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学科

合集下载

全科医学中的社区卫生和家庭医学

全科医学中的社区卫生和家庭医学

隔离与治疗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 和治疗,减少病毒传 播。同时,对密切接 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 ,降低感染风险。
健康教育与宣传
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 宣传,提高居民自我 防护意识和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流程
和责任人。
现场处置与救援
04
关注
儿童保健与计划免疫
01
02
03
儿童健康管理
包括生长发育监测、营养 指导、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等。
计划免疫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为适 龄儿童提供各类疫苗的接 种服务,预防传染病的发 生。
儿童常见病防治
针对儿童常见的呼吸道、 消化道感染等疾病,提供 及时的诊疗和预防指导。
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整合社区内的医疗卫生资源,加强与相关 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共同推进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和家庭
06
医学中的作用
全科医师的角色定位与职责
初级卫生保健提供者
全科医师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负责提供基本的预防、 医疗、保健、康复等一体化服务。
健康管理者
全科医师需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管理,包括健康档案的 建立、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健康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
02
家庭医学基本概念
家庭医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家庭医学是一门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关注家 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家庭环境、家庭关系等方面,提供全 面的预防、保健和治疗服务。
综合性
涉及多个医学领域,如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 等,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以家庭为单位

第一篇概述第二章全科医学定义与基本概念

第一篇概述第二章全科医学定义与基本概念

全科医师应具备的能力及其职责
(1)诊治能力
(2)评判、治疗个人心理、行为问题的能 力
(3)常用家庭评估、家庭治疗的能力 (4)服务社区的能力 (5)掌握社会学与论理学方面的能力 (6)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能力
三 全科医学与社区医学的关系
社区医学是以社区为立足点,运用流 行病学、统计学、社会医学、人类 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观点和方法
第一节 全科医学、全科医 疗、全科医生
(一)全科医学
定义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家庭与社区, 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 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为一体的 一门综合性医学学科,是一个临床二 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 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包括两大部分: 概论:研究基本概念、方法和
全科医生的专业训练与学术组织 世界家庭医生学会(WONCA) 中国于1994年成为WONCA的正式
成员国 针对家庭医生及其服务的几个观点:
1.医疗服务适应个人与社区 2.人人拥有家庭医生 3.家庭医生必须训练合格
第二节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一 基础医疗保健 主要包含以下六方面的功能: 1.疾病的首次医学诊断与治疗 2.心理诊断与治疗 3.对具有各种不同背景、处于不同疾病阶
十 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全科医疗团队以全科医生为 核心,有大批辅助人员配合,一 起为服务对象提供立体网络式健 康照顾。
第三节 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 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及联系 1. 服务宗旨与职责上的区别 2.服务内容与方式上的区别 3.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联系
专科医疗与全科医疗在方法学上的区别
全科医疗
良好训练 优质服务 高尊重 高地位 良好收入
全科医师的角色

全科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全科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全科医学概论第一篇概述第一章全科医学的历史与基本概念1.全科医学是一种什么学科?答: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又称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是一个面向个体、家庭与社区,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专业领域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其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

2.全科医生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医生?答:全科医生/家庭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 or family physician / family doctor)是经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工作在基层的临床医生,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全过程、全方位责任式管理的医生,即全科医疗服务的提供者。

3.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章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1.如何理解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答:(1)科学、技术与人文相统一(2)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3)个人-家庭-社区一体化(4)预防-医疗-康复整体性强调科学技术与人文相统一;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提供预防-医疗-康复的整体性服务;以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讲究好的成本-效果;高度重视服务艺术和医患关系,强调团队合作。

2.全科医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特点的意义何在?答:(1)全科医学的基本特点:①基础性照顾;②人性化照顾;③可及性照顾;④持续性照顾;⑤综合性照顾;⑥协调性照顾。

(2)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特点有助于全科医生在基层保健服务中持续性提升质量,成为优秀的全科医生。

3.如何在具体实践中体现全科医生的工作特征?答:①以预防为导向;②以团队合作为基础;③以“五星级医生”为目标。

全科医学复习重点

全科医学复习重点

全科医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一个面向个体、家庭与社区,一个整合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医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医学专科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起专业领域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其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一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是照顾,并将个体与全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

2、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理论应用于患者、家庭和社区照顾的一种基础医疗保健的专业服务,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主要医疗形式。

3、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4、人文精神: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想觉识、理论阐释和实践规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提升,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化成天下的生命大智慧,是文明社会中人的理性精神的基石,当然也是高科技时代的精神支柱。

5、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和医疗服务实践中人们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医学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生命自身的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总体的认识。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6、社区: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在上古氏族社会就有了社区的雏形,人群是构成社区的重要元素。

7、社区诊断:是以流行病学为基础,追究与社区人群相关的发病因素、死亡原因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目的为探明群体的发病机制。

8、家庭: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家庭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存在。

二、简答题1、全科医学中六位一体的内容: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

2、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①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日趋增大。

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超过7%,从而进入“老年型社会”行列②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20世纪中期以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各种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症,随着发展,被慢性退行性疾病,生活方式及行为疾病等所取代。

现有专任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人数共

现有专任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人数共

『104度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第1)訓練狀況表』填表說明:一、家庭醫學科科內醫師人力名冊。

1.專任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名冊※對象:須具備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資格,執業執照登記於認定醫院(教學醫院等級評鑑,衛福部所認定醫院之專任人員,家庭醫學科為第一專科,且門診(家庭醫學科門診、老人、體檢、減重及基層支援門診,其他診次不得列入)每週二次(八小時)以上;職稱為家庭醫學科主任、主治醫師、研究員及住院醫師。

(未符合上述條件者,請勿填入。

)※填表順序:a.現職主任永遠填在第一順位。

b.現職人員優先填表,接續新聘人員。

c.依照b項再分任職日期(任職日期=就任家庭醫學科專任主治醫師或住院醫師取得專科證書日期),資深者優先填表。

d.待現職人員依前述完成填表後,再接續填寫離職人員資料。

e.現職人員請依填表順序,將執業執照正反面印影本粘貼於附件,若有缺件者請於附件順序預留空位,並於空位處註明原由。

3.專任家庭醫學科各級住院醫師名冊※對象:未具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資格,職稱為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執業執照登記於認定醫院家庭醫學科(或代訓住院醫師),實際接受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訓練者。

(未符合前述條件者,請於備註欄中說明。

)未佔訓練容額之受訓人員,請勿報備於該年度之名單中,例如劉員10406.20進入甲院服務,但佔甲院104度(104.07.01~105.06.30)訓練容額,故於103年度(103.07.01~104.06.30)報備名單中,不應有劉員,劉員應報備為104年度R1,任職日期應為104.07.01,其於104.06.20~104.06.30之訓練資歷則不予採計。

※人數:係指現職第幾年住院醫師人數統計。

「人數」應依衛福部認定之「訓練容量」為準,可少不可多,訓練醫院容量計算,係指所收第一年住院醫師以任職日期為界定(7月1日至隔年6月30日)計算,如104年度係指104.07.01~105.06.30。

※訓練容額佔缺級別:醫師級別之劃分,乃為區別該員所佔缺額為何年度,非指實際受訓級別,如於104.07.01~105.06.30進入醫院服務,且佔該院104年度訓練容額之住院醫師,於104年度報備名單中,應填列R1;而於103.07.01~104.06.30進入醫院服務,且佔該院103年度R1訓練容額之住院醫師,於104年度報備名單中,應填列R2。

全科医学概论名词解释

全科医学概论名词解释

全科/家庭医学(General Practice/Family Medicine):在通科医疗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整合现代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逐渐产生一门独特的综合性医学学科;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个体化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全科医疗:全科医疗主要是由全科医师对个人和家庭提供连续性医疗保健服务。

它是在综合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医学专科和基层医疗模式。

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又称全科/家庭医师,是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我国定义为: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几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是的医生综合性服务(Comprehensive Care):就服务对象而言,不分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疾病性质;就服务内容而言,包括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就服务范围而言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病人和健康人;就服务层面而言,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

家庭生活周期(Family Life Cycle):家庭遵循社会与自然的规律所经历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

通常经历恋爱、结婚、怀孕、抚养孩子、孩子成家、空巢、退休、丧偶独居等时期。

社区导向的基层医疗(Community Oriented Primary Care,COPC):COPC是一种将社区和个人的卫生保健结合在一起的医疗保健,指在基层医疗中,重视社区、环境、行为等因素与个人健康的关系,把服务的范围由狭小的临床医疗扩大到流行病学和社区的观点来提供照顾。

将个人为单位、治疗为目的的基层医疗与以社区为范围、重视预防保健的社区医疗两者有机结合进协调性的基层医疗实践中。

第一级预防:亦称病因预防或发病前预防,系采取系列措施以控制或消除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危害,是最积极的预防第二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或发病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疾病能够得到早治愈而不致加重和发展。

医学教育中的全科医学与家庭医学

医学教育中的全科医学与家庭医学

医学教育中的全科医学与家庭医学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民对健康的不断关注,医学教育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全科医学和家庭医学作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领域,在培养医生和提供医疗服务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将探讨全科医学和家庭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与挑战。

一、全科医学的定义与特点全科医学指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模式,以人为本,关注医患关系,并强调整体性的健康管理。

与传统的专科医学相比,全科医生能够在多个领域进行诊断和治疗,全面照顾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全科医学的特点包括广泛的医学知识基础、综合性的临床技能和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

全科医生在医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二、家庭医学的概念与重要性家庭医学是一种关注家庭和社区居民健康的医疗模式。

家庭医生是医学教育中的关键人物,他们负责提供广泛的医疗服务,包括初级预防、健康咨询、常见病的治疗和慢性病管理等。

家庭医生与患者建立长期的医患关系,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能够提供连续、综合和协调的医疗服务。

家庭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它培养了一批懂得综合性医学知识的医生,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此外,家庭医学还能够加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与信任,提高患者的医疗满意度。

三、全科医学与家庭医学的培养与发展全科医学和家庭医学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中的重点。

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全科医学和家庭医学的培训项目,并设立了相应的培训机构和认证机构。

这些培训项目通过提供临床实践和培养医生的综合技能,为医生在全科医学和家庭医学领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

然而,全科医学和家庭医学的培养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存在医学专科化的趋势,一些医学学生对选择全科医学或家庭医学不感兴趣,导致这些领域的医生供应不足。

其次,医学教育中对全科医学和家庭医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四、全科医学与家庭医学的前景与影响全科医学和家庭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前景广阔。

4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4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二、人性化服务 (personalized care)

除提供常规的生物医学诊治措施之外, 并担负长期照顾病人的责任,这种照顾 只有做到个性化、人格化,才能为病人 所欣然接受,并显示良好的效果。
三、综合性服务(六位一体) (comprehensive care)

在诊疗方面一般包括内、儿、妇产科、不需 住院的外科、皮肤、五官及老年病; 在预防保健方面包括婚前检查、计划生育指 导和优生咨询、孕产期保健、计划免疫和社 区居民周期性健康检查等。
2·对医疗保健与保险体系
(1)守门人 (2)团队管理与教育者
3·对社会
(1)社区/家庭成员 (2)社区健康组织与监测者
(三)全科医生的专业训练与学术组织

各国的全科/家庭医师都有本专业的 训练和考试要求。
各国全科/家庭医师都有自己的学术 团体。

世界家庭医生学会 (WONCA)


the World 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Colleges, Academies and Academic Association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Family Physicians World Organization of Family Doctors

全科医学将专科医疗及预防医学揉合在一 起,其服务包括
①一级预防服务、包括计划免疫和各种健康促进 手段; ②二级预防服务,通过人群健康筛捡发现早期无 症状病人,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 ③防治病残,使其早日康复的三级预防服务。
十、团队合作 (team)的工作方式
1.门诊工作团队: 由全体医生、治疗室护士、接待员(兼管挂 号、病人按排和病历管理等)、检验师、药 剂师、X光技术员、以及口腔、心理、康复 医师和营养师等组成,提供日常门诊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醫學科一、簡介本科屬醫學系,為配合病患各種常見疾病照顧的綜合需求,避免分科過細之缺失、因應醫療網轉介系統的建立、強化社區基層醫療體系並迎接未來老年化醫療及長期照護的需求,需有家庭醫師之培育而成立本科。

二、教學宗旨家庭醫學教育是家庭醫師的養成教育,其目標在建立醫學生對家庭醫學的概念,訓練以從事基層醫療為職志的專科醫師並培養家庭醫學教學人才,且需合乎下列的要求:(一)醫德方面:經由醫學倫理和行為科學的教育,重視醫師和病人之間良好關係的培養,了解病人身心行為發展過程及其家庭狀況,從事以病人之利益為優先的生物心理與社會醫療照護模式。

(二)醫術方面:經由臨床各科醫術的整合,提供病人有效、方便且經濟的全科醫術服務,重視預防醫學和健康教育,並能保持醫學知識技能的不斷進步,致力於廣泛且先進的專業特色醫療。

(三)醫業方面:以團隊合作和持續性照顧的方式,提供以個人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範疇的基本保健醫療服務,做為病人與醫院或其他專科間轉介照會的橋樑,致力於將醫學的新成就,施惠於民眾。

(四)醫道方面:本著全人醫療的精神,善於利用和開發醫療資源,負起對民眾健康照顧的長期責任,並為促進所有民眾的身心健康而努力。

三、師資本科現有教師5位:教授 2 位副教授 3 位其學歷及開授課程分別列表如下:教授張智仁中國醫藥學院畢/ 家庭醫學、內分泌學、社區醫學、科學中藥臨床試驗醫學吳晉祥中國醫藥學院畢、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碩士/ 家庭醫學、預防醫學、老年醫學、心血管自主神經醫學、糖尿病醫學副教授盧豐華台北醫學院畢、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流行病學碩士/ 家庭醫學、流行病學、老年醫學、醫學教育與行為醫學楊宜青台大醫學院畢、美國麻州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 / 家庭醫學、社區醫學、預防醫學、運動與旅遊醫學臨床副教授吳至行中國醫藥學院畢、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附設羅斯福醫院研究員/ 家庭醫學、社區醫學、肥胖及糖尿病醫學、人體組成與骨質疏鬆症醫學四、設備目前本科藏書四百餘冊,國內外期刊二十餘種,教學錄影帶數百餘卷,錄音帶百餘卷以及愈臻完善的網路教學資源交流平台與民眾教育網頁;擁有獨立之門診部,包括一般診察室、體檢室、錄影室、討論室、營養衛教室及完善之影音教學系統,並有多種衛教模式、自我設計精美衛教海報、自學同步幻燈機、錄放影機、攝影機、閉路電視、個人電腦、單槍投影設備、超音波、內視鏡、週邊循環檢查儀、身體組成測定設備、體適能檢查設備、基礎代謝率測量儀、超音波骨質密度測量儀、超音波膀胱餘尿測量儀、簡便生化檢驗儀器、血糖測定儀、糖化血色素測定儀、微蛋白尿測量儀、一氧化碳呼氣測量儀、自律神經功能檢查儀及自動化體適能檢測儀器等;配合健康檢查專屬病房,含有各種健康檢查儀器設備,並有二所社區醫學實習場所,在高雄市阿蓮區及田寮區衛生所暨群體醫療執業中心,此外與新樓醫院、台南市立醫院、署立台南醫院、郭綜合醫院、佳里綜合醫院、大林慈濟醫院等社區醫院進行建教合作,並與台南地區多個社區醫療群合作,以進行社區醫學訓練。

同時培植本院斗六分院家醫科的成立與人力學術交流。

五、研究與發展(一)研究成果有:(1)台灣地區新舊糖尿病人的比較。

(2)正常人與糖尿病人膳食及營養狀況比較。

(3)以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素篩檢糖尿病的比較分析。

(4)某醫學中心門診持續性照顧之研究。

(5)北門鄉高血壓流行病學之社區性研究。

(6)血脂肪與無症狀膽囊結石關係之個案對照研究 (7)北門鄉居民求醫行為的調查研究。

(8)偏遠地區民眾對醫療保健服務需求之研究。

(9)糖尿病與正常人的血漿脂蛋白的比較。

(10)糖尿病第二型病患併有微蛋白尿其腎功能及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探討。

(11)腰臀圍比值對血壓,血脂肪間的影響。

(12)姿勢性低血壓的危險因素探討。

(13)口服中藥成藥對腎上腺皮質醇的抑制效應。

(14)中藥成藥造成的腎上腺功能不足恢復情形之一年追蹤研究。

(15)家庭對癌症篩檢參與的影響。

(16)南化鄉居民死因資料分析。

(17)乳房自我檢查教育對民眾遵行乳房自我檢查之成就評估。

(18)藥師在社區進行高血壓衛教之先趨研究。

(19)簡易高血壓遵醫囑性方法之評估。

(20)健康IC卡在醫療資訊網路之應用。

(21)門診高血壓病人遵醫囑性之研究。

(22)乳房自我檢查衛教之相關研究。

(23)社區高血壓病人服藥衛教模式之建立。

(24)醫學中心家庭醫學科門診初診病患轉診與照會行為之研究。

(25)藥物濫用宣導研究。

(26)臺南市老年人用藥的流行病學調查。

(27)臺南市居民的慢性病長期追蹤研究。

(28)糖尿病與骨質密度的關系。

(29)臺南市老年人高血壓的流行病學調查。

(30)夜間腿部抽筋的研究。

(31)某大學大一新生體重控制行為,知識與衛教相關因子之研究。

(32)大學新生睡眠行為之相關研究。

(33)長期素食者骨質疏鬆症之研究。

(34)長期素食女尼之血脂值變化相關研究。

(35)飲茶行為與骨質疏鬆症之相關研究。

(36)習慣性飲茶者之體脂肪與脂肪分佈之研究。

(37)不同葡萄糖耐性成人之體脂肪分佈差異之相關研究。

(38)老年人軀體脂肪分佈與心血管危險因子的關係研究。

(39)停經前後婦女軀體脂肪分佈變化之研究。

(40)全台地區體重認知與減重行為之研究。

(41)老年人門診用藥相關研究。

(42)飲茶習慣與血壓之相關研究。

(42)台南市居民體能活動影響因素調查研究。

(43)成大學生B型肝炎知識、態度及行為。

(44)代謝症候群因素分析研究。

(45)基層醫師進行運動諮詢調查研究。

(46)自主神經功能與高血壓相關性研究等等逐年增加中。

(二)研究重點有:(1)高血壓病人與正常高血糖對神經胜Y與交感神經性物質的影響。

(2)骨質疏鬆症與 DXA 之相關研究。

(3)愛滋病團體衛教成效評估之研究。

(4)南化鄉慢性病流行病學之社區性研究。

(9)台南市慢性病流行病學之社區性研究。

(5)整合社區資源提昇中風病人居家照顧之相關研究(6)台南市老年人用藥情況之調查研究。

(7)台南市居民體能活動情形及其影響因素。

(8)糖尿病病人自主神經與週邊神經病變之研究。

(9)非類固醇抗消炎藥物對甲狀腺功能試驗的影響。

(10)體能活動與上呼吸道感染相關性之社區性研究。

(11)具乳癌家族史婦女之乳房自我檢查衛生教育成效。

(12)妊娠與糖尿病之相關研究。

(13)臺南市老年人用藥的流行病學調查。

(14) 臺南市居民的慢性病長期追蹤。

(15) 臺南市居民的肥胖與相關代謝疾病研究。

(16)台南市老年人糖尿病之社區流行病學調查研究。

(16)以DXA方法之中心性肥胖的評估研究。

(17) 糖尿病衛生教育介入之研究。

(18)台南市老年人骨質疏鬆症盛行率及相關因子探討。

(19)台南市老年人肥胖、體脂肪分佈變化與中心性肥胖盛行率之研究。

(20) 以DEXA及BIA方法評估體脂肪比率之相關性研究。

(21)台南市老年人性生活狀態調查研究。

(21) 以超音波骨質儀評估骨質密度之相關研究。

(22)中國人體型之肥胖切點研究。

(23) 慢性肝炎與血糖代謝的關係。

(24)台南市老年人MMSE之相關研究。

(25)臺南市居民糖尿病篩檢第五年追蹤研究。

(26)飲茶與高血壓之相關研究。

(27)飲茶行為與血脂之相關研究。

(28)飲茶行為與尿酸代謝之相關研究。

(29)吸菸與骨質密度之研究。

(30)吸菸與脂肪分佈之相關研究。

(31)戒菸前後身體組成變化之研究。

(32)居家護理另類療法之相關研究。

(33)全台地區體重認知與減重行為之縱貫性研究。

(34)減重前後體適能變化之研究。

(35)極低熱量飲食之介入性治療研究等。

(36)門診運動處方之相關研究。

(37)自主神經功能及糖類代謝異常相關研究。

(38)代謝症候群盛行率及相關因素研究。

(39)OSCE相關研究。

(40)替代療法與輔助療法之調查研究。

(41)台南市高血壓、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發生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42)代謝症候群及甲狀腺功能相關性研究。

(43)B型肝炎盛行率20年趨勢分析。

(44)肥胖及大腸激躁症相關性研究。

(45)臨床醫師門診面談行為分析研究。

(46)糖尿病及減重新藥臨床試驗。

(47)糖尿病及血脂異常用藥中藥臨床試驗。

(48)大豆異黃酮用於骨質疏鬆症之臨床試驗計劃。

(49)身體組成分析方法比較分析等等。

(50)田寮區老年骨鬆與代謝症候群及慢性病世代研究計劃。

各項計劃逐年增加中。

(三)發展計劃:(1)近程:1.繼續加強醫學生家庭醫學課程及見習與實習之教學,提昇其從事基層醫療之興趣。

2.加強住院醫師訓練計劃之施行,重視以個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範圍的全面性照顧教學方針。

3.推行家庭建檔及預約制度,以方便病患照顧,並配合家庭醫學見習課程,提供醫學生適宜之見習教材。

4.鼓勵醫師從事臨床及公共衛生等之研究,提昇學術風氣。

5.主動協助台南地區醫院家庭醫學科的發展與訓練。

6.成立衛生教育教室,以提昇民眾對健康的預防觀念及對疾病的正確知識。

7.強化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門診看診之錄影教學課程,以落實看診之技巧服務病患。

8.加強第四年住院醫師的研究設計與生物統計課程並實際從事研究的工作。

9.加強住院醫師社區醫學的訓練,將訓練中心設於高雄縣阿蓮鄉衛生所暨群醫中心,參與台南市社區大學活動,推展社區整體營造工程,以培養住院醫師以社區為導向的基層照顧理念與實際。

10.鼓勵醫師積極參與社會殘障弱勢團體之醫療普查及關懷活動,以實現立足醫院,深入社區的醫學橋樑精神。

11.繼續推動臺南市糖尿病共同照護網之社區與基層醫療診所對糖尿病照顧的提升工作。

12.落實家庭訪視、居家照顧及緩和安寧醫療,延伸門診及病房照顧至社區住家,以達到持續性照顧之理念。

13.配合推動醫策會PGY1社區醫學訓練計畫並成為大台南地區之主要教學指導中心。

14.推展特色與專業醫療如旅遊醫學門診、青少年門診與戒菸門診、體重控制與骨質疏鬆特別門診、健康諮詢門診、糖尿病篩檢與防跌門診等。

15.成立各項跨領與服務與研究團隊 (2)遠程:1.開設家庭醫學科專屬病房,以服務病患並提供持續性、周全性的醫療團隊觀念之照顧及培養家庭醫師為團隊領導人之能力。

2. 成立醫院門診及社區專屬衛生教育中心,推動衛生教育,落實非藥物治療的醫療照顧,以達到預防性健康照顧之理念。

3.成立專屬社區醫學訓練中心,推展社區醫學並從事研究調查。

4.成立家庭醫學與社區健康照顧研究所,以研究家庭醫學及社區醫學之理論與實際之配合,以建立家庭醫師制度並提昇基層社區民眾的醫療照顧水準。

5.積極爭取主治醫師的進修機會,以提升主治醫師的教學水準並增進科內研究的水準,成為全國家庭醫學科之表率。

6.擴大社區健康促進與基層醫療群團隊之整合運作,落實社區健康防治理念。

7.建立e化資訊平台,結合雲端技術與遠距服務以提升居家與長期照護水準。

8.建立綿密之南台灣家醫聯繫網路並跨足亞洲地區與深入全球各區家庭醫學的教學與學術交流、輔導鄰近國家之家庭醫學發展、擠身成為世界一流的家庭醫學訓練專業團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