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里的能愿动词:
能愿动词的位置现代汉语

能愿动词的位置现代汉语
能愿动词是一类表示意愿、能力、可能性等意义的动词。
它们通常位于动词之前,用来修饰动词,构成能愿短语。
能愿动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具体位置取决于它们与其他成分的关系以及表达的意思。
在句子中,能愿动词通常位于主语之后、谓语动词之前,构成“主语+能愿动词+谓语动词”的结构。
例如:“他能说英语。
”“我们可以去游泳。
”“她愿意帮助别人。
”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能愿动词也可以位于谓语动词之后,构成“谓语动词+能愿动词+宾语”的结构。
例如:“他去了北京,能见到老朋友。
”“他们会尽力帮助你。
”“她可以把书借给我。
”
此外,能愿动词还可以与其他成分一起构成复杂的结构,如“能愿动词+动词短语”“能愿动词+形容词短语”等。
例如:“他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他们应该保持冷静。
”“她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
”
总之,能愿动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的意思来确定。
“能”、“会”、“可以”之间的语义对比

具体竞义
会
学匁
較力
-
養于
+
条件
-
猜测
可能
必然
可能
-
允许
允许
-
■W 我示 > 不表示
能 可以
-
■
+
+
十
-
+
+
-
-
-
+
+
+
以 上 《表 - 1 》可 见 ,“能 ”、“会 V ‘可 以 ”都 表 示 “能
力 ”、“会 ”和 “可 以 ”同 时 表 示 不 同 的 意 思 。换 句 说 话 ,
1. 引言 能 愿 动 词 在 人 们 的 交 际 生 活 中 使 用 频 率 很 高 ,其 中 外 国 留 学 生 使 用 “能 ”、“会 ”和 “可 以 ”这 些 能 源 动 词 的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偏 误 非 常 多 。这 些 能 愿 动 词 是 外 国 留 学 生 难 点 之 一 ,是 因 为 这 些 能 愿 动 词 的 语 义 语 用 上 ,既 有 共 同 点 ,又 有 差 异 。在 某 些 句 子 可 以 互 换 ,在 某 些 句 子 却 不 能 互 换 。在 这 样 的 情 况 下 外 国 留 学 生 更 容 易 混 用 ,最 终 产 生 偏 误 。外 国 留 学 生 和 中 国 人 交 流 的 时 候 我 们 发 现 留 学 生 经 常 用 错 “能 ”、“会 ”、“可 以 ”,该 用 “能 ”的 地 方 用 了 “会 ”或 “可 以 ”,该 用 “会 ” 的 地 方 反 而 又 用 了 “能 ”或 “可 以 ”该 用 “可 以 ”的 地 方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第一章绪论一、研究目的及意义汉语情态动词又可称为能愿动词或助动词,汉语语法中有关情态动词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马氏文通》中就已经提到“助动词”的表“势”作用,此后的文献中虽没有明确提到情态动词,但也从不同的角度涉及到了情态动词的研究。
现代汉语中有关情态动词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但和英语语法下的情态动词的研究相比还是比较薄弱的。
汉语情态动词的深入研究对于第二语言在情态动词教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帮助,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我们发现己有的汉语情态动词的本体研究成果并不能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给我们的情态动词的研究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课题。
本文以生成语法理论为基础,着重于英、汉情态动词的不同点,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汉语情态动词的词性、分类以及留学生习得汉语情态动词的过程特点等问题。
用具体的现代汉语语料来分析验证汉语情态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并选取母语为英语、目的语为汉语的第二语言习得者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
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对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从中发现汉语情态动词在第二语言成人习得中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拟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来分析汉语中的典型情态动词,通过汉英情态动词的对比发现汉语情态动词自身的一些特征,并采纳Huang(1988)中对汉语情态动词的分类(Huang(1988)将汉语的情态动词分为控制情态动词和提升情态动词),紧扣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二语习得者在习得汉语控制情态动词和提升情态动词时有什么不同,以此来促进对外汉语的教学。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针对留学生习得汉语情态动词的实际问题,根据汉语自身特点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将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相结合,找出行之有效的汉语情态动词的教学对策,使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独特的汉语词类。
2.汉语情态动词的深入研究也将更有效地促进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
二、国外发展趋势1.关于情态动词名称和词类归属问题的争论有关汉语情态动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汉语语法的研究,黎锦熙(2001)第八章“动词细目”里就用上了“助动词”这个术语,说它是“帮助动词占其一部”的。
现代汉语助动词

现代汉语助动词
汉语中有这样一类词:想、要、应该、可能、可以等等,那这些词是动词吗?在专业术语中,这类词叫做“助动词”,也叫“能愿动词”。
助动词在很多语言中都找不到,所以对很多外国人来说是个难点。
这些词一般位于句子中主语和动词或形容词之间,用来表示客观上的可能性、必要性、说话人的主观愿望和要求等等。
汉语中的助动词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表示可能性:能、能够、可能、会、可以等
这类助动词一般表示能力、可能性或者将来的时态。
比如:他能说三国语言。
/ 明天我可能迟到。
/ 明年他可能会结婚。
其中,“会”可以跟其他助动词连用。
2.表示必要:要、应该、应当等
这类词表示必须、必要的意思。
比如:明天我要工作,所以不能陪你了。
/ 你应该早点出发,不然赶不上飞机。
3.表示意愿:肯、敢、愿意、想等
这类词跟前两类不同的是,它们不是表示客观的情况,而是表示说话人主观的意愿。
比如:我肯努力学习汉语。
/ 他想去昆明旅游。
/ 我敢去鬼屋。
另外,所有助动词的否定形式都是不+助动词,这点要格外注意!。
现代汉语 动词分析

他不会不来。
(2)能愿动词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例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
(3)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带助词“了、
着 ”等。
5、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 有单音、双音的。 例如:来、上来、起、起来 (1)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 例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
(2)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
(2)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多数不能受程度
副词修饰(心理活动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
加程度副词。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 态。 (4)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 微的。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
谢谢!
趋向,作趋向补语。 例如:拿<出>一本书<来>。
6、存现动词
存现动词:表示存在、变化、消失。 例如:存、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
存现动词一般出现在存现句中。(即处所
段+存现动词+人或物段。)
例如:山上有个庙。
7、使令动词
使令动词:表示命令或请求的动词。 例如:使、令、请、让
பைடு நூலகம்
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3)表存在:表示事物的存在。
例如:靠墙是一张书桌。 遍地是牛羊。
注意副词“是”:
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定。 例如:他是走了。 今天是很冷。
4、能愿动词
1、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 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 (1)表可能:能、能够、会、可能、可以 (2)表必要:要、应该、应当 (3)表意愿:肯、敢、要、愿、愿意 2、(1)能愿动词在句子中常坐状语, 它有“· · · 不· · · ” 式和“不· · · 不”式。 例如:他能不能来?
2.动词-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知识考点精讲与集训

动词考点精讲 动词概念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或存在等意义的词。
分类 1.表示动作、行为 走、跑、唱、跳、打、躺等2.发展变化 发展、变成、增加、减少、缩小、扩大、提高、降低等3.表示存现、消失 在、有、存在、发生、出现、丧失、爆发等4.表示心理活动 爱、怕、恨、担心、喜欢、讨厌、希望、想念、忘记、佩服、相信等5.表示使令请、让、叫、派、要、要求、命令、禁止、推荐、推选等6.表示可能、应该、意愿(简称能愿动词) 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要、应、应该、应当、肯、敢、愿、愿意等。
能愿动词主要和后面的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起来,构成“能愿短语”。
例如:会.唱歌 愿意..看 能.搞好 7.表示动作的趋向、情态(简称趋向动词) 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等。
趋向动词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边,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或情态。
例如:讲下去.. 醒过来.. 走出去.. 躲出去..8.表示判断(简称判断动词) 是、就是、正是。
判断动词“是”主要起连接句子的主语和宾语的作用,多数表示主语和宾语是同一关系或从属关系。
例如:①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再塑生命的人》)②莫言是.作家。
形态变化1.大部分动词可以重叠。
为AA、ABAB式。
①这部分可重叠的动词,一般表示短暂的动作行为。
如:看——看看讲——讲讲想——想想走——走走瞧——瞧瞧②或者表示试一试的意思。
例如:尝——尝尝摸——摸摸品——品品喝——喝喝试——试试③或者表示动作行为的反复。
如:学习——学习学习观察——观察观察批评——批评批评2.动词能用肯定或否定的重叠方式提问。
例如:“来不来?”“会不会?”“去不去?”3.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动态助词“着、了、过”,表示动态。
例如:拿着书看过那部书看了书去过哈尔滨组合能力1.动词一般能受“不”修饰,而不受“很、非常”一类词修饰。
能愿动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能愿动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0901448)⼀,语法意义吕冀平(《汉语语法基础》商务印书馆2003)指出:能愿动词是表⽰可能、必要、意愿,等意义的词,如:表⽰可能:能、能够、可能、可以、会……表⽰必要:应、应该、应当、要、必须、得(děì)……表⽰意愿:愿、愿意、情愿、肯、敢、要……⼆,语法功能1,做语法成分的能⼒⑴作状语①今天不会下雪。
②你可以完成吗?⑵作谓语,分两种情况:单独做谓语,如:①——这样做可以吗?——可以。
②——你到底愿不愿意?——真的不愿意。
同动词或形容词结合起来构成合成谓语:①这个⼒量应该包括苏美意外的发达国家。
②我们必须排除⼲扰。
2,组合能⼒⑴前⾯能出现副词:①我不会开汽车。
②到那时候我们经济⼒量强了,就可以拿出较多的钱来更新设备。
⑵后⾯能出现动词,语⽓词,介词短语等:①你能担保。
(动词)②你倒肯不肯呢?(语⽓词)③不能在⼀次战⽃消耗过⼤。
(介词短语)⑶后⾯不能出现名词性短语:①应该[接受]别⼈的意见。
(×)②敢[正视]⾃⼰的缺点。
(×)“会”是个例外,如:①他会英语。
②⼩王会技术。
3,形态变化⑴重叠形式、意义:不能单独重叠,如:①能能(×)②敢敢(×)③会会(×)能够⽤肯定否定重叠的⽅式表⽰疑问,如:①你能不能担保,你能不能?(张天翼华威先⽣)②你倒是肯不肯呢?(⽥汉关汉卿)⑵附加词缀能愿动词⽆附加词缀。
参考书⽬:《汉语语法基础》吕冀平商务印书馆 2003《简明现代汉语》张斌复旦⼤学出版社 2004。
能愿动词“想”和“愿意”的对比分析

能愿动词“想”和“愿意”的对比分析作者:喻国红来源:《山东青年》2018年第02期摘要:能愿动词“想”和“愿意”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对词,因其都有表达“意愿”这一语义特点,外国留学生或汉语初学者在使用这对词时往往容易发生混淆。
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语义上,都具有表“希望、意愿”的语义特征,但“想”可以表达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而“愿意”更多地是表达人的一种主观态度,且持续性较弱。
句法方面,结构上“想”和“愿意”后面都可直接带谓词性成分,构成述宾短语。
“想”不能单独作谓语,不能处于句子末尾。
语用方面,二者的语用价值不同。
愿意”用在疑问句中,可体现出其礼貌原则。
关键词:能愿动词;“想”;“愿意”前言汉语的能愿动词是一类重要并且复杂的动词。
对这类词的性质、特点、功用的分析存在着很大的分歧[1]。
对于他的名称和分类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
至今仍有一些基本的语言事实尚未描写和分析清楚,甚至有些真正反映汉语特点的现象可能还没有触及。
[2]目前对能愿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整类词的范围,表达作用、功能等方面,个案研究尚不深入,这导致一些易混淆的能愿动词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得到正确的归分。
本文在已有的对“想”和“愿意”的分析成果的基础上,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对“想”和“愿意”做比较研究,试图较为清晰地描绘其异同,为二者的正确使用提供一些参考。
一、能愿动词“想”和“愿意”的语义辨析1、作为能愿动词的“想”和“愿意”都表示有意愿做某事或希望发生某种情况,在单纯地表期待发生某事或出现某种情况时,两者可以互用:(1)a.许多人都[愿意]留在大城市工作,这是办不到的事。
b.许多人都[想]留在大城市工作,这是办不到的事。
(2) a.我[愿意]明天天气好,但明天天气是否真好,却不能由我的愿望来决定.b.我[想]明天天气好,但明天天气是否真好,却不能由我的愿望来决定.例(1)(2)中“愿意”和“想”可以互换,语义基本可保持不变,都表示主观意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里的能愿动词: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
例如:
表示可能:台匕冃
匕能够会可可能可以得以
表示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要愿想要要想敢敢于乐于
表示必要:应应该应当得(dei)该当须得犯得着犯不着理当
表示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
能愿动词主要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作状语,不能直接带体词性宾语。
例如:
幸福和欢乐都是很脆弱的东西,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够影响它们。
我不愿意跟他同流合污。
你应该知道大器晚成的道理。
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
能愿动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但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但有些能愿动词可以用在不”
不〜和乞不〜”的格式中。
例如:
能一一不能不/能不能
要一一不要不/要不要
会一一不会不/会不会
可能一一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应该——不应该不/应该不应该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
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精选范本,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