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中的词汇教学
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语境教学法是一种将教学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法,通过创设逼真的语境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教学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下面具体来谈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运用语境教学法。
一、创设语境创设真实的语境是语境教学法的核心,创设逼真的语境是指教师通过讲故事、演示实例、利用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在教学中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掌握词汇。
例如,在介绍一个新的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图片或是故事情节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含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掌握单词的使用方法。
二、提供复杂的语言环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例如让学生阅读一些有难度的英语文章或是让学生观看一些较难的英语电影,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含义,并且更加了解单词的语言环境和背景。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除了创设语境,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愉悦、有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
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课堂游戏、分组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英语词汇。
四、强调听说读写结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强调听说读写的结合,在语境中,学生需要重点学习词汇的发音和用法,而且需要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更好的掌握和应用所学的单词。
例如,在学习某个英语单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力练习、口语练习、阅读练习以及写作练习等几个方面来全面学习和掌握单词的各种用法和语境。
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1. 引言1.1 介绍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Introduction:The use of context in vocabulary teach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retention of new words. Contextual teaching allows students to learn words in the context of sentences, paragraphs, or even real-life situations, which helps to establish meaningfu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words and their usage.1.2 阐述语境教学法对词汇学习的影响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对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语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
通过将词汇放置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词汇在句子中的用法和含义,避免了简单地死记硬背词汇表的机械方式。
语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在真实的语境中练习词汇,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词汇的正确用法,并在交流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这些词汇。
通过语境教学法,学生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词汇之间的关联和搭配,从而更好地丰富自己的词汇库,并且能够更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
语境教学法对词汇学习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应用英语词汇,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沟通能力。
2. 正文2.1 语境教学法的定义与原理语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将词汇放置于特定环境中进行教学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语境中的信息和语言结构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汇。
语境可以包括句子、段落、对话甚至图片等,通过这些语言环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语境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语境教学法是指将语言教学的内容和学习环境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英语词汇教
学中,语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提高其词汇运用能力。
1. 创设真实语境: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真实的语境,
使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到词汇的实际应用场景。
教授动词短语“take off”时,可以播放
一段飞机起飞的视频,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take off”的意思和用法。
3. 进行情境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通过真实的情境来锻炼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在教授与旅行有关的词汇时,可以安排学生
分组模拟出国旅行的情境,进行旅游问答、讨论旅行计划等活动。
4. 提供实际任务: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运用所学的词汇。
在教授食物词汇时,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要求学生到超市或者餐厅选择并购买一顿午餐,
并用英语向同学介绍自己购买了什么食物。
5. 组织语言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语言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记忆和运
用词汇。
教师可以准备一组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单词或词组,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猜
词游戏,通过描述、联想等方式来猜出卡片上的词汇。
语境词汇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英语》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学的10个核心词汇,并能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词汇记忆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 掌握本课核心词汇的拼写和意义。
2. 能够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1. 理解词汇的用法和搭配。
2. 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词汇。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词汇卡片3. 语境图片或视频4.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与课题相关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What can you see?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出本课主题。
二、新课导入1. 教师板书本课核心词汇,带领学生朗读并拼写。
2. 解释词汇含义,结合例句进行讲解。
三、词汇学习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词汇卡片,引导学生记忆。
2. 分组活动:每组学生选择一个词汇,用英语解释其含义,并给出例句。
3.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四、巩固练习1. 完形填空:学生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填空。
2. 词汇接龙:学生依次说出一个单词,下一个单词的首字母与上一个单词的尾字母相同。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课所学词汇,引导学生正确拼写和运用。
2. 强调词汇搭配和用法,提醒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注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利用上节课所学词汇进行快速问答,检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
2. 提问: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 words we learned yesterday? 引导学生复述所学内容。
二、语境运用1. 教师播放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听后回答问题。
2. 分组活动:每组学生根据视频内容,用所学词汇编写一段对话或短文。
词汇教学的八个方法

词汇教学的八个方法一、语境法语境法是指通过句子或段落的语言环境来学习和掌握词汇。
在语境中,词汇与其他词语相互作用,有助于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意义的语境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比如通过阅读文章、对话等方式。
通过语境法学习词汇,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词汇的含义,提高词汇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二、联想法联想法是指通过将生词与已知的词汇或概念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和掌握新词汇。
学生可以通过形象、声音、感觉、情感等多种方式进行联想,增强对词汇的记忆。
比如,可以通过绘画、造句、故事串联等方式进行联想,提高词汇的记忆效果。
三、词根词缀法词根词缀法是指通过学习词根和词缀的含义和运用规律,来学习和记忆词汇。
许多英语单词都有共同的词根和词缀,掌握了这些词根和词缀,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的意义和构词规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词根词缀法来拓展词汇,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
四、反义法反义法是指通过对词语的反义词进行学习和记忆,来巩固和扩展词汇。
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两个相对的词语,更加深入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反义法学习词汇,可以让学生在运用词汇时更加灵活和准确,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
五、同义法同义法是指通过学习词语的同义词来扩展和加强词汇。
通过学习同义词,学生可以拓展词汇量,丰富词汇表达方式,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和活动来帮助学生学习同义词,提高词汇运用的熟练度。
六、语境猜测法语境猜测法是指通过上下文的提示和线索来推测和理解词汇的意义。
在阅读文章或对话时,学生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来猜测生词的含义,逐渐扩大词汇量。
通过语境猜测法学习词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词汇掌握的水平。
七、视觉图像法视觉图像法是指通过视觉形象来学习和记忆词汇。
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图表、地图等视觉形象来理解和记忆词汇,增强对词汇的印象和记忆效果。
视觉图像法是一种直观和生动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和应用词汇。
语境化的词汇教学

语境化的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词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构建语言的基础,是语言使用者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关键。
然而,孤立地教授词汇往往效率低下,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难以有效地将词汇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言语使用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词汇教学更加语境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提高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
语境化词汇教学是一种将词汇教学与语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教师通过创造真实的或模拟的语境,将词汇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汇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以下优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词汇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语境化词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词汇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
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词汇,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使用方式,从而增强他们的记忆效果。
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通过在语境中学习和使用词汇,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词汇的语义和语用,提高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
创造真实的语境: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或模拟的真实场景来创造语境。
例如,在教授购物相关的词汇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商品,让学生在模拟的购物场景中使用这些词汇进行交流。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视频、音频等来创造语境。
例如,在教授动物相关的词汇时,教师可以展示动物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来理解词汇的含义。
运用语言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语言游戏,如猜词游戏、填空游戏等来创造语境。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记忆词汇。
语境化词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
通过将词汇学习与具体语境相结合,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
在实施语境化词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创造语境的方式。
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语境化词汇教学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语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运用2篇

语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运用语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运用精选2篇(一)语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词汇。
1. 创设真实的语境:在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将词汇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比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与词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理解和运用词汇。
2. 用例句来解释词义:在介绍词汇时,可以提供一些典型的例句来解释词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用法和意义。
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练例句来掌握词汇的用法。
3. 组织语境交际活动:可以设计一些与词汇相关的语境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游戏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运用所学的词汇,提升词汇运用的能力。
4. 词汇扩展:在课堂中,可以通过一些类比、对比等方式扩展词汇。
比如,可以将一组相关的词汇放在一起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关联,掌握更多的词汇。
总之,语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学习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词汇。
语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运用精选2篇(二)语境理论是指通过语言表达的内容来理解和使用语言的理论。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应用语境理论:1. 预设语言环境:在教学中,可以提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让学生对内容有所预设,以便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比如,在学习一篇有关历史事件的文章时,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导入,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尽量避免学生对文章内容感到陌生和困惑。
2. 词汇和短语的语境解释:语境理论认为词汇和短语的意义是通过上下文来确定的。
在英语阅读中,会遇到一些生词和短语,学生可能不熟悉其意思。
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来猜测词义,或者通过其他句子的解释来理解这些生词和短语。
3. 语法和句子结构的语境解释:语境理论认为语法和句子结构的意义也是通过上下文来确定的。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主题语境下的词汇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

主题语境下的词汇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主题语境下的词汇教学是当前英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提高词汇使用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和困惑:词汇量控制:在主题语境下,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主题和词汇进行教学活动。
有些主题可能涉及大量的词汇,使得学生难以全面掌握。
如何有效地控制词汇量,使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词汇,又能充分练习表达运用能力,是一个挑战。
语境创设:在主题语境下进行词汇教学需要创设适当的语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然而,如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兴趣的语境,同时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学生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他们在词汇学习上也会表现出个体差异。
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主题语境下得到有效的学习,是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
课堂活动设计:在主题语境下进行词汇教学需要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练习和运用所学词汇。
如何设计有趣、有效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又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教学深度和广度:在主题语境下进行词汇教学时,教师需要平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如果过于注重广度而忽略深度,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不够深入;而如果过于注重深度而忽略广度,则可能会限制学生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学生参与度:如何保持学生的参与度也是教师在主题语境下进行词汇教学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一些学生可能会对某些主题或话题不感兴趣,导致他们的参与度降低。
教师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评价与反馈:在主题语境下的词汇教学中,如何进行评价和反馈也是一个挑战。
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供有效的反馈来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教师可以通过合理选择主题和词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语境、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平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等方式来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境中的英语词汇教学安晓凤甘肃省古浪县民权初级中学2010.12.201。
研究对象:实验选取了芜湖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共80名学生为受试对象,两个班分别均为平行班2 测试材料本研究前测的词汇测试采用Nation( 1983) 的词汇量级别测试( Vocabulary Levels Test) 。
词汇量级别测试应用广泛,许多机构和研究者使用后发现其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 Read 1993; Schmitt & Meara 1997) 。
目标词来自《牛津高阶英语》第一、二册的文章延时测试2 采用Wesche 和Paribakht( 1996) 的词汇知识等级表测试,旨在同时测量目标词汇的接受性知识和产出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步骤我们先从《牛津高阶英语》第一、二册中预选60个词,让受试写出认识的词及其词性和意思,并造句;如果受试知道一个词的多个意思及其用法,同时写出每个义项的词性、意思并造句。
然后,根据回答结果并基于没有一个受试认识的选取原则,最终确定24个。
8个词一组,分别提供用于联想法,语境法和词块法的呈现,实验采取比较实验法。
为了不影响教学的连贯性,三组受试在60 分钟内分别按词表法、直观演示法、语境呈现法的循环呈现顺序学习词汇,每种方式平均用时20 分钟。
学习过程中受试只能在草稿纸上做笔记( 笔记当堂收回) ,并且不能查阅词典。
60 分钟学习结束后,立即进行即时测试。
一周后进行延时测试1,词汇测试的目标词同即时测试一样,但为了降低滞留效应( carry-over effect) 的负面影响,干扰词全部替换,目标词的出现顺序和考查的联想角度不同于即时测试。
4 周后进行延时测试2。
4 研究结果即时测试、延时测试1 和延时测试2 的结果使用spss13。
0 进行分析。
首先,从整体上检验各组受试的学习结果是否趋同,以比较联想呈现法、语境呈现法和词块呈现法三种词汇呈现方式的效果。
(1)选取考试中的作文,教师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反馈并记录好学生的语法点错误类型和个数(2)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反馈将自己的语法点改正好后重新誊写好交给老师(3)教师记录好每一位学生改正语法点类型和个数,以及未改写的语法点错误个数,通过对比相同错误类型的个数来检验反馈的效果(4)两周一次写作,每次写作后重复上述实验过程,严格记录结果,实验为期14周,共计开展写作7次。
对比哪种反馈类型能够在减少学生写作语法错误方面更有效,以及对比优等生和非优等生更倾向于哪种反馈类型目录第一章: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二章:目前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目前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二)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完全按照课本教单词3.词汇教学方法单一4.孤立教学词汇第三章: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一)语境的理解(二)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1.利用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概念意义2. 利用语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语体意义3. 利用文化语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词汇的文化意义第四章:语境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一)利用实物和图片创设语境(二)利用身体语言创设语境(三)利用比较创设语境(四)利用语言描述创设语境第五章:结语第一章: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也是英语教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 1976)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
如果把语言结构比作语言的骨架,那么词汇为语言提供了重要的器官和血肉(Harmer 1990)。
由此可见,词汇是语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
长期以来,词汇教学一般被置于“发音、拼法、词性、意义”的框架中,很多情况下忽视了词存在的特定语言环境,孤立地教词,以致造成学生的词汇学习因缺乏语境意识而思维简单,学习中缺乏积极的联想,只靠机械性地将英语单词与中文意思一一对应记忆。
学生在头脑中混乱地大量堆积词汇,却未能掌握正确应用单词的方法,造成实际能力较低的现象。
英语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可塑性很强的语言,词义对语境的依赖性强。
功能语言学家主张把词义用法和整个社会文化联系起来,将单词在语境中定位,赋予单词活力,从而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第二章:目前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历来是一个难点,词汇教学方法陈旧,效率很低。
本章主要谈论的是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目前常用的词汇学习法有简单的音、形、意讲解法,构词法、分类法、循环记忆法等,这些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对单词的记忆都起到了作用。
但这些词汇记忆法只是向学生呆板枯燥地灌输词汇知识,要求学生朗读生词表,评出生词,提供对应的汉语释义,继而进行繁琐的讲解。
这种教法让老师的讲解占用了过多时间,不仅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英汉词语存在一对一的的对应关系。
而且将词汇教学孤立于语境之外,致使学生接受的是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没有深入到词汇内部,词汇的记忆是孤立的、二维的、机械的和缺乏意象。
当语境发生变化,词义和句义随之变化,学生就难以理解,而且学了词汇不会运用,英语交际能力差,总是没有明显的进步。
显然,就目前在英语词汇教学上我们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原本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本应该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理解、思考、猜测、归纳和总结的词汇或规律,都由老师完成了。
教师只注意到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完全按照课本教单词在课堂教学中只教课本上出现的单词,没有联系学生生活,适度地扩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词汇.适当扩大一点课外的相关内容、适当的引申,可以不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精神,让学得好的同学多学一点。
3.词汇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单词、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听和记笔记为主,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灌输,缺乏具体运用的过程,学习的知识没有被及时地消化。
这种单一、被动的教与学方式,教学活动和练习比较少,而且偏重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造成恶性循环。
4.孤立教学词汇孤立地教词汇,不注意单词使用的语言环境,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老师在教单词时,经常是一个单词一个意义讲解,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并非都与汉语单词相对应,很多单词在各种搭配或语境中有较多的不同意义与用法。
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由于受英汉词典释义的影响,往往对很多词的使用范围产生误解。
例如His mother went last year.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他母亲去年去了某地”和“他母亲去年死了”。
如果语境明确,或者了解实情,这句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不同语言的词义范围问题,不要轻易地为英汉词典上的释义所迷惑。
所以有时虽然学生记住了一个单词的某一个意义或用法,换了一个语境或上下文,又不知所措了。
很多单词好像学过,却不知其义,因此词汇学习成了学生学好英语的拦路虎。
第三章: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一)语境的理解首先提出语境这一概念的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
在他看来,语言是人们的行为的方式,语言与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语言不能独立于语境而存在。
语境与语言的密切关系,语境对理解语言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起一定的解释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制约性。
语境理论使词汇教学结合语境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词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般将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和非语言性语(Extra-linguistic context/Context of situation ). 语言性语境指一个词与所存在的其他的词、短语和句子所构成的环境,包括一个段落、一个章节甚至一本书。
又称狭义语境,小语境或上下文。
非语言性语境涵盖人物、时间、地点以及整个文化背景,又称广义语境或大语境。
(二)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利奇所说“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No context ,no text 。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充分利用语境,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各种意义。
1.利用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概念意义。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是词义的核心,它直接地、明确地表示所指对象,概念意义事实上就是词典中列出的词的意义(汪榕培,卢晓娟,1997)。
词的概念意义一旦固定下来,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英语中一词多义的词非常多,有的词在词典里有好几个义项,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出现岐义。
例如:She can’t bear children.她是不能“忍受”孩子还是不能“生育”孩子?He is drawing a cart他是在“拉”车还是“画”车?但如果将上面的句子分别扩展成:She can’t bear children if they are noisy. (忍受)He is drawing a cart on the paper.(画)通过提供上下文,这些词的意思就一清二楚了。
之所以岐义消除,就是语境在起作用。
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提供足量的上下文语境,使学生养成在语境中掌握词的概念意义的良好习惯。
2.利用语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语体意义。
语体是适应题旨和语境的需要为实现交际功能而形成的语言运用体式。
不同词汇的使用反映了不同的外部环境或场合的意义。
在英语中有些词的概念意义相同,却在具体的语境下不能置换,下面以利奇(Leech)的两个典型句子为例:They chucked a stone at the cops, and then did a bunk with the loot.(他们把一块石头朝警察扔去,然后带着钱溜掉了。
)After casting a stone at the police, they absconded with the money.(他们向警察投掷一石,然后携款潜逃。
)在上面的两个例句里,第一句可能是两个作案者后来谈论其作案情况时说的话,所以比较随便,用到了cop, chuck, loot, bunk 这些口语词语甚至俚语。
而第二句中,很可能是警长在向上司汇报案情,所以用词正式,如 cast, police, abscond, money.由此可见,言语交际的对象、场合的不同影响着词汇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