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上肢关节的主要肌群(二)讲解
第二节运动上肢带关节的主要作用肌

运动上肢带关节的主要作用肌(一)运动上肢带关节的肌群运动上肢带关节的主要肌肉由背部浅层的斜方肌、棱形肌、肩胛提肌和胸部的前锯肌、胸小肌、锁骨下肌等。
斜方肌位于项部及背上部的皮下,为三角形扁肌,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作用:近侧支撑时,斜方肌收缩可使肩胛骨后缩,上部纤维收缩可使肩胛上提、上回旋,下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
原侧支撑时,一侧上部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向对侧旋转,两侧收缩使头后仰和协助伸脊柱。
斜方肌图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拉力器扩胸等练习可发展斜方肌的力量。
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面,为一对棱形扁肌。
起自六、七颈椎及上四个胸椎的棘突,纤维行向下外,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
作用:近侧支撑时,棱形肌收缩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它与肩胛提肌共同作用使肩胛骨下回旋。
肩胛提肌位于斜方肌深面,为带形长肌。
作用:近侧支撑时,肩胛提肌收缩肩胛骨上提、下回旋。
前锯肌图前锯肌位于胸部的外侧面和后面,为一宽大扁肌。
作用:近侧支撑时,前锯肌收缩使肩胛骨前伸,有助于上臂前屈,它与斜方肌共同作用使肩胛骨上回旋。
近侧支撑时,前锯肌下部收缩可提肋,有助深吸气,是辅助吸气肌。
俯卧撑、实力推卧杠铃等练习可发展前锯肌的力量。
胸小肌位于胸廓上部的前外侧,胸大肌的深面。
作用:近侧支撑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下回旋。
远侧支撑时,可提助,助吸气。
锁骨下肌横位于锁骨的下方,为一梭形小肌。
胸小肌作用:锁骨下肌收缩紧拉锁骨向下内,协助固定胸锁关节。
(二)运动上肢带关节肌肉的功能综述运动上肢带的肌群,可使肩胛骨作上提与下降、前伸与后缩、上回旋与下回旋的运动。
二、运动肩关节的主要作用肌群(一)运动肩关节的肌群运动肩关节的肌肉主要有肩部浅层的三角肌;胸背浅层的胸大肌、背阔肌;肩部深层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上臂前群的缘啄肱肌、肱二头肌;上臂后群的肱三头肌。
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为多羽状肌,分前、中、后三部分,分别起自锁骨的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肌束向外下方逐渐集中,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肌肉总论 上肢的主要肌群ppt课件

起点:起于第一肋。
止点:止于锁骨下面。
锁骨下肌
功能
2.运动自由上肢关节的主要肌群
位置:位于胸前皮下,为多羽状扇形扁肌。 起点: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 上位6个肋软骨及腹直肌鞘前壁。
止点: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上臂屈、内 收和旋内。远固定时,拉躯干向 上臂靠拢,并可提肋助吸气。
位置形态:位于肩胛骨背面的冈下 窝内,部分被斜方肌和三角肌遮盖, 为三角形的多羽肌。
起自肩峰,后部肌束起自肩胛冈。
止点: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体
外侧的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
节屈、旋内及水平屈;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 节伸、旋外和水平伸;中部肌纤维或整块肌肉收 缩,使肩关节外展。
冈上肌
起点:起自肩胛骨的冈上窝。
位置与形态:位于肩胛骨冈 上窝内,部分位于斜方肌和 三角肌深面。
肌腱
位于肌腹两端,由胶原纤 维束构成,没有收缩能力, 但能抵抗很大的张力。肌 腱内纤维互互交织成辫状 的纤维束。在靠近骨膜处 的腱纤维束交织成网状。
(1)浅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
含有脂肪、血管和神经等,对肌肉有保护作用。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作用:
起点:以腱膜 起自下位6个 胸椎和全部腰 椎棘突、骶中 嵴、髂嵴后 1/3和第10~ 12肋骨外面。
止点:肌纤维斜向外上方,经腋窝后壁逐渐集 中以扁形肌腱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肩关节伸、 内收和旋内,可助肩胛骨后缩。远 固定收缩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 还可以辅助吸气。该肌旋内作用 强于胸大肌。
练习方法:同斜方肌。
10运动上肢肌

斜方肌练习方法
直立划船
立式耸肩
负重直臂侧上举
背后提拉杠铃
扩胸 飞鸟
角力桥
2.菱形肌
位置:斜方肌深层,肩胛骨 内侧缘和脊柱之间。
结构:肌束从内上向外下斜 行,分为上部的小菱形肌和 下部的大菱形肌
起点:下2颈椎和上4胸椎的 棘突。 止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
近固定时
使肩胛骨上提、后 缩和下回旋。
冈下肌和小圆肌
4.大圆肌
位置: 位于小圆肌下方。 为柱形羽状肌。
起点: 起于肩胛骨下角 背面。
止点: 止于肱骨小结节 嵴。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 臂伸、内收和内旋。
大圆肌和小圆肌
(三)使肩关节外展的作用肌
主要包括三角肌中部和冈上肌。
※ 1.三角肌
位置: 位于肩关节前、 外、后方,为一块倒 三角形的肌肉。 结构:分3部,前、 后部的肌束为半羽肌, 中部肌束为多羽肌。
二、 运动肩关节的作用肌
(一)使肩关节屈的作用肌
胸大肌骨部肌束
喙肱肌
三角肌前部肌束 肱二头肌等
※ 1.胸大肌
位置:位于胸前皮下, 为多羽状扇形扁肌。 结构:肌束呈放射状排 列,由内向外集中。肌 分3部:锁骨部、胸骨 部和腹部。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和上6肋骨前面及腹 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远固定时 两侧收缩使脊住伸。
练习方法:
同斜方肌
3.肩胛提肌
位置:斜方肌上部深层,项两侧。 结构:带状长肌 起点:第1-4颈椎横突。 止点:肩胛骨上角。 功能:
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下回旋。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 屈并轻度旋转,两侧同时收缩时使 颈伸。
(二)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
上肢关节运动-文档资料

2、尺骨 尺骨近端关节面称滑车切迹。 鹰嘴与冠突连线与尺骨长轴呈30°夹角。 冠突外侧形成桡切迹。
3、桡骨 桡骨小头呈圆盘状,上有关节凹,周围为 环状关节面。 桡骨颈与桡骨长轴在矢状面上成15°夹角。
(二)肘关节构成
肘关节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端 关节。
1、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 构成。 2、肱桡关节:由肱骨头与桡骨小头关节凹 与肱骨小头构成。 3、桡尺近端关节:由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 尺骨桡切迹构成。
(一)肩复合体诸关节
1、盂肱关节 (1)由肩胛骨关节盂 和肱骨头构成。
关节盂周缘有关节唇。 关节盂仅容纳肱骨头1/4~1/3 。
肱骨头向后旋转约30°-40°;向上倾斜45°。
(2)关节囊
关节囊内附关节盂 周缘,但上方附于 盂上结节内,将其 包裹;关节囊外附 解剖颈,但内侧附 于外科颈。
滑膜包裹肱二头肌长头,并随二头肌长头下 降于结节间沟内,形成腱鞘。
8、水平外展 臂前屈90,然后外展。 原动肌: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小圆肌
二、肘关节
(一)肘关节各骨特点
1、肱骨 •肱骨远端关节面分为外侧的肱骨小头和内侧 肱骨滑车两部分。 •肱骨滑车内旋约3°-8°,肱骨滑车内高外低, 与冠状线平角为94°-98°,是提携角的成因。 •肱骨远端与肱骨长轴约30°。
•桡尺骨茎突远端连线与水平面呈15°夹角
2、腕骨间关节
由八块腕骨之间的接触面构成。 •豌豆骨仅一个关节面,余均有多个关节面。 •掌侧、背侧的粗糙骨面有韧带附着。 •手舟骨在桡骨茎突远侧可触摸到。 •月骨可在桡骨背侧结节的远侧和头状骨的近 侧触摸到,屈腕时明显。 •在腕掌面尺侧边缘摸到豌豆骨。
3、腕掌关节
(二)肩复合体关节运动
运动系统 上肢肌

2.深层 也有5块肌
桡侧腕长伸肌
(1)旋后肌 (2)拇长展肌
尺侧腕伸肌 肘肌
指伸肌 旋后肌 桡侧腕短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指伸肌腱
作用:使前臂旋后。
(3)拇短伸肌
(4)拇长伸肌 (5)示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26
27
28
29
四、手 肌
(一)外侧群—鱼际 1.拇短展肌 2.拇短屈肌 3.拇对掌肌 4.拇收肌 (二)内侧群—小鱼际 1.小指展肌 2.小指短屈肌 3.小指对掌肌 (三)中间群 1.蚓状肌 4块 2.骨间掌侧肌 3块 3 .骨间背侧肌 4块
三角胸肌间沟
头静脉
锁骨 三角肌 头静脉 胸大肌
37
(四) 肘窝
肱二头肌肌腱, 肱动脉, 正中神经
38
拇短屈肌 拇短展肌 拇收肌屈来自支持带小指短屈肌 小指展肌
蚓状肌
骨间背侧肌
小指对掌肌
骨间掌侧肌
拇对掌肌
30
32
鱼际肌
鱼际肌
蚓状肌
骨间背侧肌 骨间掌侧肌
手掌侧以屈肌为主, 手背侧以伸肌为主, 自然条件下屈肌的 力量大于伸肌,所 以手是弯曲的。 只有当有意识的加 强伸肌的力量,或 者肌肉完全失去收 缩力时,手才会伸 直
肱 三 头 肌
14
15
(1) 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时,肱 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三者连线构 成的等腰三角形。肘关节伸直时三这 处于一条直线上。 (2) 提携角 ( 肘外偏角 ) :肘关节伸 直时,前臂偏向外侧10-150 。 (3) 鼻烟窝:拇长、短伸肌腱之间 的凹陷,窝底正对手舟骨。
三、 前臂肌 (一)前群(9块,4层排列) 1. (第一层)浅层 (1)肱桡肌 (2)旋前圆肌
运动上肢关节的主要肌群(二)讲解

②运动手指的主要肌群:
鱼际、小鱼际。
三、常用的上肢皮肤标志、肌性、腱性标志
肘窝横纹、腕掌侧横纹、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桡侧腕屈肌、鼻烟窝、指伸肌腱。
四、发展上肢主要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练习举例:
起点:肱骨外上髁上方
止点:桡骨茎突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肘关节屈。“调节肌”。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练习方法:同肱二头肌。
②使肘关节伸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位于肘关节额状轴后面。
肱三头肌:
位置与形态:肱骨后面。长头为双关节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为单关节肌。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外上方骨面、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
①压肩:胸大肌、背阔肌等肌肉伸展性。
②臂上举后振:胸大肌、背阔肌等肌肉伸展性。
③绕肩运动:肩带肌群、肩关节周围屈、伸及外展肌群
④三角支撑:肩带和肩关节周围屈、伸肌群,尤其是胸大肌和背阔肌。
⑤手臂外展运动:肩带和肩关节周围屈、伸肌群。
⑥挺胸夹背: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屈腕屈指肌群。
⑦两臂上举翻腕:屈腕屈指肌、胸大肌、背阔肌等。
②使前臂旋外的主要肌群:
旋后肌:
4、运动手关节的主要肌群:
①运动桡腕关节的主要肌群:
A、桡腕关节屈肌:
共同位置:位于前臂的前面或内侧面。
分三层:第一层: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
第二层:指浅屈肌、拇长屈肌;
第三层:指深屈肌。
共同的练习方法:负重腕屈伸,反缠重锺;伸肘伸腕牵拉。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
肌肉总论上肢的主要肌群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上肢肌肉概述 • 肩部主要肌群 • 上臂主要肌群 • 前臂主要肌群 • 手部主要肌群
01 上肢肌肉概述
上肢肌肉的分布与功能
分布
上肢肌肉主要分布在肩部、上臂 、前臂和手部,包括胸大肌、三 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
功能
上肢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使上肢能 够进行各种复杂的运动,包括屈 、伸、外展、内收、旋转等。
肱三头肌
位置与形态
肱三头肌位于上臂后侧,由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组成。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 节,外侧头和内侧头起于肱骨体背面。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伸;远固定时,拉上臂向后 上方,拉前臂向后下方。
肱桡肌
位置与形态
肱桡肌位于上臂前侧,起于肱骨外上髁上缘,止于桡骨茎突。
功能
三角肌中部
主要负责肩关节的外展动 作,使上臂向外侧移动。
三角肌后部
主要负责肩关节的后伸动 作,使上臂向后下方移动。
冈上肌
01
冈上肌位于冈上窝内,起自冈上 窝,止于肱骨大结节。
02
主要功能是协助三角肌前部和中 部完成肩关节的前屈和外展动作 。
的观看
THANKS
主要功能是协助三角肌后部完成肩关 节的后伸动作,并协助三角肌中部完 成肩关节的外展动作。
03 上臂主要肌群
肱二头肌
位置与形态
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呈梭形,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于肩胛骨 喙突。
功能
近固定时,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和内收;远固定时,拉 上臂向前下方,拉前臂向后上方。
屈指深肌
总结词
负责屈曲手指的肌肉
运动解剖-运动上肢带的主要肌群汇总

起点:第3-5肋骨和肋软 骨结合处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 近固定—使肩胛骨前伸、下降、下回旋。 远固定—可上提肋助深吸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使肩胛骨前伸的肌群: 前锯肌、胸小肌 (4)使肩胛骨后缩的肌群: 斜方肌、菱形肌 (5)使肩胛骨上回旋的肌群: 前锯肌下部、斜方肌上下部 (6)使肩胛骨下回旋的肌群: 菱形肌、肩胛提肌、胸小肌
2、运动自由上肢关节的主要肌群
(1)运动肩关节的主要肌群 ①使肩关节屈的主要肌群 A 胸大肌 位置:胸廓前壁浅表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 骨前面和上位6个肋软 骨、腹直肌鞘前壁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屈、内收、旋内 远固定—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B 喙肱肌
位置:上臂上1/2的前内侧 起点:肩胛骨喙突 止点:肱骨中部内侧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屈、内收、水平屈
B 小圆肌
位置:冈下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下部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内收、旋外、伸、水平伸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C 大圆肌
位置:小圆肌和冈下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使上臂内收、旋内、伸
D 肩胛下肌
位置:肩胛下窝内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功能: 近固定--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外 远固定--使上臂在肘关节处屈,向前臂靠拢
B 肱肌
位置:肱二头肌下半部分的深层 起点:肱骨下半段的前面 止点:尺骨冠突和尺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使前臂屈 远固定—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C 肱桡肌
位置:前臂前面桡侧 起点:肱骨外上髁上方 止点:桡骨茎突 功能:近固定—使肘关节屈 远固定—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点:桡骨茎突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肘关节屈。“调节肌”。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练习方法:同肱二头肌。
②使肘关节伸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位于肘关节额状轴后面。
肱三头肌:
位置与形态:肱骨后面。长头为双关节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为单关节肌。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外上方骨面、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
上臂在肩关节处屈:胸大肌的上部肌束、三角肌前部肌束、肱二头肌长头 近固定收缩
前臂在肘关节处伸:肱三头肌、肘肌 近固定收缩
④俯卧撑(撑起阶段)
肩胛骨前伸:前锯肌上部肌束、胸小肌 近固定收缩
肩关节屈:胸大肌的上部肌束、三角肌前部肌束、肱二头肌长头 远固定收缩
上臂在肘关节处伸:肱三头肌、肘肌 远固定收缩
2、伸展性练习:
①压肩:胸大肌、背阔肌等肌肉伸展性。
②臂上举后振:胸大肌、背阔肌等肌肉伸展性。
③绕肩运动:肩带肌群、肩关节周围屈、伸及外展肌群
④三角支撑:肩带和肩关节周围屈、伸肌群,尤其是胸大肌和背阔肌。
⑤手臂外展运动:肩带和肩关节周围屈、伸肌群。
⑥挺胸夹背: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屈腕屈指肌群。
⑦两臂上举翻腕:屈腕屈指肌、胸大肌、背阔肌等。
1、力量练习:
①单杠引体向上:(上拉阶段)
躯干向上肢靠拢:胸大肌、背阔肌 远固定收缩
肩胛骨下回旋:菱形肌、胸小肌 近固定收缩
上臂在肘关节处屈:肱肌、肱二头肌 远固定收缩
②前臂负重弯举:(弯举阶段)
前臂在肘关节处屈:肱肌、肱二头肌 近固定收缩
③卧推杠铃(上推阶段)
肩胛骨前伸:前锯肌上部肌束、胸小肌 近固定收缩
D、桡腕关节外展肌群: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
②运动手指的主要肌群:
鱼际、小鱼际。
三、常用的上肢皮肤标志、肌性、腱性标志
肘窝横纹、腕掌侧横纹、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桡侧腕屈肌、鼻烟窝、指伸肌腱。
四、发展上肢主要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练习举例:
班级:班人数:人课次:15
教学
内容
运动上肢关节的主要肌群(二)
教学
目标
1、掌握运动肘关节和腕关节的主要肌群;了解上肢主要的皮肤肌性、腱性标志。
2、掌握发展上肢主要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练习。
教学
重点
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桡侧腕伸肌;发展上肢主要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练习的实例分析。
教 学 内 容
练习方法:负重屈肘、引体向上;双杠支撑摆动。
肱肌:
位置与形态:肱二头肌下半部分的深层。羽状形扁平肌。
起点:肱骨下半段的前面。
止点:尺骨冠突及尺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肘关节屈。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主屈肘的主要作用肌。
练习方法:同肱二头肌。
肱桡肌:
位置与形态:前臂前面桡侧皮下,长而扁的梭状肌。
尺侧腕屈肌:
拇长屈肌:
指深屈肌:
B、桡腕关节伸肌:
共同位置:前臂后群肌。
分两层:浅层: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
深层: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
共同的练习方法:正握负重腕屈伸。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C、桡腕关节内收肌群:尺侧腕屈肌、尺侧腕伸肌。
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课后观察标本,使学生认识运动前臂和腕部的主要肌群,并能在自身找到重要肌肉的位置。
教具Biblioteka 授课时 间教研组 长
课后记载:
练习方法:同肱三头肌。
③使肘关节旋内的主要肌群: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④使肘关节旋外的主要肌群:肱二头肌、旋后肌。
3、运动前臂骨的主要肌群:
①使前臂旋内的主要肌群:
旋前圆肌:
位置与形态:斜位于肘关节前面。
起点:起于肱骨内上髁和尺骨冠突
止点:桡骨外侧面中部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前臂旋内,辅助屈肘。远固定收缩时,助上臂向前臂靠拢。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长头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三个头共同收缩时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伸。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练习方法:负重上举、卧推;毛巾擦背。
肘肌:
位置与形态:肘关节后面皮下,三角形。
起点:肱骨外上髁后方。
止点:肌束呈放射状行向内侧,止于尺骨上部背面及肘关节囊。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肘关节伸并加固肘关节;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教学方法与措施
2、运动肘关节的主要肌群
①使肘关节屈的主要肌群:
共同位置:起于肩胛骨和肱骨,止于桡骨和尺骨。
肱二头肌:
位置与形态:上臂前面皮下,双关节肌。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长头穿过肩关节经结节间沟下行,于肱骨中部与短头合并形成肌腹,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外。当前臂处于旋外位时,该肌的力量可充分用于屈肘;当前臂于中间位或旋内位时,用于屈肘的肌力依次减弱。远固定收缩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屈,使其向前臂靠拢。
②使前臂旋外的主要肌群:
旋后肌:
4、运动手关节的主要肌群:
①运动桡腕关节的主要肌群:
A、桡腕关节屈肌:
共同位置:位于前臂的前面或内侧面。
分三层:第一层: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
第二层:指浅屈肌、拇长屈肌;
第三层:指深屈肌。
共同的练习方法:负重腕屈伸,反缠重锺;伸肘伸腕牵拉。
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