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件(共73张PPT)

掌握表现人物 优秀品质的四字词 语,感受反问句不 同的表达效果。理 解背诵《别董大》 ,感受诗中浓浓的 离别情等。
人文主题:家国情怀
关注 主要 人物 和事 件, 学习 把握 文章 的主 要内 容
习作要求:学 习写书信
字音辨析
易读错的字
平舌音
sài
zū
塞租
zhēnɡ
征
chì
chán
斥缠
翘舌音
多音字
多音字
将
宁
要
还
场
难
要
难
重
形近字
塞( ) 秦( ) 征( ) 崛( ) 征( )
赛( ) 泰( ) 怔( ) 掘( ) 证(
)
晰( ) 惑( ) 秦( ) 醉( ) 雄( )
淅( ) 或( ) 奏( ) 碎( ) 难( )
塞( ) 催( ) 怀( ) 效( ) 崛( )
赛( ) 摧( ) 环( ) 郊( ) 掘( )
光耀门楣:指子孙做了官出了名,使祖先和家族都光荣。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形容静坐寻思的样子。 为之一振:因此而振奋起来。 疑惑不解: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 左顾右盼:指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 深居简出: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后指平日在家里,很少出门。 斩钉截铁: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不堪其扰:受不了他(他们)的搅扰。
催(cuī)促 困惑(huò) 崛(jué) 起 缠(chán)绕 签(qiān)约 明媚(mèi)
易写错的字
塞催醉雄胸肃振赞效斥
容易写成别字
振—震
容易少写一笔
塞催雄胸斥
容易写错笔画
肃赞
易写错的字
赞:字左上部的“先”的竖弯钩要变成竖提。 顾:左右两部分要均衡,左边部分的笔顺为:横、撇、竖折 钩、竖提。 塞:注意下部是“土”,不是“士” 醉:注意左部是“西”。 晰:左部是“日”字。 斥:不要忘记加上“、”。
人文主题:家国情怀
关注 主要 人物 和事 件, 学习 把握 文章 的主 要内 容
习作要求:学 习写书信
字音辨析
易读错的字
平舌音
sài
zū
塞租
zhēnɡ
征
chì
chán
斥缠
翘舌音
多音字
多音字
将
宁
要
还
场
难
要
难
重
形近字
塞( ) 秦( ) 征( ) 崛( ) 征( )
赛( ) 泰( ) 怔( ) 掘( ) 证(
)
晰( ) 惑( ) 秦( ) 醉( ) 雄( )
淅( ) 或( ) 奏( ) 碎( ) 难( )
塞( ) 催( ) 怀( ) 效( ) 崛( )
赛( ) 摧( ) 环( ) 郊( ) 掘( )
光耀门楣:指子孙做了官出了名,使祖先和家族都光荣。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形容静坐寻思的样子。 为之一振:因此而振奋起来。 疑惑不解: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 左顾右盼:指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 深居简出: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后指平日在家里,很少出门。 斩钉截铁: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不堪其扰:受不了他(他们)的搅扰。
催(cuī)促 困惑(huò) 崛(jué) 起 缠(chán)绕 签(qiān)约 明媚(mèi)
易写错的字
塞催醉雄胸肃振赞效斥
容易写成别字
振—震
容易少写一笔
塞催雄胸斥
容易写错笔画
肃赞
易写错的字
赞:字左上部的“先”的竖弯钩要变成竖提。 顾:左右两部分要均衡,左边部分的笔顺为:横、撇、竖折 钩、竖提。 塞:注意下部是“土”,不是“士” 醉:注意左部是“西”。 晰:左部是“日”字。 斥:不要忘记加上“、”。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1)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凉
美酒斟满,琵琶声催
州
悲
词
壮
之
感
莫笑醉卧,几人能回
课堂小结
主旨概括
《凉州词》通过描写将士们在阵阵催人的琵琶声中痛 饮美酒,即使醉卧沙场也不在意,表达了作者豪放诙谐 、 视死如归的旷达和 厌恶战争 的情怀。
新课导入
古代的边关战乱频繁,戍边的将士们常年征战在 外,不得回乡。面对这样的境况,你会说点什么?看 看诗人王昌龄发出的慨叹吧!
助学资料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
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 安)。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有文集 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 《闺怨》等。
征( 征战 ) 证( 证明 )
随堂练习
2
说一说
说说你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两句诗 的理解。
随堂练习
3
填一填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昌龄 ),诗中表现战士思念家 乡的诗句是(万里长征人未还 ),表现将士思念良将的 诗句是(但使龙城飞将在 ),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情?
《出塞》通过描写边关将士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反 应出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渴望和平的心情。
新知探究
句子品析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思考:醉卧沙场表明了战士们怎样的态度?
诗意: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 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 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新知探究
思考 (1)“君莫笑”的原因是什么呢? (2)从“古来征战几人回”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使多 少家庭家破人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与巩固(课件)(共21张ppt)

课后练习题
结合周恩来的诗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周恩来立下如此志向,不仅仅是因为他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含义,还因为 他认识到只有学习更多新知识,才能够找到挽救濒临绝境的旧中国,才能改变国 家贫穷落后、多灾多难、饱受欺侮的状况。
课后练习题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 楚理由。
梅兰芳蓄须
复习与巩固
主要内容
(1):简介梅兰芳先生的生平。 (2-7):写梅兰芳先生用各种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8):点明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的意义。
本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为了拒绝给日本 人演戏,蓄须明志,在没有经济来源时,不惜卖房度日,甚至冒着生命 危险打针装病,直到抗战胜利,才剃掉胡须,重新登台演出的故事。赞 扬了梅兰芳先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醉卧沙场君莫笑。 你 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
《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 描画了守边将士们出征前 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 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豪 迈、视死如归的气势。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活着回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人中的豪杰。
号易安居士,婉约 派女词人。
请你回答
1.从文中哪些细节可以看出梅兰芳先生的处境很困难? 2.从文中哪些细节可以看出梅兰芳先生拒绝给日本人演戏的决心? 3.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
延安,我把你追寻
复习与巩固
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现代诗,全诗以“追寻”为线索,追忆,歌颂并呼唤延安精神,警示 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延安精神扔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撑,需 要继承和发扬,表达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以及对延安精神的赞美 之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七单元23.梅兰芳蓄须人教

【签订】 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 【优厚】 (待遇等)好;丰厚。
【斩钉截铁】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造句:
他斩钉截铁地说:“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破绽】
衣物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妄想】
不能实现的打算。造句:不努力学习就想取得 好成绩,那是痴心妄想。
【气节】
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③回到上海 经济困难,变卖房产
躲最根后据进一 文租个章自内界然容,段把有题远什目赴么扩作展香用成港?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装。病差点儿丧命
(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
宁可 要求 妄想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香港沦陷
④抗日胜利
—艺苟—术利—确 国陆实家梅游没生《兰有死病国以芳起界,书蓄,岂怀艺因须》术祸明是福世避志界趋的之艺?术,但艺术家作为人是有梅国兰界的芳,蓄爱国须爱家是道德的起点。 当即剃须,登台演出
字词学习 xù
积蓄
rěn
忍受 n宁ìng可
jù
剧本
rǎo
打扰 要yāo求
pò
强迫
jù
拒绝 w妄àn想g
jiū chán
纠缠
qiān签字yFra biblioteko邀请
dìng
修订
nìng 宁可
yāo 要求
宁
要
níng 息事宁人
yào 要职
大家都不能理解他宁(nìng)可付出巨大的代价,也 不肯息事宁(níng)人的行为。
体会梅兰芳对日本侵略者的深恶痛绝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
方法总结 概括主要内容———扩展题目法
【斩钉截铁】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造句:
他斩钉截铁地说:“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破绽】
衣物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妄想】
不能实现的打算。造句:不努力学习就想取得 好成绩,那是痴心妄想。
【气节】
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③回到上海 经济困难,变卖房产
躲最根后据进一 文租个章自内界然容,段把有题远什目赴么扩作展香用成港?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装。病差点儿丧命
(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
宁可 要求 妄想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香港沦陷
④抗日胜利
—艺苟—术利—确 国陆实家梅游没生《兰有死病国以芳起界,书蓄,岂怀艺因须》术祸明是福世避志界趋的之艺?术,但艺术家作为人是有梅国兰界的芳,蓄爱国须爱家是道德的起点。 当即剃须,登台演出
字词学习 xù
积蓄
rěn
忍受 n宁ìng可
jù
剧本
rǎo
打扰 要yāo求
pò
强迫
jù
拒绝 w妄àn想g
jiū chán
纠缠
qiān签字yFra biblioteko邀请
dìng
修订
nìng 宁可
yāo 要求
宁
要
níng 息事宁人
yào 要职
大家都不能理解他宁(nìng)可付出巨大的代价,也 不肯息事宁(níng)人的行为。
体会梅兰芳对日本侵略者的深恶痛绝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
方法总结 概括主要内容———扩展题目法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 课件(共31张PPT)

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一般形容清正廉洁、 不徇私枉法的官员。
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不同的语气。 反问句: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感情更强烈。 陈述句:是平静的,没有强烈的情感。 我们不能乱丢垃圾。 难道有清洁工打扫,我们就可以随地乱丢垃圾吗? 维护公共卫生,不是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卫生,难道不是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吗?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开怀畅饮 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反问、夸张
古诗意思
甘醇的葡萄美酒装满了夜光酒杯,正要举杯痛饮, 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如果我醉倒在战场上您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打 仗的有几个人还能回来?
《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这首诗主要描写 了(战士们出征前正要举杯痛饮)的场面, 表现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英 雄气概。对应的诗句是: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逼迫pò 妄想wànɡ
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 头,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时间 1937-1938年
1941年12
后来
日本人的威逼 不断纠缠
逼迫骚扰
要求必须上台
拒绝办法 深居简出
蓄须明志
打针生病
经历危险困难
不能演出, 虚度生命。 没有经济来源, 卖房度日。 险丢性命。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 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 “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
夏日绝句(五言绝句、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宋 李清照 易安居士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的豪杰;
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不同的语气。 反问句: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感情更强烈。 陈述句:是平静的,没有强烈的情感。 我们不能乱丢垃圾。 难道有清洁工打扫,我们就可以随地乱丢垃圾吗? 维护公共卫生,不是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卫生,难道不是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吗?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开怀畅饮 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反问、夸张
古诗意思
甘醇的葡萄美酒装满了夜光酒杯,正要举杯痛饮, 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如果我醉倒在战场上您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打 仗的有几个人还能回来?
《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这首诗主要描写 了(战士们出征前正要举杯痛饮)的场面, 表现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英 雄气概。对应的诗句是: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逼迫pò 妄想wànɡ
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 头,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时间 1937-1938年
1941年12
后来
日本人的威逼 不断纠缠
逼迫骚扰
要求必须上台
拒绝办法 深居简出
蓄须明志
打针生病
经历危险困难
不能演出, 虚度生命。 没有经济来源, 卖房度日。 险丢性命。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 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 “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
夏日绝句(五言绝句、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宋 李清照 易安居士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的豪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件

2020/4/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 友情提供
写信格式顺口溜
称呼顶格加冒号,换行两格问个好。 正文每段空两格,有主有次不乱套。 事情谈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祈祷。
先署名,后日期,分行写在右下角。
成长立志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周恩来立志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 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20/4/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 友情提供
时间:一次旅行途中 地点:罗马 人物:作者 14岁德国女孩乌塔 事情:通过谈话,了解到乌塔是个独立自主,有主见、细 心周到的女孩。
作者在罗马的旅行中,遇到了14岁德国 女孩乌塔,通过谈话,了解到乌塔是个独立 自主,有主见、细心周到的女孩。
2020/4/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 友情提供
2020/4/8
这些成长的故事都是按照事情发展 顺序来写的。我们要学会概括课文主要 内容的方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乌塔》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 不振。 闯入租界,目睹中华不振。 修身课上,立志中华振兴。
选择词语填入括号里: 平易近人 独立自主 立志成才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一丝不苟
2020/4/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 友情提供
1.1周.周恩恩来来站站了了起起来来,,((清晰而坚)定地)回地答回道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我!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是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重点 梳理 课件(共20张PPT).ppt

在《观潮》这篇文章中,我就是先弄清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各是什么样的, 然后连起来,明白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 就是天下奇观的道理。
你还知道哪些能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吗?
自问自答概括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 容,我们还可以运用“自问自答”的方法。 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型,我们可以提出不同 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读文章,读完后想 想这些问题的答案,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 就呈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了。
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精神;就是为崇高理想而献 身的精神!
主题概括
这首诗歌主要讴歌 延河 、 枣园 、 南泥湾 、 杨家岭 这几个代表地点的精神, 间接赞颂了 延安精神 ,作者追寻的是延安 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希 望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和传承延安精神。
交流平台
我发现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 《观潮》《梅兰芳蓄须》。
题目就是文章的魂,抓住了魂就掌握 了文章的根本,这样可以迅速把握文 章的内容。
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能帮助我们把握文 章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
理清事情的脉络是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 力的绝佳途径。
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共写了三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 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立志“振兴中华”
当效此生
课文写周恩来( 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
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
刻体会到伯父说的“( 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 立志要( 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 的( 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读一读,填一填
周恩来不是为( 明理)而读书,不是为( )
而读做书官,不是为( )而读书挣,钱也不是为( )
你还知道哪些能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吗?
自问自答概括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 容,我们还可以运用“自问自答”的方法。 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型,我们可以提出不同 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读文章,读完后想 想这些问题的答案,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 就呈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了。
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精神;就是为崇高理想而献 身的精神!
主题概括
这首诗歌主要讴歌 延河 、 枣园 、 南泥湾 、 杨家岭 这几个代表地点的精神, 间接赞颂了 延安精神 ,作者追寻的是延安 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希 望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和传承延安精神。
交流平台
我发现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 《观潮》《梅兰芳蓄须》。
题目就是文章的魂,抓住了魂就掌握 了文章的根本,这样可以迅速把握文 章的内容。
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能帮助我们把握文 章的主要内容,如《普罗米修斯》。
理清事情的脉络是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 力的绝佳途径。
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共写了三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 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立志“振兴中华”
当效此生
课文写周恩来( 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
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
刻体会到伯父说的“( 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 立志要( 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 的( 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读一读,填一填
周恩来不是为( 明理)而读书,不是为( )
而读做书官,不是为( )而读书挣,钱也不是为( )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7单元复习(共20张PPT)人教部编版

(斩钉截铁 )地说 ( 高兴 )地宣布 ( 悄悄 )地细声吟唱 ( 明媚 )的春光 ( 艺术 )的追求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7单元复习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八、词语归类。
AA地式词语:____悄__悄__地________________ 一xx式词语:___一__排__排______一__件__件________ ABAB式词语:____滚__烫__滚__烫_____________ 含反义词:_______左__顾__右__盼______________ AABC式词语:____翩__翩__归__来_____________
拒绝( jù )
劝慰( wèi )
昔日( xī )
破绽( zhàn )
妄想( wàng )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7单元复习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7单元复习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
二、看拼音,写词语。
bào fù
报sh复ǐ
jué qǐ
崛起
chǎo rǎng
吵嚷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7单元复习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7单元复习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
2.《凉州词》这首诗描写了什么的景象?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作品。渲染了出征
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 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蔚( 蔚蓝 ) 慰( 劝慰 ) 纠( 纠缠 ) 叫( 大叫 )
怀( 怀念 ) 杯( 水杯 ) 淮( 淮南 ) 谁( 是谁 )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7单元复习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7单元复习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选择词语填入括号里: 平易近人 独立自主 立志成才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一丝不苟
2021/2/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1.1周.周恩恩来来站站了了起起来来,,((清晰而坚)定地)回地答回道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我!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是
2021/2/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我认识了《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中的 、《那片绿 绿的爬山虎》中的
和《乌塔》中
的乌塔。
让我印象最深刻、最敬佩的 是 ,因为
。
2021/2/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在这些人的成长故事中,我要像周恩来一 样( ) ;像乌塔一样( );我感受到 了叶圣陶爷爷待人时的( )和写作改作时 的( )。从柯岩老师写给张国强同学的信中, 我懂得了( )的道理。
33..刚刚进进里里院院,,一一墙墙绿绿葱葱葱葱的的爬爬山山虎虎扑___入__眼__帘_。。夏夏日日的的_燥___热_仿仿佛佛一一下下子子减减去去了了 许 许多多,,阳阳光光都都变变成成绿绿色色的的,,像像温___柔__的__小__精___灵一一样样在在上上面面跳跳跃跃,,闪闪烁烁着着迷离 _的__光__点__。__…的…光落点日。的…余…晖落染日红的了余窗晖棂染,红院了里窗那棂一,墙院的里爬那山一虎墙,的绿爬得山沉虎郁,,绿 得 如沉同郁一,片如浓同浓一的片湖水___,__映__在__客___厅__的,玻映璃在窗客上厅,的不玻停璃地窗摇上曳,着不,停显地得摇虎曳虎着有, 显 生得气_。__这__两__段__话__。出这自两肖段复话兴出的自《肖那复片兴绿的绿《的_爬_山__虎__》__。__在__作_者》眼。前在,作那者片眼 前 爬,山那虎片总爬 是山那虎么总绿是着那,么其绿实着是,指其:实叶是老指先:生的__人__品__与__作__品_永__远。留“在我作”者非心常 ( 里。“我)”,非自常己庆第幸一,次自见己到第作一家次,见竟到是作这家样,一竟位是(这样一)位与((人品))与都堪 称 ((作品)都)堪的称大(作楷家模。)的大作家。
2021/2/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好。 正文每段空两格,有主有次不乱套。 事情谈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祈祷。
先署名,后日期,分行写在右下角。
成长立志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周恩来立志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 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21/2/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2021/2/20
这些成长的故事都是按照事情发展 顺序来写的。我们要学会概括课文主要 内容的方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乌塔》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2021/2/20
初到沈阳,耳闻中华不振。 闯入租界,目睹中华不振。 修身课上,立志中华振兴。
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周恩 来初到沈阳耳闻中华不振,闯入租界 后又亲眼目睹了这个事实,所以在一 次修身课上,他立下了为振兴中华而 读书的远大抱负。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叶老先生为作者修改作文的事 叶老先生请作者到他家做客的事
(我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是( 我们从小要立志为中华的兴起 和富读强读而课勤文奋7读、书8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中华不振”? 22读..“读“我课我们文们的7的、交交8谈谈自很很然融_段_洽_,_,_你_仿_从_,佛哪仿我些佛不地我是方_小_感_孩_受_,小到而孩“是,中大_华_人_不_,大振一人”个,?他一的个老他朋的友老。朋友。 他他亲亲切切之之中中蕴__含__的_的认认真真,,质质朴朴之之中中包_含___的__期的待期,待把,我把小我小小的小心的融心化__了__,___以了至, 不以知至黄不昏知的黄到昏来的。到”来这。两”句这话两中句的话“中他的”“指他的”是指叶的圣是陶___;__这学;期这,学我期们,还我们 学还过学他过写他的写文的章文《章爬__山__虎_的__脚__》_ 。。
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 回忆了叶老先生为他修改作文和请作 者到他家做客的事。
2021/2/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
时间:一次旅行途中 地点:罗马 人物:作者 14岁德国女孩乌塔 事情:通过谈话,了解到乌塔是个独立自主,有主见、细 心周到的女孩。
作者在罗马的旅行中,遇到了14岁德国 女孩乌塔,通过谈话,了解到乌塔是个独立 自主,有主见、细心周到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