μ; (3)某一顶角 :其余的七个顶点到此顶点的矢量和为: ∑==7 5 34i i a r 故qa 34=μ; (4)某一棱的中心 ;八个顶点到此点的矢量和为∑==7 5 24i i a r 故qa 24=μ; (二)八个电荷中有四个正电荷和四个负电荷的情形与此类似; 1-3 设正、负电荷q 分别位于(0,0,l /2)、(0,0,-l /2),如图所示。求 场点P 处电势计算的近似表达式,试计算在场点(0,0,l 23),(0,0,l 2 5 ) 处电势的近似值,并与实际值比较 解:P 点的电势可以表示为: ? =-++??= )1 1(40 - +-r r q π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