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报告表编制具体说明

环评报告表编制具体说明
环评报告表编制具体说明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写格式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格式要求 一、报告书构成 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应规范,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封面(附1) 2、内封面(附2) 3、公司资质(附3) 4、编写人员责任表(附4、附5) 5、项目负责人环评工程师证 6、目录(包括正文目录和附件、附图目录)(附6) 7、正文 8、附件 9、附图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报告书装订顺序依照上述序号依次排列。 二、纸张及印刷装订规格 报告书一律用A4纸张电脑打印,左侧装订。 三、编辑设置 1、页面设置: ①“纸型” ──主要选用“A4”,“纵向”,个别页面可以采用“A4”,“横向”。 ②“文档网格” ──一律使用“无网格”。 ③“页边距” ──上:2.5cm,下:2.0 cm,左:3.0cm,右:2.5 cm。装订线位置居左。 2、段落: ①报告书标题居中,小题目左对齐,每段落首行缩进4字符。 ②“行距”一律为1.5倍。 3、外文字体:一律为Times New Roman 四、封面、内封面、公司资质、编写人员责任表要求 每份报告书都一律采用公司统一的封面、内封面、公司资质、编写人员责

任表,(见附1、2、3、4、5装订线一律在左面)。 五、目录要求 1、正文目录: 目录按两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采用自动目录生成)。目录两字中间空4格,采用小三宋粗体,与生成的目录之间空一行。生成的目录采用小四宋体,1.5倍行距。示例见附6。 .2、附件、附图目录: 附件、附图四号宋粗体,示例见附7。 所有目录单独编写页码,用ⅠⅡⅢ…标明页码,底端居中。 六、正文要求 1、文字 ①、字体:正文一般用宋体小四号字双面打印,1.5倍行距。 ②、篇章标题:正文的序号标题编排要规范。正文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 超过4层次。 一级标题采用1(空两格)*****,三号宋体字加粗,上下间距为:段前一行,段后一行; 二级标题采用1.1(空两格)*****,小三号宋体字加粗,1.5倍行距; 三级标题采用1.1.1(空两格)*****,四号宋体字加粗,1.5倍行距; 四级标题采用1.1.1.1(空两格)*****,小四号宋体字加粗,1.5倍行距。 报告书采用的标题格式必须符合上面规定,并前后统一,标题一律左起顶格(即不退两格)书写,第一、二、三、四层次标题应单独成行。 当条文内容适于采用分行并列叙述时,其编号依次用(1)、(2)、(3)、……表示,(1)、(2)、(3)均应左起空四格书写,其后空一格再写条文。以下层次可依次用①、②、③、和A、B、C、……;a、b、c、……表示。 标题示例如下: 1 一级标题××(三号宋体字加粗,段前一行,段后一行,1.5倍行距;)顶格1.1 二级标题××××(小三号宋体字加粗,1.5倍行距;)顶格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及说明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 2.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 (1)编制的法规依据:环发[1999]178号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试行)》的内容和格式(1999年8月)。 (2)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内容 注1: 环境影响报告表若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依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选择1~2项进行专项评价,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要求进行。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P150图5-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第二阶段——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做规划方案分析或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第三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做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注意:对一些技术路线清晰、工艺过程成熟、污染物排放量不大、项目影响区没有特殊敏感区的项目,环评工作程序可以简化,可以简化去掉环评大纲这一环节。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时限 (1)法规依据:(了解即可) ①环发[2004]164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 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29号令(2006年1月1日施行)。 (2)不同类别项目的报批时限 投资体制改革新形势下我国建设项目分为审批、核准和备案三类。 ①实行审批制的,应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②实行核准制的,应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③实行备案制的,应在办理备案手续后和项目开工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例题6】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实行审批制的项目,应当在报送项目建议书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B.实行核准制的项目,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C.实行备案制的项目,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和项目开工后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D.外商投资项目,应当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答案】B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程序和时限(P150) (1)审批机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最终都应该是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来审批的,但是在这之前如果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应该先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再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特别是对于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应先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存在着这样一个先后的审批程序,考生应该关注一下。 此外,建设单位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前,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可委托有资质的技术评估机构进行技术评估,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进行科学判定,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2)审批时限 环境影响报告书:60日内;环境影响报告表:30日内;环境影响登记表:15日内。 特:对于重新审核的项目,审批部门应在10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不再具体区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类型。 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分级审批

公路建设工程环评报告表

证书编号:项目编号 **************** 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00五年八月

一、总论 1.1项目建设意义及工程选线 ***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和经济特区厦门之间,市域三面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泉州乃至全省的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泉州市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然而从新开发区、港口码头、旅游等经济发展区域布局需求来看,***与晋江、泉州、厦门的公路规划建设还相对滞后,由于现有公路的格局,***的出外交通主要通过省道307线与国道324线和厦漳泉高速衔接出市,增加了运输里程,项目建成后,将不仅为***和晋江的交通提供便捷的高等级通道,对于加快狮晋两地的经济往来、沟通内陆与沿海码头、加强对外贸易有积极的意义,也拉近了***与南安、厦门的空间距离。 根据《泉州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本项目属省级经济干线“三横”的组成部分,是一、二、三纵连接的最简捷途径,同时也是泉州市路网规划中的“三横”之一,属于新规划中的省道308线。项目的建设不仅形成了国道主干线的连接线,可以改善既有县道的运输状况,改变原省道308线的运输压力,而且构架了沿海片区与晋江、泉州市区的交通主要通道,有机地联系沿海港口与国道、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使海、陆、空立体交通的联系更加顺畅便捷。 从***的公路网络布局上看,***中部地区和沿海主要港口、乡镇和工业开发区等的交通流量也都必须转到国道324线和福厦高速公路方能对外衔接,这些连接线道路等级低,周转里程较远,未能形成便捷交通网络,不利于各港口、场站和区域间的便捷联系,***中部广大地区和沿海岸线的滩涂和大片土地也难以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本项目建设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为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了泉州市的交通网络,意义重大。 本工程位于***灵秀镇内,是对既有灵石公路的裁弯取直并进行拓宽,该段路线起点与***西二环路相接,终点与省道308线晋江坂头至梧垵段相接,本段线路全长1.822公里,地理位置及线路走向见图1。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完整版)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汇总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 一、章节设置及要求 前言 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1、总则 1.1编制依据:包括建设项目应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有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引用的资料等。 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分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标准及具体限值 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各专项评价工作等级,重点评价内容 1.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以图表形式说明评价范围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和功能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1.5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附图列表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城镇、区域或流域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或保护区规划等 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区域污染源(最新信息)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影响评价

6、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分析情况,给出环境风险评价后果、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从环境风险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明确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建设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按技术先进、适用、有效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 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境保护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给出各项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8、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根据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区域总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效益分析结果,提出补偿措施与建议 11、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情况,提出设计、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要求,包括环境管理制度、机构、人员、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等 12、公众意见调查 给出采取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 告知信息: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的环境影响、影响范围和程度、预计的环境风险和后果、拟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和效果等。

新版环评报告表模板课件.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 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 公司 编制日期20** 年** 月**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 (彩色原件缩印1/3) 评价单位***************** 公司(公章) 项目负责人:杨***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从事专业职称上岗证书号职责李四********* ********* ********* ********* 张三********* ********* ********* ********* 吴二********* ********* *********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 建设单位******************* 公司 法人代表姚**** 联系人李五 通讯地址**** 省(自治区、直辖市) ****** 市(县) 联系电话0851—*** 传真0851—*** 邮政编码550002 建设地点***** 省**** 市*** 区**** 路*** 号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行业类别*************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 及代码 占地面积绿化面积 ************* ************* (平方米) (平方米) 总投资******* ********* ********* 其中:环保投环保投资占 (万元) ****** 资(万元) **** **** 总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 预期投产日期20** 年** 月(万元) ******

环评报告表编制讲解(可编辑修改word版)

环评报告表编制要点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概况 可能存在的问题:项目组成不明确、生产装置不配套、项目性质不明确、与附件的建设内容不符等。 例子: 房地产项目要说明用途、居住人数,医院的床位数等; 某机械项目中的电磁辐射问题; 1.2项目地理位置及周围概况 可能存在的问题: 技改扩建项目应明没明确本项目的周围的情况及整个厂的周围情况。 1.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要求:简述依托单位已建、在建项目概况(含公用工程),汇总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现状及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总结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以新带老内容。 (1)原厂址扩建或技改的 重点是污染现状及存在问题,应尽可能提供实测数据。应说明现有项目环评及环保验收情况。应明确是否在厂内预留地上建设?要不要新增土地? (2)租用其它企业的 应介绍该企业的基本情况、公用工程及污染治理设施有无共用的。 (3)存在的问题 改扩建项目的工程概况阐述不清,现有项目环评及批复情况不交代。没有给出新、老厂址分布的位置图或扩建项目与现有项目的相对位置图。 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简述社会环境简况(要注意时间)描述经批准的区域(城市、开发区、工业集中区、镇区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点和环保规划要点。 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建设的项目,应说明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含排水体制)、固废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现状; 3.环境质量状况

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编制要求”中规定:“利用有效的资料阐述与本项目有关的各环境要素环境质量现状,并须提供相应的监测资料,说明资料的来源,┄无资料可供利用时,须进行实测”。 主要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没有做到,监测数据来源不清,没有出处,甚至有的引用不相干地区的数 据(如引用县城的、市区的,而不是本项目所在地的),“张冠李带”。 某注塑模具扩建项目,没有当地说明水环境及声环境质量现状是否达标;某项目没有水质监测数据(监测数据还要注意时效问题),却给出“达标”的评价; ※超标原因分析要合理(如某项目 PM10 超标说成是农民烧大灶)。数据的合理性,如因受施工影响、监测方法影响的数据就不能用。 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保护目标。应指水源地、居民点、学校、医院、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生态等敏感区等,要以图、表形式给出,明确距离、方位。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主要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环境功能不明确,特别是声环境功能类别,环境空气有的提到执行三级标准,要有依据。 ★保护目标应以图、表形式给出具体的保护对象 ----- 经常是保护目标与环境功能类别、应执行的标准混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功能区划和“重点保护目标”不能 等同。 4评价适用标准 列出评价区域水、气、声环境功能类别及相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若国内无标准可参照国外标准;如废水实行区域集中处理,须列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主要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装订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印装规范 为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质量及审查工作的效率,制定本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印装规范”。 1、封面页 1.1项目编号 封面页右上角为项目编号,具体示例如下: 项目编号 字体为仿宋小四。表格行高度为0.8cm,列宽度为4cm。 1.2报告书题目 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名称,如“江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字体为华文新魏,字号32号左右,单独一行。第二部分为项目具体内容,如“年产600万只密闭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项目”、“年产1000 吨烯草酮原药技改项目”,字体为华文新魏,字号二号左右,行数视字数多少而定。 1.3封面页中间 题目下方空两行左右(视总体而定,位置约在首页的中间位置),内容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回顾性环境影响报告书”等(视报告书性质而定),字体字号为华文新魏初号。下一行内容“(送审稿)” 或“(报批稿)”,字体为华文新魏二号。 1.4封面页下方 圭寸面页下方三行内容分别为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及资质证书号(国环评证甲字第?号)、日期。字体字号为华文新魏三号

1.5其他 封面页视情况而定,鼓励附与项目相关的图片。 报告书侧面需打印项目名称(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字体字号 为华文新魏小二号加粗) 2、报告书前附页 报告书第二页为单位证书资质页,第三页为编制人员签字表,第四页为项目负责人登记证复印件。 3、目录 4.1字体字号及级数 目录按(1 .. 、1.1 .. )的格式编写,建议仅列到第二级。目 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Romar体,第一级标题用小仿宋GB2312小四加粗,第二级标题用仿宋_GB2312小四。 4.2附件与附图 4.2.1附件 附件另起一页,与目录分开,中间用分隔符分开。字体字号为仿—宋_GB23124、四。“附件”二字为仿宋GB2312小、四加粗。 4.2.2附图 附图与附件空一行距离,不用另起一页。字体字号为仿宋_GB2312 小四。“附图”二字为仿宋GB2312、、四加粗 5页眉、页脚与页码 5.1页眉 页眉分两部分:靠左侧为项目名称,如“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

(完整版)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2016.3.4 本编制要求适用于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新建、技改扩建项目(不包括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项目)。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行业类别及代码尽量详尽; (2)项目背景:简明扼要介绍项目所属行业发展状况,适时引出本项目建设意愿,说明项目建设的意义; (3)工程内容及规模:规范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名称,与备案证一致;给出构建筑物一览表; (4)建设地点:给出地理位置坐标;周边关系描述准确;给出敏感点方位、距离、功能; (5)投资:与备案证一致; (6)产品方案:与备案证一致,涉及多种产品列表说明各产品产量、规格; (7)原辅材料:列表给出原辅材料名称、用量、规格、数量、来源及包装形式,应特别关注化学危险品及含有机毒物、重金属等原辅料;根据情况给出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 (8)主要设备:给出名称、型号、数量,需与生产工艺流程对应; (9)公用工程:给排水、用电、用热、制冷情况。根据河北省用水定额算用水量,给出总用水量、新鲜水量、循环用水量、消耗量、排放量,绘制水平衡图;给出天然气、煤炭成分表;核查燃煤锅炉是否属于淘汰类; (10)产业政策:对比国家、河北省及行业产业政策,给出符合性结论; (11)选址合理性:从规划意见、国土意见、园区定位、交通状况、对环境影响方面论述; (12)清洁生产分析 (1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保问题 简述现有工程环评、批复、验收及排污许可证办理情况,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现状及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说明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以新带

老内容。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简述与建设项目选址所在区域关系密切的自然环境状况;规范描述当地气象特征,说明主导风向、平均风速等主要气候状况;说明区域内植被类型、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等情况。 (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简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现状,包括行政区划、人口、近三年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工农业发展、交通、文化教育等相关内容;说明与建设项目关系密切的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文物保护等内容。 (3)项目所在园区规划环评审批情况,园区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及公用设施建设情况。 3.环境质量现状 (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利用有效资料阐述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并须提供相应监测资料,说明资料来源;结合环境功能要求评述环境质量现状,如出现超标现象,须分析超标原因;明确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发生过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 (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表说明项目评价范围内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以及大气、水、噪声保护目标,污水排口上下游饮用水源保护区(含清水通道)、取水口、水产养殖等水环境保护目标及生态敏感点等。以图的形式说明评价范围、环境敏感目标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 4.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指标 (1)环境质量标准:使用最新标准,列出标准文号和各评价因子的相应标准限值。 (2)污染物排放标准:列出标准文号和各污染物允许排放限值;废气含排气筒相应排放高度的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等;废水含行业允许排水量;如实行污水集中处理,须列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如无国内标准,可参照国外标准。

最新报告表编制要点

报告表编制要点 1、评价目的 明确评价目的,为项目审批提供技术依据,应按六条审批原则逐一给出评价结论,提供相关依据,按“编制要求”编写,“专项”应按报告书要求编写。 2、六条审批原则 产业政策相符性、规划相符性、稳定达标排放、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环境质量不下降、总量控制 新导则要求:对建设项目的建设概况、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物排放情况、主要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采纳情况)、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结合环境质量目标要求、明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可行性结论。 一、项目概况 (报告表中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和“工程内容及规模”) 要求:明确项目的名称、组成、生产规模、产品产量、投资额、占地面积等,技改项目要了解技改前后的变化。 表1-1 新建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含副产品) 表1-2 扩建技改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含副产品) 表1-3 公用及辅助工程

可能存在的问题:项目组成不明确、生产装置不配套、项目性质不明确、与附件的建设内容不符、技改前后变化不清楚等。 项目名称要与内容相符,建设内容与附件不符的应给予说明。 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要求:简述依托单位已建、在建项目概况(含公用工程),统计汇总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现状及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分析总结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以新带老”内容。 (1)原厂址扩建或技改的 重点是污染现状及存在问题,应尽可能提供实测数据。应说明现有项目环评及环保验收情况。应明确是否在厂内预留地上建设?要不要新增土地?应在厂平图上清晰标出新、老装置的位置。 (2)搬迁的 应介绍搬迁后原厂址的生产情况或场地用途。应图示新、老厂址位置。 (3)租用其它企业的 应介绍该企业的基本情况、公用工程及污染治理设施有无共用的。应图示本项目与租用企业的关系。 存在的问题: 改扩建项目的工程概况阐述不清,现有项目环评及批复情况不交代。没有给出新、老厂址分布的位置图或扩建项目与现有项目的相对位置图。 二、产业政策相符性 在评价结论中应对照国家颁发的有关文件进行分析论述,结论要明确。应注意的:水泥、焦化、钢铁、平板玻璃等行业准入条件----对生产规模、选址、等量淘汰、配套矿山(生态)等均有具体的规定要求。 资源再生项目:属综合利用,应属鼓励类,但要符合危废管理相关要求、废电池污染控制技术、焚烧储存设施建设规范等; 省、市相关规定:如太湖流域不得排放氮、磷废水,不得新建、扩建印染项目等。 其它:生产规模要求,设备选型(如印染、纺织设备),外商投资项目等。

加油站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西环加油站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寿光市佳泰石化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8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 1、封面“×××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指申报项目的名称。 2、项目名称──指申报项目的名称。 3、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四至地理坐标,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应填写起止地点及地理坐标。 4、建设性质──指新建、改建、扩建。 5、项目设立依据──指项目立项或备案等的材料。 6、行业类别及代码──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 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以及与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 8、结论与建议──明确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提出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9、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与项目环评有关的文件。 附图: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项目平面布置图以及其他与项目环评有关的图件。 10、如果本报告表不能完全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选择下列1--2项(不能超过2项)进行专项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 (4)声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5)土壤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6)固体废物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7)环境风险影响专项评价 11、如果其他法律法规有另行要求的,报告表应按要求进行分析评价。

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

1.总则 1.1.项目建设的由来 滩头至周旺主要是X038,老路技术等级低,平纵面指标相对较差,路面宽度不足,通行能力受限,其中滩头镇段属乡镇道路,混合交通大,结乡镇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已成为交通“瓶颈”。近年来,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沿线乡镇规模逐渐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域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加上现有公路街道化严重,交通十分拥堵,通转不畅,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难以满足现有交通通行要求。为缓解交通压力,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通行能力,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隆回县交通局拟投资4499万元建设滩头至周旺二级公路。但考虑到原老路部分留为沿线村镇农民生产生活及出行的方便,新建二级公路是与老路重合而利用老路。拟建公路全长9.255km,路基宽10.0m,左土路肩(0.75m)+左侧硬路肩(0.75m)+左行车道(3.50m)+右行车道(3.50m)+右侧硬路肩(0.75m)+右土路肩(0.75m),设计速度60 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 1.2.相关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1)产业政策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项目的建设连接隆回县各乡村,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2)公路网规划 滩头至周旺二级公路是我省省道S240、S346隆回县高平至周旺公路中的一段,与沪昆高速周旺铺收费站出口连接线对接。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及国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经络的“叶脉状”公路交通网络,符合邵阳市“十三五”公路规划,符合邵阳市的干线公路网规划。 1.3.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3.1.评价等级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2.2-2017,)和《公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试行)》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试行)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二○○五年七月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主要内容编制要求(试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质量,提高审批效率,根据我省实际,制定《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以下简称《编制要求》)。 本《编制要求》适用于我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新建、技改扩建项目(不包括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项目,该类项目须由有资质单位按《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等有关规范编制)。对须附加专项评价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其专项评价内容应参照《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的相关要求编制。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 应特别关注化学危险品及含有机毒物、重金属等原辅料。 2、工程内容及规模 规范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名称。说明项目来源,根据项目特点,新建工业类项目分别按表1-1、1-3填写,技改扩建项目应说明技改前后产品方案的变化、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依托情况,按表1-2、1-3填写。 表1-1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含副产品)方案

表1-2 建设项目(技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注:表1-1、表1-2中产品名称栏含副产品 表1-3公用及辅助工程 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简述技改扩建项目依托单位已建、在建项目概况(含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说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现状及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说明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以新带老内容。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永和木古路东延线市政道路以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申报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永和木古路东延线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 建设单位:广州开发区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盖章)编制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盖章) 编制日期:2016年11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设计范围内道路均为新建道路,本次设计主要控制点:相交道路标高、地块平整后的标高。 图1 项目平纵断面图 4、横断面设计 标准横断面布置如下:2.5m(人行道)+1.5m(树池)+6m(非机动车道及机动车道)+6m(非机动车道及机动车道)+1.5m(树池)+2.5m(人行道)=20m

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前言 拟建*高速公路辅道工程为原国道***线***段改道工程,国道***线是贯穿东西的国家交通大动脉,是山西、***等省重要出省路线,也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对加强***与兄弟省市联系及经贸往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原***线***段全长56km,途经***、***两市县,由汽车专用公路和慢车道组成,其中汽车专用路宽9m,慢车道宽6m,分隔带宽1m。1997年平均日交通量为8833辆/日(折合中型载货汽车,下同),汽车交通量为7141辆/日。近年来由于交通量的日益增长,***线***辖段日益拥挤,交通状况恶化,交通阻塞时有发生,已直接影响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1996年底,省交通厅通过论证决定修建*高速公路,对***市辖段,利用原***线作为高速路基,同时新的国道***线作为高速的辅道和营运期的有利补充需改线建设。1998年1月,***市交通局上报建设新***线的文件,省交通厅1998年7月给予批复。现该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正式通车。 1999年11月,受***市交通局公路处的委托,我们承担了*高速公路辅道***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建设单位的配合下,对路线的全程情况及沿线主要村镇等环境敏感点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广泛收集资料,并征求了沿线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该工程的评价大纲,并通过了省环保局主持的专家审查,省环保局以冀环管建函[2000]11号文对评价大纲进行了批复。根据评价大纲的要求和省环保局的批复意见,我们编制了本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建设单位以及省、市环保局和***市环境监测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 应特别关注化学危险品及含有机毒物、重金属等原辅料。 2、工程内容及规模 规范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名称。说明项目来源,根据项目特点,新建工业类项目分别按表1-1、1-3填写,技改扩建项目应说明技改前后产品方案的变化、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依托情况,按表1-2、1-3填写。 表1-1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含副产品)方案 表1-2 建设项目(技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注:表1-1、表1-2中产品名称栏含副产品

表1-3 公用及辅助工程 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简述技改扩建项目依托单位已建、在建项目概况(含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说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现状及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说明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以新带老内容。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 被、生物多样性等) 简述与建设项目选址所在区域关系密切的自然环境状况。重点说明项目废水受纳水体与相关水体的水文特征、重要水工设施运行规律等。 规范描述当地气象特征,说明主导风向、平均风速等主要气候状况。

生态环境:说明区域内植被类型、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等情况。 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 简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现状。重点说明选址所在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等,区域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含排水体制)、固废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现状,说明与建设项目关系密切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文物保护等内容。 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建设,需附相应环保主管部门对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价的批复意见或环保要求。 三、环境质量状况 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 利用有效资料阐述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并须提供相应监测资料,说明资料来源(设大气、水及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时须出具“质保单”)。当建设项目排放优先控制的有机毒物而无历史资料可供利用时,须进行实测。结合环境功能要求评述环境质量现状,如出现超标现象,须分析超标原因。明确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发生过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 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表说明项目周围300m(或行业规定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大气

环评报告表编制要点

环评报告表编制要点 1、两大切入点:项目特征、环境特征 项目特征:污染型/生态型、影响型/受保护型、大气/水/噪声/风险影响;产业规划、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标准;关键设备构成及工作原理、操作规程 环境特征:区域/流域规划、区域环评、重点生态保护区、水/声环境功能区划,规划图、水系图、周围状况图、水工设施图 2、看清标题,忌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3、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灵活使用过渡句、衔接句 弄清工程分析、治理措施、影响分析之间的关系。 工程分析:通过分析工艺过程,弄清产污环节、合理核算产排污源强,有关产污环节及源强核算依据在本节说明充分,不得窜到别的章节; 治理措施:通过分析处理工艺,评价其合理性和有效性,重点回答经处理后能否稳定达标排放; 影响分析:起点是排放源强,主要是分析对环境的影响 4、厘清几种逻辑关系 原辅料、设备、产品规模之间的关系,要清楚每种物料用在哪,每步工序在哪个设备中完成,物料、设备与产品之间的匹配性 原辅料组份、反应方程式/工艺原理、理化性质与产污源强的关系 产生源强、捕集率与有组织、无组织排放之间的关系,去除率与产生源强、排放源强之间的关系 水、气、渣产排量与三本帐的关系,污染治理效果与削减量的关系 三本帐汇总表与总量申请表的关系 标准列示因子与现状监测、源强表中污染因子的关系 周围用地现状图与环境敏感目标之间的关系 平面布置图与主体工程、公辅工程之间的关系 5、工程分析关注点 工艺流程图:有物料加入环节、产污环节及编号,各生产工序依次衔接、经

得起推敲,并与设备对应 工艺流程简述:有化学反应的,列示主副反应、转化率(反应过程)、收率(提纯、分离过程),注意污染物与主副反应的对应关系;无反应式或不以反应为主导的,结合设备工艺说明工作原理和操作目的;说明各工序操作条件/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时间、清洗液成份等);说明物料投加方式、废气收集方式等;有污染物去向(收集、处理)简要说明 先消化、理解、验证业主提供的技术资料,注意与设备、工序目的挂钩,再规范描述,表述时建议采用总分/总分总的形式;忌翻译流程图、忌口语化,规范化描述参照导则、标准、技术规范中的表述 污染源强核算:产生源强核算依据充分,与生产工艺、物料性质相关,慎用类比和监测资料;计算过程清晰,多用表格、少用文字描述;去除率合理 6、现场踏勘踏与资料索取 现场踏勘内容:见现场踏勘纪要 资料索取方式:提前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专业沟通找技术人员(车间主任、研发人员等),附件、协调等找行政领导 7、注重细节 报告表应发给业主核实,并注明重点复核的内容(产品方案及规模、工艺、主要设备、治理措施) 计算正确、相关表格中数据一致 通读全文及附件内容,改正低级错误,理顺逻辑关系 图、表、文、装订规范 8、几点原则 强化现场踏勘与资料验证,做到有理有据,不妄下结论 不依赖模版、不迷信权威,坚持以导则、标准、技术规范指导编制 坚持基本底线,不要被业主牵着鼻子走,不要被公职人员所误导 谨慎承诺,不要乱拍胸脯、乱下结论 多沟通、多请教

环评登记表(样本)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年月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填表说明 一、根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本《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应当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建设项目环境 保护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报批。 二、本表系建设项目具体实施的依据。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还应填 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并经环保审批部门验收合格,该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否则,按照有关环保规定严肃处理。 三、除审批意见栏外,建设单位应根据本表要求,如实、认真填写。 四、表中表格不够使用时,可附页说明。 五、本表一式四份:环保部门二份、建设单位二份。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 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使用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环保投资(万元)投资比例 预期投产日期年月预期年工作日天一、项目内容及规模 二、产品、原辅材料(包括名称、产量、用量) 三、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吨/年)燃油(吨/年) 电(千瓦/年)燃气(标立方米/年) 燃煤(吨/年)其它 四、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五、主要设施 锅炉窑炉序号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台数用途 耗煤(油、气) 吨(米3)/年 除尘器 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1 2 3 4 其它设施(包括发电机、风机、水泵等)规格、数量六、项目、设施具体平面位置示意图(画出路、街)

七、周围环境简况(可另附图说明) 八、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如有废水、废气、废渣、噪声产生,须明确标出产生环节,并用文字说明)

公路改建工程环评报告书

第一章总论 1.1 评价目的 公路建设是一项对社会、经济影响深远的开发性活动,其施工建设和通车运营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必须妥善处理项目实施和保护环境的相互关系。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旨在: ⑴定性或定量地对沿线社会、经济、环境现状和未来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公路改造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⑵提出优化环境的、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和对策,反馈于工程设计和施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减缓工程建设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 ⑶对该项目施工期、营运期环境管理提出实施计划,并为沿线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和环境规划提供辅助信息和科学依据。 1.2 编制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29); ⑷《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12.27);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12.29);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30);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7.3); 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18]; ⑾《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90)交通部第17号部长令]; ⑿《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HJ/T19-1997,国家环保局]; 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批)的通知》〖国家环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 一、章节设置及要求 前言 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1、总则 1.1编制依据:包括建设项目应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有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引用的资料等。 1.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分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标准及具体限值 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各专项评价工作等级,重点评价内容 1.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以图表形式说明评价范围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和功能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1.5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附图列表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城镇、区域或流域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或保护区规划等 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区域污染源(最新信息)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

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影响评价 6、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分析情况,给出环境风险评价后果、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从环境风险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明确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建设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按技术先进、适用、有效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 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境保护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给出各项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8、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根据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区域总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效益分析结果,提出补偿措施与建议 11、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情况,提出设计、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要求,包括环境管理制度、机构、人员、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等 12、公众意见调查 给出采取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 告知信息: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的环境影响、影响范围和程度、预计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