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寓言教学培养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低学段寓言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

小学语文低学段寓言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

论文题目:小学语文低学段寓言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学科专业:小学教育学位申请人:肖志武指导教师:李霞摘要每一个寓言故事像一个指导者,不仅把美好事物呈现给学生,还告诉学生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更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丰富精神世界,提高语文素养。

寓言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调查研究显示,小学低学段寓言故事教学存在被忽视的现象。

因此,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是让大家重视低学段寓言教学,并希望能给低学段寓言教学提供优化策略。

本文研究方法以观察法为主,以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为辅。

通过文献法,为小学低学段寓言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搜集有效数据及案例,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

通过观察量表,记录低学段寓言教学现状,通过分析观察的数据,得出结论。

本次观察主要观察网上寓言课堂,再结合课堂实录进行分析,结合小学中高学段的寓言教学特点,分析低学段寓言教学情况,据此发现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本研究通过观看小学寓言课堂教学30节以及课堂实录4节发现:第一,各学段目标一致,忽视学段目标的区分;第二,重视寓言理解,忽视寓言背景;第三,重视分层解读,忽视故事完整性;第四,重视寓意解读,忽视知识学习。

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优化策略。

第一,结合学生特点,建构低学段目标;第二,分析寓言文本,重视寓言背景知识;第三,结合生活实际,重视故事完整性;第四,注重学生知识学习,丰富学生学习方式。

关键词:寓言低学段寓言教学观察分析优化策略TITLE: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e fable teaching in the lower par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MAJOR:Primary educationAPPLICANT:XiaozhiwuSUPERVI:LixiaAbstractEach fable story is like a guide,which not only presents beautiful things to students,but also tells students a lot of principles of human conduct,more help students accumulate language materials,enrich the spiritual world,improve Chinese quality.Allegory teaching,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has undoubted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upils.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teaching of fables in elementary school is neglected. Therefor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make everyon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fables in the low learning section,and hope to provide an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the teaching of fables in the low learning section.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observation,supplemented by literature and case analysis.Through the literature method,it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eaching of allegory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collects the effective data and cases,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By observing the scale,the paper records the teaching status of fables in the low learning section,and draws a conclusion by analyzing the observed data.This observation mainly observed the online allegory class,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lassroom record,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of allegory in the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in primary schools,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of allegory in the low section,based on which problems were found,and put forwar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In this study,through watching30sections of allegor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and4sections of classroom records,we find that:first,the objectives of each learning section are consistent,and the distinction of learning section objectives is ignored.Second,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fables andignore the background of fables.Third,pay attention to the layered interpretation, ignore the integrity of the story;Fourth,pay attention to moral interpretation,ignore knowledge learning.According to these problems,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is put forward.First,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the construction of low learning goals;Secondly,the text of the fable is analyzed and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the fable is emphasized.Thirdly,the integrity of the story should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reality of life.Fourth,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 knowledge study,enrich the student study way.Key words:fable;low learning section of fable;teaching observation;analysis optimization strateg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V)第1章绪论 (1)1.1研究缘起 (1)1.1.1寓言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1)1.1.2“新课程标准”重视寓言教学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1研究目的 (1)1.2.2研究意义 (2)1.3概念界定 (2)1.3.1寓言 (2)1.3.2寓言教学 (3)1.4文献综述 (3)1.4.1寓言概念的相关研究 (3)1.4.2寓言特质的相关研究 (5)1.4.3寓言教学现状的相关研究 (7)1.4.4寓言教学价值的相关研究 (8)1.4.5寓言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 (9)1.4.6研究评述 (11)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1.5研究方法和思路 (11)1.5.1研究方法 (11)1.5.2研究思路 (12)第2章小学语文低学段寓言选文情况 (13)2.1小学语文低学段寓言选文背景 (13)2.1.1国内寓言 (13)2.1.2国外寓言 (16)2.2小学低学段寓言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18)2.2.1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学段寓言教学的要求 (18)2.2.2小学语文低学段寓言分布情况 (18)第3章小学低学段寓言教学现状分析 (22)3.1低学段寓言教学观察设计 (22)3.1.1观察目的 (22)3.1.2观察方法 (22)3.1.3观察对象 (23)3.1.4观察维度 (23)3.1.5观察工具 (23)3.2低学段寓言教学观察结果分析 (26)3.2.1教学目标分析 (26)3.2.2教学内容分析 (30)3.2.3教学流程分析 (35)3.2.4教学效果分析 (47)目录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5教学分析总结 (48)第4章低学段寓言教学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49)4.1低学段寓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49)4.1.1忽视学段目标区分 (49)4.1.2忽视寓言背景知识 (49)4.1.3忽视故事的完整性 (49)4.1.4忽视寓言语言学习 (50)5.1低学段寓言教学优化策略 (50)5.1.1结合学生特点,建构低学段目标 (50)5.1.2分析寓言文本,重视寓言背景知识 (51)5.1.3结合生活实际,重视故事完整性 (55)5.1.4注重寓言语言学习,丰富学生寓言知识 (56)第5章结语 (60)参考文献 (61)致谢 (63)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研究缘起1.1.1寓言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寓言与小学生的天性相契合,学生喜欢阅读。

利用寓言故事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

利用寓言故事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

利用寓言故事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寓言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具有浓厚的寓意和启发性,常被用于教育和教学的领域中。

在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方面,利用寓言故事进行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利用寓言故事提升学生思想观念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有效运用寓言故事进行教学。

首先,寓言故事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直观地传达道德价值观。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寓言故事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比如,通过讲述《安徒生童话》中的《拇指姑娘》,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外貌对人的价值评判的问题,教育他们要重视内在的美和人格魅力。

在这个寓言故事中,姑娘虽然身材娇小,却通过聪明才智与勇敢无畏,成功地战胜了困境。

通过这样的故事,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外在的美并不是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

其次,寓言故事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相比于直接灌输知识的教育方式,寓言故事采用“启蒙法”来启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讲述伊索寓言故事《乌鸦喝水》时,学生们会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进而思考乌鸦为何要使用石子装满水杯的方法,因而从中领悟到智慧的意义。

这种通过思辨和自我探索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灵活运用寓言故事。

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寓言故事,使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相结合。

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发现故事中的道德启示和价值观,让学生自主探索和总结。

同时,老师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纠正学生对故事的误解,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

此外,学校和教师应该为提升学生思想观念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可以组织一些有关寓言故事的课外活动,如朗读比赛、写作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互动,在课堂上给予家长一定的参与。

浅析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第一篇:浅析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浅析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核桃村明德小学耿翠芬摘要:学习寓言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独立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领略文学艺术的魅力;学习寓言,让他们从中明辨是非,从中受到教育;学习寓言,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更能使学生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寓言;语文教学;作用寓言和一般的比喻不同,它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是用故事的形式进行类比的。

寓言一般不长,往往通过故事说明哲理。

它思想深刻,形象生动,兼有故事的生动性和谚语的哲理性,是深入浅出的说理工具,同时也是对生产劳动和社会斗争经验教训的高度的艺术概括,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艺术欣赏价值,耐人回味,有的民间寓言已流传了几千年,仍具有艺术的生命力。

寓言是指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中,小学阶段共编入19篇寓言,它们分别是二年级《天鹅、大虾和梭鱼》、《南辕北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小河和大海》;三年级《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刻舟求剑》、《揠苗助长》;四年级《掩耳盗铃》、《守株待兔》、《手不释卷》、《鹏程万里》、《纪昌学射》、《扁鹊治病》;六年级《金鱼和鲤鱼》、《老鼠为狮子担心》、《邯郸学步》、《舍本逐末》。

从寓言的数量上看,它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寓言故事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寓言故事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寓言故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对于小学教学质量应不断加强重视,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创新课堂,融入新的元素与特色,吸引学生更好进入课堂,促进语文知识的吸收。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思维活泼跳跃,容易分散注意力,在语文课堂上适当插入一些学生更为感兴趣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之上,让学生更加沉浸课堂,跟随教师思路进行学习。

寓言故事作为具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故事有助于帮助教师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提升课堂质量,带动学生逻辑思考,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本文从结合故事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揭示寓意,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加强拓展,帮助学生积累文化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策略方法;利用寓言故事辅助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带入故事。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丰富,有利于课堂的有序推进。

语文课本中包括一些寓言故事,比如∶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等…通过这些寓言故事的课堂教学可以明显发现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对故事结果与发展有强烈的好奇心,课堂活泼生动。

篇幅短小,结构简单却有极强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一、结合寓言故事,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寓言故事与课堂融入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作用,独立思考,开动脑筋,在故事中感悟到人生哲理,学习故事的写作方法,接触寓言故事这一类型的写作手法。

【1】比如,在学习《买椟还珠》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注明,这是一个成语寓言故事:椟:木匣;珠:珍珠。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寓言故事的意义在于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采用寓言故事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生将这种方式应用到写作当中可以表明文章的写作意图,把一个深刻的道理浅显易懂地表达出来,既可以增加文采,也可以激发兴趣,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寓言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寓言的语言表达通常比较简练、精炼,语言清晰,具有浓厚的文学韵味。

学生在阅读和学习寓言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
到这种清新、简练的语言风格,还能够学习到其中隐含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技巧。

从而提高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寓言中的情节和故事往往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和学习寓言,学生能够逐渐领悟到故事中的逻辑关系和推理方法,培
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格培养。

很多寓言故事都蕴
含着不同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例如《乌鸦负重》表达了助人为乐的美德,《狐假虎威》表
达了骄傲自负的危害,《狼来了》表达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等等。

在学习这些寓言故事的
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各种情感的冲击和力量,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品格
修养。

通过情感的投射和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所传达的意义,从而形成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
达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品格修养。

教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寓言故事,使其真正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力工具。

家长也可以通过
与孩子一起阅读、讨论寓言故事,引导他们感受其中的深层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

相信随着对寓言故事的深入理解和体验,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也将不断提
高。

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寓言是一种通过虚构的故事来传递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文学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寓言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寓言往往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述生动的故事,透过故事情节和众多角色的塑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常见故事构成要素,了解文学结构和表达技巧,对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寓言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寓言作品往往通过巧妙的比喻和隐喻,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如人性的弱点、社会的弊端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正是这种思考和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和提高。

第三,寓言可以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不仅让学生通过故事感受美的存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故事表达中所蕴含的文学美学,如形象生动、感情鲜明、言简意赅、意蕴深刻等,通过欣赏美的存在感受、琢磨和表述,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寓言还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寓言故事往往以通俗易懂、道德性强的内容作为基础,透过生动的情节和富有情感的人物,帮助学生了解并认识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等方面的知识。

寓言中的情节细节、人物形象和寓意都呼唤学生去深思,从而以此加深学生对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最后,寓言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历史和社会。

寓言往往是反映一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作品,经过改编或传承,成为了一个有别于当下的独特文学品味。

通过寓言,不仅能够了解一些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看到当下社会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和社会。

总之,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美育素养,同时也能够为道德教育和文化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们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创造适当的阅读环境和学习情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精神。

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寓言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道德原则。

寓言故事经常通过虚构的动物或植物形象,
来讲述有关于正义、善恶、诚信等道德教育的故事。

这些故事通常以道德教育为核心,通
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操。

学生在阅读和分析寓言故
事时,能够通过角色的行为和言辞来领悟道德准则,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和践行这些道德
原则。

寓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寓言作品通常通过动物、植物等形象来代入人类世界,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故事更富有感染力。

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常常有各自的特点和情绪,它们经历着种种困境、挑战和成长,这使得学生能够从情感角度去感受和理解故事的
深意。

学生在欣赏寓言时,可以体味到角色的喜怒哀乐,进而懂得关心、理解和尊重他人,培养自己的情感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寓言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寓言故事往往以简单明了的形式进行讲述,但故事背
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学生在听、读、思考和分析寓言故事时,需要从表层的故事
情节中理解到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含义。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比较、推理等思维方式,去解
读故事的寓意,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道德原则,培养
情感品质,拓展思维能力,同时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可
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寓言成为语文教学的有力
工具,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摘要】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探讨了论寓言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接着详细论述了寓言对学生思维发展、道德观念、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促进作用,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结论部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更注重寓言的应用,认为寓言在教学中不可替代,并呼吁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运用寓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发现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有效且重要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寓言,小学语文教学,思维发展,道德观念,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实际应用,重要性,研究现状,全面发展。

1. 引言1.1 探讨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寓言的教学和应用,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运用寓言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引起更多教育者和学者的重视,促进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1.2 国内外关于论寓言在小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在国内外,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相关研究也在逐渐增多。

国内一些学者指出,寓言是一种具有智慧和道德意义的文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国外一些研究也表明,寓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技巧,还可以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价值观念。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论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寓言教育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加科学地设计寓言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寓言教学的效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论寓言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寓言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文学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寓言教学培养论文
小学的语文课本,选了一些优秀的古今中外寓言。

在寓言里,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

一般地说,我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但是,由于寓言这种体裁更具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它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因此在教学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注意:一是寓言中生动的情节、形象的描绘不应再是小学高年级教学的难点、重点,抽象概括的能力才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二是我们在教寓言时,总是沿着既定的思维方向,想以最快的速度来达到明白寓意的目的,学生思维稍一偏离,马上制止,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只有在个性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对比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在自己安排好的直线思维槽中往前滑,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

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结合寓言教学的实际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加快语言形象的理解,减慢抽象概插的步伐
小学语文教学,自然不能忽视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教学,可是我们有那么多非寓言的课文来完成,高年级寓言的教学,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它“明理”的特点,把理性的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下面我们来比较两位教师上《滥竽充数》的课堂实录:A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现在我们看第一段,它交代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生:交代了时间、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师:对,齐宣王有个什么特点?生:他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

师:正因为这样,南郭先生才能混进来。

大家现在默读第二段,看它写了什么内容。

生:这段讲南郭先生乘机混进吹竽队。

师:谁能描绘一下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生:他使劲鼓着腮帮子,手按着竽的眼(演示动作)。

师:为什么“没有出过毛病”?生:因为有三百多人吹竽。

师:谁来说说最后两段说的什么。

生:说的是齐宣王儿子接位后,喜欢听一个一个吹,南郭先生只好逃了。

师:这说明没有本事是没法长久混下去的。

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

(略)师:好,现在我来总结这篇寓言的寓意。

(略)B师:刚才我们学了字,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对照课文来讨论这么几个问题:
1.这篇寓言写了哪些人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个人。

2.齐缗王是不是比齐宣王聪明一些?
3.南郭先生是不是聪明人,为什么?
4.南郭先生逃走后他会怎么办,我们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5.类似滥竽充数的事,能不能说一两件?
6.这篇课文的寓意是什么?(学生讨论后,老师请同学回答上述问题)生:这篇课文写了三个人,齐宣王讲排场,很会享受,光吹竽的就有三百人;齐缗王也爱讲排场,讲享受,它并没减少吹竽的人数,只是形式不同,要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是个没有本事只会混的人。

生:齐缗王并不比齐宣王聪明,他不知道南郭
先生在混而让他溜了。

师:所以,即使在不知底细的人面前也不能混。

生:我认为南郭先生还算是个聪明人,他能抓住机会,能混的时候,装得很像,没出过毛病,齐宣王给了他很高的待遇;不能混的时候就赶紧逃走。

师:那么,齐宣王和南郭先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南郭先生得靠齐宣王这样的人。

师:所以有齐宣王才可能有南郭先生。

生:我认为南郭先生是个不聪明的人,混到头来一点本事也没有。

师:他是个有小聪明的人,小聪明只能混一时,到不能混时就惨了。

生:南郭先生逃走后,可能会接受教训,沉下心来学一门本事,也可能又找别的事混,我想他应该学门本事,因为他并不傻。

生:从他身上我认识到,不学本领早晚害了自己,另外要有自知之明,知错就改。

(讨论第5、6题略)
比较两个案例,笔者觉得,就小学高年级而言,B例尽管还有可商榷之处,但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

A例或许人们更觉得像语文课,但是这种教法,学生的思维限制太死。

另外,有的教师刚让学生接触课文,就提出下面的问题:“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于败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虽然问题点在关键处,但直奔“主题”,没给学生留有更大思维活动空间。

二、减少教师的判断推理,扩展学生的思维天地
在寓言教学中,有的教师生怕学生难“明理”,很少给学生自己判断推理的机会;更怕学生想远了收不回来,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思维刚一出格,就立即制止,结果学生的思考唯老师所想是
瞻,养成直线的、单一的思维模式。

有次听一位教师上《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时,有个学生说,地球本是圆的,那个驾车人一直往前,就能到达目的地,完成环球旅行。

其他学生都大笑起来,盯着老师等判断,这位教师的应变能力很强,认为这是开拓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好机会,于是表扬这位同学敢想、会想,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学生一下由“要我想”变成了“我要想”,他们的想、说都比以往放得开。

《买椟还珠》的寓意是,比喻把没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却把贵重的东西丢掉的行为。

作为高年级的学生,理解这点是很容易的。

我曾指导一位青年教师上这则寓言,我们的教学设计没有停止在只让学生了解寓意上,而是运用这则寓言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维至更宽广的领域,效果很好。

下面将课堂实录的后部分摘要如下:师:我们已经明白了这则寓言的寓意,现在我们来想想这个问题,装珠子的盒子有没有价值?生:也有价值,它是“用名贵的有香味的木料做成的”,并且“装饰得十分美观”。

师:那为什么说“把没价值的东西留下来”了?生:这是因为和宝珠相比显得没价值了。

师: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生:有价值还是没价值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

(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后,学生也举了一个例子。

略)师:我们再想想,如果这个郑人从艺术的角度看,认为这个人工做的盒子的价值超过了那个天然的宝珠,你认为有没有道理?生:我认为没有道理,因为“宝珠比盒子贵许多倍”,宝珠值钱得多。

生:我认为有道理,因为从艺术上看,人
创造的艺术品比宝珠更有价值。

师:两个同学都说得好像有理,为什么?生:因为他们比较的标准不同。

一个从值多少钱的标准说的,一个从艺术的标准说的。

师:对,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生:说什么东西有没有价值,要看用什么标准。

(老师举了两个例子。

略)师:郑人出高价买这个盒子,说明这个盒子在他看来超过了宝珠,包装超过了内容,形式超过了内容,见到过这样的事没有?(学生举了很多例子。

略)
这个教例,虽然对有些缺少这种训练的学生来说可能难了点,但我们可以肯定,它注重学生的多向、逆向思维的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收获远远胜过学一篇寓言只明白一个寓意的教学。

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学生的作文往往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条理不清,究其实质,是学生的思维的呆滞、条理不清造成的,因此,提高学生的理性的思维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们应该有明确的计划,从小学中年级就开始有目的地加强开拓学生思维、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训练。

这种训练,虽然什么体裁的课文都行,但寓言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的结论(寓意)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参与性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