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高中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一.设计理念“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本单元选编了《亚非音乐神韵》的教学内容安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亚洲的音乐文化。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与理解,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中受到陶冶、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

二.设计思路1. 确立主题:以亚洲的地理方位为线索,通过学生聆听音乐,分析音乐要素,了解亚洲音乐文化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特点。

2. 课堂准备:所选的音乐紧扣教材,为了增强学生对亚洲音乐文化区民族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除教材所提供的音响材料外,还增加了一些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音响和音像资料及图片资料。

3. 课件运用:课件制作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在科学性方面,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逻辑的有机结合,教学步骤跳转灵活。

在艺术性方面,课件中的文字、图形、图像及声音等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表达形式上尽量达到构图优美、色彩协调、形象生动和风格统一。

在技术性方面,根据各班学情的不同,各级层次的进入、退出都安排得机动灵活,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达到视听结合,体现了多媒体的交互性。

4. 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音乐鉴赏经验和音乐理论基础,认知和分析能力都有所增强,所以聆听音乐后进行一些音乐要素的分析,归纳总结亚洲的音乐特点完全可以做到。

三.教学目标1. 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乐哼唱歌曲片段。

高中音乐教案《历史悠久亚洲传统音乐》

高中音乐教案《历史悠久亚洲传统音乐》

高中音乐教案《历史悠久亚洲传统音乐》一、引言亚洲传统音乐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音乐文化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底蕴。

通过学习亚洲传统音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形式,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增长他们的艺术修养。

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起源、特点和代表性作品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亚洲传统音乐的基本特点;•熟悉亚洲传统音乐中的代表性作品。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能够欣赏并表达对亚洲传统音乐作品的个人见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亚洲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素养。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历史与起源亚洲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的亚洲各国。

这部分内容将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起源、流派和发展历程,并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2. 特点与风格亚洲传统音乐的特点与风格千差万别,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

这部分内容将重点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特点、乐器、演奏方式和音乐风格,例如中国的古琴、日本的箏、印度的印度长笛等。

3. 代表作品欣赏通过对亚洲传统音乐的代表性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

这部分内容将选择一些典型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如《流水行云》、《樱花草》、《印度之声》等,进行深入的解析和欣赏。

四、教学方法•授课讲解:通过讲解、示范和演示等手段,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等内容。

•听觉欣赏:通过播放亚洲传统音乐的录音或视频,引导学生聆听并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亚洲传统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创作表演:鼓励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并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和想象力。

高中音乐_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_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世界的和平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二、教材分析《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是人音版《音乐鉴赏》中第五单元第十节的内容。

教材选用了亚洲音乐文化区中东亚、南亚、东南亚和西亚的代表性音乐进行鉴赏,以了解亚洲音乐及各音乐文化区的风格特征。

三、教学建议分析聆听音乐时,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与体验,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鉴赏东亚各国音乐片段、《欢迎》、《巴雅提木卡姆》《星星索》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情绪、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增强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拓展音乐视野,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亚洲音乐注重旋律的横向发展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聆听东亚、南亚、西亚和东南亚的代表性音乐,探究其旋律特点。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探究东亚、南亚、西亚和东南亚的音乐风格,明确东亚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旋律特点、以印度音乐为代表的南亚音乐高度发展的旋律等区域音乐风格特点。

理解亚洲音乐历史悠久、注重音响的横向发展,丰富、多样化、高度发展的旋律等代表性特征。

五、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东亚、南亚音乐的旋律特点。

2、教学难点:亚洲音乐注重音响的横向发展,丰富、多样化、高度发展的旋律等代表性特征。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对比法、交流法、操作法、小组互助探究法。

七、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工具、课件、吉他、钢琴。

八、教学过程1、环节一:组织教学2、环节二:导入新课对比聆听《第六(田园)交响曲》和《金蛇狂舞》的音乐片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欧洲古典音乐重视音乐纵向和声的发展,而亚洲音乐则注重旋律的横向发展。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之东亚音乐
一、教材分析:亚洲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主成部分,由于课程内容大,分为2-3个学时完成。

本课主要围绕东亚音乐进行欣赏和探索。

从而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四岁《四岁的红鬃马》让学生感受、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认识东亚音乐的概况和特点
(三)、认识音乐的多元化,提高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认识蒙古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了解东亚音乐的多元化和音乐特点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东亚风景文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以蒙古音乐作为代表认识东亚音乐,播放《四岁的红鬃马》引入蒙古的马头琴和呼麦两种音乐形式。

3、介绍马头琴和呼麦。

4、通过提问:乐曲可以分为几段,各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引入长调和短调的概念让学生能够区分两者不同,介绍乐曲风格特点。

5、播放几个音乐片段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区分长调和短调。

6、欣赏东亚其他地区音乐文化图片。

7、以中国《茉莉花》和日本《樱花》为例让学生分析其音阶构成有何不同,并认识中国和日本民族音阶的构成。

8、用两种音阶进行编创乐曲,加深认识和对比风格特点。

9、概括东亚音乐风格特点。

高中音乐《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课型:欣赏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1. 了解亚洲音乐的概况2. 学唱歌曲《星星索》的旋律片段3. 了解认识印度音乐特征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对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有益的东西,了解亚洲音乐的概况,弘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2. 过程与方法:以聆听和学唱为教学活动的中心,通过学唱《星星索》初步了解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的特点。

用对比,总结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画旋律线,欣赏印度歌舞等活动去发现印度音乐的风格特征。

3.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认识印度乐器“萨朗吉”等教学重点:1,了解“克隆宗歌曲”《星星索》的旋律节奏特点2,认识印度音乐风格特征教学难点:《星星索》的二声部演唱教学方法:引导,欣赏,对比,示范,体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播放MV《重逢》教学过程:壱、导入:师:同学们,课间我们听到的这首大气恢弘的歌曲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生。

师:这首歌曲是由我国著名的两位歌唱家毛阿敏,孙楠演唱的。

2010 年广州亚运会会歌《重逢》。

歌曲中反复演唱“Asia(A sha)太阳升起的地方,Asia 古文明的殿堂……”那么“Asia”是什么意思啊?(板书)生:亚洲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亚洲,揭开亚洲传统音乐的神秘面纱……弐、新授:(一)、认识亚洲音乐文化区。

师: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是人类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通常我们把亚洲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他们是: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出示地图)师:下面就让我们来聆听一首歌曲,同学们想一想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民歌?属于哪一个音乐文化区呢?(播放音乐《阿里郎》)生……师:是的,朝鲜属于东亚地区,东亚音乐旋律丰富,乐器种类繁多,并有多种多样的民歌、戏曲、说唱和舞蹈等。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精品教案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精品教案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目标:
1.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历史和分布
2.掌握至少一种亚洲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
3.学习并表演一首经典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
教学资源:
1.亚洲传统音乐的录音及视频资料
2.乐器:如古筝、二胡、尺八等
3.乐谱及教材
4.录音设备和音响设备
教学流程:
第一课: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历史和分布(30分钟)
1.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和地理分布,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传统音乐。

2.引导学生思考亚洲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区别和共同点。

第二课:介绍亚洲传统乐器及其演奏技巧(60分钟)
1.选择一种亚洲传统乐器进行介绍,比如古筝。

2.通过演示和示范,介绍古筝的起源、结构和演奏技巧。

3.让学生实际尝试演奏古筝,了解其独特的音乐特点。

第三课:学习演奏一首经典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90分钟)
1.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如《茉莉花》。

2.逐步教授乐曲的各个部分,并引导学生练习演奏。

3.分组训练学生,组织他们进行音乐表演。

第四课:进行音乐表演及回顾总结(30分钟)
1.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展示他们学习到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

2.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亚洲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

3.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亚洲传统音乐,并欣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音乐作品。

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至少一种亚洲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并学习并表演一首经典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从而增进对亚洲音乐的理解和欣赏,丰富自己的文化体验。

高中音乐教案《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高中音乐教案《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高中音乐教案:?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激发对不同形式音乐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与实践活动,来体会亚洲各国的音乐特征。

知识与技能:1.了解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2.正确演唱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教学重点掌握亚洲音乐,特别是东南亚---印尼和南亚——印度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分四个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的特点;用手划出划旋律线,表达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来看这幅地图,图上画的是哪个洲呢?(亚洲)我国和邻国所构成的亚洲就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兴旺的地区之一。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音乐文化,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开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开亚洲音乐神秘的面纱!二、教授新课(一)亚洲传统音乐整体概知(提问) 亚洲可分为哪几个音乐文化区?影响各区音乐文化的国家或地区有哪些?(答复)完成图表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中国)、南亚(孟加拉、印度)、东南亚(中国、印度、伊斯兰、欧洲)、中亚和西亚(古希腊罗马古埃及、古波斯、伊斯兰(古阿拉伯音乐))。

(二)东亚-----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带着问题听音乐)1、在东亚有一种神奇的唱法,一个人唱出两种声音?有谁听说过吗?(了解呼麦唱法,书71)2、聆听乐曲分为几局部,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你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提示学生根据以前听过的蒙古歌曲谈谈蒙古音乐长短调的风格特点)乐曲开始,马头琴奏出徐缓悠扬的前奏。

第一局部,响起呼麦的声音具有蒙古长调的特点,节拍自由,节奏徐缓、宽松,乐曲非常辽阔、奔放、抒情、恬静。

第二局部具有短调特点,节奏密集,曲调欢快、跳跃,情绪热烈欢快。

刻画了生气勃勃的红马的形象,像是按奈不住的激情迸发而出,表现出草原上欢快的情景。

高中音乐_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_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_音乐_高中__一.设计理念“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本单元选编了《亚非音乐神韵》的教学内容安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亚洲的音乐文化。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与理解,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中受到陶冶、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真正的审美体验。

二.设计思路1.确立主题:以亚洲的地理方位为线索,通过学生聆听音乐,分析音乐要素,了解亚洲音乐文化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特点。

2.课堂准备:所选的音乐紧扣教材,为了增强学生对亚洲音乐文化区民族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除教材所提供的音响材料外,还增加了一些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音响和音像资料及图片资料。

3.课件运用:课件制作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在科学性方面,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逻辑的有机结合,教学步骤跳转灵活。

在艺术性方面,课件中的文字、图形、图像及声音等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表达形式上尽量达到构图优美、色彩协调、形象生动和风格统一。

在技术性方面,根据各班学情的不同,各级层次的进入、退出都安排得机动灵活,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达到视听结合,体现了多媒体的交互性。

4.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音乐鉴赏经验和音乐理论基础,认知和分析能力都有所增强,所以聆听音乐后进行一些音乐要素的分析,归纳总结亚洲的音乐特点完全可以做到。

三.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乐哼唱歌曲片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高中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教学目标
.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
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学生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学生观看印度影片片段、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亚洲音乐,特别是南亚印度和东南亚印度
尼西亚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用手划出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分两个声部视
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一松一紧”的特点课间大屏幕显示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组织教学
上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向你们问好,
Naaste !它表示早安、晚安和你好的意思。

你们可以双手合
十表示回敬,一起说:“Naaste! ”
请坐下!二、导入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二、新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所说的Naaste是哪个国家
的语言吗?
它是印度语言,处于哪个音乐文化区呢?这个国家虽然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但文化相当繁荣,比如印度的美女,最近的几届世界小姐选举都由印度小姐当选。

下面,请同学们看“拓展与探究”第4题,聆听三个音
乐片段,判断它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段:小提琴优美、含蓄第二段:二胡柔美、深沉第三段:?它的音色有点接近什么啊?
对了,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萨朗吉演奏的,这个印度的“小提琴”,是由硬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4根弦,10—20根共鸣弦,演奏时可坐可站。

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灵魂完全属于印度,这件乐器音色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西塔尔”,这些都说明印度传统音乐强大
的生命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民间乐曲,由萨朗吉主奏的《欢迎》片段,请思考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示这首曲子的音乐进行?
出示:
引子AB
西塔尔、萨朗吉西塔尔、萨朗吉、鼓、铃西塔尔、萨朗吉、笛子、鼓、铃
缓慢、自由抒情、柔美抒情、柔美
欣赏的时候给予提示:特别是演奏乐器和音乐情绪。

有的同学已经会用手臂和手指大胆地划出旋律的音乐进行,有:波浪线、曲线、螺旋线等,然后鼓励大家一起跟着音乐感受。

印度音乐根深叶茂,除了刚才欣赏的民间音乐以外呢,还有五类,分别是:古典音乐、轻古典音乐、部落音乐、泰戈尔音乐和电影音乐,几乎每一部印度影片中都有歌舞表演,这与他们传统的艺术保护政策有关,印度政府、工商企业乃至于全社会都对传统音乐和舞蹈进行保护。

接下来,我们就来观看一段印度影片《兄弟情谊》片段中的歌舞表演,注意其节奏和舞蹈动作,他们善于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现情感?可以用手和脚等跟随一起舞动。

学生回答:节奏感很强烈,善于用头、肩颈、跨和手夸张地舞动。

总结印度传统音乐的特点:
波浪式、曲线式、螺旋式的音乐进行,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
蜿蜒曲折的西塔尔、令人肠断的笛声、浓郁带鼻音的歌声;
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多变的鼓声和节奏;
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演奏……
这些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印度音乐画面,使人为之惊叹、迷惑、倾倒和陶醉。

许多现代音乐家,都热衷于从印度音乐中寻找灵感。

对于南亚音乐,同学们是否了解了呢?那么,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文化区域的音乐呢?
钢琴上弹段旋律,提问是什么音乐?学生回答。

师介绍这首歌曲属于日本的都节调式:
师哼唱正在热播的《大长今》主题歌《希望》,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学生回答是韩国。

对了,它的创作素材来自于朝鲜古老民歌《拮梗谣》。

这首曲子和《樱花》,都是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而被民族化了,它们都属于亚洲哪个文化区域呢?回答:东亚。

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东亚另外一个国家一一蒙古国,还记得在《独特的民族风》中介绍过我国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吗?蒙古国却把马头琴的演奏和人声的演唱进行了结合。

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回忆并思考:
这首歌曲表现了蒙古人的一种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
心境?
乐曲开头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
歌曲中的人声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总结:
表达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侣一一马的热爱。

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融。

各声使人的心灵得以纯化和升华,令人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乐曲开头属于长调,舒缓。

这是一种叫“呼麦”的歌唱艺术,是蒙古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这种方法只有经过特殊的练习才能掌握,一般传男不传女,但最近已有女性进入这个领域,也引起了我国音乐界的重视,现在内蒙古歌舞团的音乐家们已开始学习“呼麦”。

这首采用“人声器乐化”的演唱形式具有东亚音乐的特点,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有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

那么,属于伊斯兰文化的中亚音乐又有怎样的风韵呢?这首《巴雅
提木卡姆》将给你们带来别样的风情。

它的主奏乐器是流行
于阿拉伯和伊朗等国的民间乐器一一卡曼贾。

出示图片:卡曼贾:弓弦乐器,用半个椰子壳做成,4根弦,流行于我国x藏地区的卡曼贾称为“根卡”。

欣赏阿塞拜疆《巴雅提木卡姆》的片段,学生结合书本,感受中亚的首乐风格
总结:独特的旋律小调——木卡姆调式,节奏变化多样,
风格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我国x疆也有木卡姆,出示“十二木卡姆”演奏图片,
欣赏x疆“十二木卡姆”片段并与阿塞拜疆《巴雅提木卡姆》比较:前者是热烈奔放的风格。

最新信息提供:中国申报的“中国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 和中国、蒙古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荣列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纳入公约保护范畴,不仅是伟大民族的精神记忆,更能启迪和激发今人创造辉煌灿烂的未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千岛之国”是哪个国家吗?
学生回答:印度尼西亚
(出示)印度尼西亚,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 5 0
8个大小岛屿组成,青山绿水,四季皆夏,故被称为“赤道上的翡翠”。

印度尼西亚音乐的最普遍和最著名的形式是gaelan,包
括etallophones 、鼓锣和钉fiddles 与竹、长笛一起被定调的打击乐器合奏。

克隆宗是印度尼西亚音乐与16世纪传入
的葡萄牙音乐相结合的产物。

多用四句为一段,首尾押韵的
“班顿”诗体,乐句节奏多前紧后松。

《星星索》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部巴达克人的一首情歌,他们以农业为主,生活在拖巴湖地区,经常驾船在湖上航行,在划船时用“ SingSingSo ”的哼声为划船时船桨起落做节奏伴衬,歌曲由
此得名。

欣赏《星星索》并思考:(出示)
全曲的结构如何?
曲调和歌声分别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后总结:
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1,首尾是用“星星
索”伴唱,中间是“呜”声。

曲调缓慢悠扬,有摇晃感,柔和松弛;歌声委婉抒情,略带哀伤色彩
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
提示学生可以一边用手臂模仿划船时船桨起落,一边用
“星星索”伴唱,老师唱主旋律……
《星星索》和《哎哟,妈妈》、《梭罗河》等被列为印尼民歌的代表曲目,也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改编为各种艺术形式,请大家来欣赏我国的“女子国乐坊”用民乐演奏和演唱相结合的方式表演的《星星索》。

师:这是本堂课介绍的亚洲哪个音乐文化区域的歌曲呢?
生:东南亚。

师:很好!下面有哪位同学能够按照这张“亚洲行政区域图”总结一下本堂课欣赏的各个音乐文化区的代表乐曲和歌曲呢?
生:东南亚《星星索》克隆宗歌曲前紧后松的节奏中亚《巴雅
提木卡姆》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东亚《四岁的红鬃马》《希望》《樱花》“呼麦”
南亚《欢迎》萨朗吉、印度音乐的丰富多彩
四、总结
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是各国人民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个艺术创造才能的集中反映。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民族音乐艺术,不仅在本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国外同样生根开花,说明: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

你还知道哪些与我国毗邻的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
族民间音乐?请课后搜集欣赏,并填写在“拓展与探究第6题”的表格内。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