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李白教案

合集下载

《将进酒》课题设计教案

《将进酒》课题设计教案

《将进酒》课题设计教案《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将进酒》课题设计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将进酒》教案一【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B、方法和过程1、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

2、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体会全诗思随情转,音以律变。

3、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不平之气。

2、探究诗意,认识到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3、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资源,聆听名家朗诵全诗,融入诗境,吟咏诗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资源,聆听名家朗诵全诗,融入诗境,吟咏诗韵,认识到李白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走近李白,主动搜集占有相关资源。

2、师生共读文本,利用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吟咏诗韵,营造氛围,做到有感情诵读。

3、针对学情,突破难点。

充分利用课外名家朗诵资源及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因声求气,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诵读时有激情而得法。

4、合作、探究学习法。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兴趣,选择诗中精彩的名句仔细解读,讨论、交流、探究、质疑,整合资源,认识、感受全诗复杂多变的节奏和情感。

【教具】多媒体课件、《唐之韵第七集一代诗仙(上篇)》(视频)、配乐朗诵1(康桥朗诵,视频)、配乐朗诵2(濮存昕朗诵,乐队现场伴奏)、现场朗诵(濮存昕在晚会现场深情朗诵,无配乐,视频,现场感很强)、央视“子午书简”《唐诗十家·李白(将进酒>)》(高峰朗诵,视频,节奏明快,声音厚实)【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唐之韵第七集一代诗仙(上篇)》(视频),创设情境,深情导入:1、四川江油县青莲乡,虽然只是个小地方,但却是一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

《将进酒》教案教案

《将进酒》教案教案

《将进酒》教案教案
教案:《将进酒》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将进酒》使学生了解李白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对李白的了解。

2. 引入《将进酒》这首诗,介绍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和主题。

阅读和理解(15分钟)
1. 分发诗歌《将进酒》,让学生阅读诗歌。

2. 学生课前阅读诗歌,老师在此基础上提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你对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有什么理解?(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和感受)
分析和讨论(20分钟)
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如押韵、对仗、排比、夸张等等。

2. 针对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诗歌欣赏(20分钟)
1. 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更好地欣赏这首诗。

2.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优美句子和表达方式。

表达和写作(20分钟)
1. 让学生以《将进酒》为题目,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互相交流和反馈。

总结和延伸(10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心得体会。

2. 引导学生进一步从李白的其他诗作中感受其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

拓展活动:
1. 家庭作业:让学生找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结构和修辞手法,并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2. 班级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通过比赛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教案

一.导入新课酒是上天赏给人类旳一种神奇液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酒也是一种文化和历史旳载体,品酒,犹如品味一段醇厚旳历史风云,亲历一段浩瀚旳文化路程……余光中这样形容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旳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旳酒和他旳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旳呢?《将进酒》也许可觉得我们解答-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旳佳作:《将进酒》。

二.理解背景。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如下有关知识:《将进酒》是乐府旧题,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现实旳批判结合起来。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旳漫漫旅途。

这首诗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旳地步。

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变化这种状况。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旳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旳不平之气。

三.读出诗韵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体会诗歌旳韵律美。

2.指名读,教师进行指引示范。

3.听朗读录音,把握诗歌旳情感基调。

四.品出诗情(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旳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大海,永远不会回还。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之上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上午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天上来: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写法,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

极写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

作品起笔即感慨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人不久就会由年轻变为衰老。

《将进酒》教案(详细)

《将进酒》教案(详细)

将进酒》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带着通身的酒气一路跌跌撞撞的从陇西走来,从此便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逢酒必喝,逢喝必醉,于是有人说,连他的诗都是用酒酿成的。

当浮云遮蔽了长安的天空,他挺直了傲岸的身躯,用自信铸成了一把剑,劈开了这阴霾的天空,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整个盛唐。

这位诗人就是——李白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大诗人,我们在《必修五》中学过李白的《蜀道难》,通过学习,我们初步领略了李白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和神鬼莫测般的笔法。

李白有很大的魅力,喝醉酒的李白那魅力就更大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有这样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选修文本第一课《将进酒》一起去欣赏“酒仙”的姿态,“诗仙”的风采!二、出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品鉴特色,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2、拓展延伸,分析比较,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三、出示“学习环节”独特的韵味,需要我们慢慢品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初读浅尝文本,再度细细品味文本,三读深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浅味——认知文本有人说读李白的诗歌,如嗅花香,如喝佳酿,如品甘泉,如饮香茗,会让我们口齿留香,久久难忘。

今天我们就来美美的读一把。

读的时候我提三个要求:1、读准字音2、读通文义3、初步把握感情基调1、先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旁若无人的朗读一遍,有把握不准的字音或词语,等会儿能够提出来我们大家交流。

2、学生提问3、大家还有没有把握不准的字音或词语,没有了,老师考考大家。

教师出示“字音检查”和“词义检查”。

(1)找一同学读一下这些字,其他同学能够纠正。

⑵找一位同学解释一下字义。

4、下面,我们试着找一位同学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评价,能够从字音、节奏和感情三方面做好点评准备。

①学生点评:可能有字音较准,感情较丰富等。

②问朗读的同学:其他同学的点评是否中肯?你有什么补充?你读这首诗最初的感觉是什么?③如果你读,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读?读诗应该注意什么?要注意重音、节奏、情感、意境。

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

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

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白《将进酒》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李白,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诗人。

那么,李白在我们的心目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同学们用李白的诗说一说,你对李白的看法和认识。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我心目中李白是一个浪漫,而且很有志向的诗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豁达、自信的诗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我的心目中的李白是一个不慕权贵、豁达的诗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一个豪迈豁达的诗人,他的诗气势磅礴,浪漫主义想象力非常丰富。

今天,我们就再次通过一首诗来认识一下我们心中的李白和诗中的李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况,一起来吟诵和欣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二、吟咏诗文1、诵读本诗,提出两个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读清句读。

请大家尝试自由读一读。

同时在读的时候,将发现的问题批注在书的旁边。

2、找同学来吟咏一下。

适时的进行吟诵指导。

三、情感分析1、刚才大家在吟咏的时候大多注意了感情,“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这首诗李白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它是一首抒情诗。

那么,李白的抒情诗有什么特点呢?明确:李白的抒情诗是很豪放飘逸的、想象丰富、豪迈瑰丽。

2、在这篇诗文中,你是如何把握这些特点和诗人的情感的?(找出文中表达是人情感的字眼)明确:悲、欢、愁3、从哪你读出诗人的“悲”?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暮成雪”。

将进酒的教案(优秀8篇)

将进酒的教案(优秀8篇)

将进酒的教案(优秀8篇)将进酒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2、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教学难点1、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2、鉴赏全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内容如下: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明确: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曾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

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笑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

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

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说:“臣是酒中仙!”而这首《将进酒》正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劝酒歌。

二、写作背景介绍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赐金还山”之后。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上的祝酒辞。

三、分析鉴赏提问:李白的诗歌风格一向是豪迈不羁的,你认为这首诗和他的一贯风格有区别吗?明确:这首诗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于豪放之情。

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极快。

(参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152页)提问:你能简单总结一下这首诗感情的起伏变化吗?明确: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

接着因悲寻欢,想要痛饮一场。

然后转入正题,联系自己遭遇,借酒抒发愤世嫉俗之情。

结尾变得狂放,要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一同消除、忘却。

四、写作特点提问:本诗你读来有何感觉?明确:略提问:以往我们学习的古诗多以七言为主,那么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呢?明确: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参差错落。

且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多变,奔放而流畅。

五、学生诵读全诗六、作业课后练习第二题。

板书设计:将进酒李白高二《将进酒》优秀教案篇二教材分析:《将进酒》这首诗歌大起大落,诗文忽翕忽张。

《将进酒》教学教案

《将进酒》教学教案

《将进酒》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将进酒》全诗。

(2)理解《将进酒》的创作背景、作者李白及唐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3)分析《将进酒》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将进酒》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将进酒》诗歌内容的掌握。

2. 诗歌中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对李白生平及唐代诗歌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李白及唐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将进酒》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将进酒》,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李白的思想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将进酒》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欣赏体会。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强调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将进酒》。

2. 写一篇关于《将进酒》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将进酒》为例,讲解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

3. 利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将进酒(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将进酒》全文;(2)了解唐代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李白的诗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白诗歌中的豪放情怀,体会诗人对人生的热爱;(2)学会珍惜时光,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将进酒》的诗意和诗韵;2. 李白诗歌中的豪放情怀及其表现手法;3. 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李白诗歌独特风格的把握;3.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李白及其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将进酒》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将进酒》,理解诗歌大意;(2)鼓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歌的背景和寓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欣赏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3)体会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时光的态度。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激发学生对李白诗歌的热爱,培养文学兴趣。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将进酒》;2. 写一篇关于《将进酒》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 选择一首李白的其他诗歌进行鉴赏,分析其风格和意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背诵等,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将进酒》的理解和背诵情况,以及对于李白诗歌风格的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进酒李白教案 学习目标: 1、 诵读诗歌 ,结合注释把握诗歌基本内容。

2、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 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难点: 1、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做到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2、通过诵读, 结合背景理解作者感情的复杂性, 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 1、 解题: “将进酒 ”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 qiāng, “ 请 ”“ 愿 ”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劝 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 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2、 背景资料: 李白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 年), 距诗人被唐玄 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 他跟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 到嵩山元丹丘家做客。

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 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值“报用世之才 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 发。


1/7


3、 相关知识: 古体诗,又称为古诗 、 古风, 是指唐代近体诗形成以前的各种诗歌体裁和唐代以后文人的仿古诗 作。

它是一种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讲对仗、用韵自然灵活、一切 以表情达意为主旨的传统诗体。

按体名分类,包括先秦的《诗经 》 《楚辞》 , 两汉的乐府, 以及后来的“古绝”“古风” 等;按每句字数,一般分为五言、七言、杂言,亦包括三言、四言、六言。

因其 没有固定的格律限制,所以创作的空间与自由度较大。

唐人以乐府写古诗的,当推李白成就最为突出。

他的诗歌语言 的最大特色 就是“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李白把自己的浪漫气势带进乐府, 从而使古题乐府诗获得了新生命, 把乐府诗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 李白把 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诗情方式。

4、 读懂诗意: (1) 给加点字注音; 将( )进酒 呼儿将( )出换美酒 欢谑( ) 钟鼓馔( )玉 千金裘( ) 烹( )羊宰牛且为乐 (2) 解释下列各句的加点词 将进酒 烹羊宰牛且为乐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径须沽取对君酌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与儿同销万古愁 古来圣贤皆寂寞 5、 诵读诗歌,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读懂诗意: 三、合作探究: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是本单元要求掌握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就是要求我们在学习时通过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 这首诗着力刻画的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

诵读诗歌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理清感情变化的层次) (此题在老师引导下,通过诵读来完成) 2、 李白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了 “豪放飘 逸”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2/7


请你谈谈这首怎样体现了李白诗歌德艺术特点?(写法鉴赏) 四、拓展延伸: 比较本诗主旨句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 与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上 的异同 五、作业: 1、《将进酒》中诗人以酒为引发诗情的媒触,用直抒胸臆的方法,多方面 提示自己内心世界的激荡与矛盾。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

(1)表胸怀大志乐观自相的诗句: (2)表怀才不遇愤懑不平的句子 : (3)表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的句子: (4)背诵这首诗 更多《将进酒》文章推荐阅读★★★★★:
1、 李白《将进酒》原文赏析及研究性学习
2、 李白《将进酒》全文
3、 李白《将进酒》优质教学设计
4、 李白《将进酒 》鉴赏论文
5、
3/7


《将进酒》测试题
6、 李贺《将进酒》解析
7、 《将进酒》中英文版
8、 《将进酒》内容介绍
9、 李白《将进酒》翻译及全文赏析
10、 《将进酒》公开课教案 2017 年
4/7


5/7


6/7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