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解剖及造影
脑血管解剖(三)

大脑后动脉
• 大脑后动脉 供血范围: 见断面图解。
椎、基 底 动 脉
• 解剖:左、右椎动脉从左、右锁骨下动脉发出,入第6颈椎横 突孔(偶有4、5或7),上行于1-6颈椎横突孔构成的骨性隧 道内,达寰椎横突孔上面弯向后内,饶过寰椎后弓,穿寰枕 后膜及硬脊膜经枕大孔入颅内,在蛛网膜下腔内沿腹侧面斜 向上内,达桥延沟平面汇合成基底动脉。
• 分段: • V1:又称横突孔段,是在第2-6颈椎横突孔内上升的一段; • V2:又称横段,从枢椎横突孔开始,出孔后横行向外的一段; • V3:又称寰椎段,从V2外行弯曲向上,在垂直上行至寰椎横
突孔为止的一段; • V4:又称枕骨大孔段,从V3上端急弯、水平向内行一小段,
再弯向上垂直上行入枕骨大孔的一段; • V5:又称颅内段,入枕骨大孔后,斜向内至中线与对侧汇合
成基底动脉的一段。
椎、基 底 动 脉
• 锥动脉分支:颅内段主要有:①脑膜支,1-2 支;②脊髓前、后动脉;③延髓动脉,1-3支; ④小脑后下动脉。
• 基底动脉分支:①大脑后动脉;②小脑前下动 脉;③小脑上动脉; ④桥脑动脉,左右侧各 有4-5支; ⑤迷路动脉。
脑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造影解剖(三)
大脑后动脉
• 大脑后动脉是基底动脉的终支。 • 大脑后动脉胜过任何其它颅脑血管的是能全面完成“视与见”的
功能。 • 分段: • P1=交通前段(中脑段) • P2=环池段 • P3=四叠体段 • P4=距裂段 • 分支: • 中央(穿)支:丘脑穿动脉、大脑脚穿动脉; • 脑室及脉络膜支:脉络膜后内侧动脉、脉络膜后外侧动脉; • 大脑(皮层)分支:颞前动脉、颞后动脉、枕外动脉(颞下前动
脑血管造影-解剖及影像学

脑血管造影-解剖及影像学脑血管造影-解剖及影像学脑血管造影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技术,用于评估大脑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血管造影的相关概念、检查方法和结果解读。
一、脑血管解剖学1-大脑动脉供应区域a-前大脑动脉供应区域b-中大脑动脉供应区域c-后大脑动脉供应区域2-颈内动脉和椎动脉a-颈内动脉b-椎动脉二、脑血管造影检查方法1-传统脑血管造影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b-常规血管造影(CA)c-脑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2-脑血管造影前的准备a-患者禁食与禁用药物b-心电图监测3-检查步骤a-穿刺与导管插入b-对比剂注入c-造影图像获取d-造影图像分析与解读三、脑血管影像学解读1-血管解剖结构a-前大脑动脉分支b-中大脑动脉分支c-后大脑动脉分支d-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分支2-血管畸形和病变a-动脉瘤b-动静脉畸形(AVM)c-血管狭窄和闭塞d-血栓形成e-血管炎和破裂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脑血管造影的示意图、造影图像的样例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种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的血管造影方法,能够显现血管的轮廓和病变情况。
2-常规血管造影(CA):传统的血管造影方法,通过注入对比剂后拍摄X线片来观察血管情况。
3-脑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一种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检查血管的非侵入性方法。
4-动脉瘤:血管壁局部扩张,并形成憩室状结构的异常病变。
5-动静脉畸形(AVM):动脉和静脉直接相连形成异常血管簇,导致血液异常流动。
6-血管狭窄和闭塞:血管通道狭窄或完全堵塞,使血液流动受限。
7-血栓形成:血液中的凝块(血栓)在血管内形成,导致血流受阻。
8-血管炎和破裂:血管壁的炎症或损伤导致血液外溢。
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血栓的部位、程度及侧枝供血情况

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血栓的部位、程度及侧枝供血情况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技术。
它通过将造影剂引入患者的血管系统,利用X射线技术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以便发现血管的异常。
脑血管造影不仅可以显示血栓的部位和程度,还可以评估侧枝供血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脑血管造影分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两种常用的技术。
DSA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需要在手术室或血管造影室进行操作,通过将造影剂注入静脉或动脉,然后用X射线技术观察血管的情况。
CTA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将造影剂注入患者的静脉,然后进行CT扫描,利用计算机重建图像,以显示血管的情况。
在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时,医生通常会选择DSA或CTA这两种技术中的一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诊断需求来决定。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将造影剂引入患者的血管系统,然后观察造影剂在血管中的分布情况。
如果存在血栓,造影剂就无法通过血管,从而在造影图像上形成明显的阻塞部位。
通过观察这些阻塞部位的位置和程度,医生可以确定血栓的部位和程度。
除了显示血栓的部位和程度外,脑血管造影还可以评估侧枝供血情况。
侧枝供血是指当某个血管阻塞时,周围的其他血管会通过侧枝形成一种替代通路,以保证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
通过观察脑血管造影图像,医生可以判断侧枝供血的程度和质量。
一般来说,血栓越严重,侧枝供血的程度就越重要。
如果侧枝供血充分,可以减轻血栓对脑组织的影响,甚至可以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进行脑血管造影前,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血管的情况,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同时,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便及时解除血栓或改善侧枝供血情况。
总之,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技术,可以显示血栓的部位和程度,评估侧枝供血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脑血管造影-解剖及影像学

脑血管造影-解剖及影像学
脑血管造影-解剖及影像学
什么是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医疗检查技术,通过注射对比剂进入血管,利用X射线或其他影像学方法观察和评估脑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
脑血管造影的目的
脑血管造影的目的是评估脑血管系统的异常,如动脉狭窄、血管畸形、动脉瘤等。
通过脑血管造影,医生可以对脑血管病变进行定位、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脑血管的解剖结构
脑血管包括大脑动脉、脑室系统、大脑静脉等。
其中,大脑动脉分为前大脑动脉、中大脑动脉、后大脑动脉。
不同的脑血管供应不同的脑区。
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方法
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利用连续的X射线拍摄,可以观察到脑血管的强化图像。
2. CT血管造影(CTA):利用CT扫描和对比剂,可以获取脑血管的三维图像,对血管病变进行评估。
3.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利用磁共振技术,观察脑血管的图像,可以展示血管的血流情况,并评估血管异常。
脑血管造影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脑血管造影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是否对对比剂过敏;患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时,需特别注意。
脑血管造影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过敏反应、感染等,医生会在治疗前进行评估和告知。
结论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脑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
通过脑血管造影,可以准确诊断和评估脑血管病变,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脑血管解剖与造影英文

It involves investing a contrast agent into the blood vessels and
capturing images of the brain using X-ray or computed
tomography (CT) technology
The contrast agent makes the blood vessels appear brighter on the images, allowing doctors to
03
Cerebral angiographic technology
The principle of cerebral angiography
Cerebral angiography is a medical imaging technique that allows doctors to visualize the blood vessels in the brain
Anatomy of cer01 02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The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is the main vein that drains blood from the cerebra core It runs along the superior surface of the brain and vacancies into the conflict of sins
Some patients may not be suitable candidates for cerebral angiography Containments include multiple appeals
脑血管造影及分析

临床分型:
非症状性狭窄
症状性狭窄
Ⅰ型:狭窄血管供血区域缺血性症状
Ⅱ型:狭窄引起的侧支血管供血区域缺血(盗血)性症状
Ⅲ型:混合型或复杂型
亚型
A型:相应区域无梗塞,或腔隙性梗塞但无神经缺损后遗症 预计血管重建术后病人能获益
B型:相应区域小面积梗塞/小卒中,或合并远端血管串联性狭窄, 或远端主干闭塞,但该支动脉参与其它狭窄血管的侧支血供 预计血管重建术后病人能部分获益
Type C
>10mm,
<5mm,
5-10mm,
angulated (>90º);
concentric or
extremely eccentric, or total occlusion
moderately eccentric, angulated (>45º), (>3 months old );
表现同前,和不可抵御的睡意, 垂直性复视、眼睑下垂、不能 仰视 通常该部位的TIA系栓塞所致
锁骨下动脉 Ⅰ型狭窄:
Ⅱ型狭窄:锁骨下动脉盗血
锁骨下动脉狭窄
椎动脉盗血
颈内动脉经PcoA 代偿不足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Ⅱ型狭窄: ICA-VBA盗血、MCA-VBA盗血
CA或ICA-C 1-6 闭塞或狭窄
Fisher CM
(Arch Neurol Psychiatry 1951,65:346)
经典TIA
血供的短暂减少与血供的适时恢复 使得缺血呈短暂性,避免了梗塞
缺陷?
•忽略了发生缺血的病理过程 •当缺血性神经事件时间>1h, 缺血区内梗塞成分已经形成 •对TIA病人进行卒中预防治疗 时,需要精确的病理生理定义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内膜剥 脱术(CEA) 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 房颤的华法令治疗
脑血管解剖及影像学PPT课件

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
01
CT扫描可见脑部高密度病灶,MRI可显示T1高信号和T2低信号。
脑出血的影像诊断价值
02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出血部位、范围和程度,为治疗提供依
据,并评估预后。
脑出血的影像诊断注意事项
03
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避免误诊和
漏诊。
脑血管痉挛的影像诊断
1 2
脑血管痉挛的影像学表现
详细描述
MRI血管成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的结构和形态,对于 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价值。它的优点在于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损伤,而且 不需要使用造影剂。然而,MRI血管成像操作时间较长,且对钙化灶的显示不如CT血
管成像。
超声血管成像
总结词
超声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高频超声波来显示脑血管的结构和形态。
CTA或MRA可见血管狭窄或闭塞,DSA可显示动 脉痉挛。
脑血管痉挛的影像诊断价值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脑血管痉挛,为治疗 提供依据,并评估预后。
3
脑血管痉挛的影像诊断注意事项
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避免误诊和漏诊。
05
脑血管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础,主要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 目的。
血管疾病。
病因
脑梗塞的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 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症状
脑梗塞的症状包括偏瘫、偏身感觉 障碍、失语、意识障碍等,严重时 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脑出血
定义
脑出血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 脑组织受压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 血管疾病。
常规脑血管造影

*MCA分段:
大脑后动脉直接起自颈内动脉
前组血管造影时,经后交通动脉显示大脑后动脉
四、椎动脉造影
椎动脉分段:
*椎基底动脉解剖:
*PCA分段:
五、颅内后组循环造影
左侧小脑后下动脉起自颅外
六、多体位造影
正
正位
位
斜位 斜 位
脑血管造影资料分析
责任病变 侧支血供 形态学分型 血管内治疗风险-效益评价
常规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的常规步骤
1、主动脉弓双斜位 2、颈总动脉正侧位 3、颅内前组动脉正侧位 4、椎动脉正侧位 5、颅内后组动脉正侧位 6、结合临床表现和有关检查结果, 进行多体位造影
一、正常主动脉弓造影主动脉源自上血管变异二、颈总动脉造影
三、颅内前组动脉造影
ICA分段:
*ACA分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及影像学
1.主动脉弓 2.无名动脉 3.左侧锁骨下 动脉 4.右锁骨下动 脉 5.右颈总动脉 6.左颈总动脉 7.右颈外动脉 8.左颈外动脉 9.右颈内动脉
10.左颈内动脉 11.右椎动脉 12.左椎动脉 13.右侧内乳动 脉 14.左侧内乳动 脉 15.右侧甲状颈 干 16.左侧甲状颈 干 17.左侧肋颈干
大脑后动脉的分段
P1段:是从起始到中脑腹侧的一段,额枕位 片上呈水平向外走行; 侧位片上为向后走行。 有许多细小的中央小动脉在此发出。供应中 脑和下视丘。 P2 段:是围绕中脑向后走行的一段。额枕位 上呈向上走行, 侧位片上向后走行,略呈弧 形,主要分支为脉络膜后动脉。 P3段和P4 段: 均为大脑后动脉的终末支。 P3 段位置较高,分布在颞叶,称为颞支; P4 段位置稍低,分布在枕叶,称为枕支。
自下而上:C
5 段:颈内动脉自破裂孔向 上, 走行于半月神经节下面的一段,亦 称神经节段。 C 4段:亦称为海绵窦段, 正位片上表现为椭圆形阴影。 C 3 段: 颈内动脉在前床突下方向上向前走行, 随之向后形成膝状弯曲, 侧位片上成“c” 形,称为前膝段。 C 2 段:在前床突下 颈内动脉出海绵窦, 向后进入蛛网膜下 腔的一段称为脑池段,正位片上重叠为 浓密的圆点。 C1 段:颈内动脉在后床突 附近向上向前急骤弯曲形成后凸, 故称 为后膝段。
颈外动脉:总共分
出8支分支。分别 是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面动脉、 咽升动脉、枕动脉、 耳后动脉、颌内动 脉和颞浅动脉,这 些分支在侧位影像 上观察最好。
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双侧颈内动脉供应两侧大 脑半球的大部分血液。颈内动脉的分段 目前没有统一的命名方法,下面我们介 绍Bouthillier分段法(将ICA分为7段) 和Fischer 分段法 (将ICA分为5段)
颈动脉海绵窦瘘
颈内动脉的分支
颈内动脉的分支
较大的分支有: 眼动脉、后交通动 脉、脉络膜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大脑 中动脉。
1.眼动脉; 2.后交通动脉; 3.大脑后动脉; 4.大脑中动脉; 5.大脑前动脉
1、脉络膜前动脉
2、后交通动脉
3、眼动脉
眼动脉
为颈内动脉出海绵窦后的第一支较
大脑中动脉的分段
(按Fischer 分类法将其主干及分支分为5 段)
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
后交通动脉
后交通动脉:自颈内动脉C 1 段与C 2 段 的移行部发出, 向后走行, 与大脑后动脉的 前端吻合,构成脑底动脉环的外侧部,是颈 内动脉系统与椎动脉系统的重要吻合血管。
椎—基底动脉系统
椎 动 脉
凝血功能障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患者造影前应停用)
脑血管造影术前准备
术前12小时禁食 术前4小时禁水 碘过敏试验(优维显370无需碘试验) 对已明确单纯血管造影患者,术前无需特殊 禁食水
血管造影的麻醉
首选局麻,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 全麻
1、儿童不能配合 2、烦躁、意识模糊 不 能配合 3、需要很好的减影 (3D-DSA)
大脑前动脉的分段
按Fischer 分类法,大脑前动脉 分为5 段
左侧颈内动脉颅内部 分正位造影,左侧大 脑前动脉(指向左侧 箭头)显影的同时, 造影剂经过前交通动 脉,进入右侧大脑前 动脉(指向右侧箭 头),使右侧大脑前 动脉也显影。
右大脑前动脉闭塞
大脑中动脉
为颈内动脉的最大分支,供应大 脑外侧的广泛区域,此血管是动脉 瘤、血管畸形的好发部位,水平段 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好发部位。
1.右无名动脉; 2.左、右锁骨下 动脉; 3.左、右椎动脉; 4.基底动脉
椎动脉的分支
1.椎动脉; 2.小脑后下动 脉; 3.基底动脉; 4.小脑上动脉; 5.大脑后动脉
椎动脉及主要分支
基底动脉
基底动脉在脑干 腹侧面的正中部上 行, 终止于脚间 池, 末端分为左、 右两个终支,即左、 右大脑后动脉。
颈动脉系统
每侧的颈总动脉约在颈4水平分为颈外动脉
及颈内动脉两个终末支,分支水Βιβλιοθήκη 的高低 可有变异,变异往往是双侧的。
颈总动脉、 颈内/外动脉 的前面观 (箭头为颈 椎钩椎关节 增生导致左 椎动脉受压)
颈外动脉
颈外动脉是颈总动脉的较小分支,
颈外动脉向前外走行主要供血区域 包括面部、头皮、耳鼻咽部、上颈 部和脑膜等。
颅内血管性疾病
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脑外伤所致各种脑外血肿 术后观察脑血管循环状态
脑血管造影禁忌证
脑血管造影没有绝对禁忌证 造影剂过敏 - 许多不进行过敏试验 - 即使过敏,造影患者予以激素后可以继续 行造影 肾功能不全(正常人不超过4瓶造影剂)
脑血管造影禁忌证
低血压或严重高血压
造影时相
血管造影动脉穿刺
穿刺部位: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
股动脉穿刺更为安全 大部分血管造影并发症与穿刺有关
股动脉穿刺及导管鞘置入
导丝位于脊柱左侧, 导丝头端搏动
持续动脉内灌注的重要性
造影过程中随时保持灌 注防止血栓形成
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弓上主要分支
1.无名动脉(头臂干)
2.左颈总动脉 3.左锁骨下动脉
Willis环
云阳县人民医院外四科 彭彬
脑血管解剖及造影
云阳县人民医院外四科 彭彬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即血管造影的影 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 除,只保留血管影像;其特点是图像清晰, 分辨率高,为血管病变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 真实的立体图像。
脑血管造影适应症
大分支。 眼动脉的一些分支与颞前动脉、脑 膜中动脉的分支相吻合,是颈内动 脉和颈外动脉的重要吻合血管。
大脑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包括前交通动脉、胼周动脉及其 分支, 自颈内动脉发出,走行在胼胝体沟 内, 其分支分布在大脑内侧面和大脑半球 外侧面的上缘。主要供血于额顶叶内侧面、 尾状核、基底节、胼胝体和额叶底面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