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照顾者-吞咽困难护理篇..
吞咽困难的护理措施

吞咽困难的护理措施引言吞咽困难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见于老年人、中风患者、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等。
吞咽困难不仅影响食物的摄入,还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因此,对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吞咽困难的护理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吞咽困难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1. 安全饮食吞咽困难患者在饮食时需要特别注意食物的选择和处理。
以下是一些安全饮食的建议:•选择软食:患者可以选择软食,如熟透的水果、蒸煮的蔬菜、煮烂的米饭等,以减少吞咽的阻力。
•切割食物:将食物切成小块,可以减少患者吞咽时的困难。
•避免粘性食物:粘性食物容易黏在咽喉部位,增加吞咽难度,应避免食用。
•注意饮食温度:避免食物过烫,以免烫伤口腔和咽喉,同时,也可以选择温热的食物,以增加食物的流动性,便于吞咽。
•治疗原发疾病: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某种疾病,如喉癌、食管炎等。
治疗原发疾病可以帮助改善吞咽困难。
2. 餐具调整在吞咽困难患者的餐具选择上,也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吞咽。
•使用硅胶餐具:硅胶餐具具有柔软的特点,可以减少对口腔和咽喉的刺激,减轻吞咽困难。
•使用特殊餐具:对于吞咽困难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特殊设计的餐具,如吸管杯、宽口杯、扁平餐具等,以提供更便利的进食方式。
3. 保持坐姿吞咽困难患者在进食时,应保持适当的坐姿,以减少吞咽困难的发生。
•保持身体直立:患者应保持坐直的姿势,不要趴着或侧卧进食。
•坐在高椅上:选择高脚椅或垫子,使患者的头部保持正常的姿势,以便顺利吞咽。
4. 助推吞咽对于吞咽困难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助推吞咽的护理措施,帮助他们顺利进行吞咽。
•喂食技巧:护理人员可以采用适当的喂食技巧,如将食物置于患者的舌根处,使用勺子轻轻推送食物等,以帮助患者吞咽食物。
•援助用具:适当使用援助用具,如吞咽机、吸引器等,可以提供辅助帮助。
5. 注意口腔护理吞咽困难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容易引起口腔不适和感染,因此口腔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
吞咽功能障碍护理措施

吞咽功能障碍护理措施引言吞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口腔、咽喉、食管等多个器官和肌肉的协调运动。
当吞咽功能受到损害或存在障碍时,会导致吞咽困难、呛咳和吞咽物误入气管等问题。
吞咽功能障碍常见于中风、神经系统疾病、颅脑损伤以及老年人等人群。
针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合理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改善吞咽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评估吞咽功能在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之前,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包括口腔的协调动作、吞咽力度和吞咽时是否出现呛咳等反应。
•听取患者和家属的反馈,询问是否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以及吞咽时是否有食物残留等情况。
•可以使用吞咽评估工具,如MD Anderson吞咽评估量表(MDADI)或患者病史调查问卷等,来进一步评估吞咽功能的程度和影响。
2. 制定适宜的饮食计划根据吞咽功能的评估结果,护理人员可以制定适宜的饮食计划,以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并减少吞咽困难和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饮食调整建议:•选择软质食物:将食物磨碎、打成泥状或使用食物搅拌机搅碎,使其质地更柔软,易于吞咽。
•避免黏稠食物:黏稠食物更容易粘在口腔和咽喉内,增加吞咽困难和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
建议尽量避免黏稠食物,如花生酱、蜂蜜和牛奶等。
•确保足够的流体摄入:患者可能因吞咽困难而减少饮水量,导致脱水。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喝水,可以选择一些易于吞咽的液体,如汤、果汁和奶昔。
3. 采取安全的进食姿势正确的进食姿势可以帮助减少吞咽困难和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进食姿势:•坐直:患者应当坐直,并保持头部正直,以便在吞咽时食物更顺利通过咽喉。
•缩短进食时间:让患者在进食时尽量放慢节奏,并在吞咽时稍微停顿一下,以确保食物顺利通过咽喉。
•食物放在口腔一侧:患者可以将食物放在口腔较强的一侧,这样可以减少吞咽困难和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
4. 提供适当的口腔护理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通常面临口腔干燥、食物残留和口腔感染的风险。
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常规

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常规
定义
吞咽功能障碍是指由于吞咽过程中的问题导致食物或液体难以
通过咽喉顺利进入食道的病症。
这可能会引起吞咽困难、呛咳、窒
息和其他喉部疾病的风险。
护理常规
以下是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常规:
1. 保持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减少干扰和刺激。
2. 确保患者坐直,不要俯身,以促进食物和液体的顺利通过。
3. 必要时提供口腔清洁,确保口腔干净,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4. 给予患者充分的时间来咀嚼食物,鼓励他们细嚼慢咽。
5. 选择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避免硬、坚果状或块状食物。
6. 食物应具有适当的温度和质地,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7. 饮食应均衡,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以维持患者的
身体健康和免疫功能。
8. 避免给予患者大量液体,以免引起窒息或呼吸道感染。
9. 观察患者吞咽的过程和表现,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10. 充分沟通和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喜好,尊重他们的意愿并给
予支持。
注意事项
护理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遵循医生或护士的指示,按时给予药物治疗。
- 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咽喉炎症的情况。
- 协助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以提高吞咽功能。
- 引导患者遵循正确认识和保持积极态度,积极配合护理措施。
以上是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常规和注意事项。
根据具体病
情和医疗条件,还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吞咽障碍的护理知识

吞咽障碍的护理知识简介吞咽障碍是指食物或液体通过咽喉时出现困难或疼痛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神经肌肉问题、结构异常、炎症等。
针对吞咽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护理知识和技巧,以提供有效的护理和帮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目标吞咽障碍的护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缓解症状:通过使用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减轻吞咽困难和疼痛感。
2.预防并发症:由于吞咽障碍可能导致误吸,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优化营养摄入: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饮食以保证营养摄入。
4.提供心理支持:吞咽困难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提供情绪支持和鼓励。
护理措施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吞咽障碍护理措施:1. 定期评估吞咽功能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并记录相关数据。
评估包括观察患者吞咽过程中的困难和疼痛感,以及检查患者的口腔、咽喉和食道等部位的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
2. 调整饮食和饮水方式针对吞咽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饮食和饮水方式调整:•让患者坐直或半直坐位进食,避免平躺或仰卧位。
这有助于食物更顺利地通过食道。
•将食物切成小块或泥状,避免较大或硬的食物。
•配合不同的饮食质地,如稀薄液体食物、软食、流食等,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和食物耐受程度来调整饮食。
3. 采取安全措施吞咽困难的患者容易发生误吸,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氧合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定期清洁患者口腔,并观察有无吞咽物残留。
•避免让患者单独进食,保持有人陪伴。
•需要进行胃管喂养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正确操作。
4.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因,医生可能会开出一些药物来帮助控制吞咽困难和疼痛感。
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正确给药,并观察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5. 口腔护理吞咽困难的患者可能由于吞咽不畅导致口腔卫生不佳。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帮助患者清洁口腔,预防口腔感染和口臭。
聪明的照顾者-吞咽困难护理篇

聪明的照顾者--之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困难护理篇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不断增加,目前我国是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脑血管病是老年患者的三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由于脑血管病病程长,恢复慢,大部分患者急性期在医院进行治疗后,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例如肢体活动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甚至不能经口进食等等,为了保证其营养的摄入和能量的供给,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需要进行进食的照顾,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障现状,多数家庭还不能实现以医,养,护相结合的康复中心护理模式,绝大多数患者还是选择在家庭进行康复,由家属和照顾者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和经历。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大多数家庭护理最为棘手的护理难题。
表现进食困难,呛咳,当患者出现呛咳,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由于进食困难,进食量和饮水量不足造成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皮肤压疮等症状发生。
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困难,能否经口进食?最简单,最方便的试验方法:洼田饮水实验:患者取坐位,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要的时间和是否出现呛咳。
1分:一口吞下,时间不超过5秒,无呛咳和停顿(属于正常)2分:一口吞下但时间超过5秒或分2次喝完,无呛咳和停顿(属于可疑吞咽困难,)----可以正常进食,注意速度。
3分:能一口吞下,但有呛咳(确定吞咽困难-----)注意摄食的指导,量、速度、种类、体位。
4分:分2次以上吞下,但有呛咳(确定吞咽困难)---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及摄食指导。
5分:有呛咳,难以全部喝下(确定吞咽困难)--留置胃管洼田饮水实验还避免了不必要的留置胃管,或需要尽早留置胃管,有效预防了吸入性肺炎及意外的发生确定照顾对象存在吞咽困难4分以上,需要进行吞咽方法训练1颈部肌肉训练:前后左右放松颈部,肩部左右旋转、提肩,沉肩,减少颈部的紧张。
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

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道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称吞咽困难。
导致吞咽困难大多与疾病相关,比如神经系统的脑卒中、消化系统的食管癌与喉癌,都是常见的病因。
出现吞咽功能障碍以后,不仅会对日常营养元素的摄入产生影响,也容易导致食物发生误吸,从而引发吸入性肺炎,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那么日常该如何护理吞咽困难患者呢,如何开展吞咽康复训练呢?1、吞咽困难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吞咽困难在临床中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流涎、食物从口角漏出、饮水呛咳、咳嗽、梗噎、吞咽延迟、进食费力、声音嘶哑、进食量少、食物反流或滞留在口腔和咽部等等,在发生吞咽困难以后,患者容易出现误吸等问题,导致吞咽困难主要是由于喉结构上抬幅度不足。
2、吞咽困难如何进行康复治疗?(1)基础训练①间接训练:临床常见的间接训练法,包括口腔感觉训练与口腔运动训练,感觉训练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当属冷刺激,操作方法就是使用冰棉棒对患者的舌腭弓、舌根部加以刺激。
最为常见的口腔运动训练方式为口腔器官运动体操。
②直接训练:★门德尔松训练法:患者的舌骨喉复合体能够不断上抬,患者在吞咽时,也可上抬甲状腺软骨,比如可用手将甲状腺软骨上顶。
★声门上吞咽法:本方法能够有效保护气管,患者首先要屏气,屏气时,能够实现在气道闭合后再吞咽,完成吞咽后,则要立即主动咳嗽。
★交替吞咽法:一口固体一口水交替进食。
③代偿性治疗:代偿性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口颜面肌群,选择的方式为代偿手段,同时患者可自主进行发音训练,能够有效降低误吸与滞留的发生概率。
患者取半坐位或坐位进食,如进食时头转向患侧吞咽、侧头吞咽(健侧)、低头吞咽。
④呼吸及咳嗽训练:一些老年患者在卒中以后胸廓过度紧张,呼吸机能力下降,从而无法保障误咽物的咳出。
针对此种问题,患者们可自行开展憋气与深呼吸,有效锻炼呼吸功能与自主咳嗽功能,在正常吞咽时可停止呼吸。
吞咽障碍治疗的护理常规

吞咽障碍治疗的护理常规吞咽障碍指的是食物或液体在从口腔到食道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有痛苦感,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误吸食物或液体进入气管而引发呼吸道感染。
对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吞咽功能情况,调整饮食种类和质地,例如将食物切碎、糊状饮食或流质饮食。
为患者提供与其口腔能力相适应的食物,以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
2.姿势管理:对于卧床或坐位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需要采用恰当的姿势,如坐位前倾30度或侧卧位,以利于食物顺利通过食道进入胃部。
3.安全管理:确保患者进食时处于清醒状态,避免疲劳和睡意加重吞咽障碍。
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心率情况,以及出现任何吞咽过程异常的情况。
在进食前后,进行口腔和咽部的清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配合治疗:密切与医生和治疗师的合作,按照医生的嘱咐给予药物治疗,如抗胆碱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以及进行康复训练,如语言治疗、吞咽训练等。
5.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理解患者的难处和痛苦,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需求。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除了以上的护理常规之外,对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插管的通畅性和固定度,防止误吸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还需要加强教育,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的饮食护理知识,如避免坚硬、易散落的食物,慢慢咀嚼食物,尽量直立或前倾进食等。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吞咽功能。
总之,吞咽障碍的护理常规是一个综合性的护理计划,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常规

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常规吞咽障碍是指因吞咽功能受损,导致进食和饮水困难的病症,常见于中风、脊髓损伤、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疾病。
护理人员在照料吞咽障碍病人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常规,保证病人的饮食安全和心理健康。
以下是关于吞咽障碍病人护理常规的一些建议:1.了解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病情以及治疗方案,包括是否有过敏史、能否理解和遵守医嘱以及对治疗的反应等。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合适的饮食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2.评估吞咽能力:通过观察病人的吞咽动作和听取病人的描述,评估病人的吞咽能力以及吞咽时有无困难、疼痛等症状。
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观察病人的体征,如面部肌肉的协调性和舌头活动等。
3.饮食调整:根据病人的吞咽能力,制定适合的饮食计划。
对于吞咽能力较差或完全不能吞咽的病人,可以采用经口饲喂的方式,通过调整食物的质地和形状,使其更易吞咽和消化。
如果病人无法进食固体食物,可以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确保病人的营养需要得到满足。
4.保证进食安全:为病人提供适合的进食环境,如舒适的座椅、调整好的餐具。
护理人员要确保食物温度适中,避免烫伤或口腔刺激。
同时,监测病人的饮食过程,确保病人完成了必要的吞咽动作和顺畅的消化。
必要时,护理人员可以协助病人的进食,确保食物变得更易吞咽。
5.提供口腔护理:吞咽障碍病人容易出现口腔异味、牙齿龋齿等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协助病人刷牙、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
如果病人不能进行口腔护理,可以使用湿纱布或专业口腔护理液来清洁口腔。
6.心理支持:吞咽障碍会给病人带来饮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人情绪支持和鼓励,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
可以与病人交流,询问病人的需求和感受,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和恐惧。
同时,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活动,提高吞咽能力和生活质量。
总之,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病情、饮食安全、口腔护理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护理人员通过与病人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帮助病人度过饮食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聪明的照顾者--之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困难护理篇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不断增加,目前我国是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脑血管病是老年患者的三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由于脑血管病病程长,恢复慢,大部分患者急性期在医院进行治疗后,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例如肢体活动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甚至不能经口进食等等,为了保证其营养的摄入和能量的供给,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需要进行进食的照顾,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障现状,多数家庭还不能实现以医,养,护相结合的康复中心护理模式,绝大多数患者还是选择在家庭进行康复,由家属和照顾者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和经历。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大多数家庭护理最为棘手的护理难题。
表现进食困难,呛咳,当患者出现呛咳,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由于进食困难,进食量和饮水量不足造成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皮肤压疮等症状发生。
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困难,能否经口进食?最简单,最方便的试验方法:洼田饮水实验:患者取坐位,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要的时间和是否出现呛咳。
1分:一口吞下,时间不超过5秒,无呛咳和停顿(属于正常)2分:一口吞下但时间超过5秒或分2次喝完,无呛咳和停顿(属于可疑吞咽困难,)----可以正常进食,注意速度。
3分:能一口吞下,但有呛咳(确定吞咽困难-----)注意摄食的指导,量、速度、种类、体位。
4分:分2次以上吞下,但有呛咳(确定吞咽困难)---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及摄食指导。
5分:有呛咳,难以全部喝下(确定吞咽困难)--留置胃管洼田饮水实验还避免了不必要的留置胃管,或需要尽早留置胃管,有效预防了吸入性肺炎及意外的发生确定照顾对象存在吞咽困难4分以上,需要进行吞咽方法训练1颈部肌肉训练:前后左右放松颈部,肩部左右旋转、提肩,沉肩,减少颈部的紧张。
2口唇及面颊部运动:适用于口唇闭合不严,流涎,食物残留需要做面颊部运动,吹气,鼓腮,口唇发音BA,PA,NA3口腔周围肌肉训练:适用于食物从口腔到咽部运送困难的患者,训练包括口唇闭锁、下颌开合、舌部运动如张闭口,伸舌舔上下唇和左右嘴角和硬腭(上牙膛),每日3次各5分钟。
4闭锁声门练习:训练患者大声发啊音,随即闭合声带,有效防止误吸。
5触觉刺激:用手指、棉签、压舌板等刺激面颊部内外、唇周、整个舌部等以增加其敏感度。
吸允训练:将手指洗净放在口中做吸吮(SHUN)动作,反复练习锻炼吸吮力量。
6咽部冷刺激:用冰冻的棉棒轻轻刺激腭、舌根及咽后壁交替20次,然后反复做吞咽和空吞咽动作,每日三次,每次10秒,直至皮肤微红。
7味觉刺激:用棉棒蘸取不同味道的果珍或菜汁,刺激舌面部,以增加味觉敏感性及食欲。
二摄食训练:1培养进食习惯:老人进食时应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禁忌一边吃饭、一边讲话、一边看电视。
养成定时定量,能坐不躺,能在餐桌则不在床上饮食的良好习惯。
老人在强哭、强笑等情感不稳定时暂时停止喂食。
2 体位选择:照顾对象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颈部前倾20度,严禁水平仰卧及侧卧进食,身体与床的夹角为30-60度以上,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垫枕,健侧在下的侧卧位,照顾者站在健侧喂食,容易产生咽反射,减少误吸。
如一侧舌、咽障碍,头转向健侧,使食物位于健侧口腔,在转向患侧,减少咽部食物残留。
照顾者喂食时不要将勺子抬得太高,也不要站着喂食,以免迫使照顾对象仰头,会造成吞咽困难而且容易误吸到气管。
3 食物性状:根据吞咽困难的程度和病程的发展合理选择食物。
一般选择柔软、密度和形状均一(泡饭和米粥、米糊的区别),粘度适中,不易松散,容易咀嚼,通过咽部食管容易变形的食物(香蕉,蛋羹,食物泥等),固体食物粉碎后喂食,可以加入藕粉,杏仁糊等粘稠剂,水变得粘稠后再让老人喝。
液体虽然易于在口腔移动,但对咽部刺激弱,易出现误咽。
而固体容易产生咽反射,但需要充分咀嚼( JUJUE),不宜移动到咽部。
训练中依次过渡为糊状、软食、普食,开始喂食蛋羹,米糊--普通饮食—水4摄食一口量:是指最适于吞咽的每次入口量,量过少难以诱发吞咽反射,量过多容易引起食物残留或误咽。
一般从3-4ML开始,酌情加量,放在照顾者舌的后1/2的位置。
指导其慢慢咀嚼,将食物逐渐移至舌根。
5 增进吞咽功能的措施:(1)空吞咽与交互吞咽: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然后再喂食下一口。
也可在每次进食吞咽后饮极少量的水1-2ML,这样既有利于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又能除去残留食物的目的,称为交互吞咽。
(2)侧方吞咽:咽部两侧的梨状隐窝是最容易残留食物的地方,让照顾对象分别左右转,做侧方吞咽,可以除去隐窝部的残留食物。
(3)点头样吞咽:当颈部后屈,会厌骨变得狭小,残留食物被挤出,然后颈部在尽量前屈,点头同时做空吞咽动作,便可除去残留食物。
6 进食的护理:照顾者要根据老人的自理程度给予协助。
进食前为其摆好餐桌,坐稳。
对轻度瘫痪的老人可用自制的餐具,如加大加粗勺把,以方便老人手握。
有一些偏瘫患者由于抓握能力丧失或减退,协调能力差,经常很难完成自理的进食动作,失去耐心而拒绝进食,因此需要对一些餐具进行改良,例如将饭碗,碟子固定在桌上,改良带手指环的汤勺等,如果偏瘫肢体在3-6个月仍未恢复,则需训练健侧手进行替代。
7注意事项:餐后尽量保持坐位30分钟,以防止食物反流而引起误吸甚至吸入性肺炎。
水是六大营养素之一,多数患者因为害怕发生呛咳而减少饮水量,导致痰夜粘稠,排尿不畅。
怎样知道饮水量是否足够?最简单的方法-看尿的颜色:水分足够尿的颜色澄清;轻度缺水尿色黄(晨起第一次尿颜色由于夜间进水量少,颜色偏黄正常);较重缺水尿色成浑浊橘黄色。
当吞咽障碍的老人由于进食不当,极易发生食物梗塞在气道—即为噎食。
噎食是老年人发生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常有报道,在美国每年约有4000多人因为噎食猝死,80%的人噎食发生在家中,抢救能否成功,关机在于抢救的时机和方法,如果抢救得当,50%的老人能脱离危险。
食物阻塞气道的表现1部分气道阻塞的表现:剧烈咳嗽伴有哮鸣音。
2食物完全堵塞气道的表现:病人一手放在咽喉部,不能言语,面色灰暗青紫,呼吸极度困难,濒死感,很快呼吸停止,意识丧失。
在两年前,我就成功救治了一名因为吃馒头发生噎食的患者,抢救时排出的是六块已经被挤压得很硬的馒头。
当时患者很快意识丧失,异物排除后,面色和意识状态随着异物的排除一点点恢复。
老年人为什么容发生噎食?1 咀嚼功能不良,大块食物尤其是肉类,不容易被嚼碎。
2 老年痴呆患者,情绪激动,不听劝阻,吃饭急,快。
3 老年人脑血管病发病率高,咽反射迟钝,易造成吞咽动作不协调而发生意外。
4 老年人过度饮酒,失去自控能力5 吃饭时说话谈笑,注意力不集中发生噎食的处理:1了解进食的食物和形状,如果是软性较稀薄的食物或位置较浅,就地平卧,尽量打开口腔,有食指和中指快速扣除口中的食物,越快越多越好。
2 食物如果较硬,固体成型的食物,“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应对噎食的病人神志清楚,可采用站着或坐着,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内向上挤压6-10次,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受害者躺倒在地,意识丧失,使之仰卧,抢救者骑跨在病人髋部,两脚左右分开按照刚才的方法冲击脐上,增加腹腔压力,肺内气体被迫排除,使阻塞的食物冲出气道。
如果无效,间隔几秒重复操作,造成人为的咳嗽,排除异物。
海氏法还可以用来自救。
如果发生食物阻塞气道是旁边无人,病人往往已经不能说话,病人必须迅速利用仅仅的两三分钟左右神志尚清楚食物时间自救。
自己取坐位姿势,下巴抬起,使气道打开,用自己的拳头和另一只手掌猛击打,或用圆角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腹部,对胸腔上方猛力施压,也会使阻塞物排出,取得自救的效果。
3 救助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必要时继续进行抢救。
老年人预防噎食,1注意老人的进食速度和量。
特别是暴饮暴食的加以控制速度和量,小口进食,量,不宜过大:将食物切成小块,口中的食物不宜过多,充分咀嚼,细嚼慢咽。
2注意种类:适宜种类:食物宜软,不宜馒头,餠,及坚硬的长条的食物。
馒头餠可以泡在牛奶,汤里充分软化捣碎成半流质。
吞咽困难的将食物打成糊状。
不能吃大块的瘦肉,粘食,芋头,汤圆,地瓜。
2不宜说笑: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讲话、行走。
心情宜平和。
3 适宜体位:叮嘱老人进食时要坐起或身体前倾容易使老人发生气管堵塞的食物1.果冻老人吞食果冻容易发生意外,不能轻忽大意!建议家长给老人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老人食用。
2.麻花、糖果不好咬和不宜变形的食物,本来就容易噎住喉咙,不适合老人食用,如果真的要给老人食用,建议先切成丁状。
3.鱿鱼丝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包括鱿鱼丝、牛肉干都不适合给老人吃。
4.花生酱、汤圆及粘性食物黏稠度过高,不适合老人吞食。
5.坚果类体积太小,有时老人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6.小巧水果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并不适合给老人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剥开去核后再给老人食用。
7.多纤维蔬菜纤维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整体给老人,如芹菜、豆芽,应该切碎后食用。
8.大肉块大块的肉块老人无法咬烂,若强吞下很容易噎到,应该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9.长面长的面条老人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调时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10.多刺的鱼建议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烹煮,否则容易噎到并会刺伤老人食道与口腔。
由于患者的吞咽功能需要很长的恢复期,对于吞咽障碍严重为了保证患者机体的营养需求,需要继续选择在家中鼻饲喂养,照顾者需要掌握留置胃管的护理。
鼻饲的操作方法。
1 操作者应严格按鼻饲饮食配置原则执行,认真洗手用物应严格清洁,消毒,保持不被污染。
2鼻饲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第一,可以将胃管的末端放入盛水的杯内,如无气泡,证明在胃内,第二,可用注食器抽取胃液,第三,可将听诊器放于胃部,同时注入10ml气体,听有无气过水声,证明鼻饲管在胃内方可注入食物。
3鼻饲时一般可采取用20MI-80ML注食器缓慢注入均匀速度注入。
每4小时一次,每次200-250ml或遵医嘱(包括冲管的水量)。
鼻饲液温度为37-40℃,注后应温水20ml冲洗鼻饲管,防止饲管阻塞。
每两次注食之间要给予适量水分和果汁等,一旦发生呛咳误吸应立即停止鼻饲。
4病人的体位是预防食物反流误吸的关键,因此要将患者抬高3 0-40度或根据并请给予半卧位,鼻饲后保持半卧位30分钟,防止食物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